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1942-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重要的理论文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数十年指导文艺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描述其建构、转变、定型的历史进程,总结探讨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和局限,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现代化和民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讲话》的理论和实践形态作系统的、科学的、历史的整体观照、深入研究,反思评价,显得尤为必需和重要。论文将研究范围集中于《讲话》发表的1942年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内,并将主要的研究视野聚焦于《讲话》的理论文本解析、理论对话、理论权威的确立和文本实践等关键性问题上,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种清晰合理的阐释框架,力求揭示出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发生的某些必然性,也是为了从一些新的角度来对已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拓展《讲话》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第一章以1943年版《讲话》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讲话》基本理论层次的分析和阐释,来还原《讲话》文艺思想产生的问题语境,展示其整体性的思维特征和理论意义。论文认为,尽管《讲话》中的文艺思想可以归结为若干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但它的基本形态却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三个层面:从意识形态思想延伸出来的文艺观,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构想和对中外文艺理论传统的整合。
     在第一个层面上,论文在充分占有和细致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与《讲话》相关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后,论证了毛泽东在抗战前后逐渐发展成熟,并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得以确立的意识形态思想,构成了《讲话》文艺观念的理论基点。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构成要素,以及它具有阶级性和实践性的观点,是毛泽东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成为《讲话》所有关键性立论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属性,把握住了作家的生活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生产起点和源泉的一般特征,把握住了文艺创作作为意识形态生产过程的一般规律,却无意于论述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因此,《讲话》并非一般文艺理论著作,而是毛泽东文艺观的集中体现。
     在第二个层面上,论文集中分析了毛泽东“人民的文学”观,即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构想及其实践形态。在理论层面,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人民性思想和五四以来的平民文学思想,建立了一种以满足劳动人民的文化权利为核心的革命文艺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他革命的唯物史观和使人民成为文化真正主人的理想主义追求。在实践层面,毛泽东从具体的历史处境出发,借助于矛盾的优先性原则,经由一系列对立统一范畴的分析探讨,将前述文艺构想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性准则。这些规范性准则,在很大程度上规约了革命文艺创作、研究和阐释的视野,使《讲话》具有了某种范式意义。而矛盾自身的不可化约性和可转化性,也使这些矛盾的组合在不同时期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中,具有可供解释的多种可能性。
     在第三个层面上,论文集中探讨了《讲话》与列宁文艺思想及中国左翼文艺思想之间的历史联系。毛泽东“党的文学”观,是在抗战时期党的领导日趋一元化的特殊背景下,列宁出版物党性原则的中国化。它源于列宁主义的国家理论和政党学说,要求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整合成为革命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并进而在文艺的具体运作和组织管理上建立起一整套与苏联相仿的规范性体系。“人民的文学”和“党的文学”观既内在统一于文艺的阶级性,又在文艺的实践性上复杂纠结,呈现出一种丰富而独特的张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毛泽东对左翼文艺思想的整合路径。毛泽东在文艺的阶级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上继承了左翼文艺的主流观念,同时在关于文艺的人民性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问题上又吸收了鲁迅文艺思想中的重要观点。这种整合反映了《讲话》与左翼文艺之间的历史联系,也体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与鲁迅文艺思想之间的离合关系。
     第二章分析了《讲话》与四十年代国统区重要文艺思想之间的对话关系。从四十年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格局来看,《讲话》与以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胡风、冯雪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之间,构成了某种实质性的对话关系。《讲话》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分歧归根到底是两种文化革新思路的冲突。朱光潜、沈从文继承和发展了五四首倡的国民性批判和审美启蒙之途,体现了以学院体制为依托,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审美性和实践性为特征、以塑造民族精神主体性为目的的学院派文化精神。毛泽东则继承了五四以后左翼文艺运动开创的革命启蒙之路,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政党国家体制为基础、以职业革命家为主体,以阶级性和实践性为特征,以建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目的的政治文化精神。对文艺审美自律性的重视确实是朱光潜、沈从文文艺观的重要特征,但他们并未把这种自律性作封闭狭隘的理解,走入“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而是强调艺术与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通过审美的功能来更加有效地反作用于社会现实,这与他们的学院派文化精神、文化理想主义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强调文艺超越现实功利的精神作用,追求人生的艺术化,与注重文艺与现实的联系,追求艺术的为人生,构成了朱光潜、沈从文文艺观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二重性使其与《讲话》确立的文艺服从政治的他律性原则相冲突,又在文艺实践的诸多层面暗相契合。
     胡风、冯雪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代表着革命文艺阵营内部与《讲话》不同的理论诉求。追根溯源,这一文艺观更为接近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论述,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对于作家主观实践的重视构成了其内在特征;而《讲话》中关于“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论述,也同样是恩格斯所阐明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合乎逻辑的发展。《讲话》与胡风、冯雪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分歧,反映出他们接受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不同路向,决定了他们对于五四新文艺和鲁迅现实主义创作历史地位的不同理解。其次,冯雪峰、胡风通过将“政治”概念置换为“生活”概念,将理性抽象的阶级斗争还原为感性具体的生活实践,从而将《讲话》所构筑的政治决定文艺的单向不可逆结构还原为文艺反映生活的双向对逆结构,启动了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方法论还原,即由决定论的文艺观向反映论的文艺观的根本转向。这种根本转向,源于毛泽东和胡风、冯雪峰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不同倾向及其对文艺观的深刻影响,也反映出《讲话》文本中所隐含的深刻矛盾。源于鲁迅哲学的“主观战斗精神”和“主观战斗力”,是胡风、冯雪峰革命现实主义观的核心概念。作家对人民的深刻认同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深入人民生活探求历史真实的实践和感性的个体伦理立场,构成了这一概念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这使它与《讲话》中“人民的文学”观和文艺的实践性相遇合,又与“党的文学”观和文艺的阶级性相疏离。
