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区别于西方“抒情诗”的概念,纠正古人对“缘情”作儿女私情的偏狭理解,结合诗文论上“缘情”说的理论内涵,本文提出本土化的“缘情诗”概念,概括汉末魏晋诗歌史上勃兴的缘情创作潮流,将以“感物缘情”为基本审美经验的诗歌史发展阶段作为独立之研究单位加以审视。
     缘情诗发生于“言志”向“缘情”的诗学经验变迁之中,依托思想史上从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的转折展开。回溯上古诗歌,《诗经》的抒情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并不符合西方意义上的个人抒情诗概念,亦没有发展出“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楚辞》萌生了个体抒情的自觉,拥有确定的抒情主人公,并奠定了“伤春悲秋”的时序意识,为后世之缘情诗所强化;但其讽咏比兴,仍与“缘情”的理论内涵有差别。两汉诗学理论持以经学为主导的“言志”说,但在创作上却表现出若干向“缘情”新变的趋势,抒发私人化真情实感的诗歌出现,五言徒诗逐渐成型,具备一定的文人化技巧,并被应用于表现个人情感。
     《古诗十九首》确立了“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以个体化的视角、内省之方式抒写普遍的真情实感,并善用调用景物意象、营造场景为情感抒发提供动因和环境依托,“物感”美学由此诞生。《十九首》个体性的自觉、珍视当下的时间本质以及担当意识,又与玄学有着若干的联系,构成玄学时代即将到来的诗学前奏。建安诗歌为缘情诗贡献了英雄主义悲情这一新的情感领域和风格,并拓展了缘情诗的题材和体类,但又表现出向楚骚式“言志”回归的趋势,其徒诗结撰技术也落后于《十九首》。当然,建安诗歌更加强化个体性以及珍视当下的时间意识,昭示着其缘情特质,并同《十九首》一般,携带着玄学时代渐趋逼近的消息。魏末玄学兴起之后对缘情诗造成双重影响:一方面,玄学启引魏晋崇情思潮,促使缘情诗的创作达至正始、太康之际的高潮;另一方面,玄学在崇情之际又对情感展开反思,并催生了诗歌史上玄言诗这一以反缘情为旨归的新诗类,在玄言诗对抒情言志传统的强势扭转之下,缘情诗时序感、悲情意识、感物缘情组织方式等根基遭致动摇,走向式微。
     缘情诗反拨“言志”传统,由公共性关注转向个体真情实感的抒发,并改造上古诗歌情景组织的联想式比兴美学,创造出以直接感知自然为特征的物感审美经验。但因其感物不脱缘情的品格,缘情诗并不能直接催生模山范水的山水诗类,相反,山水诗的产生和兴盛,需待玄言诗启引的诗学革命。由缘情与言志以及山水审美经验的差异可见,中国诗歌史并非单一线性发展,将“缘情”标准化或以“缘情”或“抒情”统括整个中国美学的观念值得商榷。
This dissertation emphasizes the local concept of "yuan-qing" poetry to distinguish itself from western lyric, and rectifies the narrow concept of taking "yuan-qing" as love affair.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at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yuan-q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reation trend of "yuan-qing" during late Han and Wei Jin Dynasties are necessary. Subsequently, the verse history, in which "gan-wu-yuan-qing" is viewed as the ba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will be surveyed independently.
     "Yuan-qing" poetry derived from the transition of poetic experience from "yan-zhi" to "yuan-qing". Meanwhile, it relied on the turn of idea history from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o metaphysics. In ancient poems, the lyricism of The Book of Songs has the character of publicity, which neither accords with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 lyric in a western sense, nor develop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gan-wu-yuan-qing". The Songs of Chu, which owns definite protagonists, produc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emotion, established the sense of time of grieving over the passing of spring or feeling sad with the advent of autumn, which was reinforced by "yuan-qing" poetry of later generations. In fact, its "bi-xing" with lyricism and sati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yuan-qing". The theory of "yan-zhi" in the Han period, which still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showed a gradual conversion towards "yuan qing". Poems expressing private emotions appeared and the tradition of five character poems which revealed personal emotions were established.
     Nineteen Ancient Poems established the aesthetic mode of "gan-wu-yuan-qing" which expressed universal emotions through individual angles and inner perspectives, and was good at using images of scenery or constructing scenes to offer agent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for lyricism, and at last, the aesthetics of "wu-gan" appear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the value and consciousness of present are related to metaphysics, which became the poetic prelude to the age of metaphysics. Jian'an poetry contributed to the new emotional area and style of the tragic mood of heroism, expanding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ype of "yuan-qing" poetry; meanwhile, it degenerated towards "yan-zhi" tradition of The Songs of Chu, and its poetic techniques couldn't be compared with Nineteen Ancient Poems. The rise of metaphysics had double influences on lyrics. On one hand, metaphysics initiated the trend of emphasizing emotions in Wei Jin period, and made Zheng Shi and Tai Kang periods the summit of the creation of "yuan-qing" 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metaphysics reflected on emotions, and helped to bring about the new poetic type of metaphysical poetry whose gist is "anti-yuan-qing". After metaphysical poetry strongly opposed the tradition of lyricism, the basics of the sense of time, tragic mood,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yuan-qing" poetry were shaken.
