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民初女性西游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历史上的“清末民初”是一段较为敏感和复杂的时期,女性西游是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系列历史事件之一。在这个现实进程中,女性的文学创作是一个文本事件,也可以说是一种话语建构的过程。在几近五十年的时间里,两百多位女性先后负笈欧美,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在域外留有文学作品。在她们走向世界的活动中,必然会借助于西方的“他者”形象完成自我构建,并结合自身的生存体验,进一步发现“自我”,确定“自我”。出国行为就个体而言是一种人生选择,而当个体汇聚为群体时,研究一类人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则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学术视野,也可以帮助我们对她们的出国行为以及她们的文学创作进行评价及再评价。
     拙文首次系统地梳理了清末民初女性西游的创作历程,绪论部分不仅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思路等问题进行梳理,为论文作背景式的交待,还通过“清末民初”、“欧美之旅”、“欧美镜像”等相关概念的厘定,着重对“女性西游与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选取给予说明,包括在时间概念上的限定以及对西游女性的构成作出必要阐释。
     除绪论外,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清末民初女性的思想轨迹。本章从女性思想的新变入手,突出对女权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女学教育的改革成果进行梳理,尤其关注与女子留洋有关的“扶持”政策,进而分析女性“出走”的原动力。再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女性西游的实现及其类型进行划分,以便考察女性出国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考察女性出国的具体动因和目的。
     第二章,妇女报刊视阈下的“大众化”欧美。本章立足于从《女报》、《女学报》、《女子世界》、《妇女共鸣》、《中国新女界杂志》、《中国女报》、《妇女时报》、《神州女报》、《妇女杂志》等近现代妇女期刊上搜集的相关资料,梳理时代女性心中的欧美世界,并结合社会、政治、文化等思潮因素的影响,分析其镜像特征,进一步探析近现代妇女报刊在20世纪初对欧美世界的集体想象。再以《神州女报》(1912-1913)和《妇女杂志》(1916)为期刊个案,具体还原女性期刊在“参与打造”和“个体接受”等方面的努力,并试图解析欧美世界的个体镜像。
     第三章,女性域外传统书写中的欧美世界。本章对这一时期女性域外旧体诗词创作进行整理,主要涉及单士厘、吕碧城、张默君、王茂漪、苏雪林等女性和她们的诗词作品。每位作家笔下都有自己独特的欧美世界,但相通的是她们都用“旧体之笔”集体书写欧美镜像。这些作品也是这一时期女性域外创作中最见功力的部分,它们不仅呈现出相对完整的欧美镜像,而且也开拓了旧体诗词建构异国视界的新功能。
     最后一章,女学生的域外新体创作。欧美镜像的过渡进程是复杂而又缓慢的,不是几位作家或是一种文体就能实现的。本章按文体类型先后考察了女学生们除传统诗词外的其他域外文学创作,在文体方面涉及白话小诗、新体散文、白话小说等,人物上涵盖了一批曾经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女性群体。她们的论说多结合域外实践,集中关注于女权问题和妇幼教育等问题。附录部分为清末民初女性出国情况一览表,其中也包括部分女性文学作品的汇总。总之,希望这些工作对学界的相关研究能有所裨益。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is a sensitive and complex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Women’s journey to the West is one of the series of historicalevents in the specifically historical period. In this process, the women’s literary creationis of a text event and also a kind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More than two hundredwomen went to Europe and America in nearly50years, many of which produced someworks when living there. During going aboard,they completed self construction invirtue of the western image of "the others" an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to discover selves and confirm selves. Personally, going aboard is a choice in one’slife.When individuals coming together into groups, to study a sort of women’s life andmentality can not only expand our academic vision, also give an impulse to review themand their literary.
     This paper summaries women’s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their course of creation forthe first time. The content of the preface contains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hesubject that this thesis concern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ethods, the clue and thesignificance.The content also focuses on the reason of the selection to the subjects andmakes the necessary interpretation on the limited period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women to the West via the concept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jouney to Europe and America” and “the mirror to Europe and America”.
     Except the prefac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thesis is the women’s ideological track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China, which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woman's rights and the harvest of femaleeducation.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support" policy that is related to women'sstudying abroad, this chapter will further analyze female’s driving force. From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the meanses and the types of women’s journey tothe West will be classifi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pecific reason of women’s goingabroa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esis probes into the “popular” world of Europe andAmerica, which was shapped by women's newspapers. On the basis of relatedinformation from “Women’s Periodical”,“Women’s Education Periodical”,“Women’sWorld”,“Women’s Sympathy”,“Chinese New Women World”,“Chinese Women’sPeriodical”,“Modern Women”,“Shenzhou Women’s Journal”,“Women’s Journal”, thischapter summarizes the West world in women’s mind in the terms of the times. Thethesis combines with soci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o analyze thecharacters of the mirror to Europe and America and probes into the collectiveimagination on the mirror to Europe and America at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which was built by women's newspapers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of China. As the case of women's newspapers,“Shenzhou Women’s Journal”(1912-1913)and “Women’s Journal”(1916),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is chapter will concretelyreproduce the efforts of women's newspapers on "participation to create" and "individual acceptanc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individual mirror to Europe and Americatentativel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thesis is on the Europe and America world of women’sextraterritorial and traditional creation. The thesis mainly does some research on certainimportant women’s extraterritorial and traditional creation, mainly involving the ShanShili, Lu Bicheng, Zhang Mojun, Wang Maoyi, Su Xuelin and other women and theirworks. Each writers have their own unique Europe and America world, while the sameis that they all produce in traditional styles and collectively write the mirror to Europeand America. Besides, these works are also the prominent part of women’sextraterritorial and traditional creation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China, which not only exhibit a relatively integrated image, but also develop the newfunction of traditional creation on constructing horizon to see foreign country.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thesis is on female abroad students’ attempt on literature.Themirror to Europe and America exhibits a complex and slow transition, which can’t be achieved only by a few writers or a kind of style. This chapter will analyze femaleabroad students’ extraterritorial creation in other style, which are involved in small freeverses, new style proses, vernacular fiction and so on. The people include a group ofwomen ever active in the1920s, whose works are combined with their practice inforeign country and focus on women's right and education for women and children andother issues.The appendix is a table on the condition of women abroad and the contentalso comprises a summary of women’s literary works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opes all of them cangive reference to the academic field.
