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对庄子与康德的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社会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家不遗余力地探讨“天人之际”,为当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西方哲学对自然与自由的关系的讨论同样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庄子与康德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都具有典型性,对庄子与康德的比较研究有益于当代人对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
     庄子与康德二人都把自然分为可知的自然和不可知的自然两个维度,即“道”与“物”、“物自身”与显象以及感性自然或感官世界。就不可知的自然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庄子的道与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相似的地位,发挥着相似的功能,都是自由的超感性根据,为自由提供可能性。物和显象属于可知的领域。庄子认为实体化、客体化的物是从气化之流的整体中分化出来的,是一种暂时的形态;物与物之间处于彼此对立、相互依赖关系中,是有限的、不自由的。康德认为物(显象)本质上是物自身在心灵中的再现,根据心灵用以描述自然的范畴,物遵循严格的因果必然律,没有自由。
     庄子与康德二人也都把自我分为真实自我与经验自我两个方面。庄子一方面主张扩大自我认同的范围,不受躯体的限制而把整个自然作为精神的府宅,另一方面主张虚化“成心”亦即经验自我,使心灵保持开放,不受任何教条式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康德认为自我不在自然之内,而是自然的边界、自然的立法者。康德把纯粹理性作为真实自我,实际上是用理性占据了物自身的位置,并把认识论中的消极本体转变成实践中的积极本体。与此不同,庄子否认任何单一的心灵属性或精神力量有资格成为真实自我,而是把“德之和”作为人的本质自我。
     康德的“先验自由”是一种与自然不相容的自由,不存在于自然之内;康德的“自律”应该被修正为一种理想化的后天自由,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应该追求的目标。庄子的“自然”概念本身就含有自由的涵义,自然与自由是相容的;“逍遥”和康德的“自律”一样也是一种理想化的后天自由,但“自律”是理性的道德自由,伴随着人的感性被压抑的痛苦意识,而“逍遥”则是一种审美化的自由,表现为心灵的诸种精神力量之间的和谐。
     康德的自然概念与自由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个鸿沟,需要用审美和目的论来沟通。康德以“美”统一了自然与自由,但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只是通往自由的桥梁,康德的最终目标是要超越自然,达到自由的彼岸。康德在目的论中所承诺的自然与自由的统一,是在以人为目的、以自然为工具的等级关系中的统一。庄子认为根源于“成心”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使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并使人自身陷入不自由的生存状态之中。康德认为“自律”的关键在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庄子也同样认为“逍遥”有赖于一种“用心”方式的转变,并寄希望于通过一种审美的“用心”方式,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对庄子来说不是桥梁,而是终极目标。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should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try their best to explore the ship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e and human, whose achievements provide us with a wealth of intellectual resources. Western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freedom also inv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thought of Zhangzi and Kant on this problem were typical in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ideas of Zhuangzi and Kant, therefore, will help us to rethink this problem.
     Zhuangzi and Kant were divided nature into unknowable nature and knowable nature:they are the Dao(道)and Wu(物\things) for Zhuangzi and the thing-in-itself and appearances and Sensible World for Kant. 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known nature and freedom is concerned, the concept of Dao and thing-in-itself play a similar function in their respective Ideology, both of which are transcendental ground of freedom and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freedom. Wu and appearances belong to knowable territory. Zhuangzi considered Wu that substantial and objective as a temporary pattern that Diverged from the entire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气\matter-energy), and all things on earth are opposed to each ot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rdependent, for the reason that everything is limited, and not free. Kant thought that appearances are essentially represented in the mind by thing-in-itself.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categories that mind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nature, all things must comply with the causal inevitable law. So, there is no freedom in the natural areas.
     Zhuangzi and Kant divided self-concept into true self and experiential self. On the one hand, Zhuangzi advocate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elf-identity, free from the limitations of the body to the whole of nature and regard the whole nature as the house of spirit, on the other hand he advocated weakening the cheng-xin (成心\fixed minds) ie. Experiential self, and make spirit remain open and free from the shackles of any dogmatic ideas and concepts. Kant thought that the true self is not within nature, but a boundary of nature and legislator of nature. Kant treated pure reason as as the true self of human being occupies the position of thing-in-itself and transformed the negative noumenon of epistemological into positive noumenon of the the practical activiticy. On the contrary, Zhuangzi deny any single mental property or spiritual force is eligible to become a true self, but the de-zhi-he (德之和\harmony of virtues)" virtue" as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self.
     Kant's transcendental freedom is incompatible with nature, not exist within nature; and his autonomy should be corrected to an acquired idealized freedom which should be the main goal of rational agent which has free will. The conception of Zhuangzi's zi-ran(自然\nature) that itself contains the meaning of freedom, and his xiao-yao(逍遥\free and easy) is an acquired idealized freedom like Kant's autonomy, however, autonomy is a rational moral freedom that along with the awareness of the suffering caused by perceptual restraining, while xiao-yao is a freedom associated with the aesthetic sense of freedom, which is the harmony between variety of variety of mental abilities.
     There is a gulf between Kant's conception of nature and freedom, thence Kant wanted to connected nature and freedom by aesthetics and teleological. Kant unified nature and freedom through the aesthetic judgement of taste, but this unity is just a bridge to freedom, whereas Kant's ultimate goal is to go beyond the nature to reach the other side world of freedom. The kind of unity that Kant envisaged in teleological is actually a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that human is the purpose of nature and nature is the tool of the people. Zhuangzi believe that egocentrism and anthropocentrism, rooted in Cheng-xin, make human and natu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nd bring about a non-free survival. Kant argued that the autonomy l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way of thinking, and Zhuangzi also think that xiao-yao depend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se way of xin(心\heart-mind). Zhuangzi hoped that through the survival of an aesthetic, human could overcome egocentrism and anthropocentrism through aesthetic life, and restor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or Zhuangzi,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freedom is not a bridge but the ultimate goal.
