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营口开港,基督教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东北开展布道活动。从1866年到1931年,在半个多世纪内,传教士们为了顺利发展教务,在东北地区除了积极布道以外,还开办了多种社会事业辅助传教。传教士在近代东北半个多世纪的传教活动,给东北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东北社会也对基督教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
     绪论:学术史的回顾与基本理论的考察。
     第一章:对基督教在近代东北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在对西方基督教差会在近代东北发展教务情况进行考察的同时,也对东北自立教会的情况予以关照。
     第二章:对近代东北地区基督教会组织情况及其作用进行考察。其中,主要对近代东北地区三大差会(爱尔兰长老会、苏格兰长老会和丹麦路德会)的组织沿革、构成等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并对其它几个主要差会的组织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东北地区基督教会组织的特点及作用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的布道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情况,并就东北地区本土布道人员的培养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了东北地区培养本土布道人员的原因、方式,探讨了东北地区本土布道人员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近代东北地区的基督教教育事业,分析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介绍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开办的主要教育事业,探讨了基督教教育事业对近代东北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第五章:近代东北地区的基督教医疗事业,分析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发展医疗事业的原因,介绍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开办的主要医疗事业,探讨了基督教医疗事业对近代东北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第六章:近代东北地区的基督教慈善事业,分析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开展慈善救助活动的原因,介绍了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地区进行的主要慈善救助活动,探讨了基督教慈善事业对近代东北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第七章:分三个阶段对近代东北人民反教会斗争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着重探讨了义和团运动时期东北人民反教会斗争的发展情况及善后处理工作。
     结语:在分析基督教在近代东北得以发展原因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基督教与近代东北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
Since YiKou was forced to be a port to foreigners in 1861, many missionaries of Christianity came to the Northeast of China and preached to the natives. They also offered various social and welfare services supporting the cause of missionary society during 1866 to 1931.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various activities of missionaries had a full impact on the society of the Northeast of China. Meanwhil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east had a subtle influence to the Christianit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nine parts:
     Introduction: The review on the history of learning and the inspect on the elementary theory.
     Chapter 1: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dissemin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study of the Foreign Missions’missionary activities and some churches of native own.
     Chapter 2: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role of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It includes the organizations, constitutions history of Irish Presbyterian Church Mission, United Free Church of Scotland and Mission and Danish Lutheran Mission. In additi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ther Missions’organizations are introduced. Basising on above, this chapter analyzies featur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Northeast.
     Chapter 3: This chapter intriduces the ways and events of the missionaries in the Northeast. The charpter consists of descrip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issionaries by the native people. It analyzies the ways and reasons about those native people would be the missionaries, whose roles they are in the missiaries.
     Chapter 4: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ause of Chiristian education in Northeast region. It analyzies the reason of the Church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cause in the region, and descripts the situation of those cause. I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cause of the Northeast in modern history.
     Chapter 5: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ause of Chiristian medical in Northeast region. It analyzies the reason of the Church developing the medical cause in the region, and descripts the situation of those cause. I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medical cause of the Northeast in modern history.
     Chapter 6: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harity activities of Chiristian in Northeast region. It analyzies the reason of the Church developing the charity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and descripts the situation of those cause. I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welfare of the Northeast in modern history.
     Chapter 7: This chapter discripts the situation about anti-Church movement in Northeast region in modern history with three phases. The emphasis of the discription is the Boxers Movement in the period.
     Concluding remarks: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the Church developed in modern Northeast,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course of bidirectional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the modern Northeast of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引文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上、中、下),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清)李杕:《拳祸记》(上、下),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
    3也愚辑:《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4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
    5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
    6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全四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7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8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暨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4页。
    1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编:《黑龙江义和团的抗俄斗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8年。
    2孙占文:《义和团在黑龙江的反帝斗争情况》,《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第1期。
    3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历史研究所、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近代东北人民革命运动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年。
    4《中国一周》,1956年,第327期。
    5王大任主编:《东北研究论集》二,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年。
    6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7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8杨旸、霍燎原主编:《中国东北史》第五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9黎光、张璇如:《义和团运动在东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主要包括:顾明义:《辽宁地区的反帝国主义宗教斗争初探》,《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田志和、苏义发:《清代东北地方庚子赔款始末》,《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王立仁:《辽宁西医学传入》,《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1期;贾中原:《也谈黑龙江早期的基督教》,《黑龙江日报》,1989年6月25日,第4版;汪孝海:《司督阁在东北施医传教》,《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3期;于永敏:《东北地区西医传入先驱者——司督阁博士》,《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4期;王景泽:《韦廉臣来黑龙江的准确时间》,《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等。
    11主要成果有:李英武:《东北沦陷时期的基督新教》,《东北亚论坛》,2001年第2期;高乐才、邹丹丹:《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教会学校评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邱广军:《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东北施医布道初探》,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程力:《伪满时期日伪当局宗教统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邹丹丹:《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教会学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李国辉:《清末洋教传入对东北社会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金东春:《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延边朝鲜民族社会的演变及其影响》,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以政教关系为研究视角(1867—1945)》,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等等。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3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
    4(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
    5(日)守田利远:《满洲地志》(下卷),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06年。
    6(日)松尾为作:《南满洲ニ於ヶル宗教概观》,教化事业奖励资金财团,1931年。
    7(日)千田万三:《满洲文化史·点描》,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3年。
    8陈建明:《新编中国基督教通史的几点看法》,《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第76页。
    1刘吉西等编:《四川基督教》,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2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
    3陶飞亚、刘天路:《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4莫法有:《温州基督教史》,建道神学院,1998年。
    5葛壮:《宗教和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6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韩军学:《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8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
    9林金水主编:《台湾基督教史》,北京:九洲出版社,2003年。
    10王雪:《基督教与陕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邱广军:《清末民初基督新教在东北“医学传教”浅析》,张淑贤等主编:《东北亚政治经济问题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邱广军:《司督阁在中国东北施医布道初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2金毓黻:《东北释名》,《东北丛镌》,1930年第一期,第1页。
    1王国平:《不能以马礼逊来华作为基督新教来华标志》,《光明日报》,2004年5月11日,第B3版。
    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04页。
    1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0页。
    2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10页。
    3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20页。
    4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43页。
    2同上,第43页。
    3王桧林、朱汉国主编:《中国报刊辞典(1815—1949)》,太原:书海出版社,1992年,第2页。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33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54页。
    3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264—265页。
    4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2页。
    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07页。
    2同上,第147页。
    3王继武:《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第146页。
    4谢扶雅:《基督教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第118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8页。
    2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3775页。
    3同上,第3776页。
    4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0页。
    5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一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6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3775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5页。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4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一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5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6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84页。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31页。
    2《清实录》第36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6年,第345页。
    3同上,第346页。
    4同上,第363页。
    5同上,第378页。
    1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3《清实录》第36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6年,第244页。
    4同上,第257页。
    1同上,第347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5页。
    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4同上,第29页。
    5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6同上,第53—54页。
    1(英)贾立言著:《基督教史纲》,冯雪冰译,上海广学会,1928年,第42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15页。
    3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06.
    4(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9—270页。
    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7页。
    6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1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0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7页。
    1(日)卫藤利夫:《满洲夜话》,吐风书房刊行,1940年,第94—95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69页。
    3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07.
    4(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70页。
    1《基督教词典》编写组:《基督教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436—437页。
    2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3柯向荣、张崇德:《大英圣书公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委104页。
    4郭卫东主编:《近代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5柯向荣、张崇德:《大英圣书公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委105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86—187页。
    7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蒙全书》第一卷,满蒙文化协会,1922年,第971页。
    1孙鹏翕、谷耀祖:《沈阳市基督教沿革》,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第226页。
    2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4页。
    3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 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3.
