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与国家对外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重视国家行为体的硬力量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力量理论,强调软力量具有硬力量难以达到的政策效用,可能成为国家对外关系中的优先选择。实际上,单一的软力量或者硬力量研究都很难揭示二者在推动国际关系发展中的运作规律与作用。
     学术界就软硬力量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为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本文第一章首先对软硬力量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界定,以便为后文进一步阐述打下理论和逻辑基础。
     本文认为,外交目标的实现与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呈正相关关系。易言之,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能够发挥二者的最大效能,促进国家外交目标更稳健地实现。为验证这一假设,本文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分析工具:即从性质协调、机制协调和互动协调三个方面来分析国家软硬力量运用的总体情况;同时从国际形象、国际地位、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四个方面来考察国家外交目标的实现情况,从而探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中国对外关系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验证上述假设,本文选取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为考察对象,以“三个协调”为分析工具,对中国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与外交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分析。
     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领导人的代际更替以及国内体制机制的变革,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目标和软硬力量的运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期考察。各时期的划段的依据主要是考虑中国对外政策也即软硬力量协调运用政策在某一时期的内在一致性和外在表现的连贯性,以便探讨相对稳定的政策与国家外交目标间的关系。
     考察发现,在毛泽东时期,中国软硬力量的运用总体而言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种鲜明的个性深刻影响了软硬力量运用的性质协调:与社会主义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开展软硬力量的合作,与敌对国家、老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国家则突出革命和斗争。软硬力量运用性质协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机制的协调运用:中国被既有国际机制的主导者--欧美等发达国家认定为挑战者,很难有效利用国际机制来发挥本国的软硬力量,这不可避免地延缓了部分外交目标的实现。
     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苏联的解体,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执政时期。当时的中国判断世界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因此,始终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软硬力量运用政策。软硬力量运用政策从意识形态回归客观理性,中国由此迎来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合作为基调的软硬力量运用,使得国际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并愿意与改革开放的中国加强往来,中国由此开始融入国际社会并初步通过国际机制来运用自己的软硬力量。这一时期的互动协调主要呈现为硬力量对软力量的带动作用。
     从1992年开始,第三代领导集体引领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继续执行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政策,争取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实现和谐世界;强调软硬力量的合作性运用,不仅重视政治影响力和经济竞争力,而且重视形象亲和力和道义感召力;利用国际国内机制运用软硬力量的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利用自身的软硬实力构建自己的规范性战略体系;更加注重软硬力量的互动来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外交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回顾可知,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可以促进国家外交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优化国家对外关系。因此,在对外关系中,外交决策部门应认真研究制定符合国际国内实际的软硬力量协调运用的政策,通过软硬力量的性质协调、机制协调、互动协调来促进国家外交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There are international theories of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But neithercan reveal the law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dependently. This thesis triesto fi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state’s foreign affairs withcoordinated application of the state’s soft and hard power.
     As there is difference on the conceptions of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thisthesis has to define the conceptions of them independently, in order to set alimit to the object and scope of this study.
     It seems that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oal of the state’sforeign affairs and the coordinated application of its soft and hard power. Thatis to say, the coordinated application of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can promote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he state. 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isthesis suggests a series of analytical methods: coordinated application ways,coordinated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ordinated interactiveapplication between soft and hard power. With these methods, we can analyse theapplication of soft and hard power. This thesis raises the method to appraise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 of the state’s foreign affairs from four aspects:the international image,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economic interests andthe defense security of the state.
     With the help of those analytical methods, this thesis tries to verify thehypothesis positively.
     Although China Communist Party is the only party in power, the goal of foreignaffairs and the poli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ft and hard power have varied withthe alternation of the leading political team.
     During the Mao’s period, the application of soft and hard power had clear-cutpolitical stand. This stand influenced the wa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ft andhard power: cooperative applica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non-cooperativeapplication to colonial and imperial countries. Therefore, China was identifiedwith challenger b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h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at circumstances, there is slight possibility for China to utilize the internationalregime for its foreign affair goals.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ve begun from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the11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then on, Chinalays stress on co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soft and hard power to any coutry.Consequently, it’s possible for China to utilize the international regime forits foreign affair goals.
     From1992, China has carried out peaceful, developing and cooperative foreigndiplomacy. China’s capability in utiliz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me has gotimprovement steadily. Chin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of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The goal of China’s foreign affairs has been wellachieved.
     The review of China’s foreign affairs from1949can help us find that: thecoordinated application of soft and hard power can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the goal of the state’s diplomacy.
引文
1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
    2《孟子》,《公孙丑上》
    3龚铁英:《软权力的系统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5Charles P Kindleberger, Power and Money: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0), p.65.
    6Joseph.Nye,“R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9,p.25.
