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婆娑—世界,半掩两扇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翻译活动都不可能在真空状态下孤立进行,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1949-1966年这十七年间,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利话语的左右,翻译成为一种有计划的政治行为。“一切服务于革命”的指导方针贯穿了整个十七年的翻译史,翻译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这一角色在十七年期间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虽然这一期间的翻译成就可谓斐然,但在对原文作者和作品的选择上却出现了一定的偏颇,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未能得到及时的译介。
     论文在简要介绍中国翻译活动和主要翻译理论,以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两大转向之后,从时期的选择、国别的选择和类别的选择三个方面阐明了该文的选题原因。
     而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诗学理念统领的十七年期间,中国对作家和作品的译介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十七年语境对英美剧作家和剧作的选择虽然有力地巩固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但与此同时,这种选择上的公式化和概念化也不免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中国民众面前展现了一幅不全面的、扭曲的、并有着一定误导性的英美戏剧图谱。
     在探讨十七年间英美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过程中,笔者无意局限于对静态的翻译文本的罗列和梳理,亦无意于评论各个译本的优缺点及各位译者的迥然相异的翻译策略,而是希望透过十七年间英美戏剧翻译这一“斑”,同时借用文化学派的主要理论,力求窥到社会大环境对翻译活动之影响以及翻译活动所扮演的历史文化角色这一“豹”。
     论文在探讨了十七年间英美戏剧翻译的制约因素之后,深入研究了莎士比亚、肖伯纳、莉莲·海尔曼和克利福德·奥德茨之戏剧作品的译介原因,并进一步对奥斯卡·王尔德和尤金·奥尼尔在十七年间的“缺席”原因进行了仔细剖析,力求从另外一个侧面来透视出译入语文化对翻译所进行的操控。
No translation can ever be done in isol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dominant influence and the tight restriction of cultu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d State discourse,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uring the 17 years (1949-1966) unavoidably became highly political. With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Be in the sole service of the revolution”running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these years, translation gave full rein to its role as a tool for political striving. The achievements made during this period, though remarkable, can by no means blanket the lopsidedness in the choic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laywrights as well as their plays.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major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two significant“turns”in contemporary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dissertation expounds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is topic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choice of the period; the choice of the countries; and the choice of the category.
     The“cultural turn”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 affords us an even broader space of thought. During the 17 years, in which the poetics of“Socialist Realism”dominates, the tendencies of formulism and conceptualization became unprecedentedly evident in the choic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laywrights as well as their plays to be translated. These tendencies, while consolidating the ideology and poetics then, inevitably bring about some negative impacts: presenting the Chinese readers with an incomprehensive, distorted, and somewhat misleading picture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plays.
     This dissert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confined to the enumeration of the translated plays, nor is it intended to comment on the merits and the defects in each translation and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the translators applied. Instead, by making an intens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lays during the 17 years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major theories of the Cultural School, this dissertation hopes to catch a glimpse of the influences imposed by the historical period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ole translation played.
     After probing into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hat monitored the transl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lays during the 17 years,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reasons why Shakespeare, George Bernard Shaw, Lillian Hellman and Clifford Odets had their plays translated into China. What’s more, the dissertation also analyses in depth the reasons that account for the“absence”of Oscar Wilde’s and Eugene O’Neill’s plays during these years, trying to demonstrat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e target culture’s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ion.
引文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页。
    1钱存训:《近代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文献》1986年第2期。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82页。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4页。
    1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第8页。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p116.
    1 Itamar Even-Zohar.“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 1990, pp. 9-26.
    2 Gidon Toury.“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 198.
    3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 1990, p.5.
    1 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London: Routledge. 1996, p7.
    2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pp. 7-9.
    1 Roderick MacFarquhar, John K. Fairbank:《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2《文艺报》于1950年第3卷第3期刊登了敏泽的文章《反动没落的美国文学》,1951年第3卷第6期刊登了赵仲沅的文章《腐朽的美国反动文学》。
    3该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询结果。
    1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pp. 1-8.
    1 Theo Hermans.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p128.
    1 Theo Hermans. The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ion. London & Sydney: Croom Helm, 1985, p.13.
    1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pp. 11-25.