    4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25页。
    5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1、82、89页。
    6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7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蒙全书》第一卷,满蒙文化协会,1922年,第939页。
    8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5页。
    9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 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07.
    10(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6页。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3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0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69页。
    5(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4页。
    6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6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21、515页。
    2钱公来:《西方宗教对东北文化经济政治之影响》,王大任主编:《东北研究论集》二,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年,第231—232页。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1页。
    1《王云阁呈请札饬阿城县保护耶稣教堂禀文及吉林分巡西北路兵备道批文》,吉林省档案馆,缩微档案编号:34—2118。
    2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07页。
    3庄振声:《关东东北部长老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21页。
    4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5页。
    5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4页。
    6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5页。
    7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0页。
    1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07页。
    2阎兴纪:《路德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64页。
    3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6—77页。
    4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6页。
    5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5页。
    6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5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8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45—153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6—317页。
    4王春来:《基督教在近代韩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6—77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9页。
    2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26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9—325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9—322页。
    6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2页。
    7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6页。
    1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61页。
    2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6页。
    3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2页。
    4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0页。
    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1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2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0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6—19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53—155页。
    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1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2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7—88页。
    3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第221—222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96页。
    5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2—193页。
    6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8页。
    7哈尔滨市南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岗区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第620页。
    8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9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3页。
    10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
    1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08页。
    2叶英临:《救世军》,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五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第87—88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2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5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6王春来:《基督教在近代韩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1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4页。
    2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3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05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4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84页。
    7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8页。
    8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3页。
    2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2—103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4、512—513页。
    4同上,第515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8页。
    2同上,第411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上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68页。
    4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9页。
    5同上,第412页。
    6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上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68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2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上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64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3页。
    4同上,第515页。
    5同上,第508页。
    6同上,第509页。
    7同上,第511、415页。
    1龚玉珊:《一个老牧师的自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13页。
    1(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28—229、264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7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4《王云阁呈请札饬阿城县保护耶稣教堂禀文及吉林分巡西北路兵备道批文》,吉林省档案馆,缩微档案编号:34—2118。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1页。
    2同上,第515页。
    3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8.
    1苏赛光:《天路历程》,侯铁、金名编著:《宗教人士谈往录·长春文史资料》1990年第3辑,第103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主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8页。
    3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64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3、91页。
    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2志新:《武百祥创立基督教“自立会”的前前后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哈尔滨文史资料》第3辑,1984年,第111—113页。
    3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55页。
    5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6法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法库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年,第517—518页。
    1张子寿:《四平基督教会的沿革》,政协四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四平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第109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0页。
    3姚民权、罗伟虹:《中国基督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4同上,第191页。
    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
    6姚民权、罗伟虹:《中国基督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
    2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9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9页。
    4杨松山:《哈尔滨市基督教开展三自爱国运动的历史基础》,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6页。
    5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64页。
    6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2页。
    7满洲基督教联合会主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4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5页。
    1(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72页。
    2张葆初:《中华基督教长老会联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44—45页。
    1张葆初:《中华基督教长老会联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46页。
    2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07页。
    3同上,第222页。
    4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30页。
    1龚玉珊:《一个老牧师的自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97—198页。
    2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27页。
    1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22页。
    2同上,第207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0—84、103—144页。
    2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23页。
    3辽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阳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第678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5—76页。
    5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鞍山市志·社会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年,第157页。
    6白永真:《辽阳县志》全五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3年影印版,第934页。
    7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9页。
    1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65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2页。
    3同上,第80页。
    4张博惠:《新民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282页。
    5新民县县志编纂办公室编:《新民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第818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0、99页。
    7同上,第81页。
    8北镇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镇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31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08—111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1页。
    3(日)千田万三著:《满洲文化史·点描》,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3年,第12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3—84页。
    5同上,第77、90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7页。
    2同上,第77—78、91页。
    3同上,第92页。
    4孙鹏翕、谷耀祖:《沈阳市基督教沿革》,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第219页。
    5蒋明志:《原北关基督教会》,中国人民政协沈阳市大东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5辑,1991年,第107—108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7页。
    1李毅:《开原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801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3页。
    3张德林主编:《银州区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4—295页。
    4李润田:《铁岭基督教会》,政协铁岭市银州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银州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第114页。
    5李流芳主编:《铁岭县志》,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第645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1、93、79页。
    7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8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5页。
    1阿城县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阿城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49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4页。
    3黄维翰:《呼兰府志》,呼兰县志办公室,1983年,第195页。
    4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5—256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5页。
    7同上,第83页。
    8房守志主编:《新宾满族自治县志》,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第719页。
    9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1页。
    
    1房守志主编:《新宾满族自治县志》,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第719—720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5页。
    3法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法库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年,第51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2、100页。
    5榆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树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867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3页。
    2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25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1、131页。
    4陆善格:《锦县志》全三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1020页。
    5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0、81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4—75页。
    2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2页。
    4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6页。
    2同上,第80页。
    3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22页。
    4黄光域:《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4、96页。
    5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39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1页。
    7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22页。
    8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97—209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8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45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6—317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15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9—320页。
    3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志(十六)社区·人民生活·民政·少数民族·宗教·风俗·方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年,第349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1—322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2—325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81—182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6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11—212页。
    1王德良:《旅顺基督教会追忆》,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旅顺口文史资料》第1辑,1992年,第13页。
    2同上,第15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2许敬文主编:《东沟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3页。
