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海南现在被公共机构与学者个人收藏的家谱约200部,是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包括海南家谱的概况、海南家谱的内容、汉族迁琼与汉文化南迁、海南家谱与汉移民文化的分布四个部分,这些内容,将家谱作为汉文化的传承与海南文化的开启一以贯通,共同构成了海南瑰丽的历史文化。具体如下:
     一,海南家谱概况。海南僻处中国南端,琼州海峡的阻隔使得通往海南的道路成为一条畏途,大陆向海南的移民经历了重重困难。海南家谱的编修是随着汉人的迁琼而逐渐兴起并兴盛普及的,目前所见的最早的修谱文献始于唐代后期,宋代是家谱由官修向私修转型的时期,但海南此时民间修谱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海南家谱的编修,从其发展阶段来看,没有经历家谱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从中途岔入,进而与大陆合流。家谱的功能,也并未经历萌芽阶段的优生功能、兴盛阶段的政治功能,而主要体现为普及阶段的伦理功能。这是由其孤悬海外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也是海南家谱在编修与功能上有别于大陆家谱之处。海南家谱的种类与格式、修纂与管理则更多地表现出与大陆家谱的共性。海南家谱的收藏方面,仍然处于以学者的私人收藏为主,公藏为辅的境况,不利于海南家谱的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海南家谱的文化内涵。海南家谱的修撰虽较中国大陆地区要晚,但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渐趋完善。本章主要探讨了海南家谱中的家规族训与修谱凡例、谱序赞词、追根溯源及少数民族修谱四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家规族训与修谱凡例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民间家族修纂家谱的核心精神是敬宗收族与慎终追远,其基本原则主要通过家规族训和修谱凡例体现出来;谱序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南各家族的家谱正是通过将族内外名人所写的序言赞词书之于众,从而达到联子姓兄弟,增重家谱的份量,提升本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的双重目的;为了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家族的荣誉,海南民间各家族的家谱都十分重视对迁琼始祖的记述。海南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黎、苗、回三个民族,根据现有的资料,修有纸质家谱的仅有回族,其中三亚回族家谱失而复得,儋州回族家谱则完全汉化。而黎族主要是以一种传唱的方式述说祖先的迁徒和定居生活,即所谓的口述家谱,目前还在进一步收集整理之中。
     三,汉族迁琼与汉文化南迁。从秦朝开始,因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汉人开始向海南迁移,从唐后期开始,世家大族因贬谪、任官、经商等原因迁琼者甚众。随着汉族的迁琼,自汉至唐,中原的政治体制在海南得以艰难确立;自宋至清,科举制度在海南逐渐推广;各家族将大陆各迁出地的文化迁入海南,并在本土形成新的家族。最终,海南从疠瘴之区渐变为中原清淑之地。
     四,海南家谱与汉移民文化分布。笔者从家谱切入,按照移民迁出地、语言、风俗习惯等的区别,将海南汉移民文化划分为沿海移民文化区、中原汉裔移民文化区、客家移民文化区。沿海移民文化区主要是指讲海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的人群聚集区域,这是海南最大的一个文化分布区。中原汉裔向海南的移民比闽人的移民要早得多,从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了,直至当代仍在继续,中原汉裔移民文化区在历史过程中与沿海移民文化区发生了频繁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甚至在语言方面已经与之融合。客家移民文化区是海南历史时期移民最晚的一个区域,前期更多地表现出个性,近期则表现出一种文化交融,但仍有着鲜明的特色。
     通过研究发现,海南家谱表现出四个重要的特征:重视迁琼始祖;谱风朴实;记载海外移民;多民族家谱并存。尤其是谱风朴实,基本上反映了海南文化质朴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谱序实在,不造假;其次是不妄祖,不诬祖。而从修谱实践来说,各姓氏在修谱时多注重鳌清本源,很好地践行了不诬祖、不妄祖的理论。
     汉文化南迁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连续性。汉文化是随着汉人向海南的迁移而逐渐迁移至海南的,汉文化成为海南文化的主体是在宋代;二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地域性。迁自不同地域的汉文化保留了迁出地的特性,尤以闽籍后裔移民文化区、客家移民文化区最为突出;三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多元融合性。闽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等汉文化最终在海南碰撞、交融,并形成了极具包容性的海南文化。
     从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中笔者得到四个启发:一是要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海南家谱;二是家谱是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纽带;三是海南省应利用家谱,打好侨牌,更好地为海南的经济建设服务;四是要继续加强海南家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The research on Hainan's genealogy and southward immigtant of Han culture included four part: the overview of Hainan's genealogy, study about the content of Hainan's genealogy, han moved to Hainan and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ir culture, Hainan's genea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mmigration culture.Th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overview of Hainan's genealogy. Because of the Qiongzhou Strait, the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to Hainan island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The compilation of Hainan's genealogy began with the moving of Han Chinese from mainland to Hainan island. The earliest Genealogical literature began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Tang Dynasty,the Song Dynasty was a period when the genealogy is compiled by private,but this time few genealogy was compiled in Hainan island. So the compilation of Hainan's genealogy different from the mainland's genealogy,it is not complete,on the contrary, it began with the midway. The functions of Hainan's genealogy,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thical function of the populary stage. This is determined by its lonely oversea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type and format, Compiling and management of Hainan's genealogy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continent genealogy.The collection of Hainan's genealogy is not good, thd public possession is less than private possession,so it'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Hainan's genealogy.
     Second, study about the content of Hainan's genealogy. The compilation of Hainan's genealogy became more perfec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lt consists of four parts:the house rules and genealogical legend are important part, the core spirit is to Yoshimune Income Group and reverence for his ancestor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prefaces is to enhance the social status and prestige of the family genealogy weigh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the family, and to improve the family's honor, the Hainnan's genealog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ccount of the first ancestor to Hainan island; The minority in Hainan island cosists of Li nationality, Hmong and Hui, Only Hui compiled the Paper genealogy, Li nationality Spread Oral genealogy.
     Third, han moved to Hainan and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continental culture.From the Qin Dynasty, Han Chinese began to migrate to Hainan island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reasons. Starting from the late Tang Dynasty, many aristocratic families move to Hainan for relegate or official or business. So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Tang Dynasty,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central plains was established in Hainan difficulty; From the Song to Q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Gradually extended in Hainan; All kinds of cultures afferent to Hainan,and many new families formed. Finally, Hainan gradiented from pandora miasma of district to cultural district.
     Fourth, Hainan's genea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mmigration culture. According to emigration, language, customs, and etc, Hainan immigrant culture was divided into the coastal migrants cultural district,central plains Han immigrant cultural area, immigrants cultural district of Hakka. The coastal immigrant cultural district mainly speak Hainanese crowded area, which is Hainan's largest cultural distribution. Central Plains Han descent come to Hainan much earlier than the Fujianese immigrants, From the Qin Dynasty began, until the contemporary continues.So the central plains Han immigrant cultural area have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llision between coastal immigrant culture during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 Immigrant culturaldistrict of Hakka is a latest immigrants regional, it demonstrates more personality during the previous stage, recently shows a blend of cultur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Hainan's genealogy shows fou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emphasis on the ancestor who moved to Hainan; modest spectrum; records about overseas migration; coexistence of multi-ethnic genealogy.Espically modest spectrum, largely reflects the rustic character of Hainan culture:the prefaces is honesty, not fraud;It do not jump the progenitor or frame the ancestral; Study the Genealogical practice, the above principles were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ed.
     The southward immigrantion of Chinese culture shows three characteristics:Continuity is the first point,from the Qin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Chinese culture migrated to Hainan with the southward immigrantion of Han Chinese; Region is the second point, the Chinese culture moving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retains their own features, especially the most prominent Fujianese descendants, Hakka immigrants; Multi-amalgamation is the third point, All kinds of Chinese culture collide, blend in Hainan, and eventually format inclusive Hainan culture.
     Four inspirations are achieved:Hainan's genealogy should be Viewed from the height of the cultural; Genealogy is a bridge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Genealogy should be used better for the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Hainan;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genealogy.
