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区域产业转移,是当前国内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也是一个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政府在国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总结其规律性,探讨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
     自建国伊始,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现象就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和转轨时期的“东锭西移”。这两次区域产业转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不同,但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国内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与以前的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在付诸实践,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着手的重点工作。但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业再造和产业回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不仅发达国家争相到印度、越南等国进行投资,就连我国沿海省市的产业也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总量减少、中西部地区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的困境。
     就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北上、西进和区域整合的基本态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产业转移,并采取了不少干预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从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举措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式干预特点。同时,在干预方式上,注重树立典型;在干预手段上,偏重政策引导;在领域选择上,突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和特殊领域;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在方向顺序上,从东到西,中部试验、西部推行,中西并举。此外,在中央政府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策传导路径的差异还形成了三种作用机制,大致为:中央政府——央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产业转出地政府、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表现区别较大,即使同为转出地或同为承接地,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四种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主动调整、被动适应、积极引进、消极承接。其中,前两种是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后两种是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又是在动态变化的。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会相互转化,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也会相互转化,甚至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会转化成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
     政府干预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政府推动本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做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应该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促进部际协作、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强省部合作、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该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同时,要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还应该适当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which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henomenon in China, isa hot topi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domestic industrial transf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explore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n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s well as problems,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promot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Since the founding,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intervene in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third 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planned economy period, the "East ingot West" inthe transition period, etc.. However, the two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effects are notideal. The current regional industry transfer is very special. China's regionaldevelopment strategy is in transition, the planning of Major Function OrientedZoning is put into practic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hanging, and Industryisomorphism problem must be tackled. But China'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domestic environment is not optimistic. On the one h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developed countries; the other hand, the competition from India, Vietnam and othercountri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showing the three trends: to thenorth, west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cluding the StateCouncil,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Ministry ofCommerce,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taken manymeasures to promot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formed of a number of featuresand the three mechanism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where theindustry roll-out and where the industry undertaking are very different. According tothe local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we can sum up the four patterns of behavior.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se four patterns of behavior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each oth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regional industrialtransfer, but also caused some adverse consequences. We can learn from the practices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taly,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promotetheir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regional industrialtransfer, we shoul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gover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ministries and provincialgovernments, as well a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relations. The functions of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should be determined separately. We should to strengthencollabo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trol the competition betweenlocal government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entral ministries and provincialgovernments, and develop positive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enterprise. In addition, to choose the timing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should bebased on the maturity of regional industry transf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to play adifferent rol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cooperation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enterprises and entrepreneurs should be met.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grasp the reasonable limi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引文
①【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苏振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②Toshihiro Ihori, C. C. Yang. Interregional Tax ompetition and Intraregional Political Competition:The Optimal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under epresent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UrbanEconomics,2009,66(3):210-217.
    ③马子红、胡洪斌、崔静敏:《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理论述评——基于供给的视角》,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④荒山裕行:《三次产业部门两地区模式中的所得转移》,载《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1期,第24-30页。
    ①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1966,(80):190-207.
    ②Kojima K. Reorganization of North-South Trade: Japan’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 the1970’s.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2):13.
    ③Lewis,W.A.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8.
    ④【美】巴克利、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冯亚华、池娟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①Dunning, J.H.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31.
    ②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王先庆:《产业扩张》,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④王礼茂:《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载《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⑤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⑥戴宏伟:《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载《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第3期。
    ①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②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④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载《亚太经济》,1998年第10期。
    ⑤张黎黎、马文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载《江淮论坛》,2010年第5期。
    ⑥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⑦杨国才、汪时珍:《东部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三农”问题化解》,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7期。
    ①王先庆:《产业扩张》,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②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③龚雪:《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福利效应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④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载《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⑤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国际贸易》,2007年第2期。
    ⑥王全春:《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⑦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①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①张小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理论再透视》,载《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①张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W.Anders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Review.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0:3.
    ②【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鄞益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Eric L.Krueger, A Transaction Costs Explanation of Inter-local Government Collaboration.Ph.D.disseration,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2005.
    ④Manoj K.Shrestha, Decentralized Governments, Networks and Interlocal Cooperation in Public Goods Supply.Ph.D.dissertation,Askew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2008.
    ⑤Simon A.Andrew, Institutional Ties, Interlocal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nd the Dynamic of MetropolitanGovernance. Ph.D.dissertation, Askew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2006.
    ⑥Julie Cencula Olberding. Does Regionalism Beget Regionalis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s and RegionalPartnership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2, No.4.(Jul.-Aug.,2002),pp.480-491.
    ①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②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③参见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周黎安:《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15期;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④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⑤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⑥参见杨龙:《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过程与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杨龙、戴扬:《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杨龙、刘海媛:《国内区域合作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探》,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费广胜、杨龙:《推动地方政府合作的组织文化途径》,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杨龙、郑春勇:《地方合作对政府间关系的拓展》,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期;杨龙、郑春勇:《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的权能定位》,载《学术界》,2011年第11期。
    ①Choi,Youn-Ki.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and income dispar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2000.
    ②Hendrick Folmer.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Measurement of its Effect..Marfinus Njihoff Publishesr,1986.
    ③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26-33页。
    ②江大树、廖俊松:《府际关系与震灾重建》,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126页。
    ①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②李贤沛、胡立君:《21世纪初中国的产业政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①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253页。
    ②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第44页。
    ③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第44页。
    ④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45页。
    ①黄荣华:《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第7页。
    ②李健:《新中国六次反侵略战争实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84页。
    ③张树德等:《当代中国的河南》(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57页。
    ①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360页。
    ①陆大道、薛凤旋:《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页。
    ②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71页。
    ③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第47页。
    ①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51页。
    ②信息产业部《建设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业》编审委员会:《建设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业:中国电子科学技术50年发展概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①彭敏:《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
    ②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53页。
    ③周燕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三线”建设述论》,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6页。
    ①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30页。
    ②马泉山:《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66~197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①马泉山:《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66~197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②当代上海研究所:《当代上海大事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84页。
    ①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调查报告》,1981年6月。参见http://blog.163.com/luqi_shanghai/blog/static/10245363201144104158508/,2011年5月4日。
    ②张永斌:《上海的小三线建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1998年第4期,第35页。
    ③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调查报告》,1981年6月。参见http://blog.163.com/luqi_shanghai/blog/static/10245363201144104158508/,2011年5月4日。
    ④张永斌:《上海的小三线建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1998年第4期,第35页。
    ①《上海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轻工业志》;《上海机电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机电工业志》。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网站,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index.html,2012年2月1日访问。
    ②张永斌:《上海的小三线建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1998年第4期,第36页。
    ①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7-68页。
    ②李浩:《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0-23页。
    ①马大海:《“东锭西移”捷足先登者乐》,载《经济与信息》,1996年第9期,第13页。
    ①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概况——“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一)》,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4页。
    ②郑晋鸣:《东锭西移走活棉纺工业的妙棋》,载《科技文萃》,1995年第11期,第64页。
    ①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概况——“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一)》,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2-3页。
    ①张新菊、汤文:《“东锭西移”时态分析——来自四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之三)》,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8页。
    ②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得失谈——“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四)》,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12页。
    ③张新菊、汤文:《“东锭西移”效益谈——“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五)》,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15页。
    ①张禔:《上海纺织“东锭西移”首战告捷》,载《中国纺织》,1996年第11期,第15页。
    ②张新菊、汤文:《“东锭西移”时态分析——来自四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之三)》,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8页。
    ③袁钢明:《如此“东锭西移”于西部纺织业何益》,载《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第32页。
    ④张禔:《上海纺织“东锭西移”首战告捷》,载《中国纺织》,1996年第11期,第15页。
    ①张新菊、汤文:《“东锭西移”时态分析——来自四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之三)》,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8页。
    ②张禔:《上海纺织“东锭西移”首战告捷》,载《中国纺织》,1996年第11期,第15-16页。
    ③袁钢明:《如此“东锭西移”于西部纺织业何益》,载《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第34页。
    ④袁钢明:《如此“东锭西移”于西部纺织业何益》,载《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第32页。
    ①袁钢明:《如此“东锭西移”于西部纺织业何益》,载《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第33页。
    ②袁钢明:《如此“东锭西移”于西部纺织业何益》,载《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第34页。
    ①马大海:《大势——棉纺业“东锭西移”实施——“九五”间更加有序》,载《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第20期,第15页。
    ②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概况——“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一)》,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第3页。
    ①郑晋鸣:《东锭西移走活棉纺工业的妙棋》,载《科技文萃》,1995年第11期,第64页。
    ①谢庆裕、王博:《区域规划全国遍地开花》,载《南方日报》,2010年7月29日,第A09版。
    ①《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2011年6月8日。
    ①魏后凯等著:《中国区域政策:评价与展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第375-376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②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2009.