    3同上第253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5岫岩县志编缉部编:《岫岩县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0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2同上,第191页。
    3大连市金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金县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89年,第725页。
    4《丹东基督教与礼拜堂》,政协丹东市元宝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元宝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第156页。
    5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6许敬文主编:《东沟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3页。
    7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8宽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宽甸县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739页。
    1初传庸:《基督教在桓仁的兴衰》,政协辽宁省桓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桓仁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86—87页。
    2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3桓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桓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年,第779页。
    4王德良:《大连基督教》,政协大连市西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西岗文史资料》第2辑,1990年,第67页。
    5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6大连市甘井子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甘井子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750页。
    7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8黎成修:《绥化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33—434。
    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编会:《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2新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新金县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年,第642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7—328页。
    4同上,第328页。
    5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8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8页。
    3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0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2同上,第334—335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76页。
    2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2页。
    3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6页。
    5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13页。
    1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志(十六)社区·人民生活·民政·少数民族·宗教·风俗·方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年,第343页。
    2徐棠清:《荣神益人的历程》,侯铁、金名编著:《宗教人士谈往录·长春文史资料》1990年第3辑,第86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11页。
    1同上,第612页。
    2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07页。
    3刘仲明:《盛京施医院创立纪实》,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暨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4页。
    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11—612页。
    5榆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树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867页。
    6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32页。
    1同上,第133页。
    2(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3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59页。
    4大连市甘井子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甘井子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750页。
    5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64页。
    6李润田:《铁岭基督教会》,政协铁岭市银州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银州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第114页。
    7孙鹏翕、谷耀祖:《沈阳市基督教沿革》,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第218页。
    8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4页。
    9(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12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53页。
    2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22—223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7页。
    1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07页。
    2(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4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7页。
    4(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4页。
    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6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7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7页。
    8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7页。
    1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五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第429页。
    1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42页。
    2陶飞亚、刘天路:《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40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7页。
    4(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1《大连·教徒讲道》,《盛京时报》,1922年2月8日,第5版。
    2《绥化·基督教开布道会》,《盛京时报》,1927年2月15日,第4版。
    3《北镇·女士布道》,《盛京时报》,1928年5月13日,第5版。
    4(英)贾立言著:《基督教史纲》,冯雪冰译,上海广学会,1930年,第421页。
    5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0页。
    6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1顾绍堂:《基督教哈尔滨市信义会散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1页。
    2徐棠清:《荣神益人的历程》,侯铁、金名编著:《宗教人士谈往录·长春文史资料》1990年第3辑,第83—85页。
    3陶飞亚、刘天路:《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0页。
    4胡宝生:《义县基督教》,政协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义县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第148页。
    1《哈尔滨·基督教布道大会》,《盛京时报》,1919年2月11日,第4版。
    2李巍:《基督教福音的忠实传播者古约翰》,宋家珩:《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234—235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1页。
    4《阿什河·讲演志闻》,《盛京时报》,1922年4月28日,第5版。
    5《绥化·牧师布道盛况》,《盛京时报》,1922年3月4日,第4版。
    1孙树仁:《柳河的基督教》,政协吉林省柳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柳河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81页。
    2《奉天·基督教开会布道》,《盛京时报》,1919年2月13日,第4版。
    3顾绍堂:《基督教哈尔滨市信义会散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0页。
    4(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8—179页。
    5龚玉珊:《一个老牧师的自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2页。
    6《吉林·基督教定期布道》,《盛京时报》,1919年5月27日,第4版。
    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1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0、97页;(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3(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6、92页。
    1王德良:《旅顺基督教会追忆》,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旅顺口文史资料》第1辑,1992年,第11页。
    2珲春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珲春市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1页。
    3孙鹏翕、谷耀祖:《沈阳市基督教沿革》,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第219页。
    4顾绍堂:《基督教哈尔滨市信义会散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1页。
    5刘志来:《敦化早期基督教会概况》,敦化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敦化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第40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6页。
    7顾绍堂:《基督教哈尔滨市信义会散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2页。
    8同上,第221页。
    1阎兴纪:《路德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64页。
    2佟庆善:《黑龙江省华人布道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五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第83页。
    3王正翱:《黑省布道会最近的情形》,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六期,上海:中华续行委办会,1921年,第77—78页。
    4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8页。
    5同上,第291页。
    1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79、502页。
    4同上,第669页。
    1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8.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74、99、131页。
    3绥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绥中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8页。
    4安德才主编:《兴城县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35—636页。
    5《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记基督教教育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7页。
    1(加拿大)弗朗茜斯·邦威克:《明信女子学校简史》,延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延边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第155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5页。
    3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31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3页。
    5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志(十六)社区·人民生活·民政·少数民族·宗教·风俗·方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年,第351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0—221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1—342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3页。
    4同上,第87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102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4页。
    3同上,第510—511页。
    4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33页。
    1刘家峰:《近代中国基督教运动中的差会与教会关系概论》,陈建明、刘家峰主编:《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第49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89—90页。
    3(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2同上,第60页。
    3(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1—104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2(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1陆丹林:《民国前的教会女学校》,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83页。
    2《基督教教育事业》,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3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189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2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30页。
    3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78页。
    4(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3页。
    1(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5—96页。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3王明圣:《忆海城基督教的三育中学》,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海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海城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第20页。
    4钱公来:《西方宗教对东北文化经济政治之影响》,王大任主编:《东北研究论集》二,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年,第226、233—234页。
    1(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2《教会之教育事业》,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3(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6页。
    4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10页。
    5周之德:《振兴学校》,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9页。
    6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80页。
    7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8页。
    1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6.
    2陈荫翘等修,宋作宾等纂:《海城县志》卷四,海城县公署县志馆,1937年,第19页。
    1王明圣:《忆海城基督教的三育中学》,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海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海城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第18—19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41页。
    3吕书田:《锦州私立育贤中、小学历史沿革》,政协锦州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锦州文史资料》第9辑,1990年,第98页。
    4郭集智:《育英女校·县立第一·铁路扶轮——介绍凌河区境内历史较长的三所小学》,政协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委员会学习文卫办公室编印:《凌河文史资料》第2辑,1989年,第47页。
    5《基督教会在辽阳所创办的学校》,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教育选辑》第1辑,1985年,第77—79页。
    6榆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树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867页。
    7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43页。
    1本表主要参考《满洲基督教年鉴》、《辽宁省志·宗教志》、《吉林省志·宗教志》、《沈阳市志(十六)社区·人民生活·民政·少数民族·宗教·风俗·方言》、《榆树县志》等相关资料制成。
    2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 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17.
    3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31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3页。
    2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0—221页。
    3安德才主编:《兴城县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2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42页。
    5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31.
    1《基督教会在辽阳所创办的学校》,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教育选辑》第1辑,1985年,第77—78页。
    2(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3郭集智:《育英女校·县立第一·铁路扶轮——介绍凌河区境内历史较长的三所小学》,政协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委员会学习文卫办公室编印:《凌河文史资料》第2辑,1989年,第47页。
    4陆丹林:《民国前的教会女学校》,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82页。
    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8页。
    1《中国教育会章程(1893)》,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2路思义:《中国基督教教育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五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第105—106页。
    3程湘帆:《中华基督教教育会成立之经过》,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3页。
    4贾腓力:《中华教育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8—49页。
    5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
    1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 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6.
    2(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6页。
    1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1.