     "Yuan-qing" poetry opposed "yan-zhi" tradition, focused on individual emotions instead of publicity, reformed associational "bi-xing" aesthetics of ancient poetry, and created the "wu-gan" aesthetic experience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with instant nature perceiving. But it doesn't repel lyricism. "Yuan-qing" poetry does not directly bring about landscape poetry, instead, the emergence and thriving of landscape poetry needs the poetic revolution which was initiated by metaphysics poetry. From the differences of "yuan-qing", "yan-zhi"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the non-linearity feature of Chinese verse history can be discovered. Above all, the standardization of "yuan-qing", or the attempt of using "yuan-qing" or lyricism to summarize the whole Chinese aesthetic should be doubted.
引文
①[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②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页。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④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⑤周汝昌:《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文史哲》,1963年第2期。
    ①[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九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21页。
    ②[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页。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3页。
    ⑤[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⑥[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一,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09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76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1页。
    ④徐复观:《文选疏释》,《中国艺术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二十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二十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9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二十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③张节末:《美学史上群己之辩的一段演进: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①周汝昌:《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文史哲》,1963年第2期。
    ②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①吕正惠:《物色论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的开展》,《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第33页。陈昌明、蔡英俊有关“诗缘情”研究的详细内容,见本文“文献综述”部分。
    ②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③文学史上的太康时代与实际的历史有所出入,“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从公元280年至289年,而文学史上惯例称谓的“太康文学”要宽泛的多,也包括元康时期的文学创作。根据钟嵘的相关论说来看,太康文学、太康诗歌等概念基本上等同于西晋永嘉前的文学创作阶段,大概在公元265年至307年间。近入郭伯恭对魏晋诗歌史的惯用分期,建安、正始、太康等各阶段的历史年限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建安阶段起于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包括魏文帝黄初,止于明帝即位(公元227年):正始阶段起于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包括废帝正始,元帝景元,止于晋武帝代魏为晋(公元265年):太康阶段起于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包括太康、元康,止于怀帝即位(公元307年)(参见郭伯恭:《魏晋诗歌 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页)。本文所使用的建安诗歌(文学)、正始诗歌(文学)、太康诗歌(文学)等概念,其实际历史的上下限遵从郭说。
    ①[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1页。
    ②陆时雍《古诗境》卷二称《十九首》为“诗母”;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说:“十九首在文学史上所占地位,或与《三百篇》、《离骚》相埒。”(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6页。
    ④[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⑤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⑥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页。
    ⑦法国汉学家通过对《诗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和主题分析总结说:“这些古老的歌谣令人深以为奇的是,里边看不到任何个人的感情。……这种诗歌的非个性化不能不使我们设想它不是产自一人之手。”([法]葛兰言:《(诗经)中的爱情诗篇》,钱林森译,《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60-61页。)《诗经》中有不少诗篇,我们难以发现到底是谁在歌唱;还有一些诗篇 甚至不指出抒情主体的存在。关于《诗经》缺乏抒情主人公,具有公共性而非个人化之抒情特点的具体分析,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页。秦嘉诗的断代学界存有争议,本文依循汉末说,具体论证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
    ①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①[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一,台北:世界书局,1989年,第395页。
    ②[英]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3页。
    ①[瑞士]埃米尔·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胡其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6页。
    ②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90页。
    ③高友工:《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77页。
    ①周来祥:《中国审美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29-130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6-67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4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2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00页。
    ⑤[南朝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1779页。
    ②[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1页。
    ③[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④[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5、97、117、123页。
    ⑤[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
    ⑥[明]陆时雍:《古诗镜》卷二,任文京、赵东岚点校,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⑦[明]陆时雍:《古诗镜·诗境总论》,任文京、赵东岚点校,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⑧[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0页。
    ⑨[清]叶燮:《原诗·内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页。
    ①[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2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③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8也。
    ④叶嘉莹:《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迦陵论诗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⑤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⑥[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页。
    ⑦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077页。
    ⑧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页。
    ⑨[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⑩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①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207页。
    ②[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8页
    ③[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三,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68页。
    ④刘大杰:《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⑤胡适:《白话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4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③郭伯恭:《魏晋诗歌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页。
    ④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②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③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5页。
    ④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7-88页。
    ⑤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995年,第3页。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页。
    ②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5-26页。
    ③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①张亚新:《汉魏六朝诗:走向顶峰之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6页。
    ③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上)(下)》,郑清茂译,《中外文学》第6卷第4期,1977年。
    ②[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章培恒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③[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邵毅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57页。
    ④[日]小川环树:《风与云:感伤文学的起源》,《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周先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3页。
    ①蔡英俊:《比兴、物色、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第33页。
    ②吕正惠:《物色论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的开展》,《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第3-34页。
