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
     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代写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
     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
     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
     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
     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
     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Chinese modern poetry in Yunnan Province is not a branch of modern poetry since1976, but one group of poetry divided by region whose members are carrying out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s on the spirit of poetry and the exploring intention that bring various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poetic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poetry. Yu Jian, Hai Nan, Lei Pingyang, Li Sen and other poets refuse to use single symbol and make breakthroughs on language and imagination. They also expand the poetry's language and its performing field whose poem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s because those poems are rooted in Yunnan's land, mountains, river and culture. These poets promote a brand new situation to modern poetic cre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art creativity and provide experience and power to contemporary poets.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five chapters except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includes literature review, selection significance,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in Yunnan since1976and summarizes the absence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writing in Yunnan in1980s, while the poetry writing in Yunnan jumps from "nation and borderland" to post-modern writing. In1990s, Yunnan's writing modes "folk custom" and "borderland feature" fade out in the poetic circles. Meanwhile, Yunnan poets join in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who are not just the "borderland" talking to the "mainland" but a part facing to the whole country's poets. At the beginning of21century, Yunnan's poets explore deeply to different directions which presents a multiple trend.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localization and meaning of writing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in Yunnan i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And this discussion meanly expands from Yunnan's local culture 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which includes the elements of origin, mystery, comprehensivenes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writer merges the poetic trends in different times,"Chinese poet group of Yi People","poet group of Xiao Liangshan", and the context features of Raojie Basang, Xiaoxue, Gebu and other poets to analyze and criticize the poetic expression of "ethnic feature" and "regional feature" throughou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in Yunnan.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Contemporariness" of poetry, combining the poetry studies of "Say no to metaphor:poetry as a methodology" presented by Yu Jian,"Lower than metaphysical" put forward by Li Sen,"Pure writing" and so on, explains separately about the "contemporary sense" of Yunnan poets, their poetic expression about "contemporary life" and their exploration of modern mode of discourse from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view.
     Chapter Four,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iness pays much attention on four crucial poets'poetry idea,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value and meaning to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writing. Yu Jian resurrects metaphor by refusing it, brings back the divinity of ordinary lif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and turns Chinese back to the vivid "Elegance". Hai Nan's expression of emotion about female has unique impacts on the modern society, especially her special writing about Yunnan's local history, which opens a new door to lyric poetry. Lei Pingyang, based on his hometown Yunnan province and Zhaotong city, provides another wa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Li Sen, as he presents in "the metaphor of language and its dispel of metaphor" bring the Formless and the Formal together to seek for "being" and "thinking" and reflect the new path of "Lower than metaphysical". He gets back to Chinese's essence, touches the ground of poetry with his mother tongue and shows a new possibil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Chapter Five, aiming at the spontaneous and regional writing trend and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skill, criticizes at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localization&beyond regions, spontaneous writing&writing's self-awareness and the meaning of poetry&the art of poetry. Moreover,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poet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hardness of writing, then improve their language awareness, polish their skills in the procedure of non-stopping writing, activate the abilities of Chinese to feel the world and convey the common spirit of human beings.
     In a word, Yunnan Chinese poetry, as a vital part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shows the "ethnic feature""regional feature" and other local feature, as well as its expression of the contemporariness of modern society. Its representatives Yu Jian, Nan Hai, Lei Pingyang, Li Sen and other poets, using their practice and poetic concepts, enrich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which means a lot to the contemporary poetry writing.
引文
① 柳士同:《慎言地域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9日,第19版。
    ① 李必雨:《<滇池从书>序》,见冉隆中、郑海:《红土高原的回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② 孙秋克:《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③ 孙秋克:《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④ 孙秋克:《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① 孙秋克:《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② 陶应昌:《云南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清代中期的云南文学》,《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③ 陶应昌:《清代后期的云南文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④ 转引自蓝华增:《云南现代作家、文学社团和期刊(之一)》,《楚雄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
    ⑤ 当时全国有两个诗歌中心,一个在延安,一个在昆明。潜心研究过西南联大的云南学者余斌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接受访谈时说:“西南联大的成立是那个时候文化重心南移的标志,对当时和日后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联大师生兴办学校、著书立说,校园文学欣欣向荣。……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而西南联大则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① 李必雨:《<滇池丛书>序》,见冉隆中、郑海:《红土高原的回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② 余地:《春城诗歌峰会6月25日举行》,见诗通社消息http://www.poemlife.com/newshow-2812.htm,2006年6月22日。
    ① 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有学者从自己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出发来论述“新世纪文学”的构成:如晓雪所关注的“新世纪文学”的民族性,陈思和所关注的“新世纪文学”中的台湾新世代文学,还有城市文学、科幻文学、军事文学、客家文学、网络文学等等,都被冠以“新世纪”的前缀。当然,这种命名潜在地体现着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试图突围的自觉,以真正实现“文随时变”。