    2(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6页。
    1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77—80页。
    2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1页。
    3(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6页。
    4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5—516页。
    1同上,第617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7页。
    3(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7页。
    1路思义:《中国基督教教育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五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第105页。
    2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 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17、226.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6页。
    4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0页。
    5钱公来:《西方宗教对东北文化经济政治之影响》,王大任主编:《东北研究论集》二,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年,第226页。
    6郭建平:《奉系教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7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办7页。
    8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8页。
    9麦女士:《基督教女子教育》,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37—238页。
    1(美)林乐知:《论中国亟需设立幼稚园》,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2(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6页。
    3吕书田:《基督教立育英幼稚园》,政协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委员会学习文卫办公室编印:《凌河文史资料》第2辑,1989年,第58—59页。
    4本表参考《辽宁省志·宗教志》、《吉林省志·宗教志》、《黑龙江省志·宗教志》等相关资料制成。
    1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31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2页。
    3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5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6页。
    5李芳园、刘福新、苏赛光:《英国传教士康慕恩在营口》,政协吉林省长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长春文史资料》第5辑,1984年,第31页。
    6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6—237页。
    2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6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5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5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6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1—342页。
    3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志(十六)社区·人民生活·民政·少数民族·宗教·风俗·方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年,第351页。
    4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办7页。
    5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3页。
    7同上,第249页。
    1庄振声:《关东东北部长老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24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49页。
    3蒋明志:《沈阳市私立瞽目重明女子学校》,中国人民政协沈阳市大东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第11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0页。
    5蒋明志:《沈阳市私立瞽目重明女子学校》,中国人民政协沈阳市大东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第116—117页。
    6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48页。
    2顾绍堂:《基督教哈尔滨市信义会散记》,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1页。
    3王德良:《旅顺基督教会追忆》,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旅顺口文史资料》第1辑,1992年,第13页。
    1潘子放、都春圃:《中国主日学合会本年之要务》,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行28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60页。
    3同上,第513—514页。
    4《基督教教育之宗旨与精神》,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6页。
    5(美)好韦尔:《基督教教育的特点》,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6郑其:《论如何振兴教会学校》,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0—41页。
    7(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6页。
    1潘子放、都春圃:《中国主日学合会本年之要务》,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行27页。
    2(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6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7页。
    4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38页。
    5蒋明志、金桂枝:《坤光学校》,中国人民政协沈阳市大东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30页。
    6董慧云:《九一八前的奉天私立学校》,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九·一八”前学校忆顾》(《辽宁文史资料》总第33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7页。
    7郭卫东:《近代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0页。
    8庄振声:《关东东北部长老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23页。
    1庄振声:《关东东北部长老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24页。
    2庄振声:《东北教会现状》,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52—53页。
    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5页。
    1(美)毕范宇:《基督教中等教育的沿革》,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82页。
    2《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88页。
    3同上,第782—783页。
    1(美)毕范宇:《基督教中等教育的沿革》,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82页。
    2庄振声:《关东东北部长老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23页。
    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6—347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0页。
    1邱景云:《昔日扶余城区女子学校概况》,扶余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扶余文史资料》第11辑,1991年,第69页。
    2杨桂林:《私立吉林文光中学概述》,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4辑,1985年,第142页。
    3邱景云:《昔日扶余城区女子学校概况》,扶余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扶余文史资料》第11辑,1991年,第70页。
    4徐春芬:《回忆母校——沈阳文会高中》,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九·一八”前学校忆顾》(《辽宁文史资料》总第33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5(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7页。
    6庄振声:《东北教会现状》,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52页。
    7(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1王明圣:《忆海城基督教的三育中学》,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海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海城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第19页。
    2徐春芬:《回忆母校——沈阳文会高中》,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九·一八”前学校忆顾》(《辽宁文史资料》总第33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5页。
    3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4王鸿宾等:《东北教育通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27页。
    5徐世昌等纂,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1414—1415、1425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17—518页。
    2王鸿宾等:《东北教育通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71页。
    3(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9页。
    1《在华新教传教士1877年大会记录》,第119页。转引自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2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85页。
    3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353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2同上,第25页。
    3同上,第192页。
    1刘仲明:《盛京施医院创立纪实》,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暨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3页。
    2金庆阳:《吉林高大夫医院》,中国人民政协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第168页。
    3(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20—321页。
    4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13页。
    5(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68页。
    1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五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第435页。
    2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3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76页。
    4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31.
    5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22.
    1庄振声:《关东东北部长老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续24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21页。
    3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275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下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198—1201页。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6—187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1页。
    3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五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第435、440页。
    1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综合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530页。
    2陆善格:《锦县志》全三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1028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4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
    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4页。
    6(日)千田万三:《满洲文化史·点描》,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3年,第126—127页。
    7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2—343页。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卫生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58—259页。
    2张博惠:《新民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305页。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1页。
    4张博惠:《新民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306页。
    5(日)千田万三:《满洲文化史·点描》,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3年,第133—134、137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1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290—299页。
    2(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3(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
    4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3289页。
    5(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7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2《奉天·民胞物与大被欢颜》,《盛京时报》,1907年3月6日,第3版。
    3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0页。
    4庄振声:《关东大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第212—213页。
    5刘仲明:《盛京施医院创立纪实》,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暨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4页。
    6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2页。
    1何玉坤、赵德仁:《对施医院的回忆》,政协梅河口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梅河口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41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2页。
    3师连全:《海龙基督教会英国施医院始末》,政协梅河口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梅河口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38—39页。
    4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4页。
    5何玉坤、赵德仁:《对施医院的回忆》,政协梅河口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梅河口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42页。
    6郭洪仁主编:《辽阳市志》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74页。
    7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6页。
    8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61页。
    9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6页。
    1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1页。
    2李毅:《开原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865—866页。
    3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2—113页。
    4《阿什河·女医士普渡众生》,《盛京时报》,1919年5月7日,第4版。
    5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250页。
    6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2杨喜泉:《岫岩西山医院》,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岫岩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88—91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4—225页。
    4《丹东基督教与礼拜堂》,政协丹东市元宝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元宝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第156页。
    1王立家:《安东市的丹国基督教医院》,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74—82页。
    1龙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井县志》,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58页。
    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5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4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志(十六)社区·人民生活·民政·少数民族·宗教·风俗·方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年,第353页。
    5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1页。
    2同上,第193页。
    3同上,第225页。
    1《奉天·创办盛京医学堂简明章程》,《盛京时报》,1911年1月1日,第5版。
    2乔国祥:《沈阳最早的医科学校——盛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辽宁文史资料》总第33辑,1991年,第191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办7页。
    2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3519页。
    3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6—227页。
    1杨喜泉:《岫岩西山医院》,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岫岩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89页。
    2王立家:《安东市的丹国基督教医院》,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76页。
    3金庆阳:《吉林高大夫医院》,中国人民政协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第171页。
    1刘仲明:《盛京施医院创立纪实》,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暨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3页。
    2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76页。
    3王立家:《安东市的丹国基督教医院》,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77页。
    4杨喜泉:《岫岩西山医院》,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岫岩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92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页。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50—353页。
    3骆沐恩:《义县西医助产的开拓者——骆悟贞》,政协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义县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第62—67页。
    1金庆阳:《吉林高大夫医院》,中国人民政协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第176页。
    1金庆阳:《吉林高大夫医院》,中国人民政协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第173页。
    2东志:《沈阳最早的医科大学——盛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政协沈阳市大东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28页。
    3金庆阳:《吉林高大夫医院》,中国人民政协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第171页。
    4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盘锦市志·科教文化卷》,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5《盖平·女医立案》,《盛京时报》,1922年6月16日,第5版。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45页。原表中1885年统计数字为20 992,和1893年一样,疑有误,笔者根据总计人数算出该年应为7 322,前后比照,较为合理。
    2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3289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下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1页。
    2金庆阳:《吉林高大夫医院》,中国人民政协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第177页。
    3(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67—268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中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22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下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0页。
    3师连全:《海龙基督教会英国施医院始末》,政协梅河口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梅河口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38页。
    1毛丽娅:《浅议<圣经>中的慈善思想》,《中国宗教》,2008年第12期,第64页。
    2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0页。
    3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81页。
    4(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5页。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
    2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P.209.