引文
①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第3页。
    ②罗香林:《民族与民族的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32年。
    ①周伟民:《海南家谱提要·序》,海南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②王献军:《失而复得的海南回族族谱---通屯宗谱全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朱竑、司徒尚纪:《开疆文化在海南的地域扩散与整合》,《地理学报》,2001年第1期。
    ④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6期。
    ①[日]小叶田淳著,张兴吉译,王献军校:《海南岛回教徒的村落回辉村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符国道:《海南符氏源流》,《海口文史资料》,1990年第6期;陈多余:《天涯海角的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4-103页。
    ③王志斌:《海南族谱——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海南学论丛第一辑》,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111页。
    ④王志斌:《应重视海南族谱的研究》,《海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①黄培平:《族谱的评价与利用》,《海南史志》,1996第2期。
    ②[日]濑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④王芹、陈秀云:《海南省家谱文献保存现状调查及抢救、开发对策》,《图书馆论坛》,2004年第3期。
    ⑤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省家谱收藏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2期。
    ⑥王芹、李华芳:《海南省家谱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兰台世界》,2009年第5期。
    ⑦王芹:《海南家谱数据库建设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3期。
    ①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家谱收藏收藏保护及开发现状》,《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年1期。
    ②肖玲:《广东海南两省家谱文献的收藏、整理及其特点》,《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3期。
    ③陈虹:《海南家谱提要》,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④周伟民:《论海南的谱牒、方志不可偏废,谱、志资料不可偏信》,为2000年5月7日—12日上海图书馆主办的“谱牒研究及其资源的开发——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⑤周伟民:《海南旧谱牒的功能和新谱牒纂修中的民间立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⑥周伟民:《海南家谱提要·序》,海南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①周济夫:《关于(海氏族谱)——兼谈海瑞故居问题》,《海南日报》,2002年2月3日。
    ②王芹、余曰昆、邱红:《试论谱学研究的价值体现——从海南明代名人海瑞的家谱谈起》,《兰台世界》,2010年第5期。
    ③王芹、邱红、余曰昆:《从<丘氏族谱>看丘溶文物保护和利用》,《图书馆论坛》,2010年第1期。
    ④王路生:《王氏族谱见证琼海千年放排史》,《海南档案》,2003年第2期。
    ⑤周伟民、唐玲玲:《海南<三亚港通村蒲氏简谱>失落、复得及其文化价值》,《新东方》,2009年第12期。
    ⑥冯仁鸿:《琼崖史海钩沉》,天马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31-472页。
    ⑦周伟民:《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55-267页。
    ⑧周伟民:《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83-199页。
    ⑨周伟民:《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00-211页。
    ⑩符国华、梁振效:《海瑞族籍辨析》,《海口文史资料》,2004年第17辑,第189-196页。
    11伍尚光:《在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海南先民研究:第1辑》,2001年第1期;王俞春:《汉族迁琼先祖浅探》,《海南先民研究:第1辑》,2001年第1期。
    12韩培光:《韩姓迁琼始祖韩显卿》,《迁琼先民研究会刊:第2辑》,2005年第2期;黄培平等:《薛氏迁琼源流与祖孙尚书》,《迁琼先民研究会刊:第2辑》,2006年第2期;黄培平:《千顷翠绿子孙荣——黄政公支系源流记》,《迁琼先民研究会刊:第2辑》,2005年第2期。
    13傅梅森,傅楫琼:《傅氏迁琼始祖及后裔》,《海南档案》,2008年第1期。
    ①王会均:《书<海南王曰琪公次支系谱>成》,《海南文献》,2009年总第35期;邢诒农:《海南邢氏的始祖》,《海南文献》,2009年总第35期;符国保:《符氏源流》,2009年总第35期;钟美钦:《钟姓缘起及迁琼始祖钟明显后代重要发展概况》,2009年总第35期。
    ②Sun-Hoo Foo:《On the Foo clan genealogy》, http://www. camsociety.org/learnchinese/Chinese L...2006-9-21
    ③杨广恩:《广州蒲氏家族变迁中的文化因素》,《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④纪宝坤主编:《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人联裔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02年出版,第145-187页。
    ⑤周伟民、唐玲玲:《海南族谱与移民》,海南出版社,待出版。
    ⑧周伟民:《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2-41页。
    ⑦[日]濑川昌久:《中国南部の族谱の多样性とその现代的意味》,《东北ァジァ研究》,2005年第10期。
    ①[日]濑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页。
    ③陈志良:《海南岛民族的原始文化》,《时事新报副刊·古代文化》第6期,1937年3月24日;刘其伟:《海南岛土著文化与艺术》,台北《艺术零缣》,三民书局,1974年版;何定之:《海南文化源流考》(上、下),台北《广东文献》(季刊)卷5第2、3期,1975年9月、12月。
    ①薛艳梅:《关于海南文化的哲学思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杨子东:《碰撞:海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李烈山:《海南传统文化的源流及其特征》,《海南师范学 院学报》,1989年第1期;王家忠:《论海南历史文化》,《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符和积:《海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融汇发展》,《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潘善武:《海南文化重构断想》,《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司徒尚纪,李燕:《海南文化特质、类型和历史地位初探》,《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朱竑:《海南文化特质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王先:《海南岛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探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朱逸辉:《略论海南文化之发展》,《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②韩强:《岭南区域文化构成及特色》,《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朱竑、许然:《民国时期海南岛区域文化的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③关万维:《琼州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④符永光:《海南文化发展概观》,香港新闻出版社,2001年5月。
    ⑤牛志平等:《海南文化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符策超:《海南文化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2月。
    ①冯河清:《海南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辑要》,南洋英属琼州会馆联合会出版,1947年,第16页。其书引台湾总督府外事部《海南岛农村开发参考资料》。
    ①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448页。
    ②(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1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八《艺文·记》,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①陈铭枢:《海南岛志》,日文版,昭和14年(1939),第61页。
    ②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87页。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①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88—89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7页。
    ③《海南陈氏谱·念祖分卷》编辑委员会编印:《海南陈氏谱》第二卷《念祖分卷》,2001年,第1706页。
    ④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9页。
    ⑤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0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1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2页。
    ③李盛明主编:《临高李氏族谱》第一卷《前言》,1998年8月,第1页。
    ④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7页。
    ⑤(明)宋濂撰:《元史》卷六十三《志十五·地理六》,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第1538页。
    ①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4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6页。
    ③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2页。
    ④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808页。
    ⑤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7页。
    ⑥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42页。
    ⑦(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八《艺文·记》,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5页。
    ①(明)黄佐纂修: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民物志·风俗》,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328页。
    ②(明)黄佐纂修: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民物志·风俗》,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335页。
    ③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21页。
    ④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14页。
    ⑤林燕春主编:《海南林氏克明祖谱·谱首》,2005年12月再版,第27—29页。
    ①林诗章主编:《琼州林氏千年谱》下卷《序言》,2004年。
    ②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0页。
    ③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2页。
    ④叶氏修谱委员会编著:《琼州叶氏族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版,第74页。
    ⑤(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23页。
    ⑥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809页。
    ①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4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6页。
    ③蔡泽强等总纂:《琼崖蔡氏族谱·谱首》,爱松堂,1979年续修,第40-43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8页。
    ⑤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2页。
    ⑥《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1页。
    ⑦《云氏族谱》卷首《旧谱纂修人名》,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2页。
    ①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7页。
    ②海南省严氏建祠修谱委员会编:《严氏族谱》卷一《总谱首》,富春堂,1992年,第8页。
    ③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第68页。
    ④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22页。
    ⑤林日举著:《海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240页。
    ①林日举著:《海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284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8页。
    ①陈赞日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陈甫祖分卷》,2002年12月,第505页。
    ②陈光茂等主编:《陈氏族谱——陈璧祖》全一卷,1999年,第7页。
    ③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22页。
    ④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32页。
    ⑤韦崇乔等主修:乐会《韦氏族谱》卷一,京兆堂,1987年,第14页。
    ⑥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18页。
    ①林燕春主编:《海南林氏克明祖谱谱首》,2005年12月再版,第30页。
    ②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9页。
    ③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卷一,育德堂,1988年续修,第8页。
    ④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卷一,育德堂,1988年续修,第11页。
    ⑤王明恩主编:《宗源录》,海南省委党校印刷厂,1994年7月第1版,第80—81页。
    ①叶氏修谱委员会编著:《琼州叶氏族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版,第75—76页。
    ②海南省琼海市《蒙养程氏族谱》第七次续修委员会主编:《蒙养程氏族谱》,2007年,第54页。
    ③曾广河主编:《海南曾氏》,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8月第1版,第36—37页。
    ④山仙黄氏宗谱编委会主编:《琼海山仙黄氏宗谱》前言,2007年7月印刷,第1页。
    ⑤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71页。
    ⑥海南龚氏大宗祠理事会编:《海南龚氏族谱》,武陵堂,2002年续修,第1页。
    ①蔡泽强等总纂:《琼崖蔡氏族谱·谱首》,爱松堂,1979年续修,第50页。
    ②海南省严氏建祠修谱委员会编:《严氏族谱》卷一《总谱首》,富春堂,1992年,第8页。
    ③洪祊春主修:《洪氏族谱》,敦煌堂,琴山大宗祠翻印,1990年续修,第10—15页。
    ④《何氏家谱》第一编第一卷,庐江郡,三英堂,1989年续修,第77页。
    ①孔昭天等纂修:《孔氏家谱》上集,1999年续修,第92—100页。
    ②《钟氏族谱》卷一卷二,颖川郡,至德堂,1979年重修,第1—7页。
    ③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10页。
    ④《凌氏家谱》卷一,六桂堂,1996年续修,第6页。
    ⑤《凌氏家谱》卷一,六桂堂,1996年续修,第13页。
    ⑥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第68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8页。
    ②陈铭枢总纂:《海南岛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36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舆地四·风俗》,琼山学校藏板,1917年刊印,第17页。
    ④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23页。
    ①陈光茂等主编:《陈氏族谱——陈璧祖》全一卷,1999年,第5页。
    ②《海南陈氏谱·念祖分卷》编辑委员会编印:《海南陈氏谱》第二卷《念祖分卷》,2001年,第1710页。
    ③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27页。
    ④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36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页。
    ②符氏族谱联合修编委员会编印:《符氏族谱》谱首,2003年2月,第188页。
    ③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5页。
    ④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14页。
    ①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17页。
    ②[日]濑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7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页。
    ①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137—138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③梁国栋纂:《梁氏家乘》,民国二年(1913)刻本。
    ④詹尊光主修:《万宁詹氏族谱》,祥德堂,2006年续修。
    ①詹先登主修:《海南詹氏族谱》,1998年续修。
    ②冯礼桂、冯兴民等主修:《冯氏家谱》(澄迈石躩英公支),2002年续修。
    ③《欧氏宗义祠堂族谱》,毛笔手抄本,年代不详。
    ④王卓如编撰:《三槐谱录》(琼崖王氏祠成立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26-1986),新加坡琼崖王氏祠出版,1986年8月出版。
    ⑤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第67页。
    ⑥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
    ①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2002年12月。
    ②《儋州市符氏志(初版)》,义阳堂,1997年续修。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9页。
    ⑤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5页。
    ②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①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0页。
    ②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2页。
    ③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3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8页。
    ②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9页。
    ③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43页。
    ④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47页。
    ①邓世华主修:《邓氏族谱》,南阳堂,1997年续修。
    ②蔡大伟主修:《桃果村蔡氏家谱》,2003年续修。
    ③施云宁等主修:《施氏族谱》,1997年重修。
    ④徐建华:《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页。
    ⑤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
    ①汤邦运主修:《汤氏族谱》,第三次续修《汤氏族谱》理事会编印。
    ②许荣颂主编:《海南许氏模祖金公分谱》谱首(1191—2008),久大堂,编纂《海南许氏模祖金公分谱》理事会出版,2008年5月第1版。
    ③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
    ④冯显弟主修:《冯氏族谱》,大树堂,1989年续修,第26页
    ⑤冯显弟主修:《冯氏族谱》卷一《修谱训条》,大树堂,1989年续修,第29页。
    ⑥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99页。
    ⑦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题词》,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6-60页。
    ⑧“■”,原文漫漶不清,因以此符号标示。后同。
    ①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一《旧序源流》,民国四年(1915),第7页。
    ②崔修琼主修:《海南崔氏族谱》卷一,博陵郡,2000年续修,第16页。
    ③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1页。
    ④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至卷一,1986年续修,第11页。
    ⑤《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28--30页。
    ⑥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39页。
    ⑦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39页。
    ⑧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37页。
    ①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37页。
    ②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诰敕》,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9页。
    ③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
    ④崔修琼主修:《海南崔氏族谱》卷一,博陵郡,2000年续修。
    ①龙兴任主修:《龙氏族谱》卷首,来鹤堂出版,1990-1993年续修。
    ②《张氏家谱》卷一《续撰家训》(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2—18页。
    ③冯显弟主修:《冯氏族谱》卷一《祖住土名对联匾额》,大树堂,1989年续修,第52页。
    ④《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第1页。
    ⑤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5页。
    ①陈支平著:《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31页。
    ②《张氏家谱》卷五《纪要》(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页。
    ③《张氏家谱》卷五《纪要》(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2页。
    ④海南龚氏大宗祠理事会编:《海南龚氏族谱》谱首,武陵堂,2002年续修。
    ⑤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
    ①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6页。
    ②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平阳堂,1987年第八次续修。
    ③崔修琼主修:《海南崔氏族谱》卷一,博陵郡,2000年续修,第1页。
    ④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67—68页。
    ⑤崔修琼主修:《海南崔氏族谱》卷一,博陵郡,2000年续修,第55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孝友堂,1980年第14次续修。
    ②《唐氏族》卷上《艺文谱》,特奏堂,民国年间编修。
    ③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9页。
    ④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9页。
    ⑤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9页
    ⑥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10页。
    ①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10页。
    ②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官阶功名录》,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10页。