引文
① 参见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10页。
    ② 参见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
    ① 参见任继愈:《庄子探源》,载《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② 参见孙以楷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3页。
    ① [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著:《康德传》,贾泽林、侯鸿勋、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2页。
    ① 李秋零编:《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9页。
    ①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 俞吾金:《康德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和形成过程》,《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① Roy P. Basler,editor,The Collected Works of Abraham Lincol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3), Vol.Ⅶ,p,301.转引自[美]马克·里拉等编,刘擎等译:《以赛业·柏林的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② [英]以赛亚·柏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① 汉娜·皮金特著,陈伟译:《"Freedom"与"Liberty"是孪生子吗?》,载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312-353页。
    ① 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5页。
    ② [美]罗伯特·所罗门著:《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3页。
    ③ [美]杰拉尔德·麦卡勒姆著《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李丽红译,载载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41-42页。
    ① [美]汉娜·皮金特:《"Freedom"与“Liberty"是孪生子吗?》,载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② [美]汉娜·皮金特:《"Freedom"与"Liberty"是孪生子吗?》,载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
    ③ 作为概念体系或思想派别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应该区别于作为自由之一般形式规定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前者涉及自由主体的身份、自由主体与法律、政治权威、平等、正义等诸多问题,在这方面,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常常是对立的。而后者仅仅关注自由之所以是自由的根本要素是什么,在这方面,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甚至,作为概念体系的自由,本身也只是对自由之一般形式规定的不同理解。
    ④ [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5页。
    ① [英]以赛亚·柏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① 陈嘉映等译:《西方大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413页。
    ② 这当然不是说在此之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没有涉及精神自由。柏拉图对理想、激情和欲望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亚里士多德把欲求能力理解为把思想转变成行动的因素,都是对内在精神自由的讨论。
    ③ [德]策勒尔著:《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贺仁麟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3页。
    ① 转引自陈嘉映等译:《西方大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772页。
    ② 参见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2卷第5期,第40-43页。
    ③ 参见徐向东著:《人类自由问题》,载徐向东编《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①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中国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① 参见[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1页。
    ② 尽管我们偶尔也用形容词"free"或形容词短语“自由的”来修饰非人格的自然物,但自然物并不“拥有”“自由”(freedom)。
    ③ 参见[美]摩狄曼·J·阿德勒著:《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陈珠权、杨建国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第144页。
    ① [美]摩狄曼·J·阿德勒著《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陈珠权、杨建国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第147页。
    ② 同上,第149页。
    ① 参见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3页。
    ② 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①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自然”一词,到很晚的时候才具有“自然界”的含义。在古希腊语中,“自然”既表示事物的内在原则,也表示自然界。但柯林伍德指出,事物的内在原则这一含义,在早期希腊作者那里是唯一的含义,并且是贯穿整个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直到希腊晚期,自然界这一含义才出现,并且非常少见。参见[英]柯林伍德著,吴国盛译《自然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② 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③ 参见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① [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② 见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93页。
    ① 参见陈鼓应著《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3页。
    ② 当时的社会还比较简单,人们往往按照与父辈同样的生活方式生活,个人选择的空间并不大,“习俗”还没有成为一种专制力量。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日趋复杂,“习俗”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张力必然凸显出来。而且“习俗”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天道”与“习俗”之间的冲突也会加大。
    ③ 参见孙以楷著《老子通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8页。
    ① 参见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环境与比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 参见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4页;邓联合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53页。
    ① 谷衍奎主编:《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764页。
    ② 同上,第267页。
    ③ 邓联合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1页。
    ④ 邓联合把《楚辞》中的所有文章都当作了先秦时期的作品,因而认为“逍遥”一词在先秦共出现了 23次(参见参见邓联合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页)。但是,《楚辞》中的《七谏》是西汉东方朔所作,《九怀》是西汉王褒所作,《九思》是东汉王逸所作,而《远游》一篇多有学者怀疑是汉代人模仿《离骚》而作,尚无定论。因此,“逍遥”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只出现了十余次。
    ① 参见高亨著《诗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1页,或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29页。
    ② 参见袁梅著《诗经译注》,山东,齐鲁书社,1985年,第248页。
    ③ 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页。
    ④ 许多学者都指出,“逍遥”的本意就是“翱翔”,或与“翱翔”意义相近,如王凯(见《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赵明(见《(逍遥游>义辨》,载《复旦学报》编辑部编《庄子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20页)。邓联合认为这些解释都是想当然的误解(见邓联合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1页)。“逍遥”与“翱翔”在语境中使用的都是遨游、游玩的引申义,可以相互训释。
    ① 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页。
    ② 参见邓联合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③ 如高亨(见《诗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6页)、程俊英、蒋见元(见《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34页)。
    ④ 参见马持盈著《诗经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280页。
    ① 这里只考察确定为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的“逍遥”一词,因而东方朔等人的作品,以及《远游》一篇不再考虑。
    ② 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页。
    ③ 而且王逸有时也径直把“逍遥”解释为“游戏”,见下文。
    ④ 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页。
    ① [清]朱彬著:《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79页。
    ② 参见王梦鸥著《礼记今注今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③ 参见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① 高克部下的士兵当然有军务在身,但《清人》作者乃是在讽刺的意义上使用“翱翔”与“逍遥”的。
    ② 在秦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这一特点依然十分明显,如陆机《答张士然》:“逍遥春王圃,踯躅千亩田”,卢谌《赠崔温》:“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后汉书·冯衍传下》:“陟雍峙而消摇兮”,王粲《从军诗五首》:“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曹丕《芙蓉池作》:“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① 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2页。
    ② 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8页。
    ① 张松辉著《庄了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页。
    ① 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页。
    ① [美]麦克尔·路克思著译:《当代形而上学导论》,朱新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8 页。
    ① [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8页。
    ① 赫费对康德的先验空间学说提出修正,并由此捍卫康德的基本立场。赫费认为,空间的先验场面可以视作对“空间性”或“一般空间”的阐述,几何学对象是通过空间性的客体化才产生的,因此,几何学以空间性为前提,而空间性不受任何特定种类的几何学约束,因此,先验感性论可以对欧式几何和非欧几何保持中立态度;空间可以区分为三个等级:先验空间性、数学空间、物理空间(参见[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9-70页)。
    ① 参见李洋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① 参见[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① 李秋零译为“强度的性质”,邓晓芒译为“内包的量”(参见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这里参照邓译本改为“强度的量”。
    ②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① 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② 这个比喻来自路克思,参见[美]麦克尔·路克思著:《当代形而上学导论》,朱新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3页。
    ①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② 杨祖陶、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0页。
    ① Prol是《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的缩略语,所据版本为李秋零编《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下文一律依照如下格式引用:(Prol,德文版页码\李秋零译本页码)。
    ① 萧无陂著:《自然的观念——对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的重新考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