    3(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2王立家:《安东市的丹国基督教医院》,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81页。
    1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82页。
    2(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第289—290页。
    3辛国祥:《聂乐信女士在大孤山》,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丹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第82—84页。
    4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1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2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3296页。
    3(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4(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5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7页。
    6陈荫翘等修,宋作宾等纂:《海城县志》卷四,海城县公署县志馆,1937年,第18页。
    7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7页。
    8辽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阳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第678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2焦润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07—108页。
    3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11页。
    4陈雁:《20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4期,第50页。
    5《盛京时报》,1911年2月22日,第2版。
    1司督阁:《论鼠疫》,《盛京时报》,1911年1月21日,第3版。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3《奉天·英医染疫逝世》,《盛京时报》,1911年1月26日,第5版。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3—204页。
    2同上,第213—214页。
    3礼露:《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海内与海外》,2005年第5期,第56页。
    4张伟男:《东三省防疫处旧址和防疫泰斗伍连德博士》,《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第87页。
    5(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2(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3靳永震:《论甲午战争时期的红十字会医院》,《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2期,第24页。
    4(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5陈荫翘等修,宋作宾等纂:《海城县志》卷四,海城县公署县志馆,1937年,第19页。
    6(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1页。
    1王彦威纂辑:《清季外交史料》第三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848页。
    2《中国宜入红十字会说》,《申报》,1904年3月5日。
    3《普济群生》,《申报》,1904年3月11日。
    1《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章程并启》,《申报》,1904年3月3日。
    2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1页。
    3《清实录》第59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第46页。
    1《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暂行简明章程》,《申报》,1904年7月29日。
    2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1页。
    3池子华、郝如一主编:《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1904——2004)》,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4(英)李提摩太著:《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7—308页。
    1蒋犟、刘延之:《中国红十字会第一个分会》,陈志坚主编:《红十字光彩》,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页。
    2刘延之:《博爱使者》,陈志坚主编:《红十字光彩》,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3《朱礼琦译营口红十字会总董魏伯诗德致李提摩太信》,《申报》,1904年5月31日。
    4《牛庄西董密勒魏伯诗德致直督袁宫保信朱礼琦译稿》,《申报》,1904年10月2日。
    5《增祺等密陈联络上海红十字会及北洋大臣办理灾民事宜片》,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一日(1904年10月19日),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78页。
    6《牛庄西董密勒魏伯诗德致直督袁宫保信朱礼琦译稿》,《申报》,1904年10月2日。
    7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7页。
    8《增祺为辽阳知州禀报会同英国吴大夫设立同善会招抚难民事给奉天善后总局札》,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904年12月1日),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89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5—157页。
    2《译西历一千九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字林西报所登牛庄魏伯诗德致上海红十字总会函》,《申报》,1904年12月19日。
    3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天津:大公报社出版部,1932年,第225页。
    2《直隶白话报》第8期,纪事。转引自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82页。
    3(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8—161页。
    4(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5柳兆卿:《基督教传入辽阳》,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7页。
    1辽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阳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第678页。
    2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第93页。
    3(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9—141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2同上,第5页。
    3同上,第75页。
    4《总署收军机处交出定安等抄折折陈吉林兵在辽阳殴毙英教士一案情形所有官兵经按律议拟办结》,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一日(1894年9月10日),吕实强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五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影印版,第2454—2455页。
    1《清实录》第56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第416页。
    2《总署行北洋大臣李鸿章文辽阳教案已分别发落完结并照会英使》,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四日(1894年9月23日),吕实强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五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影印版,第2469页。
    3《总署收英国公使欧格讷照会吉林兵殴毙教士案应给予抚恤首犯绞决实嫌过轻此案前后情形请在奉天一带出示晓谕》,光绪二十年九月八日(1894年10月6日),吕实强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五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影印版,第2470—2471页。
    4《总署给英国公使欧格讷照会辽阳教案已从重办理出示及恤款各节当再催盛京将军迅速分别办理》,光绪二十年九月十二日(1894年10月10日),吕实强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五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影印版,第2473页。
    
    1(日)守田利远:《满洲地志》下卷,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06年,第239页。
    2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第2273页。
    1《总署收盛京将军崇实文英教士罗约翰租屋已交还房主》,光绪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吕实强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影印版,第1922—1923页。
    1(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8、49页。
    2同上,第49—50页。
    3《吴阿里致班迪诺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06—307页。
    1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附录》,《辽海丛书》,沈阳:辽沈书社,1985年影印版,第2266页。
    2(日)佐原笃介、浙西沤隐:《拳事杂记》,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9页。
    3北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镇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94页。
    4(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29页。
    5白永真:《辽阳县志》全五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3年影印版,第836、1757页。
    1黎光、张璇如:《义和团运动在东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1页。
    2也愚辑:《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235页。
    3(俄)戈利岑著:《中东铁路护路队参加一九○○年满洲事件纪略》,李述笑、田宜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52页。
    4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编:《黑龙江义和团的抗俄斗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8页。
    5《清实录》第58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第63页。
    6《兴京副都统发布不得传授拳法误信邪教的告示》,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1900年6月24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页。《7英国驻营口税务司包罗关于义和团在营口活动及俄兵攻占营口情形致总税务司赫德、副总税务司裴式楷、代总税务司戴乐尔的函》,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8《盛京户部侍郎清锐等折》,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初六日(1900年7月2日),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0页。
    1(日)佐原笃介、浙西沤隐:《拳匪纪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239页。
    2《清实录》第58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第81—82页。
    3李文海等:《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86页。
    4(日)佐原笃介、浙西沤隐:《拳匪纪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89页。
    5(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29页。
    6黎光、张璇如:《义和团运动在东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7、62—63页。
    7《吉林将军长顺折》,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1900年7月16日),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3页。
    1《军机处寄盛京将军增祺等上谕》,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1900年7月22日),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0页。
    2也愚辑:《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238页。
    3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历史研究所、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近代东北人民革命运动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25页。
    4《盛京户部侍郎清锐等折》,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1901年1月27日),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3页。
    5(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59页。
    6陈德懿:《铁岭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1261页。
    7《清实录》第58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第146页。
    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0—121页。
    2(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29—230页。
    3《恒春关于探报奉天城内义和拳活动情况的呈文》,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五日(1900年7月11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页。
    1辽宁省义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义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第685页。
    2《义和团运动盘山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人民政协辽宁省盘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盘山文史资料》第2辑,1983年,第37页。
    3《海城县知县荣善关于民房被烧乏资修理拟请发款抚恤给增祺、玉恒的禀文》,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九日(1901年4月7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7页。
    4武育文、孙仁奎:《义和团运动在辽宁》,《辽宁日报》,1984年1月5日,第3版。
    5《彭英甲、李席珍、恩厚给增祺、玉恒的禀文》,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1902年5月27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4页。
    6《吉林将军长顺折》,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1900年7月16日),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3页。
    7《恒春关于伊通州义和拳烧毁教堂情形的呈文》,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五日(1900年7月11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87页。
    8《吉林将军长顺折》,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1900年7月16日),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3页。
    9《长春府为呈报府属英法教堂损失情况的详文》,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初五日(1902年3月14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40页。
    1《吉林知府详报义和团在属境烧毁教堂洋房等情形》,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1900年7月28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9页。
    2(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总5050页。
    3《增祺的奏折》,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十九日(1902年6月24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8页;(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总5050页。
    4(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5(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64页。
    6(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1(清)李杕:《拳祸记》下册,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第271页。
    2《长顺为敦促教民改过反教而发布的告示》,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1900年7月22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8—299页。
    3法库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法库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年,第224—225。
    4张振华:《辽阳市基督教简史》,辽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61页。
    5(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
    6(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总5050页。
    7《增祺、玉恒致奕劻、李鸿章函》,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1901年7月6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4页。
    1《彭英甲、李席珍、恩厚给增祺、玉恒的禀文》,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1902年5月27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4—165页。
    2《奉天全省耶稣教恤赔成案》,李毅:《开原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876页。
    3《宁远州知州赵臣翼给增祺的禀文》,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1902年11月22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3页。
    1《议结美以美会耶稣教案条约》,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3年1月24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6页。
    2(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总5050页。
    3《清实录》第58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第253页。
    4同上,第278—279页。
    1《增祺为谕旨永禁军民仇视诸国各教会刊刷誊黄张贴两年事给交涉局的札文》,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1901年4月11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2《增祺、玉恒关于严禁布散流言妄谈时事的告示》,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9页。
    3《交涉总局为严禁搅扰英牧师讲道的告示》,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1901年12月5日),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3页。
    1《奉天全省耶稣教恤赔成案》,李毅:《开原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875—876页。
    2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2页。
    3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4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2—123页。
    5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1《废教同盟》,《盛京时报》,1922年3月22日,第1版。
    2《废教运动的大爆发》,《盛京时报》,1922年3月23日,第2版。
    3《非教同盟加入颇多》,《盛京时报》,1922年4月4日,第2版。
    4《非教同盟会之声明》,《盛京时报》,1922年4月6日,第2版。
    5《非教运动之兴论》,《盛京时报》,1922年4月7日,第2版。
    6《非教同盟之通电及应声》,《盛京时报》,1922年4月12日,第2版。
    7(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
    8同上,第228页。
    1郭建平:《奉系教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2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3郭建平:《奉系教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296页。
    4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3页。
    5郭建平:《奉系教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296—297页。
    1章开沅、刘家峰:《如何看待近代历史上的教案》,李平晔、陈红星:《以史为鉴——中国近代史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1《总署行奉天府尹文法使送来告示已交其自行寄奉天到时即饬地方官张贴》,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二日(1861年6月19日),张贵永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一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影印版,第1541页。
    2《总署收奉天府尹文收到告示已饬赶紧张贴》,咸丰十一年六月十四日(1861年7月21日),张贵永主编:《教务教案档》第一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影印版,第1541页。
    3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26—227页。
    1王充闾:《关东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重塑》,《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第66页。
    2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0—92、17—20页。
    3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1(清)杨宾:《柳边纪略》,《辽海丛书》,沈阳:辽沈书社,1985影印版,第259页。
    2(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0、190页。
    1钱公来:《西方宗教对东北文化经济政治之影响》,王大任主编:《东北研究论集》二,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年,第233页。
    
    1杨大春:《晚清政府基督教政策初探》,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年,第223页。
    2《清实录》第31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6年,第288—289页。
    
    1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序言第3页。
    2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3董丛林:《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寻根》,1994年第2期,第14页。
    1、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
    3、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4、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农安县教堂清册(1912年八月初二),吉林省档案馆,缩微档案编号:34—2023
    6、《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7年。
    7、孙学雷、刘家平:《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全五十二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教务教案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1981年影印版。
    9、王彦威纂辑:《清季外交史料》(全五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10、《王云阁呈请札饬阿城县保护耶稣教堂禀文及吉林西北分巡兵备道批文》,吉林省档案馆,缩微档案编号:34—2118。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第一、二、三、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1998、2000年。
    1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朝八年——十五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程宗裕:《教案奏议汇编》,上海书局石印本,1901年。