    ③BP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2009年6月。
    ④World Steel Association,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2008, Brussels,2009.
    ①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序,第3页。
    ②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2009, OECD/IEA,2009.
    ③铁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量化时代》,载《科学时报》,2010年2月5日,第B1版。
    ④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序,第3页。
    ①邓路:《环渤海经济圈地方保护与产业同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52页。
    ②逄锦聚、张海鹏:《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践诠释——天津市实现新突破新崛起的经验和启示》,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94页。
    ①禚金吉、魏守华、刘小静:《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载《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2期,第25-26页。
    ②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09页。
    ③谢思佳、刘熠:《“深莞惠”产业同构系数最高》,载《南方日报》,2009年7月31日,第A09版。
    ①何静、吕亮雯:《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和区域分工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第97页。
    ①牛青山:《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35-136页。
    ②陈宝明:《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载《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③牛青山:《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36-137页。
    ①金蓓蕾:《龙江工业园:中越经合新冲动》,载《东方早报》,2008年6月25日,第B14版。
    ②杜海涛、吴秋余:《立身之本不能丢》,载《人民日报》,2012年2月13日,第16版。
    ③卜晓明:《“美国制造”欲重拾成本优势》,载《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10月9日,第04版。
    ④朱宏任:《朱宏任总工程师在全国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交换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4305783/n14305815/14317043.html,2011年11月13日。
    ⑤陈青松:《东莞工业园空置现象探秘》,载《中国企业报》,2011年12月16日,第01版。
    ①甄静慧:《东莞产业转移进行时》,载《南风窗》,2008年第14期,第30页。
    ②阳明明:《国际贸易、产业转移与珠三角港口群危机》,载《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8期,第68页。
    ③叶勇:《越南危机将延缓我纺织业转移速度》,《上海证券报》,2008年6月16日。转引自新浪网财经频道,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80616/01282276395.shtml。
    ④万军:《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外资引进:中越两国的比较》,载《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⑤陈雪梅、余俊波:《政策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以中-越产业转移为例》,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1期,第7页。
    ⑥本刊编辑部:《中国企业家投资东盟意向强烈越南是首选》,载《中国对外贸易》,2010年第11期,第54-56页。
    ①金蓓蕾:《龙江工业园:中越经合新冲动》,载《东方早报》,2008年6月25日,第B14版。
    ②本刊记者:《2010年: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载《中国民族》,2011年第1期,第34页。
    ①本部分关于上海(国际)产业转移咨询服务中心、中国产业转移投资促进会和产业转移促进中心的资料参考了它们各自网站上的内容。分别参见http://www.iis-sh.com/iis/guanyuwomen/;http://www.cyzy788.cn/news.php?id=70;http://www.sh-itpc.org/index.asp。
    ①万曾炜:《新特点·新动向——解析上海产业转移》,上海招商网,http://www.zhaoshang-sh.com/zhuanti/csjcyzy/2011/3-24/11324163651IHK5618JH89EKE96BKGJ_2.html,2011年3月24日。
    ②龚艳:《捕捉低点投资机会——2008-2009年度浙商投资报告》,载《浙商》,2009年06月(下)。转引自天下浙商网,http://www.zjsr.com/org/listOrgArticle!info.action?entityId=207&articleId=10038,2009年6月24日。
    ①申恩平:《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迁移行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10页。
    ①何青枚:《合作伙伴“追随”富士康30余家零部件企业签约落户》,龙华网,http://cq.cqnews.net/szjz/hqm/201005/t20100519_4343721.htm,2010年5月19日。
    ②政策研究室:《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xwzx.ndrc.gov.cn/zcjd/t20100906_369748.htm,2010年9月6日。
    ①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②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8页。
    ①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0-09/06/content_1696516.htm,2010年9月6日。
    ①陈林、龙自云:《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以外向型“东莞模式”为例》,载《产经评论》,2011年第1期,第40-45页。
    ②新华社:《PM2.5等项目监测开始实施》,《重庆日报》,2012年3月1日,第001版。
    ③李晓玲:《PM2.5AQI珠三角倒数第1》,《南方日报》,2012年3月14日,第FC01版。
    ④杨龙、张振华:《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配置制度的绩效与问题》,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76页。
    ①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①杨龙:《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②杨龙:《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①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②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79页。
    ①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载《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第9-10页。
    ①江世银:《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②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68页。
    ③杨霞、徐邓耀:《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载《理论探讨》,2011年第5期,第94页。
    ①何晓春:《沿着国家区域战略方向——2008-2009年度浙商省外投资热点板块解读》,载《浙商》,2009年06月(下)。转引自天下浙商网,http://www.zjsr.com/org/listOrgArticle!info.action?entityId=207&articleId=10039,2009年6月24日。
    ②龚艳:《捕捉低点投资机会——2008-2009年度浙商投资报告》,载《浙商》,2009年06月(下)。转引自天下浙商网,http://www.zjsr.com/org/listOrgArticle!info.action?entityId=207&articleId=10038,2009年6月24日。
    ③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④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浙江省企调队:《浙江企业缘何纷纷外迁》,载《中国国情国力》,2005年第3期,第16页。
    ⑤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载《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10期,第75页。
    ⑥申勇:《深圳企业外迁现象剖析及政策调整》,载《当代经济》,2008年第5期,第96页。
    ⑦万曾炜:《新特点·新动向——解析上海产业转移》,上海招商网,http://www.zhaoshang-sh.com/zhuanti/csjcyzy/2011/3-24/11324163651IHK5618JH89EKE96BKGJ.html,2011年3月24日。
    ①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②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载《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10期,第76页。
    ③申勇:《深圳企业外迁现象剖析及政策调整》,载《当代经济》,2008年第5期,第96页。
    ④孙小林:《以浙江和广东为核心产业转移出现两条路线》,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7月2日,第J06版。
    ⑤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⑥浙江省工商局“百县万企”专题调查课题组:《从企业外迁看浙江民营企业生态环境》,载《浙江经济》,2004年第16期,第20页。
    ①余丽生、陈优芳、冯健:《浙江省企业外迁现象剖析》,载《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6期,第37页。
    ②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第55页。
    ③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①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16-19页。
    ②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①孙小林:《以浙江和广东为核心产业转移出现两条路线》,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7月2日,第J06版。
    ②李博、云军:《廊坊的自我救赎:希望,并渺茫着》,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1月28日,第18版。
    ①申恩平:《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迁移行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2-65页。
    ①刘素:《广东产业转移的现状及潜在风险》,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0/5MMTI1XzQwMDc5Mg.html,2012年2月10日。
    ②严运涛:《“双迁模式”融九城武汉城市圈产业迈入一体化》,载《湖北日报》,2009年6月19日,第9版。
    ①申恩平:《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迁移行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②何晓春:《沿着国家区域战略方向——2008-2009年度浙商省外投资热点板块解读》,载《浙商》,2009年06月(下)。转引自天下浙商网,http://www.zjsr.com/org/listOrgArticle!info.action?entityId=207&articleId=10039,2009年6月24日。
    ③肖瑜:《灾区扶贫,传好重建接力棒——省政协重点调研我省贫困村灾后重建后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的情况》,《四川政协报》,2010年12月2日,第01版。
    ①陈晓舒:《政府必须干预产业升级》,《东莞时报》,2008年9月2日,第A05版。
    ②熊雪如:《欠发达地区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交易成本分析》,载《开发研究》,2011年第5期,第133页。
    ③叶丽娟、邝国良:《基于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认识——以广东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背景》,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8期,第202-203页。