引文
①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法)著;赵靓译《中国妇女》,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13页。
    ③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以及脚注和参考文献中所谓台北的“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所”均应加双引号。
    ①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第1页。
    ②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③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内容提要,第1页。
    ④陈衡哲著;冯进译《陈衡哲早年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⑤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2页。
    ①1934年第三版时改名《中国女性文学史》。1984年,经百花出版社补充修改再版时,更名《中国女性文学话》。
    ①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②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③徐天啸《神州女子新史(正续编)》,上海:神州图书局,1913年版,第57页。
    ①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④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④张莲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①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6页。
    ①齐国华《巾帼放眼着先鞭:论钱单士厘出洋的历史意义》,《史林》,1994年第1期,第34页。
    ②赵山奎《评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以单士厘、林纾等人的自传写作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38页。
    ①王忠禄《论吕碧城的海外词》,《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1期,第44页。
    ②武文玉《吕碧城诗词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52页。
    ③武文玉《吕碧城诗词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52页。
    ①张朋《近代女性社会主体身份的自我建构:以康同璧为个案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2页。
    ②张朋《近代女性社会主体身份的自我建构:以康同璧为个案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2页。
    ①王秀田《民初知识女性的角色认同:以胡彬夏为个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38页。
    ②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①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105页。
    ②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③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④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①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②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③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70页。
    ①谢长法编《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②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③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④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①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②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③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④褚季能《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中国妇女教育史话之二》,《东方杂志》1934年第11号,第12页。
    ⑤孔凡岭《1927—1937年南京政府的出国留学政策》,《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第113页。
    ⑥陈潮《近代留学生》,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②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③孔凡岭《1927—1937年南京政府的出国留学政策》,《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第113页。
    ①参见: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③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
    ④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第268页。
    ⑤当时名为赵彩云,亦有傅彩云之说。
    ⑥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嘉定人。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页。另参见:《顾维钧家族大事年表》,上海嘉定区政协《嘉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嘉定文史资料》(第2
    2辑),2005年版,第7—8页。
    ②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③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④一作1865。
    ⑤一作1872。
    ⑥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⑦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⑧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⑨《东方杂志》1907年第9期,第229页。
    ②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9页。
    ③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④俞庆棠《中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和女留学生》,《女青年》1934年第八期,妇女领袖与女子教育专号。
    ⑤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①俞庆棠《中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和女留学生》,《女青年》1934年第八期,妇女领袖与女子教育专号。
    ②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③方明、李光《物的“镜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前沿》2010年第21期,第37页。
    ④Thab Hassan,“Quest for the Subject:The Self in Literature,”Contemporary Literature29(No.31988),420.转引自张和龙《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摩斯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曾红《镜像理论观照下的迟子建小说》,《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155页。
    ②参见: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4页。
    ③《游戏杂志》1914年第4期。
    ④《妇女杂志》1915年第9期。
    ⑤《湖南实业杂志》1917年第12期。
    ⑥《妇女杂志》1920年第12期。
    ⑦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页,第1页。
    ①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①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页。
    ②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③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④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①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②王喜绒等著《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0页。
    ②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页。
    ④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页。
    ①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页。
    ②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③陈潮《近代留学生》,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④陈学恂主编、田正平卷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⑤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①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1页。
    ③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④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⑤郑观应著;夏东元编《盛世危言·初刊自序》,《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4页。
    ⑥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页。
    ⑦E.A.罗斯(美)著;张彩虹译《病痛时代——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①闻一多著;何乃正编《激进人生闻一多随想录》,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②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页。
    ③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7页。
    ④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3页。
    ⑤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14页。
    ⑥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页。
    ⑦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页。
    ⑧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20页。
    ①萧红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京:北方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②《发刊辞》,《妇女杂志》1915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1页。
    ⑤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18-319页。
    ⑥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⑦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①郑观应《女教》,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②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页。
    ③梁启超《论学校六(变法通议三之六):女学》,《时务报》1897年23卷。
    ④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⑤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⑥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⑦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⑧E.A.罗斯(美)著,张彩虹译《病痛时代——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①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庄俞、贺圣鼎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79页。
    ②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④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⑤吴峥嵘《女子职业造福社会论》,《妇女杂志》1915年第1期,第9页。
    ⑥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①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36页。
    ④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⑤粱启超《记江西康女士》,《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0页。
    ①粱启超《记江西康女士》,《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0页。
    ②粱启超《记江西康女士》,《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0页。
    ④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⑤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①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②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③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④曾朴著、瘦吟山石校点《孽海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⑤曾朴著、瘦吟山石校点《孽海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⑥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⑦胡惟德(1863—1933)字馨吾,吴兴(今湖州)人。
    ⑧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⑨单士厘《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0-41页。
    ①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②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2页。
    ③钱恂(1853—1927)浙江归安(治今吴兴)人,字念劬。
    ④单士厘《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⑤魏钦公编《简明哲学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⑥张景岳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
    ①《妇女时报》1923年第6期。
    ②《北洋画报》1926年第8期。
    ③《北洋画报》1926年第8期。
    ①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②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页。
    ③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⑤俞庆棠《中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和女留学生》,《女青年》1934年第十三卷第八期,妇女领袖与女子教育专号。
    ⑥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页。
    ⑦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③《顺天时报》,1911年4月9日。
    ④参见: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3册)》,台北:台湾编译馆,1980年版,第1045页。
    ⑤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⑥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⑦王栻《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6-837页。
    ⑧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⑨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本,第16页。
    ①褚季能《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中国妇女教育史话之二》,《东方杂志》1934年第11号,第12页。
    ②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③石美玉父母是湖北人,长年在九江服务,所以她也在九江长大。
    ④褚季能《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中国妇女教育史话之二》,《东方杂志》1934年第11号,第12页。
    ⑥褚季能《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中国妇女教育史话之二》,《东方杂志》1934年第11号,第12页。
    ⑦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⑧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⑨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①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
    ②故宫博物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2,转引自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③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④陈彦安《劝女子留学说》,《江苏》1903年第3期。
