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中最为活跃、最受关注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的视角,以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文本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与外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传播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传播学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因此,它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了解社会,以及各种经济、文化现象的理论工具。传播架起了音乐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人类社会音乐实践的本质便是音乐的传播实践。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文本是传播活动中的信息,而流行音乐传播流行的过程则是一个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过程,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各个环节紧密联系、频繁互动的有机整体,将其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流行音乐传播活动中的特点和规律。
     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70年代末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迄今已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它的发展历程更是一条中国社会政治意识、经济制度、文化伦理、审美趣味、艺术观念的变迁之路,流行音乐也正是在与它们的角力互动中曲折前行的。近些年来,随着流行音乐以不可逆转之势地发展与繁荣,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研究这一重要的音乐形式和文化现象,其中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流行音乐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探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二是研究流行音乐与传播学的关系,三是研究媒介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
     本文以流行音乐传播过程中的五大要素为理论切入点,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活动置于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背景下,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客体、传播效果四个角度去全面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活动,而流行音乐作为传播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则贯穿整个论文研究始终:一、传播主体。流行音乐在其制作生产环节常常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流行音乐文本肩负着承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民间传统文化、时尚消费文化等诸多信息的任务。二、传播媒介。流行音乐的传播深受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传统媒介、新媒介以及各种存储介质的演变使得流行音乐不断改进和丰富着自身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样式。三、传播客体。流行音乐传播中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与流行音乐文本互动、协商的过程中参与意义的生产与重构。四、传播效果。流行音乐的传播效果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以社会控制为中心的宏观层面,另一个则是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微观层面。
     论文第一章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前当代时期和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当代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前当代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1949年,这是中国流行音乐产生和快速发展的第一段时期,主要以城市爱情歌曲和群众革命歌曲为代表。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70年代末,群众革命歌曲主宰了这一时期大陆的流行音乐,而港台的流行音乐则在继承了城市爱情歌曲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当代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港台流行音乐以其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深刻影响了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而大陆的流行音乐在经历了最初的艰难之后,迅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歌手和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大陆、港台的流行音乐整体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歌手繁多、题材多样。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大陆、港台的流行音乐逐渐走向融合,借助于新媒介,流行音乐涌现出了许多草根明星,同时,其商业属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彰显。回顾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最初对它的一系列论争,到正视它的存在,并对它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是在与社会外部因素的角力互动中曲折前行的。因其所独有的审美特质,以及它与社会生活和大众媒介的紧密联系,从美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是目前最主要的两个理论出发点。
     论文第二章主要从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意识形态等理论和概念出发,分析流行音乐制作生产时的制约因素。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大陆唱片业在经历了最初短暂的辉煌之后,一直被盗版所困扰,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给予唱片业以致命地打击,唱片业的未来发展还是要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寻求突破。本章以1983至2008年央视春晚的流行音乐文本为例,阐释官方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正是借助于央视春晚的流行音乐完成了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形象的建构。在流行音乐的制作与生产中,明星的地位不可或缺,大众媒介在明星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超级女声》节目的成功便证明了大众媒介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造星运动中的巨大作用。
     论文第三章从传播技术的媒介理论入手,探讨媒介和技术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根据磁带、CD、MP3等流行音乐存储和播放技术的演变,可以看出每-种新出现的媒介都是对原有媒介固有缺陷的有益补充,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但增强了传播者的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受众的创造性和生产力。目前,较为常见的流行音乐技术传播主要有以下类型:基于印刷技术的乐谱传播,基于电子技术的唱片、广播、电视传播和基于数字技术的网络传播。其中,电视媒介将流行音乐变为更加直观、视听一体的综合艺术,流行音乐文本所具有的多义性和商品性也使它深受广告的青睐,与此同时,它也受到消费主义和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网络媒介带给流行音乐传播领域许多前所未有的改变,目前,网络流行音乐一般主要以原创、翻唱、恶搞三种形式出现。其中,恶搞打破了传统语境中约定俗成的能指和所指的意义关联,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集体狂欢的娱乐方式。
     论文第四章主要探讨受众在对流行音乐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和生产的互动中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和变化。“以媒介为中心”和“以受众为中心”是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两个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文化研究的视角将受众置于宏大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进程中去研究,更多得关注到了受众在媒介使用中的主动性,他们对媒介的使用主要基于获取信息、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三种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受众呈现出一些诸如更加分化、难以感知,接触媒介时间长、年龄跨度大等新的特点。在流行音乐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在与文本互动、协商的过程中参与意义的生产和重构。尤其在青少年受众那里,虽然最后难逃被商品经济和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命运,但他们通过对抗权威、突破禁忌、改编经典等手段积极地参与生产。“粉丝”所具有的群体性、主动参与性、辨识力等特点使他们成为流行音乐受众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是过度的消费者,市场话语在其中常常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他们又是生产者,通过具有生产性的实践活动重新赋予流行音乐原初文本以新的意义。