    ③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①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②[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七,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67页。
    ③[唐]芮挺章:《国秀集·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④[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一,台北:世界书局,1989年,第395页。
    ⑤[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七,台北:世界书局,1989年,第455页。
    ⑥[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九,台北:世界书局,1989年,第478页。
    ①[清]纪昀:《云林诗钞序》,《纪晓岚文集》卷九,孙致中等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9页。
    ②[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宛平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8页。
    ③[明]顾起元:《锦研斋次草序》,[明]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二百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789页。
    ④徐复观:《文选疏释》,《中国艺术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⑤见陈柱:《讲陆士衡(文赋)自纪》,《学术世界》,1935年第4期。
    ⑥见刘运好:《“缘情绮靡”与陆机诗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①周汝昌:《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文史哲》,1963年第2期。
    ①詹福瑞、侯贵满《“诗缘情”辨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②具体内容参见本章第一节的分析引用。
    ③吕正惠:《物色论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的开展》,《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④陈昌明:《缘情文学观》,台北:台湾书店,1999年,第113-114页。
    ⑤张少康:《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⑥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0页。
    ①陈良运:《“诗缘情”诗学意义新识》,《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4期。
    ②周来祥:《中国美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60-161页。
    ③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第110-111页。
    ④陈昌明:《缘情文学观》,台北:台湾书店,1999年,第97页。
    ⑤陈伯海:《释“缘情绮靡”:兼论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⑥陈一琴:《经学思想的钳制与“缘情”思潮的反拨:儒家“诗言志”说辨析之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⑦王筑民、陈全明:《“诗言志”与“诗缘情”:古文论笔札之三》,《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黄梅:《对具体语境下“诗缘情”的解读:细读陆机(文赋)》,《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
    ②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8页。
    ③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3页。
    ④具体参见本章第一节。
    ①裴斐:《诗缘情辨》,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00页。
    ②陈颀:《同源异流两诗系:对“言志”、“缘情”的再思考》,《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洪树华:《20世纪“诗缘情”阐释之述评》,《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乔武涛:《“诗缘情”说的演进》,《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尹云霞:《中国古代诗文“缘情”理论与实践简疏》,《文教资料》,2008年第10期。
    ①高友工:《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91页。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②刘晶雯整理:《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③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56页。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②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1-12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87-388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17-101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41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6-267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31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8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46-547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3-424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00-50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44-746页。
    ④先秦公私观念的特点之一是公私与地位尊卑相应,具有等级性,处上位者相对于下层人来讲为“公”
    ⑤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颐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17页。
    ⑥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六年碉生跋》,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68-272页。
    ⑦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02页。
    ①涉及两性关系的诗篇,以比兴寄托为目的和手段,用男女类比君臣的诗歌讽颂意味与功利性鲜明,所写男女情感并非真实发生。
    ①[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3-274页。
    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页。
    ③[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3页。
    ④闻一多:《风诗类钞乙》,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四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3页。
    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页。
    ⑥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16页。
    ①[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1页。
    ①[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73-75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32-733页。
    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二,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41-742页。
    ②[美]王靖献:《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5、134页。
    ③[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王巍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
    ④[日]白川静:《诗经的世界》(增订版),杜正胜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9年,第306-307页。
    ①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33-134页。
    ②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③参见曾小梦:《先秦典籍引<诗>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15页、第75-76页、第109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1-333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09-1210页。
    ③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6页。
    ①杨伯峻:《论语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页。
    ②杨伯峻:《论语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8页。
    ③杨伯峻:《论语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5页。
    ④杨伯峻:《论语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⑤杨伯峻:《论语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页。
    ⑥[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⑦张节末:《美学史上群己之辩的一段演进: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1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83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85-989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3页。
    ①传为屈原所作的《卜居》、《渔父》两篇的叙述模式比较特别,采用了对话体进行写作:宋玉所作《招魂》起首自叙身世,后转入帝与巫阳的对话,主体部分的“招魂”也是以巫阳向“魂”言说的形式呈现。这三首楚辞的抒情色彩较淡,尤其是前两篇,抒情性不鲜明。但与《诗经》中男女对话相比,《楚辞》对话的双方身份确定,不是非个性的“士”与“女”,而是有名有姓特指的个体。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7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121、123、137、138、146-147、150-151、165页。
    ④据王逸集本统计,屈原赋中“情”共出现22次,《楚辞》中“情”共出现44次,指人内心的情感、内在的质。而《诗经》中“情”仅出现一次,《陈风·宛丘》首章曰:“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此“情”特指对“子”的爱慕之情。
    ⑤西汉诸家的楚辞作品也有大量有关“抒情”的表述:志憾恨而不逞兮,抒中情而属诗。焉发愤而抒情,时暖暖其将罢兮。(严忌《哀时命》)谗夫蔼蔼而漫着兮,曷其不舒予情?(刘向《九叹·逢纷》)乘骐骋骥,舒吾情兮。(刘向《九叹·怨思》)舒情陈诗,冀以自免兮。(刘向《九叹·远逝》)纤阿不御,焉舒情兮。(刘向《九叹·思古》)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王逸《九思·哀岁》)屈原《九章·怀沙》和东方朔《七谏·哀命》还有“抚情”这一搭配:“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与“抒情”相反,“抚情”是将情感压抑下去,但结果是令自己愈加悲伤。
    ⑥屈原:《九章·抽思》,[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页。
    ⑦屈原:《九章·悲回风》,[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7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②詹安泰:《离骚笺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0-151页。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73。朱自清所谓的“比体诗”有四种:咏史,游仙,艳情,咏物,分别是古比今,仙比俗、男女比君臣、物比人。朱先生说这四体的源头都在《楚辞》。
    ①胡念贻:《论赋比兴》,《文学评论丛刊》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64页。
    ②张节末:《比兴神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1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0-71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5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7-138页。
    ⑤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92页。