    ⑤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⑥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⑦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第十册),长沙: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64页。
    ⑧《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77页。
    ⑨《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77页。
    ⑩《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354页。
    11《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502页。
    12《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505页。
    13《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778页。
    ①参见:谢长法《清末民初的留美女学生》,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209页。
    ②情佛《女子教育平议》,《顺天时报》1906年9月10日。
    ③徐天啸《神州女子新史(正续编)》,上海:神州图书局,1913年版,第57页。
    ⑤谢长法编《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⑥《顺天时报》宣统3年3月11日(1911年4月9日)。
    ①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页。
    ②《民立报》1911年7月12日专电。
    ③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④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⑤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⑥王树槐《庚子赔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第313页。
    ①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②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页。
    ③《时事新报》1921年1月30日,转引自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143-145页。
    ①《东方杂志》第9卷第9号,1913年2月。
    ④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⑤陈衡哲著;冯进译《陈衡哲早年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175页。
    ⑥陈衡哲著;冯进译《陈衡哲早年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①陈学恂主编,田正平分卷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
    ②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庄俞、贺圣鼎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1931年版,第175页。
    ③陈学恂主编,田正平分卷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
    ①王文元《留学的天平在日本与欧美之间摆动》,《神州学人》2000年第12期,第10页。
    ②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年》,台北:华冈印刷厂,1976年版,第270-272页。
    ①王国维著;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下),《教育小言十二则》,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②常道直《留美学生状况与今后之留学政策》,《中华教育界》,第15卷第9期,1926年3月。
    ③谢长法编《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④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⑤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
    ①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第六册(补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②向警予《中国妇女宣传运动的新纪元》(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③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30页。
    ④姜纬堂、刘宁元主编;北京妇女联合会编,《北京妇女报刊考:1905—1949》,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
    90年版,第3页。
    ①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32页。
    ③田景昆、郑晓燕编《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通览》,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④龚书铎《龚书铎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0年版,第264页。
    ①刘人锋《晚清妇女报刊诞生原因探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91页。
    ②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③许正林《中国新闻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④孙晓梅《国际妇女运动概况》,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①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1898-1918)》,《新闻研究资料》1986第1辑,第132页。
    ②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
    ③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
    ④巴柔著;孟华译《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4期,第79页。
    ⑤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⑥陶梦和《女子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1号。
    ①其中也包括以日本为媒介传播进入中国的欧美作品。
    ②《译书四时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第6卷(补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③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①参见: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1898-1918)》,《新闻研究资料》,1986第1辑,第129-153页。
    ②宋素红《简论中国妇女报刊的发展(1898-1949)》,方汉奇主编,《新闻春秋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③唐欣玉《从“番妇”到“西方美人”:西方女性在晚清》,《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第61页。
    ④《妇女杂志》1915年第2期。
    ⑤慕西《英国之女市长》,《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
    ⑥泉田《各国的摩登妇女概观》,《妇女共鸣》第55期。
    ⑦汪毓真《论婚姻自由的关系》,《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15页。
    ⑧木兰同乡《恭贺新年》,《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年第2期,第2页。
    ④《中国新女界》1907年第2期,作者灵希。
    ⑤《中国新女界》1907年第3期,作者梅铸。
    ⑥《中国新女界》1907年第4期,作者棨□。
    ①《中国新女界》1907年第5期。
    ②胡文华、刘淑波《略论中国早期妇女报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342页。
    ③马光仁《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一九四九)》,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2页。
    ①《妇女时报》1911年第1期,插图页。
    ②《妇女时报》1911年第1期,插图页。
    ③《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插图页。
    ④《妇女时报》1914年第12期。
    ①《妇女时报》1914年第12期,插图页。
    ②《妇女时报》1917年第21期,插图页。
    ③《妇女时报》1913年第9期,插图页。
    ④姜思铄《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的转型——〈妇女时报〉的女性照片研究》,《暨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7页。
    ⑤《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第1-14页。
    ⑥《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第8页。
    ⑦《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第3页。
    ⑧《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第5页。
    ①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21页。
    ②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④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①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②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③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④《中国女报》1907年第2期,唱歌。
    ⑤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2页。
    ①《妇女杂志》1915年第3期,插图页。
    ②《妇女杂志》1915年第3期,插图页。
    ③《妇女杂志》1915年第3期,插图页。
    ①《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②《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插图页。
    ①《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②《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插图页。
    ③《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6期上题为《复杨君白民论美国女子职业书》。
    ①《女学生杂志》(第一册)1909年,第106页。
    ②《女学生杂志》(第一册)1909年,第106页。
    ③《女学生杂志》(第一册)1909年,第106页。
    ④卢振华《德国风俗谈》,《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
    ⑤《郑毓秀女士之谈话》,《妇女杂志》1920年第4期。
    ①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此传播》,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②云君《巴黎之春》,《妇女时报》1911年第1期。
    ③云君《巴黎之春》,《妇女时报》1911年第1期。
    ①卢振华《德国风俗谈》,《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
    ②侯官林复《妇女心理学》,《妇女时报》1911年第4期,第12页。
    ③侯官林复《妇女心理学》,《妇女时报》1911年第4期,第12页。
    ④汪毓真《论婚姻自由的关系》,《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15页。
    ⑤汪毓真《论婚姻自由的关系》,《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15页。
    ⑥卢振华《德国风俗谈》,《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
    ⑦卢振华《德国风俗谈》,《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
    ⑧金陵女士陈竺湖《颂女子世界》,《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49页。
    ⑨张默君《战后之欧美女子教育》,《江苏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1925年第2期。
    ⑩剑娥《妇人与经济》,《妇女时报》1912年第10期,第2页。
    ①据梧《世界女子之新异彩》,《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6页。
    ②据梧《世界女子之新异彩》,《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6页。
    ③潜诸《读世界十女杰》,《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11页。
    ④《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第36页。
    ⑤《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第29页。
    ⑥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意总体性与综合性》,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吴淑安《白人丑业妇之黑幕》,《妇女时报》1914年第14期,第30-32页。
    ②吴淑安《白人丑业妇之黑幕》,《妇女时报》1914年第14期,第32页。
    ③蕉心《对于近世妇女界之针砭》,《妇女时报》1915年第17期,第4-5页。
    ④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⑤何震《女子解放问题》,《天义》1907年9月。
    ⑥社英《女子负和平责任之一证》,《妇女共鸣》1930年第31期,第31页。
    ⑦陈衡哲编《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255页。
    ①秋瑾《发刊词》,《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②金陵女士陈竺湖《颂女子世界》,《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49页。
    ③苏英《苏苏女校开学演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12期,第11页。
    ④蕉心《对于近世妇女界之针砭》,《妇女时报》1915年第17期,第4-5页。
    ⑤时造《妇人之教育》,《女子世界》1904年第12期,第1页。
    ⑥《发刊词》,《妇女时报》1911年第1期。
    ⑦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255页。
    ⑧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⑨张珮兰《中国当与欧美竞争乃能自立论》,《女报》1909年第3期。
    ①张珮兰《中国当与欧美竞争乃能自立论》,《女报》1909年第3期。
    ②张珮兰《中国当与欧美竞争乃能自立论》,《女报》1909年第3期。
    ③张珮兰《中国当与欧美竞争乃能自立论》,《女报》1909年第3期。
    ④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此传播》,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⑤亚卢《哀女界》,《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9页。
    ⑥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5页。
    ⑦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21页。
    ⑧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21页。
    ⑨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21页。
    ⑩江纫兰《论妇女醉心西法宜有节制》,《妇女时报》1911年第3期。
    11梁启超《论女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第30页。
    ①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21页。
    ②薛海燕《近代女性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蕉心《对于近世妇女界之针砭》,《妇女时报》1915年第17期,第4-5页。
    ④蕉心《对于近世妇女界之针砭》,《妇女时报》1915年第17期,第4-5页。
    ⑤陈撷芬《题美人倚剑图》,《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49页。
    ⑥香山女士刘瑞莪《书虞潭母事后》,《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81-82页。
    ⑦香山女士刘瑞莪《书虞潭母事后》,《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81-82页。
    ⑧松江女士莫虎飞《女中华》,《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87页。
    ⑨松江女士莫虎飞《女中华》,《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87页。
    ⑩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1江纫兰《论妇女醉心西法宜有节制》,《妇女时报》1911年第3期,第14页。
    ①初我《女界之怪现象》,《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3页。
    ②江纫兰《论妇女醉心西法宜有节制》,《妇女时报》1911年第3期,第14页。
    ③竹庄《女权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2页。
    ④初我《女界之怪现象》,《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3页。
    ⑤竹庄《女权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2页。
    ⑥初我《女界之怪现象》,《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2页。
    ⑦初我《女界之怪现象》,《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3页。
    ⑧慧生《妇女道德之维持论》《妇女时报》1916年第18期,第5页。