     论文第五章从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发展为切入点,阐述了信源、传播技巧、媒介技术、受众等因素对流行音乐传播效果的影响,认为媒介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媒介与受众协商的过程,效果产生于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流行音乐宏观传播效果的研究中,以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为例,阐释了流行音乐在支持强化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和参与社会宏大叙事所发挥地巨大作用。流行音乐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性,使得许多媒介设置的议程成为流行音乐所吟唱的主题,而反过来,正是有了流行音乐的渲染,许多由媒介设置的议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和强化。“使用与满足”理论则主要从微观层面去考察传播效果,将受众看作是有着各种需求的个体,受众在演唱卡拉OK和泡吧时满足了各自社会交往、感情宣泄、消磨时间等不同的内在需求。
     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有着标准化和恶俗化倾向的音乐商品的今天,本文将流行音乐置于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借助现代传播学的理论视角,结合文化研究、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思考和研究流行音乐如何在与外部因素的互动中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寻求一条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有效传播和健康发展之路。
Having developed for several decades,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in China has becoming the most active and most concerned par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art.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mainly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focusing on the text of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among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the past30years. The aim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when interacting with its external factors, thus finding out its communication process, traits and laws.
     Communic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covering many areas. It studies soci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ts operating law. So, it can serve as a theoretical instrument to understand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various cultural phenomena. Communication is the bridge between music and social contact, for the essence of social music practice is to spread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 text of popular music i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in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y, and the spread of popular music is a process of information exchanging and sharing, which is an organic integrity composed of closely connected and interacted segments. It could help us further understand and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music in its communication process via the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Originated at the end of1970s, when reform and opening initiated,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has so far experienced more than30years'development. And its evolving path has witnessed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economic policy, cultural ethics, aesthetic taste, art conception. It is in the wrestling interac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moves forward. With its irreversibl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recent years, popular music has drawn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scholars, studying the important musical forms and cultural phenomena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mong which is mass-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What follows is a brief summary of literature view:One is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fluence on popular music spreading; the second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the third is the study of how medium affects the spread of popular music.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Setting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against a broader social, economical,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 we are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from the four aspects:communication subject, media, object, and effect. Meanwhile, popular music, as the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will b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in the whole thesis:1. Communication subject. As the popular music is often restricted by factors like the dominating ideology and commodity econom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its musical text assumes, therefore, the task of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dominating ideology,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the fashion-consuming culture.2. Communication media: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as well as the evolving storage media have promo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style of the popular music.3. Communication objects:The audience are no longer the passive receivers only in the spread of popular music, they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negotiation with popular musical text.4. Communication effect:Communication effect is of two folds:macro-level centering on social control and micro-level focusing on audience.