    ⑥“忽男忽女”为较为一般的看法。游国恩的《楚辞女性中心说》(《游国恩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认为屈骚全部为女子的口吻。郑毓瑜则将《离骚》的性别指涉全部坐实为作为臣子的男性,参 看氏著《性别与家国》(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一章。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6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40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184页。
    ②刘永清:《屈赋音注详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3页。
    ③张节末《狂与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将屈原人格定位为狂,与孟子以帝王师自居的阳刚之狂不同,屈原是具有妾妇品格的阴柔之狂。
    ④[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62页。
    ⑤刘永清:《屈赋音注详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4页。
    ⑥[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邵毅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页。
    ⑦[日]小川环树:《风与云:感伤文学的起源》,《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周先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①曾守正:《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双重观念:以荀子“诗”的经典化与个人化为研究进路》,《东亚人文学》第二辑,2002年,第190页。
    ②张节末:《先秦的情感观念》,《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②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汉初诗歌曰:“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92页。
    ⑤[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84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上)(下)》,郑清茂译,《中外文学》第6卷第4期,1977年。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4页。
    ③[日]小川环树:《风与云:感伤文学的起源》,《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周先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7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183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5-66页。
    ②两汉诗歌的时代和作者归属,有些考证存在争议,本文以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的考证为主要参考依据,涉及到具体诗篇时,根据需要作详细的考察,或有出入者,另行标出,余者不注。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7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6、158、161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0页。
    ⑥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7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7页。
    ②[晋]崔豹:《古今注》卷中,《四部丛刊》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4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0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6页。
    ⑥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5页。
    ⑦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275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9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4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2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0页。
    ③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侯旭东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④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侯旭东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⑤[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68页。
    ⑥曾守正:《中国“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文学思想:以汉代诗歌为考察对象》,《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十期,2002年3月。
    ①[清]费锡璜:《汉诗总说》,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47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8-179、180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75页。
    ③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3-144页。
    ④[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九,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56页。
    ⑤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6-187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8页。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83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0页。
    ①《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即传为苏武、李陵所作的赠答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中包括两首残篇。苏李诗多被质疑为后人伪托,逯先生《汉诗别录》一文,从组诗的题旨内容、用语修辞等特点证明其为后汉末年文士之作,其作者可能是东汉名为李陵者,并非为西汉武帝时苏武、李陵的作品,也非后人之伪托。(见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2页。)逯收录时也附有简短的考证,并说明总以李陵录别诗为题。逯说可信,故从之。另外,考其风格,李陵录别诗与秦嘉夫妇赠答诗以及《古诗十九首》颇为接近或相类,并与东汉乐府有继承和改造的关系,它们本身也难以置入建安及以后诗歌风格的序列,清人方东树也曾指出:“苏、李诸篇,东坡辨其伪,而又以为非曹、刘以下之人所能办,须识此意。盖与十九首同其高妙。”(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3页。)因此,李陵录别诗、秦嘉夫妇赠答诗以及《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的说法不无道理。我们下文还会有更为具体的分析。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7、338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6页。
    ③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6-166页。
    ④具体内容参见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①[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6页。
    ②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1页。
    ③班固是否为第一首文人五言徒诗的确定,还牵涉到对无名氏古诗、尤其是《古诗十九首》的时代问题,《古诗十九首》的风格与秦嘉夫妇赠答诗、李陵录别诗属于同一序列,且《十九首》在结撰技术上更为纯熟,其题材、内容也可与东汉末年之社会背景相互印证,并且《十九首》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玄学的若干关联,因此,《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的说法有充足的根据。
    ①参见余冠英:《乐府歌辞的拼凑与分割》,《汉魏六朝诗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38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0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6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3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3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6、187、338、339、340、341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2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0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4、285、286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5-336页。
    ④[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笺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穆克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页。
    ①[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九,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55页。
    ②赵敏俐:《论班固的咏史诗和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兼谈当代五言诗研究中流行的一种错误观点》,《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
    ③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5页。
    ④[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94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②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①[元]陈绎曾:《诗谱》,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7页。
    ②[明]陆时雍:《古诗镜》卷二,任文京、赵东岚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③[明]陆时雍:《古诗镜·诗境总论》,任文京、赵东岚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④[清]叶燮:《原诗·内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4页。
    ①[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0-81页。
    ②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6-67页。
    ③[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2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上)(下)》,郑清茂译,《中外文学》,1977年第4、5期。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2、333页。
    ③[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91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①[清]朱筠:《古诗十九首说》,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58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331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0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2页。
    ⑥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0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1-82页。
    ②《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页。
    ③《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④[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8、86页。
    ⑤[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丁福保辑:《清诗话》(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页。
    ⑥ Yu-kung Kao, The Nineteen Old Poems and the Aesthetics of Self-Reflection,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H. Plaks, Ying-shih Yu (ed.), The Power of Culture: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4.p.93.