    1 Roderick MacFarquhar, John K. Fairbank:《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7-58页。
    1引自《关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1060--1962?),载《毛泽东思想杂集》
    2 Roderick MacFarquhar, John K. Fairbank:《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09页。
    3同上,第130页。
    4同上,第68-69页
    1 Roderick MacFarquhar, John K. Fairbank:《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1沈志远:《为翻译工作的计划化和提高质量而奋斗》,《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5期,第9页。
    1引自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第385-386页。
    2《翻译通报》编后记,1950年第1卷第5期。
    1“翻译工作笔谈会”,《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2期,第33页。
    2“翻译工作笔谈会”,《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2期,第15页。
    3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三),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第250页。
    
    1袁昌英:《翻译界的急切问题》,《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2期,第20页。
    2阎庆甲:《我对全国翻译工作会议的希望》,《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2期,第21页。
    3沈志远:《为翻译工作的计划化和提高质量而奋斗》,《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5期,第10页。
    1沈志远:《为翻译工作的计划化和提高质量而奋斗》,《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5期,第14-15页。
    2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1954年8月19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转引自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08页。
    
    1“翻译工作笔谈会”,《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3期,第38页。
    2翁濂:《展开翻译界的三反运动》,《翻译通报》1952年三月号,第3页。
    3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8页。
    1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薛鸿时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2金人:《论翻译工作的思想性》,《翻译通报》,1951年第2卷第1期,第9页。
    1引自《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高文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前言
    
    1吕效平:《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9页。
    2同上。
    3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
    1高文升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1朱寿桐:《告别戏剧世纪》,《文艺报》,2002年4月18日。
    1引自吕效平:《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43页。
    1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p.162—173.
    2 Susan Bassnett: 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90.
    3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172.
    4 Susan Bassnett: 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101.
    1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41-142页。
    2风俗喜剧通常并不涉及重大的社会问题,而是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和隔膜等,剧中的语言幽默诙谐,其中也可以看出法国戏剧的影响以及莫里哀的影子。
    3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现当代部分·第二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1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588页。
    1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2页。
    1周光明:《翻译与政治修养》,《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5期,第30页。
    2《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0页。
    3同上,第77页。
    1王友贵:《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第19-20页。
    1《苏联作家协会章程----1934年9月1日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1935年11月17日苏联人民委员会批准》,《苏联文学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13页。
    2留里柯夫:《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几个问题》,殷涵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120页。
    1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2蒋培坤:《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29-330页。
    3穆拉维耶娃、屠拉耶夫:《西欧文学简论》,殷涵译,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6页。
    1阿·杰明季耶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文学的主要方向》,曹庸译,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11-12页。
    2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1-42页。
    3穆拉维耶娃、屠拉耶夫:《西欧文学简论》,殷涵译,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8页。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48页。
    2吕效平编著:《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4页。
    1周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45页。
    2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页。
    3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1转引自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05-106页。
    1《和苏联朋友们谈新中国的戏剧----在莫斯科全俄戏剧协会和全俄戏剧协会列宁格勒分会的报告》,收录于《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张光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57年,第77页。
    1《戏剧工作为总路线而奋斗----在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总结发言》,收录于《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张光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57年,第50-51页。
    1张冲:《适时的莎士比亚(代前言)》,《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语境、互文、多种视域“莎士比亚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全国研讨会论文集》(张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9-110页。
    2也有学者认为《理查二世》创作于1594-1596年。
    3也有学者认为《爱的徒劳》创作于1590-1592年。
    1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14页。
    2也有学者认为《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创作于1593-1594年。
    1也有学者认为《暴风雨》创作于1612年。
    1引自米·莫罗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舞台上》,吴怡山译,上杂出版社,1953年,第124页。
    1引自米·莫罗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舞台上》,吴怡山译,上杂出版社,1953年,第124页。
    2同上,第128页。
    3引自《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8页。
    4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6-107页。
    1米·莫罗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舞台上》,吴怡山译,上杂出版社,1953年,第28页。
    1引自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93页。
    1引自戈宝权:《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刊《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2页。
    2同上,第334页。
    1引自李伟民:《莎士比亚在中国政治环境中的变脸》,《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总第95期),第36页。
    1留里柯夫:《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几个问题》,殷涵译,作家出版社,1956,第64页。
    1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18-119页。
    2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35页。
    3同上,第136页。
    1穆拉维耶娃、屠拉耶夫:《西欧文学简论》,殷涵译,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53页。
    2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19.