     第三章分析了《讲话》权威性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建构过程。论文认为,这种权威地位的确立,既是一种历史逻辑的必然,也是理论阐释和思想斗争的结果。《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观以及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涉及哲学思想、意识形态思想、统一战线思想,群众观点和建党思想等诸多内容,充分体现了正处于形成期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使它成为延安整风前后毛泽东思想宣传的重要文献之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个人权威、中共的政治权威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都逐渐移位或者附着于《讲话》之中,使其权威性的确立具有了某种历史的必然性。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和邵荃麟《马恩的文艺批评》对《讲话》所进行的全面阐释,实现了它与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权威体系的历史性对接,发掘出了《讲话》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内涵,极大地提升了它的理论品格,进一步确立了其在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内的权威地位。而经过战后在重庆和香港发起的文艺整风运动,胡风文艺思想、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等都被明确定性为小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的思想,沦为改造和批判的对象,失去了与《讲话》分庭抗礼的资格,这为确立《讲话》全国性的独尊地位,实现党对文艺界一元化的思想控制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第四章通过对解放区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讲话》指导下解放区的文艺实践。第一部分集中探讨了《讲话》所预设的创作成规对解放区创作的总体制约作用。《讲话》提出的现实主义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两个层面,以及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制约解放区文艺实践的总体性矛盾。对于解放区作家来说,如何根据文艺运动发展的趋势、文艺体裁特点和自身的艺术个性,来恰当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找到比较合适的平衡点和联结方式,成为艺术创作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尽管处于这种文艺创作的“悬置”状态中,出现过诸多顾此失彼的偏差,但在少数生活积累丰富的作家那里,各种突围的尝试和努力仍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讲话》指引下解放区文艺形式的变革。《讲话》关于改造旧形式和群众文艺形式的论述,主导了解放区文艺形式变革的方向。这一变革实质上是战争环境中革命意识形态对传统文艺资源的一种全方位的借用和整合,它一方面使现代意义上的革命政治得以寄身于传统形式之内,排除了农民接受心理上的障碍,使其更易于达到对革命政治合法性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使传统政治理念和思维方式假革命之手卷土重来,在很大程度上置换或遮蔽了革命的现代性本质,造成了解放区文本中内容与形式、革命与传统的复杂纠结。但归根到底,传统形式并不构成与革命政治相抗衡的另一种力量。在革命所包含的现代性逻辑支配之下,解放区文本终究将摆脱传统文艺资源的潜在影响,通过对传统形式因素的消解和超越,使革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得以凸显。
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document,Mao Zedong's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Literature and Art " has accumulated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e decades to guide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practice.Description of its construction,change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tereotypes,and summing up to explore it at the status, impact and limitations in literary history,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building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Therefore,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take a systematic,scientific,historic view of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form of "Talks " and make an in-depth study and evaluation on it.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the study on such a relatively complete historical period from 1942 when " Talks " was issued to when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Literary and art workers was held.It will mainly focus the research view on the four the key issues of " Talks ": theory analysis,theoretical dialogue,establishment of theoretical authority and Creative Practice.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establish a clear and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and reveal the inevitability of this special Historical situation happened,but also make an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research on " Talks "
     Chapter one makes the 1943 edition of " Talks " as the research object,restores problem context of thoughts in " Talks " and demonstrates its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roug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basic theoretical levels in " Talks ".This Dissertation states even though the thoughts in " Talks " can be attributed to a number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but its theory can be clearly divided into three basic levels:the literary thought extending from the ideology from,the people-based concepts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theories.