     In chapter on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is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First, pre-modern period consisting of two phases (l.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during1920-1949, among which city love songs and mass revolutionary songs are the representatives;2. The second phase lasts from1949to1970when mass revolutionary songs were dominating and the popular music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just enriched the city love songs). Second, contemporary period consisting of three phases:(1.Lasting from1970s-1980s, Hong Kong and Taiwan popular music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popular music with its advanced creation idea and mature business mode.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many famous singers and a large number of good works have come to the fore in Mainland China;2. The golden age of popular music from1991to1999:Both mainland and Hongkong popular music has marched into a golden age, with excellent singers and various subjects.3. Beginning from2000-, popular music from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has gradually mixed together and many grass-root stars have emerged with the help of new media).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commercial attribute of popular music, howev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long run, popular music has experienced initial debates on it, challenging and gradual accepting of its existence, and finally the activ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Reca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it, we can see that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interacts with social factors and develops together with them. With its particular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tight connection with social life and mass medium, it has become trendy to study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from aesthetic and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Chapter two argues mainly about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of popular music, using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service theory and ideology theory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industry of mainland China, recording industry has been obsessed with piracy after a transient brilliant prosperity. And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mergence of cyberspace gave it a fatal blow, to make it worse. Thu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cording industry depends on efforts to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o as to seek for a breakthrough. Taking texts of popular music of CCTV from1983to2008as examples, this chapter tries to interpret that the official discourse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and the imag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 a society, and a family is completed as well. In the making and producing of popular music, pop-stars are of indispensable and mass media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ducing of pop-stars. Taking TV program "Super Girl" as an example, the tremendous function of mass media in the production of pop-stars is self-evident.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mass media and media technology to the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media theory. Judging from the evolving path of the storage media of popular music like magnetic tapes, CD, MP3, we can see that in the long run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each kind of new medium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its preceden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has not only enhanced the influence of disseminator, but also improved the audience creativity and productivity. At present, the most common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cludes mainly the following types:One is based on printing technology of music transmission; another is based 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like record,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and the third one is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yber-communication, among which the television medium has turned popular music into a more direct and integrated art. In addition, the ambiguity and commodification of popular music texts are characteristics attracting attention from advertising. Meanwhile, it is also affected by consumerism and violent pornography and other unhealthy tendenci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techniques, the network medium has brought many unprecedented changes to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Presently, popular music in cyberspace generally demonstrated in three forms:Originality, Cover and Kuso. Breaking the related meaning reference and referee in its traditional context, Kuso provides people with a collective carnival of entertainment.
     Chapter four mainly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audience experienced while they are reading, reconstructing, and producing the popular music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theory. Two basic stands are:"media centered" and "audience centered" understanding.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places audience in a grand social context and historical proces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itiative of audience in using medium main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 the need of association and the emotional nee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nstant emergence of all kinds of new media, the audienc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are demonstrating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they are more and more divers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ith longtime experience in medium and wide age span.......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the audience are no longer just passive receivers and consumers.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meaning 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usic text. Adolescent audience are of eye-catching in this aspect:they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challenging authority, breaking through taboo, adapting classics, though they will finally be incorporated by the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With specific traits of groupment,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fans have become the focus in the audience. They are excessive consumers, making the market discourse as a lead in their consumption; they are, meanwhile, producers, allocating a new meaning to the original popular music texts through production activities.
     Chapter five presents how the popular music be influenced by the information sourc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medium technology, and the aud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um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ory, believing that media transmission is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and that the effect emerge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In macro-effect research of the popular music, taking Wenchuan earthquake (2008) and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 example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the decisive role popular music plays in support of strengthening the medium agenda-setting function and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grand narrative. The sociality and its positive participation has made many media agenda the theme of popular music. And in return, the agenda get further highlighted and strengthened by the rendering of popular music. Theory of using and satisfying is adopted to explore the audience from a micro-scope perspective, regarding the audience as individuals of various demands. In fact, the audience singing in KTV and bars will meet their needs of socializing, emotional catharsis, and time killing.
