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城市异托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借鉴异托邦、城市文化、形象学、后殖民等理论,建构城市异托邦的研究范式,重点论述城市异托邦的生成机制和研究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文学,特别是英语长篇小说中老北京和老上海的形象。老北京和老上海采用学界常用的称谓,时间范围对应20世纪前半期。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分为六章,前三章侧重理论辨析,后三章主要剖析案例。
     第一章论述城市异托邦的理论谱系。比较文学形象学在研究异域文学形象时,经常套用乌托邦理论,但是无论从词源学,还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乌托邦都是指现实中不存在的地方。比较而言,异托邦才是现实存在的,而又不同于“自我”的“他者”空间。此外,人类的空间体验也不是均质的,而是因地域、城市的不同有着各色差异,因而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形象整体研究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缺陷。考虑到城市是异托邦的代表形态之一,比较文学形象学应拓宽理论思路,扩展研究对象,把城市异托邦(城市的域外文学形象)作为突破口之一。
     第二章阐述城市异托邦的生成机制,主要包括期待视野、亲身体验和文本表述三个部分。一般而言,人们主要是通过文本、图像等材料间接接触异域城市,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及社会集体想象物深深制约着他们对异域情调的想象。对于亲身体验城市异托邦的作家而言,他们则通过漫游城市街道、观察城市风貌等方式来搜集异质文化元素。在文本表述的阶段,作者往往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借助“城市间性”将感受到的城市异托邦以文学的形式描述出来。
     第三章分析城市异托邦的研究范畴,分为精神、空间、市民三个层面。精神层面是核心内容,它通过空间和市民两个可见层面表现出来,可以分为正面、反面、中性三种基本特征;空间层面主要指作品中描述的异域城市文化景观和整体性的空间布局;市民层面则指生活在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就文化身份而言,他们可划分为土著(原住民)、外族、“文化杂种”三种类型。
     第四章论述20世纪之前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和上海形象,为全文增加了历史的深度。在马可·波罗时代,汗八里被视为人间的黄金天堂,西方中世纪晚期的世俗欲望在此得到传奇般映现。新航路开辟之后,一批批传教士来到北京,向西方描述了一座“希望之城”。然而当欧洲的启蒙思潮退去,晚清的京师开始沦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巴比伦”,并逐渐退化成黑暗东方的堕落中心。开埠后的上海很快从一个小“混血儿”身份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城市”,在西方文学中的形象也越来越暧昧,从充满生机的通商口岸演变为妖冶的“恶之花”。
     第五章主要分析英语长篇小说中的老北京,兼论这座城市在当时西方文学中的代表性精神特征。20世纪前期的老北京依然保存着梦幻般的古都余韵,因世界大战而迷惘的西方作家纷纷来到这里,试图寻求失落的精神家园。与此相呼应,此时的北京则成为西方作家内心空间的隐喻。在英语长篇小说中,老北京的迷人魅力主要通过古老的文化景观和内向封闭型的空间格局体现出来,城市空间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异,并充斥着管制跨文化交流的力量。在小说中,老北京的原住民大多是质朴而谦逊的,体现着古老东方的优秀品质;外族人则大多异常迷恋老北京的城市景观和文化氛围;异质文化间碰撞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中国传统文化吸引、约束甚至战胜了外来西方文化。
     第六章主要分析英语长篇小说中的老上海,兼论这座城市在当时西方文学中的代表性精神特征。20世纪前期的老上海是一座畸形繁荣的城市,有着“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冒险家的乐园”等称谓。与中国作家笔下常见的摩登上海形成鲜明对比,此时西方文学中的上海则是混乱、堕落的城市。英语长篇小说很少描写老上海的声光化电、高楼大厦等现代景观,反而关注落后、脏乱的角落,租界与华界的空间杂糅景象隐喻了一座“马赛克城市”。在小说中,老上海原住民的形象大多是狡黠而残暴的;外族人则大多被描述为冒险家式的人物,他们在这座充满诱惑的城市中终日淘金发财、寻欢作乐、放纵欲望;异质文化间碰撞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外来西方文化腐蚀、约束甚至冲垮了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结语指出,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城市异托邦的具体形象可能千变万化,但最基本的面孔却只有两副:其一,该城市的文化与叙述者所属城市的文化以相异性为主;其二,该城市的文化杂糅了叙述者所属城市的文化,体现出较多的相似性。英语长篇小说中的老北京与老上海形象分别是城市异托邦两副面孔的典型代表:对于他者(西方作家)而言,作为异托邦的老北京体现出更多的相异性,作为异托邦的老上海则体现出更多的相似性。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construct a research model of city heterotopia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mainly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ies about Imagologie,Heterotopia,City Culture and Post-Colonialism.It focuses on the configurative mechanism and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city heterotopia,by analyzing Old Peking's and Old Shanghai's image in Western literature,especially in English novels.The period of Old Peking and Old Shanghai is delimited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with the first three on theoretical exposition,and the last three on case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of city heterotopia.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magologie often uses utopia to illustrate foreign lands,but utopia refers to a place which does not exist in reality.Comparatively speaking, heterotopia is the "other" space which truly exists,a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lf" space.In addition,human spatial experience is not homogeneous,but varies with different regions and cities,and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national images unavoidably has many flaws.Considering the city is one of heterotopia's representative forms,Imagologie should expand its theory,broaden its scope of research,and take the study of city heterotopia(the literay image of a foreign city) as a breakthrough.
     The second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configurative mechanism of city heterotopia.It includes three parts:expectation horizon,in-person experience and text representaion.Generally speaking,people comprehend a foreign city maily indirectly through materials such as texts and pictures.This comprehension is ofe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ir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collective imagination.However,a writer experiences a city heterotopia directly by himself,and he observes the hetero-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city by roaming in the street and viewing the cityscape. In the stage of textual representation,the writor often shows his obvious tendency when describing the foreign city in the light of "intercityship".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city heterotopia,which includes three aspects:spirit,space and resident.The spiritual aspect is central part, and it is displayed through the spatial and residential aspects.The spirit aspec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essential features:positive,negative and neutral.The space aspect mainly refers to the scape of the foreign city and its whole spatial arrangement.The resident aspect refers to the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 who,according to their cultural statuses,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the natives,the aliens and the cultural hybrids.
     The fourth chapter explicates the image of Peking and of Shanghai in Western literature before the 20th century,so as to give a historical depth to the dissertation.In the age of Marco Polo,Cambaluc was considered a golden paradise on earth,which manifested the secular desire in the last period of the Middle Ages in the west.After the new sea route was discovered,many Christians took great pains to disseminate the Gospel to the "City of Hope".However,when the Enlightenment tides receded, Peking seemed to degenerate gradually into "Eastern Babylon" and the center of the dark East.On the other hand,after opening the port,Shanghai developed very quickly from a small "hybrid" to "the world's fifth largest city",and its image in western literature became more and more ambiguous,from a vital trading port to a seductive "wicked flower".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Old Peking in English novels,while expounding its representativ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ture.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Old Peking still preserved the illusory charm of an ancient capital,and the western writers who were disillusioned in the World Wars came to Peking,trying to search for the lost spiritual homeland.Therefore,Peking became a metaphor in the western writers' mind space.In English novels,Old Peking's enchanting glamor mainly manifests through the ancient cityscape and its introverted space pattern.The urban space demonstrated a strict hierarchical system and a ubiquitous power which controlled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most situations,the natives of Old Peking were portrayed as simple and humble, embodying the superior quality of the ancient East;the aliens were attracted by Old Peking's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cultural atmosphere;the result of collis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was usually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bsorbed,restricted or defeated external Western culture.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Old Shanghai in English novels,while elucidating its representativ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ture.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Old Shanghai was an abnormally prosperous city, regarded as "Eastern Paris","Western New York" and "adventurers' paradise".In the Chinese writers' works,Old Shanghai was a modern city,but in western literature, Shanghai was a barbarous,chaotic and uncivilized city.The English novels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modern cityscapes of Shanghai,such as skyscrapers.On the contrary, they focused on the messy and dirty corners,the intermixed space of the Concession and the Chinese area deemed Shanghai as a metaphor of "mosaic city".In most situations,the natives of Old Shanghai were depicted as sly and cruel;the aliens were described as adventurers,who sought fortune,pleasure and indulgenec all day;the result of the collis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was the intruding Western culture overwhelmed,eroded or defeat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clusion of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al systems,city heterotopia only has two basic faces:first,the culture of this city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riter's culture;second,the culture of this city culture mingles with the writer's culture,sharing many similarities.The image of Old Peking and the Old Shanghai in English novels represent respectively the two basic faces:to the western writers,as city heterotopia,Old Peking is more different and unfamiliar,Old Shanghai is more similar and familiar.
引文
1 参阅论文第一章第一节。
    2 参阅论文第一章第二节。
    3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1 华新民:《法国诗人和老北京》,载《人民日报》,2000年7月8日。
    2[英]兰宁、柯灵:《上海史》第34章,译文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53页.
    3 G.Suttles,The Social Order of the Slum:Ethnicity and Territory in the Inner C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4 这里采用逻辑上的三分法,讨论的前提是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因此,城市面孔与叙述者文化完全相同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5 北京与上海分别为崛起于农业时代的中国行政中心城市与崛起于工业时代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大陆型农业国家,中国很早便出现了一套以首都为中心的封建城市体系。尽管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前半期,北京尚是一个地方性政治中心,但是,元代以后却上升为国家的首都,因而成为中国封建政治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虽然于宋代便开始出现,其大发展却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上海一跃而成为中国最人的经济中心城市。
    1 参见张鸿生:《文学中的上海想像》,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第161-168页;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德]胡戈·狄泽林克:《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方维规译,载《中国比较文学》,1993年第1期。
    3[法]基亚:《比较文学》,颜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序言。
    4[法]基亚:《比较文学》,颜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6页。
    5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1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2 《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0页。
    3 这里仅举其要,下文将详细论述学界对中国域外形象的研究成果。
    1 Michel Foucault,"Questions on Geography",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tr.C.Gordon.New York:Pantheon,p.149。汉译参见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6页。
    2 F.Jameson,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p.ⅹⅵ.
    3 F.Jameson,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p.154.
    4 Derek Gregory,Geographical Imagination,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4,p.409.
    5 Edward W.Soya,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p.323.
    1 严绍(?):《汉学研究在中国的历程》,载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八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页。
    2 孟华:《汉学与比较文学》,载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九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3页。
    3 参见计翔翔:《“汉学”正名》,《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孙歌:《“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世界汉学》,创刊号,1998年。
    4 周宁:《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9页。
    1 Donald F.Lach,China in the Eyes of Europe:the sixteenth centu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2 Colin Mackerras.Western Images of Chin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英]约·罗伯茨编:《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 Mary Gertrude Mason,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New York:Russell,1939
    6 Gregory B.Lee,Chinas Unlimited:Making the lmaginaries of China and Chineseness,London:Routledge Curzon Press,2003
    7 S.Wells Williams,The Middle Kingdom:A survey of the Geography,Government Literature,Social Life,Arts,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Volume 1),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883.
    8 John Fuet Foster,China and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Literature,1850-1950.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1952,p.5.