     At the first level,the dissertation fully possesses and meticulously combines the literature,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ao Zedong's ideology thoughts and Related discussion in " Talks ".On this basis it Demonstrates that MaoZedong's ideology thoughts,which developed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established in " New Democratic Theory " constitut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oncept of " Talks ".Mao Zedong considers that literature as an element of ideology,as well as it has characters of class and practice.This opinion i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y for Mao to analyze and solve art problem,but als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ll the key arguments in" Talks ".Mao Zedong fairly accurately gasp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as an ideology,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writer's Practi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source of the ideology,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literary creation as a process of ideological production.But Mao is not intend to discuss the special laws governing literary creation,therefore,"Talks " is not a general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but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Mao Zedong's literature and art art concept.
     At the second level,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Mao Zedong's concept of " people's literature ",that is the people-based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rms.In the theoretical respect,Mao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of the people and idea of civilian literary since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He set up a model for development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t the core of meeting the needs of working people's cultural rights,which fully embodies his materialist history conception of the revolution and his ideal pursuit of making the people become true masters of the culture.
     In the practical respect,Mao Zedong analyzes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ituation, use the priority of conflicting principles,and study a series of dialectics concept.Then Mao changes the the forementioned literature concept into some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guidelines.To a large extent,these practical guidelines limit the the vis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ry creation,research and explain,so " Talks "has a certain meaning of paradigm.Meantime Contradictions' irreducibility and possibility of transform makes its own in the changing status at different times,and has a variety of possibilities to explain.
     At the third level,the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thecontact between " Talks " and Lenin's thoughts and the Chinese Left-wing literary." Party's Literature " is Sinicization of Lenin's " the principle of party's publication " under the special backgroup of tending to unify th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at the Anti-Japanese War.It originated from the Leninism country and political theory,which regards literature and art as an integral part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ideology,makes it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revolution chain ring,and thus sets up a set of system o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iterature similar to the Soviet Union."People's Literature" and "Party's Literature" are united in the class character of literature and art,but also are entangled in practice character.They show a rich and unique tension structure,and throw a profound impact on Mao Zedong's path to integrate idea of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art.Mao Zedong inherits the mainstream concepts of Left-wing literary on such issues as the class character of literature and socialist realism literature,but also absorbs the idea of Lu Xun Literary opinion on such questions as the people and intellectuals.This integration reflects historical contact between" Talks" and the Left-wing literary and artistic,but also embodies the clutch between the idea of Mao Zedong and Lu Xun.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important dialogue relations between "Talks " and the literary thought in Kuomintang areas tn 1940s.Seeing from the basic pattern of literary theory development in forties,there is a kind of substantive dialogue among " Talks ",the liberalism literary thoughts represented by Shen Congwen,Zhu Guangqian, and the revolutionary realism literary thought of Hu Feng,Feng Xuefeng.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lks " and the liberalism literary thoughts is Fundamentally a conflict between two culture innovation ideas.Zhu,Shen hav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way of criticiz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aesthetic Enlightenment,which advocated by The May Fuoryh New Culture Movement.It embodies an academic culture spirit that is college-based,regards the intellectuals as the main body,has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features and is for creating a new national spirit.Mao Zedong has inherited the road of the revolution Enlightenment created by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after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It embodies is a political culture spirit that is based on national party,regards professional revolutionaries as the main body,has class and practical features and is to build the proletarian ideology.Zhu,Shen indeed attach importance to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 of literature.It is a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ir literary concept,but they does not put this self-discipline into a narrow understanding,in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 art for art's sake ",but stress that arts and life practice must contact in a wide range,stress that arts should affect the society reality through its aesthetic functionality.this concept keeps Internal consistency to their academic culture spirit and cultural idealism.There are two indivisible aspects in Zhu,Shen's concept: the first is pursuit of artistic life,emphasis on the spiritual role of literature Beyond the utilitarian reality;the second is emphasis on contact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ality,the pursuit of art-for-life.It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law of Requesting literature subject to political established by" Talks ",but also aligned in many dimensions of literary practice.