    7“Smart Power: Building a Better, Safer World, A Policy Framework for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Center for U.S. GlobalEngagement, July,2007. http://www.usglobalengagement.org/portals/16/ftp/Platform_Booklet_final.pdf
    8Richard L. Armitage&Joseph S. Nye,“How America Can Become a Smarter Power”, by CSIS Commissionon SmartPower, Nov.6,2007. 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s/071106_csissmartpowerreport.pdf.
    9Mcgifferton Solutions: Integrated Strategy to Improve Global Image,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news/2008/nov/02/mcgiffert-on-Solutions-Integrated-strategy-to-impr/
    10文见:http://foreign.senate.gov/testimony/2008/ZinniTestimony080305a.pdf
    11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讲话,http:www.america.gov.cn/st/pecesec-chinese/200907743527xjsn-ommis9.745425e-02
    12[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93页。
    13Joseph. S. Nye Jr.,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2, p.9
    14[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的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5左学金、刘遵义:《软实力和中国提升软实力的战略选择》,载《参考消息》,2004年8月19日
    16庞中英:《中国软力量的内涵》,载《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11月7日
    17阎学通:《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环球时报》,2007年5月22日
    18G. John Ikenberry,“The End of the Neo-Conservative Moment”, Survival, Vol.46, No.1, Spring2004, pp.7-22.
    19[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20沈家本:《删除律例内重法折》,沈家本著:《寄簃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23页。
    21沈家本:《新译法规大全序》,沈家本著:《寄簃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42页。
    22苏长和:“中国软权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第21页。
    23[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24[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25[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王红樱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页。
    26参见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27[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63页。
    28俞正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29[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30子杉:《国家的选择与安全》,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6页。
    31Stephen D. Krasner,ed., 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2
    32Volker Rittberger,"Editor's Introduction,"in idem.ed.,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3,p.xii.
    33Alex Mintz,“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Rational ActorModels,:in Nehemia Geva and Alex Mintz, Decision Making on War and Peace:The Cognitive–National Debate (Boulder,CO,and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7),p.5.
    34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35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页。
    40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41王缉思:《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与对华政策》,转引自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42Boulding,K.E.(1959).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pp.119-131.
    43[美]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44[德]康拉德·赛茨:《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许文敏,李卡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
    120-121页。
    45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8月24日
    4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47曹桂生:《学习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载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第181-192页。
    48《在中国共产党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7年8月23日,第1版。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50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0/65353/4442078.html
    51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52毛泽东:《同苏联大使尤金的谈话》,《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33页。
    53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1965年9月3日,《人民日报》
    54李丹慧:《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55迟爱萍:《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并见于张小明:《冷战时期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刘山、薛君度主编:《中国外交新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56李捷:《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57《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5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80页。
    5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204页。
    60曹骏:试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5年第12期
    6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62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1/4429445.html
    63杨倩:“毛泽东关于战争不可避免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64沈志华:《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26页。
    65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66韩怀智等主编:《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14页。
    67钱江:《秘密征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81页。
    68在1972年、1973年、1974年分别达到6.7%、7.2%、6.3%。
    69房维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86页。转引自张郁慧:《中国对外援助研究》,中央党校2006届博士毕业论文,第109页。
    7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对外贸易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7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对外贸易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第718页。
    7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摘》,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73[美]基辛格:《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673页。
    74《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274页。
    75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76《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68页。
    77黄华:《亲历与见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第184-185页。
    78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79孙德刚:《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观——毛泽东时期中国准联盟外交战略探析》,《国际展望》,2009年第1期,第15页。
    80参见王贵秀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邓小平理论研究丛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93页。
    81参见《郑谦、庞松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北京: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第90页。
    82参见杨光斌李月军:《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关系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0-110页。
    8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329页。
    84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85《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3页。
    8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18页。
    87杨奎松:《毛泽东苏联观变化原因剖析》,见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页。
    88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增订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
    368-369页。
    89《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90《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7-98页。
    91《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6页。
    92美国国务院电报摘要,1950年10月5日,转引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006年第3次印刷,第203页。
    93[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李石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365页。
    94《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95《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第365页。
    96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006年第3次印刷,第223页。
    97杨光斌、李月军等著:《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98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1页。
    9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00《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1763.htm
    10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117页。
    10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10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10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10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10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10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10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10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110Henry Kissinger, Years of Renewal,NewYork: Little,Brown and Company Limited,1982,pp.704-705.转引自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50页。