    ③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797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⑤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72页。
    ⑥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2--4页。
    ①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2页。
    ②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79页。
    ③陈支平著:《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36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页。
    ②《云氏族谱》卷一《谱规》,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4页。
    ③《云氏族谱》重修谱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1页。
    ④《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65页。
    ⑤蔡泽强等总纂:《琼崖蔡氏族谱》卷首《谱例》,爱松堂,1979年续修,第3页。
    ⑥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第八次修族谱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5页。
    ⑦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第八次修族谱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5页。
    ①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7页。
    ②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续修凡例》,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26页。
    ③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
    ④《海南陈氏谱·念祖分卷》编辑委员会编印:《海南陈氏谱》第二卷《念祖分卷》,2001年,第1708页。
    ⑤汤邦运主修:《汤氏族谱》,《汤氏族谱》理事会编印,第三次续修,第355页。
    ①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5一11页。
    ①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49—50页。
    ①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卷一《分理名氏序》,育德堂,1988年续修,第21页。
    ②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45页。
    ①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98—100页。
    ②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卷首,2002年12月,第288页。
    ③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祭文》,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8页。
    ④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51—52页。
    ⑤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52页。
    ①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1986年续修,第6页。
    ②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1986年续修,第17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编纂大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8页。
    ④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范阳堂,1989年,第99页。
    ⑤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范阳堂,1989年,第96页。
    ①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一《纂谱手续》,民国四年(1915),第10页。
    ②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一《纂谱手续》,民国四年(1915),第10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2页。
    ①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808页。
    ②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卷首,2002年12月,第11页。
    ③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1986年续修,第4页。
    ④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45页。
    ⑤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46页。
    ⑥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一《纂谱手续》,民国四年(1915),第15页。
    ①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规例训》,范阳堂,1989年,第102页。
    ②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规例训》,范阳堂,1989年,第102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代表大会记录》,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3页。
    ②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卷一,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第6页。
    ①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谱例》,1986年续修,第69页。
    ②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谱序》,1986年续修,第2页。
    ③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卷首《执谱名氏》,育德堂,1988年续修,第24页。
    ④蔡泽强等总纂:《琼崖蔡氏族谱》卷首《谱例》,爱松堂,1979年续修,第3页。
    ⑤蔡泽强等总纂:《琼崖蔡氏族谱》卷首,爱松堂,1979年续修,第8页。
    ⑥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71页。
    ⑦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72页。
    ①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规例训》,范阳堂,1989年,第108页。
    ②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规例训》,范阳堂,1989年,第109页。
    ③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规例训》,范阳堂,1989年,第102页。
    ④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本届续修》,范阳堂,1989年,第25页。
    ⑤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7页。
    ⑥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52页。
    ⑦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52页。
    ⑧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52页。
    ①王芹、陈秀云:《海南省家谱文献保存现状调查及抢救、开发对策》,《图书馆论坛》,2004年第3期。
    ②王芹、李华芳:《海南省家谱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兰台世界》,2009年第5期。
    ③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省家谱收藏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2期。
    ④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家谱收藏保护及开发现状》,《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1期。
    ⑤肖玲:《广东海南两省家谱文献的收藏、整理及其特点》,《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3期。
    ①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省家谱收藏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2期。
    ①杨琦:《中国传统家训的系谱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32页。
    ②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325页。
    ③王鹤鸣:《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70—171页。
    ④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二《训规》,民国四年(1915),第19-21页。
    ①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二《训规》,民国四年(1915),第20页。
    ②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卷二《宗约》,民国四年(1915),第24页。
    ③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46页。
    ④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69—170页。
    ①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69—172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6页。
    ③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2页。
    ④朱东根著:《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26页。
    ①《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2—18页。
    ①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3月,第152页。
    ②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二《族训家训》,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10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2-17页。
    ①陈延斌、张琳:《宗规族训的敦族睦邻教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②《吴氏建祠创规碑》,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立,位于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建中村委会昌儒村吴氏祠堂旁。
    ③《陈村敦宗睦族碑》,清乾隆十四年(1749)立,位于今海口市琼山区旧洲镇联星村委会陈村庙内。
    ④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3页。
    ⑤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卷首,2002年12月,第13页。
    ⑥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卷一,育德堂,1988年续修,第12页。
    ⑦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序》,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6—17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6页。
    ②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7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8页。
    ②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6页。
    ③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8页。
    ④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全族代表大会纪录》,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3页。
    ⑤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全族代表大会纪录》,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3—4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例》,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18页。
    ②伍友、伍益三等主修:《伍氏族谱》卷首《条规》,忠孝堂,白沙头大宗祠藏板,洪宪元年(1916)重刊,第71页。
    ③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66页。
    ④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69页。
    ⑤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70页。
    ①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卷一《规例训》,范阳堂,1989年,第104—105页。
    ③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88页。
    ④(日)多贺秋五郎:《中国宗谱の研究》上卷,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81年,第14页。
    ①《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卷一,第1页。
    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卷一,第143页。
    ③《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卷一,第145页。
    ④孔昭天等纂修:《孔氏家谱》上集,1999年续修,第86页。
    ⑤孔昭天等纂修:《孔氏家谱》上集,1999年续修,第88页。
    ①孔昭天等纂修:《孔氏家谱》上集,1999年续修,第122页。
    ②孔昭天等纂修:《孔氏家谱》上集,1999年续修,第121页。
    ③吴宏东、吴日球等主修:《吴氏合族谱》,三在堂,1979年续修,第2页。
    ④吴宏东、吴日球等主修:《吴氏合族谱》,三在堂,1979年续修,第3页。
    ⑤《铜牌说》碑刻,位于今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群庄村委会龙窝坡村吴贤秀墓园内。
    ①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8页。
    ②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8页。
    ③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至卷一,1986年续修,第7页。
    ④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卷首至卷一,1986年续修,第12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8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5页。
    ①冯昌泰等主修:《冯氏族谱》卷一,纪善堂,1987年续修,第9页。
    ①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8页。
    ②冯昌泰等主修:《冯氏族谱》卷一,纪善堂,1987年续修,第10页。
    ③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10页。
    ④李焯然著:《丘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69页。
    ①(明)钟芳著:《钟筠溪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95页。
    ②(明)钟芳著:《钟筠溪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5页。
    ①(明)海瑞著:《海瑞集》下集,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527页。
    ②(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95—196页。
    ①《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29页。
    ②(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27-228页。
    ③(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09-210页。
    ①(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10-211页。
    ②(明)王弘诲著:《天池草》,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64-166页。
    ①(明)王弘诲著:《天池草》,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64—166页。
    ②(明)王佐著:《鸡肋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62—163页。
    ①(明)王佐著:《鸡肋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56—158页。
    ②《冯氏家谱》,光绪岁次戊申年(1908)续修,第18页。
    ③(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3页。
    ④(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3页。
    ⑤(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4页。
    ⑥(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5页。
    ⑦(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页。
    ①(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页。
    ②(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3页。
    ③(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3页。
    ④《云氏族谱》重修谱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1页。
    ⑤《云氏族谱》重修谱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2页。
    ⑥《云氏族谱》重修谱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3页。
    ⑦黄季昌纂修:《黄氏族谱》,燕翼堂藏板,遵依昌平氏旧录,光绪庚寅年(1890)重修。
    ①(美)廖庆六:《论始迁祖:从胡适的一篇谱序谈起》,《徽学》第四卷,第175—185页。
    ②大姓的标准是根据在海南现有人口中所占的比例。2007年,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利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对海南省的汉族户籍人口的姓氏前100位做了统计。该中心通过海南《南国都市报》发布统计结果,汉族姓氏中排在海南省百家姓前二十位的依次是:陈、王、李、吴、符、林、黄、张、周、郑、刘、杨、梁、何、蔡、曾、许、冯、谢、黎。原文载《南国都市报》2007年9月15日第5版。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7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3页。
    ③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3页。
    ④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4页。
    ⑤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4页。
    ⑥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4页。
    ⑦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5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5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6页。
    ③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7页。
    ④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7页。
    ⑤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7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重修谱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4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2页。
    ③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809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381《王居正传》,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11733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381《王居正传》,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11733-11736页。
    ①(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十一上《建置·茔墓附》,琼州海口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30页。
    ②王卓如编撰:《三槐谱录》(琼崖王氏祠成立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26—1986),新加坡琼崖王氏祠出版,1986年8月出版,第13页。
    ③王卓如编撰:《三槐谱录》(琼崖王氏祠成立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26—1986),新加坡琼崖王氏祠出版,1986年8月出版,第106页。
    ①(明)海瑞著:《海瑞集》下集,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527页。
    ②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14页。
    ③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卷一,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第17页。
    ④李宴琼等主修:《李氏家谱》卷首《序》,江国堂藏,光绪戊申年(1908)续修,第3页。
    ⑤李宴琼等主修:《李氏家谱》卷首《序》,江国堂藏,光绪戊申年(1908)续修,第3页。
    ①李宴琼等主修:《李氏家谱》卷首《序》,江国堂藏,光绪戊申年(1908)续修,第1—2页。
    ②李宴琼等主修:《李氏家谱》卷首《续修谱序》,江国堂藏,光绪戊申年(1908)续修,第19页。
    ③李宴琼等主修:《李氏家谱》卷首《续修谱序》,江国堂藏,光绪戊申年(1908)续修,第17页。
    ④陈虹编:《海南家谱提要》,海南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32页。
    ⑤陈虹编:《海南家谱提要》,海南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34页。
    ⑥陈虹编:《海南家谱提要》,海南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36页。
    ⑦陈虹编:《海南家谱提要》,海南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36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第4528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第4530页。
    ③李盛明主编:《临高李氏族谱》第一卷《前言》,1998年8月,第441页。
    ④陈寅恪:《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辩》,《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5年。
    ⑤曾庆江、周泉根等著:《海南历代贬官研究》,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15页。
    ⑥(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三《职官志一·文职上》,琼州海口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7页。
    ⑦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338页。
    ⑧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338页。
    ⑨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338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②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5页。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⑤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⑥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①曾庆江、周泉根等著:《海南历代贬官研究》,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53-154页。