    ①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②李晓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载《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10期,第101页。
    ③杨红:《承接产业转移与政府的生态选择》,载《桂海论丛》,2008年第2期,第52页。
    ①本刊记者:《“东桑西移”之(三)——成果报告》,载《丝绸》,2008年第5期,第3-4页。
    ①陶武成、邓艳:《“东桑西移”三年大考》,载《中国改革》,2009年第10期,第68页。
    ②陕西省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关于2010年度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陕西省商务厅网站,http://www.sxdofcom.gov.cn/swt/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50,2010年7月27日。
    ①陶武成、邓艳:《“东桑西移”三年大考》,载《中国改革》,2009年第10期,第68页。
    ②本刊记者:《“东桑西移”之(一)——产业背景》,载《丝绸》,2008年第3期,第4页。
    ①商务部外资司:《关于实施“万商西进工程”的通知》,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difang/henan/200610/20061003316764.html,2006年10月1日。
    ②李霞:《政府十大政策推动“万商西进”》,《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2月27日,第005版。
    ③新华社:《中国启动“万商西进”工程》,《人民日报》,2006年9月28日,第01版。
    ④高李丽、胡心洁:《关注“万商西进”(深度观察·上)》,《河南日报》,2006年4月17日,第07版。
    ①张毅、罗博:《商务部国开行引导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1/22/content_7127873.htm,2007年11月22日。
    ②安徽省商务厅:《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讨会》,商务部网站,http://anhui.mofcom.gov.cn/aarticle/sjshangwudt/200610/20061003398225.html,2006年10月11日。
    ①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网站,http://henan.mofcom.gov.cn/aarticle/sjdixiansw/200712/20071205277480.html,2007年12月7日。
    ②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网站,郴州市政府网站,http://www.czs.gov.cn/sitepublish/site200/zwgk/ztbd/xncjcy/zcwj/content_223577.html,2011年12月16日。
    ③雷敏、程群:《三部门将共同认定和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23/c_111288111.htm,2011年12月23日。
    ①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合肥市成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城市》,“中国·合肥”门户网站,http://www.hefei.gov.cn/n1070/n304559/n310411/n311626/893265.html,2007年4月30日。
    ②商务部:《关于确定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决定》,玉林兴业招商局网站,http://www.xingyezsj.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2010年6月2日。
    ①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认定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通知》,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h/redht/201011/20101107252662.html?683878310=2718816719,商务部网站,2010年11月18日。
    ②机电处:《全国加工贸易承接地经验交流暨工作座谈会在湖南召开》,商务部网站,http://hainan.mofcom.gov.cn/aarticle/sjshangwudt/201010/20101007204963.html,2010年10月25日。
    ③机电处:《全国加工贸易承接地经验交流暨工作座谈会在湖南召开》,商务部网站,http://hainan.mofcom.gov.cn/aarticle/sjshangwudt/201010/20101007204963.html,2010年10月25日。
    ④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11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五:遵循规律稳中求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ae/ai/201112/20111207910458.html,2011年12月31日。
    ①石永红:《全国首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在昆山成立》,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0/16/content_10204585.htm,2008年10月16日。
    ②本部分内容由笔者根据相关报道整理。参见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网站,http://www.sh-itpc.org/index.asp。
    ①王冰:《市场规律促进新一轮纺织产业转移》,《中国纺织报》,2009年9月14日,第01版。
    ①马汉青:《我国纺织业订单正向越南等转移》,《羊城晚报》,2011年7月23日,第A05版。
    ②张奕:《工信部鼓励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新京报》,2010年7月3日,第A24版。
    ③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3287451.html,2010年7月2日。
    ①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11月12日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工信厅网站,http://www.iitha.gov.cn/newsshow.asp?id=8011,2010年11月18日。
    ②消费品工业司:《关于开展中西部地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情况调查的通知》,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2843926/n13917057/14496524.html,2012年3月14日。
    ③工信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1/20/content_24456823.htm,2012年1月20日。
    ④工信部消费品司:《牢牢把握转型升级五年关键期》,《中国纺织报》,2012年2月6日,第04版。
    ①市经信委:《工信部在津召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编制工作座谈会》,天津市经信委网站,http://www.tjec.gov.cn/Template/FMIS/T/DetailList.aspx?ContentID=32198,2011年5月18日。
    ②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编制产业布局和转移指导目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zdt/2011-07/19/content_1909269.htm,2011年7月19日。
    ③田逢春:《全国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编制工作座谈会在昆召开》,《云南日报》,2011年8月29日,第02版。
    ①刘菊花、李亚楠:《我国正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推动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13/c_111163939.htm,2011年11月13日。
    ②产业政策司:《产业政策司召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征求意见座谈会》,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2246780/14415637.html,2011年12月31日。
    ③市经信委:《国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在上海召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海市经信委网站,http://www.sheitc.gov.cn/gydt/654918.htm,2012年3月16日。
    ④省工信厅:《省工信厅承办全国部分省区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征求意见座谈会》,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haanxi.gov.cn/0/1/9/41/118320.htm,2012年3月20日。
    ①杨盛道:《杨盛道厅长在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河南省工信厅网站,http://www.iitha.gov.cn/newsshow.asp?id=7752,2010年10月27日。
    ②河南省工信厅:《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成果显著》,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3496490.html,2010年11月17日。
    ③刘菊花、双瑞:《河南承接产业转移超3000亿元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12/c_111162863.htm,2011年11月12日。
    ①产业政策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新疆联合主办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3876698/n13876728/13876860.html,2011年6月14日。
    ②产业政策司:《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即将开幕》,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3876698/n13876728/13880989.html,2011年6月15日。
    ③戴岚、胡仁巴、韩立群:《新疆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人民日报》,2011年6月27日,第18版。
    ①刘丽靓:《央企数量已减至117家》,《证券日报》,2011年11月15日,第A2版。
    ②王方红:《央企在现代市场体系中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载《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2期,第75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8-323页。
    ④谢志平:《梯级寻租格局、法团主义结构与政治寻租型腐败的治理之道》,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54页。
    ⑤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第28页。
    ⑥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6-86页。
    ①薛立强:《授权体制——当代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一种阐释》,载《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8页。
    ②杨龙、张振华:《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配置制度的绩效与问题》,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77页。
    ③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1页。
    ①陈志翔:《三思喜嫁港闸筑新巢》,中国产业转移招商网,http://www.cyzy788.cn/news.php?page=1&id=85,2011年7月9日。
    ①郭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第395页。
    ②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载《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第24页。
    ③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载《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第53页。
    ④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第72页。
    ①白小明:《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第140页。
    ①封槐松:《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商务部网站,http://jscscyxs.mofcom.gov.cn/espc/jsc/_news/2010/3/1267664087621.html,2010年3月4日。