    1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264-265页。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卞之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1巴拉萧夫:《萧伯纳评传》,杨彦劬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35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98页。
    4巴拉萧夫:《萧伯纳评传》,杨彦劬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5页。
    1黄嘉德编:《萧伯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页。
    1肖伯纳:《论问题剧》,《萧伯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0页,第226页。
    2引自黄嘉德:《萧伯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1鲁迅:《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23页。
    2列诺克斯·罗宾逊:《肖伯纳》,《1956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和对外文化联络局编印,1956年,第8-9页。
    1引自鲁效阳:《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页。
    2阿·佩治·阿诺特:《肖伯纳与苏联》,《1956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和对外文化联络局编印,1956年,第21页。
    3引自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593页。
    1引自鲁效阳:《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56页。
    2巴拉萧夫:《萧伯纳评传》,杨彦劬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1页。
    3同上,第45页。
    4同上,第42页。
    1引自沈益洪编:《萧伯纳谈中国》,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1雁冰:《萧伯纳》,《学生杂志》,第六卷第2号、第3号,1919年,2-3月。
    1雁冰:《萧伯纳》,《学生杂志》,第六卷第2号、第3号,1919年,2-3月。
    1新华社27日讯:《纪念萧伯纳诞生100周年、易卜生逝世50周年:中外戏剧艺术界人士在北京集会》,《人民日报》,1956年7月28日。
    2引自鲁效阳:《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页。
    3《戏剧报》记者:《记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易卜生纪念会》,《戏剧报》,1956年8月号,第4页。
    4张梦麟:《说真话》,《萧伯纳在上海》,乐雯剪贴翻译并编校,上海野草书屋印行,1933年,第18页。
    
    1郑振铎:《批判的现实主义作家肖伯纳----“肖伯纳选集”序》,《戏剧报》,1956年7月号,第36页。
    2倪平:《大师与中国:萧伯纳与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3蔡文显:《萧伯纳戏剧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特点》,《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4郑振铎:《批判的现实主义作家肖伯纳----“肖伯纳选集”序》,《戏剧报》,1956年7月号,第36页。
    1威廉·曼彻斯特(美):《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The Glory and the Dream)(下),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广州外国语学院问题研究室翻译组、朱协译,2004年,第570-571页。
    1曹靖华:《谈苏联文学》,载《人民文学》1951年第4卷第1期。
    1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5-26页。
    1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1953),《周扬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3同上,第88页。
    4马琦编著:《编剧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页。
    1勒弗维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8-39页。
    1《安乐王子》由周作人翻译,当时他将王尔德译为“淮尔德”。
    2《新青年》在第一卷时名为《青年杂志》。
    1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
    2郁达夫:《艺术与国家》,《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3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副刊》,1926年6月17日。
    1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517页。
    2同上,第517-518页。
    
    1留里柯夫:《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几个问题》,殷涵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108-109页。
    2 2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98页。
    3高尔基:《论文学》,孟昌译,《人民文学》,1953年第7-8期,第119页。
    1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08页。
    2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520页。
    3同上,第526页。
    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82页。
    1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8页。
    2同上,第210页。
    3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4页。
    1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9页。
    1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1奥尼尔一生中共四次荣获普利策奖,还有一次是1957年。
    1引自郭继德:《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纪念尤金·奥尼尔逝世50周年》,《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2汪义群:《奥尼尔创作论》,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1页。
    1沈雁冰:《美国文坛近状》,《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5期。
    
    1吕效平编著:《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
    2同上,第284-285页。
    3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第418页。
    1引自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组编:《外国文学参考资料〈现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第713页。
    2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1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 General editors’preface. In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vii.
    2王朝闻:《喜闻乐见----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论剧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页。
    1方长安:《论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第351页。
    1引自陈世雄:《20世纪西方戏剧的政治化趋势》,《戏剧》杂志,2001年第1期。
    1夏衍:《生活·题材·创作----和几位青年剧作家的谈话》,《剧本》月刊,1962年第9期。
    2王余辑录:《回忆周总理谈文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3页。
    3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pp. 7-9.