    ②万宁吴氏宗谱编纂委员会:《万宁吴氏宗谱》第一卷,渤海郡,至德堂,2000—2004年续修,第17页。
    ①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卷一,1933—1938年编纂,第18页。
    ②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卷一,1933—1938年编纂,第19页。
    ③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卷一,1933—1938年编纂,第20页。
    ④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卷一,1933—1938年编纂,第31页。
    ⑤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页。
    ⑥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四《实录》,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38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四《实录》,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1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五《职官志三·武职》,琼州海口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4—15页。
    ④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5页。
    ⑤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5页。
    ⑥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5页。
    ⑦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6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6页。
    ②义阳堂编纂:《琼海符氏族谱》卷一,1982年续修,第5页。
    ③世界符氏修谱委员会编修:《符氏族谱》谱首,2002年,第20页。
    ④世界符氏修谱委员会编修:《符氏族谱》谱首,2002年,第21页。
    ⑤世界符氏修谱委员会编修:《符氏族谱》谱首,2002年,第22页。
    ①世界符氏修谱委员会编修:《符氏族谱》谱首,2002年,第22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一《职官志一·文职上》,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页。
    ③林诗章主编:《琼州林氏千年谱》下卷,2004年,第3页。
    ④林燕春主编:《海南林氏克明祖谱谱首》,2005年12月再版,第98页。
    ⑤林燕春主编:《海南林氏克明祖谱谱首》,2005年12月再版,第98页。
    ⑧黄培平主编:《海南黄氏史话》,银河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①黄坚三、黄普汉、黄达民等主修:《黄氏族谱》卷首,榕荫堂,1981年续修,第3页。
    ②黄坚三、黄普汉、黄达民等主修:《黄氏族谱》卷首,榕荫堂,1981年续修,第13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三《职官志一·文职上》,琼州海口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4页。
    ④黄季昌纂修:《黄氏族谱》卷一,燕翼堂藏板,遵依昌平氏旧录,光绪庚寅年(1890)重修,第3页。
    ⑤黄氏合族修谱工作委员会编撰:《海南省黄氏族谱》,1989年10月。
    ①黄季昌纂修:《黄氏族谱》卷一,燕翼堂藏板,遵依昌平氏旧录,光绪庚寅年(1890)重修,第3页。
    ①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63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三《职官志一·文职上》,琼州海口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7页。
    ③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62页。
    ④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70页。
    ⑤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64页。
    ⑥(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95页。
    ⑦(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96页。
    ①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卷首,2002年12月,第21页。
    ②(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09-210页。
    ③(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09-210页。
    ①(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09—210页。
    ②曾庆江、周泉根等著:《海南历代贬官研究》,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7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第3732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第5123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605页。
    ③(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第7622—7623页。
    ④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6页。
    ⑤韦崇乔等主修:乐会《韦氏族谱》卷一,京兆堂,1987年续修,第34页。
    ①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21页。
    ②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21页。
    ③韦崇乔等主修:乐会《韦氏族谱》卷一,京兆堂,1987年续修,第35页。
    ①(宋)司马光:《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涑水记闻》卷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②(元)脱脱:《宋史》卷二百六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9118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二百六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9119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二百六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9119页。
    ⑤(元)脱脱:《宋史》卷二百六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9119页。
    ⑥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3页。
    ⑦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8页。
    ⑧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4页。
    ①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第66页。
    ②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第67页。
    ③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第67页。
    ④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5页。
    ⑤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27页。
    ⑥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0页。
    ⑦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4页。
    ⑧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7页。
    ①张海超:《祖籍、记忆与群体认同的变迁——大理白族古代家谱的历史人类学释读》,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明)欧阳璨等修:万历《琼州府志》卷三,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③(清)张嶲等修:《崖州志》卷一,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34页。
    ④(德)史图博著:《海南岛民族志》,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印,1964年6月,第300页。
    ①[日]小叶田淳著,张迅斋译:《海南岛史》,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1979)版,第306页。
    ②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③马建钊:《海南回族的历史来源与社会变迁——对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两回族村的历史学与人类学考察》,《回族研究》,2001年第4期。
    ④[日]小叶田淳著,张兴吉译,王献军校:《海南岛回教徒的村落回辉村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⑤罗香林:《蒲寿庚传》,(台)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第6页
    ⑥罗香林:《蒲寿庚传》,(台)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第2页。
    ⑦罗香林:《蒲寿庚传》,(台)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第139页。
    ①罗香林:《蒲寿庚传》,(台)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第140页。
    ②罗香林:《蒲寿庚传》,(台)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第142页。
    ③周伟民、唐玲玲:《海南(三亚港通村蒲氏简谱)失落、复得及其文化价值》,《新东方》,2009年第12期。
    ④刘贤遵抄录:《海南崖县三亚港蒲氏简谱》,民国十一年(1922),复印整理本,第3页。
    ⑤刘贤遵抄录:《海南崖县三亚港蒲氏简谱》,民国十一年(1922),复印整理本,第4页。
    ⑥刘贤遵抄录:《海南崖县三亚港蒲氏简谱》,民国十一年(1922),复印整理本,第15页。
    ①(清)张嶲等修:《崖州志》卷一,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34页。
    ①王献军:《失而复得的海南回族族谱——<通屯宗谱全书>探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正堂禁碑》,乾隆十八年(1753)立,碑原立于三亚湾海边,后被发现移至凤凰镇清真寺的左前草地上。
    ③[日]小叶田淳著,张兴吉译,王献军校,《海南岛回教徒的村落回辉村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15页。
    ①蒲皆禧在《儋州蒲氏族谱》中撰《从大草原到北部湾之滨——儋州蒲氏由来考证》一文,提出儋州市峨蔓镇上浦、下浦等10个村庄的蒲氏族人的祖先是蒙古族。
    ②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7—8页。
    ③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4页。
    ④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37—138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占城传》,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14080页。
    ②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7页。
    ③蒲皆禧主编:《儋州蒲氏族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3页。
    ④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9页。
    ⑤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91—92页。
    ⑥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47页。
    ⑦练铭志等著:《广东民族关系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681页。
    ⑧杨广恩:《广州蒲氏家族变迁中的文化因素》,《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①蒲皆禧主编:《儋州蒲氏族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29页。
    ②蒲皆禧主编:《儋州蒲氏族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400页。
    ①(明)田汝成撰:《炎徼纪闻》卷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页。
    ②(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七《人语》,中华书局,1985年4月第1版,第242页。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广西土司列传三》卷三一九,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第5540页。
    ④吴永章著:《黎族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280—281页。
    ⑤儋州市符氏志编委会编:《儋州市符氏志》(初版),1997年4月,第91页。
    ⑥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物陈列室主编:《海南黎族情况调查·第三分册·杞黎地区》(内部资料),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物陈列馆,1956年,第199页。
    ⑧王国全编著:《黎族风情》,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5年3月版,第14页。
    ①海南民族研究所编:《拂拭历史尘埃——黎族古籍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255页。
    ①周伟民、唐玲玲:《海南家谱所反映的历代海南移民特点》,《谱牒学论丛》第二辑,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7--82页。
    ②赵全鹏:《海南社会结构问题研究》,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③(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沿革考》,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6页。
    ④胡林玉:《海南岛汉族移民述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学版),1999年第2期。
    ⑤李琳:《海南西汉珠崖郡罢郡历史研究》,《文博》,2002年第1期。
    ⑧(明)曾邦泰等纂修:万历《儋州志·天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3页。
    ①(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琼州海口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②转引自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③(清)阮元:《广东通志》卷一百一十二《山川略十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版,第13页。
    ④(清)阮元:《广东通志》卷一百二十八《建置略四》,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版,第7页。
    ⑤《琼台外纪》已佚,此转引自民国王国宪等总纂《儋县志》卷一,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第87页。
    ⑥林日举著:《海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⑦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传》,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第835页。
    ①李琳:《海南西汉珠崖郡罢郡历史研究》,《文博》,2002年第1期。
    ②(清)张嶲等修:《崖州志》卷一,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10页。
    ③(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50页。
    ④(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六十,《吴书》十五《全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83页。
    ①(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六十,《吴书》十五《全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83页。
    ②(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沿革考》,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6页。
    ③《永远留存碑》,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今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锡书村王氏宗祠。
    ④司徒尚纪:《海南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82页。
    ①《儋州冼太夫人碑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今在儋州市中和镇宁济庙。
    ②《宁济庙冼太夫人加封碑记》,同治八年(1869)刻,今在儋州市中和镇宁济庙。
    ③陈铭枢:《海南岛志》,日文版,昭和14年(1939),第61页。
    ④韩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3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682页。
    ⑤吴维国、吴清南、吴芳芦:《海南吴姓始祖:吴贤秀》,《海南档案》,2010年第1期。
    ①冯兆容、周泉根:《随行施教明德惟馨——海南教育之初辟者王义方考评》,《新东方》,2009年第3期。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3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3页。
    ④吕变庭著:《中国南部古代科学文化史》第一卷,方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327页。
    ⑤(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4页。
    ⑥(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4页。
    ⑦林巨兴著:《唐代改革家韦执谊评传》,南海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39页。
    ⑧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32页。
    ⑨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35页。
    ⑩(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5页。
    ①刘丽:《唐代贬官与海南文化》,《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②关于从唐代以前至元代海南岛汉族人口的增加,据1933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海南岛志》记载。唐以前海南岛汉族人口约2万人,唐时7万人,南宋时增至10万人,元时为17万人。转引自《黎族简史》编写组编写:《黎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2月第2版,第47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八《艺文·记》,海南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④符国华主编:《琼岛丰姿(三)》,龙江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第164页。
    ⑤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四《实录》,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38页。
    ⑥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四《实录》,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1页。
    ①蔡葩:《一代大文豪对海南文化的影响——康震博士海口解读苏东坡》,《海南日报》,2007年8月18日。
    ②(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24《琼州》,《风俗形胜》,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3页。
    ③司徒尚纪:《海南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89页。
    ④唐玲玲、周伟民:《海南史要览》,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45页。
    ①丘濬:《丘溶集》第九册《琼台诗文会稿》卷二十二《南溟奇甸赋》,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4461页。
    ②陈铭枢:《海南岛志》,日文版,昭和14年(1939),第61页。
    ③陈铭枢:《海南岛志》,日文版,昭和14年(1939),第61页。
    ①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4—5页。
    ②转引自司徒尚纪:《海南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113页。
    ③(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23页。
    ①(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沿革考》,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6页。
    ②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42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43页。
    ⑤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43—744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7—48页。
    ②吴维国、吴清南、吴芳芦:《海南吴姓始祖:吴贤秀》,《海南档案》,2010年第1期。
    ③(清)郝玉麟监修:雍正《广东通志·琼州府·坟茔》,海南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309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42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5页。
    ②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③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7页。
    ④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8页。
    ⑤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8页。
    ⑥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8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民国《琼山县志》卷三《舆地六·水利》,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5页。
    ②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7页。
    ①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21页。
    ②符氏族谱联合修编委员会编印:《符氏族谱一集(谱首集)》,2003年2月版,第188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页。
    ④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卷一,1933—1938年编纂,第18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6页。
    ②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6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6页。
    ④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卷一,1933—1938年编纂,第46页。
    ⑤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7页。
    ⑥(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八《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8页。
    ⑦郑瑶新:《海南第一位进士符确》,《海南文史第21辑海南名人与故居》,2007年;郭承贤:《海南故里辨析》,《海南史志》1990年第1期;符世明:《海南岛第一个进士——符确》,《昌江文史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昌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年。
    ⑧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24页。
    ①林诗章主编:《琼州林氏千年谱》下卷《序言》,2004年。
    ②林明玉总编:《海南林氏古代人物志》,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9年2月版,第23页。
    ③符国华主编:《琼岛丰姿(三)》,龙江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第164—165页。