    ①戴岚、胡仁巴、韩立群:《新疆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人民日报》,2011年6月27日,第18版。
    ①孙兵:《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研究》,载《地域开发与研究》,2011年第1期,第1页。
    ②刘时阳:《我国东中西地区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转移》,载《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7期,第96页。
    ①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载《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第7页。
    ①刘然、王鸿雁:《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2页。
    ①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页。
    ②白玫:《企业迁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79页。
    ①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第二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河南省工作方案的通知》,河南省政府网站,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1/10/17/010270998.shtml,2011年10月17日。
    ②刘菊花、双瑞:《河南承接产业转移超3000亿元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12/c_111162863.htm,2011年11月12日。
    ①唐睿、刘红芹:《从GDP锦标赛到二元竞争: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的逻辑——基于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载《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1期,第9-16页。
    ②黄竹胜、刘虹:《西部经济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恶性竞争的行政法规制》,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36页。
    ③何增科:《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量化研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4页。
    ①黄丽娜等:《部委要带头削弱权力财力》,《羊城晚报》,2012年3月11日,第A02版。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编制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保部网站,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h/201011/W020101130374443039627.pdf,2010年11月18日。
    ②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zdt/2006-09/07/content_381190.htm,2006年9月7日。
    ①编者:《一言难尽的流动人口问题——我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人口导报》,2010年11月8日,第05版。
    ②邓新建、林晔晗:《广东省“两抢”犯罪新特点须注意》,《法制日报》,2007年11月7日,第05版。
    ③本报记者:《深圳明日步入“居住证”时代》,《南方日报》,2008年7月31日,第SC02版。
    ①王云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形势——来自广东省的调研》,上海市发改委网站,http://www.fgw.gov.cn/fgwjsp/qyfz_content.jsp?docid=301160&channelid=403,2009年3月4日。
    ①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33-134页。
    ①李博、云军:《廊坊的自我救赎:希望,并渺茫着》,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1月28日,第18版。
    ①范恒山:《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7页。
    ①舒薇、刘捷萍、黄敏:《用工荒如何抢人才?湖南不拼薪酬拼安家》,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2/02/c_122646409.htm,2012年2月2日。
    ①范恒山:《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3-94页。
    ①杨联民、花善岱:《上海力图打破竞争力尴尬》,《国际商报》,2003年6月27日,第007版。
    ①朱华夏:《上海首次公开盘点商务成本》,《人民日报》,2006年8月8日,第006版。
    ②刘宇欣、张岩铭:《大上海“排污”4000企业面临去留》,《中国经营报》,2006年9月25日,第A03版。
    ③黄超:《从“三来一补”到自主创新》,《南方日报》,2009年4月19日,第001版。
    ①叶扩:《企业外迁潮击中深圳地价之痛》,《中国工业报》,2007年11月20日,第A02版。
    ①伏昕:《危情“自救”:浙江政府急召万亿资金回援》,《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3月21日,第02版。
    ②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第36-50页。
    ①陈绿平:《广东积极应对危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4期,第38页。
    ②赵东辉、肖文峰:《广东在解放思想中跃上新起点与传统发展模式决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09/content_8133117.htm,2008年5月9日。
    ③刘素:《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动机和内容(二)》,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8/5MMTI1XzQwMDA5Mw.html,2012年2月8日。
    ④陈绿平:《广东积极应对危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4期,第38页。
    ①赵东辉、肖文峰:《广东在解放思想中跃上新起点与传统发展模式决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09/content_8133117.htm,2008年5月9日。
    ②陈绿平:《广东积极应对危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4期,第39页。
    ③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④陈绿平:《广东积极应对危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4期,第38页。
    ①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第19期,第20页。
    ①梅新育:《全国背景下看广东双转移》,《南方日报》,2011年9月14日,第T02版。
    ①梅新育:《全国背景下看广东双转移》,《南方日报》,2011年9月14日,第T02版。
    ②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汕头市经济贸易局网站,http://www.stjmj.gov.cn/01/cyzy/cy-11001.htm,2010年6月13日。
    ①彭国华、邓红辉:《广东“双转移”成效初显》,《南方日报》,2010年9月19日,第001版。
    ①王忠宏、贾涛:《广东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2月24日,第007版。
    ②刘熠、谢思佳:《省产业转移重点园区五年经济规模翻两番》,《南方日报》,2011年12月16日,第A05版。
    ③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全省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情况的通报》,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44/14480023.html,2012年2月29日。
    ④彭国华、邓红辉:《广东“双转移”成效初显》,《南方日报》,2010年9月19日,第001版。
    ①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课题组:《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8日,第007版。
    ②梅新育:《全国背景下看广东双转移》,《南方日报》,2011年9月14日,第T02版。
    ③王忠宏、贾涛:《广东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2月24日,第007版。
    ①施卫华:《促进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载《广东经济》,2012年第1期,第1页。
    ②安卓:《广东“双转移”两年: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2月29日,第A05版。
    ③本报记者:《10名干部工作不力被问责》,《梅州日报》,2011年7月28日,第001版。
    ①安卓:《广东“双转移”两年: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2月29日,第A05版。
    ②刘素:《广东产业转移的现状及潜在风险(三)》,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0/5MMTI1XzQwMDc5Mg.html,2012年2月10日。
    ③刘素:《产业转移布局可能造成的水危机(下)》,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5/2OMTI1XzQwMTk2OQ.html,2012年2月15日。
    ①徐小怗、戚在兵:《南京:严治违法排污高污染企业将断水电断信贷》,新华网,http://csj.xinhuanet.com/2007-05/26/content_10129824.htm,2007年5月26日。
    ②早报讯:《南京173家高污染企业登上黑名单》,东方早报网,http://www.dfdaily.com/html/42/2011/7/6/627380.shtml,2011年7月6日。
    ①范恒山:《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②范恒山:《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①刘莉:《产业转移中的就业新路》,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第10期,第23页。
    ②曲昌荣:《河南农民“家门口”就业首超省外》,《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9日,第001版。
    ③侯琳良:《让城市触手可及》,《人民日报》,2011年1月7日,第014版。
    ④李生磊、卢世斌、肖利文:《汉川十万农民就近就业》,《孝感日报》,2010年12月1日,第001版。
    ①中评社:《半月谈:谁在给“污染企业入驻农村”开绿灯》,中评网,http://www.zhgpl.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d=0&docid=100427084,2007年8月10日。
    ①王启广:《佛山被指大规模“驱赶”陶瓷企业搞房地产》,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80819/000894.htm,2008年8月19日。
    ①郭士超:《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短期行为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8-32页。
    ②张红梅:《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产业转移》,载《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第21页。
    ③重庆市统计局:《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80702_402489936.htm,2008年7月3日。
    ①魏后凯:《美国联邦区域政策及其效果评价》,载《开发研究》,1997年第1期,第32页。
    ①Fuchs, Victor R.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Re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1929.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2,44(2):167-183.
    ②Garrett, M.A., Jr.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 the South,1947-1958:A Study in Regional Industrialdevelopment.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68,(33):352-364.
    ③Chinitz, B, Vernon R. Changing Forc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0,38(1):126-136.
    ④William H.Doty. Should Industry Move South. The Southern Picture, The Spectator,August,1952:44--45.