    Roderick MacFarquhar, John K. Fairbank,费正清(美)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页,第57-58页。
    阿·杰明季耶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文学的主要方向》,曹庸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11-12页。
    阿·佩治·阿诺特:《肖伯纳与苏联》,《1956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北京: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和对外文化联络局编印,1956年,第21页。
    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戴镏龄,吴志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9-110页,,第141-142页,,第588页,第593页。
    阿瑟·米勒:《阿瑟·米勒论戏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阿泰莫诺夫、格腊日丹斯卡雅等:《十八世纪外国文学》(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
    奥泽罗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若干问题》,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巴拉萧夫:《萧伯纳评传》,杨彦劬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4页,第5页。
    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陈丙莹:《卞之琳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第385-386页。
    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页,第39页,第41-42页。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48页。
    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第351页。
    崔志远:《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范西里夫:《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荒芜译,重庆:天下图书公司,1950年。
    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年。
    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高尔基:《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43页。
    高文升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戈宝权:《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刊《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2页。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93页,第264-265页。
    郭继德:《奥尼尔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郭继德:《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纪念尤金·奥尼尔逝世50周年》,《尤金·奥
    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郭继德:《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修订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贺祥麟:《莎士比亚研究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黄爱华:《20世纪中外戏剧比较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黄嘉德编:《萧伯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页,第41页。
    蒋培坤:《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29-330页。
    杰明季耶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文学的主要方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解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酒井直树等主编:《西方的幽灵与翻译的政治》,钱竞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凯瑟琳·休斯:《当代美国剧作家》,谢榕津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乐雯剪贴翻译并编校:《萧伯纳在上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廖可兑:《美国戏剧论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廖可兑:《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列诺克斯·罗宾逊:《肖伯纳》,《1956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北京: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和对外文化联络局编印,1956年,第8-9页。
    凌志坚:《萧伯纳传》,正中书局,1936年。
    留里柯夫:《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几个问题》,殷涵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120页。
    柳鸣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鲁效阳:《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57页,第59页。
    鲁迅:《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23页。
    吕效平:《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第239页,第276页,第284页。
    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08页。
    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第308页。
    马琦编著:《编剧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页。
    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现当代部分·第二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2年。
    孟昭毅:《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米·莫罗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舞台上》,吴怡山译,上杂出版社,1953年,第124页。
    莫洛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巫宁坤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
    穆拉维耶娃,屠拉耶夫:《西欧文学简论》,殷涵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6页,第8页,第53页。
    倪平:《大师与中国:萧伯纳与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倪平编著:《萧伯纳与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第4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钱中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沈益洪编:《萧伯纳谈中国》,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孙白梅:《西洋万花筒:美国戏剧概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孙家琇主讲:《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北京:北京图书馆编印,1954年。
    孙致礼:《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49-1966》,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页。
    特罗菲莫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艺术的创作方法》,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第418页。
    瓦西里耶夫:《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孟永祈,郑伯山译,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
    汪义群:《奥尼尔创作论》,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1页。
    汪义群:《奥尼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9页,第25-26页。
    王朝闻:《喜闻乐见----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论剧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页。
    王朝闻等:《论剧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王福湘:《悲壮的历程: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余辑录:《回忆周总理谈文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3页。
    威廉·曼彻斯特(美):《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The Glory and the Dream)(下),广州外国语学院问题研究室翻译组、朱协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第570-571页。
    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
    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批评百年回眸1900-2004中国翻译批评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吴其尧:《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元迈:《现实的发展与现实主义的发展》,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
