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息息相关于媒介化社会的新闻传播学更是如此。各种应对策略中,话语分析的引入正成为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焦点景观。但简单地引入显然不够,话语分析理论如何切合新闻传播实际,有机融入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此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必须从简单引入走向学科转型。但任务复杂而艰巨:首先必须对现有的错综复杂的话语分析理论进行清晰有序的梳理;其次必须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对话语分析理论重新审视和剖析;最后必须落实到新闻传播实际,完成话语分析理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修正和补充。
     基于此,本文做了三个方面的初步工作。一是从话语整体活动流程观出发,对现有话语分析理论进行有统一标准、有内在逻辑的分类梳理;二是从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及其科学性和独立性品格出发,审察现有话语分析理论的新闻传播学转型潜质、局限和前景;三是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从新闻传播实际以及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出发,通过在话语分析理论中融入布尔迪厄的实践的符号权力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研究方法以及新近提出的“新闻粒子”理论,对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进行初步建构。
     本文主体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话语与话语分析的源和流。这一部分对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内涵及其研究积累进行了系统清晰的梳理。本文提出话语具体体现为完整的话语活动流程,其中包含四大要素:话语文本、话语主体、话语沟通、话语语境。现有的所有研究和观念均可依此四要素分门别类,纳入到一个分类标准一致、内在逻辑统一的框架体系中,形成五大话语和话语分析观。
     第二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应用:现状、局限与前景。这一部分首先在简要介绍话语分析新闻传播学应用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梵·迪克对新闻传播话语分析理论的贡献,并阐明话语分析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化潜质。然后主要从深度这一视角解析话语分析新闻传播学应用中的局限。最后阐述话语分析新闻传播学应用中的前景,以此阐明正是由新闻传播学实践性学科定位的需要及话语分析的新闻传播学适应性,决定了话语分析新闻传播学学科化转型的可能;而现有话语分析的新闻传播学应用局限,又决定了话语分析新闻传播学学科化转型的必要。
     第三部分,新闻传播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实践的符号权力理论。这一部分是本文最为根本的理论基础。文章首先确立新闻传播话语文本分析的意识形态视角,并指出现有话语分析理论中意识形态分析的不足,结合新闻传播学实践性及其内含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品格引入布尔迪厄的表现为符号权力的意识形态理论并详加阐发。在此基础上,运用布尔迪厄实践的符号权力理论对新闻传播场域的意识形态博弈进行细致入微的解剖,将新闻传播话语的文本分析延伸至新闻场域实践中。
     第四部分,新闻传播话语分析的理想类型:博弈多赢中的新闻专业主义。这一部分依照韦伯理想类型的精神实质,通过新闻传播场域的历史考察,揭示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策略,能维持争斗各方的动态平衡,从而确立新闻传播场域的理想类型——博弈多赢格局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并分析其各个层次的表征。
     第五部分,新闻传播话语的分析规范:透视新闻场域。这一部分由新闻传播话语理想文本操作定义进一步建构出新闻传播话语文本两对立理想极点(专业文本理想类型和非专业文本理想类型)间的连续统一体,确立新闻传播话语文本质量评估标准与依据。文章进一步认为,新闻传播话语文本的评估,还需反面视角的考察,即通过新闻传播话语文本的倾向性作进一步评估。而经由新闻传播话语文本的倾向性,可以进入无限开阔的新闻传播场域和总体的社会文化视域。文章最后强调新闻传播话语分析的总体关系式研究。
The social science study has received serious challenge from social reality with rapid progress,which is also the cas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from medialized society.Among all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the introduc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is becoming one of focused view in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Obviously,brief introduction is not enough.The key lies in how discourse analysis can cope with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reality and melt in theoretical system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nce,theoretical study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ust experience the course from brief introduction to discipline transition,which will be hard and arduous.First,the complicated theory of discourse analysis needs a clear and orderly systematic study.Second,the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reanalyzed in the 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Finally,the work should fulfill the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reality so as to achieve revision of and supplement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n from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angle.