    1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1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114姜安:《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1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1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1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11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
    119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321页。
    120陈有为:《中共与美国外交内幕》,台北:中正书局1999年版,第198页。
    12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
    1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12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6页。
    12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125秦亚青:《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126http://www.gov.cn/tst/2006-02/16content_200850.htm
    12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128江忆恩:《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8期,第48-53页。
    1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1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131乐后胜:《国家和平发展战略》,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13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38页。
    133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贸易与发展报告》,1999年。
    134世贸易组织干事长摩尔2000年4月13日在华盛顿全国新闻俱乐部的演讲,见世贸组织网页。
    135江泽民:《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136江泽民:《发展要有新思路》,《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13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38[美]费雷德格斯坦《衡被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挑战》,载于2006年8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139丁一凡:《美国批评--自由帝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140温家宝:《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24/c_12599183.htm
    141[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142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143温家宝:《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24/c_12599183_2.htm
    144江泽民:《外交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5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774662.htm
    146江泽民:《推动裁军进程,维护国际安全—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3月27日
    14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65446/4526308.html
    148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85.html
    149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5.html
    150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15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152[英]珍妮·克莱格:《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葛雪蕾、洪漫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53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154[美]金骏远,《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王军,林民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155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
    15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2.html
    157注:表内数字系通过网上公开数字整理而来
    158温家宝:《在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0/07/c_12633528_3.htm
    159《人民日报》,2006年4月4日。
    160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161[美]伊丽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62郑启荣等: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63本表参考张幼文,黄仁伟等:《2005中国国际地位不高》,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16页。
    164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65杨光斌、李月军:《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166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1999年,第4页。
    167傅菊辉《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政治资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168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169[俄]米哈伊尔马莫诺夫:《中国厌倦了战略伙伴关系》,载俄罗斯《独立报》2010年10月26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10年10月27日第15版
    170李丹慧:《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见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153页。
    17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172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173杨洁勉:《新兴大国群体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第6-12页。
    174资中筠:《基金会—独特的中介力量》,《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2、199页。
    175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176苏长和:《中国的软权力》,载于《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177《胡锦涛在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fmprc.gov.cn/chn/gdxw/t212365.htm
    178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179郑永年:《中国实现大国外交几个条件》,《联合早报》2010年10月26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10年10月27日第15版。
    Alexander L. George, Bridging the Gap: Theory and Practice in Foreign Policy,Washington,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1993.
    Andreas Osiander,“Rereading Early Twentieth-Century IR Theory: Idealism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2, No.3, September1998, pp.409-432.
    Andrew J. Nathan,“China: Getting Human Rights Righ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0,No.2,1997, pp.135-151.
    Barry Buzan and Eric Herring, The Arms Dynamic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Lynne Rienner,1998.
    Bruce Russett,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iples for a Post-Cold War World,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Bahman Fozouni,"Confutation of Political Real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9,No.4, December1995, pp.479-510.
    Barry B. Hughe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The Clash of Perspectives,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91.
    Barry Buzan, Charles Jones, and Richard Little, The Logic of Anarchy: Neorealism toStructural Re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Charles W. Kegley, Jr.,"The Neoidealist Moment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alist Myths andthe New International Realiti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7, No.2, June1993,pp.131-146.
    David A.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David Callahan, Between Two Worlds: Realism, Idealism,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fterthe Cold War,New York: HarperCollins,1994.
    David J. Karl,“Proliferation Pessimism and Emerging Nuclear Powe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1, No.3, Winter1996/97, pp.87-119.
    Edward Hallett Carr: The Tw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Row,1939,1946,1964.
    Francis 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16, Summer1989,Fareed Zakaria,"Is Realism Finished?"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30, Winter1992/93, pp.21-32.
    Fred Hallida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ts Discontent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1, No.4, October1995, pp.733-746.
    George T. Crane and Abla Amawi, eds.,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Economy: A Read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Gideon Rose,“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World Politics, Vol.51,No.1, October1998, pp.144-172.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5th ed.,revis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78.
    Helen V. Milner,“The Assumption of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Neorealismto Structural Realism,”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7, No.1, January1991, pp.67-85.
    Ian Clark and Iver B. Neumann, eds.,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Macmillan,1996.
    James Lee Ray, 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 Evaluation of the DemocraticPeace Proposition,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5.
    John M. Owen,"How Liberalism Produces Democratic Pea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No.2, Fall1994, pp.87-125.
    Joseph S. Nye,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History, New York:HarperCollins,1993.
    Karen Mingst, 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Norton,1999.
    Kenneth N. Waltz,"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8, No.2, Fall1993, pp.44-79.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Addison-Wesley,1979.
    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ColumbiaUniversity Press,1959.
    Matthew Connelly and Paul Kennedy,"Must It Be the Rest Against the West?," AtlanticMonthly, December1994, pp.61-84.
    Mervyn Frost,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nstitutive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Michael W. Doyle, Ways of War and Peace: Realism, Liberalism, and Socialism, New York:Norton,1997.Theory, Boulder:Westview,1997.