    ① 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0,181页。
    ① 钱穆著:《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38页。
    ② 李锦全、曹智频著:《庄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① 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② 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6页。
    ① 王叔岷所辑庄子佚文第八十九条为“不知其所以然,故日自然”,参见王叔岷著:《庄学管窥》(附录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9页。
    ② 参见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1页。
    ① 钱穆引奚侗注曰:“周语:‘命,信也。’信物之化,即顺其自然。”参见钱穆著:《庄子纂笺》,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① 徐克谦著:《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4。
    ②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02页。
    ③ 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
    ① [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9页。。
    ① “物化”概念在《庄子》中是多义词,且往往含义相反。下文探讨人与“物”打交道的方式时会具体讨论。
    ② [德]海德格尔著:《真理的本质》,见《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22页。
    ②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① 方东美著:《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9-130页。
    ① 参见韩林合著:《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畎。
    ② 参见[美]泽诺·万德勒著:《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嘉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③ 韩林合著:《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注释。
    ④ [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65页。
    ① 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8页。
    ② 萧无陂著:《自然的观念——对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的重新考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①采用杨柳桥的译文,见杨柳桥著:《庄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6页。
    ① [英]柯林伍德著:《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6页。
    ① [法]余莲著:《势:中国的效力观》,卓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
    ② [英]柯林伍德著:《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4页。
    ③ 莫里茨·石里克著:《人何时该负责任》,谭安奎译,载徐向东编《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①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第116页。
    ① [法]余莲著:《势:中国的效力观》,卓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
    ① [法]弗朗索瓦·于连著:《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闫素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6页。
    ② 傅佩荣著:《解读庄子》,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6页。
    ③ [法]弗朗索瓦·于连著:《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闫素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2页。
    ④ 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1页。
    ① 参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08页。下文皆把ontology译为“存在论”。
    ② 参见[美]麦克尔·路克思著,朱新民译:《当代形而上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① 参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90页。
    ③ [英]安东尼·肯尼著、杨平译:《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三卷·近代哲学的兴起》,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111页。
    ① 参见[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郑伊倩译:《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① 韩水法著:《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2009年,第77页。
    ②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说“显象”这个概念使人有权利把对象划分为显象和本体,因而也把世界划分为一个感性世界和一个理知世界,还说“如果感官把某物纯然如其显现那样表现给我们,那么,这个某物就毕竟必须就其自身而言也是一个物”(参见KrV,B\243-244),似乎显象和本体在存在论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是康德这里所谓的“本体”并不局限于感性物自身,而是指一切“非感性直观的对象”、“知性的对象”。
    ③ 对于有的学者来说,(感性的)“物自身”不过是自然界不为我们所知的本质(参见[英]安东尼·肯尼著:《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三卷·近代哲学的兴起》,杨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174页),还有的学者,如赫费则更为明确地说,“物自身”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而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并不表述一个隐藏在显象背后的真实的世界,仅仅表明感觉的完全不确定的理由([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7-118页。)
    ④ 参见方光华著:《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① 参见张岱年著《中国元学之基本倾向——“本根,,概念之解析》.见《张岱年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人民,1996,第167页。
    ② 同上,第167—170页。
    ③ 宋明儒学中的“本体”含义与此有别,存宋明理学中.一物之“本体”,或谓一物之“理”或谓一物之“本来状态”。
    ④ 参见陈徽:《致命与逍遥——庄子思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19页。
    ⑤ 参见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3页。
    ① 乔根锁:《论老庄哲学的直觉与直观》,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25卷第5期,第45页。
    ②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载《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3月,第17卷第1期,第33页。
    ① 蒋锡昌著:《老子校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81页。
    ② 张岱年认为“大”应读为“太”,并说“太者至极无以加乎其上之称”(参见《中国哲学大纲》,载《张岱年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人民,1996,第50页),指万物最初的根源(参见《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载《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人民,1996,第476页。)
    ③ 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6页。
    ④ 参见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234页。
    ① 参见方东美著《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② 唐君毅后来又对“修道之道及其它生活之道”做了进一步的划分,他说:“老子所言之修德之道与生活之道,其含义亦似明有高下之不同,宜更加以分别说明。此中不同之大者,即其言之似涵对个人功利意义者,与全不涵此功利意义者之不同。”见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③ 张岱年说:“德是一物所得于道者。德是分,道是全。一物所得于道以成其体者为德。德实即是一物之本性”(《中国哲学大纲》,载《张岱年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7页)。
    ① 参见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44页。王叔岷还引王孝鱼之说:“唐写本‘者’下无‘物’字”。
    ② 参见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39页。
    ① 严复著:《庄子评语》,载《严复集·第四册》,王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17页。
    ② 傅伟勋著:《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第393页。
    ③ 参见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6-187页。
    ④ 参见[美]洋诺·万德乐著、陈嘉映译:《哲学中的语言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243-245页。
    ① 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96页。
    ② 韩林合有详细的讨论,参见《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 萧无陂著:《自然的观念——对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的重新考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0页。
    ① 参见[美]肯·威尔伯著:《万物简史》,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 [法]笛卡尔著:《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页。
    ② 林少敏,《现代性根基中的隐患——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自我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96页。
    ③ 同上,第97页。
    ① [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11页。
    ② 参见[美]所罗门著:《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5-206页。
    ③ 参见D·J·奥康诺主编:《批评的西方哲学史》,洪汉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402页。
    ④ “发现”(discover)一词关文运译本翻译为“显现”,参见[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83页。
    ① [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81页。
    ② 同上,第282、283页。
    ③ 参见[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著:《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第6版),李宏昀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① 参见[英]尼古拉斯·布宁、[中]燕宏远等主编:《当代英美哲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30贝。
    ② 斯密认为,虽然笛卡尔第一个提出“我思”问题,并且经常谈论意识,但是他的兴趣并不在讨论意识的本性,而在于意识所显示的存在物的性格。参见[英]康浦·斯密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③ 参见倪梁康著:《自识与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9-50页。
    ④ 参见韩水法著:《批判的形而而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4页。
    ⑤ [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康德》(牛津通识读本),刘华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43贝。
    ⑥ [英]H·J·裴顿著:《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上半部注释》,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0页。
    ①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郑伊倩译:《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② 参见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8页。
    ① 德文Begriff(概念)从词源上来说来自于动词begreifen,意思是把握、了解、理解、领悟。
    ① 参见[加拿大]约翰·华特生著,韦卓民译:《康德哲学讲解》,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125页。
    ① [加拿大]约翰·华特生著:《康德哲学讲解》,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② 同上,第125页。
    ③ [美]斯通普夫·菲泽著:《西方哲学史》(第七版),丁三东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33页。