    1[美]史景迁:《大汗之国》,阮淑梅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页。
    2[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
    3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早期,这里以英美两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为例。早在1929年,陈受颐便在《岭南学报》第一卷第一期发表《十八世纪欧洲文学里的赵氏孤儿》,1930年和1931年又连续在《岭南学报》上发表《鲁滨逊的中国观》(第一卷第三期)、《好逑传之最早的欧译》(第一卷第四期)和《十八世纪欧洲之中国园林》(第二卷第一期)。1931年,方重在《文哲季刊》第二卷第一期发表《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对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梳理。1935年,陈受颐又在《南开社会经济季刊》(Nankai Social and Economic Quarterly)发表《丹尼尔·笛福:中国的严厉批评者》(Daniel Defoe,China's Severe Critic)。四年后,又在1939年的《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发表《奥利弗·哥尔斯密和他的中国人信札》(Oliver Goldsmith and His Chinese Letters)。1940年,钱钟书于1935-1937年撰写的准硕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刊载在《中国书 目季度报告》第一卷(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 I)。次年,其《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刊载在《中国书目季度报告》第二卷。1991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范存忠的论文,收录他自1931年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譬如《约翰生、哥尔斯密与中国文化》(1931年《金陵学报》第一卷第二期)、《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流行的中国戏》(1940年《青年中国季刊》第二卷第三期)、《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流行的中国思想》(1942年《文哲季刊》第一卷第一期)、《琼斯爵士与中国》(1947年《思想与时代月刊》第四十六期),《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1957年《文学研究》第三期)等等。这些研究者大多有留学英伦的经历,他们能够搜罗较为详尽的第一手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对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分析,是这方面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研究大多在理论方面着力较少。另一方面,对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大陆学界研究成果不多。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有赵毅衡的《19世纪美国诗歌中的中国》,杨金才的《文化对话与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杨博华的《1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卫景宜的《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姜智芹的《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分别刊载于《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2期,《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12期,《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这些文章都对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作了一些探讨,提供了不少可供参考的资料和一些有启发的视角。
    1 黄兴涛、杨念群《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前言,见《中国变色龙》,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8页。
    2 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 周宁:《契丹传奇》,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 关于北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整理的文献资料目录,现已颇为详备,http://202.204.208.80/shouschool/courseware/30200140/course/_source/cankaolunzhujiansuo.htm(2006.10),另可参见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5页。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关于上海史的博士论文已达300多篇,正式出版的有关著作不下50部。参考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该书附录了国外研究上海的专著、论文和博士论文,涉及文化的不多,文学研究则更少。
    3 参阅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59-575页。
    4 同样的不足也出现在何岩巍的《法国人笔下的北京城》,载《文史知识》,2005年1期。
    5 陈晓兰:《原始与现代:上海的双重面貌》,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1期,第104-115页。
    1 如将译者添加进的但丁的诗句认为是原作文字,并据此推演出结论。克里斯托弗·纽的《上海》英文本出版于1985年,论文中却标为1956年。
    2 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9页。譬如它遗漏了克里斯托弗·纽的《上海》,另外,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的When We Were Orphens被翻译为《上海孤儿》。
    3 Muriel D(?)trie:“La Ville de P(?)kin entre le r(?)el et l'imaginaire”,Cit(?)s imaginairies,Publications de l'Universit(?)de Tours,1990(2),pp.77-93.
    4 Alexandra Hughes,“Policing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adventures in Beijing”.参阅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0-51页。该作者的其他文章涉及北京研究的有“Beijing Bodies:Or,th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of the Desiring Corps-(?)-corps”,Australian Journal of French Studies,pp.62-75.(January-April 2005),但谈及的大都是1949年以后的北京。
    5 钱林森、[法]克里斯蒂昂·莫尔维斯凯主编:《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9-532页。
    7[日]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甘慧洁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8 熊月之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 1928年6月20日至1949年9月26日,北京改名为北平。为行文方便,本文除引文外,一律称北京。特别是一些外国人并不承认“Peiping”这个称呼,他们固执地将这个古老而神韵犹存的城市称为“Peking”。参见Juliet Bredon,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p.16.
    1[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前言,第2-3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7页。
    1 譬如Lewis Charles Arlington,In Search of Old Pek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该书附录有1935年之前两文关于老北京的游记和研究文献,很有参考价值。
    2 如法国大使馆链接的学术网站:中法文化之旅(http://culture.sinofrance.org/index.htm);英国大使馆链接的资料:中英文化艺术交流(http://www.britishcouncil.org.cn/en/china.htm):国际联合电子图书馆检索目录http://www.oclc.org/worldcat/。此外,还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等资源。
    3 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1868-1955),在中国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居住长达15年,1909年离开中国。代表作为诗歌和戏剧,作品有《城市》(1892)、《正午的分割》、(1907)、《诗艺》(1907)、《五首崇高的颂歌》(1910)、《缎鞋》(1930)等。参见钱林森、[法]克里斯蒂昂·莫尔维斯凯主编:《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2页,和《世界文学》杂志的作品小辑。关于中国城市的描写有:《认识东方》中的《香港》、《夜城》和《世界名城》,《忆北京》(1937)等。
    4 洛蒂(Pierre Loti,1850-1923),先后于1900年10月和1901年4月游历北京。《北京末日》(Les derniers Jours de P(?)kin)是其1901年12月30日和5月9日在《费加罗》报发表的29篇文章增补而成,1902年由卡勒芒·列维出版社出版。
    5 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8),于1909年秋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五年半(1909-1914,1917年2月至7月),先后三次寓居北京。作品多样:游记如《出征》(Equipee),小说如《勒内·莱斯》(Rene Leys)和《天子》(Le Fils du ciel),戏剧如《为土地而战》(Combat pour le sol),以及散文诗如《一条大江》(Un Grand Fleuve)和《西藏》(Le Tibet)等。
    1 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阿莱克西·雷吉,1887-1975),曾在北京、上海的领事馆供职多年,擅长戏剧、诗歌。1916年到中国,任北京公使馆秘书,1921年离开。代表作为《亚洲信札》,曾在北京郊外的道观写下《阿纳巴斯》(1924),歌颂心灵世界的战争。196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 安德烈·马尔罗(Aadr(?) Malraux,1901-1976),法国作家、政治活动家,曾任法国文化部长,参加过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和法国抵抗运动,1925年到香港,1931年9月旅居上海和广州,著有长篇小说《征服者》、《人的境遇》、《王家大道》等6部。其中,《征服者》(1928)、《人的境遇》(1933,获龚古尔奖),涉及中国多个城市,但主要以上海为主。
    3 德哥派拉(Maudce Dekobra,1885-1973)法国小说家。1933年11月来中国旅行。11月29日在上海参加中法文艺界、报界茶话会,后来他从南京到北平,一路受国民党政府官员以及文人们的迎送。拒谈政治,而以猎奇姿态,大谈中国女子之美和莱肴之丰盛,引起许多人反感。描写上海的作品有《上海蜜月》(Shanghai honeymoon,1945)。
    4 迪金森(Lowes Dickinson,1862-1932),代表作《约翰中国佬的来信》,1913年经香港、广州,到上海会晤孙中山,后乘火车到北京,停留数周。旅行日记《外观》(1914)。
    5 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ngham,1874-1965),1919年秋天,毛姆经香港到上海,然后北上天津、北京,再转回上海,坐船溯扬子江而上,一直到山城重庆。1920年1月3日回到上海,又去香港住了几天,最后取道苏伊士回英伦。根据在中国游历四个月的见闻经历,毛姆写出了一系列作品: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On the Chinese Screen,1922)、以北京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East of Suez,1922)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彩色的面纱》(The Painted Veil,1925)。此外,还有中篇小说《信》(The Letter,1926),短篇小说集《阿金》(Ah King,1933)。
    6 奥顿(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诗人,代表作《战地行》(Journey to a War),1938年5月下旬抵达上海,6月12日离开上海。
    7 克里斯托弗·依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wood,1904-1986),诗人,与奥顿同行中国。
    8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1920年应邀访华,10月12日抵达上海,后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1921年7月回国。代表作《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1922)。
    9 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1904-1994),1932到1939年在北平居住,著有小说《牡丹与马驹》(Peonies and Ponies,1941)、《一报还一报及其他故事集》(Tit for Tat and Other Tales,1972),两部自传《一个爱美者的回忆》(Memoirs of on Aesthete,1948)与《回忆续录》(More Memoirs,1970)。
    10 克里斯托弗·纽(Christopher New):出生在英格兰,在亚洲生活三十余年,曾任香港大学哲学系主任。描写中国的作品有:《中国箱匣》The Chinese Box(1975)、《再见,毛主席》Goodbye,Chairman Mao(1979)、《上海》Shanghai(1985)等。《中国箱匣》描写的是1949年后的香港生活,《再见,毛主席》涉及1949年后的北京。《上海》为本文研究重点,该书曾连续两个月居纽约《时代》畅销书之列,影响颇大,陆续有德文(1986)、中文(1987)等多种译本。
    11 詹·格·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1930-),1930年生于上海,1946年回到英国,1984年出版了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以上海龙华集中营的生活为主要背景。1987年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搬上银幕,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12 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国著名剧作家,1933年和夫人一起经新加坡和香港,于2月17日来上海访问。在做短暂游历后,于当晚11时离开上海,北上去北平,逗留4天。
    13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美国作家。1938年因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诺贝尔文学奖。童年曾在中国镇江、上海等地生活。1933年10月3日,与丈夫布克抵沪,停留数日。
    14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1928年初来到上海,任《密勒氏计论报》的代理总编辑.后游历北京、南京等地。1936年6年,从北平赴延安采访红色政权,著作有《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10月首先在英国出版。
    15 海明威(Ern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1941年3月来到中国,游历香港、广州、重庆等地。陆续发表《中国加紧修建机场》等六篇报道。
    16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1859-1950),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29年作为《法兰克福口报》特派记者来到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延安,1941年回到美国。著有自传体小说《大地的女儿》、《伟大的道路》等。
    17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1885-1970),美国记者、作家,从1925年起多次来华,1958年她第六次来到中国,定居北京,主办《中国通讯》,创作有《中国人征服世界》、《我在中国的发现》等。
    18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美国著名戏剧家,1928年11月经香港来到上海,上海的战乱纷争让他大感失望,以致卧床数周。
    1 熊岳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序言,第4页。作者随后举了一个例子:“由于习惯了租界侨民生活方式,许多欧美侨民回到母国以后,都说在上海的日子是他们一生中度过的最舒服的时光。一位英国女士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仅在英国读过4年书。她在上海过着极其优越的生活,服饰和舞姿在外侨中都小有名气。她35岁那年随丈夫返回英国,结果一直不习惯英国的生活,只活到49岁就去世了。”这里的论据和论证缺乏严谨的逻辑依据,笔者认为西方人在上海作威作福,享受着很好的物质生活,但并不意味着上海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2[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3 龚心瀚:《从历史中汲取教益》,《上海七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页。
    1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332页。
    2 1898年,严复在其翻译的《天演论》(赫胥黎著)中首次提出这个译法。
    3 Lewis Mumford.The Story of Utopias.New York:Viking Press,1922.
    1[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下),赵复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32页。
    2 也有学者认为,乌托邦文学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蒂迈欧》中,后在《理想国》中详尽阐述。《理想国》中译本参见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3[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00页。
    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5、143页。
    1[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127页。
    2[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1页。
    3 David Harvey,Spaces of Hope,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p160.
    1[美]拉塞尔·雅格布:《渴望乌托邦》,王雁翎编译,载《天涯》,2001年第2期,第40页.
    2 参阅[美]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此外,还有许多作品,如德国作家任盖(Ernst J(u|¨)nger,1895-1998)1948年出版的小说《阳光》(Heliopolis),意在批判为了建设一个所谓理想的城市而不惜消灭人性。
    4 Krishan Kumar,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pp.422-423.
    1 Frank E.Manuel and Fritzie P.Manuel,Utopian Thought in the Western World,Oxford:Basil Blackwell,1979,p.15.
    2 J.F.C.Harrison,"Millennium and Utopia".Peter Alexander and Roger Gill(eds.),Utopias.LA Salle: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84,p.61.
    3 Frank E.Manuel and Fritzie P.Manuel,Utopian Thought in the Western World,Oxford:Basil Blackwell,1979,p.33.
    4 J.F.C.Harrison,"Millennium and Utopia".Peter Alexander and Roger Gill(eds.),Utopias.LA Salle: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84,p.62.