     The revolutionary realism concept of Hu Feng,Feng Xuefeng is on behalf of a different theoretical demand from "Talks " in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camp.Tracing to its source,their artistic concept is closer to Engels'dicourse about realism methods.It has two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historical truth and the emphasis on writer's subjective practice.However,the proletarian realism in " Talks " is also a logical development from Engels' discourse about the ideology functions of Realism literature.This conflicts between" Talks " and Hu Feng,Feng Xuefeng's revolutionary realism literary concept reflect their different routes to accept and interpret the Marxist theory of realism,but also determine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status of Luxun' realism creation.
     Secondly,Feng Xuefeng,Hu Feng replace the concept of " political " in" Talks" for that of " life " and restore the livelihood form abstract class struggle to specific perceptual practice.By this means,they trace the irreversible one-way structure in which Literature must serve the political in" Talks "back to an inverse two-way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and life,launched a restore to the methodology of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ry and political,that is,from literary determinism to literary theory of reflection.This fundamental shift due to different inclination between Mao Zedong and Hu Feng,Feng Xuefeng to accept the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literary concept.That also reflects profound contradictions in " Talks ".The terms as " Subjective Fighting Spirit " and " Subjective Combating Strength ",which come from Lu Xun's philosophy,are key concepts of Hu Feng,Feng Xuefeng's revolutionary realism thoughts.This concept includes two mutual aspects:Writer's profound identity of the people and a strong self-awareness,in-depth historical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real life and individual ethical position.This makes it meet with " People's Literature" concept in "Talks ",but also deviated from " Party's Literature " concept and the class feature of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alks " authority establishment and how it was constructed.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authority establishment of" Talks "meet with the historical logic,but also is the result of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truggle in the field of thought.The literary concept and thinking method in " Talks " are related to a plenty of thoughts,such as philosophy,ideology,the united front,the masses and party.It fully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Mao Zedong thought at the formative stage,which make it one of the important documents of Mao Zedong Thoughts public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In this process,Mao Zedong's personal authority as a revolutionary leader,the political authority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authority of Marxist theory have gradually shift or attached to " Talks ".Thus it is a certain inevitable for" Talks" to establish its authority.
     Zhou Yang's " Marxism and Literature and Art " and Shao Quanlin's " The Lliterary Criticism of Marx and Engels "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alks " This interpretation makes " Talks " historically docking on the authority system of th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the Soviet Union,digs out connotation of Marxist principles in " Talks ",and greatly enhances its theoretical character.This interpretation established the authority of" Talks "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ry criticism.In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was launched in Chongqing and Hong Kong 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Hu Feng's literary thoughts,liberalism literature ideas was regarded as petty bourgeois or bourgeois landlord thoughts, reduced to the objects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ritical,and lost equal qualifications to " Talks ".As a result," Talks " occupied a national position and the Party controlled the thoughts of the literary circles without no obstacles.
     Chapter four analyzes artistic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alks " in the liberated areas by reading classic texts.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how the writing etique -tte in " Talks " overally limite the artistic practice in the liberated areas.A general contradiction in " Talks ",which is involved two dimensions of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concept,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realism and the Marxist stand,con -strain artistic practice in the liberated areas in general.for those Writers in the liberated areas,it is urgent to exerci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rends,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types and their own artistic personality.It is urgent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find a balance point and connection means when writing.Even if in such an "overhanged" status of writing,there were many deviation,but depend on abundant life experience,a small number of writers still successfully break out at varying degrees.The second part studies changes of literary form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alks ".The ideas about transforming the old form and absorbing forms of the masses guide the chang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rms in the liberated areas.This change is essentially a full range of integration between ideology in the revolution and traditional literary resources.On one hand,with the traditional form,it would be easier for farmers to receive the modern revolutionary political and recognize its legitimacy.On the other hand,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ideas and ways of thinking come back by the hands of the revolution,displace or mask the modern nature of the revolution to a large extent.As a result,the text in the liberated areas is entangled between content and form, revolution and tradition.Alter all,the traditional form does not constitute another force against the revolution politics,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modernity logic in the revolution politics,the text in the liberated areas would free itself from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resources.When the factors of traditional forms were eliminated,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revolution can eventually highlight itself.