    ④ “对自己的意识就可以划分为反思的意识和把握的意识。前者是知性的意识,后者则是内感官的意识:前者是纯粹的统觉,后者则是经验性的统觉”、“作为思维主体的自我(在逻辑学中),意味着纯粹的统觉(纯然反思的自我)”。见《康德著作全集·第七卷》,李秋零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① 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3页。
    ② 傅永军:《论康德的“自我意识”》,载《文史哲》,1993年第1期,第13页。
    ① [美]约翰·布罗克曼著:《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谁更有发言权,人文学者,还是科学阵营里的思想家?》,吕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② 参见倪梁康著:《自识与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87-388页。
    ③ [英]弗朗西斯·克里克著:《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九、齐翔林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① 同上,第3页。
    ② 参见[美]约翰·塞尔著:《意识的奥秘》,刘叶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贝。
    ③ 克里克还说明把视觉作为切入点的其它几个优势:人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系统;视觉意识具有特别生动和丰富的信息;视觉系统的信息输入高度结构化、易于控制;高等灵长类动物与人类视觉极其相似,因而可以在动物身上做实验。
    ④ 视觉盲点、变化盲、非注意盲等一系列显象都向我们证明了我们意识中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只是一个幻觉,这就是所谓的“大幻觉理论”(Grand illusion theory)。参见苏珊·布莱克莫尔著:《意识新探》,薛贵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192-206页。
    ⑤ 视觉系统没有建立完整而详细的世界表征,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视觉的感觉运动理论”,该理论表明,视觉系统根本不是为了要表征世界、认识世界,而是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服务的,“看”本身就是行动,与注意、行动是一回事(参见苏珊·布莱克莫尔著:《意识新探》,薛贵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205页)。
    ① 约翰·塞尔否认这样就足以解释意识问题,因为我们还是不清楚同步发放这种神经相关物究竟是如何引起意识感觉的,但他仍然承认,这对意识问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参见[美]约翰·塞尔著、刘叶涛译:《意识的奥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① [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25页。
    ① [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44、248页。
    ② 同上,第270页。
    ③ [美]约翰·塞尔著译:《意识的奥秘》,刘叶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④ 《意识的宇宙》一书的译者这样解释“价值”:“动物与生俱来的,使其行为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最基本的欲望、本能或目的”(参见[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朱利欧·托诺尼著:《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转变为精神》,顾凡及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译者注。)
    ① [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朱利欧·托诺尼著:《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转变为精神》,顾凡及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② [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著:《第二自然——意识之谜》,唐璐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① [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著:《第二自然——意识之谜》,唐璐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② 同上,第39页。
    ③ [英]罗杰·彭罗斯著:《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许贤明、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486页。爱因斯坦声称他的许多思考工作并不需要语言,只有在思考完成后,才绞尽脑汁寻求合适的表达方式。
    ① [美]约翰·塞尔著:《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李步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① [美]乔纳森·布朗著:《自我》,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现代哲学的基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① [英]康浦·斯密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② 参见[美]路易斯·P·波伊曼著:《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洪汉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① 参见[美]约翰·塞尔著:《心灵导论》,徐英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9-213页。
    ② 埃克尔斯错地认为自身意识是在搜索神经事件,但在笔者看来,自身意识是在搜索各种心理事件(参见[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41页)。
    ③ 参见苏珊·布莱克莫尔著:《意识新探》,薛贵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① Anthropology是《实用人类学》的缩略语,所据版本为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实用人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127页。下文一律依照如下格式引用:(anthropology,德文版页码\李秋零译本页码)。
    ②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前言的一条注释中说,我们从在我们之外的物自身那里为我们的内感官获得了认识的全部材料(Bxxxix)。
    ③ [英]康浦·斯密著、韦卓民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
    ① 参见[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第551页。
    ② 陈鼓应:《庄子论“道”——兼评庄老“道”论之异同》,载《老庄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107页。
    ③ 参见苏珊·布莱克莫尔著:《意识新探》,薛贵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252-253页。
    ① [美]D·M·巴斯著:《进化心理学》,熊哲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6页。
    ② 参见[奥]埃尔温·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罗来鸥、罗辽复译,上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
    ③ 参见[美]F·卡普拉著:《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朱润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① 《闻一多全集·9·庄子义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7页。
    ② 参见王叔岷著:《庄了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2-133页。
    ① 王利器著:《文子疏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0-71页。
    ② 彭裕商著:《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2页。
    ③ 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7页。
    ④ [宋]吕惠卿撰、汤君集校:《庄子义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02页。
    ⑤ [清]陆树芝著:《庄子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5页。
    ⑥ 参见[英]罗宾·邓巴等著、万美婷译:《进化心理学:从猿到人的心灵演化之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125页。
    ① [美]侯世达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北京:商务印书馆,]997年,第508页。
    ② 参见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1-222页。
    ① 王力著:《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2页,
    ② 转引自朱桂曜著:《庄子内篇证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7页。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32页。
    ④ 参见王亚波:《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第78页。
    ⑤ 参见汪凤炎、郑红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① 参见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第49、53页。
    ② 钟泰著:《庄了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地28-29页。
    ③ 吕惠卿撰、汤君集校:《庄子义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页。
    ① 吕惠卿撰、汤君集校:《庄子义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页。
    ② 参见杨柳桥著:《庄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① 参见《高亨著作集林·6·庄子新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1-332页:《闻一多全集·9·庄子校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8页。
    ②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了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1页。
    ③ [清]林云铭撰:《庄子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④ [宋]林希逸撰、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1页。
    ⑤ [宋]吕惠卿撰、汤君集校:《庄子义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6页。
    ⑥ 转引自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3页。
    ⑦ 《闻一多全集·9·庄子章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0页。
    ⑧ 参见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① 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第51页。
    ① 陈鼓应著:《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10页。
    ① 参见[美]肯·威尔伯著:《没有疆界》,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② [美]肯·威尔伯著:《没有疆界》,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页
    ① [宋]吕惠卿撰、汤君集校:《庄子义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91页。
    ② 参见王树人、李明珠著:《感悟庄子:“象”思维下的(庄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① 参见《闻一多全集·9·庄子章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3页。
    ① 王树人、李明珠著:《感悟庄子:“象”思维下的<庄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① [清]王夫之著:《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6页。
    ② [明]方以智著、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189页。
    ③ 参见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69页。
    ④ [明]陆西星撰、蒋门马点校:《南华真经副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76页。
    ①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② 同上,第240页。
    ③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① 同上,第237页。
    ② 马塞尔:《存在与占有》,转引自大卫·科珀:《存在主义》,孙小玲、郑剑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页。
    ① 参见赵汀阳:《先验论证》,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
    ② 克里斯·布斯克斯著:《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徐纪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7页。
    ① 保罗·盖耶也持同样观点,并认为“宗教”直接否定了《奠基》中的观点。参见Paul Guyer,Kant's System of Nature and Free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119,p124.