    5[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振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43-244页。
    6 赵宁:《乌托邦文学与《圣经>》,载《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第126-135页。
    1[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0页。
    2 汪晖:《汪晖自选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页。
    3[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4[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76-78页。
    5[德]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转引自赵晓萍、张宏峰:《解构“乌托邦”》,载《南方建筑》,2003年第3期,第80页。
    6[德]康德:《从世界公民立场设想的一般历史》,转引自张汝伦:《良知与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1[美]霍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刘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3页。
    2 章国锋:《伽达默尔谈后现代主义》,载《世界文学》,1991年第2期,第282页。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2001年,第122-123页。
    1 Heterotopia原为医学领域的用语,指错位或冗余的器官组织,也可做动词使用,意指器官的移植。另外,国内有学者认为该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te,1925-1995)提出,这里予以纠正,德勒兹只是借用了福柯的理论。莫伟民在《词与物》的译本中将“Les Heterotopia”翻译为“异位移植”。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hereto”意为“其他的”、“不同的”,“topia”意为“地点”、“场所”,因此也有人将其译为“异位空间”或“差异地点”。笔者从与“乌托邦”相对照的角度将其翻译为“异托邦”以求简洁和对应。
    2 Herbert L.Dreyfus and Paul Rabinow.M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封底。
    3 福柯认为二者区别如下:“乌托邦提供安慰作用,虽然它们没有真实的位置,但却存在着一个幻想的、无烦扰的、它们能够在其中伸展的区域。它们开辟了拥有巨大林荫道和雄伟壮丽的人造公园的城市、生活安逸的国家,虽然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异托邦是令人烦扰的,大概是因为它们暗地里破坏了语言……乌托邦允许寓言故事和话语:它们采用了语言的这一特点……(异托邦)使言语无味,终止了词语,在其源头处争论语法的真正可能性;它们消除了我们的神话故事并杜绝我们句子的抒情性。”参见David Harvey,Spaces of Hope,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p.183.
    4 翻译成英文的题目有:“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译者为Jay Miskowiec,后改名为“Of Other Spaces”)参见http://foucault.info/documents/heteroTopia/foucault.heteroTopia.en.html),“Different Spaces”(译者为Robert Hurley)。台湾的陈志梧有一个欠佳的中译“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发表在上海教育出版社“都市与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文中将“Heterotopias”翻译为“差异地点”。
    1 Roger Jones,Physics as Metaphor,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p.68.
    2 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trans.Maria Jolas,Boston:Beacon Press,1994,[法]加斯东·巴舍拉:《空间诗学》,龚卓军、王静慧译,台北:张老师文化,2003年。
    3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Places,Visual Culture Reader,edited by Nicholas Mirzoeff,Routledge,1988,p.239.
    1 Ann Arbor,Heterotopia:Postmodern Utopia and the Body Politic,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p.20.
    2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Places,Visual Culture Reader,edited by Nicholas Mirzoeff,Routledge,1988,p.241.
    3 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归类于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的研究范畴。
    1 福柯的看法可以从北美殖民地的地名看出,如新约克(New York,纽约),新里昂(New Leon),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等。
    2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Places,Visual Culture Reader,edited by Nicholas Mirzoeff,Routledge,1988,p246
    3 愚人船是文艺复兴时代出现的一种想象空间,它最初是满载着疯子和传染病人的大帆船,自认“正常”的人们建造了愚人船,装备定量的饮水和食物,把所谓的愚人赶上船,然后让它自由航行,任其自生自灭.清除了愚人以后,城市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完美,颇具反讽意味的是,愚人船倒是更接近完美社会,因为疾病和波涛随时都会带来死亡,在死亡面前,人才是绝对平等的。参见[法]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3-16页。
    4 《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1 西方学界称之为“散点式的断裂微观政治学”,认为他所引发的问题比其解决的问题还要多。David Harvey,Spaces of Hope,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p185
    2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城邦的概念,笔者倾向于国内学者顾准的说法:希腊城邦是指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而非包含多个城市的领土国家。参见顾准:《希腊城邦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8页。
    3[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刘世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06页。
    1 《吴越春秋》卷五。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3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272页。
    4 此外,我们还应将“城市”与时下流行的“都市”概念相比较。如《辞海》中的解释,都市指“大城市”。《左传·隐公元年》中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周礼·地官·小司徒》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广雅·释地》中称:“八家为邻,三邻为明,三明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有十二师焉。”这些古代典籍的意思大体相当,即“都”是大的城市(在中国古代,“都”亦有首都之意)。当代有学者从人口的规模及密度,用各类经济指标,开放的程度和国际地位等标准来衡定一座城市是否够得上“都市”,故而都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状态,两者的基本含义相当,本文不作更详细的区分。
    5 R.Fisbman.Urban Utopia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The MITPress,1982.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7 Ruth Eaton,Ideal Cities,Utopianism and the(Un)Built Environment,London:Thames & Hudson,2002.
    1[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50-54页。
    2[德]约翰·凡·安德里亚:《基督城》,黄宗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21页。
    3 洛枫:《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2[美]J·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3 Ebenezer Howard,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London:Faber and Faber,1965.
    1 《道德经》第十一章。
    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67年),转引自关洪:《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33页。
    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2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Places,Visual Culture Reader,edited by Nicholas Mirzoeff,Routledge,1988,p.236.
    3 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trans.Maria Jolas.Boston:Beacon Press,1994,[法]加斯东·巴舍拉:《空间诗学》,龚卓军、王静慧译,台北:张老师文化,2003年。
    1 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trans.Maria Jolas.Boston:Beacon Press,1994,p.168.
    2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55.[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68页。
    3 英译本迟至1991年才由唐纳德·尼科尔逊·史密斯翻译出版,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
    1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生产这一概念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作为绝对原则的意识生产出了世界,其次,自然又生产出人类,而人类则通过劳动生产出历史知识和自我意识。
    2 由于该书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影响力。再加上该理论有着很高的思辨性,写作风格比较随意,有时难免发生歧义,所以人们阅读起来比较艰涩。
    3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i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p.11-12.
    4 值得注意的是,列斐伏尔的“生产”概念不但具有经济学的意味——事物的生产,还有着更宽泛的哲学意味——知识的生产、体制的生产等。参见Henri Lefebvre,The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85.
    5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p.38-39.
    1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97.
    2 关于海德格尔对于列斐伏尔的影响,参见Understanding Lefebvre:Theory and the Possible,pp.76-83.
    3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p.41-42.
    4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43.
    5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60.
    6 Henri Lefebvre,La Presence et l'absence,Contribution(?) la th(?)orie des repr(?)sentations,Par(?)s:Castermann,1980,p.143.
    7 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trans.Frank Bryant,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6,p.14.
    1 Phillip E.Wegner,Imaginary Communities Utopia,the Nation,and the Spatial Histories of Modern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p.14.
    2 Edward W.Soya,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
    3 Edward W.Soya,Third 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Oxford:Blackwell,1996.
    4 Edward W.Soya,Postmetropolis.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Oxford:Blackwell,2000
    5 Edward W.Soya,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p.80.
    1 Edward W.Soya,Third 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Oxford:Blackwell,1996,p.81.
    2 Edward W.Soya,Third 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Oxford:Blackwell,1996,p.86.
    1 霍米·巴巴(Homi Bhabha,1949-),曾任芝加哥大学修辞学和英国文学教授等职,出生在孟买帕西人家庭,在印度和英国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代表性论文多收入《文化的定位》(The Locafion of Culture,1994)一书.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主要属于话语和修辞的范畴,他认为:“我把这个第三度空间看作文化差异表达的前提条件……这个第三度空间的生产能力具有一种殖民或后殖民源头,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国际文化的基础并不是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崇洋求异思想,而是对文化的杂交性的刻写和表达.为此我们应该记住,正是一个‘际'字表达出谈判和转译的切割线,表达出一种‘居中的空间',承载了文化意义的重负。这样才可能开始设想民族的、反民族主义的‘人民'历史。通过探索这个第三度空间,我们有可能捧除那种两极对立政治,有可能作为我们自己的他者而出现。”(《献身理论》,参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1页)。
    1 Richard Daniel Lehan,The City in Literature:a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p.289.
    2 Roland Barthes,"Semiology and Urbanism",Eiffel Tower and Other Mythologies,trans.Richard Howard,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3 Joyce Carol Oates,Imaginary City:America,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1,p.11.
    1 Burton Pike,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dern Literatur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p.11.
    2 Sallie Westwood and John Williams,Imagining Cities:Scripts,Signs,Memory,London:Roufledge,1997.
    3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19章:空间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1页,另外还可以参阅[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章.
    4 Jonason Raban,Soft City,London:Hamish Hamilton,1974,p.10.
    1 Marius-Francois Guyard,La Litt(?)rature Compar(?)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8.p.110
    2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3[法]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和方法论》,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1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2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8页。
    3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认识一个城市应该以其所属的国家形象为背景,正如恩格斯所言:“只有法国这样的国家才能创造巴黎。只有当您看到了这一美丽国家的惊人财富时。你才懂得这个光辉灿烂、宏伟壮丽、无与伦比的巴黎是怎样产生的。”(参见恩格斯:《从巴黎到伯尔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51页)科学的研究态度应该是国家和城市之间保持一种辩证、平衡的关系。
    4 譬如[法]夏多布里昂:《从巴黎到耶路撒冷》,曹德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 Jean M(?)ral,Paris in American literature,trans.Laurette Long,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9.
    6 如埃德加·坡的小说《摩格路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1 在后殖民理论诸家中,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无疑影响最大。萨义德原是巴勒斯坦人,1935年生于耶路撒冷,幼年在开罗读书,1951年移居美国,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任教。著有《约·康拉德与自传体小说》(1966),《东方主义》(1978),《巴勒斯坦问题》(1979),《被掩盖的伊斯兰》(1981)、《世界、文本与批评》(1983)、《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知识分子论》(1994)等书。
    2 Orientalism一书最初由纽约Vintage 出版公司出版于1978年。三联版汉译本(王宇根译)将Orientalism 译为《东方学》,不同于国内学界习惯上使用的“东方主义”。萨义德认为Orientalism有三重含义:1、一个研究学科;2、一种思维方式;3、一种权力话语。本文为了在汉语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其含义,刚时使用“东方主义”与“东方学”,用“东方主义”指一种思维方式或一种权力话语,用“东方学”指一个研究学科。
    3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3.
    4 Robin W.Winks,eds.Asia in Western Fictio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ⅷ
    5 Robin W.Winks,eds.Asia in Western Fictio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p.8
    6 David A.Smith,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Urbaniza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1996
    7[法]法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前言。
    8 华新民:《法国诗人和老北京》,载《人民日报》,2000年7月8日。
    1 《日华公论》1921年8月号,第87-88页,参见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1页。
    2[意]乔万尼·波特若:《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刘晨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 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提出的概念。参见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0-345页。
    2 笔者在行文过程中,不使用“异国情调”和“异国形象”这一容易引发误解的词汇,而代之以“异域情调”和“异域形象”。
    1 《老子》第二十五章。另外,庄子的《秋水》亦是这一观点的体现,所谓“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2 参见Peter Brooke,A Concise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中“Other”辞条。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4 关于“凝视”的具体分析参见本章第二节。
    5 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因迷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相思憔悴而死,化作水仙花。
    6 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9页。
    1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2 E.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69。参见杜小真:《勒维纳斯》,香港:三联书店,1996年。
    3 Louise Tythacott,Surrealism and the Exotic,London:Routledge,2003.p.49.
    4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1[法]马尔罗:《征服者》.郎维忠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58页。
    2 G.S.Rousseauand.Exoticism in Enlightenment.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p.147.
    3[美]亨利·雷马克:《浪漫主义的异国情趣》,载孙景尧:《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第233页。
    1[瑞士]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廖鸿君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63页。
    2[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
    3 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trans.Maria Jolas.Boston:Beacon Press,1994,p.230.
    4[美]雷马克:《浪漫主义的异域情趣》,载孙景尧《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
    5 Victor Segalen,Essai sur L'exotisme:une Esthetique du Divers,Paris:Fats Morgana,1978,p.23.
    6 Victor Segalen,Essai sur L'exotisme:une Esthetique du Divers,Paris:Fats Morgana,1978,p.38.
    1[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刘世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页。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马克思、韦伯、涂尔干、齐美尔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学理论家也将西方文明的本质看成是都市文明,认为正是在西方都市中产生了政党与政治家,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了西方艺术史上独特的现象,孕育了近代文明的承担者——市民阶级。
    1[法]谢夫莱尔:《比较文学》,冯玉贞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第35页。
    2 Bernard McGrane,Beyond Anthropology:Society and the Oth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pp.114-123.