    3、《东北丛镌》,第一、二、三、四、五期,1930年。
    4、《东北集刊》,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期,1930——1934年。
    5、《东方杂志》,1904—1931年。
    6、《光绪朝黑龙江将军奏稿》,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3年。
    7、李楚材主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8、满洲基督教联合会编:《满洲基督教年鉴》,满洲基督教联合会,1938年。
    9、《盛京时报》影印本,《盛京时报》影印组,1985年。
    10、《申报》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
    1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13、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篇》(全六册),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1930年。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5、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全四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一、二、三册),内部发行,1957年。
    17、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编印:《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第二届常会纪念册》,1930年。
    18、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三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19、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五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
    20、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六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
    21、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期,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2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上、中、下),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3、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总80、82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一、二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
    2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二辑·第一、二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三辑·第一、二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
    2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四辑·第一、二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28、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29、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0、(日)佐原笃介、浙西沤隐:《拳匪纪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8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31、(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资料汇报》,第四卷第二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5年。
    32、(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资料汇报》,第六卷第十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41年。
    33、(伪)民生部社会司:《宗教调查资料·第三辑》,1936年。
    34、(伪)民生部社会司:《宗教调查资料·第四辑》,1937年。
    1、阿城县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阿城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阿桂等纂修:《盛京通志》,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
    3、爱辉县修志办公室编:《爱辉县志》,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1986年。
    4、安德才主编:《兴城县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
    5、安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图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6、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鞍山市志·社会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年。
    7、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鞍山市志·文化、卫生、体育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
    8、巴彦县志办公室编:《巴彦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9、白城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白城地区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10、白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白城市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11、白永真:《辽阳县志》全五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3年。
    12、宝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清县志》,宝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发行,1993年。
    13、北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北安县志》,哈尔滨:黑龙江新闻出版局,1993年。
    14、北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镇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15、昌图县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昌图县志》,昌图县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88年。
    16、昌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昌邑区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17、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志·教育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长岭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岭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9、长顺修,李桂林纂:《吉林通志》(上、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20、朝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朝阳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21、陈德懿:《铁岭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22、陈荫翘等修,宋作宾等纂:《海城县志》,海城县公署县志馆,1937年。
    23、大连市甘井子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甘井子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
    24、大连市金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金县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89年。
    25、盘锦市大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大洼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年。
    26、丹东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丹东市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27、德都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德都县志》,南京:黄山书社,1994年。
    28、东宁县志办公室编:《东宁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29、敦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敦化市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
    30、二道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通化市二道江区志(1985—1999)》,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法库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法库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年。
    32、方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方正县志》,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
    33、房守志主编:《新宾满族自治县志》,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
    34、范德昌主编:《嘉荫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35、抚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抚松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6、抚顺市社会科学院、抚顺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抚顺市志·市情要览卷》,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
    37、阜新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阜新市志》第一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
    38、耿云生主编:《扶余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9、管凤龢:《新民府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40、郭春藻:《盖平县乡土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3年。
    41、郭殿邦:《金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42、郭克兴辑,高晓燕校点:《黑龙江乡土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43、哈尔滨市道里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道里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44、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总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5、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宗教·方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6、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尔滨市志·教育·科学技术》,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7、哈尔滨太平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哈尔滨市太平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48、哈尔滨市南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岗区志》,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
    49、哈尔滨平房区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哈尔滨平房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50、海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海城县志》,海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
    51、和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和龙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52、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大事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53、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54、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卫生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5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宗教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56、黑龙江省桦南县志办公室编:《桦南县志》,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57、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编:《黑水十三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58、黑龙江省依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依安县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59、黑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河地区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60、黑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山县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61、桦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桦甸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62、桦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桦川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63、怀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德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64、桓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桓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年。
    65、黄维翰:《呼兰府志》,呼兰县志办公室,1983年。
    66、珲春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珲春市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7、鸡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鸡西市志》(上、下),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年。
    68、集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集安县志》,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年。
    69、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教育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0、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卫生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文物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
    7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吉林省志·宗教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3、吉林省文物志编修委员会编:《海龙县文物志》,内部资料,1984年。
    74、加格达奇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加格达奇区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75、姜成厚、纪永长编:《富裕县志》,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76、金梁:《黑龙江通志纲要(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77、锦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锦西市志》,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锦州市文化局批准出版,1988年。
    78、靖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宇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79、开原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开原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80、《康平县志》,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81、孔广泉:《安图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82、宽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宽甸县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83、李德云:《铁法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年。
    84、李流芳主编:《铁岭县志》,沈阳:辽沈书社出版,1993年。
    85、李毅:《开原县志》全四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86、李植嘉:《辽中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87、《辽海丛书》,沈阳:辽沈书社,1985年影印版。
    88、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宗教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89、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宁省志·卫生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
    90、辽宁省义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义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
    91、辽阳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阳市志》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92、辽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辽阳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
    93、辽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辽源市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94、辽中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辽中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95、林甸县志办公室编:《林甸县志》,林甸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年。
    96、龙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龙江县志》,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1。
    97、龙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井县志》,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89年。
    98、陆善格:《锦县志》全三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99、逯献青:《大安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0、梅河口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梅河口市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1、密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密山县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
    102、敏文昭:《宁安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03、明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水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4、牡丹江市志编审委员会编:《牡丹江市志》(上、中、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5、木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木兰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6、穆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穆棱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107、《宁安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8、农安史志办公室编:《农安史志资料汇编》(1),内部资料,1985年。
    109、盘锦市大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洼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年。
    110、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志编审委员会编:《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志》,哈尔滨:黑龙江新闻出版局,1995年。
    111、乾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乾安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2、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
    113、清原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清原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4、庆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庆安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5、饶河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饶河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6、四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平市志》(上、下),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7、《松岭区志》编纂委员会:《松岭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
    118、松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松原市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9、宋景文:《珠河县志》(一、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20、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志》第十六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年。
    121、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家屯区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2、《双城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3年。
    123、绥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化地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4、黎成修:《绥化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5、《绥棱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6、绥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绥中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7、苏立贤、朱宝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