    ① 李秋零:《“本性”还是“本质”?——答邹晓东先生》,载《哲学门》(总第十六辑)第八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80页。
    ① 李秋零:《“本性”还是“本质”?——答邹晓东先生》,载《哲学门》(总第十六辑)第八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6页。
    ② “钦”释义字从王叔岷,见《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07页。
    ③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④ 王叔岷:《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34页。
    ⑤ 陆永品:《庄子通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393页。
    ① 这里的“自尊”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对应于英语单词self-seteem,也译为“自我评价”,不是道德意义上的self-respect。
    ② 李秋零:《“本性”还是“本质”?——答邹晓东先生》,载《哲学门》(总第十六辑)第八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85页。
    ③ 许多学者对此持同样观点,如李秋零(见《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299页)、白文君(见《论康德的人性思想》,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11期总第202期;又见《康德论述根本恶的三重维度及其矛盾》,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5月第3期,总第29期)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397页。
    ① 亭利·E·阿利森著、陈虎平译《康德的自由理论》,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① Pablo Muchnik认为,当与个体相关联时,“根本恶”的“根本”一词,就是在空间隐喻的意义上指明“恶”在人身上的处所是“意念”。参见"An Alternative Proof of the universal Propensity to Evil', Sharon Anderson-Gold、Pablo Muchnik:Kant's Anatomy of Evi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pp125.
    ① 参见Seiriol Morgan:"The Missing Formal Proof of Humanity's Radical Evil in Kant's 'Relig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14, No.1 (Jan.,2005), pp.63-114。
    ① 参见Robert B. Louden:"Evil Everywhere:The Ordinariness of Kantian Radical Evil', Sharon Anderson-Gold 和 Pablo Muchnik, Kant's Anatomy of Evi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pp.103。
    ② 陈瑶华:《康德论“根本恶”》,载《东吴政治学报》2006年第23期,第66页。
    ① 孙以楷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4页。
    ①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② 徐复观说“(庄子)所追求的必是一种精神生活,而不是块然的生理生活。……他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依然要落在人的心上才有可能”(同上第233页)。
    ① 杨柳桥著:《庄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② 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4页。
    ① 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1页。
    ① 《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
    ② [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著:《康德传》,贾泽林、侯鸿勋、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25-126页。
    ③ [美]亨利·E·阿利森著:《康德的自由理论》(导言),陈平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④ 参见胡友峰著:《康德美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41页。
    ① 参见[英]安东尼·肯尼著:《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一卷·古代哲学》,王柯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227页。
    ① 韩水法著:《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2009年,第130页。
    ② 孙波:《论康德道德宗教中的自由理念》,载《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第69页。
    ① [美]泽诺·万德勒著:《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嘉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251-255页。
    ② 赵广明著:《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① 参见[英]安东尼·肯尼著:《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一卷·古代哲学》,王柯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227贝。
    ① [美]史蒂文·卢坡尔著:《伦理学导论》,陈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① 参见姚君喜:《康德先验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载《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年8月第3期。
    ① 约翰·M·瑞斯特著:《真正的伦理学——重审道德之基础》,向玉乔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0页。
    ① 参见[英]亨利·西季威克著:《伦理学史纲》,熊敏译、陈虎平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英]亨利·西季威克著:《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517-518页。
    ① 参见[英]亨利·西季威克著:《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524页。
    ② 参见吴友军:《康德“自由意志”的不自由实质——阿多诺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载《求是学刊》,2004年5月第3期,第44页。
    ① [德]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① 包兆会:《庄子的自发性思想及其在美学生成中的作用》,载《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第45页。
    ① 参见萧无陂著:《自然的观念——对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的重新考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② 安继民著:《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23页。
    ③ 参见[美]格拉姆·帕克斯:《人与自然——尼采哲学与道家学说之比较研究》,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03页。
    ④ 第200页。
    ① [美]格拉姆·帕克斯:《人与自然——尼采哲学与道家学说之比较研究》,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04页。
    ② 包兆会:《庄子的自发性思想及其在美学生成中的作用》,载《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第 46页、第47-48页。
    ① 钟泰著:《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0页。
    ① 参见谢阳举:《自由与和谐——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联解》,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8页。
    ① 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L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5页。
    ② 《庄子·外物》:“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庄子讲“无用之用”,是以“天”、“道”的视域替代“人’以自身为尺度对“用”的主观、偏狄的设定,自然内在的尺度比人的尺度更广阔、更丰富,表面上对人无用的事物对生态整体是有用的,因而最终对人也是有用的。禁锢于人的视角‘j尺度,就会破坏价值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参见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1页)。
    ③ 钟泰著:《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②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9页。
    ① 钟泰著:《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3贝。
    ② 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01页。
    ① 参见谢阳举:《自由与和谐——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联解》,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9页。
    ① 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4页。
    ② 密尔在《论自由》中就是以中国作为反面教材,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① [美]爱德华·威尔逊著:《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阳河清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2页。
    ① 参见汪凤炎、郑红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自私的基因”是我们的行为的策略制定者,大脑是其执行者,基因以支配神经系统的建造方式为手段,操纵了人的利他主义情感和利他主义行为,人们之所以会做出利他行为,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参见道金斯著:《自私的基因》)。但另一方面,“自私的基因”也确实使人类具有了移情作用和合作性,情感建立在互惠基础上,并不减少情感的真诚性(参见克里斯·布斯克斯著:《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徐纪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0页)。
    ③ 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6页。
    ① 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2页。
    ② [美]爱德华·威尔逊著:《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阳河清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6页。
    ① 参见[英]理查德·道金斯著:《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1页。
    ② 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8-339页。
    ① 萧无陂著:《自然的观念——对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的重新考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1页。
    ② 谢阳举:《自由与和谐——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联解》,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7页。
    ①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4页。
    ② 徐克谦著:《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48页。
    ③ 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6页。
    ① 曹智频著:《庄子自由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36页。
    ② 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③ 参见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第三版),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9-92页。
    ① 参见靳瑞霞:《道论之下:庄子的技术观和知识观》,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6页。
    ③ 参见[英]西蒙·克里奇利著:《解读欧陆哲学》,江怡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
    ① [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② 傅佩荣著:《解读庄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03页。
    ③ 参见[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3页。
    ① 参见叶秀山:《漫谈庄子的“自由”观》,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37-138页。
    ② 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3页。
    ③ [英]柯林伍德著:《自然的观念》,吴国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① 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3页。
    ① 胡元志:《庄子与康德的自由观比较》,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2卷第2期。
    ② 参见[英]兰迪·埃文斯著:《解读情感》,石林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182-183页。
    ③ 约翰·M·瑞斯特著:《真正的伦理学——重审道德之基础》,向玉乔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2页。
    ④ 参见[美]芭芭拉·赫尔曼著:《道德判断的实践》,陈虎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① 参见奥康诺主编:《批评的西方哲学史》,洪汉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315页。
    ① 叶秀山:《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第7页。
    ① [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② 胡友峰著:《康德美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③ 朱志荣著:《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① [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9页。
    ① [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9页。
    ① 胡友峰著:《康德美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4页。
    ② 参见[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③ 胡友峰著:《康德美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④ 参见朱志荣著:《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页。
    ⑤ 叶秀山:《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第8页。
    ① 参见朱志荣著:《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页。
    ① 朱光潜和蒋孔阳等人误把这里的“另一个自然”翻译成“第二自然”,参见刘为饮:《“另一个自然”——康德美学的重要范畴》,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37-41贝。
    ① 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伤害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② 参见洪克强、肖娜:《“纯粹自由”何以可能?——从“三大批判”看康德自由理论的逻辑建构》,载《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1月,第57页。
    ③ [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著:《康德传》,北京:贾责林、侯鸿勋、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96页。
    ① 胡友峰著:《康德美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第201
    ② 参见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① 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邓晓芒著:《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① 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② 曹峰:《希望:在自由与幸福之间——康德的希望问题略探》,载《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3月,第61页。