     Mass industrialization has brought with it a large social productivity, enabling people today to have more leisure time. As a result, popular music,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consumption produc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However, within the context of consumerism, there exist standardization and flashy tendency in the commodity of popular musi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t popular music against a wider social, economical,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alyze it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combining with the cultural studies, music historiography, music sociology, and music aesthetics disciplines, so as to explore and study how popular music has realized its desired communication effect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external factors. It is also the purpose to seek an effective way of dissemina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引文
①参阅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①《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2002年1月第1版,2008年4月第13次印刷,第232页
    ②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参阅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⑤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②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160页
    ①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②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①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②龙玉牛:《陈毅改歌(桃花江是美人窝)》,《北方音乐》2007年第7期
    ①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6页
    ①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②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①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①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①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①林明:《“流行歌曲”的问题》,《人民音乐》1981年第11期
    ②杨民望:《几点商榷——评谭若冰同志<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人民音乐》1981年第7期
    ①赵汉:《从流行歌曲想到的》,《中国青年报》1981年3月12日
    ②赵汉:《从流行歌曲想到的》,《中国青年报》1981年3月12日
    ①林明:《“流行歌曲”的间题》,《人民音乐》1981年第11期
    ②任志萍:《谈“流行歌曲”》,《北京音乐报》1979年8月30日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1页
    ②[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86页
    ②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王炬:《我国音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第8期
    ②赵小源:《阳光下错的不是音乐》,《人民文学》2000 年第10期
    ①韩雪莲:《唱片业:你知道我的迷惘》,《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第9期
    ①小石:《打开流行音乐唱片业的问号——艺风音乐北京分公司经理范立专访》,《国际音乐交流》2002年第10期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3页
    ②[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0页
    ①[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页
    ②[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页
    ③[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④[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6页
    ①[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①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②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③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2006年第8期
    ①[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4页
    ②[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4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页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页
    ①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http://123.233.119.36/iras51/rewriter/RMTCNKI/http/dbog9bmjh9mds/Allword.aspx?objid=43205&ename=ecph&inf oclass=item,2010年9月7日访问
    ③《现代汉语词典》1999年版缩印本,1978年12月第1版,1997年8月第203次印刷,第890页
    ④[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①陈刚:《技术迷信与明星神话——大众文化与宗教的分析》,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陈刚:《技术迷信与明星神话——大众文化与宗教的分析》,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①王辉:《商品化运作中的明星制造》,《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下)
    ① Henry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P64
    ②参阅钱培、陈思:《“超级女声”的网络舆论分析——以人民网、搜狐、湖南电视网、博客中国网为例》,《今传媒》,2005年第7期
    ①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①[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4页
    ①参阅曾田力主编:《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8页
    ①[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①参阅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0-36页
    ①[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62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67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馆,2010年版,第155页
    ①何方园编著:《万事由来大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4页
    ②参阅[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9-330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①[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②参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359页
    ①参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359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9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5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7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6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3页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4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6页
    ①[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参阅孔范今主编:《读中国(四卷)》,泰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362页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③[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4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③[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①[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①参阅[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①张铁志:《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127页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③[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①参阅[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杨玲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①[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杨玲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2008年7月