    ⑥张节末、李鹏飞:《转调与复调:古诗十九首的用典美学》(未刊稿)。
    ①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②《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两首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性别身份存有争议,有说此两首为游子之词,有说为思妇之歌,本文认为,这两首都是从女性一方着笔的思妇诗,具体的论证详见下文。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②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4页。
    ③[清]张庚:《古诗十九首解》,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30页。
    ④[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九,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47页。
    ⑤[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1页。
    ①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②[清]张玉榖《古诗十九首赏析》,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9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页。
    ④[清]张玉榖《古诗十九首赏析》,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7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0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页。
    ③[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3页。
    ④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9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2页。
    ⑤[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丁福保辑:《清诗话》(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0页。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4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7页。
    ②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③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0 页。
    ①吴淇评《明月皎夜光》“此亦臣不得于君之诗,非刺朋友也”(《六朝选诗定论》卷四,第84页),将友朋关系也定位为君臣关系,倒是一个特例。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9页。
    ②萧驰:《“书写声音”中的群与我、情与感:<古诗十九首)诗学性质与诗史地位的再检讨》,《中国文史哲集刊》第三十期,2007年,第48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页。
    ④叶嘉莹:《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迦陵论诗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6-137页。
    ⑤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983年,第289页。
    ②可以对比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夫妇二人言说重点的不同。对此问题的详细探讨,见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三章第三节。
    ③[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8页。
    ④[清]张玉榖:《古诗十九首赏析》,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7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2页。
    ②[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1页。
    ③[明]陆时雍:《古诗镜》卷二,任文京、赵东岚点校,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④[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4页。
    ⑤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⑥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⑦[清]张玉榖:《古诗十九首赏析》,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71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2页。
    ②玄学家郭象的“独化说”把互相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不同个体之存在视为“独化”,又以唇齿之间形象地解释不同的个体相异而相依的关系。他说:“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为,斯东西之相反也。然彼我相与为唇齿,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故彼之自为,济我之功弘矣,斯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者也。故因其自为而无其功,则天下之功莫不皆无矣;因其不可相无而有其功,则天下之功莫不皆有矣。“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庄子·秋水注》)郭象玄学认为,这种关系构成了世 界的基本秩序。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②[清]张玉榖:《古诗十九首赏析》,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72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广陵书社,2009年,第84页。
    ②诗见本章第一节。
    ①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页。
    ③[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8-79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9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2页。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9页。
    ①[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一、卷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3-274、372页。
    ②日本汉学家白川静说《诗经》歌咏自然的姿态是极为定型的,他举数例首章开头二句的景句以说明之,并指出“下面的诗句,大体上与这没有接续关系,一般是主题的需要”。白氏认为,开头的景句起着发想的作用,诗歌是开头兴的联想展开。(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王巍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62-63页。)
    ①[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3、 88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9、329-330页。
    ④[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8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1页。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0页。
    ③[清]张玉榖:《古诗十九首赏析》,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7页。
    ④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9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226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79页。
    ②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9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7-228页。。
    ③[元]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2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4页。
    ②[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78页。
    ③[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0页。
    ④[清]张庚:《古诗十九首解》,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38页。
    ⑤[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0页。
    ①分别见[元]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3页、第4页、第5页。
    ②[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6页。
    ③[清]朱筠:《古诗十九首说》,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56页。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5页。
    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3页。
    ①吕正惠:《物色论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的开展》,《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第3-34页。
    ②诗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①诗见本章第一节。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8页。
    ③诗见本章第一节。
    ④关于《明月皎夜光》意象间以及写景意象与抒情的关联,参见张节末《(古诗十九首)与玄学》(《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一文的分析,张先生指出,此诗以针线绵密的“勾连”技术施之于全篇,使诗歌获得其组织结构与情感上的浑融性。
    ⑤[清]朱筠:《古诗十九首说》,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55年,第54页。
    ⑥萧驰:《“书写声音”中的群与我、情与感:<古诗十九首>诗学性质与诗史地位的再检讨》,《中国文史哲 集刊》,第三十期,2007年,第61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5、336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9页。
    ②[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6-57页。
    ③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113页。
    ①张节末:《<古诗十九首>与玄学》,《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②[法]桀溺:《论<古诗十九首>》,洪放、钱林森译,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③关于玄学时间观的讨论,参见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章的相关论述:关于《十九首》的时间观与玄学的联系,参见张节末《(古诗十九首)与玄学》(《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第一节。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6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①[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28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0、351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9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1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7页。
    ⑥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4页。
    ⑦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5页。
    ⑧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4页。
    ⑨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4页。
    ⑩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4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3、370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6、378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1、380页。
    ④关于游宴诗的抒情性以及和时序感的关系,本文将于本章第三节作详细分析。
    ①曹操《短歌行》,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②曹植《薤露行》,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2页。
    ③陈琳《诗》,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8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101-102页。
    ②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③熊永谦:《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辩析》,《贵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4页。
    ③黄节:《曹子建诗注(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31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7-398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5页。
    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4页。
    ①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5-196页。
    ②[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引王粲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46页。