    ① 蔡毅:《新时期云南文学发展态势鸟瞰及其思考》,《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② 李骞:《如椽大笔彩云南——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云南文学描述》,《边疆文学·云南文艺评论》,2009年,第1期。
    ①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下)——两个传统》,《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201页。
    ③ 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把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界限划在1979年,而不是粉碎“四人帮”的1976年,因为“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而1979年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意味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见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② 参见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十章《新诗潮》:“朦胧诗”及其论争、“朦胧诗”的主要作者。《诗刊》1980年1期发表了老诗人杜运燮的一首《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危险游戏中的细节回忆。”这首诗引发了关于“朦胧诗”的论争。首先是同年《诗刊》第8期发表了署名为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本文认为,杜运燮的《秋》用语让人感到稀奇、别扭,使人产生思想紊乱,接着作者章明又举出青年诗人李小雨的《夜》作为例证,认为这类诗晦涩、怪僻,叫人读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实在令人气闷,气闷之余,便写下这篇文章。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他将此类诗体姑且名之为“朦胧体”。从此,“朦胧诗”这个略含贬意的称谓,便成为日后新诗潮的具有普遍性的命名,并激发批评界围绕着“朦胧诗”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论战。论战一方持肯定、赞赏的态度,主要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为代表。他们分别写了《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等文,为新诗潮推波助澜,故被称作“三个崛起论者”。论争的 另一方以丁力、郑伯农、程代熙等为代表。他们以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的视角观照诗歌,认为朦胧诗是晦涩诗,古怪诗,“崛起论”是古怪诗论,从而基本否定了朦胧诗的艺术朦胧。老诗人艾青、臧克家对朦胧诗和“崛起论”基本上也持一种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更有许多批评家和诗人既指出其不足,同时又充分肯定了朦胧诗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及取得的成就,认为对其作品应给予具体分析。这场论争,既更新了趋于封闭的诗学观念,又促进了朦胧诗的影响及新诗诸流派的繁荣。
    ① 邓建华:《“只要识字就想写诗”的那个年代》,见生活新报新闻中心http://www.shxb.net/,2008年8月7日。
    ② 李骞认为“费嘉的诗风属于‘朦胧’诗的范畴”。见李骞:《现象与文本》,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28页。笔者阅读了《费嘉抒情诗百首》,却觉得费嘉的诗的确具有“新诗潮”的部分特征,但并非主要特征。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② 李必雨:《<滇池丛书>序》,见冉隆中、郑海:《红土高原的回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③ 李必雨:《<滇池从书>序》,见冉隆中、郑海:《红土高原的回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④ 李必雨:《<滇池从书>序》,见冉隆中、郑海:《红土高原的回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⑤ 《梨》为蓝色封面,16开本,60页,印了1000册。
    ⑥ 邓建华:《“只要识字就想写诗”的那个年代》,见生活新报新闻中心http://www.shxb.net/,2008年8月7日。
    ① 2008年《生活新报》记者采访费嘉时,他谈到:“我们将这本杂志取名为《犁》,一把犁铧插下去,我们要在坚硬的冻土上开垦。”几个年轻人将书放在各自的自行车后座,从云大驮着来到了昆明最热闹的百货大楼下吆喝着卖,5角钱一本。“来买书看啊,象征派诗歌、意识流小说,中国最前卫的艺术,快点来买啊!” “有好多市民纷纷掏钱买书,当时的《人民文学》也只是三角钱一本,我们的书比它还贵两角钱,这么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我们,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费嘉至今记得,当时有关部门勒令《犁》停刊时,时任云大党委书记的林亮曾说过一句话:“我们云大没有地下刊物,只有地上刊物。”他们的自由精神得到了这位开明而又宽容的老革命很好的保护。见邓建华:《“只要识字就想写诗”的那个年代》,见生活新报新闻中心http://www.shxb.net/,2008年8月7日。
    ② 李霁宇,朱霄华:《云南文学上崛起的昭通作家群》,《云南信息报》,2009年7月27日,第6版。
    ① “第三代”是20世纪80年代继朦胧诗之后涌现诗坛的又一中国当代诗歌潮流,以“他们”、“非非”、“莽汉”等为代表。其孕育和显露始自80年代初,它之所以被称为“震惊诗坛的哗变”,是因为1986年众多诗人、流派的集体亮相给诗坛照进了一束耀眼夺目的光芒。当年10月,徐敬亚策划了以“诗群”方式推出这一浪潮的活动,由《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用7个整版的篇幅举办“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这次大展陈列了朦胧诗之后由一百多位诗人组成的六十余家自称的“诗派”及各个诗歌群体的诗歌宣言和代表作品。如:四川“非非主义”、“整体主义”、“大学生诗派”、“莽汉主义”;江苏“他们”、“日常主义”,上海“海上诗群”、“撒娇派”等。徐敬亚在其《历史将收割一切》中说:“无疑,匆忙的‘大展’,催化了、夸张了当年群体集结的形势。说实话,它也促使一些未成熟果子一夜间自我变红。”,见徐敬亚等编《中国现代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② 参照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228页。
    ③ 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
    ① 李骞:《如椽大笔彩云南——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云南文学描述》,《边疆文学·云南文艺评论》,2009年,第1期。
    ① 参照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盘峰论争”发生于1999年4月份,本来是一次颇具规模的诗会(通常被称之为“盘峰诗会”),因在诗会上发生了激烈的“诗学论争”且诗会地点选择在北京郊外的“盘峰宾馆”故而被人冠名为“盘峰论争”。参加此次诗会的是数十位国内活跃的诗人和诗评家,他们在诗歌观念和诗歌趣味上存在对立倾向,无形中形成了两个“诗歌阵营”,后来在诗会上爆发了一场被诗界命名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的两种诗学主张的激烈交锋,在会上,王家新、臧棣、西渡、孙文波、欧阳江河、西川、张曙光、肖开愚、陈东东、陈超、唐晓渡、程光炜等被指认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与批评家;而于坚、伊沙、韩东、徐江、侯马、杨克、沈奇、谢有顺等被指认为“民间立场”的代表性诗人与批评家。在论争中,双方将相当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部有着鲜明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的诗歌选本《岁月的遗照》,以及一部明确标举“民间立场”的诗歌选本《1998中国新诗年鉴》上,并据此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话语交锋。
    ① 谭五昌:《1999—2005中国新诗状况述评》,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年01月09日。
    ② 2001年8、9月份,福建女诗人安琪与广东青年诗人黄礼孩合作选编了一本《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安琪在该诗选的序言中提出了“中间代”的诗歌流派概念,并在该诗选中将赵丽华、安琪、王明韵、沈苇、古马、臧棣、马永波、西渡、余怒、路也、树才、伊沙、徐江、桑克、侯马、朱朱、杨子、周瓒、中岛、哑石、森子、潘维、世宾、黄梵、雷平阳、贾薇等一大批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归入到“中间代”的行列。此后,安琪又联合一些志趣相投的诗人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官方刊物推出“中间代”诗歌专栏,同时利用网络对“中间代”诗歌运动进行大肆的舆论宣传。自2002年始,安琪约请许多诗评家和诗人撰写理论批评文章,意图为“中间代”这个诗学概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辩护,进一步为“中间代”诗歌运动“造势”,后来她与福建青年诗人康城合编了一本《中间代诗论》,从而引起了诗界比较广泛的关注。
    ① 李骞:《如椽大笔彩云南——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云南文学描述》,《边疆文学·云南文艺评论》,2009年,第1期。
    ②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上)——下半叶的三代作家》,《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① 姚霏:《云南文学地图上的漫步、批评》,《春城晚报》,2011年10月10日,第B15版。
    ① 李森,[美]史蒂文·施罗德主编:《新诗品》,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② 李森,[美]史蒂文·施罗德主编:《两个西南》,美国虚拟艺术家合作社(Virtual Artists Collective),2008年版。
    ① 洪子诚强调:这里所说的“南方”,主要指江浙的南京、上海和西南的云贵川。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211页。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211页。
    ③ 谭五昌:《1999—2005中国新诗状况述评》,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年01月09日。
    ① 谭五昌:《1999—2005中国新诗状况述评》,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年01月09日。
    ② 李霁宇,朱霄华:《云南文学上崛起的昭通作家群》,《云南信息报》,2009年7月27日,第6版。
    ① 从地理方位看,西部地区也包括位于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但这里所言的西部是特指文化意义层面的西北。
    ② 《子夜诗谭——关于诗歌地域性、诗歌流派、诗人与自然关系的研讨会》,见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2007年8月25日。
    ③ 何晶、沈雨潇:《杨克谈诗歌的地方性》,见《诗人文摘》http://blog.sina.com.cn,2014年1月26日。
    ① 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页。
    ② 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③ 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 李丛中,熊桂芝:《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红河学院学报》(综合版),1993年,第10卷3-4期。
    ② 为“有道词典”释义,强调地方文化的“原始状态”和“原质”,见有道词典http://dict.youdao.com/,2013年12月26日引。
    ③ 王颖:《拜谒东方人类发祥地——元谋县文博事业发展回顾》,《楚雄日报》,2010年3月31日,第6版。
    ① 《正续云南备征志精选点校》本《滇略》卷四《俗略》,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② 李必雨:《<滇池丛书>序》,见冉隆中、郑海:《红土高原的回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 《血线滇缅公路》,见图翁之文化图文http://www.tuweng.com/culture,2009年4月30日。
    ② 本段内容参见云南省交通厅公路交通编审委员会主编:《云南公路史》(第二册现代公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2-118页。
    ① 见序言,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下)——两个传统》,《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① 何晶、沈雨潇:《杨克谈诗歌的地方性》,见《诗人文摘》http://blog.sina.com.cn/s/blog,2014年1月26日。
    ① 《子夜诗谭——关于诗歌地域性、诗歌流派、诗人与自然关系的研讨会》,见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2007年8月25日。
    ①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 汪政、何平、傅元峰、张宗刚等:《“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关于雷平阳<春风祷>的讨论》,《扬子江诗刊》,2014年,第2期。
    何晶、沈雨潇:《杨克谈诗歌的地方性》,见《诗人文摘》http://blog.sina.com.cn/s/blog,2014年1月26日。
    ② 诗通社消息:《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在云南腾冲召开》,见http://www.poemlife.com/newshow-8236.htm,2014年1月10日。