    ① 参见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②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第223页。
    ①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① 李秋零:《从康德的“自然意图”到黑格尔的“理性狡计”——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第65页。
    ② 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四卷·中国艺术精神》,李维武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③ 李洋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27页。
    ④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8页。
    ⑤ 李洋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73页。
    ③ 参见[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9页。
    ④ 刘绍瑾著:《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① 参见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7页。
    ② 彭锋:《自然全美: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观念》,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116页。
    ① 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60页。
    ② 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55页。
    ① 参见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② [英]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① 李洋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37页。
    ② [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1贝。
    ① 朱志良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 对此问题的论述主要参考了方勇《庄子学史》(方勇著:《庄子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 方勇著:《庄子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
    ①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4页。
    ② 刘晟:《“心斋”、“物化,,与审美——庄子审美哲学论》,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91页。
    ① 约韩·布里格斯、戴维·皮特等著:《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陈忠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22-23页。
    ② 参见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45页。
    ③ 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68页。
    ④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803页。
    ① 参见王凯著:《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3-92页。
    ② 谢阳举:《自由与和谐——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联解》,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8页。
    ③ 刘方著:《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93页。
    ① 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64页。
    ② 刘方著:《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70页。
    ③ 在庄子的美学思想中,真、善、美是统一在一起的,参见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46页。
    ① 参见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41-242页。
    ② 参见王素芬著:《顺物自然——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1-206页。
    ① [英]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②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何兆武等译,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① 方勇著:《庄子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4-115页。
    ② 参见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① [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① 李洋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49页。
    ① 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6页。
    ① 这是儒法之所以能合流的关键,所谓“外儒内法”、“阳儒阴法”、“刑德并用”,都没有对法的本质和社会功用做重新思考。参见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② 参见威廉·德雷对“思辨的历史哲学”与“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区分(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王炜、尚新建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2页)。
    ③ 参见托马斯·麦卡锡:《对康德以来普遍历史观念的评论》,陈常焱译,载《哲学分析》,2010年第4 期,第92页。
    ① 司有平、胡万年:《大自然的意图——解读康德的历史哲学》,载《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4页。
    ① [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朱利欧·托诺尼著:《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转变为精神》,顾凡及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① [奥]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罗来欧、罗辽复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② Dobzhansky,T.(1967) The biology of Ultimate Concern, New York:The New American Library.转引自[澳]约翰·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39页。
    ③ 参见[德]恩斯特·图根哈特著:《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一项人类学研究》,郑辟瑞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① [美]肯·威尔伯著:《没有疆界》,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② 同上,第45页、47页。
    ③ [美]肯遇到威尔伯著:《万物简史》,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1.[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明]方以智著:《药地炮庄》,张永义、邢益海校点,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
    5.[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6.[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7.[汉]孔安国,[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宋]林希逸撰:《庄子庸斋口义校注》,周启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9.[清]刘宝楠撰:《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0.[清]陆树芝著:《庄子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明]陆西星撰:《南华真经副墨》,蒋门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2.[战国]吕不韦编,[汉]高诱注,[清]毕沅校正:《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3.[宋]吕惠卿撰:《庄子义集校》,汤君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4.[汉]毛公撰,[汉]郑玄笺[汉],[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5.[清]王夫之著:《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6.[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沈啸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7.[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8.[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玉台新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9.徐元诰撰:《国语集解》,王叔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0.[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2.[清]朱彬著:《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2.陈嘉映等译:《西方大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3.谷衍奎主编:《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4.蒋永福、吴可、岳长龄主编:《东西方哲学大辞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5.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安继民著:《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曹础基著:《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3.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4.曹智频著:《庄子自由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5.陈鼓应著:《老庄新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6.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7.陈徽著:《致命与逍遥——庄子思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8.慈继伟著:《正义的两面性》,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9.崔大华著:《庄子歧解》,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10.崔大华著:《庄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邓晓芒著:《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方东美著:《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4.方东美著:《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方光华著:《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6.方勇著:《庄子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8.傅佩荣著:《解读庄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9.傅伟勋著:《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20.高亨著:《高亨著作集林·第六卷·庄子今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高亨著《诗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郭立田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文本解读》,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郭沫若著:《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24.韩林合著:《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韩水法著:《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6.韩水法著:《批判的形而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侯外庐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8.胡友峰著:《康德美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29.黄裕生著:《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0.蒋锡昌著:《老子校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31.李道湘著:《神秘与理性:庄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年。
    32.李锦全、曹智频著:《庄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33.李欣、钟锦著:《康德辩证法新释》,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
    34.李泽厚、刘纪纲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35.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36.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7.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8.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刘方著:《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40.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1.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2.陆永品著:《庄子通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3.罗安宪著:《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4.马持盈著:《诗经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
    45.张恒寿著:《庄子新探》,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46.蒙培元著:《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48.倪梁康著:《自识与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49.彭裕商著:《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50.齐良骥著:《康德的知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51.钱穆著:《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52.钱穆著:《庄子纂笺》,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