    吾文泉:《跨文化对话与融合: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萧立明:《新译学论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肖伯纳:《论问题剧》,《萧伯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0页,第226页。
    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罗选民,屠国元主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许钧主编:《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薛鸿时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郁达夫:《艺术与国家》,《郁达夫文论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张冲主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语境、互文、多种视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05-106页。
    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张梦麟:《说真话》,《萧伯纳在上海》,乐雯剪贴翻译并编校,上海:上海野草书屋印行,1933年,第18页。
    张艳华:《不落的帷幕:经典戏剧的哲学阐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
    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赵仲沅:《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周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45页。
    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1953),《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8页。
    《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录》: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956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对外文化联络局著,北京: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对外文化联络局,1956年。
    《翻译资料联合目录》: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60年。
    《和苏联朋友们谈新中国的戏剧----在莫斯科全俄戏剧协会和全俄戏剧协会列宁格勒分会
    的报告》:收录于《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张光年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第77页。
    《剧本:翻译专刊》:剧本月刊社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剧本:话剧专刊1964》:剧本月刊社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
    《剧本:坚决支持越南人民反美爱国斗争剧本专号》:剧本月刊编辑委员会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5年。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8页,第190页。
    《欧洲近代文学思潮简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
    《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册):新文化出版社著,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苏联作家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后的有关言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苏联文学组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苏联作家协会章程----1934年9月1日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1935年11月17日苏联人民委员会批准》:《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13页。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现代部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第713页。
    《我国翻译出版人民民主国家书籍目录: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中央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局著,北京:中央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局,1954年。
    《我国翻译出版资本主义国家书籍目录: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中央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局著,北京:中央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局,1954年。
    《戏剧工作为总路线而奋斗----在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总结发言》:收录于《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张光年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第50-51页。
    《英国文学史》(上):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秦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三):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第250页。
    M.罗曼诺夫:《美国进步文学问题》,陈麟瑞译,《翻译月刊》,1950年第2卷第2期,第38页。
    蔡文显:《萧伯纳戏剧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特点》,《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曹靖华:《谈谈苏联文学》,《人民文学》,1951年第4卷第1期,第40页。
    查明建:《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89页。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第3-7页。
    方长安:《论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冯雪峰:《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报》,1952年第14-20号。
    冯亦代:《乔治·伯纳·萧》,《文艺报》,1956年第8期。
    戈哈:《垂死的阶级,腐朽的文学----美国的‘垮掉的一代’》,《世界文学》,1960年2月号,第149一150页。
    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30-33页。。
    金人:《论翻译工作的思想性》,《翻译通报》,1951年第2卷第1期,第9页。
    蓝仁哲:《莎剧的翻译: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兼评方平主编的〈新莎士比亚全集〉》,《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40-44页。
    梁志坚:《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纵----以《卖火柴的女孩》中文译本为例》,《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第27-31页。
    穆凤良,许建平:《源语意图的识别与翻译----关于翻译的文化因素思考》,《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第35-38页。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第31-34页。
    平洪:《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19-23页。
    钱存训:《近代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文献》1986年第2期。
    沈雁冰:《美国文坛近状》,《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5期。
    沈志远:《为翻译工作的计划化和提高质量而奋斗》,《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5期。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第16-23页。
    王宁:《翻译的文化构建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第5-9页。
    王友贵:《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第19-20页。
    翁濂:《展开翻译界的三反运动》,《翻译通报》1952年三月号,第3页。
    夏衍:《生活·题材·创作----和几位青年剧作家的谈话》,《剧本》月刊,1962年第9期。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第7-11页。
    徐永煐:《从翻译‘自由主义’说到政治认识》,《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3期,第5页。
    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副刊》,1926年6月17日。
    阎庆甲:《我对全国翻译工作会议的希望》,《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2期,第21页。
    雁冰:《萧伯纳》,《学生杂志》,第六卷第2号、第3号,1919年,2-3月。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2页。
    余东:《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第15-19页。
    袁昌英:《翻译界的急切问题》,《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2期,第20页。
    张玉双:《论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矛盾统一性》,《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第28-30页。
    郑振铎:《批判的现实主义作家肖伯纳----“肖伯纳选集”序》,《戏剧报》,1956年7月号,第36页。
    周光明:《翻译与政治修养》,《翻译通报》,1950年第1卷第5期,第30页。
    朱寿桐:《告别戏剧世纪》,《文艺报》,2002年4月18日。
    《关于文艺界展开抗美援朝宣传工作的号召(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决议)》:《文艺报》,第3卷第2期,1950年11月10日。
    《纪念萧伯纳诞生100周年、易卜生逝世50周年:中外戏剧艺术界人士在北京集会》:《人民日报》,1956年7月28日。