    ⑨慧生《妇女道德之维持论》《妇女时报》1916年第18期,第5页。
    ⑩初我《女界之怪现象》,《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第4页。
    11竹庄《女权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2页。
    ①《美女演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12期,第76页。
    ②《美女演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12期,第76页。
    ③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1898-1918)》,《新闻研究资料》1986第1辑,第132-144页。
    ④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1898-1918)》,《新闻研究资料》1986第1辑,第132-144页。
    ⑤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1898-1918)》,《新闻研究资料》1986第1辑,第145-146页。
    ①参见:李应红《中国华文女性期刊百年发展回顾》,《编辑之友》,2009年第3期。
    ③《神州女报》1912年(旬刊)第1期。
    ①《神州女报简章》,《北京档案史料》1994年第1期。
    ②张默君《癸丑暮秋偕鸿璧子漫游长江歌以纪事》,《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408页。
    ③杨天石、王学庄编《南社史长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1912年,在张默
    君(也是南社成员)、唐群英等人努力下,已经停刊三年的《神州女报》复刊,经理张默君,编辑唐群英、汤国梨。”
    ④周东华《民国初年江南教会女生集体记忆中的国族认同》,《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第86页。
    ⑤蒋作宾(1884—1942),字雨岩、作宾,辛亥革命元老,外交家。
    ①《神州女报》1912年(旬刊)第2期。
    ②邵元冲(1890—1936),字翼如,同盟会会员。
    ③《神州女报》1913年(旬刊)第8期。
    ④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⑤张健《志同道合——绍元冲、张默君夫妇合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1984年版,第178页。“1913年,万国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嘉德夫人来华,默君率神州女界协济会,邀集女界文化机关团体举行欢迎大会于张园,嘉德夫人颇为感佩。”有误。
    ⑥《张默君演说词》,《民立报》,1912年9月5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626页。
    ⑦《张默君演说词》,《民立报》,1912年9月5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626页。
    ⑧《张默君演说词》,《民立报》,1912年9月5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626页。
    ⑨《张默君演说词》,《民立报》,1912年9月5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626页。
    ①《神州女报》1913年(月刊)第2号。
    ②《神州女报》1912年(旬刊)第2期。
    ①《神州女报》1913年(月刊)第1号。
    ②《神州女报》1913年(月刊)第2号。
    ③《神州女报》1913年(月刊)第2号。
    ④《神州女报》1913年(月刊)第2号。
    ⑤《神州女报》1913年(月刊)第1号。
    ⑥《神州女报》1912年(旬刊)第2期。
    ①王秀田《〈妇女杂志〉研究探述》,《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1期,第25页。
    ②《妇女杂志》每期大约有3,000份左右的销售量。参见: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9页。
    ③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8-9页。
    ④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8-9页。
    ①张心万《国民有保国之责说》,《妇女杂志》1915年第7期,第1页。
    ②希兰《论家庭妇女之当然》,《妇女杂志》1915年第5期,第1页。
    ③卢振华《德国风俗谈续》,《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第1页。
    ④《妇女杂志》1915年第8号。
    ⑤参见:《妇女杂志》1919年第1号和第2号。
    ⑥左薇《妇女寻常西礼式》,《妇女杂志》1915年第10期,第4页。
    ⑦《妇女杂志》1916年第5号。
    ①卢振华《德国风俗记》,《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第6页。
    ②卢振华《德国风俗记》,《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第8页。
    ③卢振华《德国风俗记》,《妇女杂志》1915年第6期,第4页。
    ④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第32页。
    ①参见:Yew.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nam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②参见: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④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⑤胡彬夏,《中国学会留美支会之缘起》,《庚戌年留美学生年报》1910年“美国留学界情形”栏,第48页。
    ⑥《时报》1915年7月10日,转引自上海书画出版社编,《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1版,第123页。
    ⑦胡彬夏《复杨君白民论美国女子职业书》,《教育杂志》1909年第6期,第32页。
    ⑧李春光《中国劳动史话先秦-民国》,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①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晨报副镌》1922年8月24、25日。
    ②王秀田《沉寂于历史深处的报界女杰——胡彬夏》,《兰台世界》2010年第7期,第17页。
    ③《妇女杂志》1915年第1号,第1页。
    ④《妇女杂志》1915年第2号,第10页。
    ⑤《妇女杂志》1915年第2号,第12页。
    ⑥《妇女杂志》1915年第5号,插图页。
    ⑦《妇女杂志》1915年第8号,插图页。
    ①《妇女杂志》1915年第2号,插图页。
    ②《妇女杂志》1915年第2号,插图页。
    ③《妇女杂志》1915年第2号,插图页。
    ④《妇女杂志》1915年第6号,第5页。
    ①朱胡彬夏《二十世纪之新女子》,《妇女杂志》1916年第1期,第3页。
    ②朱胡彬夏《二十世纪之新女子》,《妇女杂志》1916年第1期,第3页。
    ③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第51页。
    ④朱胡彬夏《二十世纪之新女子》,《妇女杂志》1916年第1期,第3页。
    ⑤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⑥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第13页。
    ①谢菊曾《十里洋场的侧影》,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
    ②曹正文、张国瀛《旧上海报刊史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③刘慧英《被遮蔽的妇女浮出历史叙述——简述初期的〈妇女杂志〉》,《上海文学》2006年第3其期,第71-72页。
    ④刘慧英《被遮蔽的妇女浮出历史叙述——简述初期的〈妇女杂志〉》,《上海文学》2006年第3其期,第72页。
    ⑤刘慧英《被遮蔽的妇女浮出历史叙述——简述初期的〈妇女杂志〉》,《上海文学》2006年第3其期,第70页。
    ⑥王秀田、梁景和《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徘徊——以胡彬夏为个案》,《求索》2008年第10期,第224页。
    ⑦《妇女杂志》1915年第12期,美怀南元著;天行译《养成未来之贤母》、蒙久译《儿童游戏法》。《妇女杂志》1915年第8期,安部矶雄原著;倦鹤译《英美德法妇女运动史》。
    ⑧《妇女杂志》1915年第11期,第14页。
    ②《妇女杂志》1916年第1号,第1页。
    ③《妇女杂志》1916年第2号,第1页。
    ④《妇女杂志》1916年第3号,第1页。
    ⑤福建吴曾纫之家庭摄影(《妇女杂志》1916年第11号),南兰陵谢蕴琳女士之小影(《妇女杂志》1916年第
    12号)
    ⑥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第13页。
    ⑦王秀田《沉寂于历史深处的报界女杰——胡彬夏》,《兰台世界》2010年第7期,第17页。
    ⑧以《妇女杂志》第二卷第六号“家政门”为例:《住居之选择及其建筑设计》、《人体卫生一夕谈》、《儿童体育》、《说齿疾》、《血厚于水谈》等,纷纷介绍西方新的科学技能。
    ⑨彬夏《美国家庭》,《妇女杂志》1916年第2期,第8页。
    ①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30页。
    ②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72页。
    ④陶履恭《女子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1期,第19页。
    ⑤陶履恭,又名陶孟和,天津人,社会学家,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深造。
    ⑥陶履恭《女子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1期,第14-15页。
    ⑦陶履恭《女子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1期,第19页。
    ⑧陶履恭《女子问题》,《新青年》1918年1期,第19页。
    ①陶履恭《女子问题》,《新青年》1918年1期,第14页。
    ②《外国记事》,《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78页。
    ③松江女士莫虎飞《女中华》,《女子世界》1904年第5期,第87页。
    ④复哉《自由结婚》,《复报》1905年第6期。
    ⑤《女子世界》1904年第12期,第14页。
    ⑥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⑦左薇《妇女寻常西礼式》,《妇女杂志》1915年第10期。
    ⑧汪毓贞女士《女国民歌》,《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第51-52页。
    ①详见: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二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3页。
    ②章尚正《旅游文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③夏承焘选校;张珍怀胡树淼注释《域外词选》,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前言第1页。
    ④艾青《域外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序第1页。
    ⑤周颖菁《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袁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旧体文学亟待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88页。
    ②袁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旧体文学亟待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88页。
    ③王飙、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实际回眸与前景瞩望》,关爱和编《中国近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9-580页。
    ④王飙、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实际回眸与前景瞩望》,关爱和编《中国近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9-580页。
    ⑤章尚正《旅游文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⑥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①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②吴宓《欧游杂诗》,《清华周刊》,1930年第4期,第29-37页。
    ③《凤藻》1919年第一期,第33、34页。,分别发表倪徵琮《长相思·寄怀同学美国》和杨瑞卿《忆秦娥·寄怀同学美国》。
    ①嘉定区政协嘉定文史资料编委会、上海嘉定区卫生局编《嘉定文史资料专辑》,上海:嘉定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嘉定区卫生局,2004年版,第75页。
    ③《妇女杂志》1919年第12期第4页。
    ④《妇女杂志》1919年第12期第4页。
    ①刘集林《20世纪初晚清留欧教育的特点与存在》,李喜所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②章尚正《旅游文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①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②钱单士厘著;杨坚校点《癸卯旅行记·归潜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钱恂题记。
    ③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④邱巍指出《归潜记》中半数篇幅非单士厘所著,“后世的研究者忙于从其中摘章引句而对成书背景集体失察”。参见: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122页。
    ⑤钱单士厘著;杨坚校点《癸卯旅行记·归潜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前言,第7页。
    ①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②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①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0页。
    ②钱单士厘著;杨坚校点:《癸卯旅行记·归潜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③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6-47页。
    ④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①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9页。
    ②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③陆子兴即陆征祥(1871-1949),字子兴,又字子欣,上海人。
    ④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4页。
    ①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4页。
    ②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第15-16页。
    ①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第12页。
    ②黄湘金《历年辛苦不寻常:晚年单士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摘要。
    ③张艳华、陈炎《欧洲离我们有多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④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⑤钱单士厘著;杨坚校点《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页。
    ⑥盛英、荒林主编《女性批判:中国男作家的男权话语》,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①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9页。
    ②陈衡哲,1890年生,1914年赴美。
    ③谢婉莹,1900年生,1923年赴美。
    ④林徽因,1904年生,1923年赴美。
    ⑤参见:于继增《中国最后的女词人吕碧城》,《文史精华》2008年第9期。
    ⑥陈瑗婷《吕碧城之自我放逐与欧美游踪——以〈晓珠词〉为中心考察》,《东海中文学报》2003年第15期,第243页。
    ⑧于继增《中国最后的女词人吕碧城》,《文史精华》2008年第9期,第47页。
    ⑨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4页。
    ①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②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③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5页。
    ①吕碧城《信芳集》,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版,题跋页。
    ②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5册1930-193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3-214页。
    ③吕碧城著;李保民撰《一抹春痕梦里收·吕碧城诗词注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④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73页。
    ⑤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②汤因比《历史研究》(第二部“文明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③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④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⑤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①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②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③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④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90页。
    ⑤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90页。
    ⑥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5册1930-193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4页。
    ⑦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339页。
    ①吕碧城《玲珑四犯日内瓦之铁网桥》,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②《神州女报》1912年(旬刊)第4期.