    ①除特别注明外,此部分数据均来自美国联邦人口统计署:《美国统计摘要》,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年。
    ①佟福全:《新经济——美国经济长久不衰之奥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89-198页。
    ②王旭:《应当如何认识美国经济重心西移——答钟文范先生》,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30-35页。
    ①吕卓瑞:《美国开发“阳光地带”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62页。
    ①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②阎晓杰、李文兴:《美国军工产业发展与加工业转移的主要做法与启示》,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8页。
    ③吕卓瑞:《美国开发“阳光地带”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63页。
    ①朱兵:《重构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载《学习时报》,2011年12月5日,转引自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496400.html。
    ②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①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②谭浩俊:《像重视城市投入一样重视教育投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3/09/c_121165708.htm,2011年3月9日。
    ①郭朝蕾、马杰:《美国军工产业区域转移与经济增长》,载《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第78页。
    ①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41页。
    ①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②姜绍华:《意大利解决地区差距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载《发展论坛》,1997年第9期,第66页。
    ③本书编写组:《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启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
    ④姜绍华:《意大利解决地区差距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载《发展论坛》,1997年第9期,第66页。
    ①罗红波:《战后意大利开发南方落后地区的政策与效果》,载《世界经济》,1985年第9期,第51-52页。
    ①本书编写组:《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启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②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③罗红波:《战后意大利开发南方落后地区的政策与效果》,载《世界经济》,1985年第9期,第52页。
    ④蒋浙安:《论战后意大利政府在南部开发中的作用》,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47页。
    ①查振祥:《意大利落后地区开发的情况和经验》,载《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5期,第61页。
    ②本书编写组:《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启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270页。
    ①路易吉·德罗莎:《战后意大利经济》,罗红波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②F.R.Willis, Italy chooses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p72.
    ③【意】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沈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10页。
    ①王振富:《意大利南部开发经验借鉴》,载《上海经济》,2002年第2期,第52页。
    ②韩国行政区划实行三级制,第一级为特别市、广域市、道,相当于中国的省级;第二级为市、郡、区,相当于中国的县级;第三级为邑、面、洞,相当于中国的乡级。
    ③金钟范:《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①金钟范:《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7-138页。
    ①【韩】建设交通部:《第二次首都圈整备计划(1997~2011)》,1997年6月。
    ①【韩】建设交通部:《国土业务便览》,2005年,第105页。
    ②金钟范:《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3-414页。
    ③【韩】杨志青:《区域发展支援现状与政策课题》,安养:国土研究院,2001年,第80页。
    ①韩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地方转移的韩国企业将享受10年税金减免优待》,http://world.kbs.co.kr/chinese/news/news_Ec_detail.htm?No=22246&id=Ec,2008年12月15日。
    ①金钟范:《韩国制导企业地方取向政策与启示》,载《开发研究》,2006年第2期,第95页。
    ②【韩】建设交通部、财政经济部、产业资源部:《地方转移支援制度指南》,2005年,第34页。
    ①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0-09/06/content_1696516.htm,2010年9月6日。
    ①鲁开垠:《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分析》,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41-46页。
    ①杨玲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博弈》,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7期,第83-90页。
    ①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2页。
    ②关于“分层有效性”的观点受到唐凯江的启发。参见唐凯江:《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府分层定位》,载《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1期,第1-7页。
    ①高轩、朱满良:《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探讨》,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6页。
    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①张翔:《破除权责壁垒,推动地方政府转变职能》,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34页。
    ②Lieberthal, Kenneth G.&David M. Lampto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p.49.
    ①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第52页。
    ①施彩英:《河南拟在平顶山等三地建飞机场》,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1001/0122_17_1521130.shtml,2010年1月22日。
    ①黄永明、游海燕、朱芸殊:《部省合作模式及推进机制:闽粤经验对武汉城市圈的启示》,载《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4期,第28页。
    ①陆列嘉、丁玲娜:《皖江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纪实》,《安徽日报》,2010年1月22日特刊,第T1版。
    ①任剑涛:《市场巨无霸挑战政治巨无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7期,第4-16页。
    ①张振华:《增长联盟:分析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与经济利益集团关系的一种理论视角》,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73页。
    ①管丹萍:《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郑小碧:《基于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我国纺织经济发展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县纺织经济为例》,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6期,第49-56页。
    ①也有人仿照产业的生命周期把产业转移的过程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发展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参见吴汉贤:《广东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①毛世萍、邝国良:《政府在广东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0期,第23-25页。
    ①周阳敏、高友才:《回归式产业转移与企业家成长:“小温州”固始当代商人崛起实证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第140-148页。
    ①伏昕:《危情“自救”:浙江政府急召万亿资金回援》,《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3月21日,第02版。
    [1]白玫:《企业迁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3]本书编写组:《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启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
    [4]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5]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6]当代上海研究所:《当代上海大事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7]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8]范恒山:《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9]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10]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11]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江大树、廖俊松:《府际关系与震灾重建》,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
    [13]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江世银:《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15]金钟范:《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寇铁军:《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李贤沛、胡立君:《21世纪初中国的产业政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18]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0]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陆大道、薛凤旋:《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2]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3]申恩平:《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迁移行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24]孙开:《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
    [25]佟福全:《新经济——美国经济长久不衰之奥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26]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
    [27]王全春:《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8]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
    [29]王先庆:《产业扩张》,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30]魏后凯、白玫、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31]魏后凯等著:《中国区域政策:评价与展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
    [32]辛向阳:《大国诸侯: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3]信息产业部《建设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业》编审委员会:《建设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业:中国电子科学技术50年发展概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34]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杨宏山:《府际关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6]杨龙:《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
    [37]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38]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9]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40]张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1]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4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44]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鄞益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井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意】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沈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英】巴克利、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冯亚华、池娟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1]艾晓金:《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再思考——从国家权力看我国国家结构形式》,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白小明:《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3]本刊编辑部:《中国企业家投资东盟意向强烈越南是首选》,载《中国对外贸易》,2010年第11期。
    [4]本刊记者:《“东桑西移”之(一)——产业背景》,载《丝绸》,2008年第3期。
    [5]本刊记者:《“东桑西移”之(三)——成果报告》,载《丝绸》,2008年第5期。
    [6]本刊记者:《2010年: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载《中国民族》,2011年第1期。
    [7]查振祥:《意大利落后地区开发的情况和经验》,载《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5期。
    [8]陈宝明:《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载《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1期。
    [9]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载《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0]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载《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
    [1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12]陈林、龙自云:《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以外向型“东莞模式”为例》,载《产经评论》,2011年第1期。