    ③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①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十四,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8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1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二、三、四、六、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1、362、366、367、370、393、402、436、454、456、457页。
    ①在玄学家如嵇康看来,公私之别并不在于私是个体的自我利益之所在而须否定,私只要把它公之于众,就转化为公。换言之,私只是把个体的志向隐匿着不说出来,因为这样会造成人格的分裂以及阴谋之下的损人利己之行。可见,建安时代的政治家兼诗人们其实是为玄学的出场作了文化心理上的准备的。请参看嵇康《释私论》([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五十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17-520页。)
    ①张节末:《先秦的情感观念》,《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3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7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0页。
    ⑤[日]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许总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页。一般认为魏“文的自觉”说由鲁迅先生最早提出,孙明君则指出铃木虎雄是明确说明魏为文学自觉时代的第一人,并且他认为后者的观点和论证更合理,具体参见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第三章“建安时代‘文的自觉’说的再审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8-103页)。另外,与“文的自觉”说相联系的是“人的觉醒”论,李泽厚认为正是后者导致了前者的出现,李先生所谓“人的觉醒”的主要依据是“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9页),即生命意识的觉醒。事实上,对个人生存死亡以及时间的哀伤,《楚辞》的“伤春悲秋”已有体现,汉诗中有充分的发展,《古诗十九首》中洋溢着非同一般的个体性,因此,“人的觉醒”的实际内涵和具体 上限都有可考虑的空间。于建安诗人而言,“人的觉醒”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极度关注,他们不仅哀叹时序,更重要的是期望通过立功、立言的方式使个人获得不朽。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十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7页。
    ②[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8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983年,第349、350、354页。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9页。
    ⑤[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9页。
    ⑥[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03页。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2页。
    ②[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③[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四,夏闳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92页。
    ④[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71、67页。
    ⑤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53-154页。
    ①周振甫:《诗品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②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9页。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1页。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2页。
    ①[唐]元稹:《乐府古题序》,《元稹集》卷二十三,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4页。
    ②[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29页。
    ①[清]刘熙载:《艺概》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5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4页。
    ③[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七,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79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1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5页。
    ①[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七,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4页。
    ②钱志熙:《论魏晋南北朝乐府体五言的文体演变:兼论其与徒诗五言体之间文体上的分合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明]陆时雍:《古诗镜·诗境总论》,任文京、赵东岚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②《古诗十九首》的十六对对句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陵上柏》)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明月皎夜光》)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东城高且长》)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去者日以疏》)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孟冬寒气至》)其中,有九对完全没有用语上的重复,并且较为齐整:其它的七对,除“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有二字重复外,其它对句仅有一字的重复;这些有重复的语句中,除“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两对外,其它重字均为虚词,这说明在承担语意重心的实词上,《十九首》的作者已经注意到了有所避忌。《十九首》的对句运用特点与东汉以来的文人五言诗保持相一致的发展趋势,而与汉乐府中的对偶句相异,这可以作为《十九首》非为入乐歌辞的证据之一。
    ①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②“游宴诗”即包括《文选》所列的“公宴”和“游览”两类。陈庆元《建安游宴诗略论》一文曾指出《文心雕龙·乐府》将三曹乐府分为“述酣宴”和“伤羁戍”两大类,实际上这两类可以大体概括包括乐府在内的建安诗歌。其中“述酣宴”一类范文澜《文心雕龙·明诗》篇注认为包括《文选》所列“公宴”、“游览”和“赠答”三者,陈先生说“赠答”仍有一部分可归入“伤羁戍”一类,因此他以江淹拟曹丕诗的诗题“游宴”来概括“述酣宴”类诗歌。(陈庆元:《中古文学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页。)陈先生所谓“述酣宴”和“伤羁戌”两大类即能概括建安诗歌,忽略了游仙诗等其它重要的题材、体类,并不全面,不过他将“公宴”和“游览”合而为一考察是正确的,这二者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何国平《山水诗前史》说昭明《文选》所收部分公宴诗具有明显的游乐活动诗作特征,诸如曹植《公宴诗》和曹丕《芙蓉池作》叙述同一畅游西园活动却被分别归入“公宴”和“游览”,这两类诗在多数情况下更是一体两面的同一连续共生的游乐活动。因此,他建议将两类诗放在一起考察,以“游宴诗”称呼之。(何国平:《山水诗前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①张宏:《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②[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84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6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6页。
    ②黄节:《曹子建诗注(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4页。
    ③[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④[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5-136页。
    ⑤何国平:《山水诗前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6页。
    ⑥张宏:《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4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6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3-394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3页。
    ②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54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十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1-182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4页。
    ⑤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8页。
    ⑥屈原《远游》,[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3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6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6-67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3-674页。
    ④陈庆元:《中古文学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4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0页。
    ②运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4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0页。
    ④运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1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5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0页。
    ①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3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66页。
    ③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0页。
    ④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9页。
    ①何国平:《山水诗前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6页。
    ②参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5、377、380页。
    ①山[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九,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60页。
    ②[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113页。
    ③[清]杨伦:《杜诗镜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9页。
    ④马茂元:《唐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⑤“杂诗”作为诗题是否由作者本人自题还有争议,《文镜秘府论》认为“杂诗”是失去题目之诗,《文选》收录时方以“杂诗”命名归入一类:今人余冠英《三曹诗选》、吴小如等编《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也持相类似的看法,认为是选家为失题或无题之诗所作的命名。考察《文选》“杂诗”类所收诗歌,有的是无名氏之无题诗,如《古诗十九首》,有的是有明确题目的,因此,以“杂诗”为题者当不应该是萧统所为,却是作者的自题。张旭《魏晋南北朝“杂诗”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一文对“杂诗”非无题或失题诗、魏晋以“杂诗”为题者非《文选》所拟论证甚详,可参见之。
    ⑥林庚、冯阮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149页。
    ①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02页。
    ②钱志熙:《魏晋“杂诗”》,《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
    ③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9页。
    ④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①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①[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91页。
    ②[魏]何晏注,[南朝梁]皇侃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三,《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9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四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64页。
    ④牟宗三:《才性与玄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⑤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1-632页。 ①《孟子·尽心下》,杨伯峻:《孟子译注》(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9页。
    ②《荀子·正名》,[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六,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28页。
    ③《荀子·性恶》,[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七,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38页。