引文
[1]余飘:《<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讲话>》以后的发展》,分见《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1993年第1期
    [1]这类文章主要有:孙自筠:《从<讲话>到“双百”方针》,《宁夏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李焰平:《<讲话>和<祝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党建理论的融合》,《甘肃理论学刊》1992年第3期;
    张鸿才:《<讲话>与<祝辞>的比较研究》,《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吴海:《三篇讲话:三个里程碑》,《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
    吴俊忠:《从<讲话>到<祝词>》-略论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历史贡献》,《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蔺宝侠:《新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论要》,《延安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陈鸣:《先进文艺再生产-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曾繁仁:《试论毛泽东美学思想的伟大意义》,《文史哲》1992年第3期
    [3]刘纲纪:《略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4]陈敦源:《昭示审美与历史结合的必由之路:毛泽东<讲话>的美学贡献》,《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1期;
    陈丽:《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美学意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赵宪章:《马克思文艺美学中国化问题臆说》,《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廖小平:《哲学与文艺--对<讲话>的哲学解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7期
    [2]许祖华:《实践性的品格价值化的体系--毛泽东<延座讲话>的逻辑基点与理论个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嵇山:《起点·中介·终点--论<讲话>的辩证逻辑结构与其意义》,《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3]张恩科:《毛泽东的读者观与接受美学》,《内蒙古电大学刊》1994年第1期
    [1]童庆炳:《毛泽东与“读者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李萌萌:《在普及中湮没-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讲话>之价值与局限》,《语文学刊》2004年第3期
    [3]黄曼君:《文艺经典现代性言说》,《长江文艺》2002年第5期
    [4]黄科安:《文艺方针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吴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中国历史、文化》,《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第2期
    [6]资立华、程春梅:《延安革命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讲话》文艺思想探源之一》,《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1]姚文放:《<讲话>精神与古典美学》,《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汤龙发:《论毛泽东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革新》,《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1期。
    [1]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袁盛勇:《“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1]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2]吴秀明:《论延安文学和体制化文学在打通现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意义》,《学术研究》2006年第12期
    [3]李遇春:《权利·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杜威·W·佛克马:《清规戒律与苏联影响》--1956-1960年中国文学概观》,《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
    [3]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2]赵思运:《<讲话>语境下何其芳文学观念的改造》,《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3]马蓥伯:《五四新文学传统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代思潮》2002年第4期;
    汪木兰:《苏区文艺是战斗的号角》,《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江西师大中文系苏区文艺研究室:《江西苏区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曾芸:《作为革命武器的苏区文艺》,《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1期;《艺术属于人民--苏区文艺大众化漫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颜敏、李伟:《苏区文艺:当代文学的滥觞》,《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张剑锋:《战斗的号角 大众的文艺--浅论苏区文艺理论的功能性特点》,《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张剑锋:《探析中央苏区文艺的本质》,《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4期
    [1]李志宏:《谈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与审美属性的统一》,《文艺争鸣》1991年第3期
    [1]胡乔木:《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
    [2]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1]金宏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版本与修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4页
    [1]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110页
    [1]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110页
    [2]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3]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110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2]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310页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9-630页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红色中华》二苏大特刊,第3期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4]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2-88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批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第34页
    [2]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2]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页
    [3]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2页
    [1]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46-651页
    [2]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5页
    [3]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
    [4]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368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5-326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3]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273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孟繁华:《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内部结构》,《文艺争鸣》,1998年第4期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4]斯大林在《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17-119页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07页
    [3]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7页
    [4]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9页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瞿秋白:《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3页,第490页,第492页
    [2]德里克:《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萧延中编《在历史的天平上》,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220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2]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0页
    [3]瞿秋白:《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9页
    [4]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7页
    [1]江西师大中文系苏区文学研究室编《江西苏区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第140页
    [2]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560页
    [3]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642页
    [4]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
    [1]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毛泽东:《统一战线同时是艺术的指导方向》,《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3]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4]毛泽东:《致萧军》,《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1]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孙犁:《关于“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
    [1]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4页
    [1]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92-9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列宁:《列宁论文学与广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6-72页。此文最初翻译为《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译者为博古,载于1942年5月14日《解放日报》。新的译文题为《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见《红旗》杂志1982年第22期
    [2]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8-69页
    [1]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0页
    [2]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李洁非:《<讲话>的深层研读》,《粤海风》,2004年第1期
    [2]日丹诺夫:《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报告》),《日丹诺夫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3]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133页
    [2]《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处在空前残酷斗争中》,《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3]《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125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列宁:《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第24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主义中的民粹主义倾向》,萧延中编《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6-407页
    [1]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7页.