    128、苏民:《兴京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29、石秀峰:《盖平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30、田志和、马鸿超等:《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宗教志》下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1、铁力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铁力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132、通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通化市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
    133、通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通化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4、通榆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榆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5、同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同江县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136、图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图们市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137、瓦房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瓦房店市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年。
    138、王鹤龄:《义县志》全八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39、王树楠等:《奉天通志》,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版。
    140、望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望奎县志》,望奎县人民政府发行,1989年。
    141、《五常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2、西清:《黑龙江外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3、新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新金县志》,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年。
    144、新民县县志编纂办公室编:《新民县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
    145、岫岩县志编辑部编:《岫岩县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6、徐世昌等纂,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147、徐鼐霖主修,李澍田主点:《永吉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148、徐希廉:《瑷珲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49、徐宗亮:《龙江述略(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150、徐宗亮等撰,李兴盛,张杰点校:《黑龙江述略(外六种)》,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1、许敬文主编:《东沟县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2、逊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逊克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3、杨宾等撰,周诚望等标注:《龙江三纪》,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4、杨步墀:《方正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55、杨金庚:《海城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56、《依安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57、伊春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伊春市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58、依兰县志办公室编:《依兰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159、伊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伊通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160、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一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年。
    161、营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营口市志》第五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
    162、永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吉县志》,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
    163、于凤桐:《辉南县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64、彰武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彰武县志》,内部出版,1988年。
    165、张博惠:《新民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66、张伯英总纂,崔重庆等整理:《黑龙江志稿》(上、中、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7、张德林主编:《银州区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8、张嗣良:《铁岭县续志(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69、张素:《复县志略(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70、赵恭寅、曾有翼:《沈阳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71、肇东县县志办公室编:《肇东县志》,肇东县县志办公室,1985年。
    172、《肇州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3、镇赉县志编纂委员会:《镇赉县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4、朱衣点:《桦川县志》全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175、本溪市政协编印:《本溪文史资料》第4辑,1989年。
    176、长春市政协编印:《长春文史资料》第5辑,1984年。
    177、东沟县政协编印:《东沟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
    178、丹东市政协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
    179、丹东市政协编印:《丹东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
    180、敦化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敦化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
    181、扶余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扶余文史资料》第11辑,1991年。
    182、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协编印:《南岗文史》第1辑,1989年。
    183、黑山县政协编印:《黑山县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
    184、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4辑,1985年。
    185、吉林市政协编印:《吉林市文史资料》第5辑,1986年。
    186、锦西县政协编印:《锦西文史资料》第5辑,1987年。
    187、辽宁省暨沈阳市政协编印:《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
    188、辽宁省文史研究馆编:《辽海鹤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189、辽宁省政协编印:《辽宁文史资料》总第33辑,1991年。
    190、辽阳市政协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
    191、辽阳市政协编印:《辽阳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
    192、马维权:《黑龙江宗教界忆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3、梅河口市政协编印:《梅河口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
    194、政协牡丹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牡丹江文史资料》第8辑, 1994年。
    195、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沙教育史料》,《龙沙教育史料》编审委员会,1995年。
    196、四平市政协编印:《四平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
    197、沈阳市大东区政协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
    198、沈阳市大东区政协编印:《大东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
    199、沈阳市政协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4辑,1983年。
    200、沈阳市政协编印:《沈阳文史资料》第13辑,1987年。
    201、岫岩县政协编印:《岫岩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
    202、延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延边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
    203、延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延边文史资料》第6辑,1988年。
    204、义县政协编印:《义县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
    205、政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哈尔滨文史资料》第3辑,1984年。
    206、政协桦甸县文史资料办公室编印:《桦甸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
    207、政协吉林省桦甸市文史资料办公室编印:《桦甸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
    208、政协吉林省珲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珲春文史资料》第3辑,1990年。
    209、政协吉林省柳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柳河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
    210、(日)大谷湖峰:《宗教调查报告书》,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长春文史资料》第4辑,1988年。
    1、白光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2、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3、常城、李鸿文、朱建华:《现代东北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
    4、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5、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6、陈建明、刘家峰主编:《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
    7、陈麟书等:《宗教社会学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9、陈致平:《中华通史》十、十二,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1979年。
    10、陈志坚主编:《红十字光彩》,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池子华、郝如一主编:《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1904——2004)》,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3、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14、丁光训:《丁光训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
    15、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16、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
    17、冯祖贻等主编:《教案与近代中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18、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一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9、葛壮:《宗教和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20、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22、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郭建平:《奉系教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
    24、郭卫东:《近代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国立东北大学:《东北要览》,国立东北大学出版组,1944年。
    26、何光沪:《月映万川:宗教、社会与人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7、何光沪:《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编:《黑龙江义和团的抗俄斗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8年。
    29、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基督教词典》编写组:《基督教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31、姜世忠:《呼兰史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32、姜树卿等:《黑龙江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3、金泽:《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5、孔健民:《中国医学史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36、黎光、张璇如:《义和团运动在东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7、李才栋等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8、(清)李杕:《拳祸记》(上、下),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3年。
    39、李刚己:《教务纪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6年。
    40、李时岳:《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41、李平晔、陈红星主编:《以史为鉴——中国近代史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42、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43、李文海等:《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44、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5、林治平:《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46、刘鸿恺:《教会与中国》(上、下),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1990年。
    47、刘小枫:《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48、刘兆伟等:《东北高等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49、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0、潘显一、冉昌光:《宗教与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51、彭勃:《丹东史话》,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52、戚其章、王如绘:《晚清教案纪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
    53、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54、钱宁:《基督教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
    5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四川省近代教案史研究会:《近代中国教案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7、宋家珩:《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58、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59、唐逸主编:《基督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0、陶飞亚、刘天路:《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61、佟冬:《中国东北史》(全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62、王炳照主编:《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63、王春来:《基督教在近代韩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4、王大任主编:《东北研究论集》(一、二),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年。
    65、王鸿宾等:《东北教育通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66、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67、王魁喜等:《近代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68、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69、王雪:《基督教与陕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70、王文杰:《中国近世史上的教案》,福州: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出版,1947年。
    7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天津:大公报社出版部,1932年。
    72、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73、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4、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5、夏春涛:《教案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6、夏瑰琦:《圣朝破邪集》,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
    77、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78、徐曦:《东三省纪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79、学部总务司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80、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81、杨大春:《晚清政府基督教政策初探》,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年。
    82、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83、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84、姚民权、罗伟虹:《中国基督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85、也愚辑:《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86、于本源:《清王朝的宗教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7、章开沅:《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88、章开沅:《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89、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90、张西平、卓新平:《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91、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92、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编:《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93、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历史研究所、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近代东北人民革命运动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年。
    94、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95、中国历史研究社:《庚子国变记》,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
    9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97、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98、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二编·教乱与民变》,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99、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100、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三编·庚子拳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1、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2、周燮藩:《中国的基督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3、朱越利等:《今日中国宗教》,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
    104、朱维铮:《马相伯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5、朱维铮:《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6、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07、卓新平主编:《基督教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108、卓新平、许志伟主编:《基督宗教研究》第一、二、三、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0、2001年。
    109、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一、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0、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三、四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003年。
    111、(俄)戈利岑著:《中东铁路护路队参加一九○○年满洲事件纪略》,李述笑、田宜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112、(法)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13、(法)卫青心著:《法国对华传教政策——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1842——1856)》,黄庆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14、(韩)李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15、(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16、(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全三卷),张汇文等合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17、(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会史》,孙善玲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18、(美)杨庆堃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9、(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省政汇览·第一辑·吉林省篇》,(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1935年。
    120、(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省政汇览·第四辑·三江省篇》,(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1936年。
    121、(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著:《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张士尊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2、(英)弗雷泽著:《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刘魁立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3、(英)贾立言著:《基督教史纲》,冯雪冰译,上海广学会,1928年。
    124、(英)李提摩太著:《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5、(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冷汰、陈诒先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26、(英)伊泽·英格利斯著:《东北西医的传播者——杜格尔德·克里斯蒂》,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1、Alfred J.Costain,M.a.The life of Dr.Arthur Jackson of Manchuria.London,New York,Toronto,1913.