    ③ 诗通社消息:《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在云南腾冲召开》,见http://www.poemlife.com/newshow-8236.htm,2014年1月10日。
    ①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②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86页。
    ③ 存文学:《我与高山峡谷》,《文学界》,1990年,第1期。
    ④ 高黎贡文学节的宗旨,见2009-2013年五届文学节“年度作家作品选”和“参展及提名作家作品选”首页介绍。
    ① 汪政、何平、傅元峰、张宗刚等:《“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关于雷平阳<春风祷>的讨论》,《扬子江诗刊》,2014年,第2期。
    ② 吴亚顺:《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落幕张稼文捧得高黎贡文学奖》,见云南网http://yn.yunnan.cn,2012年12月23日。
    ③ 吴亚顺:《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落幕张稼文捧得高黎贡文学奖》,见云南网http://yn.yunnan.cn,2012年12月23日。
    ④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始》,见《还乡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2-33页。
    ①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始》,见《还乡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41页。
    ②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始》,见《还乡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4页。
    ①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始》,见《还乡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41-42页。
    ② 姚霏:《杨福泉:云南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一面镜子》,见《说吧,云南——人文学者访谈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6-239页。
    ③ 丹珠昂奔:《序》,见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 丹珠昂奔:《序》,见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 云南傈僳族诗人李贵明获奖感言,见《第十届(2008-201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者创作感言》,《文艺报》,2012年9月7日,第五版。
    ① 参见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第五章诗歌(第二节五十年代军旅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②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上)——下半叶的三代作家》,《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③ 朱向前在其《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第五章《诗歌》中这样评论公刘、白桦等军旅诗人的创作。见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④ 蔡毅:《新时期云南文学发展态势鸟瞰及其思考》,《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① 宋家宏:《云南的四代作家群》,《滇池》,2002年,第1期。
    ②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下)——两个传统》,《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①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上)——下半叶的三代作家》,《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② 陈慧:《高原,在另一种时空——对云南新时期诗歌的简单描述》,《滇池》,1999年,第9期。
    ① 陈慧:《高原,在另一种时空——对云南新时期诗歌的简单描述》,《滇池》,1999年,第9期。
    ① 王兰香:《论新时期以来的云南彝族现代诗歌》,《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① 徐啸:《诗歌的第二个春天来了吗?》,《都市时报》,2012年8月13日,第B06版。
    ② 徐啸:《诗歌的第二个春天来了吗?》,《都市时报》,2012年8月13日,第B06版。
    ① 云南傈僳族诗人李贵明获奖感言,见《第十届(2008-201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者创作感言》,《文艺报》,2012年9月7日,第五版。
    ② 晨宏:《我的诗和我的梦》,见诗集《我从远山来》自序,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① 高平《饶阶巴桑印象》,民族文学,1985年,第4期。
    ② 参见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第五章诗歌(第二节五十年代军旅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③ 张光年:《饶阶巴桑的诗——饶阶巴桑诗选<爱的花瓣>序言》,见饶阶巴桑:《爱的花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页。
    ① 谢冕:《星星点燃的石烛——饶阶巴桑诗集<石烛>序》,见饶阶巴桑:《石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② 冉隆中,李丛中:《流淌过往的文学时光——云南当代文学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③ 饶阶巴桑:《<夏夜的主题>题记——代序》,见诗刊社主编“诗人丛书”第四辑,饶阶巴桑:《对生叶之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① 转引自张光年:《饶阶巴桑的诗——饶阶巴桑诗选<爱的花瓣>序言》,见饶阶巴桑:《爱的花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② 张光年:《饶阶巴桑的诗——饶阶巴桑诗选<爱的花瓣>序言》,见饶阶巴桑:《爱的花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① 本段引文转引自丹增:《<晓雪选集>总序》,见晓雪:《晓雪选集》(6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 本段引文转引自丹增:《<晓雪选集>总序》,见晓雪:《晓雪选集》(6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③ 艾青、张光年、王蒙等:《艾青、臧克家、张光年、王蒙为晓雪作品研讨会的致信和题词》,见晓雪:《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晓雪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 [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等译:《我们称为“流亡”的状态,或浮起的橡实》,《文明在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⑤ 李骞:《如椽大笔彩云南——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云南文学描述》,《边疆文学·云南文艺评论》,2009年,第1期。
    ① 艾青、张光年、王蒙等:《艾青、臧克家、张光年、王蒙为晓雪作品研讨会的致信和题词》,见晓雪:《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晓雪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周良沛:《前言》,见晓雪:《晓雪诗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③ 周良沛:《前言》,见晓雪:《晓雪诗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④ 陈慧:《高原,在另一种时空——对云南新时期诗歌的简单描述》,《滇池》,1999年,第9期。
    ① 刘锡诚:《为时代和人民而歌——读<晓雪选集>刘锡诚》,摘自作者博客http://liuxicheng06.blogcn.com,2008年5月1日。
    ② 艾青《公刘的诗》,《文艺报》,1955年,第13期。1955年,《人民文学》连续发表了公刘表现建国初期南疆边防战士和边疆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的三个组诗《佧佤山组诗》、《西双版纳组诗》和《西盟的早晨》。人们立即被他笔下的奇丽景象和独特风格所震慑。艾青称赞他的诗就像他的诗里所描写的一样,是“带着深谷底层的寒气,带着难以捉摸的旭日的光彩”而迎面扑来的“一朵奇异的云”。
    ③ 陈慧:《高原,在另一种时空——对云南新时期诗歌的简单描述》,《滇池》,1999年,第9期。
    ① 老舍:《四世同堂》,见《老舍小说全集(第六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02页。
    ② 老舍:《四世同堂》,见《老舍小说全集(第六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02页。
    ①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③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① 孙玉石:《云南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画梦录”——<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序言,见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文艺报》,2013年6月7日,第007版。
    ②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文艺报》,2013年6月7日,第007版。
    ① 姚霏:《写诗是我生命中的主题——专访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主席奖获得者海男》,《春城晚报》“悦读周刊”,2012年12月23日。
    ② 姚霏:《写诗是我生命中的主题——专访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主席奖获得者海男》,《春城晚报》“悦读周刊”,2012年12月23日。
    ③ 姚霏:《海男:隐秘而忧伤的一只黑麋鹿》,见姚霏著《说吧,云南——人文学者访谈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3页。
    ① 姚霏:《海男:隐秘而忧伤的一只黑麇鹿》,见姚霏著《说吧,云南——人文学者访谈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② 转引自姚霏:《海男:隐秘而忧伤的一只黑麋鹿》,见姚霏著《说吧,云南——人文学者访谈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③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文艺报》,2013年6月7日,第007版。
    ①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文艺报》,2013年6月7日,第007版。
    ②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文艺报》,2013年6月7日,第007版。
    ③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文艺报》,2013年6月7日,第007版。
    ① [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T·S·艾略特著,李赋宁译注:《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① 王东明:《关于文学的当代性的思考》,《文学评论》,1984年,第1期。
    ① 高昌:《加强诗歌的当代性》,《中华诗词》,2006年,第2期。
    ② 所谓“人的文学”,“就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或功用说,它坚持人本位或生命本位;就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而与其他活动形式对照着说,它坚持文学本位或艺术本位。”而“人民的文学”,“就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说,它坚持人民本位或阶级本位:就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而与其他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相对照说,它坚持工具本位或宣传本位(或斗争本位)。”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求修正,求和谐》,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2-124页。
    ① 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见《先锋就是自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① [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② [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① 张桃洲:《重新设置写作的“难度”——“新诗标准”笔谈》,《诗刊》,2002年3月,下半月刊。
    ① 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陈旭光编:《快餐馆里的冷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1页。