    [2]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1928年6月10日第1卷第4期
    [1]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第228页,第229页
    [2]鲁迅:《三闲集·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15日第2期
    [4]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5页
    [5]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1]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5页
    [2]姜振昌编《野百合花--四十年代延安解放区杂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第79页,第80页
    [1]萧军:《杂文还废不得说》,姜振昌编《野百合花--四十年代延安解放区杂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180页
    [2]子野:《“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解放日报》,1942年4月18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113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705页
    [1]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2]鲁迅:《而己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3]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368页
    [2]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2-613页
    [3]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3页
    [1]鲁迅:《而己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1]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2]毛泽东:《论鲁迅》,《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的讲话》,《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4页
    [1]朱光潜:《<文学杂志>复刊卷头语》,《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243页
    [2]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18-319页
    [1]朱光潜:《文学与人生》,《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2]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9-300页
    [1]朱光潜,《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115页
    [2]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322页
    [3]朱光潜:《淡美感教育》、《论价值意识》,《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第143页
    [4]沈从文:《试谈艺术与文化》(北平通信之四),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
    [5]沈从文:《美与爱》,《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62页
    [1]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页
    [2]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1页
    [3]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4]沈从文:《穷与愚》,《沈从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
    [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9页
    [3]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9-490页
    [1]瞿秋白:《非政治主义》,《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6-697页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2-173页
    [1]朱光潜:《自由分子与民主政治》,《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305页,该文原刊《香港民国日报》1947年12月22日
    [2]余英时:《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102页
    [3]朱光潜:《苏格拉底在中国--淡中国民族性和中国文化的弱点》,《文学杂志》1947年11月2卷6期
    [1]沈从文:《文运的重建》,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9页
    [2]沈从文:《文艺政策探讨》,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7-78页
    [3]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9-322页
    [4]朱光潜:《附录一·无言之美》,《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66-67页
    [5]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6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页
    [2]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3-184页
    [3]朱光潜:《我对于本刊的希望》,《文学杂志》,1937年创刊号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朱光潜:《自由主义与文艺》,《周论》,1948年8月6日第2卷第4期
    [2]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原刊于《文艺先锋》1942年10月25日第1卷第2期
    [3]沈从文:《“文艺政策”探讨》,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8-79页
    [4]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朱光潜:《文学与民众》,《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8页
    [2]朱光潜:《文学与民众》,《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8页
    [3]朱光潜:《文艺与语言(下):文言、白话与欧化》,《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251页
    [1]沈从文:《白话文问题》,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2]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1]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3页
    [2]胡风:《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1]胡风:《置身的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3页
    [2]冯雪峰:《论形象》,《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99页
    [1]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2]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8页
    [3]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1]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2]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2页
    [1]恩格斯:《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3]胡风:《文学上的五四》,《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123页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1]逄先知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6-87页
    [2]毛泽东:《致周扬》(1939年11月7日),《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第336页
    [3]冯雪峰:《文艺与政论》,《冯雪峰论文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页
    [4]冯雪峰:《文艺与政论》,《冯雪峰论文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页
    [5]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评论集》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1]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页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
    [3]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4]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5]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6]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1]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2]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胡风:《论现实土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8页
    [3]胡风:《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6页
    [1]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11页
    [2]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评论集》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1页
    [1]冯雪峰:《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冯雪峰论文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8页
    [2]胡风《<人与文学>题记》,《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3]冯雪峰:《论艺术力及其他》,《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125页
    [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页
    [2]冯雪峰:《论艺术力及其他》,《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1]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胡风评论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8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0页
    [1]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八路军军政杂志社1937年版,第38-39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3]逄先知编《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7-478页
    [1]逄先知编《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9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3]毛泽东:《毛泽东复何凯丰信》(1943年4月22日),逄先知编《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0页
    [1]胡乔木:《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
    [2]参见高浦棠:《(讲话)推迟发表的历史内情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364页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368页
    [1]逄先知编《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9页
    [1]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第54页
    [2]高浦棠:《周扬与<讲话>权威性的确立》,《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版,第1页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版,第1页