    3 See "As the World Turns:Introduction",Travelers' Tales:Narratives of Home and Displacement,edited by George Roberts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4 Walter Benjamin,Charles Baudelaire: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trans.Harry Zohn,London:Verso,1976,p.55.
    5 Walter Benjamin,Charles Baudelaire: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trans.Harry Zohn,London:Verso,1976,p.5.
    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2 Steven Pile,The Body and the Ci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p.226.
    3 Steven Winspur,"On City Streets and Narrative Logic",City Images:Perspectives from Literature,Philosophy and Film,edited by Mary Ann Caws,Basel:Gordon &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91,p.39.
    1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
    3 当然,人类的其他感觉对于城市形象的把握也颇为重要,如英国现代作家毛姆这样记述中国西南城市重庆的喧哗:“小贩摇着木头铃铛沿街叫卖;瞎眼艺人和按摩女子打着板子:饭馆里有人在尖声细气地唱着戏曲;一所房子里传出很响的锣声,那儿或许在举行婚礼或做丧事。街上是苦力和轿夫粗哑的喊声;还有乞丐纠缠不休的哀诉,他们肢体残废,生着恶疾,衣衫褴褛,真是一幅人类的讽刺性漫画。号手吹出凄厉的号声,他不停地练习着他始终吹不好的一个调子;然后,像是低音伴奏,各种嘈杂声合成一种粗鄙的曲调;喋喋不休的说话声、欢笑声、吵闹声、喊叫声、争辩声及玩笑打趣和闲言碎语的声音。这是一种永不停歇的喧闹声。”([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4[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页。
    5 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6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观看(特别是凝视)和窥阴癖(scopophilia)、窥淫癖(voyeurism)等概念相联系。窥阴癖来自希腊语scopein,这是看(to look)和癖好(philia)的组合,指的是从看这一行为中所获得的快乐体验。窥淫癖来自法语voyeur(一个在看的人),指由观看他人的身体,最好是裸体的,所产生的兴奋感。参见[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4-145页。
    1 Jonathan Crary,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Cambridge:MIT Press,1990,p.18.
    2 Patrick Fuery and Nick Mansfield,Cultural Studies and Critical The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77.
    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三卷第一章第四节。
    4 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1990, p.1.
    1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103.
    2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40.
    3 譬如俄国作家冈察洛夫1861年在上海郊区观看外侨赛马比赛,刚开始以为自己只是观众,后来才发觉自己也是演员,“真正的观众倒是那些中国人”,“中国人对过往的骑者评头品足,时而发出笑声。特别是骑马的妇女更能激起他们的好奇: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咄咄怪事!”参见[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2页。
    4[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27页。
    1 Burton Pike,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dern Literatur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pp.33-34.
    1 关于“Discourse”的定义可以参考王晓路:《话语理论简介》,见《中外文化与文论》,第3期,第257-261页,该文引证中外专家论点和工具书词条,比较全面地考证了“话语”及其相关理论。
    2 参见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edited by Stuart Hall,London:The Open University,1997,Chapter Ⅰ,"The Works of Representation"。
    3 参见Peter Brooke,A Concise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中"Discourse"辞条。
    4 张英进:《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
    1[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
    2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3 Paul Ricoeur,Lectures on Ideology and Utopi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1.
    4 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34页。
    5 参见[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四章:Paul Ricoeur,Lectures on Ideology and Utopia,edited by George H.Taylo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p194-197.
    6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1页。
    7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5-177页。
    1 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3-144页。
    2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178页。
    3[美]奇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4[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5[意大利]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1[意大利]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86-87页.
    2 殷企平:《谈“互文性”》,《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另可参阅[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0页.
    4 Edward W.Said,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p.225.
    5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272.
    1 st(?)r(?)otype一词的汉译多有不同,澳籍华人欧阳昱在《表现他者》(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将其译为“滞定型”。笔者这里采用学界通行的翻译。
    2[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闫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3 巴柔:《形象》,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8-159页。
    4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13页。
    1[德]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刘玉红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2 《启示录》第十七章第四、六节。
    1 参照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这种分类参照了学界关于“文化”的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方式。狭义的界定将文化限定于精神领域。如美国学者罗伯持·F·墨菲把文化定义为“由社会产生并世代相传的传统的全体,亦即指规范、价值及人类行为规则,它包括每个社会排定世界秩序并使之可理解的独特方式。”([美]罗伯持·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吕乃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0页)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较有代表性的描述为:“文化是指一个社群的‘社会继承',包括整个物质的人工制品(工具、武器,房屋,工作,仪式,政府办公以及再生产的场所,艺术品等),也包括各种精神产品(符号,思想,信仰,审美知觉,价值等各种系统),还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生活条件下以及代代相传的不断发展的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特殊行为方式(制度,集团,仪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Alan Bullock eds.,The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London:Fontana,1982,p.150)具体而言:物质文化是指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文化产物,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行为文化(社会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婚姻制度、政治制度等: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从结构上看,文化的三个组成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城市文化如果按照呈现形态来看,也可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浅层是城市物质文化,是人类在城市中改造自然的一切成果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总合,如城市建筑文化。中间层次是城市社会文化,是居民的各种社会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的总合。深层结构是城市精神文化,是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总和,它包括社会心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
    1 R.E.Park,The Ci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5
    2 曹家麟:《论城市形象设计的功能》,《城市研究》,1999年第5期。
    3 Anselm L.Strauss,The American City:A Sourcebook of Urban Imagery,Chicago:Aldinc Publishing Co.,1968.
    4 Anselm L,Strauss,Images of the American City,New York:Free Press,1961.
    5[意大利]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6[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8页。
    1[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页。
    2[美]奇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78页。
    3 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3页。
    4[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19页。
    5 Zhang Yingjin,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Configurations of Space,Time and Gend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6.
    1[美]奇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9-150页。
    3 David Harvey.Spaces of Hope,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p.159.
    4 关于这部手稿的真伪论辩可参见李学勤等人为该书中译本所作的序言。[意]雅各·德安科纳著:《光明之城》,[英]大卫·塞尔本编译,[中]杨民等翻译,李学勤审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意]雅各·德安科纳著:《光明之城》,[英]大卫·塞尔本编译,[中]杨民等翻译,李学勤审校,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1[意]雅各·德安科纳著:《光明之城》,[英]大卫·塞尔本编译,[中]杨民等翻译,李学勤审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2[意]雅各·德安科纳著:《光明之城》,[英]大卫·塞尔本编译,[中]杨民等翻译,李学勤审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80页。
    3 Frank Roy Willis,Western Civilization,Vol.2,D.C.Hedth and Company,1981,p.167.
    4 譬如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将19世纪末的新加坡形容为“喧闹而有生机”的城市,到处是商人、船员。参见[美]奇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41页。
    5[意大利]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7页。
    1 乐黛云主编:《跨文化对话》第14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80页。
    1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概念源于德国。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弗·拉采尔(F.Ratzel)在《人类地理学》中第一个系统地说明“文化景观”的概念。德国地理学家奥特·施吕特尔(Otto Schul(u|¨)ter,1872-1952)认为,景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始景观,即未经过人类改造的景观;另一类是文化景观,即原始景观经人类活动改变后的风貌。1925年,美国地理学家卡尔·索尔(Carl Sauer,1889-1975)发表《景观形态学》,他发展了德国学者的文化景观概念,创立景观学派,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标志着美国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的正式出现。
    2 Kevin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IT Press,1960,中译参见[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3[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1 《周礼·考工记》。
    2 张隆溪:《非我的神话》,参见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一书的附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0页。
    3 张在元、刘少瑜:《香港中环城市形象》,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4[挪威]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载《建筑师》,1986年,第26页。
    1[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2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5页。
    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2 Wendy B.Faris,"The Labyrith as Sign",City Images:Perspectives from Literature,Philosophy and Film,edited by Mary Ann Caws,Gordon &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91,p.39.
    1[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2 Stephen Spender,Poetry and the Modern City,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0,p.49.
    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60页。
    1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认为就社会史而言,“市民”一词有三种不同的含意:第一,市民可包含有特殊性质之经济利害关系的各个阶级;其次,就政治意义而言,市民包括享有特定政治权利的所有国民;最后,就身份的意义而言,市民是指官僚阶级与无产阶级以外有财产与教养的社会阶层,包括企业者、坐食者、有学院教养以及一般有文化、有一定阶级生活标准与一定社会威望的人。参见[德]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
    2 “种族”(race)是一种区分人类群体的方式.在生物学范畴,这一术语被译作“人种”,即根据基因导致的遗传标记,结合地理、生态和形态(如肤色和体质特征)等因素,对人类群体进行科学分类。然而在科学概念的掩护下,种族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范畴出现。这就是说,当人们借用生物学概念对人群进行分类时,强势种族往往将一些假设或想象因素附加在某些弱势群体身上,并据此形成了固定的观念。
    1[法]米丽耶·德特利:(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8-251页。
    2 Bill Ashcroft,G.Griffiths and H.Tiffin,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p.225.
    3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
    4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157.
    1[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2[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3 John Fuet Foster,China and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Literature,1850-1950,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1952,p.10.
    4 “中国佬”(Chinaman)一词出现于19世纪,带有明显的轻蔑色彩。另一个更贬义的蔑称是“中国猪”(Chink)。
    5 Cay Van Ash and Elizabeth Rohmer,Master of Villainy:A Biography of Sax Rohmer,Bowling Green:Ohio,1972,p73.
    6 Sax Rohmer,The Insidious Dr.Fu Manchu,New York:McBride,1913.
    7 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提出的“文化杂种”理论,是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识,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文化杂交共存。
    1[英]乔治·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2 Bill Ashcroft,G.Griffiths and H.Tiffin,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p.63.
    3[美]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参见刘象愚、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1 萧乾:《北京城杂忆·游乐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44页。
    2 萧乾:《北京城杂忆·游乐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44页。
    1 Ziauddin Sardar,Orientalism,Philael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pp.2-3.
    2 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3 巴柔:《形象》,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4 要考察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理所当然首先要关注那些到过北京的西方人。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来看:13-14世纪,来华的大都是意大利人;16世纪,关于中国的报道基本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专利:17世纪开始,法国耶稣会士后来居上;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人渐渐地垄断了与中国的联系。基于此,本章前两节主要以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文献材料为讨论的重点。
    1[美]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34页。
    2 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国内学者杨志玖认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反对意见可参阅[英]弗朗西斯·伍德:《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洪允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3 本节相关引文参见[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02-260页。
    4 蒙古人称其为“汗八里”,意取“大汗之城”,汉人则称其为“大都”。
    5 《马可·波罗游记》的中译者冯承钧所据的沙海昂(Antoine J.H.Charignon)法文本为“Cambaluc”。冯承钧认为“汗八里犹言汗城”,并引传教士宋君荣的考证说:“汗(can、khan)犹言帝王。巴勒哈(balga)、巴勒哈惕(balgat)、巴勒哈孙(balgasun)、八里黑(balik)等字,在鞑靼语中皆犹言‘城',则当作Cambalik 或Khambalik,而在此处讹作Cambaluc,质言之,帝城是已。”
    6 Edward W.Said,Orienm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1.
    7[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10、213页。
    1 有研究者认为:北京城的方正,体现着东方专制帝王的无限权力,反映出无所不在的君权统治:欧洲城市的曲折,则是封建分裂状态的产物,是长期内战和混乱的见证。
    2[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3[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4[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5 李孝聪:《古代中国地图的启示》,《读书》,1997年第7期,第141页。
    6[美]丹尼丝·伍德:《地图的力量》,王志弘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7 整个城市以帝居为中心,以庙宇风格为主体,通过天体观念上的线索和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将正殿、城垣、离宫别馆、道路、河流、桥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借以宣扬帝王“奉天承运”的统治思想。
    8[美]丹尼丝·伍德:《地图的力量》,王志弘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1[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
    2[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3[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37页。
    4[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5[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6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0页。
    7[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1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222.