    ② 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陈旭光编:《快餐馆里的冷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① 姚霏:自序,见其《说吧,云南——人文学者访谈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 闻一多:《新诗的前途》,见《国统区抗战研究丛书·诗歌研究史料选》,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53页。
    ① [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93页。
    ① [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6页。
    ② 陶乃侃,于坚:《抱着一块石头沉到底》,《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①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下)——两个传统》,《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②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上)——下半叶的三代作家》,《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①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废墟与诗歌》,《诗的见证》,黄灿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① 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6页。
    ① 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7-188页。
    ② 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7页。
    ③ 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
    ④ 因从九条中选其六,故在顺序上与原文稍有变动。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190页。
    ① 李森:《所谓当代艺术》,见《美学的谎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
    ① (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②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养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事实上,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英)(Sir E.H. Gombrich)贡布里希:《论艺术和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① 于坚:《棕皮手记:诗如何在》,天涯,2008年,第5期。
    ② 参阅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目的论判断力批判部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③ 韩东:《三个世俗角色之后》,吴思敬《磁场与魔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于坚语,见李劫、于坚的对话:《回到常识走向事物本身》,《南方文坛》,1998年第5、6期。
    ② 见李劫、于坚的对话:《回到常识走向事物本身》,《南方文坛》,1998年第5、6期。
    ① 见李劫、于坚的对话:《回到常识走向事物本身》,南方文坛,1998年,第5、6期。
    ② 谢有顺:《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③ [俄]奥西普·曼杰什坦姆:《沃罗涅日诗抄:曾经,眼睛比尖锐的镰刀更锋利》,选自《曼杰什坦姆诗全集》汪剑钊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① 于坚:《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
    ② 谢有顺:《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③ 于坚:《拒绝隐喻》(于坚集卷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④ 一行:《词的伦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① 见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3页。
    ② 于坚:《拒绝隐喻》(于坚集卷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③ 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1-23页。
    ④ 于坚:《拒绝隐喻》(于坚集卷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⑤ 于坚:《拒绝隐喻》(于坚集卷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① 于坚:《棕皮手记·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130页。
    ② 于坚:《棕皮手记1999-2000》,《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③ 海德格尔:《通向语言之路》,引自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④ 维特根斯坦:《名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① 转引自孙基林:《非非主义与西方语言哲学》,《诗探索》,1997年,第4期。
    ② 于坚:《棕皮手记1994-1995》,《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③ 于坚:《棕皮手记1994-1995》,《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④ 于坚:《棕皮手记1997-1998》,《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① 于坚:《棕皮手记1982-1989》,《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于坚:《棕皮手记1982-1989》,《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 关于自由和格律的问题,可以参考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形态》,“问题之三:自由与格律的消长”部分,吴思敬:《走向哲学的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6-36页。同时也可以参考:蓝棣之:《新诗发展的基本矛盾》,第2节“格律与自由”,《现代诗歌:渊源与走势》,第78-83页。
    ④ 胡适:《谈新诗》,《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1981年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306页。
    ⑤ 余光中《谈新诗中的三个问题》,见《余光中论诗歌》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⑥ 见《意象主义诗人(1916年)序》一文,(英)彼得·琼斯编选,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附录》,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1986年,第164页。
    ⑦ 见《意象主义诗人(1916年)序》一文,(英)彼得·琼斯编选,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附录》,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1986年,第164页。
    ① 艾青:《诗论·形式》,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9页。
    ② 艾青:《诗论·形式》,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9页。
    ③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④ 见朱光潜的《诗论》第六章第四节“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部分,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7-98页。
    ⑤ 见朱光潜的《诗论》第六章第四节“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部分,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⑥ [法]博纳富瓦,树才译:《诗歌有它自身的伟大》,见潘洗尘等主编:《读诗.第二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⑦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见《意象主义诗人(1916年)序》一文,[英]彼得·琼斯编选,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附录》,桂林: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② 谢冕:《谢冕论诗歌》,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 谢冕:《谢冕论诗歌》,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④ 见于坚答《新诗界》王晓生问,李岱松主编:《光芒涌入: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特辑》,北京: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页。
    ⑤ 于坚:《棕皮手记1982-1989》,《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见《意象主义诗人(1916年)序》,[英]彼得·琼斯编选,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附录》,桂林: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页。
    ② 见《意象主义诗人(1916年)序》,[英]彼得·琼斯编选,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附录》,桂林: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156页。
    ③ 谯志宏:《日常生活的诗意回归与超越——于坚诗歌论》(硕士论文),云南大学,2008年。
    ①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页。
    ② [法]博纳富瓦,树才译:《诗歌有它自身的伟大》,见潘洗尘等主编:《读诗.第二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③ 于坚有言:“上帝的耳朵是聋的,所以要我们写出来给他看。”
    ① 胡廷武:《序》,于坚:《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②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 于坚:《拒绝隐喻——种作为方法的诗歌》,见《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④ 于坚:《拒绝隐喻——种作为方法的诗歌》,见《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① 于坚:《拒绝隐喻——种作为方法的诗歌》,见《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 于坚:《棕皮手记1997-1998》,见《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③ 于坚:《棕皮手记1997-1998》,见《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④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 “正在眼前的事物”,是于坚一部作品集的名字。“拒绝隐喻”代表了消解陈腐隐喻的努力,而回到正在眼前的事物才是他的目的,这一切当然只有通过语言的清理才能实现。
    ②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① [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见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② [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见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① 于坚:《棕皮手记1990-1991》,《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 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说的“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的相遇”,是法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象征,它把两个不想干的形象放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象征意义。转引自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上海译文出本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① 于坚、傅元峰:《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3期。
    ① 于坚,《圣敦煌记》,《人民文学》,2013年,第3期。
    ② 于坚、傅元峰:《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3期。
