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成语翻译技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众所周知,成语是汉语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很多,使用广泛。成语与我国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形式也较为固定。因此,翻译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日语当中也有从我国汉语借用过去的成语。但是,日语的成语定义和意义与汉语不尽相同,使成语的汉日翻译更为复杂。
     迄今为止,中日两国对成语汉日翻译的研究很少,更谈不上有深入研究。基于这一原因,笔者尝试通过调查文学作品的翻译实例,研究成语的基本翻译方法、特点以及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期盼拙文能对今后的实际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拙文分为三章。在第一章里主要调查了《红楼梦》翻译成日语版本中的成语翻译实例,并对其翻译方法做了归纳。第一节首先考察了从汉语借用的成语的例子。但此类译例较少。通过调查研究可知,这与日语中成语的使用频率较低有关。其次,考察了成语译为四字熟语,谚语和惯用语的情况,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需注意的问题。在第二节探讨了成语的直译问题。直译可分为现代日语和古代日语解释两种情况。用古代日语解释的成语多有典故,部分成语不但有典故,还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征。有的成语在直译的基础上,还附上日语熟语作为二次解释;部分有典故的成语还加有注解。第三节考察了成语的意译方式。有省略结构成分的翻译、省略含义的翻译和译为拟声拟态词之分。
     第二章着重探讨成语翻译过程中易犯的错误。第一节主要从日语成语角度进行阐述。日语中成语的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须避免使用频率低的译语。此外,在借用成语的过程中,部分成语意义发生了变化,出现形同意异的情况。因此,翻译时要避免误译。第二节主要从成语自身特征加以分析。部分成语具有雅言特征,在翻译时,须避免运用俗语,尤其在翻译为谚语和惯用语时要特别注意。部分成语含有文化因素,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翻译过程中,须注意对原文中文化因素的传递。
     第三章主要是对上述的翻译法和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加以总结。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在分析成语特征和日语译语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使成语的翻译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
引文
[1]黎运汉 汉语语体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荐 词汇学辞典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孙会军 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4]服部昌之中国话=新しぃ成语の话[M]东京:光生館 1972.
    [5]武田祐吉、久松潜一角川国语辞典[Z]东京:角川书店 1956.
    [6]国立国语研究所 分类语彙表[M]东京:秀英出版 1964.
    [7]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修订版)·语言文字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8.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出版社 1978.
    [9]史式 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
    [10]早稻田大学日本语教育研究セソ夕一耩座日本吾教育第十五册[C]东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出版 1979.
    [11]高歌东 张志清 红楼梦成语辞典[Z]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12]梅棹忠夫 金田一春彦 阪村篇羲 日野原重明日本语大辞典カラ一版[Z]东京:講谈社 1989.
    [13]山田忠雄 柴田武 倉持保男 山田明雄 新明解国语辞典[Z]东京:三省堂1997.
    [14]田部井文雄 大修馆四字熟语辞典[Z]束京:大修馆书店 2004.
    [15]秦礼君「汉语成语的日译方式」 日语学习与研究[J]1995(1)P35-37、P44
    [16]芥川能之介筑摩全集颓聚 芥川能之介全集第四卷 东京:筑摩书房 1979.
    [17]#12
    [18]村木新次郎 「現代日本語の中の四字熟語」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第五辑[C]P287~295 北京大学日本語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日本語言文化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19]岩波書店辞典編集部 岩波四字熟語辞典[Z]東京:岩岩波書店 2002.
    [20]時田昌瑞 岩波ことゎざ辞典[Z]東京:岩岩波書店 2000.
    [21]多田道太郎 ことゎざの風景[M]東京:創拓社 1990.
    [22]宮地裕 慣用句の意味と用法[M]東京:明治書院 1982.
    [23]米川明彦 大谷伊都子 日本語慣用句辞典[Z]东京:東京堂出版 2005.
    [24]宫地裕 敬語·慣用句表現論——現代語の文法と表現語の研究(二)[M]東京:明治書院 1999.
    [25]孙维张 汉语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
    [26]香坂順一 中国の单語の話:語彙の世界[M]東京:光生館 1983.
    [27]马国凡 成语[M]内蒙古出版社 1978.
    [29]飛田良文 浅田秀子 現代擬音語擬態語用法辞典[Z].東京:東京堂出版 2003。
    [30]#12
    [31]尾上兼英 成語林[Z]東京:旺文社 1992.
    [32]罗世洪 现代汉语词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33]郑钟文 于建民 日汉成语比较 日语学习与研究[J]1990.(1)
    [34]望月十八吉 中国語と日本語[M]東京:光生館 1974.
    [35]香坂順一 中国語学の基礎知識[M]東京:光生館 1971.
    [36]姚殿芳 潘照明 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7]郭绍虞 汉语修辞初探 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8]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 修辞学研究第一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39]芳賀绥 日本らしさの構造[M]東京:大修館書店 2004.
    [40]中村明 感觉表現辞典[Z]東京:東京堂出版 1995.
    [41]齐藤倫明 朝倉日本語講座4 語彙·意味[M)東京:朝倉書店 2002.
    [42]刘志平 尚波 汉语成语大辞典[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
    [43]高宁 杜勤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4]北京大学中国語言文学系現代漢語教研室 現代中国語総說[M]東京:三省堂 2004。
    [44]三省堂編集所 三省堂ポケット四字熟語辞典[Z]東京:三省堂 2000.
    [45]筑波大学現代語.現代文化学系 言語文化論集第22号[J]筑波大学 1987.
    [46]遠藤紹德 武吉次朗 新編.東方中国語講座(翻訊篇)[M]東方書店 1990.
    [47]許肇本 成语知识浅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0.
    [48]筑波大学東西言語文化の類型論特別プロヅェクト研究組織 東西言語文化の類型論特別プロヅェクト研究成果報告書平成十三年度V[C]PARTⅡ 筑波大学 2001.
    [49]鎌田正 米山寅太郎 故事成語名言大辞典[Z]東京:大修館書店 1988.
    [50]鲁宝元 日汉语言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5.
    [51]土屋道雄 ことげ(慣用句·諺·故事成語·四字成語)[Z]東京:日泶社 1997.
    [52]刘士聪 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53]高宁 日汉互译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54]俞瑞良 徐昱 中译日实例解析[M]大连:大连出版社 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 2002.
    [55]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6]杜建慧 杨金良 雷万忠 翻译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8.
    [57]崔希文 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58]許鈞 翻訊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9]向光忠 成语概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60]缪树晟 俞伯良 成语述源释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
    [1]『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89.
    [2]『紅楼夢』(上)、(中)、(下)伊藤漱平訊 東京:平凡社 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