    《记世界文化名人肖伯纳、易卜生纪念会》:《戏剧报》,1956年8月号,第4页。
    A.马尔兹:《马尔兹独幕剧选集》,叶芒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
    L.海尔曼:《彻骨寒风》,金易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L.海尔曼:《守望莱茵河》,冯亦代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4年。
    奥斯卡·王尔德:《理想丈夫》,文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奥斯卡·王尔德:《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王尔德的两出喜剧》,余光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道林·格雷的画像》,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全集》,赵武平,荣如德,巴金译,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戏剧选》,钱之德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
    卞之琳:“译本说明”,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曹禺:“发刊词”,《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良廷:“译者后记”,克利福德·奥德茨:《奥德茨剧作选》,陈良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冯亦代:“沪版后记”,L.海尔曼:《守望莱茵河》,冯亦代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4年。
    符家钦:“译者前记”,高伊,杜索:《根深蒂固》,符家钦译,作家出版社,1955年。
    高伊,杜索:《根深蒂固》,符家钦译,作家出版社,1955年。
    赫布·丹克:《四十九经度》,叶君健译,光明书局,1953年。
    克利福德·奥德茨:《奥德茨剧作选》,陈良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鲁迅:“序言”,乐雯剪贴翻译并编校:《萧伯纳在上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莎士比亚:《奥瑟罗》,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莎士比亚:《汉姆莱特》,曹未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卞之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喜剧5种》,方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曹未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孙法理:“译序”,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道林·格雷的画像》,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巫宁坤:“作者介绍”,莫洛佐夫:《莎士比亚在苏联》,巫宁坤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
    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萧伯纳剧作选》,贺哈定、吴晓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萧伯纳:《奇双会》,胡春冰译,大公书局,1950年。
    萧伯纳:《萧伯纳戏剧三种》,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叶君健:“内容提要(录自《文艺报》“美国反动文化日趋孤立”一文)”,《四十九经度》,赫
    布·丹克,叶君健译,光明书局,1953年。
    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荒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张冲:《适时的莎士比亚(代前言)》,《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语境、互文、多种视域----“莎
    士比亚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全国研讨会论文集》(张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张中载:“序”,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Aaron, Daniel. Writers on the Lef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Abrams, M·H,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English Literature (Volume II) (sixth edition).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1993, p1713.
    Baker, Mona.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Routledge, 2005.
    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General editors’preface.”In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vii.
    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Bassnett, Susan:“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90, p101.
    Bermann, Sandra; Wood, Michael. Nation, Language, and the Ethics of Transl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Coelsch-Foisner, Sabine, ed. Drama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Practice. Europa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2004.
    Cronin, Michael.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Routledge, 2003.
    Cronin, Michael. Translation and Identity. Routledge, 2006.
    Damrosch, David.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Davis Kathlee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Ellis, Roger,, Oakley-Brown, Liz. Translation and Nation: towards a Cultural Politics and Englishness.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1.
    Even-Zohar, Itamar.“Polysystem Theory.”Poetics Today 11:1, 1990, pp. 9-26.
    Even-Zohar, Itamar.“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Green, Yaacov Jeffrey. Thinking through Transl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1.
    Hatim, Basil & Munday, Jeremy. Translation ----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Herbrechter, Stefan. Cultural Studies: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Translation. rodopi, 2002.
    Hermans, 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Hung, Eva.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Studies in History, Norms and Image Projection. John Benjamins Pub. Co., 2005.
    Lefevere, Andre.“Translation Studies: The Goal of the Discipline.”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edited by James S. Holmes, Jose Lambert and Raymond van den Broeck. Louvain: ACCO, 1978.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pp. 7-9.
    Lindsay, Jennifer. Between Tongues:Translation and/of/in Performance in Asia.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6.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172, pp.162—173.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p116.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19.
    Pokorn, Nike K.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Axioms: Translation into a Non-mother Tongue. J. Benjamins Pub., 2005.
    Robinson, Douglas. The Translator’s Tur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Robinson, Douglas.Who Translates? Translator Subjectivities Beyond Reas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Rubel, Paula G., Rosman, Abraham. Translating Culture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and Anthropology, Berg, 2003.
    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London: Routledge. 1996, p7.
    Snell-Hornby, Mary.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 J. Benjamins Pub., 2006.
    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J. Benjamins Pub. Co., 1988.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Toury, Gideon.“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 198.
    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