    ①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③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④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①参见: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2-585页。
    ②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③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④陈瑗婷《吕碧城之自我放逐与欧美游踪——以〈晓珠词〉为中心考察》,《东海中文学报》2003年第15期,第240页。
    ⑤陈瑗婷《吕碧城之自我放逐与欧美游踪——以〈晓珠词〉为中心考察》,《东海中文学报》2003年第15期,第240页。
    ⑥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8页。
    ⑦吕碧城《玉京谣荷兰国保护动物社寄赠〈芳草骄骢〉,盖以予为护生同志也》,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6页。
    ①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②吕碧城生于光绪九年,即1883年;张默君生于光绪十年,即1884年。
    ③列入《南社百杰》的四位女性是吕碧城、张汉英、张默君、徐自华。
    ④张默君《白华草堂诗玉尺楼诗》,1934年刻本,第2页。
    ⑤张默君《白华草堂诗玉尺楼诗》,1934年刻本,第4页。
    ①《教育杂志》1909年第1期,记事:本国之部,第1-2页。
    ②《妇女杂志》1918年第10期,第1页。登张默君女士照片,题为:欢送神州女学校校长张默君先生游美纪念。
    ③《张默君女士归国》,《环球中国学生会周刊》1919年第8期,第1页。
    ④《环球中国学生会周刊》1919年第10期,第3页。
    ⑤《新教育》1922年第3期,第369-371页。
    ⑥《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1923年第1、2合期,第22-32页。
    ①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390页。
    ①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41页。
    ②张默君《美国康桥访诗人郎霏洛故宅》,《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
    246页。
    ③张默君《己未春美利坚冒雪视学至麻省蒙特约克及斯密司两女子大学》,《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47页。
    ④张默君《欧战后登巴黎铁塔》,《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47页。
    ⑤张默君《浪淘沙欧战后过法梵隆依宫》,《张默君先生文》,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
    391页。
    ⑥张默君《渡苏彝士河》,《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33页。
    ⑦张默君《己未巴黎和会时於诸专使席间次韵偶成》,《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31页。
    ①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②张默君《乙卯述怀》,《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08页。
    ③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22页。
    ①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46页。
    ②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391页。
    ③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33页。
    ①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232页。
    ③张默君《水龙吟偶成再叠前韵》,《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第402页。
    ④邵瑞彭,字次公,又字次珊,浙江淳安人,早年入浙江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参入南社。
    ⑤张默君《红树白云山馆词草》,1934年南江邵氏刻本,第2页。
    ①张默君《白华草堂诗玉尺楼诗》,1934年刻本,第9页。
    ②杨慧《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北方论丛》2002年第6期,第71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④吴洪成《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1页。
    ⑤薛菁《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兼及中国妇女解放》,《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第65页。
    ⑥《教务杂志》1902年第12期。
    ①《基督教女子教育的起源和作用》,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一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1页。
    ②黄素娥1890年与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结婚。
    ③《凤藻》1941年第20期,扉页。题词为:敬以此册献给我们敬爱的校长,开列上四位女性。
    ④参见:《圣玛丽亚女书院校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06-309页。
    ⑤《圣玛利亚女书院章程》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13页。
    ⑥张爱玲(1920-1995),1931年入圣玛利亚女学读书。
    ⑦杨洁《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第47页。
    ①吴洪成《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8页。
    ②美·麦女士《基督教女子教育》,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一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③《圣玛丽亚女书院校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06页。
    ①《圣玛利亚女书院章程》,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10-311页。
    ①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70页。
    ③吴洪成《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0页。
    ④吴洪成《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9页。
    ⑤《上海中西女塾章程》,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01页。
    ⑥参见:《上海中西女塾章程》,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01-302页。
    ⑦《薛正记上海中西女塾的课程》,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03页。
    ⑧参见:梁思庄《记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①《圣玛丽亚女书院校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年版,第308页。
    ②金天翔,《凤藻》1919年第1期,序。
    ③倪徵琮,《凤藻》1919年第1期,序。
    ④金天翔,《凤藻》1919年第1期,序。
    ①金天翮,《凤藻》1926年第8期,序。
    ②《凤藻》1926年第8期,文苑。
    ③《凤藻》1919年第1期,第34页。
    ④《凤藻》1919年第1期,第35页。
    ①《凤藻》1924年第6期,第12页。
    ②孙熙治《敦促友人出洋书》,《凤藻》1921年第3期,第50页。
    ③孙熙治《敦促友人出洋书》,《凤藻》1921年第3期,第50页。
    ④金龙章,云南永仁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学堂电机系。1926年到美国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硕士学位。1930年回国,曾任上海慎昌洋行工程师。
    ⑤顾毓琇《顾毓琇全集》第六卷诗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页。
    ⑥《凤藻》1921年第3期,第7-10页。
    ⑦《凤藻》1922年第4期,第9-12页。
    ①《凤藻》1924年第6期,实录,1924年毕业生。
    ②《凤藻》1919年第1期,第34页。
    ③《凤藻》1922年第4期,第23页。
    ④《凤藻》1924年第6期,第20页。
    ⑤《凤藻》1919年第1期,第25页。
    ⑥《凤藻》1919年第1期,第30页。
    ①《环球》1917年第2卷第4期。
    ②《凤藻》1919年第1期,第2页。
    ③《凤藻》1924年第6期,第12页。
    ①《环球》1917年第4期,第12页。
    ②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共二十一卷,收四千余家,这些妇女的著作,主要集中在诗歌上。
    ①《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②《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③《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④《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⑤《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①《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插图页。
    ②《妇女杂志》1919年第6期,国文范作,第4页。
    ③《妇女杂志》1919年第10期,文苑诗,第5页。
    ④《妇女时报》1916年第20期,插图页。
    ⑤《妇女杂志》1919年第6期,国文范作,第4页。
    ⑥《妇女杂志》1919年第6期,国文范作,第4页。
    ⑦《妇女杂志》1919年第10期,文苑诗,第5页。
    ①《妇女杂志》1919年第10期,文苑诗,第5页。
    ②王仁宏《序》,杜英贤主编《海峡两岸苏雪林教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高雄:财团法人亚太综合研究院、永达技术学院,2000年版,第1页。
    ③李志孝《对一个被文学史回避的作家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92页。
    ④李志孝《对一个被文学史回避的作家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96页。
    ⑤马森《一种另类的现代文学史观——论苏雪林教授〈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杜英贤主编《海峡两岸苏雪林教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高雄:财团法人亚太综合研究院、永达技术学院,2000年版,第260页。
    ⑥《海峡两岸苏雪林教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由杜英贤主编,由财团法人亚太综合研究院、永达技术学院联合出版发行。
    ①嘉定区政协嘉定文史资料编委会上海嘉定区卫生局编《嘉定文史资料专辑嘉定名医葛成慧》,上海:嘉定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嘉定区卫生局,2004年版,第69页。
    ②嘉定区政协嘉定文史资料编委会上海嘉定区卫生局编《嘉定文史资料专辑嘉定名医葛成慧》,上海:嘉定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嘉定区卫生局,2004年版,第70页。
    ①参见:石楠《苏雪林年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1页。
    ②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1页。
    ③苏雪林《我做旧诗的经验》,《人间世》1934年第15期,第36页。
    ④左志英《一个真实的苏雪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⑤梦园《苏雪林的词藻》,《读书顾问》1935年第1卷第4期。
    ⑥苏雪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⑦石楠《苏雪林年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1页。
    ⑧梦园《苏雪林的词藻》,《读书顾问》1935年第1卷第4期。
    ⑨1980年,84岁高龄的苏雪林整理存诗成《灯前诗草》,前七卷分别为:《山居之什》、《柳帷之什》、《燕庠之什》、《旅欧之什》、《炉星之什》、《少作集》、《绣春词》。
    ⑩苏雪林《我做旧诗的经验》,《人间世》1934年第15期,第35页。
    ①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2页。
    ②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3-4页。
    ③苏雪林《我做旧诗的经验》,《人间世》1934年第15期,第36页。
    ④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1页。
    ⑤嘉定区政协嘉定文史资料编委会上海嘉定区卫生局编《嘉定文史资料专辑嘉定名医葛成慧》,上海:嘉定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嘉定区卫生局,2004年版,第76页。
    ①苏雪林《我做旧诗的经验》,《人间世》1934年第15期,第36页。
    ②多有记为杨润余,笔者尊从繁体简化字,将其记为杨润馀。
    ③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17页。
    ④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17页。
    ⑤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7页。
    ⑥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4页。
    ⑦苏雪林《我做旧诗的经验》,《人间世》1934年第15期,第36页。
    ⑧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4页。