    ③ 于坚、傅元峰:《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3期。
    ① 于坚:《棕皮手记1999-2000》,《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① 于坚:《<于坚的诗>后记》,《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② 于坚:《交代——<人间笔记>序跋》,《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①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① 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克瑞翁说:“海蒙大可以去犁别的田地”。这不仅仅是一个比喻。罗马人就直接把女人当作可供耕耘的土地。
    ① [德]黑格尔,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6页。
    ①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26页
    ① 李森:《屋宇》,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② [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等译:《诺贝尔奖受奖演说》,见《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① 李森:《史蒂文斯、蓝色吉他与黑鸟》,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自古的优秀诗人有两种:一种是只关注自我与世界的表象(有时是对象),这种诗人占了诗人群体的绝大多数,这种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二维”的关系,这种诗人也可以称之为“形下”诗人;还有一种诗人,他们不仅关注自我与世界表象(或对象)的联系,还关心这种联系的知性逻辑或联系方式的可靠性,这种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三维”或“多维”的,可以将他们称为打通“形上”和“形下”关系的诗人,这种诗人是少数,有时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
    ② 李森:《弗罗斯特、生活世界与男低音》,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③ 李森:《李森诗选》序言,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④ 胡彦:《作为写作的文本———李森<在这首诗中,乌云像什么>简析》,《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① 艾泥、朱彩梅:《打通古今,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的能力》,《山花》,2010年,第20期。
    ② 李森:《里尔克诗学的两条道路》,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③ 李森:《李森诗选》,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废墟与诗歌》,见《诗的见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② 李森:《弗罗斯特、生活世界与男低音》,《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232页。
    ③ 李森:《具体事物、常识与聂鲁达》,《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① 夏可君:《李森的新咏物诗以及古典诗意语文的全面复兴》,《诗歌月刊》,2012年,第7期。
    ① [法]博纳富瓦,树才译:《诗歌有它自身的伟大》,潘洗尘等主编:《读诗.第二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②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废墟与诗歌》,见《诗的见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页。
    ③ 李森:《里尔克诗学的两条道路》,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①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页。
    ②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③ 李森:《李森诗选》,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④ 王凌云:《新诗与“古今之争”——从经验、技艺与智慧的角度看》,见孙文波主编:《当代 诗》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
    ① 夏可君这里所言的“按照物自身显露自身”,其实正是上文笔者论及的“在诗性的澄明中,让事物自我开显”,这是李森在多年创作中始终坚持的诗歌信条之一。
    ② 夏可君:《李森的新咏物诗以及古典诗意语文的全面复兴》,《诗歌月刊》,2012年,第7期。
    ③ [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等译:《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68页。
    ① [德]爱克曼辑录,吴象婴,潘岳,肖芸译:《歌德谈话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页。
    ② [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等译:《析奥登<1939年9月1日>》,见《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① 李森:《譬如“少即是多”》,摘自李森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96840332,2012年5月24日。
    ②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26页
    ① 李森,[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龙晓滢译:《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先生访谈》,《作家》,2012年,第13期。
    ① [美]布罗茨基著,刘文飞等译:《诺贝尔奖受奖演说》,《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论诗和诗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② 李森:《里尔克诗学的两条道路》,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① 李森:《里尔克诗学的两条道路》,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① 李森:《譬如“少即是多”》,摘自李森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96840332,2012年5月24日。
    ② 李森:《里尔克诗学的两条道路》,见《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①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下)——两个传统》,《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②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84页。
    ① 陈慧:《高原,在另一种时空——对云南新时期诗歌的简单描述》,《滇池》,1999年,09期。
    ②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③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上)——下半叶的三代作家》,《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① [叙利亚]阿多尼斯:《诗歌需要同时具备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见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年07月29日,“诗歌”之“今日作家”栏目。
    ②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① 诗人雪阳语,《子夜诗谭——关于诗歌地域性、诗歌流派、诗人与自然关系的研讨会》,见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2007年8月25日。
    ② 诗通社消息:《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在云南腾冲召开》,见http://www.poemlife.com/newshow-8236.htm,2014年1月10日。
    ③ 《子夜诗谭——关于诗歌地域性、诗歌流派、诗人与自然关系的研讨会》,见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2007年8月25日。
    ① 诗人衣郎所言,见《子夜诗谭——关于诗歌地域性、诗歌流派、诗人与自然关系的研讨会》,见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2007年8月25日。
    ① 阮金纯:《云南民族文化的人格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8期,总第216期。
    ② 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文艺报》,2013年1月14日, 第003版。
    ① 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文艺报》,2013年1月14日,第003版。
    ② 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文艺报》,2013年1月14日,第003版。
    ③ 诗人薛舟语,[叙利亚]阿多尼斯:《诗歌需要同时具备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见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年07月29日,“诗歌”之“今日作家”栏目。
    ① 杨克:《也谈诗歌的地方性——在湖广诗会上的即兴发言》,见杨克网易博客http://yangkeblog.blog.163.com/blog,2013年4月18日。
    ② 诗人雪阳语,见《子夜诗谭——关于诗歌地域性、诗歌流派、诗人与自然关系的研讨会》,见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2007年8月25日。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年,第133页。
    ② 梁文星(吴兴华):《现在的新诗》,《文学杂志》(台北),1956年,第一卷第4期。
    ①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7-58页。
    ① 云南诗人李泉松言,见徐啸:《诗歌的第二个春天来了吗?》,《都市时报》,2012年8月13日,第B06版。
    ②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8-29页。
    ①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7页。
    ②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7页。
    ③ 张直心:《边地梦寻——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 谭旭东:《有难度的写作与诗歌精神——兼评<诗歌月刊>新人新作特大号》,《诗歌月刊》,2002年,第12期。
    ② [俄]奥西普·曼杰什坦姆,汪剑钊译:《沃罗涅日诗抄:仿佛女人的银饰在闪光》,见《曼杰什坦姆诗全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①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3重印),第132页。
    ② 巴尔扎克:《<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见《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页。
    ③ 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诗镌》,1926年4月1日,第1期。
    ④ 参照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3重印),第72-75页。
    ① [美]阿普尔鲍姆夫妇著:《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② [美]艾兹拉·庞德,裘小龙译:《“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见[英]彼得·琼斯编选:《意象派诗选·附录》,桂林: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第155-167页。
    ① 转引自于坚:《在喧嚣中沉默》,《上海文化》,2009年,第2期,总第73期。
    ① 转引自陈东东:《“技艺考验真诚”》,《深圳晚报》,2008年12月11日,B06版。
    ② [爱尔兰]西穆斯·希内:《进入文字的情感》,见傅浩,王娟译,王家新,沈蓉编:《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③ 孙文波,臧棣,萧开愚:《语言:形式与命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0 页。
    ① [英]伊丽莎白·朱,李力,余石屹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Poetry:A Modern Guide to Its Understanding of Enjoyment),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② 一行:《诗歌中的技艺》,《词的伦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① 李骞:《“昭通作家群”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② 李骞:《强度的感情和浓缩的语言》,《云南日报》,2004年1月16日,第6版.