    ②[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②[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猫者、游牧民》,杨玲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9页
    ②参阅[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230页
    ③[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①[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页
    ②参阅[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5-379页
    ③[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9页
    ①[美]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①[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6页
    ②Douglas Kellner, 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Routledge,1995, p231
    ①[美]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②[美]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①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②参阅[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①[美]伊沃·苏皮契奇:《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5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页
    ③参阅[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198页
    ①[美]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贞
    ①参阅龚莉萍:《成都洒吧:城市文化符号》,《符号与传媒》2010年第1期
    1. Henry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2. Stuart Hall,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Academic Press,1979
    3. Fidler Roger F., Mediamorphosis:Understanding New Media, Pine Forge Press, 1997
    4. David H. Weaver Doris A. Graber, Maxwell E. McCombs, and Chaim H. Eyal., Media Agenda-Setting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Issues, Images, and Interest, Praeger,1981
    5. Donald L. Shaw and Maxwell E. McCombs, 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s: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 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74
    6. John Fiske et al,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1994
    7. Walter Lippman, Public Opinion, NuVision Publications. LLC,2007
    8. Douglas Kellner, 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Routledge,1995
    9. John Fisk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Routledge,1990
    10. John C. Reinard,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cgraw-hill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languages,2007
    11. Werner J. Severin, James W. Tankard. Jr., 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Addison Wesley Longman,2010
    12. McQuail Den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 Sage Publications.1994
    13. Daniel Dayan, Elihu Katz., Media Evens:The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4. James W. Carey,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Routledge,1992
    15. Paddy Scannel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AGE Pub.,2006
    16. Sky Marsen, Communication Studies, Palgrave Macmillan,2006
    17. Richard Dyer, Introduction in Stars, British Film Institute,1979
    18. Stuart Hall and Paddy Whannel, The Popular Arts, Hutchinson,1979
    19. John Fiske, Reading the Popular, Routledge,1989
    20. Theodor 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ial: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Routledge,1991
    21. Marshall McLuhan, The Mechanical Bride:Folklore of Industrial Man, The Vanguard Press,1951
    2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23.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铁志:《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于艾香:《边走边唱:中国流行音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6.付林:《中国流行音乐2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27.义晓:《他们为什么大红大紫——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侦探》,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28.李皖:《五年顺流而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尔东尘:《醒来闻到咖啡香》,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30.王彬:《当代流行音乐的修辞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33.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新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
    34.颜峻:《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35.解学初:《流行音乐文化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李鹰:《校园民谣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包兆会:《我动我晕眩》,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9.郭发财:《枷锁与奔跑——1980—2005中国摇滚乐独立文化生态观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2.洛秦:《学无界、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43.[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44.[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6.[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7.[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0.[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美]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4.[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55.[美]谢丽·比亚吉:《媒介/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概论》,宋铁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6.[美]鲁道夫·F·韦尔德伯尔:《传播!》,周黎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美]理查德·韦斯特等:《传播理论导引》,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9.[美]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赵刚改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61.[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62.[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3.[美]大卫·E·莫里森:《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4.[英]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5.