    ①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7页。
    ②方维保《苏雪林荆棘花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③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8页。
    ④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8页。
    ⑤苏雪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①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75页。
    ②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76-77页。
    ③苏雪林《惆怅词》,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1页。
    ④张丽华《异域风景与中国情调——略析苏雪林旧体诗对法国的书写》,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苏雪林《惆怅词》,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1页。
    ②未婚夫张宝龄,时在美国攻读工程学士。
    ③苏雪林《惆怅词》,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5页。
    ④苏雪林《惆怅词》,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3页。
    ⑤苏雪林《惆怅词》,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3页。
    ⑥(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⑦曾朴《题苏梅女士诗集》,载《真善美》1929年2月2日(一周年纪念号外)“女作家号”,署名“病夫”;曾朴所题二诗,后影印于《灯前诗草》卷首。
    ⑧曾朴《题苏梅女士诗集》,载《真善美》1929年2月2日(一周年纪念号外)“女作家号”,署名“病夫”;曾朴所题二诗,后影印于《灯前诗草》卷首。
    ①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3-4页。
    ②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88-89页。
    ③张丽华《异域风景与中国情调——略析苏雪林旧体诗对法国的书写》,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①张丽华《异域风景与中国情调——略析苏雪林旧体诗对法国的书写》,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①翟瑞青《五四文学革命与留学生教育》,《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第93页。
    ②翟瑞青《五四文学革命与留学生教育》,《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第96页。
    ③贺昌盛《想象的“互塑”——中美叙事文学因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④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⑤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翟瑞青《五四文学革命与留学生教育》,《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第94页。
    ②胡怀琛《小诗研究自序》,《小诗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③王翠艳《〈益世报·女子周刊〉与苏雪林“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第7期,第220页。
    ①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自序,第3-4页。
    ②苏雪林《我做旧诗的经验》,《人间世》1934年第15期,第36页。
    ③苏雪林著;沈辉编《苏雪林文集》第1-4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④张遇《春雷女士笔名考辩》,《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3期,第205-208页。
    ⑤陈学勇《才女的世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⑥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11月26日第279期,第16页。
    ⑦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271期,十月二十五日一。
    ⑧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273期,十月二十七四。
    ①梦园《苏雪林的词藻》,《读书顾问》1935年第一卷第四期,第242页。
    ②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283期,十一月七日二八。
    ③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283期,十一月七日三十。
    ④方维保《苏雪林荆棘花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⑤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281期,十一月五日二四。
    ⑥雪陵女士《村居杂诗》,《晨报副刊》1923年283期,十一月七日二五。
    ⑦严家炎《苏雪林的文学成就与待解之谜——范震威著〈苏雪林传〉序》,《史余漫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0页。
    ⑧苏雪林《冰心的小诗》,苏雪林著;沈辉编《苏雪林文集》(第3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
    ①苏雪林《冰心的小诗》,苏雪林著;沈辉编《苏雪林文集》(第3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
    ②陈学勇《浅酌书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③1923年7月冰心从燕京大学文学系毕业,获得美国威尔斯里女子大学奖学金,同年8月23岁的冰心赴美学习文学。1926年,学成归国。
    ④尹玉珊《论冰心留美期间的书写体写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第101页。
    ⑤尹玉珊《论冰心留美期间的书写体写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第101页。
    ⑥赵真《冰心女士的〈繁星〉与〈春水〉》,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389页。
    ⑦赵真《冰心女士的〈繁星〉与〈春水〉》,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
    390-391页。
    ①冰心《远道》,《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页。
    ②冰心《远道》,《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172页。
    ③冰心《远道》,《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页。
    ④冰心《超人创作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年版,第92页。
    ⑤冰心《超人创作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年版,第92页。
    ⑥冰心《远道》,《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0页。
    ⑦冰心《远道》,《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页。
    ⑧冰心《倦旅》,《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⑨冰心《倦旅》,《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⑩冰心《赴敌》,《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5页。
    11张天翼《冰心》,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94页。
    ①茅盾《冰心论》,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52页。
    ②曾宝荪、曾纪芬《曾宝荪回忆录(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4页。
    ③杨绛《怀念陈衡哲》,《杨绛文集(第3卷散文卷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④谢飘云《中国近代散文史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⑤谢飘云《中国近代散文史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①王绯《20世纪初:中国女界新文体》,《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70页。
    ②《留美学生季报发刊序》,《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1期,第1页。
    ③《留美学生季报发刊序》,《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1期,第1页。
    ④《留美学生季报发刊序》,《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1期,第1页。
    ⑤《留美学生季报发刊序》,《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1期,第1页。
    ⑥《留美学生季报发刊序》,《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1期,第1页。
    ①吴童《美在女性视界——西方女性文学想象及作家作品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9页。
    ②陈衡哲《永久之和平可乎》,《留美学生季报》1916年第3期,第100-101页。
    ③胡彬夏《中国学会留美之会之缘起》,《留美学生年报》1911年第1期,第48页。
    ④薛锦琴《论德育之必要》,《留美学生年报》1911年第1期,第17页。
    ⑤薛锦琴《论德育之必要》,《留美学生年报》1911年第1期,第17页。
    ⑥薛锦琴《论德育之必要》,《留美学生年报》1911年第1期,第23页。
    ①胡彬夏《胡桃山女塾之校长》,《留美学生年报》1911年第1期,第1页。
    ②谢飘云《中国近代散文史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③节译自《大西洋报》,路式著。
    ①此文另附有图表、照片。
    ①徐文玉《胡风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②陈寿彭字逸儒,一作绎如。
    ③例如罗列《女翻译家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中女性形象的重构》,《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第4期。
    ①《序二》,施蜇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第11集,第27卷,翻译文学集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③薛绍徽《黛韵楼诗集》(卷三),第15页。
    ④薛绍徽《黛韵楼词集》(下),第3页。
    ⑤林怡《榕城治学记》,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182页。
    ⑥凯佳《中国首篇现代白话小说——〈一日〉》,《中国档案报》2006年2月17日。
    ⑦李西亭“认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创作者应是刘韵琴女士;而她于19195年9月写的纪实短篇《大公子》,应是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参见:李西亭《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大公子〉——从陈衡哲的〈一日〉谈起》,《中国文化》2002年第19、20期,第324页。
    ①王凯《中国档案报》,2004年12月10日。
    ②张红萍《中国妇女报》,2004年10月19日。
    ③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香港:昭明出版社,1976年版,第141页。
    ④钱虹《文学与性别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⑤《胡序》,陈衡哲《小雨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⑥胡适《胡适文集》(2传记游记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⑦陈衡哲《小雨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⑧康秋咏《新文学的第一位女作家陈衡哲》,《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第59页。
    ⑨陈衡哲《小雨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自序》第17页。
    ①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页。
    ②日立《新文学文坛上的第一个女作家》,《益阳师专学报》(哲科版),1983年第2期,第34页。
    ④参见:杨润馀《参加健学会及新民学会的点滴回忆》,《广州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46-49页。
    ⑤彬《杨润馀任妇女杂志编辑》,《现代文学评论》(现代中国文坛杂讯:二十九)1931年第2期,第9页。
    ⑥杨润馀《一千种莫里哀》,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⑦(法)罗霭伊(Anna de Noailles)著,杨润馀、索以译《俊颜》,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①马宗融著;杨润馀校《法国革命史》(新时代史地丛书),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④杨润馀《参加健学会及新民学会的点滴回忆》,《广州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48页。
    ①杨润馀《晨梦》,《太平洋杂志》1918年第10期,第4页。
    ②杨润馀《参加健学会及新民学会的点滴回忆》,《广州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49页。
    ③杨润馀女士《一夕思潮》,《太平洋杂志》1922年第10期,第5页。