     According to the above,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does its work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it classifies the existing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ies in terms of common criteria and internal logic in the view of collective discourse activities process. Secondly,it examines potential,limitation and prospect of present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n the ground of practical,scientific and in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Thirdly,on the basis the previous two jobs,it establishes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reality and orientation,integrating Bourdieu's symbol power theory in practice,Max Weber's "ideal type" study method and latest "journalistic particle"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Ⅰ.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rt systematically goes through the connotation and study accumulation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assumes that discourse is represented as a complete process of discourse activities,including four major factors:discourse text,discourse subject,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discourse context.Existing researches and ideas can b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ose four factors,which end up in five kinds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concepts.
     PartⅡ.Applia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study:status quo,limitation and prospect
     The second part first gives a survey on the applia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emphasizing A.Van Dijk's contribu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illustrating the potential of discourse analysis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subjec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nd analyzing the limitation of such application.Then,it argues the prospect of the applia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discourse analysis' reconstruction within the subjec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s decided with the practical subject orientation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the demands of reality and the adapt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the subject,while the necessity of such reconstruction is required by its limited appliance at present.
     PartⅢ.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discourse analysis:practical symbol power theory
     The essential theory is presented in the third part.First,the dissertation opts for an ideology view of journalistic discourse analysis from the fact of common noumenon of ideology and discourse.Then,it points out the insu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alysis in former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combining practical, scientific and in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Bourdieu's ideology theory presented in symbol power.Finally,ideology combat in journalistic fields are particularly discussed with Bourdieu's symbol power theory.The argument in this part is aimed at extension of journalistic text analysis to journalistic field practice.
     PartⅣ.Ideal pattern of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confronting and multi-winning journalistic specialty
     The forth part diachronically reviews the journalistic field and reveals that journalistic freedom can maintain dynamic balance among different sides in combat, hence,suggesting the ideal pattern of journalistic field - confronting and multi-winning pattern and showing that concrete policy of all the sides are embodied in democratic accommodation of free market.As specifically for journalistic organizations,their policy combination eventually turn out to be ideal journalistic specialty principles.The ideal pattern of journalistic discourse text can be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its features in journalistic texts.
     PartⅤ.Analysis criteria of journalistic and communicative discourse analysis:perspective on journalistic field
     PartⅤ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journalistic discourse,especially explaining the operation with particular specialty and technique in the second stage in details.From the operation process, two opposite ideal extremes(specialty text ideal pattern and non-special text ideal pattern) are conceived to a succession and the criteria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journalistic discourse text are set.Furthermore,the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evaluation of journalistic discourse text needs reviewing from the opposite angle besides the frontal one,that is,more evaluation by the inclination of the journalist text.Since the inclination just reflects the pattern and trend of combat in journalistic field,analysis through the inclination can lead us to infinite combat in journalistic field as well as the general social culture field.In the end,the dissertation stresses on collective relationship study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引文
4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5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6页。
    6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01页。
    7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8 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页。
    9 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1-72页。
    10 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页。
    11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2 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64页。
    13 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健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14 当然,也还是有学者强调,语篇专指书面语,话语专指口头语,如库尔特哈德(Coulthard);更有甚者,还有学者用话语专指书面语,国内有罗选民,国外有威多森(H.Widdowson)、德·伯格兰德(De Beaugrand)、德丝蕾(Dressier)等。参见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页;王晓元,《翻译、意识形态与话语--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38页。
    15 都是指大于句子(sentence)的语言单位,即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16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7-388页。
    17 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85-86页。
    18 Nelson Phillips& Cynthia Hardy.Discourse Analysis: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Sage Publications,2002,p4
    19 Ricoeur,P.The Rule of Metaphor,Demand,1977,P219.
    20 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02页。
    21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2页。
    22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2页。
    23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2页。
    24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25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91页。
    26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8-59页。
    27 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Edward Arnold,1978;转引自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外国语》,2003年第3期。
    28 波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肖文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29 陈永国,《话语》,载北京:《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30 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31 萧净宇,《超越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32 徐赳赳,《话语分析二十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33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丁和根在《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一文中,曾据哈里斯的见解,将话语分析归纳为语言学、语言符号学、文化符号学三种取向,载北京:《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1期。
    34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35 Fairclough,N.Media discourse.London:Arnold,1995.