[英]索尼娅·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龙耘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66.[英]安德斯·汉森等:《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7.[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8.[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69.[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0.[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1.[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3.[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 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5.[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6.[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7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8.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9.李岩:《传播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2.张国良、黄晓芝:《中国传播学: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84.王怡红、胡翼青主编:《中国传播学发展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85.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傅承洲、白薇主编:《文学与新闻传播研究(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87.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8.位迎苏:《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9.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0.程曼丽、乔云霞主编:《新闻传播学辞典》,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91.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2.姜飞:《传播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3.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4.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5.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6.岳璐:《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岳麓书社,2009年版
    97.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8.包鹏程、孔正毅:《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9.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0.曾耀农:《文艺传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1.曾田力主编:《中国音乐传播论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02.曾遂今主编:《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03.王建元主编:《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汪森、余娘天:《音乐传播学导论——音乐与传播的互文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5.宋祥瑞主编:《音乐与大众媒介》,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106.[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7.[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8.[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09.[美]伊沃·苏皮契奇:《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1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燕、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1.[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章燕、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2.[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1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1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7.[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8.[英]保罗·杜盖伊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霍炜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9.[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0.[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3.[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4.[英]B·鲍桑葵:《美学史》,彭盛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125.谭好哲主编:《艺术与人的解放: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7.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8.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9.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0.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131.马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2.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3.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4.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5.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6.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八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7.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8.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139.张鲁卿等编著:《新人类——酷的一代》,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年版
    140.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1.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2.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何方园编著:《万事由来大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龙玉牛:《陈毅改歌(桃花江是美人窝)》,《北方音乐》2007年第7期
    2.林明:《“流行歌曲”的问题》,《人民音乐》1981年第11期
    3. 曹维震:《上座率≠艺术价值》,《人民音乐》,1985年第9期
    4.杨民望:《几点商榷——评谭若冰同志(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人民音乐》1981年第7期
    5.赵汉:《从流行歌曲想到的》,《中国青年报》1981年3月12日
    6. 杨积山:《流行音乐漫议》,《人民音乐》1986年第11期
    7. 赵小源:《阳光下错的不是音乐》,《人民文学》2000年第10期
    8.韩雪莲:《唱片业:你知道我的迷惘》,《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第9期
    9. 小石:《打开流行音乐唱片业的问号——艺风音乐北京分公司经理范立专访》,《国际音乐交流》2002年10期
    10.陈占彪:《流行音乐、艺术趣味与社会意识——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流行音乐的论争》,《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1.谷勇:《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属性》,《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12.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音乐研究》2005年第4期
    13.钱拥军、郭定昌:《流行音乐文化世俗化倾向的反思》,《求索》2007年第5期
    14.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9月
    15.[英]西奥多·w·阿多诺:《论流行音乐》,周欢译,《当代电影》1993年第5期
    16.张燚:《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17.张又丹、刘洋:《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人民音乐》2012年第3期
    18.田萌:《由摇滚乐及超级女声引发的文化思考》,《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
    19.侯琳琦:《追求深度还是体验快感——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
    20.钱培、陈思:《“超级女声”的网络舆论分析——以人民网、搜狐、湖南电视网、博客中国网为例》,《今传媒》2005年第7期
    21.阮云松:《论网络歌曲的愉悦功能和文化定位》,《艺术百家》2007年第8期