    ④杨润馀女士《一夕思潮》,《太平洋杂志》1922年第10期,第5页。
    ①姚华《述旨》,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版,第499页。
    ②刘纳《风华与遗憾——吕碧城的词》,《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57页。
    ③姚华《述旨》,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版,第499页。
    ⑤洪亮《南船北马总他乡——中国诗性地理上的江南塞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⑥苏雪林《留别檀香》,《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0页。
    ①苏雪林《萨赛那齐石窟观瀑(Les Cuves de Sassanange)》,《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
    87页。
    ②杨波《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2010年河南大学博士论文,第29页。
    ③秦燕春《平淡出神奇:走向世界的钱单士厘》,《青瓷红釉民国的立爱与钟情》,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4-25页。
    ④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体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⑤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141页。
    ①赵金铭《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为什么选择白话》,《闲弹中国文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45页。
    ②王向远等著《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③周颖菁《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④钱虹《文学与性别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版,第38页。
    ①钱虹《文学与性别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版,第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③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9页。
    ④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布迪厄在1960年代开始提出的,是试图在研究阿尔及利亚劳工问题及其宗教社会学问题的过程提出的系列概念之一。
    ②高宣扬《布央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③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①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③龙泉明、陈国恩、赵小琪、方长安等著《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周颖菁《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②周颖菁《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女报》、《东方杂志》、《凤藻》、《妇女杂志》、《民立报》、《时事新报》、《中国新女界》、《妇女时报》、《顺天时报》、《妇女共鸣》、《湖南实业杂志》、《环球》、《环球中国学生会周刊》、《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教务杂志》、《女子世界》、《时报》、《新教育》、《游戏杂志》、《现代文学评论》、《留美学生年(季)报》、《江苏教育行政月报》、《复报》、《中国女报》、《清华周刊》、《晨报副刊》、《太平洋杂志》、《北洋画报》、《天义》、《东方杂志》、《时务报》、《中华教育界》、《读书顾问》、《新青年》、《女青年》、《真善美》、《人世间》、《江苏》。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艾青《域外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冰心《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冰心《超人创作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曹正文、张国瀛《旧上海报刊史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陈潮《近代留学生》,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陈潮《近代留学生》,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版。
    陈衡哲《小雨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陈学恂主编;田正平分卷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陈学勇《才女的世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杜英贤主编《海峡两岸苏雪林教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高雄:财团法
    亚太综合研究院、永达技术学院,2000年版。
    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方维保《苏雪林荆棘花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岩《妇女的新生活》,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
    龚书铎,《龚书铎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0年版。
    顾毓琇《顾毓琇全集》(第六卷诗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
    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宣扬《布央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怀琛《小诗研究自序》,《小诗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2传记游记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贺昌盛《想象的“互塑”——中美叙事文学因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洪亮《南船北马总他乡——中国诗性地理上的江南塞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年版。
    黄遵宪著;曹旭选注《黄遵宪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嘉定区政协嘉定文史资料编委会、上海嘉定区卫生局编《嘉定文史资料专辑》,上海:嘉定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嘉定区卫生局,2004年版。
    姜纬堂、刘宁元主编;北京妇女联合会编,《北京妇女报刊考:1905—1949》,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刘集林《20世纪初晚清留欧教育的特点与存在》,李喜所主编、周棉副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纳著《颠踬窄路行世纪初:女性的处境与写作》,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
    李楚材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春光《中国劳动史话先秦—民国》,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第十册),长沙: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林怡《榕城治学记》,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
    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年》,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版。
    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3册)》,台北:台湾编译馆,1980年版。
    龙泉明等著《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吕碧城《信芳集》,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版。
    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吕碧城著;李保民撰《一抹春痕梦里收·吕碧城诗词注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吕芳上主编《无声之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台北:台北中央研究所,2003年版。
    罗久蓉、吕妙芳主编《无声之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北:台北中央研究所,2003年版。
    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光仁《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九四九)》,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杜英贤主编《海峡两岸苏雪林教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高雄:财团法人亚太综合研究院、永达技术学院,2000年版。
    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马宗融著,杨润馀校《法国革命史》(新时代史地丛书),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此传播》,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孟华等著《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钱单士厘著;杨坚校点:《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钱虹《文学与性别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版。
    钱仲联《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
    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体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秦燕春《平淡出神奇:走向世界的钱单士厘》,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单士厘著;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单士厘《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单士厘《懿范闻见录》,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印,民国铅印。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
    盛英、荒林主编《女性批判:中国男作家的男权话语》,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施蜇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翻译文学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76年版。
    方汉奇主编《新闻春秋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苏全有、董延寿主编《中国近代小社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苏雪林《灯前诗草》,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苏雪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苏雪林著;沈辉编《苏雪林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
    孙晓梅《国际妇女运动概况》,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汤因比《历史研究·文明的起源》(第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田景昆、郑晓燕编《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通览》,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田原天南《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93),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
    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王国维《王观堂学生文集》,《静安文集续编·教育小言十二则》,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树槐《庚子赔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
    王喜绒等著《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向远等著《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魏钦公编《简明哲学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闻一多著;何乃正编《激进人生闻一多随想录》,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5册1930-193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吴童《美在女性视界——西方女性文学想象及作家作品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版。