    ④朱东根著:《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49页。
    ⑤《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唐氏家谱全编》,特奏堂。
    ⑥朱东根著:《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49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8-39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9-40页。
    ③《唐氏修家谱》(荔枝塘村)扉页,特奏堂,1982年。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5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8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23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3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3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0页。
    ⑤(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页。
    ⑥冯礼桂、冯兴民等主修:《冯氏家谱》,澄迈石躩英公支,2002年续修。
    ⑦《海南冯氏族谱》,大树堂,1992年第八次续修。
    ⑧《冯氏族谱》,大树堂,1989年续修。
    ⑨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
    ①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14页。
    ②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7页。
    ③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8页。
    ④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9页。
    ⑤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10页。
    ①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11页。
    ②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11页。
    ③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海南省邢氏家谱世系》,2001年续修,第1页。
    ④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3页。
    ⑤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1页。
    ①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4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5页。
    ③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5-6页。
    ①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4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6页。
    ③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67页。
    ④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67页。
    ⑤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3页。
    ⑥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3页。
    ①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版,第67页。
    ②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5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27页。
    ④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47页。
    ①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47页。
    ②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60-61页。
    ③唐启翠著:《此生如痕——丘溶传》,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4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2--34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2--34页。
    ③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五,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1页。
    ④符国华、梁振效:《海瑞族籍辨析》,《海口文史资料》第十七辑,2004年6月。
    ⑤阎根齐、陈涛:《粤东正气——海瑞》,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3页。
    ⑥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0页。
    ⑦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0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0页。
    ②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58页。
    ③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61页。
    ④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五,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2页。
    ⑤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0—31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0-31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52页。
    ③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序》,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6-7页。
    ①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2页。
    ②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3页。
    ③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4页。
    ④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5页。
    ⑤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6页。
    ⑥张氏家谱》卷一(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第18页。
    ⑦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祠堂条规》,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22页。
    ⑧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祠堂条规》,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23页。
    ⑨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祠堂条规》,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23页。
    ⑩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祠堂条规》,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23页。
    11[日]小叶田淳著,张迅斋译:《海南岛史》,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1979)版,第181页
    ①(明)海瑞著:《海瑞集》下集,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527页。
    ②临高王氏联谊会编:《临高王氏宗谱》,1994年,第72页。
    ①朱东根:《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2页。
    ②朱东根:《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9页。
    ③吴维国、吴清南、吴芳芦:《海南吴姓始祖:吴贤秀》,《海南档案》,2010年第1期。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7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7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8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48页。
    ⑤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5页。
    ⑥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78页。
    ①(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4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6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五《人物志五》,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4页。
    ④朱东根:《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53页。
    ⑤(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五《人物志四》,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8页。
    ⑥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65页。
    ⑦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24页。
    ①林明玉总编:《海南林氏古代人物志》,2009年2月版,第23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6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5页。
    ④(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21页
    ⑤朱东根:《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48页。
    ⑥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唐氏家谱全编》,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零三,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5359页。
    ②周济夫著:《琼台小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50页。
    ①(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0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42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42页。
    ①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809页。
    ②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第5810页。
    ③(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七《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8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43页
    ⑤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4页。
    ⑥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5页。
    ①朱东根著:《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94页。
    ②(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3页。
    ③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27页。
    ④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8—39页。
    ⑤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46页。
    ⑥(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6页。
    ⑦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32页。
    ①周家铨等主修:《周氏族谱》卷一,延庆堂藏板,1979年重修,第28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一》,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57—58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一》,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58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一》,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48页。
    ⑤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五《人物志四》,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8页。
    ⑥(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09--210页。
    ⑦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5页。
    ⑧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6页。
    ⑨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一》,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55—56页。
    ⑩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一》,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66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一》,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70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27页。
    ③(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七《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4页。
    ④(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8页。
    ⑤(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8页。
    ⑥(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0页。
    ①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60-61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2页。
    ③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59页。
    ④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一,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61页。
    ⑤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卷五,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第2页。
    ⑥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31页。
    ⑦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4页。
    ①黄培平主编:《海南黄氏史话》,银河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50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8页。
    ③《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0页。
    ①《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2页。
    ②《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3页。
    ③《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4页。
    ④《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4页。
    ⑤《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4页。
    ⑥《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8页。
    ⑦《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49页。
    ⑧(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2—3页。
    ⑨(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七《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8页。
    ⑩(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2页。
    ①《钟氏族谱》卷一,颖川郡,至德堂,1979年重修,第7页。
    ②《钟氏族谱·钟筠溪年谱》,颖川郡,至德堂,1979年重修,第1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3页。
    ④(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八《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6页。
    ⑤(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页。
    ⑥(清)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451页。
    ⑦(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六《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页。
    ⑧(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①(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三十八《人物》,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8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17页。
    ④李朱全主编:《海南文史》第21辑《海南名人与故居》,海南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5页。
    ⑤(明)曾邦泰等纂修:万历《儋州志·人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41页。
    ⑥(明)曾邦泰等纂修:万历《儋州志·人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43页。
    ⑦(清)王国宪等总纂:《儋县志》卷首,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第1-2页。
    ⑧黄建辉主编:《儋州黄氏族谱》附卷,儋州市江夏史研究会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2006年,第437页。
    ⑨黄建辉主编:《儋州黄氏族谱》附卷,儋州市江夏史研究会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2006年,第346页。
    ⑩黄建辉主编:《儋州黄氏族谱》附卷,儋州市江夏史研究会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2006年,第366页。
    ①(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五《人物志五》,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3页。
    ②(清)王国宪等总纂:《儋县志》卷十三《选举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第478页。
    ③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3页。
    ④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6页。
    ⑤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8页。
    ⑥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227页。
    ⑦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229页。
    ①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下,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230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3页。
    ③(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5页。
    ④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5页。
    ①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5-6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谱序》,2001年续修,第7页。
    ③林带英等纂修:民国《文昌县志》卷八《人物志》,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99页。
    ④林带英等纂修:民国《文昌县志》卷八《人物志》,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73页。
    ⑤《云氏族谱》卷首《旧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4页。
    ⑥(清)明谊主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九《官师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1页。
    ⑦云大晟等编著:《云漫天涯——琼粤云氏今与昔》,1998年3月,第141页。
    ①云大晟等编著:《云漫天涯——琼粤云氏今与昔》,1998年3月,第141—142页。
    ②云大晟等编著:《云漫天涯——琼粤云氏今与昔》,1998年3月,第144--145页。
    ③林带英等纂修:民国《文昌县志》卷八《人物志》,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75—476页。
    ④韩培光主修:《韩氏族谱》卷一,昼锦堂,韩显卿公祠韩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1997年9月,第9页。
    ⑤韩培光主修:《韩氏族谱》卷一,昼锦堂,韩显卿公祠韩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1997年9月,第20页。
    ①《龙梅王氏家谱》卷一,复亨堂藏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重修,第18页。
    ②《龙梅王氏家谱》卷二,复亨堂藏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重修,第1页。
    ①《龙梅王氏家谱》卷三,复亨堂藏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重修,第6页。
    ②《龙梅王氏家谱》卷三,复亨堂藏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重修,第2页。
    ③王力平著:《海隅名臣——晚明王弘诲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53页。
    ④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页。
    ①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页。
    ②(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二》,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8页。
    ③(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六《列传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11页。
    ④(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六《列传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10页。
    ⑤(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六《列传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11页。
    ⑥(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六《列传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415页。