    ③ 樊忠慰:《汉字》,《滇池》,1997年,第9期。
    ① 樊忠慰:《杜鹃》,见《家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
    ② 指本体实物处于所有格,参见[德]胡戈·弗里德里希,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页。
    ① 樊忠慰:《卑微的私语》,见《雏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0页。
    ① 陈东东:《“技艺考验真诚”》,《深圳晚报》,2008年12月11日,B06版。
    ① 刘春:《诗歌是技艺,并与心灵相关》,《上海文学》,2005年,第1期。
    ② 童蔚:《谈新诗写作的“无标准”与“无难度”》,《诗刊》,2002年5月,下半月刊。
    ③ 于坚:《棕皮手记:诗如何在》,《天涯》,2008年,第5期。
    ① 李泉松语,见徐啸《诗歌的第二个春天来了吗?》,《都市时报》,2012年8月13日,第B06版。
    ② 韩东:《三个世俗角色之后》,见吴思敬《磁场与魔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李泉松语,见徐啸《诗歌的第二个春天来了吗?》,《都市时报》,2012年8月13日,第B06版。
    ① 阿多尼斯:《诗歌需要同时具备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见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年07月29日,“诗歌”之“今日作家”栏目。
    ② 阮金纯:《云南民族文化的人格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8期。
    ③ 潘洗尘、宋琳、莫非、树才:《期待伟大的读者》,见潘洗尘等主编:《读诗时间的背面》(2011年第一卷)编者序言,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 于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于坚在西南联大新诗研究院成立会上的发言》,见彩龙社区“人文云南”http://bbs.clzg.cn/thread-2555511-1-1.html,2013年3月25。
    ② 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2页。
    米思及.爱情·生命·希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米思及.隐藏的土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米思及.米思及朗诵诗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米思及.黄色·蓝色·红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饶阶巴桑.石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饶阶巴桑.爱的花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饶阶巴桑.对生叶之恋[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晓雪.晓雪诗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晓雪.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晓雪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晓雪.晓雪选集(6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于坚.诗六十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诗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于坚.于坚的诗(蓝星诗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于坚.于坚诗歌·便条集1996-1999[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于坚.诗集与图像2000-2002[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于坚,谢有顺.于坚谢有顺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于坚.于坚集(共五卷,《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诗集1975-2000》、《0档案》、《人间笔记》、
    《正在眼前的事物》、《拒绝隐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于坚.只有大海苍茫如幕(2006雍和诗歌典藏)[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6.
    于坚.在漫长的旅途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于坚.于坚随笔(四册:大地、诗学、思想、人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于坚.彼何人斯:诗歌2007-2011[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于坚.我述说你所见:于坚集1982-2012[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雷平阳.风中的群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雷平阳.云南黄昏的秩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雷平阳.雷平阳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雷平阳.我的云南血统[M].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雷平阳.云南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雷平阳.大地有多重[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海男.风琴与女人[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
    海男.是什么在背后[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海男.边疆灵魂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海男.虚构的玫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海男.我的魔法之旅解开我身体之谜的云南高原[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海男.美味关系海男诗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海男.我生命中的仙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海男.独克宗古城[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海男.告恋人书[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
    海男.世界的庆典穿越云南红河遗梦和人文奇境的心灵漫记[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
    海男.忧伤的黑麋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费嘉.费嘉抒情诗百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哥布.母语[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哥布.少年情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哥布.大地雕塑 哈尼梯田文化解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哥布.神圣的村庄[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
    张稼文.我是我从未遇到的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6.
    邹昆凌.碎片与显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邹昆凌.人鱼同体[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邹昆凌.向着车站的蟋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李森.荒诞而迷人的游戏:20世纪西方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重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李森,张晓红,杜威·佛克马.苍山夜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李森,王浩译.中国风车(CHINESE WINDMILL) [M].美国Virtual Artists Collective出版,2007.
    李森.李森诗选1988-2006[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李森.屋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李森.美学的谎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李森,[美]施罗德编.新诗品·第1卷昆明-芝加哥小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李森,[美]施罗德编.新诗品·第2卷昆明-芝加哥小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李森,[美]施罗德编.新诗品·第3卷昆明-芝加哥小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樊忠慰.绿太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樊忠慰.精神病日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樊忠慰.家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樊忠慰.雏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鲁若迪基.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鲁若迪基.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陈衍强.英雄美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聂勒.心灵牧歌[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
    聂勒.我看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晨宏.我从远山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老舍.四世同堂[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苏浅,唐果,李小洛.我的三姐妹[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5.
    唐果.唐果在传说[M].北京:华夏民族杂志出版社,2007.
    [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恶之花[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武德忠.《相信春天》[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阿卓务林.耳朵里的天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艾僳木诺.以我命名[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田应时.《风卷走了葵花》(滇池文学丛书第七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尹马.尹马诗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俄]奥西普·曼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横云(冯娜).云上的夜晚[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冯娜.彼有野鹿[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
    李贵明.我的滇西[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北海.旅途笔记[M].香港:香港博思出版社,2010.
    艾泥.旧县诗稿[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1.
    高专.高专的诗[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
    成忠义.空房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
    爱松,刘光平等.昆明实力诗人选辑[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编.云南诗歌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
    [英]彼得·琼斯编选,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M].桂林: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周良沛编.诗篇中的云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
    小海,杨克主编.《他们》十年诗歌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郑明主编.云南当代军事文学作品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沈庆利.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精选(增订版)[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洪子诚,程光炜.第三代诗新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马绍玺编.小凉山诗人诗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选编.2000年—2012中国诗歌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2013.
    中国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诗歌卷(套装共4册)[M].作家出版社,2009.
    张清华.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M].现代出版社,2009.
    韩作荣、王蒙.60年诗歌精选湖[M].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谢冕主编.中国新诗总系(共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夏天敏主编.昭通作家精品集·诗歌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杨青,施袁喜编.云南十三人诗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李少君,符力编.21世纪诗歌精选(第3辑)[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潘洗尘.读诗[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
    艾青.诗论·形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刘勰.文心雕龙注[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徐渭.南词叙录[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美]阿普尔鲍姆夫妇.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朱寨.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日]今道友信,崔相录,王生平译.存在主义美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英]伊丽莎白·朱.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Poetry:A Modern Guide to Its Understanding of Enjoyment)[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德]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名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英国]T·S·艾略特,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俄]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爱尔兰]西穆斯·希内.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冉隆中,李丛中著.流淌过往的文学时光——云南当代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冉隆中.文本内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冉隆中.峨山启示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冉隆中.底层文学真相报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潮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
    陈旭光.快餐馆里的冷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金克木.探古新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蒙树宏.云南抗战时期文学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关纪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五十年经典文库·理论评论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美]布罗茨基,刘文飞等译.文明的孩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云南省交通厅公路交通编审委员会.云南公路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孙文波,臧棣,萧开愚.语言:形式与命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孙文波.当代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德]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栖居[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
    朱曦,章立明.文本·文化·美——新时期云南文学人类学批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德]爱克曼辑录,吴象婴,潘岳,肖芸译.歌德谈话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朱光潜.诗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赵衡毅.“新批评”文集[C].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李骞.现象与文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谢冕.谢冕论诗歌[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谢冕主编.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史料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M].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M].河北人们出版社,2003.
    余光中.余光中论诗歌[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捷克]米兰·昆德拉,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上海译文出本社,200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3重)
    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上下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李岱松.光芒涌入: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特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沈奇.沈奇诗学论集(卷二大陆诗人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桃洲.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M].辛末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张直心.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马绍玺.在他者的视域中: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诗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一行.词的伦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张晓红.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刘廉昌.走进昭通文学:昭通文学创作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国诗歌学会主编.中国诗人大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陈仲义.中国前沿诗歌聚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德]黑格尔,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吴晓东.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孙秋克.明代云南文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李双江译.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吴思敬.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黄灿然译.诗的见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宋家宏.阐释与建构:云南当代文学专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姚霏.说吧,云南——人文学者访谈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T·S·艾略特,卞之琳,李赋宁等译.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孙琴安.中国诗歌三十年——当今诗人群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C].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01:130-135.