    2、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
    3、Dugald Christie. Thirty years in Moukden:1883—1913.Being the experiencesand recollections of Dugald Christie. London,Constable and company ltd, 1914.
    4、(日)北条太洋:《热河》,新光社,1933年。
    5、(日)比屋根安定:《支那基督教史》,东京:生活社,1940年。
    6、(日)赤松智城、秋叶隆:《满蒙の民族と宗教》,大阪屋号书店,1941年。
    7、(日)菊池秋四郎、中岛一郎:《奉天二十年史》,奉天二十年史刊行会,1926年。
    8、(日)满洲史学会:《满洲史学》(第一、二、三卷),满洲史学会,1937、1938、1939年。
    9、(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蒙全书》第一卷,满蒙文化协会,1922年。
    10、(日)千田万三:《满洲文化史·点描》,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3年。
    11、(日)守田利远:《满洲地志》(下卷),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06年。
    12、(日)松尾为作:《南满洲ニ於ヶル宗教概观》,教化事业奖励资金财团,1931年。
    13、(日)卫藤利夫:《满洲生活三十年》,大亚细亚建设社,1937年。
    14、(日)卫藤利夫:《满洲夜话》,吐风书房刊行,1940年。
    15、(日)岩井大慧:《支那丛报解说》(第一、四、五、六、七、十卷),丸善株式会社,1942年。
    16、(日)芝田研三:《满洲宗教志》,满铁社员会,1940年。
    17、(伪)满洲帝国国务院民生部:《民生要览》,1942年。
    18、(伪)满洲帝国国务院民政部:《热河省县旗事情概观》,大同印书馆,1935年。
    19、(伪)满洲事情案内所:《满洲国の宗教》,满洲事情案内所,1939年。
    20、(伪)满洲国政府大同学院:《满洲国地方事情·概说篇》,大同印书馆,1934年。
    21、(伪)满洲国政府大同学院:《满洲国地方事情·第二卷》,大同印书馆,1934年。
    22、(伪)满洲帝国地方事情大系刊行会:《满洲帝国地方事情大系·奉天省营口县事情(下)》,满洲帝国地方事情大系刊行会,1937年。
    23、(伪)民生部社会司:《宗教及古迹古物名胜天然纪念物要览》,民生部社会司,1937年。
    24、(伪)民生部社会司礼教科:《满洲宗教概要》,国务院民生部社会司,1938年。
    1、常泽鲲、金飞飞:《论近代中国教案发生的原因》,《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3、陈建明:《新编中国基督教通史的几点看法》,《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
    4、陈雁:《20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4期。
    5、程歗:《从社会史的角度深化近代基督教研究》,《文史哲》,1996年第2期。
    6、程歗、张鸣:《晚清教案中的习俗冲突》,《历史档案》,1996年第4期。
    7、丁浩:《近代士绅对基督教的认识与态度》,《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8、丁平一:《试论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受到抵制的原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
    9、高乐才、邹丹丹:《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教会学校评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兼评〈剑桥中国晚清史〉关于基督教在华活动的论述》,《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11、顾明义:《辽宁地区的反帝国主义宗教斗争初探》,《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2、顾莹惠:《教会学校与中国近代教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3、郭海良:《1980年以来国内基督教研究评述》,《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
    14、郭若平:《“非基督教运动”(1922—1927)研究概述》,《理论学习月刊》,1997年第11期。
    15、胡卫清:《论近代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16、焦润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17、贾中原:《也谈黑龙江早期的基督教》,《黑龙江日报》,1989年6月25日,第4版。
    18、靳永震:《论甲午战争时期的红十字会医院》,《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2期。
    19、孔祥涛:《两难之间:在华基督教差会早期的本土布道员》,《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
    20、礼露:《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海内与海外》,2005年第5期。
    21、李传斌:《基督教在华早期医疗事业论略》,《晋阳学刊》,2000年第1期。
    22、林琳:《中国最早的教会女校》,《文史杂志》,1997年第6期。
    23、李英武:《东北沦陷时期的基督新教》,《东北亚论坛》,2001年第2期。
    24、梁碧莹:《“医学传教”与近代广州西医业的兴起》,《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25、马敏:《近年来大陆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综述》,《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26、马毅、胡凡:《论关东文化》,《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7、莫宏伟、郭汉民:《清政府与近代中国教案》,《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2期。
    28、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9、盛懿:《近代上海基督教慈善活动刍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0、宋国强:《义和团运动在辽西》,《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31、孙慕义:《基督教文化与我国近代西方医学》,《医学与社会》,1997年12月第4期。
    32、孙涛:《论非基督教运动的主要成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3、孙占文:《义和团在黑龙江的反帝斗争情况》,《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第1期。
    34、田涛:《期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35、田阳:《1910年吉林省鼠疫流行简述》,《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36、田志和、苏义发:《清代东北地方庚子赔款始末》,《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37、汪孝海:《司督阁在东北施医传教》,《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8、王充闾:《关东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重塑》,《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
    39、王国平:《不能以马礼逊来华作为基督新教来华标志》,《光明日报》,2004年5月11日,第B3版。
    40、王景泽:《韦廉臣来黑龙江的准确时间》,《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41、王立仁:《辽宁西医学传入》,《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1期。
    42、王立新:《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3、王申红:《论“非基运动”与中国基督教》,《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44、王晓朝:《论基督教的本土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2期。
    45、武育文、孙仁奎:《义和团运动在辽宁》,《辽宁日报》,1984年1月5日,第3版。
    46、夏明方:《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的对华赈济事业》《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47、许剑英:《清末奉天教育简述》,《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年第2期。
    48、于永敏:《东北地区西医传入先驱者——司督阁博士》,《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4期。
    49、张广智:《近代中国对基督教入华的回应——一项现代新史学的理论诠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50、张伟男:《东三省防疫处旧址和防疫泰斗伍连德博士》,《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51、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2期。
    1、金东春:《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延边朝鲜民族社会的演变及其影响》,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3、李国辉:《清末洋教传入对东北社会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以政教关系为研究视角(1867—1945)》,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邹丹丹:《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教会学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