    [13]陈绿平:《广东积极应对危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4期。
    [14]陈雪梅、余俊波:《政策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以中-越产业转移为例》,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1期。
    [15]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载《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
    [16]戴宏伟:《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载《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第3期。
    [17]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国际贸易》,2007年第2期。
    [18]邓路:《环渤海经济圈地方保护与产业同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9]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载《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20]费广胜、杨龙:《推动地方政府合作的组织文化途径》,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1]冯兴元:《论辖区政府间的制度竞争》,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2]高轩、朱满良:《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探讨》,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3]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第19期。
    [24]郭朝蕾、马杰:《美国军工产业区域转移与经济增长》,载《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25]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载《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26]郭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
    [27]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浙江省企调队:《浙江企业缘何纷纷外迁》,载《中国国情国力》,2005年第3期。
    [28]何静、吕亮雯:《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和区域分工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29]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30]何增科:《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量化研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1]黄永明、游海燕、朱芸殊:《部省合作模式及推进机制:闽粤经验对武汉城市圈的启示》,载《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4期。
    [32]黄竹胜、刘虹:《西部经济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恶性竞争的行政法规制》,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33]姜绍华:《意大利解决地区差距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载《发展论坛》,1997年第9期。
    [34]蒋浙安:《论战后意大利政府在南部开发中的作用》,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5]金钟范:《韩国制导企业地方取向政策与启示》,载《开发研究》,2006年第2期。
    [36]靖学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37]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38]李晓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载《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10期。
    [39]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载《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40]刘楷:《1999-2005年中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活力实证分析》,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9期。
    [41]刘莉:《产业转移中的就业新路》,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第10期。
    [42]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载《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10期。
    [43]刘然、王鸿雁:《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44]刘时阳:《我国东中西地区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转移》,载《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7期。
    [45]鲁开垠:《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分析》,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6]吕卓瑞:《美国开发“阳光地带”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47]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载《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48]罗红波:《战后意大利开发南方落后地区的政策与效果》,载《世界经济》,1985年第9期。
    [49]马大海:《“东锭西移”捷足先登者乐》,载《经济与信息》,1996年第9期。
    [50]马大海:《大势——棉纺业“东锭西移”实施——“九五”间更加有序》,载《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第20期。
    [51]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52]毛世萍、邝国良:《政府在广东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0期。
    [53]牛青山:《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4]逄锦聚、张海鹏:《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践诠释——天津市实现新突破新崛起的经验和启示》,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5]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载《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56]任剑涛:《市场巨无霸挑战政治巨无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7期。
    [57]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
    [58]申勇:《深圳企业外迁现象剖析及政策调整》,载《当代经济》,2008年第5期。
    [59]施卫华:《促进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载《广东经济》,2012年第1期。
    [60]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载《亚太经济》,1998年第10期。
    [61]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载《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62]孙兵:《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研究》,载《地域开发与研究》,2011年第1期。
    [63]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64]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得失谈——“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四)》,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
    [65]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概况——“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一)》,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
    [66]唐凯江:《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府分层定位》,载《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1期。
    [67]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载《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68]唐睿、刘红芹:《从GDP锦标赛到二元竞争: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的逻辑——基于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载《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1期。
    [69]陶武成、邓艳:《“东桑西移”三年大考》,载《中国改革》,2009年第10期。
    [70]万军:《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外资引进:中越两国的比较》,载《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第1期。
    [71]王方红:《央企在现代市场体系中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载《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2期。
    [72]王礼茂:《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载《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73]王旭:《应当如何认识美国经济重心西移——答钟文范先生》,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74]王振富:《意大利南部开发经验借鉴》,载《上海经济》,2002年第2期。
    [75]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载《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76]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77]魏后凯:《美国联邦区域政策及其效果评价》,载《开发研究》,1997年第1期。
    [78]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79]魏星河、刘堂山:《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划分》,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0]吴福象、刘志彪:《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载《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81]吴俊培:《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82]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3]谢志平:《梯级寻租格局、法团主义结构与政治寻租型腐败的治理之道》,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84]熊雪如:《欠发达地区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交易成本分析》,载《开发研究》,2011年第5期。
    [85]薛立强:《授权体制——当代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一种阐释》,载《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86]阎晓杰、李文兴:《美国军工产业发展与加工业转移的主要做法与启示》,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7]阳明明:《国际贸易、产业转移与珠三角港口群危机》,载《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8期。
    [88]杨国才、汪时珍:《东部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三农”问题化解》,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7期。
    [89]杨红:《承接产业转移与政府的生态选择》,载《桂海论丛》,2008年第2期。
    [90]杨玲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博弈》,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7期。
    [91]杨龙、戴扬:《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2]杨龙、刘海媛:《国内区域合作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探》,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93]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94]杨龙、张振华:《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配置制度的绩效与问题》,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5]杨龙、郑春勇:《地方合作对政府间关系的拓展》,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期。
    [96]杨龙、郑春勇:《地方政府合作中的政府创新初探》,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97]杨龙:《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过程与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98]杨霞、徐邓耀:《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载《理论探讨》,2011年第5期。
    [99]叶丽娟、邝国良:《基于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认识——以广东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背景》,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8期。
    [100]殷醒民:《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产业分工模式》,载《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
    [101]余丽生、陈优芳、冯健:《浙江省企业外迁现象剖析》,载《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6期。
    [102]袁钢明:《如此“东锭西移”于西部纺织业何益》,载《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
    [103]张红梅:《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产业转移》,载《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
    [104]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5]张翔:《破除权责壁垒,推动地方政府转变职能》,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106]张小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理论再透视》,载《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07]张新菊、汤文:《“东锭西移”时态分析——来自四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之三)》,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
    [108]张新菊、汤文:《“东锭西移”效益谈——“东锭西移”跟踪调查报告(之五)》,载《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
    [109]张永斌:《上海的小三线建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1998年第4期。
    [110]张振华:《增长联盟:分析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与经济利益集团关系的一种理论视角》,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11]张禔:《上海纺织“东锭西移”首战告捷》,载《中国纺织》,1996年第11期。