    胡适.谈新诗[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1981年影印本[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01:301-308.
    陈建群.来自大自然的诗人——访藏族诗人饶阶巴桑[J].诗刊,1982,09:50-52.
    王东明.关于文学的当代性的思考[J].文学评论,1984,01:31-37.
    毕坚.谈谈饶阶巴桑的诗歌创作[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1:91-97.
    李丛中.关于云南民族文学创作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1985,01:91-97.
    李丛中.在高原,刮起了一股文学变革之风——新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纵横谈[J].民族文学研究,1988,02:46-51+45.
    李丛中.新时期的审美趋向与文学流变[J].思想战线,1988,06:31-35.
    李丛中,熊桂芝.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J].红河学院学报,1991,04:40-48
    李丛中,熊桂芝.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J].红河学院学报,1992,01:71-78.
    李丛中,熊桂芝.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J].红河学院学报,1992,03:90-97.
    李丛中,熊桂芝.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J].红河学院学报,1993,01:75-79.
    李丛中,熊桂芝.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J].红河学院学报,1993,Z1:51-57.
    李丛中.两个世纪交接时的文学思考——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文学研究,1996,04:3-8.
    李丛中.三次文化冲击与三次文学嬗变——云南民族新文学回眸[J].民族文学,1998,10:90-95.
    高平.饶阶巴桑印象[J].民族文学,1985,04:93-96.
    马旷源.乡土的、民族的、多元的——关于云南文学发展的断想[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03:18-21.
    蓝华增.云南现代作家、文学社团和期刊(之一)[J].楚雄师专学报,1989,04:15-26+14.存文学.我与高山峡谷[J].民族文学,1989,07:77-78.
    罗越先.文学的文化学意义——我所读到的云南文学[J].当代文坛,1992,03:71-73.
    蔡毅.新时期云南文学发展态势鸟瞰及其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1993,01:84-91.
    李森.海男:蕃茄为什么在四月开始红起来[J].诗探索,1995,01:122-127.
    李森.海男作品中的诗学问题[J].南方文坛,1997,04:24-27.
    李森.最荒凉的不是荒原而是舌头——海男的新诗集《美味关系》[J].诗选刊,2005,01:65-68.
    李森.当爱情的观念遭遇语词——读海男的组诗《忧伤的黑麋鹿》[J].诗歌月刊,2008,05:22-23.
    胡彦.于坚与诗的本质[J].诗探索,1995,02:142-147.
    胡彦.在澄明中静默——论哥布的诗歌创作[J].边疆文学,1998,04:57-58.
    胡彦.词语中的李森[J].作家,1999,10:102-104.
    胡彦.自我表达·现代叙事·审美视角——对三部云南本土文学作品的探讨[J].当代文坛,2001,06:51-53.
    胡彦.海男:著盐水中[J].当代文坛,2005,03:26-27.
    胡彦.作为写作的文本——李森《在这首诗中,乌云像什么》简析[J].当代文坛,2006,03:112-113.
    刘锡诚.晓雪:朴素中见深刻[J].南方文坛,1996,02:57-58+48.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上)——下半叶的三代作家[J].玉溪师专学报,1996,01:24-29
    宋家宏.二十世纪云南文学思考(下)——两个传统[J].玉溪师专学报,1996,01:30-37.
    宋家宏.云南的四代作家群[J].滇池,2002,01:50-56.
    宋家宏.诗意地生活着——读德昂族艾傈木诺的诗[J].民族文学,2008,S2:101-103.
    张志民.晓雪还小——晓雪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J].玉溪师专学报,1996,01:46.
    蔡毅.诗——非诗——《0档案》评析[J].滇池,1997,01:61-63.
    孙基林.非非主义与西方语言哲学[J].诗探索,1997,04:64-79.
    程光炜.孤绝的漫游者——论海男的诗歌写作[J].作家,1997,06:76-80.
    于坚,韩东.《他们》:梦想与现实[J].黄河,1999,01:153-158.
    于坚,陶乃侃.“抱着一块石头沉到底”[J].当代作家评论,1999,03:4-17
    于坚.昆明:一个无比缓慢的城市[J].中国西部,2002,04:32-34.
    于坚.关于敬畏自然[J].天涯,2005,03:54-57+59-62+3.
    于坚.棕皮手记:诗如何在[A].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 歌研究中心:,2006:21
    安琪.于坚访谈:我一直是个故乡诗人[J].诗潮,2007,01:90-93.
    于坚.云南再认识——写在《天真经典·56个民族——少年经典阅读文库》前面[J].金沙江文艺,2008,02:77-78.
    于坚.在喧嚣中沉默[J].上海文化,2009,02:4-11.
    于坚.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0,03:46-49.
    傅元峰,于坚.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J].当代作家评论,2010,03:135-145.于坚.聂勒的茶[J].人物,2011,04:95.
    陈慧.高原,在另一种时空——对云南新时期诗歌的简单描述[J].滇池,1999,09:12-19.
    陈慧.经验、诗意和形式——关于雷平阳诗歌的讨论[J].滇池,2007,09:56-63.
    谢有顺.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J].当代作家评论,1999,04:58-66.
    谢有顺.雷平阳的诗歌:一种有方向感的写作[J].文艺争鸣,2008,06:77-80.
    王一川.在口语与杂语之间——略谈于坚的语言历险[J].当代作家评论,1999,04:43-51.
    雷平阳,曾令云等.群峰之上的夏天——云南昭通文学现象调查[J].大家,1999,03:4-17.
    罗振亚,雷平阳.寻找宁静的力量[J].当代作家评论,2012,01:113-122.
    邹建军,雷平阳.雷平阳:空身无获者的旷野[J].中国诗歌,2012,10:126-129.
    李丽芳.需要精神超越的云南文学[J].滇池,1999,09:59-61.
    彭荆风.云南文学的地域特色——兼评《需要精神超越的云南文学》[J].滇池,2000,04:44-47.
    李怡.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J].诗探索,2000,Z2:11-27.
    陶应昌.云南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清代中期的云南文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76-80.
    陶应昌.清代后期的云南文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33-139.
    陈友康,马绍玺.20世纪中国诗论的一种独特声音——于坚的诗歌理论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38-44+127.
    马绍玺.边地风景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民族国家想象——以晓雪、饶阶巴桑、张长早期诗歌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2,05:120-125.
    邓云川.“日常生活”与诗——略谈于坚的诗学追求[J].当代文坛,2002,05:64-67.
    邹建军.论晓雪抒情诗对民族风格的建构[J].民族文学,2002,01:85—91.
    张桃洲.重新设置写作的“难度”——“新诗标准”笔谈[J].诗刊,2002.03:26-29.
    张桃洲.地域写作的极致与囿限——读雷平阳的诗[J].当代作家评论,2007,06:81-88.
    童蔚.谈新诗写作的“无标准”与“无难度”[J].诗刊,2002,05:34-37.
    黎曦.少数民族文学大事记[J].中国民族,2002,06:23.
    李骞.回顾与前瞻:云南文学50年[J].边疆文学,2002,05:66-70.