    ⑦(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六《列传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417页。
    ⑧(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六《人物志七》,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4页。
    ①(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五《人物志三》,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②(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六《列传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395页。
    ③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页。
    ④朱东根:《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52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②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⑤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⑥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42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②《云氏族谱》卷首《重修谱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2页。
    ③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0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0页。
    ①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序》,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2页。
    ②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序》,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3页。
    ③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卷一《谱序》,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第3页。
    ④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41页。
    ①唐丙德、唐逊梅纂修:《唐氏族谱》卷上《艺文谱》,特奏堂,民国十一年(1922),第24—25页。
    ②唐丙德、唐逊梅纂修:《唐氏族谱》卷上《艺文谱》,特奏堂,民国十一年(1922),第25页。
    ③唐丙德、唐逊梅纂修:《唐氏族谱》卷上《艺文谱》,特奏堂,民国十一年(1922),第22—23页。
    ①南宋唐震唐叔建古墓群,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狮子岭开发区内。
    ②《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唐氏家谱全编《行略》,特奏堂。
    ③《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唐氏家谱全编《行略》,特奏堂。
    ④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0页。
    ⑤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1—172页。
    ⑥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2页。
    ⑦转引自王丽洁著《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73页。
    ⑧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二《族训家训》,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9页。
    ①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37页。
    ②《积厚流光》碑,同治十年(1871)吴有训撰,位于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罗纪村委会儒林村吴氏宗祠。
    ③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二,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4页。
    ④《学田碑记》,位于今于今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龙塘村委会仁何村小学旁。道光癸巳年(1833)建立。
    ①《龙梅王氏家谱》卷八,复亨堂藏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重修,第4页。
    ②《云氏族谱》卷一《遗书》,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1页。
    ③《云氏族谱》卷一《家训》,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1页。
    ④林带英等纂修:民国《文昌县志》卷八《人物志》,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76页。
    ⑤云大晟等编著:《云漫天涯——琼粤云氏今与昔》,1998年3月,第208页。
    ⑥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页。
    ①《杜氏重修祠堂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位于今海口市琼山区旧洲镇文新村委会文泰村杜氏宗祠后大榕树下。
    ②《劳氏祠堂引碑》,立于咸丰二年(1852),位于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博强村委会儒劳村劳氏祠堂内。
    ③《迁建陈氏宗祠捐题碑》,立于同治十年(1871),位于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南约2公里陈礼村。村中以陈姓为主,设有陈氏祠堂一座。
    ①阎根齐著:《海南古代建筑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0页。
    ②赵全鹏:《海南古代移民的宗族构建》,《新东方》,2008年第9期。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④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7页。
    ⑤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3页。
    ①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旧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3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合族祠记》,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20页。
    ③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20页。
    ④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序》,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21页。
    ⑤《何氏家谱》第一编第一卷,庐江郡,三英堂,1989年续修。
    ⑥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第一卷,育德堂,1988年续修。
    ①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合族祖祠图说》,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7—8页。
    ②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大宗各支祠说》,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4页。
    ③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大宗各支祠说》,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4页。
    ④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小宗各支祠说》,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20页。
    ⑤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一《小宗各支祠说》,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20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759页。
    ②《吴氏祠堂碑记》,立于咸丰三年(1853),位于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美朗村委会吴氏祠堂。
    ③《迁建陈氏宗祠捐题碑记》,立于同治十年(1871),位于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陈礼村陈氏祠堂。
    ①牛志平等:《海南文化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9-20页。
    ①薛艳梅:《关于海南文化的哲学思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②郑小枚:《中土文明的烛照与海南的文化性格》,《新东方》,2000年第1期。
    ③冯河清:《海南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辑要》,南洋英属琼州会馆联合会出版,1947年,第16页,其书引台湾总督府外事部《海南岛农村开发参考资料》。
    ④朱竑:《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人文地理》,2001年第3期。
    ⑤朱竑:《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人文地理》,2001年第3期。
    ⑥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①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5页。
    ②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6页。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18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808页。
    ⑤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编著:《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75—276页。
    ①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卷首,2002年12月,第204页。
    ②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编著:《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78页。
    ③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809页
    ④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第810页。
    ⑤方宝璋著:《闽台民间习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56页。
    ①(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二十六《坛庙》,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1页。
    ②(明)欧阳璨等修:万历《琼州府志》卷四《建置志·坛庙》,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③李娟、王元林:《海南岛冼夫人崇拜与妈祖信仰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④《林氏族谱》谱首,九牧堂,1980年续修,第86页。
    ①《林氏族谱》谱首,九牧堂,1980年续修,第86—87页。
    ②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上,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156页。
    ①琼州林氏族务工作理事会编印:《琼州林氏族谱》卷首上,十德堂,1988年重修,第156—157页。
    ②《兴潮天后宫碑记》,立于乾隆二十年(1755),今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街道办事处白沙门社区天后宫旁。
    ③《众商捐题天后宫碑》,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今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街道办事处白沙门社区天后宫旁。
    ①《重修天后宫碑记》,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今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街道办事处白沙门社区天后宫旁。
    ②林诗章主编:《琼州林氏千年谱》下卷《序言》,2004年。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四《实录》,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1页。
    ④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0-41页。
    ⑤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7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49页。
    ②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55页。
    ③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二《传》,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51页
    ④胡沧泽:《闽文化第五讲宋元时期的闽文化》,《政协天地》,2011年第6期。
    ⑤纪宝坤主编:《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人联裔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02年出版,第153页。
    ①(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第12页。
    ②林日举著:《海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78页。
    ③(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09页。
    ④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页。
    ⑤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50页。
    ⑥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第50页。
    ①符永光著:《海南文化发展概观》,香港新闻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90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唐氏家谱全编,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唐氏家谱全编,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页。
    ④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8页。
    ⑤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9页。
    ⑥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9页。
    ⑦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9页。
    ①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9页。
    ②朱为潮、徐淦主修:民国《琼山县志》卷十九《艺文略》,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刊印,第39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琼台攀丹轩再修唐氏族谱序》,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页。
    ④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封赠》,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8页。
    ⑤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荫袭》,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8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仕宦》,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7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0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1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1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1-12页。
    ④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2页。
    ⑤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3页。
    ⑥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科甲》,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6—17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诸生》,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3—24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诸生》,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4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恩荣谱·诸生》,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4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宗祠谱·大宗祠楹联》,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宗祠谱·大宗祠楹联》,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4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宗祠谱·大宗祠序》,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宗祠谱·大宗祠序》,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宗祠谱·大宗祠序》,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宗祠谱·大宗祠序》,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5页。
    ④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历代祖墓碑》,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4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10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4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6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7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8页。
    ④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9页。
    ⑤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9页。
    ⑥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29页。
    ⑦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0页。
    ⑧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0页。
    ①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1页。
    ②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2页。
    ③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3页。
    ④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卷全《坟茔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第34页。
    ⑤(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一》,海口书局,1933年版,第2页。
    ⑥《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0页。
    ①《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0页。
    ②《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0页。
    ③《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0页。
    ④徐日霖著:《走进古崖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88页。
    ⑤《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30页。
    ⑥《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9页。
    ⑦《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9页。
    ⑧《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0页。
    ①《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1页。
    ②《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2页。
    ③《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2页。
    ④黄晶:《盛德堂:海南古文化第一堂》,《海南日报》,2009年6月15日。
    ⑤《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3页。
    ⑥《裴氏族谱》卷首,盛德堂,1986年续修,第24页。
    ①(元)脱脱:《宋史》卷二百六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9119页。
    ②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1页。
    ③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4页。
    ④(清)陈梦雷著:《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琼州府部艺文》卷1383,鼎文书局,1977年4月第1版,第12668页。
    ⑤(清)陈梦雷著:《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琼州府部艺文》卷1383,鼎文书局,1977年4月第1版,第12668页。
    ①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74页。
    ②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74页。
    ③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74页。
    ④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75页。
    ⑤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第一卷《谱首》,范阳堂,1989年,第61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2670页。
    ②李逢蕊:《客家人界定初论》,《客家学研究》第2辑(1990),第11页。
    ①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37-64页。
    ②海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主编:《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04页。
    ③(明)曾邦泰等纂修:万历《儋州志·天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5页。
    ④转引自古小彬著:《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8—9页。
    ⑤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62页。
    ⑥古小彬著:《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2页。
    ①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4页。
    ②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5页。
    ③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6页。
    ④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二《习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198页。
    ①转引自古小彬著《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4页。