    53.孙以楷、甄长松著:《庄子通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54.孙以楷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5.孙以楷著:《老子通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7.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8.涂光社著:《庄子范畴心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9.汪凤炎、郑红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61.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62.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63.王凯著:《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64.王力著:《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5.王利器著:《文子疏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6.王叔岷著:《庄学管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7.王叔岷著:《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8.王树人、李明珠著:《感悟庄子:“象”思维下的<庄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王素芬著:《顺物自然——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70.王中江著:《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7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9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72.萧无陂著:《自然的观念——对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观念的重新考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73.谢扬举著:《道家哲学之研究——比较与环境哲学视界中的道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徐克谦著:《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76.徐向东编:《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7.严复著:《庄子评语》,载《严复集·第四册》,王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8.颜世安著:《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9.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0.杨柳桥著:《庄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1.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82.杨祖陶、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83.杨祖陶:《德国古代哲学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84.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85.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6.叶秀山著:《叶秀山文集·哲学卷》,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
    87.易晓波著:《论康德的知性与理性》,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88.袁梅著:《诗经译注》,山东,齐鲁书社,1985年。
    89.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90.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1.张松辉著:《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93.张政文著:《康德批判哲学的还原与批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4.张志扬、陈家琪著:《形而上学的巴别塔》,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95.赵广明著:《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96.郑听著:《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97.钟泰著:《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8.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99.朱桂曜著:《庄子内篇证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00.朱志良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1.朱志荣著:《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1.[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著:《康德传》,贾泽林、侯鸿勋、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2.[奥]埃尔温·薛定谔著、罗来鸥、罗辽复译:《生命是什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3.[美]爱德华·威尔逊著:《论人的天性》,林和生、谢显宁、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4.[美]爱德华·威尔逊著:《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阳河清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5.[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6.[英]安东尼·肯尼编:《牛津西方哲学史》,韩东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英]安东尼·肯尼著:《牛津西方哲学史·第1卷·古代哲学》,王柯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8.安东尼·肯尼著:《牛津西方哲学史·第3卷·近代哲学的兴起》,杨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9.[美]安乐哲著:《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家和道家》,彭国祥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奥康诺主编:《批评的西方哲学史》,洪汉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11.[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奥[德]特弗里德·赫费著:《现代哲学的基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美]芭芭拉·赫尔曼著:《道德判断的实践》,陈虎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14.[法]邦雅曼·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著:《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第6版),李宏昀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8.[德]策勒尔著:《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贺仁麟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19.[英]大卫·科珀著:《存在主义》(第二版),孙小玲、郑剑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20.[法]笛卡尔著:《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21.[德]恩斯特·图根德哈特著:《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一项人类学研究》,郑辟瑞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22.[法]弗朗索瓦·于连著:《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闫素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3.[法]弗朗索瓦·余莲著:《势:中国的效力观》,卓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英]弗朗西斯·克里克著:《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九、齐翔林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25.[美]格拉切著:《形而上学及其任务——关于知识的范畴基础研究》,陶秀璈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7.[德]黑格尔著:《逻辑学》,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
    28.[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29.亨利·E·阿利森著:《康德的自由理论》,陈虎平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英]亨利·西季威克著:《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1.[英]亨利·西季威克著:《伦理学史纲》,熊敏译、陈虎平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2.[美]侯世达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3.[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朱利欧·托诺尼著:《意识的宇宙——物质如何转变为精神》,顾凡及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35.[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著:《第二自然——意识之谜》,唐璐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6.[德]卡尔·阿默里克斯编:《德国唯心主义》,三联,2006年
    37.[美]卡普拉著:《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朱润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38.[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9.[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0.[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李秋零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5.[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李秋零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李秋零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8.[英]康浦·斯密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英]柯林伍德著:《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0.[英]柯林伍德著:《自然的观念》,吴国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美]克莱因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美]克莱因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3.克里斯·桑希尔著:《德国政治哲学:法的形而上学》,陈江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4.[美]肯·威尔伯著:《没有疆界》,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55.[美]肯·威尔伯著:《万物简史》,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英]兰迪·埃文斯著:《解读情感》,石林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57.[美]兰迪·拉森、戴维·巴斯著:《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郭永玉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58.[英]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何兆武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
    60.里夏德·克朗纳著:《论康德与黑格尔》,关子尹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月。
    61.[英]理查德·道金斯著:《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
    6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63.刘易斯·贝克著:《(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美]
    64.[英]罗宾·邓巴等著:《进化心理学:从猿到人的心灵演化之路》,万美婷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65.[美]罗伯特·所罗门著:《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6.[英]罗杰·彭罗斯著:《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许贤明、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67.[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康德》(牛津通识读本),刘华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68.[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69.[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70.[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7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72.[美]马克·里拉等编:《以赛亚·柏林的遗产》,刘擎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
    73.[美]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第三版),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74.[美]麦克尔·路克思著:《当代形而上学导论》,朱新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75.[美]摩狄曼·J·阿德勒著:《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陈珠权、杨建国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
    76.[英]尼古拉斯·布宁、[中]燕宏远等主编:《当代英美哲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7.[美]诺伯特·威利著:《符号自我》,文一茗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
    78.[美][英]裴顿著:《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上半部注释》,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9年。
    79.[美]乔纳森·布朗著:《自我》,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80.[德]石里克著:《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1.[美]史蒂文·卢坡尔著:《伦理学导论》,陈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82.[美]斯通普夫·菲泽著:《西方哲学史》(第七版),丁三东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3.斯图亚特·雷切尔斯著:《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84.苏珊·布莱克莫尔著:《意识新探》,薛贵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85.[智]瓦雷拉、[加]E·汤普森、[美]E·罗施著:《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李恒威、李恒熙、王球、于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86.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王炜、尚新建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87.[英]西蒙·克里奇利著:《解读欧陆哲学》,江怡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88.[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89.[法]谢和耐著:《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9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91.[英]以赛亚·柏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92.[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潘泓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93.约翰·M·瑞斯特著:《真正的伦理学——重审道德之基础》,向玉乔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94.约翰·布里格斯、戴维·皮特等著:《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陈忠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95.[美]约翰·布罗克曼著:《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谁更有发言权,人文学者,还是科学阵营里的思想家?》吕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96.[加拿大]约翰·华特生著:《康德哲学讲解》,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7.[美]约翰·罗尔斯著:《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98.[美]约翰·塞尔著:《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李步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99.[美]约翰·塞尔著:《心灵导论》,徐英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0.[美]约翰·塞尔著:《意识的奥秘》,刘叶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1.[美]泽诺·万德勒著:《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嘉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1.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Judgment,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87.