    [112]浙江省工商局“百县万企”专题调查课题组:《从企业外迁看浙江民营企业生态环境》,载《浙江经济》,2004年第16期。
    [113]甄静慧:《东莞产业转移进行时》,载《南风窗》,2008年第14期。
    [114]郑晋鸣:《东锭西移走活棉纺工业的妙棋》,载《科技文萃》,1995年第11期。
    [115]郑小碧:《基于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我国纺织经济发展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县纺织经济为例》,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6期。
    [116]周国富、陈玲:《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载《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12期。
    [117]周黎安:《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15期。
    [118]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19]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20]周阳敏、高友才:《回归式产业转移与企业家成长:“小温州”固始当代商人崛起实证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
    [121]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122]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3]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
    [124]禚金吉、魏守华、刘小静:《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载《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2期。
    [1]安卓:《广东“双转移”两年: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2月29日,第A05版。
    [2]本报记者:《10名干部工作不力被问责》,《梅州日报》,2011年7月28日,第001版。
    [3]本报记者:《深圳明日步入“居住证”时代》,《南方日报》,2008年7月31日,第SC02版。
    [4]编者:《一言难尽的流动人口问题——我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人口导报》,2010年11月8日,第05版。
    [5]卜晓明:《“美国制造”欲重拾成本优势》,载《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10月9日,第04版。
    [6]陈青松:《东莞工业园空置现象探秘》,载《中国企业报》,2011年12月16日,第01版。
    [7]陈晓舒:《政府必须干预产业升级》,《东莞时报》,2008年9月2日,第A05版。
    [8]戴岚、胡仁巴、韩立群:《新疆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人民日报》,2011年6月27日,第18版。
    [9]邓新建、林晔晗:《广东省“两抢”犯罪新特点须注意》,《法制日报》,2007年11月7日,第05版。
    [10]杜海涛、吴秋余:《立身之本不能丢》,载《人民日报》,2012年2月13日,第16版。
    [11]伏昕:《危情“自救”:浙江政府急召万亿资金回援》,《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3月21日,第02版。
    [12]高李丽、胡心洁:《关注“万商西进”(深度观察·上)》,《河南日报》,2006年4月17日,第07版。
    [13]工信部消费品司:《牢牢把握转型升级五年关键期》,《中国纺织报》,2012年2月6日,第04版。
    [14]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课题组:《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8日,第007版。
    [15]侯琳良:《让城市触手可及》,《人民日报》,2011年1月7日,第014版。
    [16]黄超:《从“三来一补”到自主创新》,《南方日报》,2009年4月19日,第001版。
    [17]黄丽娜等:《部委要带头削弱权力财力》,《羊城晚报》,2012年3月11日,第A02版。
    [18]黄巍薇等:《聚焦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荆州日报》,2012年3月1日,第003版。
    [19]金蓓蕾:《龙江工业园:中越经合新冲动》,载《东方早报》,2008年6月25日,第B14版。
    [20]李博、云军:《廊坊的自我救赎:希望,并渺茫着》,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1月28日,第18版。
    [21]李生磊、卢世斌、肖利文:《汉川十万农民就近就业》,《孝感日报》,2010年12月1日,第001版。
    [22]李霞:《政府十大政策推动“万商西进”》,《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2月27日,第005版。
    [23]李晓玲:《PM2.5AQI珠三角倒数第1》,《南方日报》,2012年3月14日,第FC01版。
    [24]刘杰、何聪:《展翼腾飞“皖江龙”》,《人民日报》,2012年1月17日,第01版。
    [25]刘丽靓:《央企数量已减至117家》,《证券日报》,2011年11月15日,第A2版。
    [26]刘熠、谢思佳:《省产业转移重点园区五年经济规模翻两番》,《南方日报》,2011年12月16日,第A05版。
    [27]刘宇欣、张岩铭:《大上海“排污”4000企业面临去留》,《中国经营报》,2006年9月25日,第A03版。
    [28]陆列嘉、丁玲娜:《皖江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纪实》,《安徽日报》,2010年1月22日特刊,第T1版。
    [29]马汉青:《我国纺织业订单正向越南等转移》,《羊城晚报》,2011年7月23日,第A05版。
    [30]梅新育:《全国背景下看广东双转移》,《南方日报》,2011年9月14日,第T02版。
    [31]彭国华、邓红辉:《广东“双转移”成效初显》,《南方日报》,2010年9月19日,第001版。
    [32]曲昌荣:《河南农民“家门口”就业首超省外》,《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9日,第001版。
    [33]孙小林:《以浙江和广东为核心产业转移出现两条路线》,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7月2日,第J06版。
    [34]田逢春:《全国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编制工作座谈会在昆召开》,《云南日报》,2011年8月29日,第02版。
    [35]铁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量化时代》,载《科学时报》,2010年2月5日,第B1版。
    [36]王冰:《市场规律促进新一轮纺织产业转移》,《中国纺织报》,2009年9月14日,第01版。
    [37]王忠宏、贾涛:《广东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2月24日,第007版。
    [38]肖瑜:《灾区扶贫,传好重建接力棒——省政协重点调研我省贫困村灾后重建后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的情况》,《四川政协报》2010年12月2日第01版。
    [39]谢庆裕、王博:《区域规划全国遍地开花》,载《南方日报》,2010年7月29日,第A09版。
    [40]谢思佳、刘熠:《“深莞惠”产业同构系数最高》,载《南方日报》,2009年7月31日,第A09版。
    [41]新华社:《PM2.5等项目监测开始实施》,《重庆日报》,2012年3月1日,第001版。
    [42]新华社:《中国启动“万商西进”工程》,《人民日报》,2006年9月28日,第01版。
    [43]严运涛:《“双迁模式”融九城武汉城市圈产业迈入一体化》,载《湖北日报》,2009年6月19日,第9版。
    [44]杨联民、花善岱:《上海力图打破竞争力尴尬》,《国际商报》,2003年6月27日,第007版。
    [45]叶扩:《企业外迁潮击中深圳地价之痛》,《中国工业报》,2007年11月20日,第A02版。
    [46]张奕:《工信部鼓励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新京报》,2010年7月3日,第A24版。
    [47]朱华夏:《上海首次公开盘点商务成本》,《人民日报》,2006年8月8日,第006版。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编制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保部网站,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h/201011/W020101130374443039627.pdf,2010年11月18日。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2011年6月8日。
    [3]《上海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轻工业志》;《上海机电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机电工业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网站,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index.html,2012年2月1日访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_6.htm,2006年3月16日。
    [5]安徽省商务厅:《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讨会》,商务部网站,http://anhui.mofcom.gov.cn/aarticle/sjshangwudt/200610/20061003398225.html,2006年10月11日。
    [6]产业政策司:《产业政策司召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征求意见座谈会》,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2246780/14415637.html,2011年12月31日。
    [7]产业政策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新疆联合主办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3876698/n13876728/13876860.html,2011年6月14日。
    [8]产业政策司:《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即将开幕》,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3876698/n13876728/13880989.html,2011年6月15日。
    [9]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网站,http://www.sh-itpc.org/index.asp。
    [10]产业转移促进中心网站,http://www.sh-itpc.org/index.asp。
    [11]陈志翔:《三思喜嫁港闸筑新巢》,中国产业转移招商网,http://www.cyzy788.cn/news.php?page=1&id=85,2011年7月9日。
    [12]封槐松:《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商务部网站,http://jscscyxs.mofcom.gov.cn/espc/jsc/_news/2010/3/1267664087621.html,2010年3月4日。
    [13]工信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1/20/content_24456823.htm,2012年1月20日。
    [14]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编制产业布局和转移指导目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zdt/2011-07/19/content_1909269.htm,2011年7月19日。
    [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3287451.html,2010年7月2日。
    [16]龚艳:《捕捉低点投资机会——2008-2009年度浙商投资报告》,载《浙商》,2009年06月(下)。转引自天下浙商网,http://www.zjsr.com/org/listOrgArticle!info.action?entityId=207&articleId=10038,2009年6月24日。
    [17]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全省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情况的通报》,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44/14480023.html,2012年2月29日。
    [18]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汕头市经济贸易局网站,http://www.stjmj.gov.cn/01/cyzy/cy-11001.htm,2010年6月13日。
    [19]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zdt/2006-09/07/content_381190.htm,2006年9月7日。
    [2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0-09/06/content_1696516.htm,2010年9月6日。
    [21]韩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地方转移的韩国企业将享受10年税金减免优待》,http://world.kbs.co.kr/chinese/news/news_Ec_detail.htm?No=22246&id=Ec,2008年12月15日。
    [22]何青枚:《合作伙伴“追随”富士康30余家零部件企业签约落户》,龙华网,http://cq.cqnews.net/szjz/hqm/201005/t20100519_4343721.htm,2010年5月19日。
    [23]何晓春:《沿着国家区域战略方向——2008-2009年度浙商省外投资热点板块解读》,载《浙商》,2009年06月(下)。转引自天下浙商网,http://www.zjsr.com/org/listOrgArticle!info.action?entityId=207&articleId=10039,2009年6月24日。
    [24]何振红:《万商西进工程力促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商务部网站,http://chongqing2.mofcom.gov.cn/aarticle/sjshangwudt/200701/20070104275955.html,2007年1月16日。
    [25]河南省工信厅:《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成果显著》,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3496490.html,2010年11月17日。
    [26]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11月12日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工信厅网站,http://www.iitha.gov.cn/newsshow.asp?id=8011,2010年11月18日。
    [27]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第二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河南省工作方案的通知》,河南省政府网站,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1/10/17/010270998.shtml,2011年10月17日。
    [28]机电处:《全国加工贸易承接地经验交流暨工作座谈会在湖南召开》,商务部网站,http://hainan.mofcom.gov.cn/aarticle/sjshangwudt/201010/20101007204963.html,2010年10月25日。
    [29]雷敏、程群:《三部门将共同认定和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23/c_111288111.htm,2011年12月23日。
    [30]刘菊花、李亚楠:《我国正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推动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13/c_111163939.htm,2011年11月13日。
    [31]刘菊花、双瑞:《河南承接产业转移超3000亿元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12/c_111162863.htm,2011年11月12日。
    [32]刘素:《产业转移布局可能造成的水危机(下)》,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5/2OMTI1XzQwMTk2OQ.html,2012年2月15日。
    [33]刘素:《广东产业转移的现状及潜在风险(三)》,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0/5MMTI1XzQwMDc5Mg.html,2012年2月10日。
    [34]刘素:《广东产业转移的现状及潜在风险》,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0/5MMTI1XzQwMDc5Mg.html,2012年2月10日。
    [35]刘素:《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动机和内容(二)》,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2-8/5MMTI1XzQwMDA5Mw.html,2012年2月8日。