    ②赖际熙编著:《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香港崇正总会编印,1995年9月版,第6页。
    ③赖际熙编著:《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香港崇正总会编印,1995年9月版,第8页。
    ④刘平著:《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第346页。
    ⑤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遗集》(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474页。
    ⑥(清)杨霁主修:光绪《高州府志》卷五十一《纪述四》,(台)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771页。
    ⑦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二《习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198页。
    ①(清)聂缉庆修、桂文炽纂:光绪《临高县志》卷三《舆地志·前事》,(台)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167-168页。
    ②转引自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120页。
    ③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30页。
    ④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77页。
    ⑤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78页。
    ⑥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81页。
    ⑦(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卷一《舆地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6页。
    ⑧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二《习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198页。
    ⑨蔡大伟编写:《桃果村蔡氏家谱·前言》,2003年,第1页。
    ⑩叶冠春、叶青编写:《叶家族谱》,2005年,第1页。
    ①《温氏家谱》,太原堂,2005年,第2页。
    ②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第28页。
    ③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38-139页。
    ④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八《海黎志四·黎情》,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575-577页。
    ⑤《清实录·高宗实录》卷760,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第363页。
    ⑥《清实录·高宗实录》卷761,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第374页。
    ①《清实录·高宗实录》卷761,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第374页。
    ②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八《海黎志四·黎情》,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585—586页。
    ③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陵水文史》第5辑,1990年,第61页。
    ①陈坤:《粤东剿匪纪略》,《红巾军起义资料辑》(二),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印,1959年,第395-396页。或百数十年之久。”
    ②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474页。
    ③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二《习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198页
    ④王国宪总纂:民国《儋县志》卷二《习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版,第198—199页。
    ⑤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474页。
    ⑥刘平著:《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第356页。
    ①(清)聂缉庆修、桂文炽纂:光绪《临高县志》卷三《舆地·前事》,(台)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168页。
    ②(清)聂缉庆修、桂文炽纂:光绪《临高县志》卷三《舆地·前事》,(台)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170页。
    ③《临高县志》编委会编:《临高县志·大事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5页。
    ①《温氏家谱》,太原堂,2005年,第2页。
    ②叶冠春、叶青编写:《叶家族谱》,2005年,第1页。
    ③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第28页。
    ④蔡大伟编写:《桃果村蔡氏家谱·桃果村蔡氏周年初探》,2003年,第1页。
    ①邓世华修:《邓氏族谱》,南阳堂,1997年,扉页。
    ②叶冠春、叶青编写:《叶家族谱》,2005年,第2页。
    ③叶冠春、叶青编写:《叶家族谱》,2005年,第25页。
    ④叶冠春、叶青编写:《叶家族谱》,2005年,第25页。
    ⑤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13—114页。
    ⑥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第28—29页。
    ⑦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第28—29页。
    ⑧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第1页。
    ⑨蔡大伟编写:《桃果村蔡氏家谱·桃果村蔡氏周年初探》,2003年,第2页。
    ①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4页。
    ②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陵水文史》第5辑,1990年,第63页。
    ③《温氏家谱》,太原堂,2005年,第3页。
    ①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172—173页。
    ①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23页。
    ②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23页。
    ③《冯氏族谱·宗规》,澄迈县大树堂,2006年。转引自古小彬著《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86页。
    ④临高县龙潭村应举祖修谱小组主修:《海南陈氏族谱第二卷·临高应举祖分卷》,2003年。转引自古小彬著《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89页。
    ①古小彬著:《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83页。
    ②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174页。
    ③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174页。
    ④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175页。
    ⑤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9页。
    ⑥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9页。
    ⑦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9页。
    ⑧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9页。
    ①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24页。
    ②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27页。
    ③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30页。
    ④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28页。
    ⑤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28页。
    ⑥蔡大伟编写:《桃果村蔡氏家谱·桃果村蔡氏周年初探》,2003年,第8页。
    ⑦蔡大伟编写:《桃果村蔡氏家谱·桃果村蔡氏周年初探》,2003年,第9页。
    ⑧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第23页。
    ⑨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32页。
    ⑩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32页。
    ①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第42页。
    ②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99页。
    ③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台)南天书局出版,1992年版,第175页。
    ④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15页。
    ①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18页。
    ②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24页。
    ③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24页。
    ④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25页。
    ⑤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28页。
    ⑥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30页。
    ⑦邓世兴手稿:《海南风水杂抄》,第30页。
    ①肖玲:《广东海南两省家谱文献的收藏、整理及其特点》,《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3期。
    ②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省家谱收藏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2期。
    ③蔡钟泰、蔡乐天纂修:《琼崖蔡氏族谱》卷一《行略》,爱松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1页。
    ①蔡钟泰、蔡乐天纂修:《琼崖蔡氏族谱》卷一《行略》,爱松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1页。
    ②冯昌泰等主修:《冯氏族谱》卷一,纪善堂,1987年续修,第9页。
    ③《何氏家谱》第一编第一卷,庐江郡,三英堂,1989年续修,第33页。
    ④《何氏家谱》第一编第一卷,庐江郡,三英堂,1989年续修,第37页。
    ①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谱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第27页。
    ②《云氏族谱》卷首《旧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4页。
    ③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页。
    ④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2页。
    ⑤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1页。
    ①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卷首《旧序》,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第3页。
    ②(美)廖庆六:《论始迁祖:从胡适的一篇谱序谈起》,《徽学·第四卷》,第176页。
    ③(美)廖庆六:《论始迁祖:从胡适的一篇谱序谈起》,《徽学·第四卷》,第176页。
    ④(美)廖庆六:《论始迁祖:从胡适的一篇谱序谈起》,《徽学·第四卷》,第176页。
    ①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第21页。
    ②(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95页。
    ③(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228页。
    ④《云氏族谱·重修谱序》,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第1页。
    ⑤(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页。
    ⑥(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4—25页。
    ①(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4—25页。
    ②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卷一《谱辨》,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第16页。
    ③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卷首,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第64页。
    ④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13页。
    ⑤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谱首卷一,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第16页。
    ①冯显弟等主修:《冯氏族谱》卷一,大树堂,1989年续修,第5页。
    ②海南省邢氏家谱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第一卷,2001年续修,第6页。
    ③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6页。
    ④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卷首上,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第7页。
    ①周伟民:《谱牒:研究海外移民不可替换的实证性文献》,《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人联裔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02年版,第145-187页。
    ②周伟民,唐玲玲:《海南族谱与移民》,海南出版社,待出版。
    ③转引自周伟民:《谱牒:研究海外移民不可替换的实证性文献》,《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人联裔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02年版,第149-150页。
    ①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7页。
    ②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卷一《序》,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第29页。
    ③牛志平等:《海南文化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96页。
    ①苏云峰:《海南历史文化论集·自序》,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5页。
    ②牛志平等:《海南文化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42页。
    ①牛志平等:《海南文化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96页。
    ②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编:《谱牒学研究》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272页。
    1、(清)宋席珍续纂:宣统《定安县志》,宣统三年(1911)成书。
    2、朱为潮、徐淦主修,李熙、王国宪总纂:民国《琼山县志》,琼山学校藏板,民国六年(1917)刊印。
    3、李钟岳等鉴修,林带英纂修:民国《文昌县志》,民国七年(1918)纂修,民国九年(1920)刻版,蔚文公所藏板。
    4、(清)明谊修,张岳崧纂:道光《琼州府志》,琼州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民国二十二年(1933)版。
    5、(明)唐胄:正德《琼台志》,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6月影印版。
    6、(清)杨霁主修:光绪《高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版。
    7、(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8、(清)聂缉庆修、桂文炽纂:光绪《临高县志》,成文出版社,1974年6月版。
    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10、(明)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11、(清)陈梦雷著:《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琼州府部艺文》,鼎文书局,1977年4月第1版。
    12、(清)王国宪等总纂:《儋县志》,儋县文史办公室重印,1982年3月。
    13、(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14、(清)张崔等修:《崖州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15、(明)田汝成撰:《炎徼纪闻》,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4月第1版。
    17、(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
    18、(清)阮元:道光《广东通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版。
    19、《清实录·高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20、(明)欧阳璨等修:万历《琼州府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21、(明)曾邦泰等纂修:万历《儋州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22、(明)海瑞著:《海瑞集》下集,海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3、《历代文人笔记中的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年。
    24、《二十五史中的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年。
    25、《明清<实录>中的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年。
    26、(明)王弘诲著:《天池草》,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27、(明)王佐著:《鸡肋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28、(明)王弘诲著:《天池草》,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29、(清)云茂琦著:《阐道堂遗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30、(明)黄佐纂修:嘉靖《广东通志》,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1、(明)钟芳著:《钟筠溪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2、(清)张岳崧著:《筠心堂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3、(明)丘濬:《丘溶集》第九册《琼台诗文会稿》,海南出版社,2006年3月版。
    34、(清)郝玉麟监修:雍正《广东通志》,海南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5、《历代文人笔记中的海南》,海南出版社,2006年10月。
    36、范晔著:《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
    1、韦侯钏主修:《韦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
    2、黄季昌纂修:《黄氏族谱》,燕翼堂藏板,遵依昌平氏旧录,光绪庚寅年(1890)重修。
    3、《云氏族谱》,大宗祠藏板,光绪甲午年(1894)重镌。
    4、《张氏家谱》(长发祠藏板),光绪甲辰年(1904)重镌。
    5、李宴琼等主修:《李氏家谱》,江国堂藏,光绪戊申年(1908)续修。
    6、唐汝梅主修:《唐氏族谱》,特奏堂,民国三年(1914)续修。
    7、孙毓斌、孙毓铨主修:《崖县孙氏族谱》,民国四年(1915)。
    8、伍友、伍益三等主修:《伍氏族谱》,忠孝堂,白沙头大宗祠藏板,洪宪元年(1916)重刊。
    9、袁光玾主修:《袁氏家乘》,善友堂,民国六年(1917)。
    10、唐丙德、唐逊梅纂修:《唐氏族谱》,特奏堂,民国十一年(1922)。
    11、刘贤遵抄录:《海南崖县三亚港蒲氏简谱》,民国十一年(1922),复印整理本。
    12、符茂堂等主修:《符氏家谱》,1933—1938年编纂。
    13、义阳堂编纂:《符氏族谱》,海南书局印,1933—1938年。
    14、陈大森、陈殿标等主修:《海南陈氏谱》,三恪堂,海口冠文石印书局,中华民国癸酉年(1933)重修。
    15、蔡钟泰、蔡乐天纂修:《琼崖蔡氏族谱》,爱松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
    16、《龙梅王氏家谱》,复亨堂藏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重修。
    17、丘维文、丘成汉主修:《丘氏族谱》,依草堂,民国己丑年(1949)续修。
    18、吴宏东、吴日球等主修:《吴氏合族谱》,三在堂,1979年续修。
    19、蔡泽强等总纂:《琼崖蔡氏族谱》,爱松堂,1979年续修。
    20、《钟氏族谱》,颖川郡,至德堂,1979年重修。
    21、张纲等主修:《张氏族谱》,孝友堂,1980年第十四次续修。
    22、黄坚三、黄普汉、黄达民等主修:《黄氏族谱》卷首,榕荫堂,1981年续修。
    23、海琼锷、海邦治等主修:《海氏答儿公族谱》,象贤堂藏版,1986年续修。
    24、文元彬等主修:《文氏族谱》,1986年续修。
    25、《裴氏族谱》,盛德堂,1986年续修。
    26、王卓如编撰:《三槐谱录》(琼崖王氏祠成立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26-1986),新加坡琼崖王氏祠出版,1986年8月出版。
    27、韦崇乔等主修:乐会《韦氏族谱》,京兆堂,1987年续修。
    28、冯昌泰等主修:《冯氏族谱》,纪善堂,1987年续修。
    29、欧裕德主修:《欧氏家谱》,平阳堂,1987年第8次续修。
    30、王锡荫、王锡瑞等主修:《王氏族谱》,育德堂,1988年续修。
    31、冯显弟主修:《冯氏族谱》,大树堂,1989年续修。
    32、黄氏合族修谱工作委员会编撰:《海南省黄氏族谱》,1989年10月。
    33、《何氏家谱》,庐江郡,三英堂,1989年续修。
    34、海南卢氏族谱续修委员会编:《海南卢氏族谱》,范阳堂,1989年。
    35、冯宾尧等总纂:《冯氏族谱》,笃庆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纂,1990年新加坡宗亲修印。
    36、洪祊春主修:《洪氏族谱》,敦煌堂,琴山大宗祠翻印,1990年续修。
    37、龙兴任主修:《龙氏族谱》,来鹤堂出版,1990-1993年续修。
    38、海南省严氏建祠修谱委员会编:《严氏族谱》,富春堂,1992年。
    39、莫景星等主修:《莫氏族谱》,大观堂版,1992—1995年第8次续修。
    40、临高王氏联谊会编:《临高王氏宗谱》,1994年。
    41、王明恩主编:《宗源录》,海南省委党校印刷厂,1994年7月第1版。
    42、《凌氏家谱》,六桂堂,1996年续修。
    43、重建大宗祠暨十届续修族谱委员会编印:《李贤公族谱》,陇西郡青莲堂,1997年。
    44、《文昌施氏族谱(讲易堂)》,1997年重修。
    45、邓世华主修:《邓氏族谱》,南阳堂,1997年续修。
    46、《儋州市符氏志(初版)》,义阳堂,1997年续修。
    47、施云宁等主修:《施氏族谱》,1997年重修。
    48、韩培光主修:《韩氏族谱》,昼锦堂,韩显卿公祠韩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1997年9月。
    49、汤邦运主修:《汤氏族谱》,第三次续修《汤氏族谱》理事会编印,1997年12月。
    50、云大晟等编著:《云漫天涯——琼粤云氏今与昔》,1998年3月。
    51、李盛明主编:《临高李氏族谱》,1998年8月。
    52、孔昭天等纂修:《孔氏家谱》,1999年续修。
    53、陈光茂等主编:《陈氏族谱——陈璧祖》,1999年。
    54、海南省邢氏编纂委员会编印:《海南省邢氏家谱》,2000年。
    55、崔修琼主修:《海南崔氏族谱》,博陵郡,2000年续修。
    56、万宁吴氏宗谱编纂委员会:《万宁吴氏宗谱》,渤海郡,至德堂,2000-2004年续修。
    57、范玉林编:《范氏族谱》,2001年。
    58、《海南陈氏谱·念祖分卷》编辑委员会编印:《海南陈氏谱·第二卷·念祖分卷》,2001年。
    59、海南龚氏大宗祠理事会编:《海南龚氏族谱》,武陵堂,2002年续修。
    60、海南梁氏谱编委会编印:《海南梁氏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2月版。
    61、陈赞日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陈甫祖分卷》,2002年12月。
    62、海南周氏宗谱编委会编:《海南周氏宗谱》,2002年12月。
    63、杨富权主编:《上塅渡琼杨氏族谱》,弘农堂家藏,2003年重修。
    64、符氏族谱联合修编委员会编印:《符氏族谱》,2003年2月。
    65、蔡大伟编写:《桃果村蔡氏家谱》,2003年。
    66、林诗章主编:《琼州林氏千年谱》,2004年。
    67、张泰山等主修:《张氏师拱公支族谱》,清河郡,孝友堂,2004年第15次续修。
    68.《儋县温家谱》,2005年编印。
    69、叶冠春、叶青编写:《叶家族谱》,2005年。
    70、《温氏家谱》,太原堂,2005年
    71、曾广河主编:《海南曾氏》,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8月第1版。