    2[英]G.F.赫德逊:《欧洲与中国》,王遵仲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35页。
    3[德]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刘玉红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4 中世纪四大旅行家: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尼哥·罗康梯、伊本·白泰图。
    5[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8页。
    6[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3页。
    7[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6页。
    1[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6-77页。
    2[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5页。
    3[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0页。
    4[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5[英]穆尔:《一五五零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0页。
    6[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常绍民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1 John Mandcville,The 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London:William Collins Sons,1973,中译可参见[英]约翰·曼德维尔:《曼德维尔游记》,郭泽民、葛桂录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2[英]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0页。
    3[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中译者序言。
    4 1492年10月30日,哥伦布在日记中写道:“远征军司令说,应设法前往大可汗国,据其认为大可汗就存附近,也即大可汗居住之契丹城就在附近。据有人在其驶离西班牙前相告,契丹城甚大,地势低缓,景致优美,附近海水颇深。”参见郭家堃:《哥伦布航海日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50-51页。
    1 譬如意大利作家阿里奥斯托(Ladovico Ariosto,1474-1533)的《疯狂的奥兰多》写成于1532年,攻陷的契丹首都为“Albrauca”,音译颇似“汗八里”。
    2 “天城”这一称呼,既有因其无法随意进入而神秘的一面,也因为明朝京幾为顺天府,后来许多欧洲人便称其为“天城”。参见[西]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6页。
    3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8页。
    4[葡]艾思娅:《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序言》,王锁英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8年,第1页。
    5 也有一说他被流放在中国,乃至娶妻生子,平托在游记中称曾遇见过他。
    6 《东方诸国记·中国》,见《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夏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74-289页。
    7 《东方诸国记·中国》,见《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夏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76页。
    8 《东方诸国记·中国》,见《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夏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78页。
    1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2[葡]平托等著:《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8年,第19页,另可参见第62页,所述大体相同。
    3[葡]伯来拉等著:《南明行纪》,何高济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4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1 关于平托是否到过北京,学界存有争议,具体可参见姚京明:《平托<远游记>中的中国形象》,载《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第57页。
    2 万明:《西方汉学的萌芽时期》,《世界汉学》第一期,第146页。
    3[葡]平托等著:《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8年,第170页。
    4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46页。
    5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06页。
    1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2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18页。
    3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46页。
    4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1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2页。
    2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3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4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
    5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6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1[葡]平托等著:《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2[葡]平托等著:《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8年,第208-211页。
    3 马可·波罗曾给后人误导,他认为从汗八里“至于海洋,其距离有二日程”。参见[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30页。
    4 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页。
    5 杨周翰认为弥尔顿之所以使用许多地名,目的在于“烘托气势,制造铿锵的音调”,使其符合史诗的要求,“不求甚解的情况也是有的”,见《攻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6[法]柯孟德:《中国:在神话与游记之间——西方人看中国三例》,孟华译,载《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第176页。
    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5页。
    2 1403年,两班牙使臣克拉维约(Clavijo)奉命通好帖木儿,抵达撒马儿罕。归去后写了,《奉使东方记》,也提到汗八里城的壮观,虽然这纯属道听途说。
    3 参见[美]理查德·扎克斯:《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李斯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16页。
    4 Moshe Barasch,The Concept of City,中译参见孙逊主编:《都市·帝国与先知》(都市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33页。
    5 当然,18世纪及以后的许多学者都看到了中国的城市与西方城市的不同,甚至认为这正是东西方文明在近代以后愈益分岔的典型事例。对中国城市文化的研究,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代表作如[美]施坚亚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杜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 “巴比伦城”典出《圣经·新约·默示书》第十八章第二节:天使“用强大的声音喊说:‘伟大的巴比伦陷落了!陷落了!她变成了邪魔的住所,一切不洁之神的牢狱,一切不洁和可憎飞禽的巢穴'”。随着中西方文化势能的地位调整,北京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称为巴比伦,参见E.Backhouse and J.O.P.Bland,Annals &Memoirs of the Court of Peking;From the 16~(th) to the 20~(th) Century.Boston and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14,p.17。[意]马国贤:《清廷十三年》,李天纲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2 据法国学者费赖之(Louis Peister)《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统计,从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至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的221年中,来华欧洲耶稣会士超过400名,国籍有葡、法、意、比、德、西。
    3 乐黛云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4 在此有必要提及18世纪欧洲中国学三大名著,它们从各个角度提供了中国的材料,其中有不少关于北京 的描写。1702年起,巴黎耶稣会的总书记卢哥比安(Le Gobien)神父编辑出版《耶稣会士书简集》(Lettres (?)difiantes et curieuses(?)crites des missions(?)trang(?)res par quelques missionnaires de la Compagnie de.J(?)sus,Tome Ⅰ-ⅩⅩⅩⅣ),其中16-26卷为中国寄来的通信。有评论看认为这些书简“部分地造就了18世纪的人类精神面貌……中国皇帝甚至变成了开明和宽容专制君主的典型……入华耶稣会士们从遥远的地方,甚至是不自觉地参与了对法国社会的改造。”1735年,《耶稣会士书简集》的第二位主编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出版专著《中华帝国通志》(Description de la Chine),标题为“关于中华帝国及满蒙地理、历史、年代、政治及物产等的记述”,该书自出版以来至19世纪末,“都是欧洲关于中国知识的标准著作”。第三部为1776年至1814年出版的《中国丛刊》,即“北京传教士所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历史、科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札记丛刊”,共16卷。
    1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2月,礼部题:“《会典》止有西洋国及西洋琐里国,而无大西洋,其真伪不可知”,“不宜令入宫禁”,“勿令潜住两京”。见《明神宗实录》卷三五六。
    2 这是北京最古的天主堂,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堂制狭长,上如覆幔,傍绮疏,藻绘诡异,其国藻也”。
    3[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5页。
    4[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页。
    5[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5页。
    1[葡]安文思:《中国新史》,何高济、李申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32-170页。
    2 如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以及16至17世纪的荷西战争、16至18世纪的奥土战争、英西战争、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争夺战等。
    3[荷]伊兹勃兰特·伊台斯、[德]亚当·勃兰德:《俄国使团使华笔记1692-1695》,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4 约翰·贝尔(John Bell,1691-1780),1762年出版两卷本《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到亚洲各地的旅行记》(Travels from St,Petersburg in Russia,to Various Parts of Asia)。
    5 Ninette Boothrovd and Muriel Detrie,eds.,Le Voyage en Chine,Paris,Editions Robert Laffont,1992,p.263.中译参见叶向阳:《英国游记中的北京形象:历时地勾勒及流变》,载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60-561页。
    1 Barbarians and Mandarins,Thirteen Centuries of Western Travellers in Chin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278.
    2[葡]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李申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3[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常绍民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4[法]白晋:《康熙皇帝》,赵晨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1 Johan Nieuhof,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to the Grand Tartar,Amsterdam,1665.London:Printed by the author,1673,p.168.
    2[美]史景迁:《大汗之国》,阮淑梅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8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郑德弟,朱静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232-233页。当然,关于弃婴的具体数目在欧洲人内部也有争议,从数千到数万,不一而足,没有定论。
    2[英]笛福:《鲁滨孙历险记》,黄杲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68页。
    3 Sir George-Leonard Staunton,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1797.汉译参见[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年。
    1[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86页。
    2[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3[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据史料记载,北京自建成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道19世纪初才被伦敦超过。参见[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2页。
    4[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95页。
    3 Ninette Boothroyd,Muriel Detrie ed.Le Voyage en Chine,Paris,Editions Robert Laffont,1992,p.268.中译参见叶向阳:《英国游记中的北京形象:历时地勾勒及流变》,载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62页。
    1[美]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赵晓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2[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69页。
    3[法]雅克·布罗斯:《发现中国》,耿昇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4[美]M.G.马森:《西方的中华帝国观1840-1876》,杨豫山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1页。
    5 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p.40.
    1 Ninette Boothroyd and Muriel Detrie.eds.,Le Voyage en Chine.Paris:Editions Robert Laffont,1992,p.803.
    2 转引自姚京明先生未出版的博士论文《中国镜像的明与暗》(复旦大学2005年),第109页。
    3[俄]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阎国栋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4 丁韪良(W.A.P.Martin,1827-1916),美国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士。1850年来华,1916年在北京病逝。丁韪良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宁波、上海和北京等地活动。他曾创办教会学校,主办过报纸《中西闻见录》。此外,他还长期担任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英文总教习,翻译和编译过多种书籍。
    5[美]丁韪良:《花甲回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1 Susan Townley,My Chinese Notebook,London,Methuen & Co.,1904,p.234.
    2[英]威尔士、诺曼:《龙旗下的臣民:近代中国社会与礼俗》,刘君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233页。
    3 叶向阳:《英国游记中的北京形象:历时地勾勒及流变》,载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60页。
    4[美]丁韪良:《花甲回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6页。
    5[英]威尔士、诺曼:《龙旗下的臣民:近代中国社会与礼俗》,刘君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228-229页。
    6[英]威尔士、诺曼:《龙旗下的臣民:近代中国社会与礼俗》,刘君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228页。
    7[俄]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阎国栋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1[俄]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阎国栋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82页。
    2[美]丁韪良:《花甲回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3[英]立德:《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王成东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4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5[美]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特别是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沈春蕾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6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 Burt Company,1926,p.262.
    1 类似著作充斥着整个西方社会,以至1906年,亲历义和团事件的英国人普特南·威尔要发表自己的见闻书信时,他的朋友劝告说,仅他自己的藏书中,就有43种相关的著作。这还仅限于英语,不算西方其他语言写成的著作。参见Putnam Weale,Indiscreet Letters From Peking,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22,Foreword,p.3.
    2[美]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赵晓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3 确实,近一千年来,北京一直是外族征服者的沙场:公元947至1368年,辽、金、元先后在此定都,1644年,清王朝入关后也定都于此。1860年,英法军队攻入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甚至洗劫了紫禁城。
    4 Putnam Weale,Indiscreet Letters From Peking,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22.pp.78-80.
    5 《圣经·启示录》第二十章。
    6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Burt Company,1926,p.260.
    1[美]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赵晓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2 Sarah Pike Conger,Letters from China,Chicago,A.C.M.Clurg & Co.,1909.汉译参见[美]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特别是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沈春蕾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33-134页。
    3 W.A.P.Martin,The Siege in Peking:China Against the World,New York:Fleming H.Revell Company,1900,pp.138-139.
    4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Burt Company,1926,p.332.
    5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6 Henri Borel,The New China,trars.C.Thieme,New York:Dodd,Mead and Company,1912,p.26;其他类似资料可参见[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常绍民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66-167页。
    7 书名原文为Les Derniers Jours de Pekin,李金发曾翻译过此书,直译为《北京末日》。本书所参考的译本为钱林森主编,钱先生曾对笔者说:原译名翻译更贴切,新译名则是应出版社要求而调整的。
    1 Pierre Loti,Les Derniers Jours de P(?)kin,Paris:Balland,1985。参见[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2[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3[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4[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5[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6[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7[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
    8[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8-169页。
    1[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2[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3[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4[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1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2.
    2 这种用法在日语中也出现过,例如日本小说家谷让次的短篇小说《被上海的男子》(1925年),以神户港口为背景,讲述了一起外国轮船制造的绑架事件。
    3 县城南北纵深2至2.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上海老城才被拆毁。
    4 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页: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9969/node69972/index.html。
    5 胡夏米(Hugh Hamilton Lindsay,1802-1881),原称林德赛,英国人,在上海考察10余天,著有《阿美士德号货船来华经过》(Report of Proceedings on a Voyage to the Northern Ports of China in the Lord Amherst)等。
    6 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英国人。最早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之一。上海开埠后定居麦家圈(今山东路)。在上海创办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1854年被推选为工部局第一任董事。1857年回国。著有《上海及其近郊概述》等。
    1 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页: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9969/node69972/index.html。
    2 相关数据参考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3 Nicholas R.Clifford,Spoilt Children of Empire:Westerners in Shanghai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the 1920s,Middlebury College Press,1991,pp.3-4.