    [2]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版,第2页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者》,《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人众书店1946年版,第5页
    [2]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版,第7页
    [1]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版,第15页
    [2]毛泽东:《致周扬》,《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1]何其芳,《论现实主义》,《何其芳选集》第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7页
    [2]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5-206页,原载《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9月第4辑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
    [2]收瞿秋白:《海上述林》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5页
    [1]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182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5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号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1页,
    [1]邵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1页,
    [1]转引自纪桂平等:《<讲话>在四十年代的传播和阐释》,《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王戎:《从<清明前后>说起》,《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9日
    [1]邵荃麟:《略论文艺的政治倾向》,《新华日报》,1945年12月26日
    [2]王戎:《从〈清明前后〉说起》,《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9日
    [3]何其芳、吕荧:《关于客观主义的通信》,《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1]何其芳、吕荧:《关于客观主义的通信》,《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9页
    [2]邵荃麟:《略论文艺的政治倾向》,《新华日报》,1945年12月26日
    [3]何其芳、吕荧:《关于客观主义的通信》,《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0页
    [4]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8页
    [1]逄先知编《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297-298页
    [1]邵荃麟等:《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检讨·批判·和今后的方向》,《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152页,原载《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3月1日第1辑
    [2]邵荃麟等:《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检讨·批判·和今后的方向》,《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1-142页,
    [1]乔木(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5月1日第2辑,第10页
    [2]乔木(乔冠华):《文艺创作与主观》,《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5月1日第2辑,第11-12页
    [1]邵荃麟《论主观问题》,《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228页,第237-238页,原载《大众文艺丛刊》,1949年2月第5辑
    [2]朱光潜:《自由主义与文艺》,《周论》,1948年8月6日第2卷第4期
    [1]沈从文:《一种新希望》,上海《益世报》,1947年10月21日
    [2]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3月1第1辑,第9页
    [3][美]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11-412页
    [1]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1]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32页
    [1]《苏联作家同盟规约》,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附录,解放社1946年6月第2版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柯蓝:《洋铁桶的故事·重版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9页
    [1]孙犁:《关于荷花淀的通信》,《孙犁文集》第6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612页
    [1]赵树理:《也算经验(代序)》,《赵树理选集》,开明书店1952年版,第2页
    [2]周扬:《谈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1]张庚:《回忆〈讲话〉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18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到平剧改造问题》,冀鲁豫书店编辑部编《〈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谈到平剧改造问题》,冀鲁豫书店1947年版,第3页
    [1]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文艺报》,1955年19期
    [2]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抗战文艺》,1941年1月第七卷第一期,转引自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3]冯雪峰:《形式问题杂记》,《冯雪峰论文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6页
    [1]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2]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58页
    [1]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3页
    [3]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1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
    3、列宁:《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1949年
    4、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5、斯大林:《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
    6、日丹诺夫:《日丹诺夫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91年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93年
    9、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12、逢先知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1991年
    16、蔡元培:《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
    17、蔡元培:《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
    18、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9、扬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20、瞿秋白:《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瞿秋白:《海上述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2、沈从文:《沈从文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
    24、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25、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2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1993年
    27、胡风:《胡风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8、胡风:《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9、冯雪峰:《冯雪峰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0、冯雪峰:《冯雪峰选集·论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31、周扬:《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2、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
    33、何其芳:《何其芳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34、何其芳:《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5、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6、孙犁:《孙犁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
    37、丁玲:《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39、江西师大中文系苏区文学研究室编《江西苏区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0、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41、姜振昌编《野百合花--四十年代延安解放区杂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42、冀鲁豫书店编辑部编《〈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谈到平剧改造问题》,冀鲁豫书店1947年
    43、《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44、《延安文艺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45、《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91年、1992年
    46、[美]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
    47、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8、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9、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50、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51、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52、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
    5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56、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57、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58、黄万华:《战后20年中国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59、萧延中等编《在历史的天平上》,工人出版社1997年
    60、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6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2、周仁政:《京派文学与现代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3、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64、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65、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6、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年2003年
    68、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69、《新华日报》
    70、《解放日报》
    71、《文学杂志》
    72、《大众文艺丛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