    李骞.大地悲歌:论雷平阳诗集《云南记》的死亡意识[J].当代文坛,2011,06:79-81.
    李骞.“昭通作家群”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275-282.
    谭旭东.有难度的写作与诗歌精神——兼评《诗歌月刊》新人新作特大号[J].诗歌月刊,2002,12:79.
    张晓红.海男的诗:云南、女人、死亡[J].诗探索,2004,Z1:245-255.
    张晓红.语言自足的文本——诗人、作家海男访谈录[J].延安文学,2005,03:49-58.
    邹昆凌.邹昆凌的诗[J].红岩,2004,06:91-94.
    贾薇.贾薇诗歌及诗观[J].诗选刊,2005,Z1:152-153.
    魏云.从深渊到深渊的传统——论李森的诗[J].诗潮,2005,06:26-27.
    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J].文艺争鸣,2006,04:23-28.
    高昌.加强诗歌的当代性[J].中华诗词,2006,02:54.
    吴晓川.日常经验世界中澄明的神性——浅论于坚诗歌20年的立场变迁[J].当代文坛,2006,04:61-62.
    陈世旭.哥布诗篇与哈尼梯田[J].上海文学,2006,11:94-98.
    唐果.唐果诗歌及诗观[J].诗选刊,2006,Z1:60-61.
    张翔武.张翔武诗歌及诗观[J].诗选刊,2006,Z1:36-37.
    张翔武.张翔武的诗(7首)[J].诗歌月刊,2008,02:47-48.
    陈未鹏.近代以来地域文学研究综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45-49.
    艾傈木诺.艾傈木诺访谈:一半是傈僳一半是德昂[J].诗歌月刊,2007,09:32-34.
    艾傈木诺.艾傈木诺诗歌及诗观[J].诗选刊,2012,Z1:100-101.
    陈超.谈雷平阳的诗[J].诗刊,2008,02:39-41.
    曹语凡.忧伤的女神——评海男的组诗《忧伤的黑麋鹿》[J].诗歌月刊,2008,05:24-27.
    王兰香.论新时期以来的云南彝族现代诗歌[J].民族文学研究,2009,03:156-161.
    王小妮.试读唐果的《画森林》[J].诗潮,2009,04:66.
    刘福春辑.新诗纪事[A],见谢冕主编,刘福春分册主编.中国新诗总系·第10卷,史料·1917-2000[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498-787.
    阮金纯.云南民族文化的人格精神[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8:27-31
    张永刚.多民族多区域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9,03:159-165.
    黄玲.在文学天空下的向死而生——论海男写作中的死亡意识[J].思想战线,2009,S2:1-4.
    陈仲义.于坚诗歌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23-29.
    夏可君.于坚的诗歌:苍茫背景下那些仓皇奔走的语词[J].红岩,2010,02:89-91.
    夏可君.李森的新咏物诗以及古典诗意语文的全面复兴[J].诗歌月刊,2012,07:6-10.
    傅元峰.有诗如巫——于坚诗歌片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0,03:146-153.
    傅元峰.迷走南诏——雷平阳诗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2,01:123-131.
    汪政,何平,傅元峰等.“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关于雷平阳《春风祷》的讨论[J].扬子江诗刊,2014,02:65-69.
    李晓峰.略论我国地域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03:108-110.
    朱彩梅,艾泥.打通古今,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的能力[J].山花,2010,20:97-101.
    冉隆中.原生态诗歌的出路和困境——以哈尼族诗人哥布为例[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13.
    张治国.地域文学研究:突围之路与创新之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118-120+160.
    符二.符二诗歌及诗观[J].诗选刊,2011,Z1:94-95.
    纳张元.民族性与地域性:云南文学永远的信念坚守与梦想超越[J].大理文化,2012,07:34-38.
    陈思和.愿为云南文学鼓与呼[J].大理学院学报,2012,02:1-4+111+109.
    刘玉霞,王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走向与地域文化关联——“现当代文学与云南”学术研
    讨会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57-160.
    肖献军.近百年来地域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阴山学刊,2012,01:73-79.
    王单单.王单单的诗[J].边疆文学,2013,03:101-105.
    于坚.他的诗歌让世界知道他的民族[N].文艺报,2013-02-25005.
    于坚.大地深处[N].云南日报,2013-04-27006.
    李贵明.“红土诗歌”与云南精神[N].文艺报,2013-06-07011.
    李贵明.第十届(2008-201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者创作感言[N].文艺报,2012-09-0705.
    艾青.公刘的诗[N].文艺报,1955-12-11B06.
    张天春王宁.全国著名作家高度赞扬云南文学创作成果丰硕[N].云南日报,2004-12-01.
    余斌.面对着云南[N].云南日报,2004-12-17T00.
    李骞.强度的感情和浓缩的语言[N].云南日报,2004-1-16806.
    晏友琼.继续开创云南文学新辉煌[N].云南日报,2006-01-06007.
    李开义,原因.云南文学引起全国瞩目[N].云南日报,2006-11-12002.
    陈东东.“技艺考验真诚”[N].深圳晚报,2008-12-11,B06版.
    王颖.拜谒东方人类发祥地[N].楚雄日报(汉),2010-03-31004.
    姚霏.云南文学地图上的漫步、批评[N].春城晚报,2011-10-10815.
    姚霏.写诗是我生命中的主题——专访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主席奖获得者海男[N].春城晚报,“悦读周刊”,2012-12-23806.
    柳士同.慎言地域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8-09019.
    尹汉胤.屹立在民族历史的风景中[N].文艺报,2012-07-25003.
    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N].文艺报,2013-01-14003.
    陈秋娟.于坚“口语化”诗歌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8.
    张科伟.论于坚“去蔽”的诗学及叙事性中的元诗写作[D].河北师范大学,2008.
    周海燕.论海男诗歌的语言[D].云南师范大学,2008.
    谯志宏.日常生活的诗意回归与超越——于坚诗歌论[D].云南大学,2008.
    朱彩梅.诗歌的自足性、当代性及诗人的技艺[D].云南大学,2009.
    马建国.论于坚诗歌的“凡俗性”特征[D].中南大学,2009.
    郭林红.云南古代文学理论对中原文论的接受和发展[D].云南大学,2010.
    杨凡佳.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形态[D].云南大学,2010.
    诗生活http:www.poemlife.com
    云之南社区诗歌方阵http://cl.ub.yninfo.com
    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 re.org.cn
    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
    民族文学网http://mzwx.qikan.com
    天涯社区之天涯诗会http://bbs.tianya.cn/post-poem
    云南网http://yn.yunnan.cn/html
    新诗代http://www.shigecn.com
    图翁http://www.tuweng.com
    杨克、李森、刘锡诚等诗人博客及《诗人文摘》博客。
    1980年-2013年的《诗刊》、《人民文学》、《作家》、《诗选刊》、《诗歌月刊》、《山花》、《花城》、《诗探索》、《扬子江诗刊》、《中国诗人》、《大家》、《滇池》、《边疆文学》、《大西南文学》、《文艺评论·边疆文学》等省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和《他们》、《诗歌与人》、《女子诗报》等民间诗刊,以及《文艺报》、《诗歌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等报刊。
    2009-2013年共五届高黎贡文学节的《年度作家作品选》和《参展及提名作家作品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