    2. Immanuel Kant,Crilique of Practical Reason,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2.
    3.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ure Judgment,General editor: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General editor: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ure Reaason,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ampany,1996.
    6. Immanuel Kant,Religion and Rational Theology,General editor: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7. Immanuel Kant,Theoretical Philosophy after 1781,General editor: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 Pablo Muchnik,An Alternative Proof of the universal Propensity to Evil, Sharon Anderson-Gold, Pablo Muchnik, Kant's Anatomy of Evi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9. Paul Guyer,Kant's System of Nature and Free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0. Robert B. Louden,Evil Everywhere The Ordinariness of Kantian Radical Evil, Sharon Anderson-Gold,Pablo Muchnik, Kant's Anatomy of Evi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11. Seiriol Morgan,The Missing Formal Proof of Humanity's Radical Evil in Kant's 'Religion ",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14, No.1 (Jan.,2005).
    1.白文君:《康德论述根本恶的三重维度及其矛盾》,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5月第3期(总第29期)。
    2.白文君:《论康德的人性思想》,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11期(总第202期)。
    3.包兆会:《庄子的自发性思想及其在美学生成中的作用》,载《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4.曹峰:《希望:在自由与幸福之间——康德的希望问题略探》,载《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3月第2期(总第204期)。
    5.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6.陈巍、郭本禹:《迈向整合脑与经验的意识科学——varela的升级现象学述评》,载《心理科学》,2011年第34卷,第4期。
    7.陈瑶华:《康德论“根本恶”》,载《东吴政治学报》2006年第23期。
    8.崔宜明:《康德哲学中的自由理念——在自由意志与自由权利之间》,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邓晓芒:《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比较》,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10.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
    11.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载《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3月,第17卷第1期。
    12.董滨宇:《“先验自由”与理性的功能——对阿利森关于康德哲学中相关批评的质疑》,载《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总第198期)。
    13.[美]格拉姆·帕克斯:《人与自然——尼采哲学与道家学说之比较研究》,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4.汉娜·皮金特:《"Freedom"与"Liberty"是孪生子吗?》,陈伟译,载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15.贺来:《“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16.洪克强、肖娜:《“纯粹自由”何以可能?——从“三大批判”看康德自由理论的逻辑建构》,载《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总第193期)。
    17.洪克强:《康德自由观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意义》,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8.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比较》,载《安徽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2卷第5期。
    19.胡元志:《庄子与康德的自由观比较》,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2卷第2期。
    20.贾学鸿:《<庄子>物化考辨》,载《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2卷第2期。
    21.杰拉尔德·麦卡勒姆著,李丽红译《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载载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22.靳瑞霞:《道论之下:庄子的技术观和知识观》,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3.李秋零:《“本性”还是“本质”?——答邹晓东先生》,载《哲学门》(总第十六辑)第八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80页。
    24.李秋零:《从康德的“自然意图”到黑格尔的“理性狡计”——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25.李秋零:《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期。
    26.梁鹏:《判断力:从自然向自由过渡的桥梁——康德《判断力批判》主题浅论》,载《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4期。
    27.刘晟:《“心斋”、“物化”与审美——庄子审美哲学论》,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8.刘为钦:《“另一个自然”——康德美学的重要范畴》,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9.潘志恒:《康德的自由理论评析》,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2期。
    30.彭锋:《自然全美: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观念》,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8卷第1期。
    31.钱捷:《什么是康德的“第二类比”》,载《德国哲学论丛》(2000),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德国哲学论丛”编委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乔根锁:《论老庄哲学的直觉与直观》,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25卷第5期。
    33.任继愈:《庄子探源》,载《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34.司有平、胡万年:《大自然的意图——解读康德的历史哲学》,载《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85期)。
    35.苏娅:《论康德的“第三种自由”》,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2期。
    36.孙波:《论康德道德宗教中的自由理念》,载《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37.孙迎联、杜贵阳:《康德自由理论的逻辑路径》,载《理论学习》2006年第6期。
    38.托马斯·麦卡锡:《对康德以来普遍历史观念的评论》,陈常焱译,载《哲学分析》,2010年第1卷第4期。
    39.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载《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0.王锟:《目的论与自由:论康德的政治哲学》,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3卷第5期。
    41.王亚波:《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42.吴友军:《康德“自由意志”的不自由实质——阿多诺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31卷第3期。
    43.徐向东:《人类自由问题》,载徐向东编《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4.姚君喜:《康德先验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载《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16卷第3期。
    45.叶秀山:《漫谈庄子的“自由”观》,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6.俞吾金:《康德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和形成过程》,《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47.袁茂雄:《庄子“吾丧我”考析》,载《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26卷第3期。
    48.张祥明:《宽容:庄子的认识论精神》,载《齐鲁学刊》,1998年第6期。
    49.赵明:《(逍遥游>义辨》,载《复旦学报》编辑部编《庄子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50.赵诗华,王玲:《论庄子自由观的三重境界: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第9卷,总第36期)。
    51.赵汀阳:《先验论证》,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