    [36]聂春林、郑升:《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落户荆州》,《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3日,转引自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3/xOMDY5XzM5NTYxOQ.html。
    [37]陕西省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关于2010年度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陕西省商务厅网站,http://www.sxdofcom.gov.cn/swt/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50,2010年7月27日。
    [38]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网站,http://henan.mofcom.gov.cn/aarticle/sjdixiansw/200712/20071205277480.html,2007年12月7日。
    [39]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网站,郴州市政府网站,http://www.czs.gov.cn/sitepublish/site200/zwgk/ztbd/xncjcy/zcwj/content_223577.html,2011年12月16日。
    [40]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认定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通知》,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h/redht/201011/20101107252662.html?683878310=2718816719,商务部网站,2010年11月18日。
    [41]商务部:《关于确定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决定》,玉林兴业招商局网站,http://www.xingyezsj.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2010年6月2日。
    [42]商务部:《商务部关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通知》,商务部网站,http://scyxs.mofcom.gov.cn/aarticle/zcfb/200604/20060401912242.html,2006年4月14日。
    [43]商务部外资司:《关于实施“万商西进工程”的通知》,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difang/henan/200610/20061003316764.html,2006年10月1日。
    [44]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11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五:遵循规律稳中求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ae/ai/201112/20111207910458.html,2011年12月31日。
    [45]上海(国际)产业转移咨询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iis-sh.com/iis/guanyuwomen/。
    [46]省工信厅:《省工信厅承办全国部分省区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征求意见座谈会》,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haanxi.gov.cn/0/1/9/41/118320.htm,2012年3月20日。
    [47]施彩英:《河南拟在平顶山等三地建飞机场》,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1001/0122_17_1521130.shtml,2010年1月22日。
    [48]石永红:《全国首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在昆山成立》,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0/16/content_10204585.htm,2008年10月16日。
    [49]市场运行司:《“东桑西移”工程暨全国茧丝绸行业成果展》,商务部网站,http://scyxs.mofcom.gov.cn/aarticle/hyxx/201008/20100807100881.html,2010年8月25日。
    [50]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合肥市成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城市》,“中国·合肥”门户网站,http://www.hefei.gov.cn/n1070/n304559/n310411/n311626/893265.html,2007年4月30日。
    [51]市经信委:《工信部在津召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编制工作座谈会》,天津市经信委网站,http://www.tjec.gov.cn/Template/FMIS/T/DetailList.aspx?ContentID=32198,2011年5月18日。
    [52]市经信委:《国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在上海召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海市经信委网站,http://www.sheitc.gov.cn/gydt/654918.htm,2012年3月16日。
    [53]舒薇、刘捷萍、黄敏:《用工荒如何抢人才?湖南不拼薪酬拼安家》,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2/02/c_122646409.htm,2012年2月2日。
    [54]谭浩俊:《像重视城市投入一样重视教育投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3/09/c_121165708.htm,2011年3月9日。
    [55]万曾炜:《新特点·新动向——解析上海产业转移》,上海招商网,http://www.zhaoshang-sh.com/zhuanti/csjcyzy/2011/3-24/11324163651IHK5618JH89EKE96BKGJ.html,2011年3月24日。
    [56]王启广:《佛山被指大规模“驱赶”陶瓷企业搞房地产》,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80819/000894.htm,2008年8月19日。
    [57]王云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形势——来自广东省的调研》,上海市发改委网站,http://www.fgw.gov.cn/fgwjsp/qyfz_content.jsp?docid=301160&channelid=403,2009年3月4日。
    [58]王正忠、葛如江、马姝瑞:《高标准绿色承接打造经济后发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健康发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29/c_111203649.htm,2011年11月29日。
    [59]消费品工业司:《关于开展中西部地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情况调查的通知》,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2843926/n13917057/14496524.html,2012年3月14日。
    [60]徐小怗、戚在兵:《南京:严治违法排污高污染企业将断水电断信贷》,新华网,http://csj.xinhuanet.com/2007-05/26/content_10129824.htm,2007年5月26日。
    [61]杨盛道:《杨盛道厅长在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河南省工信厅网站,http://www.iitha.gov.cn/newsshow.asp?id=7752,2010年10月27日。
    [62]叶勇:《越南危机将延缓我纺织业转移速度》,《上海证券报》,2008年6月16日。转引自新浪网财经频道,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80616/01282276395.shtml。
    [63]早报讯:《南京173家高污染企业登上黑名单》,东方早报网,http://www.dfdaily.com/html/42/2011/7/6/627380.shtml,2011年7月6日。
    [64]张毅、罗博:《商务部国开行引导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1/22/content_7127873.htm,2007年11月22日。
    [65]赵东辉、肖文峰:《广东在解放思想中跃上新起点与传统发展模式决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09/content_8133117.htm,2008年5月9日。
    [66]政策研究室:《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xwzx.ndrc.gov.cn/zcjd/t20100906_369748.htm,2010年9月6日。
    [67]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调查报告》,1981年6月。参见http://blog.163.com/luqi_shanghai/blog/static/10245363201144104158508/,2011年5月4日。
    [68]中国产业转移投资促进会网站,http://www.cyzy788.cn/news.php?id=70。
    [69]中评社:《半月谈:谁在给“污染企业入驻农村”开绿灯》,中评网,http://www.zhgpl.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d=0&docid=100427084,2007年8月10日。
    [70]重庆市统计局:《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80702_402489936.htm,2008年7月3日。
    [71]朱兵:《重构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载《学习时报》,2011年12月5日,转引自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496400.html。
    [72]朱宏任:《朱宏任总工程师在全国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交换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4305783/n14305815/14317043.html,2011年11月13日。
    [1] Choi,Youn-Ki.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and income dispar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at Buffalo,2000.
    [2] Combes P., H. Overma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uropeanUnion, in Henderson J. and J. Thisse(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Vol.4. North-Holland: Amsterdam,2004.
    [3] Eric L.Krueger, A Transaction Costs Explanation of Inter-local GovernmentCollaboration.Ph.D.disser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2005.
    [4] F.R.Willis, Italy chooses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5] Haaland J.L., Kind H.J. Midelfart-Knarvik K.H, Torstensson J. What Determines theEconomic Geography of Europe?.NSEBA Discussion Paper,1998.
    [6] Helen Sullivan, Chris Skelcher, 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Services.Palgrave Macmillan,2002.
    [7] Hendrick Folmer.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Measurement of its Effect..Marfinus NjihoffPublishesr,1986.
    [8]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2009, OECD/IEA,2009.
    [9] John T Crocker,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Provision of Cross-boundary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Ph.D.dissertation,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
    [10] Lewis,W.A.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11] Lieberthal, Kenneth G.&David M. Lampto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2] Manoj K.Shrestha, Decentralized Governments, Networks and Interlocal Cooperation inPublic Goods Supply. Ph.D.dissertation,Askew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Policy,2008.
    [13] Paul R.Dommel,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Managing Local Government.SAGEPublication,Inc.1991.
    [14] Simon A.Andrew, Institutional Ties, Interlocal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nd the Dynamicof Metropolitan Governance. Ph.D.dissertation, Askew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Policy,2006.
    [15]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2009.
    [16] W.Anders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Review.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0.
    [17] William H.Doty. Should Industry Move South. The Southern Picture, TheSpectator,August,1952.
    [18]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2008, Brussels,2009.
    [1] Chinitz, B, Vernon R. Changing Forc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Harvard BusinessReview,1960,38(1).
    [2] Ellison G., Glaeser E.L.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es National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2).
    [3] Fuchs, Victor R.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Re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States Since1929.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2,44(2).
    [4] Garrett, M.A., Jr.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 the South,1947-1958:A Study in RegionalIndustrial development.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68,(33).
    [5] Julie Cencula Olberding. Does Regionalism Beget Regionalis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Norms and Regional Partnership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2,No.4.(Jul.-Aug.,2002).
    [6] Kojima K. Reorganization of North-South Trade: Japan’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 the1970’s.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2).
    [7] Kumar A. China: Intern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Washington, DC, WorldBank,1994; Krugman P. Venables A.J.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4).
    [8] 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Trade in the Product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