    4 当时的英国人站在广州的位置上来看中国,因而上海等华东地区被看作“华北”,即中国北方。
    5 Robert Fortune,Three Years' Wanderings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China,London:John Murray,1847,p.195.
    1 Robert Fortune,Three Years' Wanderings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China,London:John Murray,1847,p.198.
    2 Robert Fortune,Three Years' Wanderings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China,London:John Murray,1847,p.198.
    3 Robert Fortune,Three Years' Wanderings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China,London:John Murray,1847,p.199.
    4[美]霍塞:《出卖上海滩》,越裔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5 Lieut Forbes,Five Years in China:From 1842 to 1847.With an Account of the Occupation of the Islands of Labuan and Borneo by Her Majesty's Forces.London:Richard Bentley,1848,pp.13-14.
    6 Robert Fortune,Three Years'Wanderings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China,London:John Murray,1847,p.196.
    1[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1页。
    2[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9页。
    3[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1页。
    4 广州在西方不好的名声由来已久,1858年4月10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首题名《为广州写的歌》,它形象地说明了英国人对广州城及其市民的看法:“John Chinaman天生是流氓,/他把真理、法律统统抛九霄;/John Chinaman简直是混蛋,/他要把全世界来拖累。/……他们长着小猪眼,拖着大猪尾,/一日三餐:鼠、狗、蜗牛和蚰蜒……”参见[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8-169页。
    5[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2页。
    1[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7-458页。
    2[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5页。
    3[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9页。
    4[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8页。
    5[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子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2页。
    6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1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38-39页。
    2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3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4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5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6 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史研究译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7 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46年来华,在上海传教,旅居53年,1900年死于上海。著有《中国与福音》(China and the Gospel,1870)。
    8 上海英文《文汇报》(Shanghai Mercury),1893年,第59页。
    9 H.Lang,Shanghai,Considered Socially,Shanghai:Kelly and Walsh,1875,p.35.
    10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2.
    1 上海英文《文汇报》(Shanghai Mercury),1893年,第30页。
    2[英]立德夫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刘云浩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页。
    3[美]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特别是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沈春蕾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3页。
    4 石海山、[挪威]居纳尔·菲尔塞特:《挪威人在上海150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5[英]立德夫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刘云浩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页。
    1 叶向阳:《英国游记中的北京形象——历时的勾勒及流变》,参阅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73页.
    2 Peter Quennell,A Superficial Journey through Tokyo and Peking,London:Faber & Faber,1932.作者重点记述了北京的宫殿、郊区、京剧以及一次聚会。
    3 Osbert Sitwell,Escape with Me! An Oriental Sketch-book,London:Macmillan,1939.
    4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
    5 Anne Bridge,The Ginger Griffin,Toronto:Chatto and Windus,1934.
    6 Peter Fleming.The Siege at Peking.New York:Harper.1959.
    7[英]约翰·奥特韦·珀西·布兰德,爱德蒙·特里劳尼·柏克豪斯:《慈禧外传》,张伟红译,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
    8 此外还有一些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撰写的介绍北京地理环境的小册子,如斐文(Emil Sigmund Fischer,1865-1945)的《京师地志指南》(Guide to Peking and Its Environs,Beijing:Tientsin Press,1909);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1859-1942)的《北京旅行指南》(A Tourist's Guide to Peking,Tientsin:China Times,1907)等等。这些书对北京风土人情介绍较少,内容除包括外国人感兴趣的故宫、长城等著名旅游景点外,主要介绍了与外国人生活工作有关的教堂、医院、银行、饭店等,其中有很多是专为外国人设立的机构。
    1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Burt Company,1926,p.364.
    2 http://www.fantasticfiction.co.uk/b/ann-bridge/
    3 Anne Bridge,The Ginger Griffin,Toronto:Chatto and Windus,1934.
    1 Putnam Weale,The Forbidden Boundary And Other Stories.London:Macmillan,1908.
    2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
    3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宣统帝溥仪正式退位,北京结束了封建王朝都城的历史。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统治着北京,北京仍为中华民国的首都。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次年6月28日,奉系军阀“易帜”,国民党南京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划为特别市。此后,尽管北京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但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美]丁韪良:《花甲回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2 Sterling Seagrave,Dragon Lady——The Life and Legend of the Last Empress of China,NewYork:Knopf,1992,p.9.相同的记述可参考法国驻华使馆公使施阿兰的《使华记》:“好客而又善于交际的赫德爵士,在春秋两季,每星期总是请我们到他那百合花盛开的美丽花园里欣赏逍遥音乐会。一支由澳门混血儿指挥的中国人乐队,为我们相当佳妙地演奏欧洲流行乐曲。冬天的气温往往是很低的,晚间从蒙古吹来的北风怒号着,我们就在各国的使馆里举行舞会或排演舞台剧,各个使馆无不争强斗胜各逞其能。”([法]施阿兰:《使华记》,袁传璋、郑永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92页)。
    3[澳]西里尔·珀尔:《北京的莫理循》,檀东鍟,窦坤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6-127页。
    4 George N.Kates,The Years That Were Fat:Peking 1933-194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50.
    5 Lewis Charles Arlington & William Lewisohn.In Search of Old Peking.Shanghai:North China Daily News,1935,p.1.
    1[美]费正清:《观察中国》,袁晓梅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0页。
    2 Hedda Morrison,A Photographer in Old Peking,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中译文见[澳]赫达·莫里逊:《洋镜头里的老北京》董建中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8页。
    3 陈晓兰:《原始与现代:上海的双重面貌》,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1期,第104页。
    4 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78页。
    5 George N.Kates,"Foreword",The Years That Were Fat:Peking 1933-194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6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7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8 Julie Bredont,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p.79.
    1[澳]西里尔·珀尔:《北京的莫理循》,檀东鍟,窦坤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4-325页。
    2[澳]西里尔·珀尔:《北京的莫理循》,檀东鍟,窦坤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8页。
    3[美]斯诺:《斯诺文集》,新民节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集,第7-8页。
    4[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48页。
    1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 从清末开始,北京出现了两个特殊的区域,一为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原先此地的衙门、王府、宅第、庙堂等被拆除,新建了各国使馆、银行、医院、饭店及兵营等;二为教堂建筑群,其中西什库的北堂是北京教区总堂,除大堂外,还有主教府、修道院、印刷厂、医院、附属女子中学等,为一个独立的区域。
    3 马芷庠:《北平旅行指南》,张恨水审定,北京:新华书局,1935年初版,1938年再版。
    1 相关出版信息,这里仅举其要:Mrs.Archibald Little,Guide to Peking,Tientsin Press,Ltd.,1904.Isaac Taylor Headland,A Tourist's Guide to Peking,Tientsin Press,1907.Emil Sigmund Fischer,Guide to Peking and Its Environs,Tientsin Press,1909.
    2 Juliet Bredon.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p.135.中文译本参见《辉煌的北京》,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1 可惜的是,限于作者汉学家的身份及研究兴趣,这一书目并没有收录虚构性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
    2 Lewis Charles Arlington & William Lewisohn,"Foreword",In Search of Old Peking,Shanghai:North China Daily News,1935.
    3[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侯仁之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4[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侯仁之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第11-12页。
    1[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侯仁之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2[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3[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
    4 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Letters from John Chinaman,London:J.M.Dent & Sons,LTD.,1913,pp.20-21.
    5 W.S.Maugham,The Collected Plays,London:William Heinemann,1952,p.68.
    1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2 W.S.Maugham:"The Rising of the Curtain",On a Chinese Scree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p.12-13.
    3 W.S.Maugham:"The Rising of the Curtain",On a Chinese Scree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13.
    4[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7-74页.
    1[瑞]马克斯·弗里施:《彬,又题:北京之行》,选自蔡鸿君选编的《弗里施小说戏剧选》(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54页。
    2[瑞]马克斯·弗里施:《彬,又题:北京之行》,选自蔡鸿君选编的《弗里施小说戏剧选》(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3[瑞]马克斯·弗里施:《彬,又题:北京之行》,选自蔡鸿君选编的《弗里施小说戏剧选》(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5页。
    4 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1 华新民:《法国诗人和老北京》,载《人民日报》,2000年7月8日。
    2 Victor Segalen,Essayson Exoticism:An Aesthetics of Diversity,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Ya(e|¨)l Rachel Schlick with a foreword by Harry Harrotunia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年表部分,pp.7-10.
    3 譬如法籍文学批评家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认为,谢阁兰是20世纪初对异国情调体验提出最深刻思考的法国作家,参见Tzvetan Todorov,On Human Diversity:Nationalism,Racism,Exoticism in French Though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323-338.
    4[法]谢阁兰:《谢阁兰中国书简》,邹琰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9-50页。
    5[法]谢阁兰:《谢阁兰中国书简》,邹琰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6[法]谢阁兰:《谢阁兰中国书简》,邹琰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7 M.Gontatd,Victor Segalen:Une esth(?)tique de la difference,L'Hatmattan,1990,p.101.
    1 有学者认为谢阁兰的中国描写与殖民叙述明显疏离,但笔者以为在一些情节上谢阁兰依旧没有脱离关于东方的大叙事:如将莱斯视为隆裕太后的情人,这同许多殖民文学相似,也把殖民者与殖民地的关系表现为宗主国男人与土著女人的肉体关系,认为是文明与原始生命力的结合,表现着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
    2 Muriel D(?)trie:La Ville de P(?)kin entre le reel et l'imaginaire,Cit(?)s imaginairies,Publications de l'Universit(?) de Tours,1990(2),pp.77-93.
    3 阿历克斯·休斯:《管制跨文化交流:北京历险记》,参阅汪介之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0-51页,第32页。
    4[法]谢阁兰:《勒内·莱斯》,梅斌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95页。
    5[法]谢阁兰:《勒内·莱斯》,梅斌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95页。
    6[法]谢阁兰:《勒内·莱斯》,梅斌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4页。
    7 J.-M.Coblence,"P(?)kin et Shanghai:Clich(?)s litt(?)raires de l'entre-deux-guerres",Revue d'esth(?)tique,1983(5),p.100.
    1[法]谢阁兰:《勒内·莱斯》,梅斌译,郭宏安校,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23页。
    2 钱林森、[法]克里斯蒂昂·莫尔维斯凯主编:《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1 该文英文有两个题名,"Captive Peiping Holds the Soul",New York Times,August 15,1937;另题"Captive Peking".With Love and Irony.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40.pp.54-62。中译本可参阅《迷人的北平》,参见姜德明编:《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1919-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507-515页。
    2[英]彼得·弗莱明:《独行中国——1933年的中国之行》,侯萍,宋苏晨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3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66.
    4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Burt Company,1926,p.140.
    5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168.
    6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p.209-212.
    1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173.
    2 Juliet Bredon,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pp.80-83.
    3 Anne Bridge.The Ginger Griffin,Toronto:Chatto and Windus,1934.p.68.
    4 英国湖畔诗人塞缪尔·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断篇《忽必烈汗》(Kubla Khan,or,a Vision in a Dream,A Fragment,1797)。吴持哲在《欧洲文学中的蒙古题材》(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认为此处是写上都之景;但美国学者史景迁在《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认为是写大都,原诗为“Xanadu”,音译为“仙都”,笔者更倾向将其理解为大都,即汗八里。英文原文如下:In Xanadu did Kubla Kban A stately pleasure-dome decree:where Alph,the sacred river,ran Through caverns measureless to man Down to a sunless sea.So twice five miles of fertile ground With walls and towers were girdled round:And there were gardens bright with sinuous fills,Where blossomed many an incense-bearing tree;And here were forests ancient as the hills,Enfolding sunny spots of greenery From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6~(th) editinn,volume 2.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93,pp.347-348.
    5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79,p.173.
    6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95.
    1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74.
    2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65.
    3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211.
    4 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对称修筑,内城左修太庙,右筑社稷坛,外城左修天坛,右建先农坛,城外则为左日坛,右月坛,贯通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华文化精神。
    5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20.