    Michael Brown, et al., Theories of War and Peace, Cambridge: MIT Press,1998.
    Michael C. Williams,"Neo-Realism and the Future of Strateg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Studies, Vol.19, No.2, April1993, pp.103-121.
    Michael 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iroslav Nincic,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The Fallacy of Political Real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Paul R. Viotti and Mark V.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Pluralism,Globalism,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1993.
    Pierre de Senarclens,"The 'Realist' Paradigm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International SocialScience Journal, No.127, February1991, pp.5-19.
    Peter J.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R. D. McKinlay and R. Little, Global Problems and World Order,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Wisconsin Press,1986.
    Richard Ned Lebow,"The Long Pea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Failure of Re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8, No.2, Spring1994, pp.249-277.Robert D. Kaplan,"The Coming Anarchy," The Atlantic Monthly, Vol.273, No.2,February1994, pp.44-76.
    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87.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Robert J. Lieber,"Existenti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16, No.1, Winter1993, pp.155-168.
    Robert Jervis,“Realism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No.4, Autumn1998, pp.971-991.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Robert Powell,"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Neorealist-Neoliberal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8, No.2, Spring1994, pp.313-344.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York:Simon&Schuster,1996.
    Scott Burchill and Andrew Linklater, eds.,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St. Martin’s,1996.
    Stanley Hoffmann,"The Politics and Ethics of Military Intervention," Survival, Vol.37,No.4,Winter1995-96, pp.29-51.
    Stanley Hoffmann,"The Crisis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Foreign Policy, No.98, Spring1995, pp.159-177.
    Stefano Guzzini,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continuing Story of a Death Foretold, London: Routledge,1998.
    Stephen G. Brooks,“Dueling Realis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1, No.3, Summer1997, pp.445-477.
    Stephen Krasner(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y Press,1983.
    Stephen M. Meyer, The Dynamics of Nuclear Prolifer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4.
    William C. Wohlforth,"Re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No.3, Winter1994/95, pp.91-129.
    包雅钧:《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版。
    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忠经:《冷眼向洋看世界—研究邓小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蔡拓等:《国际关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丛凤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年版。
    《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宫力等:《如何与美国共处:冷战后中国对美方针与中美关系》,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宫力等:《和平为上——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九洲出版社,2007年版。
    龚铁鹰:《软权力的系统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顾关福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修订版,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郝雨凡等:《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版。
    胡礼忠金光燿:《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中俄中苏关系300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胡礼忠金光耀:《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844-1996》,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胡莹:《地理空间与全球霸权—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政治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加拿大]彼得·哈吉纳尔(Peter I.Hajnal):《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演进、角色与文献》(朱
    杰进译,张曙光、苏长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金正昆:《外交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康绍邦、宫力等:《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
    康绍邦、宫力等:《国际战略新论》(第二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2版。
    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承律:《走向大同:东北亚共同体建设新思维》(金学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慎明编:《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套装上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李世华:《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鲁毅等:《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刘胜湘主编:《国际政治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新生编:《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记实》,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五—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齐建华:《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冲突武装中的支持行为(1945-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秦亚青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秦亚青等:《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德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编:《当代国际关系体系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应对与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师哲:《领袖毛泽东》,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石源华胡礼忠主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孙关宏等主编:《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晋主编:《大国策·大外交》,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唐晓、王为、王春英:《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建朗、栾景河编《近代中国:政治与外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王建伟、鲁曙明主编:《国际关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王逸舟、谭秀英主编:《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许文鸿:《中共“一边倒”政策的形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颜声毅著:《当代中国外交》(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阎学通、徐进编:《国际安全理论经典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阎学通、漆海霞:《中外关系定量预测》,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阎学通、阎梁:《国际关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光斌、李月军等:《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洁勉:《1992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公素、张植荣:《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烨主编:《外交理论与实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叶自成:《中国外交思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叶自成:《中国大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俞正樑:《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俞正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版。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勤书、何丽:《国际形势新变化与中国的外交政策》,济南出版社,2010年版。
    张曙光:《接触外交:尼克松政府与解冻中美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张曙光、苏长和、武心波主编:《大国国际组织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张小明:《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蕴岭主编:《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思考(1949-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赵进军:《新中国外交6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编:《世界大变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周恩来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美]安尼-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著,世界新秩序(任晓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海伦·米尔纳(Helen V.Milner)(作者),王正毅(注释解说词),曲博(译者)《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年版。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了权力与和平的斗争》(第六版,肯尼斯·汤普森改写;李晖、孙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美]金骏远:《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康威·汉得森:《国际关系——世纪之交的冲突与合作》(金帆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威廉·内斯特(William Nester):《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姚远、汪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美]亚力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英]珍妮·克莱格:《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葛雪蕾、洪漫、李莎译者),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