    72、林燕春主编:《海南林氏克明祖谱谱首》,2005年12月再版。
    73、黄建辉主编:《儋州黄氏族谱》,儋州市江夏史研究会族谱编辑委员会编印,2006年。
    74、詹尊光主修:《万宁詹氏族谱》,祥德堂,2006年续修。
    75、叶氏修谱委员会编著:《琼州叶氏族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版。
    76、海南省琼海市《蒙养程氏族谱》第七次续修委员会主编:《蒙养程氏族谱》,2007年。
    77、山仙黄氏宗谱编委会主编:《琼海山仙黄氏宗谱》,2007年7月。
    78、陈永缵主编:《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海南陈氏谱第二卷·豪祖分卷编修委员会编印,2008年。
    79、许荣颂主编:《海南许氏模祖金公分谱》(1191—2008),久大堂,编纂《海南许氏模祖金公分谱》理事会出版,2008年5月第1版。
    80、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口分谱编委会编:《中华丘氏大宗谱·海南海口分谱》,2009年3月第1版。
    81、吴运秋主编:《海南吴氏宗谱》,香港嘉创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
    82、蒲皆禧主编:《儋州蒲氏族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83、《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书名据版心题。
    84、《欧氏宗义祠堂族谱》,毛笔手抄本,年代不详。
    1、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物陈列室主编:《海南黎族情况调查·第三分册·杞黎地区》(内部资料),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物陈列馆,1956年。
    2、(德)史图博著:《海南岛民族志》,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印,1964年6月。
    3、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香港中国学社,1971年。
    4、刘其伟:《海南岛土著文化与艺术》,台北《艺术零缣》,三民书局,1974年。
    5、(日)小叶田淳著,张迅斋译:《海南岛史》,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1979)版。
    6、(日)多贺秋五郎:《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日本学术振兴会,1981年。
    7、王国全编著:《黎族风情》,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5年3月版。
    8、丁国勇:《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9、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10、(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南天书局出版,中华民国八十一年(1992)七月版。
    12、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13、欧阳宗书:《中国家谱》,新华出版社,1993年。
    14、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15、林巨兴著:《唐代改革家韦执谊评传》,南海出版公司,1995年版。
    16、陈多余:《天涯海角的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17、吴永章著:《黎族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8、关万维:《琼州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19、黄淑娉:《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0、来新夏,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商务印书馆,1999年。
    21、(日)濑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22、冯仁鸿:《琼崖史海钩沉》,香港天马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23、王鹤鸣等:《中华谱牒研究 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
    24、(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
    25、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海南先民研究》(内刊),2001年。
    26、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27、符永光:《海南文化发展概观》,香港新闻出版社,2001年5月。
    28、周伟民:《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
    29.苏云峰:《海南历史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
    30、徐建华:《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31、纪宝坤主编:《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人联裔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02年版。
    32、林日举:《海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3、方鹏:《海南岛历史民族与文化》,南方出版社,2003年。
    34、王俞春:《海南移民史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35、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6、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利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
    37、沙其敏、钱正民:《中国族谱地方志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
    38、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39、周济夫:《琼台小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0、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邹华享:《湖南家谱解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陈铭枢总纂:《海南岛志》,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44、李勃:《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海南出版社,2005年。
    45、陈世松:《大迁徒: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46、陈世松:《四川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8、程小澜:《家谱与中国文化·浙江家谱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海南民族研究所编:《拂拭历史尘埃——黎族古籍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2月版。
    50、李焯然:《丘溶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1、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52、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53、严雅英:《客家族谱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54、符策超:《海南文化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55、古小彬:《海南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6、赵全鹏:《海南社会结构问题研究》,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56、王丽洁:《邢宥传》,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7、唐玲玲、周伟民:《海南史要览》,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58、唐启翠:《此生如痕——丘溶传》,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9、阎根齐、陈涛:《粤东正气——海瑞》,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0、王力平:《海隅名臣——晚明王弘诲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61、朱东根:《海南历代进士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2、古小彬编著:《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8年9月版。
    63、陈虹编:《海南家谱提要》,海南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64、曾庆江、周泉根等著:《海南历代贬官研究》,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65、黄培平主编:《海南黄氏史话》,银河出版社,2009年。
    66、陈支平著:《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67、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68、阎根齐著:《海南古代建筑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9、牛志平等:《海南文化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4月版。
    70、周伟民:《海南族谱与移民史料》,海南出版社,待出版。
    1、潘光旦:《中国家谱学略史》,《东方杂志》,第26卷第1号。
    2、常建华:《家族谱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3、詹尊泮:《海南詹氏源流考》,台北《海南文献》卷16,1986年8月。
    4、常建华:《家族谱研究述略》,《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66期,1986年11月10日。
    5、常建华:《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概况简说》,《谱牒学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出版。
    6、林金枝:《闽粤侨乡族谱研究》,《谱牒学研究》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出版。
    7、薛艳梅:《关于海南文化的哲学思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8、杨子东:《碰撞:海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9、李烈山:《海南传统文化的源流及其特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10、王先:《海南岛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探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11、符和积:《海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融汇发展》,《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2、潘善武:《海南文化重构断想》,《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3、李逢蕊:《客家人界定初论》,《客家学研究》第2辑(1990)。
    14、潘先木咢:《陵水同安村、村仔村的客家人来源及其族规》,《陵水文史》第5辑,1990年。
    15、符国道:《海南符氏源流》,《海口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5月。
    16、萧国健:《香港及深圳地域之家族入迁研究》,《谱牒学研究》第2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17、钟守甫、梁春田:《渡琼客家史概述》,《世界性中原客属南迁史、古今中外客属杰出人物标准评定研讨会专辑》,1992年。
    18、钱杭:《台湾的谱牒与谱牒学研究》,《史林》,1992年第4期。
    19、王志斌:《应重视海南族谱的研究》,《海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20、王志斌:《海南族谱——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海南学论丛》第一辑,海南出版社,1993年11月。
    21、梁洪生:《江西现存谱牒简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272期,1993年7月20日。
    22、朱逸辉:《略论海南文化之发展》,《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3、钟守甫、梁春田:《客家人渡琼居儋史略》,《儋州文史》第6辑,1994年。
    24、黄培平:《族谱的评价与利用》,《海南史志》1996年第2期。
    25、吴华:《各姓入琼始祖》,《琼州乡音》,1995年10月号(总第24.25期),1996年4月号(总第26期)。
    26、仓修良:《关于谱学研究的几点意见》,《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27、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6期。
    28、陈宁宁:《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图书馆杂志》,1998年第2期。
    29、胡林玉:《海南岛汉族移民述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30、王泉根:《中国谱牒学及其八九十年代研究综述》,《文教史料》,1999年第5期。
    31、郑小枚:《中土文明的烛照与海南的文化性格》,《新东方》,2000年第1期。
    32、杨广恩:《广州蒲氏家族变迁中的文化因素》,《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33、周伟民:《论海南的谱牒、方志不可偏废,谱、志资料不可偏信》,“谱牒研究及其资源的开发——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上海图书馆、上海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促进会,2000年5月7日—12日。
    34、王家忠:《论海南历史文化》,《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5、朱竑、司徒尚纪:《开疆文化在海南的地域扩散与整合》,《地理学报》,2001年第1期。
    36、朱竑:《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人文地理》,2001年第3期。
    37、周伟民:《海南旧谱牒的功能和新谱牒纂修中的民间立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8、朱竑:《海南文化特质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9、邹华享:《湖南家谱简论》,《图书馆》,2001年第5期。
    40、伍尚光:《在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海南先民研究》第一辑,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主编,2001年。
    41、王俞春:《汉族迁琼先祖浅探》,《海南先民研究》第一辑,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主编,2001年。
    42、马建钊:《海南回族的历史来源与社会变迁——对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两回族村的历史学与人类学考察》,《回族研究》,2001年第4期。
    43、李琳:《海南西汉珠崖郡罢郡历史研究》,《文博》,2002年第1期。
    44、高路加:《中国家谱在文化史研究中的作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2期。
    45、周伟民:《谱牒:研究海外移民不可替换的实证性文献》,《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裔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02年。
    46、司徒尚纪,李燕:《海南文化特质、类型和历史地位初探》,《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南出版社,2002年。
    47、杨冠雄:《试说海南文化》,《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南出版社,2002年。
    48、王利亚:《海内外对中国族谱的开发和研究》,《晋阳学刊》,2003年第2期。
    49、徐茂明:《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史林》,2004年第2期。
    50、王芹、陈秀云:《海南省家谱文献保存现状调查及抢救、开发对策》,《图书馆论坛》,2004年第3期。
    51、符国华、梁振效:《海瑞族籍辨析》,《海口文史资料》第17辑,2004年6月。
    52、梁春田:渡琼客家姓氏堂号源流及分布》,《儋州文史》2004年第12辑。
    53、张梅秀:《山西历代家谱简论》,《晋图学刊》,2005年第2期。
    54、(日)濑川昌久:《中国南部の族谱の多样性とその现代的意味》,《东北ァジァ研究》,2005年第10期。
    55、韩培光:《韩姓迁琼始祖韩显卿》,《迁琼先民研究会刊》第2辑,2006年。
    56、黄培平:《千顷翠绿子孙荣——黄政公支系源流记》,《迁琼先民研究会刊》第2辑,2006年。
    57、肖玲:《广东海南两省家谱文献的收藏、整理及其特点》,《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3期。
    58、朱竑、许然:《民国时期海南岛区域文化的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9、邹华享:《使用家谱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上)》,《图书馆》,2006年第5期。
    60、邹华享:《使用家谱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下)》,《图书馆》,2006年第6期。
    61、湛庐:《家谱中的文献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62、王献军:《失而复得海南回族族谱---通屯宗谱全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3、王贤淼、吴福文:《海峡两岸高校的客家学研究》,《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64、韩强:《岭南区域文化构成及特色》,《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
    65、古小彬:《海南客家》,《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会刊》,2007年9月。
    66、(日)小叶田淳著,张兴吉译,王献军校:《海南岛回教徒的村落回辉村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7、赵全鹏:《海南古代移民的宗族构建》,《新东方》,2008年第9期。
    68、冯兆容、周泉根:《随行施教明德惟馨——海南教育之初辟者王义方考评》,《新东方》,2009年第3期。
    69、李娟、王元林:《海南岛冼夫人崇拜与妈祖信仰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70、王芹、李华芳:《海南省家谱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兰台世界》,2009年第5期。
    71、陈延斌、张琳:《宗规族训的敦族睦邻教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72、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省家谱收藏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2期。
    73、周伟民、唐玲玲:《海南<三亚港通村蒲氏简谱>失落、复得及其文化价值》,《新东方》,2009年第12期。
    74、王芹、邱红、余曰昆:《海南家谱收藏保护及开发现状》,《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1期。
    75、吴维国、吴清南、吴芳芦:《海南吴姓始祖:吴贤秀》,《海南档案》,2010年第1期。
    76、刘丽:《唐代贬官与海南文化》,《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77、张海超:《祖籍、记忆与群体认同的变迁——大理白族古代家谱的历史人类学释读》,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8、胡沧泽:《闽文化第五讲宋元时期的闽文化》,《政协天地》,2011年第6期。
    1、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1931年。
    2、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篇》,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2年。
    3、国家档案局二处等:《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
    1、《吴氏建祠创规碑》,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立,位于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建中村委会昌儒村吴氏祠堂旁。
    2、《永远留存碑》,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今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锡书村王氏宗祠。
    3、《陈村敦宗睦族碑》,清乾隆十四年(1749)立,位于今海口市琼山区旧洲镇联星村委会陈村庙内。
    4、《正堂禁碑》,乾隆十八年(1753)立,碑原立于三亚湾海边,后被发现移至凤凰镇清真寺的左前草地上。
    5、《兴潮天后宫碑记》,立于乾隆二十年(1755),今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街道办事处白沙门社区天后宫旁。
    6、《杜氏重修祠堂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位于今海口市琼山区旧洲镇文新村委会文泰村杜氏宗祠后大榕树下。
    7、《众商捐题天后宫碑》,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今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街道办事处白沙门社区天后宫旁。
    8、《重修天后宫碑记》,立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今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街道办事处白沙门社区天后宫旁。
    9、《学田碑记》,道光癸巳年(1833)建立,位于今于今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龙塘村委会仁何村小学旁。
    10、《儋州冼太夫人碑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今在儋州市中和镇宁济庙。
    11、《劳氏祠堂引碑》,立于咸丰二年(1852),位于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博强村委会儒劳村劳氏祠堂内。
    12、《吴氏祠堂碑记》,立于咸丰三年(1853),位于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美朗村委会吴氏祠堂。
    13、《宁济庙冼太夫人加封碑记》,同治八年(1869)刻,今在儋州市中和镇宁济庙。
    14、《积厚流光》碑,同治十年(1871)吴有训撰,位于今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罗纪村委会儒林村吴氏宗祠。
    15、《迁建陈氏宗祠捐题碑》,立于同治十年(1871),位于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南约2公里陈礼村。村中以陈姓为主,设有陈氏祠堂一座。
    16、《迁建陈氏宗祠捐题碑记》,立于同治十年(1871),位于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陈礼 村陈氏祠堂。
    17、《铜牌说》碑刻,位于今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群庄村委会龙窝坡村吴贤秀墓园内。
    1、杨强:《汉魏六朝家谱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蒋国河:《当代农村宗族谱研究: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游学军:《闽西客家与台湾客家的渊源及发展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西南大学2007年。
    6、杨琦:《中国传统家训的系谱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邵凤丽:家谱凡例研究--以徽州汪氏家谱为例,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8、宋杰:《明代徽州存世家谱的文献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左宇菲: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川部分地区汉族家谱所见宗族文化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海南黄氏史话》之黄姓迁琼始祖纵横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3af50001001dop.html=
    2、Foo (Fu) Clan of Hainan Island & Their Famous Ancestors, http://briliafoo.com/foo/foo.htm<=
    3、黄氏宗亲网,http://www. ihuang. org/b9-1-0013. htm。
    4、莫氏宗亲网,http://www.moszq.com/v-506-1.html。
    5、家谱溯源:海南林氏,http://www.hkwb.net/nrpd/content/2011-04/27/content_273516.htm?node=148。
    6、孔氏宗亲网,http://www.kong.org.cn/bbs2/a/a.asp?B=45&ID=83156。
    7、海南陈氏家族族谱和概况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350766&PostID=13443989
    8、海南家谱数据库,http://116.13.7.80:5056/。
    9、海南族谱历史网,hananhistory.blog.tianya.cn。
    10、海南王氏宗亲网,http://wang.16789.net/。
    11、中国家谱网,http://www.chinajiapu.com/view/index.as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