    36 詹姆斯·鲍尔·吉,《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F13页。
    37 如上文所述,心理取向就是有关话语主体的话语认知和理解研究,本源取向主要是指人类学者关于话语沟通的历史进程及话语沟通历史发展的结构性规律的研究。此二者由于和本文研究主旨关联不大,不予详述。
    38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页。
    39 参见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21页。
    40 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Edward Arnold.1978;转引自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上海:《外国语》,2003年第3期。
    41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译者前言”,第8页。
    42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3-84页。
    43 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44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45 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5页。
    46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77页。
    47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页。
    48 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2期。
    49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2页。
    50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68、149页。
    51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61-162页。
    52 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35页。
    53 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第184页。
    54 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第186页。
    55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56 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57 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58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2页。
    59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1页。
    61 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2期。
    62 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63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1页。
    64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65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63-91页;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5-107页。
    66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94页。译文有改动。
    67 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5期。
    68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69 福柯,《性经验史》,“译者序”,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页。
    70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98页。
    71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35-136页。
    72 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5期。
    73 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of Sexuality,Volumel:AnIntroduction,NewYork:RandomHouse,1978,pp101-102.转引自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74 有关福柯客体、主体、概念、策略的话语建构理论,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中有精到的概括,下面四点具体表述有所参考。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8-47页。
    75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76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77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78 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60页。
    79 “在场”:指所有在别处已经被提出来作作为公认真理,准确的描述,充分的推理或必要的前提被重新置于话语中的陈述;它还应指那些被批评、争论和评判过的乃至被否定排斥的陈述。“伴随”:涉及有关对象完全不同的范围并属于截然不同的话语类型的陈述。“记忆”:指那些不再被接受或不再引起争议,因此不再确定某个真理实体、有效性范围的陈述,但是这些陈述导致演变、起源、转换、连续性的历史不连续性的关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61-62页。
    80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39页。
    81 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5期。
    82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83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84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6-47页。
    85 布莱恩·雷诺,《福柯十讲》,韩泰伦编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86 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5期。赵一凡先生对福柯的话语理论进行了轻松诙谐而又融会贯通的阐说,下文表述有所借鉴。
    87 Foucault,M.History of Sexuality,vol1.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81.p86.
    88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7-51页。
    89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7-48页。
    90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7-51页。
    91 Foucault,M.The order of discourse.In M.Shapiro(ed.),Language and politic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
    92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8-60页。
    93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页。
    94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95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9-90页。
    96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页。
    97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7页。
    98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99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页。
    100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101 李建利《话语分析与新闻语言》,西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02 李建利《话语分析与新闻语言》,西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03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4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05 梵·迪克研究分期三阶段说及下文有关表述参考施旭、冯冰说法。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译者前言”。
    106 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71页。
    107 杨保军先生在总结出四种理论体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闻活动论”。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0页。我倒觉得,这些体系模式中一个不变的共同点,就是围绕新闻活动进行学科建构。
    108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27页。
    109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603页;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10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111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112 丁淦林,《丁淦林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113 参见童兵、刘建明、李良荣、郑保卫、黄旦等人相关新闻传播学著作。
    114 徐赳赳,《话语分析二十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115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116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6页。
    117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5页。
    118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119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
    120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0页。
    121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122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123 参见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124 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125 Van Dijk,T(ed),Handbook of DiscourseAnalysis,V.2,Harcourt,1985,PP1-11.