    夏承焘选校;张珍怀胡树淼注释《域外词选》,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萧红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京:北方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谢菊曾《十里洋场的侧影》,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谢飘云《中国近代散文史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文玉《胡风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徐天啸《神州女子新史(正续编)》,上海:神州图书局,1913年版。
    许正林《中国新闻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薛海燕《近代女性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薛绍徽《黛韵楼词集》(下),宣统三年(1911年)。
    薛绍徽《黛韵楼诗集》卷三,宣统三年(1911年)。
    严家炎《苏雪林的文学成就与待解之谜——范震威著〈苏雪林传〉序》,《史余漫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杨绛《杨绛文集》(第3卷散文卷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润馀《一千种莫里哀》,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杨天石、王学庄编《南社史长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游鑑明主编《无声之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台北:台北中央研究所,2003年版。
    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庄俞、贺圣鼎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版。
    曾宝荪、曾纪芬《曾宝荪回忆录(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曾朴著;瘦吟山石校点《孽海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张和龙《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摩斯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年版。
    张健《志同道合——绍元冲、张默君夫妇合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1984年版。
    张景岳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第六册(补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莲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默君《白华草堂诗玉尺楼诗》,1934年刻本。
    张默君《红树白云山馆词草》,南江邵氏,1934年刻本。
    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
    张默君《张默君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版。
    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艳华、陈炎《欧洲离我们有多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章尚正《旅游文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赵金铭《闲弹中国文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周颖菁《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庄俞、贺圣鼎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左志英《一个真实的苏雪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著;赵靓译《中国妇女》,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罗霭伊(Anna de Noailles)著;杨润馀、索以译《俊颜》,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美)E.A.罗斯著;张彩虹译《病痛时代——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Yew.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nam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法)巴柔著;孟华译《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4期。
    陈瑗婷《吕碧城之自我放逐与欧美游踪——以〈晓珠词〉为中心考察》,《东海中文学报》2003年,第15期。
    陈姃湲《〈妇女杂志〉(1915-1931)十七年简史——〈妇女杂志〉何以名为妇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4年,第12期。
    陈鸿祥《近代女旅行家单士厘》,《新华文摘》1982年,第12期。
    戴东阳《惊醒女子魂,鉴彼媸与妍——论启蒙女学者单士厘》,《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
    董忆南《单士厘:中国女性走出国门第一人》,《浙江档案》2009年,第9期。
    范纯武《清末民初女词人吕碧城与国际蔬食运动》,《清史研究》2010年,第2期。
    方明、李光《物的“镜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前沿》2010年,第21期。
    傅瑛的《吕碧城及其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侯杰、秦方《男女性别的双重变奏——以陈撄宁和吕碧城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侯绍英、朱华的《论单士厘的妇女解放思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胡凤、王天根《中国近代新女性建构中的悖论——以吕碧城为个案研究》,《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胡文华、刘淑波《略论中国早期妇女报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黄海燕《“中和”之美——试析单士厘游记中的近代女性形象》,《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黄湘金《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下田歌子〈家政学〉在中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黄湘金《简论单士釐诗集版本——附〈受兹室诗稿〉校记》,《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2期。
    黄湘金《南国女子皆能诗——〈清闺秀艺文略〉评介》,《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姜乐军的《从倡导“女权”到致力“护生”——吕碧城的角色转变探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姜思铄《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的转型——〈妇女时报〉的女性照片研究》,《暨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康秋咏《新文学的第一位女作家陈衡哲》,《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孔凡岭《1927—1937年南京政府的出国留学政策》,《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李静嘉《清新俊逸生面别开——吕碧城〈解连环·巴黎铁塔〉词赏析兼谈她的“海外新词”》,《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6期。
    李奇志《秋瑾、吕碧城其人其文的“英雌”精神追求》,《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李西亭《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大公子〉——从陈衡哲的〈一日〉谈起》,《中国文化》2002年,第19、20期。
    李应红《中国华文女性期刊百年发展回顾》,《编辑之友》2009年,第3期。
    李志孝《对一个被文学史回避的作家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刘福森,聂会会的《单士厘教育思想浅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刘慧英《被遮蔽的妇女浮出历史叙述——简述初期的〈妇女杂志〉》,《上海文学》2006年,第3期。
    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小史(1898-1918)》,《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第1辑。
    刘纳《风华与遗憾——吕碧城的词》,《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刘人锋《晚清妇女报刊诞生原因探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刘新初,许遂龙《终身未嫁的知名女教育家曾宝荪》,《文史博览》2002年,第6期。
    罗秀美的《流动的风景与凝视的文本-谈单士厘(1856-1943)的旅行散文以及她对女性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谈江中文学报》2006年,第15期。
    骆晓戈的《曾国藩家书、家风以及家族中的女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马昌仪的《我国第一个评述拉奥孔的女性--论单士厘的美学见解》,《文艺研究》1984年,第4期。
    齐国华的《巾帼放眼着先鞭:论钱单士厘出洋的历史意义》,《史林》1994年,第1期。
    日立《新文学文坛上的第一个女作家》,《益阳师专学报》(哲科版)1983年,第2期。
    石楠《苏雪林年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唐欣玉《从“番妇”到“西方美人”:西方女性在晚清》,《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
    王翠艳《〈益世报·女子周刊〉与苏雪林“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第7期。
    王绯《20世纪初:中国女界新文体》,《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王慧敏《彩笔调和两半球——试论吕碧城的海外新词对传统词体的突破》,《长江论坛》2010年,第6期。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王文元《留学的天平在日本与欧美之间摆动》,《神州学人》2000年,第12期。
    王秀田、梁景和《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徘徊——以胡彬夏为个案》,《求索》2008年,第10期。
    王秀田《民初知识女性的角色认同:以胡彬夏为个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王忠禄的《论吕碧城的词风及心态演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王忠禄《论吕碧城的海外词》,《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1期。
    吴洪成《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伍昂《女子留学——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篇章》,《神州学人》1995年,第9期。
    武文玉《吕碧城诗词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徐新韵的《严复与吕碧城交往考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薛菁《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兼及中国妇女解放》,《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杨洁《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杨润馀《参加健学会及新民学会的点滴回忆》,《广州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
    杨万里《薛绍徽吕碧城异同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尹玉珊《论冰心留美期间的书写体写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于继增《中国最后的女词人吕碧城》,《文史精华》2008年,第9期。
    袁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旧体文学亟待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曾红《镜像理论观照下的迟子建小说》,《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张礼刚《单士厘的犹太观》,《理论界》2008年,第4期。
    张遇《春雷女士笔名考辩》,《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3期。
    翟瑞青《五四文学革命与留学生教育》,《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
    赵山奎《评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以单士厘、林纾等人的自传写作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版,第2期。
    周东华《民国初年江南教会女生集体记忆中的国族认同》,《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
    左持、罗绍志《梦破空余烛泪残--记女教育家曾宝荪》,《湖南党史》1996年,第2期。
    杨波《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2010年河南大学博士论文。
    黄湘金《清末民初小说内外的女学生》,2010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2009年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
    朱秋勤《从“倡导女权”到“皈依佛门”——吕碧城思想与创作研究》2008年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贝淑琼《单士厘的旅外纪游创作析论》,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严丽珠《单士厘及其旅游文学—兼论女性游历书写》,2004年台湾中央大学硕士论文。
    黄湘金《历年辛苦不寻常:晚年单士釐研究》,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