    ④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27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四十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10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四十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95页。
    ③[魏]嵇康:《释私论》,[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五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17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五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3页。
    ①[魏]向秀:《难嵇叔夜养生论》,[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七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64页。
    ②[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二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20页。
    ③[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三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67页。
    ④[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7页。
    ⑤[唐]房玄龄:《晋书》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9、1361页。
    ⑥牟宗三:《才性与玄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⑦[魏]阮籍:《大人先生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四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87、488、489页。
    ⑧[唐]房玄龄:《晋书》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3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页。
    ②[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1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9页。
    ④[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2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80页。
    ⑥[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55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36页。
    ②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3页。
    ③[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④[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⑤[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77页。
    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17、618页。
    ⑦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99-104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05、506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38页。
    ③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④[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58页。
    ⑤[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17页。
    ⑥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38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③王锺陵:《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3页。
    ②黄节:《曹子建诗注(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7页。
    ③朱乾:《乐府正义》卷八,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4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页。
    ③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页。
    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3-484页。
    ⑦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1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87-488页。
    ②[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三,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68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95、501、503、504、505、506、509、510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67页。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5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2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8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3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9-600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7页。
    ③[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6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3页。
    ⑤[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76页。
    ⑥[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9页。
    ①萧驰:《论阮籍<咏怀)对抒情传统时观之再造》,《清华学报》,2008年第4期。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4、506页。
    ②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24页。
    ①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2页。
    ②罗仲鼎:《阮籍咏怀诗译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6页。
    ④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50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11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99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3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13页。
    ①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08页。
    ①刘翔飞:《古诗中形象描写的演变》,《台大中文学报》第3期,第8页。
    ②江明玲:《六朝物色观研究:从“感物”到“体物”的诗歌发展》,台北:国立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32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36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66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41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3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0页。
    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1页。
    ⑦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5页。
    ⑧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1页。
    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4页。
    ⑩[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九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16、1017、1021页。
    ①郑毓瑜:《身体时气感与汉魏“抒情”诗:汉魏文学与(楚辞)、(月令)的关系》,《汉学研究》第22卷第2期。
    ②萧驰:《“书写声音”中的群与我、情与感:(古诗十九首)诗学性质与诗史地位的再检讨》,《中国文史哲集刊》第三十期,2007年,第66-70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9页。
    ⑤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8-39页。
    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四,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6页。
    ②萧驰所论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3页。
    ②蔡英俊:《比兴、物色、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③吕正惠:《物色论与缘情说:中国抒情美学在六朝的开展》,《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第9-10、24-29页。
    ①张静:《“物色”:一个彰显中国抒情传统发展的理论概念》,《台大文史哲学报》第六十七期,2007年11月,第58页。
    ①郭伯恭:《魏晋诗歌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6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41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902页。
    ①[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邵毅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0-61页。
    ②[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06-607页。
    ③[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07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六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38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45页。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③[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④[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⑤[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二、十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75、882、888、894、896、906、946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00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4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46页。
    ③[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八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18页。
    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三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41页。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1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93页。
    ①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下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218-1219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六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38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9页。
    ④[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清]严可均辑:《全宋文》卷二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1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5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1页。
    ④[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七下,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06页。
    ①[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65页。
    ②[清]沈曾植:《与金甸丞太守论诗书》,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116-117页。
    ①南朝论家对缘情诗史的具体论述请参见本文绪论之诗歌史综述部分。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1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3页。
    ①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9页。
    ② Yu-kung Kao, The Nineteen Old Poems and the Aesthetics of Self-Reflection,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H. Plaks, Ying-shih Yu (ed.), The Power of Culture: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4.