    126 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上海:《外国语》,2003年第3期
    127 Fairclough,N.Media Discourse.London/New York:Edward Arnold.1995.p45.
    128 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129 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130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3页。
    131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3页。
    132 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5页。
    133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134 刘建明,《宏观新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8-39、111-136、165-204页。
    135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49页。
    136 意为老是带着原来学科的胎记。
    137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55-256页。
    138 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258页。
    139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二卷,第350-357页。
    140 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序2。
    141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142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143 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144 洛厄里、德弗勒,《人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145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序”第1页。
    146 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0页。
    147 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3页。
    148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载《文化研究》,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辑,第205页。
    149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前言”第1页。
    150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151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53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6页。
    154 赵一凡,《阿尔都塞与话语理论》,载北京:《读书》,1994年第2期。
    155 齐泽克、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56 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26页。
    157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1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11页。
    159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页。
    160 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和含混性》,冯川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07页。
    161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9-352页。
    162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48-149、167-168页。
    163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4-85页。这里我们能看到马克思虚幻远景的影子。
    164 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6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孟登迎译,载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 第1期。
    166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167 Bourdieu,Pierre.Symbolic power.In Identity and Structure,ed.D.Gleeson,112-19.Driffield:Nafferton Books.1977;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religious field.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13:1-43.1991;Bourdieu,Pierre,and Jean-Claude Passeron.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1977.pp4-68.
    168 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页。
    169 这是借用自弗洛伊德的一个语,意为“否认”,但弗洛伊德的“误识”是通过心理过程,而布尔迪厄的误识是通过符号劳动。
    170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171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172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183.
    173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171;Le sens pratique.Paris:Editions de Minuit.1980.p191.
    174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183.
    175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176 Bourdieu,Pierre,and Loc J.D.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96.
    177 布尔迪厄虽然强调场域中的冲突,但将冲突局限于再生产的范围之内,其中难有社会革命式的突变发生。
    178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179 Bourdieu,Pierre.The production of belief:Contribution to an economy of symbolic goods.Media,Culture and Sosiety2(July).p147.转引自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180 Bourdieu,Pierre,and Loc J.D.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106.转引自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181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182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183 Bourdieu.,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53.译文参考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16-117页;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以及布尔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80-81页。
    184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77.
    185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86 比如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研究。
    187 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188 如上所述,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意指一个权力争斗位置的网状结点之间的关系性构成,但更强调关系性联结和其中潜在的利益争夺。由于图例标示的局限,只能给出其显性的一面。
    189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7页。
    190 Elliott,P.The Making of a televiseion Series-a Case Study in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London:Constable.1972.转引自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
    191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8-239页。
    192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9页。
    193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2-244页。
    194 Breed,W.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a function analysis,Social Forces,1955.33:326-55.Weaver,D.and Wilhoit,C.G.The American Journalist.Bloomington,IN: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86.pp127-128.
    195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196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麦奎尔认为,大多数媒介属于三类所有制:商业企业、私有非营利实体、公营部门。并要注意每一类的进一步细分,因为情况各不相同。
    197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198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199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8-209页。
    200 陈石安,《新闻编辑学》,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第48页。
    201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为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202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为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203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1页。
    204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为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205 小野秀雄,《新闻学原理》,第146页。转引自刘建明,《新闻学前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8页。
    206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207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208 关于所有者对新闻内容的影响,随着新闻产业的日益集中越来越复杂,种种情况尚处于争议之中,如有人认为,“媒介大王”占有的大型媒介集团中典型地表现为将个人的利益影响到编辑方针中;也有人认为,越来越大的报业规模和媒介产业集团,已经使得报社所有者与媒介内容之间的关系性越来越低,以至于个人想法难以实现。参见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215页。
    209 Ted Buchholz,Reporting for the Print Media,1993.p114.转引自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322页。
    210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211Weaver,D.andWilhoit,C.G.TheAmericanJournalist.Bloomington,IN:UniversityofIndianaPress.1986.pp127-128
    212 Patterson,T.Political roles of the journalist,in D.Graber,D.McQuail and P.Norris(eds),The Politics of News:the News of Politics,pp.17-32.Washington,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1998.