    6 Anne Bridge,The Ginger Griffin,Toronto:Chatto and Windus,1934,p.118.
    7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p.4-5.
    8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124.
    1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294.
    2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130;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38,p.353;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8.
    3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78,p.345.
    4 李孝聪:《老北京城地域结构启示录》,载《法国汉学》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92页。
    5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Burt Company,1926,pp.122-125.
    6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240.
    7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78.
    1 Edmund N.Bacon,Design of Cities,Penguin Books,1980,p.244.
    2 George N.Kates,The Years That Were Fat:Peking 1933-194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104-108.
    3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63.
    4 Chris Elder,Old Peking:City of the Ruler of the World:An Anth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115.
    5 靳文翰等主编:《世界历史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506页。
    6 Mary Ann Caws,City Images:Perspectives from Literature,Philosophy and Film,London: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91,p.33.
    7 Juliet Bredon,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p.15.
    1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79.
    2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39.
    3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82.
    4 Jean Chevalier et Alain Gheerbrant,Dictionnaire des Symboles,Paris:Robert Laffont/Jupiter,1982,p.653.中译文参阅乐黛云、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17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10页。
    5 Jean Chevalier et Alain Gheerbrant,Dictionnaire des Symboles,Paris:Robert Laffont/Jupiter,1982,p.779.中译文参阅乐黛云、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17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10页。
    6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82,p.94,p.169.
    7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Places,Visual Culture Reader,edited by Nicholas Mirzoeff,Routledge,1988,p.241.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2 David Strand,Rich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p.1.
    3 Louise Jordan Mil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A.L.Burt Company,1926,pp.4-5.
    4 J.-M.Coblence,"P(?)kin et Shanghai:Clich(?)s litt(?)raires de l'entre-deux-guerres",Revue d'esth(?)tique,1983(5),p.100.
    5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27.
    6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119.
    7 N.Clifford."A Truthful Impression of the Country",British and American Travel Writing in China,1880-1949,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1,pp.15-17.
    8[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1[法]施阿兰:《使华记》,北京:商务印书馆,袁传璋、郑永慧译,1989年,第191页。
    2[英]彼得·弗莱明:《独行中国——1933年的中国之行》,侯萍,宋苏晨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3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4[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8页。
    1 George N.Kates,The Years That were Fat:Peking 1933-194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150.
    2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7
    3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p.86-87.
    4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307.
    5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70.
    1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40.
    2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296.
    3[澳]赫达·莫里逊:《洋镜头里的老北京》,董建中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81页。
    4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79.
    5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p.145-146.
    6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23.
    1[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唐建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15.
    3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7.
    4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30.
    5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191.
    6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67.
    7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68.
    8 Anne Bridg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p.311.
    1 Anne Bridge,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343.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0页。
    3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8.
    4 Peter Quennell,"Introduction",A Superficial Journey Through Tokyo and Peking,London:Faber & Faber,1932.
    5 Juliet Bredon,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p.443.
    6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61.
    7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5,p.50.
    1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63.
    2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68.
    3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10.
    4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49.
    5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106.
    6 Putnam Weale,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Old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p.421.
    7[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1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45.
    2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00.
    3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46.
    4 Juliet Bredon,"Preface I",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
    1 George N.Kates,The Years That Were Fat:Peking 1933-194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30-35.
    2 老舍:《四世同堂》,见《老舍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58页。
    3 老舍:《四世同堂》,见《老舍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57页。
    4[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5[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6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
    7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21.
    8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7.
    9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07.
    10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98.
    1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
    2 Dean MacCannell,The Tourism,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London:Macmillan,1976,p.13.
    3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79.
    4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81.
    5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99.
    6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83.
    1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79.
    2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78.
    3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304.
    4 《牡丹和马驹》最后一章标题即为“走向涅磐”(Towards Nirvana)。
    1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另可参见http://www.asia2000.com.hk/Asia2000/orchid/shanghai.shtml。
    1 Louise Jordan Miln,The Flutes of Shanghai,London:The Camelot Press Limited,1928,p.11.
    2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
    3 参见陈晓兰:《原始与现代:上海的双重面貌》,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1期,第104-115页。
    4 包玉珂(1905-1977),浙江吴兴人,青年时在上海的银行工作,业余兼职文学翻译,1949年以后在上海师范学院教书。
    5 参见倪墨炎:《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记翻译家包玉珂》,载《现代文坛短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6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p.255-307.
    1 此说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上海指南》中已经出现。参见H.J.Lethbridge,“Introduction”,All about Shanghai:A Standard Guidebook,Hong Ko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当时的世界城市排名为:纽约、伦敦、柏林、芝加哥、上海。如果根据楼房的高度,上海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大概因巴黎、伦敦等古城限制楼高所致,参见郑祖安:《百年上海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页。
    2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1937年8月12日。该报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前身为《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1864年创刊于上海,1951年停刊。
    1 William Gascoyne-Cecil and Florence Cecil,Changing China,London:James Nisbet and Company,1910,pp.104-105.
    2 Noel Barber,The Hall of Shanghai.New York:Coward.McCann,and Geoghegan.1979.p.13.
    3[美]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2期。
    4 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史研究译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 Huxley Aldous,Jesting Pilate:An Intellectual Holiday.New York:George H.Doran,1926,p.271.
    2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New York:William Morrow Publishers,2000,p.1.
    3 Harriet Sargeant,Shanghai:Collision Point of Cultures,1928-1939,New York:Crown,1990.p.3
    4 石海山、[挪威]居纳尔·菲尔塞特:《挪威人在上海150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5[美]史迪威:《史迪威日记》,黄加林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165页。
    1[美]史迪威:《史迪威日记》,黄加林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168页。
    2 《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在远东最有影响的出版物,美侨托马斯·密勒(Thomas F.Millard)于1917年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刊,1922年以后由鲍威尔接办。
    3 John B.Powell,My Twenty Five Years in China,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5.p27.
    4[日]刘建辉:《魔都上海》,甘慧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5[美]斯诺:《斯诺文集》第一卷,宋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8、19页。
    1 《在上海的美国人》,参见刘立群主编:《纪念埃德加·斯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26页。
    2 1933年2月18日《申报·自由谈》“萧伯纳专号”。
    3[美]霍塞:《出卖上海滩》,越裔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4 毛尖:《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5 1926年,该剧在百老汇剧院上演,获得了空前成功,是继贝拉斯科的《蝴蝶夫人》之后又一部影响广泛的作品。其情节套路在1986年好莱坞拍的电影《上海奇遇》(Shanghai Surprise)、2007年的《上海之吻》(Shanghai Kiss)中依然可以看出。
    6 上海性的诱惑由来已久,更因上海的娼妓比例而闻名世界。1934年据上海《申报》统计,当时上海的卖淫业走在了全世界城市的最前列:在伦敦,960人中有一个人当娼妓:在柏林则是580比1;在巴黎480比1;在芝加哥430比1;在东京250比1;在上海则是130比1。参见《申报》1934年12月3日.另可参见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p.44-45.
    1[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
    2 Maurice Dekobra,Shanghai Honeymoon,trans.Lord Sudley,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46,p.172.
    3 Maurice Dekobra,Shanghai Honeymoon,trans.Lord Sudley,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46,p.223.
    4 Maurice Dekobra,Shanghai Honeymoon,trans.Lord Sudley,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46,p.1.
    5 Kazuo Ishiguro,When We Were Orphans,London:Quality Paperbacks Direct,2000.中译参见[英]石黑一雄:《上海孤儿》,陈小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石黑一雄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后移居英国。该小说主人公班克斯·克里斯托弗是英国著名侦探,出生在20世纪初的上海,在英国学习长大,1937来上海寻找母亲的下落。
    6[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146页。
    1[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106页。
    2[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105页。
    3[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25页。
    4[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5[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161页。
    6 苏蒙:《略谈<秘密的中国>——兼论立波的译文》,《中流》1卷3期,1936年10月5日。
    1[法]马尔罗:《人的境遇》,丁世中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2 Andr(?) Malraux,Les voix du silence,trans.Stuart Gilber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p.130.
    3 柳鸣九:《中国革命与马尔罗哲理——对<人的状况>基本内容的说明》,载《当代外国文学》,1989年第2期。
    1 钱林森、[法]克里斯蒂昂·莫尔威斯凯主编:《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2 柳鸣九、罗新璋:《马尔罗研究》,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第114页.
    3 Andr(?) Malraux,La Condition Humaine,(extraits),Librairie Larousse,1973,p.88,p.99.
    1 Richard Godbeer,The Devil's Dominion:Magic and Religion in Early New Eng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149.
    1 茅盾:《子夜》,《茅盾选集》卷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页。
    2 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384页。
    3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p.17-26.
    1 J.G 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Chapter 1.
    2 Christopher New,Shanghai,London:Macdonald,1985,p.173.
    3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96.
    4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16.
    1 H.J.Lethhridge.All about Shanghai:A Standard Guidebook.Hong Ko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76。译文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2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p.73-75.
    3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34
    4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1 转引自熊月之:《历史上的上海形象散论》,《史林》,1996年第3期,第139-153页。
    2 W.H.Auden and Christopher Isherwood,Journey to a War,London and New York:Random House,1939,p.237.
    3 S.B.Warner:Slums and Skyscrapers:Urban Images,Symbols and Ideology,in Cities of the Mind,edited by L.Rodwin,New York:Plenum,1984,pp.181-195.
    4 Christopher New.Shanghai.London:Macdonald.1985.p.25.
    5 上海的贫困人口可以从倒毙街头的尸体数目看出。1935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仅从租界的马路上就收敛尸体5590具。1937年收敛的尸体达20746具。参见《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度报告,1939年》(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Annual Report for 1939),第175页。
    1 J.G.Ballard,The Kindness of Women,Florida:Harvest,1993,p.328.
    2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39-40页。
    3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Places,Visual Culture Reader,edited by Nicholas Mirzoeff,Routledge,1988,p.246.
    4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p.10-13.
    5 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第56-62页。
    1[日]刘建辉:《魔都上海》,甘慧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页。
    2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73.
    3 Betty Peh-t'i Wei,Old Shanghai,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31.
    4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224.
    5[捷克]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年,第177-178页。
    6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p.21-22.
    7 陈晓兰:《原始与现代:上海的双重面貌——20世纪早期中西作家对上海的不同想象》,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05页。
    1 李天纲:《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处”——上海早期租界社会析论》,见洪泽主编《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下),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25-226页。
    2[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0页。
    1[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峻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2[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峻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265页。
    1[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2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23.
    3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322.
    4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79页。
    5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17.
    1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351.
    2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227.
    3[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36页。
    4 Rana Kabbani,Europe's Myths of Orient:Devise and Rule,Hong Kong:the Macmillan Press 1086,pp.5-6
    5[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
    2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13.
    3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56.
    4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568-585页。
    5[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1[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2 哈宝信:《多元文化与上海的都市化》,见李德洙:《都市化与民族现代化》,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年,第155-156页。
    3 吴圳义编:《上海租界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第390页。
    4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17.
    1[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2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68.
    3 西班牙语,意为专门帮人出主意的人。原著中此人名为威廉·埃格诺先生(Sir William Egon)。
    4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p.8-9.
    5 J.G 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19.
    6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257.
    7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36.
    1[英]约翰·班扬:《天路历程》,苏欲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2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94.
    3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p.218-219.
    4[美]R·E·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58-59页。
    5 中译文隐讳其名,代以蜜蜂君称之。
    1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21.
    2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36.
    3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v Publishing House,1937.p.223.
    4[英]石黑一雄:《上海孤儿》,陈小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208页。
    5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132;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p.27-30;Christopher New,Shanghai,London:Macdonald Co.,1985.
    6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46.
    7[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 第二卷:现代化的冲击》,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73页。
    8 L.A.Lofland,A World of Strangers,New York:Basic Books,1973.
    1 Stella Dong,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p.196.
    2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351.
    3 J.G.Ballard,The Kindness of Women,Florida:Harvest,1993,p.75.
    4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13.
    5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137.