    ③高友工:《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13页。
    1.[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3.[魏]何晏注,[南朝梁]皇侃疏:《论语集解义疏》,《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5.[晋]崔豹:《古今注》,《四部丛刊》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年。
    6.[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7.[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9.[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海容、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0.[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笺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全二册),穆克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1.[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唐]芮挺章:《国秀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3.[唐]元稹:《元稹集》,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4.[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6.[宋]朱熹:《诗集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17.[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8.[明]谢榛:《四溟诗话》,宛平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19.[明]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0.[明]黄宗羲编:《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1.[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全二册),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2.[明]陆时雍:《古诗镜》,任文京、赵东岚点校,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清]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4.[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夏闳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5.[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张国星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
    27.[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全三册),台北:世界书局,1989年。
    28.[清]杨伦:《杜诗镜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9.[清]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0.[清]纪昀:《纪晓岚文集》(全三册),孙致中等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2.[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3.[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4.[清]严可均辑:《全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6.[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全三册),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7.[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王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38.[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9.[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全三册),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40.[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2.[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3.[清]沈曾植:《与金甸丞太守论诗书》,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44.[英]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5.[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王巍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
    46.[日]白川静:《诗经的世界》(增订版),杜正胜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9年。
    47.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8.蔡英俊:《比兴、物色、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49.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0.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1.陈昌明:《缘情文学观》,台北:台湾书店,1999年。
    52.陈庆元:《中古文学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53.陈世骧:《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5.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56.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57.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8.丁福保辑:《清诗话》(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9.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全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60.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61.高友工:《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62.[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63.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4.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5.郭伯恭:《魏晋诗歌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66.韩格平等:《全魏晋赋校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67.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8.何国平:《山水诗前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69.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0.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71.胡适:《白话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72.黄节:《曹子建诗注(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73.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7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5.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6.[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章培恒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
    77.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
    78.[法]桀溺:《论<古诗十九首)》,洪放、钱林森译,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79.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80.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82.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83.林庚、冯阮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84.[日]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许总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85.刘大杰:《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86.刘晶雯整理:《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87.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88.刘永清:《屈赋音注详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89.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全二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90.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全二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9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92.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93.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94.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95.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96.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97.罗仲鼎:《阮籍咏怀诗译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8.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99.吕正惠:《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100.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01.马茂元:《唐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2.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03.牟宗三:《才性与玄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4.裴斐:《诗缘情辨》,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5.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6.钱钟书:《管锥编》(第一、二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07.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8.[瑞士]埃米尔·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胡其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9.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110.[美]孙康宜:《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11.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2.汤一介、胡仲平编:《魏晋玄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4.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15.[美]王靖献:《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116.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17.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18.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19.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20.王叔氓:《陶渊明诗笺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2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2.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3.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4.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5.闻一多:《风诗类钞乙》,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四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6.吴小如等编:《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127.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28.[日]小川环树:《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周先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29.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30.[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邵毅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32.徐元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3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34.杨伯峻:《论语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5.杨伯峻:《孟子译注》(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36.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37.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38.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9.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0.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41.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42.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143.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侯旭东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44.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145.詹安泰:《离骚笺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46.张宏:《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147.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8.张节末:《狂与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9.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0.张少康:《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51.张亚新:《汉魏六朝诗:走向顶峰之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2.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53.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54.周来祥:《中国美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155.周来祥:《中国审美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156.周振甫:《诗品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7.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8.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59.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60.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2.陈伯海:《释“缘情绮靡”:兼论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163.陈良运:《“诗缘情”诗学意义新识》,《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4期。
    164.陈颀:《同源异流两诗系:对“言志”、“缘情”的再思考》,《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65.陈一琴:《经学思想的钳制与“缘情”思潮的反拨:儒家“诗言志”说辨析之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66.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67. You-Gong Gao, The Nineteen Old Poems and the Aesthetics of Self-Reflection,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H. Plaks, Ying-shih Yu (ed.),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68.洪树华:《20世纪“诗缘情”阐释之述评》,《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69.胡念贻:《论赋比兴》,《文学评论丛刊》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
    170.黄梅:《对具体语境下“诗缘情”的解读:细读陆机<文赋)》,《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
    171.[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上)(下)》,郑清茂译,《中外文学》第6卷第4、5期,1977年。
    172.刘翔飞:《古诗中形象描写的演变》,《台大中文学报》第3期。
    173.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74.钱志熙:《魏晋“杂诗”》,《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
    175.钱志熙:《论魏晋南北朝乐府体五言的文体演变——兼论其与徒诗五言体之间文体上的分合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76.乔武涛:《“诗缘情”说的演进》,《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77.王锺陵:《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178.王筑民、陈全明:《“诗言志”与“诗缘情”:古文论笔札之三》,《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79.萧驰:《“书写声音”中的群与我、情与感:<古诗十九首)诗学性质与诗史地位的再检讨》,《中国文史哲集刊》第三十期,2007年。
    180.萧驰:《论阮籍<咏怀>对抒情传统时观之再造》,《清华学报》,2008年第4期。
    181.熊永谦:《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辩析》,《贵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82.尹云霞:《中国古代诗文“缘情”理论与实践简疏》,《文教资料》,2008年第10期。
    183.曾守正:《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双重观念:以荀子“诗”的经典化与个人化为研究进路》,《东亚人文学》第二辑,2002年。
    184.曾守正:《中国“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文学思想:以汉代诗歌为考察对象》,《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十期,2002年3月。
    185.赵敏俐:《论班固的咏史诗和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兼谈当代五言诗研究中流行的一种错误观点》,《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
    186.赵敏俐:《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187.詹福瑞、侯贵满:《“诗缘情”辨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88.张节末:《美学史上群己之辩的一段演进: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189.张节末:《先秦的情感观念》,《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190.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9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1.张节末:《比兴神话》,《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1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2.张节末:《<古诗十九首>与玄学》,《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193.张静:《“物色”:一个彰显中国抒情传统发展的理论概念》,《台大文史哲学报》第六十七期,2007年11月。
    194.郑毓瑜:《身体时气感与汉魏“抒情”诗:汉魏文学与<楚辞>、(月令)的关系》,《汉学研究》,第22卷第2期。
    195.周汝昌:《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文史哲》,1963年第2期。
    196.兰宇东:《物色观形成之历史过程及其文学实践》,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97.江明玲:《六朝物色观研究:从“感物”到“体物”的诗歌发展》,台北国立政治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198.曾小梦:《先秦典籍引<诗>考论》,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99.张旭:《魏晋南北朝“杂诗”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