    213 Flaestad,B.and Holmlov,P.G.The journalist's view,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108-14.1976.
    214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215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216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217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218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219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220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221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222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223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224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225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2页。
    226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53页。
    227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89-90页。
    228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229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230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94页。
    231 顾忠华,《韦伯学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232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85-186页。
    233 王则柯、李杰,《博弈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234 陶涵主编,《比较新闻学》,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01页。
    235 黄旦先生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著作《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6 埃里森·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页。
    23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32-33页。
    238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239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240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41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42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243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244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25页。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公共管制中再一次得到验证。公共管制不仅没有阻碍反而有助于激进报刊的发展。见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245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27页。
    246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247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248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249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250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251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252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253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254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255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256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257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258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259 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9页。
    260 陶涵主编,《比较新闻学》,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12页。
    263 方兰生,《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第4页。
    264 Streckfuss,R.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Asearch and a Reassessment,Journalism Quarterly,Vol.67,No.4《Winter.1990).p 974.
    265 客观性的产生,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新闻场域博弈的策略性选择,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促成因素,比如,电报和照相的发展,科学观念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文化上的因素。
    266 Mirando,J.Embraeing Objectivity Early On:Journalism Textbooks of 1800s,Joumai of Mass Media Ethjcs,16(1),2001,pp30-31.转引目黄旦,《传看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267 Schudson,W.Discovering the News,NY: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78.pp77-81.
    268 当时的美国新闻教育界基本都是来自新闻第一线的新闻实践者。
    269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270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271 Bover,J.H.How Editors View Objectivity,Journalism Quarterly,Vol.58,NO.1(Spring),pp24-28.转引自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第165页。
    272 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4-71页。
    273 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第165页。
    278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280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3-34页。
    281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4-35页.
    282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5-50页。
    283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284 梵·迪克,《话语·心理·社会》,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89页。
    285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0-60页
    286 梵·迪克,《话语·心理·社会》,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7-78、87-90页。
    287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5、96、108、116页。
    288 辛斌,《批评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7页。
    289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290 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London:Longman,1989.ch.4.
    291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292 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London:Longman,1989.p85.转引自辛斌,《批评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293 此处的话语是一种特指,如军事化话语、商业化话语等。
    294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295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296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297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298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3页.
    299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300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301 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22.
    302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09页.
    303 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6页。
    304 马驰,《卢卡奇美学思想论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305 马驰,《卢卡奇美学思想论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306 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307 野口薰,《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研究》,曲翰章译,载北京:《国外社会科学 》,1986年第7期。
    308 金克木,《淡格式塔心理学》,载北京:《读书》,1986年第1期。
    309 Bourdieu,Pierre,and Loc J.D.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96.
    310 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300页。
    311 金克木,《谈格式塔心理学》,载北京:《读书》,1986年第1期。
    312 尽管斯沃茨在《文化与权力》中不无辛辣地讽刺说:“反思性对布尔迪厄而言是一种知识场域的策略。”
    313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47页.
    314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48页。
    315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316 李钦贝格,《为客观性辨护》,载: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26-244页。
    317 是不是此处正体现一种布尔迪厄指责的、黄旦先生也认同的学科暴力?
    318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319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320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321 参见张守夫,《亚里斯多德: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载《理论探索》,2000年第2期。
    325 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载《通讯与论文》,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年,第317页。
    326 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327 刘建明,《新闻学前沿:新闻学关注的11个焦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328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
    329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0页。
    330 潘文国,《“字本位”理论的哲学思考》,载北京:《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
    1. Bourdieu,Pierre,and Loc J.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2. Bourdieu,Pierre.Intellectual field and creative project.In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 M. F. D. Young.London: Collier-Macmillan. 1971
    3. Bourdieu,Pierre.The production of belief:Contribution to an economy of symbolic goods.Media,Culture and Sosiety2(July)
    4. Bourdieu.,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5.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6. Bourdieu.,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London: Longman, 1989.
    8.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v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York: Longman Publishing, 1995.
    9. 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2.
    10. Fairclough, N., Media Discourse.London/New York:Edward Arnold, 1995.
    11. Fowler, R. Literature as Social Discourse: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Batsford, 1981.
    12. Fowler, R. ; Hodge, B.;Kress, G, and Trew, T, Language and Control. London: Rontledge&Kegan Paul, 1979.
    13. Fowler , R. , Critical Linguistics. In K.Malmkjaer(ed.),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London: Routledge, 1991.
    14. Fowler.R.,ed, Linguistic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5. Halliday, M.A.K. & C. Matthiessen.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OLS) London and New York: Cassel, 1999.