    6 J.G.Ballard,The Kindness of Women,Florida:Harvest,1993,p.67.
    7 J.G.Ballard,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p.54.
    1 J.G.Ballard,The Kindness of Women,Florida:Harvest,1993,p.341.
    2 Christopher New,Shanghai,London:Macdonald Co.,1985,p.320.
    3 Christopher New,Shanghai,London:Macdonald Co.,1985,p.114.
    4 Robert Bickers,Britain in China:community,culture and colonialism,1900-1949,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p.67.
    1 转引自张和声:《“孤傲”的上海人——上海英桥生活一瞥》,《史林》,2004年第6期,第38页。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3 G.E.Miller,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p.254.
    1 Harold Acton,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
    2 Christopher New,Shanghai,London:Macdonald Co.,1985,pp.267-268.
    1[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徐十周等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2页。
    2[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徐十周等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98页。
    3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4 这里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城市异托邦,因此,城市面孔与叙述者文化完全相同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美]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赵晓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英]托马斯·阿罗姆:《大清帝国:印象城市》,李天纲编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
    [英]爱尼斯·安德逊:《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费振东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
    [葡]安文思:《中国新史》,何高济、李申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英]詹·格·巴拉德:《太阳帝国》,董乐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法]贝尔纳:《中国情人:一个外国女人在北京》,尹兵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德克·博迪:《北京日记:革命的一年》,洪菁耘、陆天华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年
    [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美]丁韪良:《花甲回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1-6卷》,郑德弟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2005年
    [意]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英]彼得·弗莱明:《独行中国——1933年的中国之行》,侯萍,宋苏晨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瑞]马·弗里施:《弗里施小说戏剧选》,蔡鸿君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
    [俄]伊·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叶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日]横光利一:《上海故事》,滕忠汉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美]霍塞:《出卖上海滩》,越裔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美]大卫·季德:《毛家湾遗梦:1949年北京秘闻》,胡定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
    [德]基希:《秘密的中国》,周立波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
    [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特别是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沈春蕾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法]保尔·克洛岱尔:《认识东方》,徐知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俄]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阎国栋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英]立德夫人:《我的北京花园》,李国庆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英]立德夫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刘云浩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法]皮埃尔·洛蒂:《北京的陷落》,刘和平,安蔚,姚国伟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
    [法]皮埃尔·洛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利红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法]马尔罗:《人的状况》,杨元良、于耀南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
    [法]马尔罗:《人的境遇》,丁世中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
    [意]马国贤:《清廷十三年》,李天纲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英]约翰·曼德维尔:《曼德维尔游记》,郭泽民、葛桂录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陈寿赓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西]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美]爱狄·弥勒:《上海——冒险家的乐园》,包玉珂编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
    [澳]赫达·莫里逊:《洋镜头里的老北京》,董建中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英]克里斯托弗·纽:《上海》,唐凤楼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葡]托梅·皮雷斯:《1515年葡萄牙人笔下的中国》,夏茂译,《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葡]平托等著:《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英]石黑一雄:《上海孤儿》,陈小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许永全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
    [法]谢阁兰:《勒内·莱斯》,梅斌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法]谢阁兰:《谢阁兰中国书简》,邹琰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冷汰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英]威尔士、诺曼:《龙旗下的臣民:近代中国社会与礼俗》,刘君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澳门]《文化杂志》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葡]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李申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英]雷金纳德·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众城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年
    Acton,Harold.Peonies and Pon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Allen,Revd Roland,The Siege of the Peking Legation,London:Smith,Elder & Co.,1901.
    Allman,Norwood.Shanghai Lawyer,New York:Whittlesey House,1943.
    Arlington,Lewis Charles & William Lewisohn.In Search of Old Peking.Shanghai:North China Daily News,1935.
    Backhouse,E.and J.O.P.Bland.Annals & Memoirs of the Court of Peking:from the 16~(th) to the 20~(th) Century.Boston and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14.
    Ballard,J.G.Empire of the Sun.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84.
    Ballard,J.G.The Kindness of Women.Florida:Harvest,1993.
    Bell,John.Travels from St.Petersburg into Pekin 1719-22.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5.
    Bredon,Juliet.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931.
    Bridge,Anne.Peking Picnic.Boston:Little,Brown,and Company,1932.
    Bridge,Anne.The Ginger Griffin.Toronto:Chatto and Windus,1934.
    Collis,Maurice.The Great Within.London:Faber & Faber,1956.
    Darwent,Charles Ewart.Shanghai: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and Residents.Shanghai:Kelly &Walsh,1920.
    Dekobra,Maurice.Shanghai Honeymoon.trans.Lord Sudley.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46
    Dong,Stella.Shanghai: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 1842-1949.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
    Elder,Chris.Old Peking:City of the Ruler of the World:An Anth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Farmer,Rhodes.Shanghai Harvest:A Diary of Three Years in the China War.London:Museum Press,1952.
    Fleming,Peter.The Siege at Peking.New York:Harper,1959.
    Fontenoy,Jean.The Secret Shanghai.New York:Grey-Hill Press,1939.
    Gamewell,Mary Ninde.The Gateway to China:Pictures of Shanghai.New York:Fleming Revell,1916.
    Gamble,Sidney D.Peking:A Social Survey.New York:George H.Doran,1921.
    Geil,William Edgar.Eighteen Capitals of China.London:Constable,1911.
    Grantham,A.E.Pencil Speakings from Peking.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18.
    Hauser,Ernest O.Shanghai:A City for Sale.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40.
    Hinder,Eleanor M.Life and Labour in Shanghai.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44.
    Hooker,Mary.Behind the Scenes in Peking.London:John Murray,1910.
    Johnston,Reginals F.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London:Victor Gollancz,1934.
    Karns,Maurine.Shanghai:Highlights,Low Lights,Tail Lights.Shanghai:The Tridon Press,1936.
    Kates,George N.The Years That Were Fat:Peking 1933-194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Loti,Pierre.Les Derniers Jours de P(?)kin.Paris:Julliard,1991.
    Lowe,H.Y.The Adventures of Wu:The Life Cycle of a Peking Ma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
    Maclellan,J.W.The Story of Shanghai.Shanghai:North China Herald Office,1889.
    Maugham,William Somerset.On a Chinese Scree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Mennie,Donald.The Pageant of Peking,Shanghai:A.S.Watson & Co.,1920.
    Miller,G.E.Shanghai:the Paradise of Adventurers.New York:Orsay Publishing House,1937.
    Miln,Louise Jordan.It happened in Peking.New York:Frederick A.Stokes Company,1926.
    Miln,Louise Jordan.The Flutes of Shanghai.London:The Camelot Press Limited,1928.
    Morrison,Hedda.A Photographer in Old Pek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New,Christopher.Shanghai.London:Macdonald Co.,1985.
    Pitman,Norman Hinsdale.Oragon Lure:A Romance of Peking.Shanghai:Commercial Press,1925.
    Quennell,Peter.A Superficial Journey through Tokyo and Peking.London:Faber & Faber,1932,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Rennie,D.F.Peking and Pekingese.London:John Murray,1865.
    Segalen,Victor.Ren(?) Leys.Paris:Gallimard,2000.
    Sergeant,Harriet.Shanghai:collision point of cultures,1918/1939.London:Jonathan Cape,1991.
    Sitwell,Osbert.Escape with Me! An Oriental Sketch-book,London:Macmillan,1939.
    Swallow,R.W.Sidelights on Peking Life.Peking:China Booksellers Ltd.,1927.
    Cook,Thomas.Peking and the Overland Route.Peking:Thomas Cook & Son,1920.
    Vitale,Guido A.Pekinese Rhymes.Peking:Pei-T'ang Press.1896.
    Wagel,Srinivas R.Finance in China.Shanghai: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Ltd.1914.
    Weale,Putnam(Bertram Lenox).The human cobweb:a romance of Peking.London:Macmillan & Co.Ltd.,1910.
    北京日报总编室编:《外国人看北京》,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1988年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相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海翔:《欧洲大地的“中国风”》,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孟华主编:《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钱林森、[法]克里斯蒂昂·莫尔维斯凯主编:《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上海研究中心编:《上海70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沈弘编著:《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石海山、[挪威]居纳尔·菲尔塞特:《挪威人在上海150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孙康宜,孟华主编:《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德威:《小说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王志弘:《流动、空间与社会:1991-1997论文选》,台北:田园教育文化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夏铸九:《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88年
    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史研究译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叶树平、郑祖安编:《百年上海滩》,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0年
    叶中强:《从想像到现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乐黛云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星烺编:《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赵稀方:《小说香港》,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郑曦原主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宗坤明:《形象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宁:《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共八卷),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宁编著:《2000年西方看中国》,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年
    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19章:空间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钱林森、许钧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德]约翰·凡·安德里亚:《基督城》,黄宗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观》,谭荣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空间和历史》,顾良、张泽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英]詹姆士·哈林顿:《大洋国》,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葡]雅伊梅·科尔特桑:《葡萄牙的发现》,邓兰珍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
    [美]奇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日]刘建辉:《魔都上海》,甘慧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意]阿德里亚诺·马达罗:《1900年的北京》,项佳谷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英]弗兰克斯·彭茨等编:《剑桥年度主题讲座: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澳]西里尔·珀尔:《北京的莫里循》,檀东鍟,窦坤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苏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让-保罗·萨特:《想象心理学》,褚朔维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法]让-保罗·萨特:《影象论》,魏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美]施坚亚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杜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美]史景迁:《大汗之国》,阮淑梅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年》,尹庆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相像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丹尼丝·伍德:《地图的力量》,王志弘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哈罗德·伊罗生:《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美]朱克英:《城市文化》,张延俭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Bachelard,Gaston.The Poetics of Space.Trans.Maria Jolas.Boston:Beacon Press,1994.
    Bandet,Henri.Paradise on Earth:Thoughts on European Images of Non-European Man,Trans.Elizabeth Wenthol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5.
    Caws,Mary Ann.City Images:Perspectives from Literature,Philosophy and Film.London: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91.
    Cben,Xiaomei.Occidentu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Cheng,Nien.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London:Penguin,1986.
    Clifford,Nicholas R.Spoilt Children of Empire:Westerners in Shanghai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the 1920s.London:Middlebury College Press,1991.
    Dear,Michael.The Postmodern Urban Condition.London:Blackwell,2000.
    Elvin,Mark.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Gregory,D.Geographical Imagination.Cambridge,Mass:Blackwell Publishers,Inc.,1994.
    Harvey,Davi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London:Edward Arnold,1973.
    Jaye,Michel C.and Ann Chalmers Watts.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Essays on the City and Literature.New Brunswick and London: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1.
    Lach,Donald Frederick.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l.Ⅰ Ⅱ Ⅲ.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1993.
    Kofman,Eleonore and Elizabeth Lebas.Writing on Citie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Lefebvre,Henri.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1.
    Lefebvre,Henri.Writing the City.Translated by Eleonore Kofman and Elizbeth Leba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Lehan,Richard.The City in Literature:A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Lu,Hanchao.Beyond the Neon Lights:Everyday Shanghai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Maxwell,Richard.The Mysteries of Paris and London,Charlottesville:Th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92.
    M(?)ral,Jean.Paris in American literature,trans.Laurette Long.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9.
    Oates,Joyce Carol.Imaginary City:America,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New Brunswick and London: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1.
    Pike,Burton.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dern Literatur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Said,Edward W.Orientalis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Sargeant,Harriet.Shanghai:Collision Point of Cultures,1928-1939.New York:Crown,1990.
    Sharp,William & Leonard Wallock.Visions of the Modern City:Essays in History,Art and Literatur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Shields,Rob.Places on the Margin:Alternative Geographies of Modernity.London:Routledge,1991.
    Spender,Stephen.Poetry and the Modern City,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0.
    Soya,Edward W.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
    Soya,Edward W.Third 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Oxford:Blackwell,1996.
    Soya,Edward W.Postraetropolis.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Oxford:Blackwell,2000.
    Westwood,Sallie and John Williams.Imagining Cities:Scripts,Signs,Memory.London:Routledge,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