    16. Halliday, M.A.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6.
    17. Halliday, M.A.K. & R. Hasan. Language,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8.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1994.
    19. 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Arnold, 1978.
    20. Halliday, M.A.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ts 1-3,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1,3.2,4.2.
    21.Halliday,M.A.K.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2.Hallid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L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Edward Arnold,1978.
    23.Harris,Z.S,Discourse Analysis,Language,1952,28;also in Fodor Katz,1964.
    24.Hodge,R and Kress,G.,Social Semiotics.Cambridge:Polity Press,1988.
    25.Kress,G.and Hodge,R.,Language as Ideolodg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26.Labov,W.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Oxford:Blackwell,1972.
    27.Martin,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2.
    28.Martin,J.R.& Rose,David.Working with Discourse.London & New York:Continuum,2003.
    29.Nelson Phillips& Cynthia Hardy.Discourse Analysis: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Sage Publications,2002
    30.van Dijk,T.A.& W.Kintsch.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3.
    31.van Dijk,T.A.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5.
    32.van Dijk,T.A.Macrostructures.Hillsdale N J:Erlbaum,1980.
    33.van Dijk,T.A.News Analysis.Hillsdale NJ:Erlbaum.1987.
    34.van Dijk,T.A.News as Discourse.Hillsdale NJ:Erlbaum,1987.
    35.van Dijk,T.A.Some aspects of Text Grammars.The Hague:Mouton,1972.
    36.van Dijk,T.A.Text and Context.London:Longrnan,1977.
    1.詹姆斯·鲍尔·吉,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阿·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3.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4.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6.阿尔都塞,列宁和哲学及其他论文集,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
    7.阿尔都塞,自我批评论文集,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8.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10.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1.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2.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3.巴尔特,符号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4.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1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巴雷特、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8.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9.鲍尔德温、朗赫斯特等,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0.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2.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3.波普尔,
    24.波特、韦斯雷尔,话语与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化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布迪厄,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8.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布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法兰西学院专题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布迪厄,男性统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年
    31.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32.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3.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4.布迪厄,自由交流,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35.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6.布莱恩·雷诺,福柯十讲,韩泰伦编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
    37.布朗,话语分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38.马驰,卢卡奇美学思想论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9.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40.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陈开顺,话语感知与理解,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42.陈石安,新闻编辑学,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
    43.陈忠化、刘心全、杨春苑,知识与语篇理解,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44.董晓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45.梵·迪克,话语·心理·社会,冯冰编泽,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6.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47.梵凡,中西新闻比较论,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
    48.方兰生,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49.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50.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1.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52.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3.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4.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55.福柯,疯癲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56.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57.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58.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9.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60.傅永军、王元军、孙增霖,批判的意义--马尔军塞、哈贝马斯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济南:同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6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3.顾忠华,韦伯学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65.哈替姆、马森,话语与译者,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66.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67.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68.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
    69.韩礼德,韩礼德语言学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70.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71.洪汉鼎,理解与真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72.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73.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75.佳洛替,认知心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6.蒋成瑪,读解学引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77.卡伦,媒体与权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卡瑞、辛顿,英国新闻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79.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0.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81.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82.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3.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4.库尔泰、尤瑟大,叙述与话语符号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85.库兰、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86.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87.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88.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9.李幼蒸,结构与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90.李幼蒸,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1.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92.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共四卷),周昌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93.刘建明,新闻学前沿:新闻学关注的11个焦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94.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5.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6.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97.马蒂尼奇,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98.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99.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
    100.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0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102.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103.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4.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05.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106.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7.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108.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109.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三民书局,1994年
    110.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11.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2.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3.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114.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15.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6.斯多克,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7.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8.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19.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20.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1.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3.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为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124.陶涵主编,比较新闻学,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
    125.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和含混性,冯川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26.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127.托多罗大,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8.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9.王则柯、李杰,博弈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0.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1.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2.希尔贝克、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33.萧净宇,超越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4.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5.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6.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137.杨保军,新闻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8.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9.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0.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141.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4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