    22.王沥沥:《网络歌曲——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城镇民谣》,《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23.梁茂春、李姝:《网络音乐——音乐传媒的一场革命》,《人民音乐》2007年第9期
    24.佘涛、程雯丽:《中国网络流行音乐的特征与生存现状》,《歌唱艺术》2011年第3期
    25.阮弘:《谈音乐商品化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的运作》,《人民音乐》2003年第1期
    26.龙华云:《大众传播语境中的流行音乐观念与创作》,《音乐创作》2009年第1期
    27.杜开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像产业的兴衰》,《红旗文稿》2010年第4期
    28.刘建国:《光盘走私与中国音像业之劫争》,《中国出版》2008年第10期
    29.周星:《中国音像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30.王炬:《我国音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第8期
    31.汪森:《从传播到传播学到音乐传播学》,《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2.何成华:《大众传媒在流行音乐传播中的角色》,《中国报业》2007年第7期(下)
    33.杨秀敏、张福永:《技术、媒介、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下我国流行音乐新特点》,《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下半月)
    34.常亮:《论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19期
    35.高字民:《扬弃而非抛弃:文化产业和文化工业关系再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6.李妮娜:《大众传媒——流行音乐的助推器》,《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第5期
    37.林滨、户晓坤:《大众传媒·意识形态·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38.马媛:《“媒体造星”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东南传播》2011年第1期
    39.刘苏:《“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新闻知识》2012年第2期
    40.王雄军:《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源流》,《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3期
    41.陈燕华:《“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科学的受众研究取向》,《东南传播》2006年第10期
    42.赖晓璐:《我国新闻传播与“使用与满足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43.邹伟、王亦高:《“娱乐”与“抵抗”——谈互联网恶搞短片的形式、特质与意义》,《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44.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45.胡正荣、李继东:《我国媒介规制变迁的制度困境及其意识形态根源》,《新闻大学》2005年第1期
    46.[美]D-卡纳平,《传媒、意识形态、统治》,逸菡摘自德《马克思主义革新杂志》1995年9月版,《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47.宋琳琳、刘乃仲:《论网络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新闻传播》2009年第6期(下半月)
    48.张滨:《媒介向何方延伸——新媒介语境下的媒介发展》,《新闻传播》2011年第10期
    49.杨雪睿:《浅析网络媒体对受众的分裂与重聚》,《现代传播》2010年第2期
    50.施玲等:《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初探》,《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51.陈亮、刘树民:《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环境下的经典阅读》,《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11期
    52.张建、林雪涛:《3G时代手机媒体的审美特征》,《新闻界》2011年第3期
    53.赵小东等:《手机媒体的传播现状及特点》,《新闻爱好者》2011年11月(下半月)
    54.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55.钱静:《手机与网络媒体融合的传播学分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56.王新建、孟晓蕾:《“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媒介决定论”》,《新闻知识》2011年第6期
    57.韩明莲:《从“文本分析”到“理解媒介”——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发展》,《东岳论丛》2010年第11期
    58.岳魁:《麦克卢汉传播学研究方法特点初探》,《新闻传播》2011年第8期
    59.王爱玲:《媒介文化:“技术理性”主导的大众文化范式》,《文化学刊》2009年第3期
    60.宋苏晨、徐剑:《新媒体时代版权保护与知识传播的结构性矛盾——基于音像盗版的社会意义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1.邵华冬、安琪:《2011—2012年电视媒体广告市场现状及趋势展望》,《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4期
    62.李剑琴:《电视广告音乐创意三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63.孙海垠等:《电视广告中的音乐特质研究》,《当代电视》2011年第9期
    64.聂晓梅:《引入MTV的电视商业广告》,《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
    65.安静:《消费主义时代和消费社会中广告功能的延伸及伦理困境》,《商业时代》2011年第4期
    66.[美]约翰·费斯克:《粉丝的文化经济》,陆道夫译,《世界电影》2008年第6期
    67.陶东风:《粉丝文化研究:阅读——接受理论的新拓展》,《社会科学在线》2009年第7期
    68.厉国刚:《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2月(下半月)
    69.陈刚:《技术迷信与明星神话——大众文化与宗教的分析》,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70.[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杨玲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71.蔡骐、刘继红:《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今传媒》2005年第2期
    72.鲍海波等:《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及其祛魅》,《新闻知识》2007年第11期
    73.王辉:《商品化运作中的明星制造》,《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下)
    74.吴志文:《偶像崇拜的符号学解读》,《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75.王洁群、王建香:《偶像的再祛魅:大众文化生产的新机制》,《新闻界》2006年第6期
    76.张慷:《消费时代下“偶像”符号的转型》,《新闻知识》2010年第6期
    77.罗雯:《消费主义时代中国传媒的文化表现》,《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78.胡敏中:《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9.王文捷:《粤港无厘头文化中相对主义意识的影像表征》,《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80.叔翼健:《网络艺术中的无厘头》,《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81.尹康庄、王文捷:《“无厘头”叙事论》,《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82.李瑗瑗:《从“无厘头”到“恶搞”的社会文化分析》,《新闻界》2010年第3期
    83.王笑楠:《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84.袁立庠、童玮玮:《网络恶搞现象的传播特点分析》,《现代传播》2010年第11期
    85.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収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6.李晗龙、高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
    87.田飞:《青年亚文化现象背景下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之设想》,《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1年10月
    88.王洪涛:《试论阿多尔诺“文化工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之关系》,《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9.谭好哲:《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社会学辑刊》2007年第5期
    90.谭好哲:《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认识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年
    91.谭好哲:《文化视角文艺观与意识形态视角文艺观的三大差别》,《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92.范永康:《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学派文艺意识形态论》,《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
    93.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94.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理论探讨》2010年第1期
    95.曾现锋:《从意识形态转型看当前中国的大众文化》,《求实》2006年第1期
    96.樊宏法:《意识形态大众传播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
    97.徐海波、黄冬玲:《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众文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98.李世涛:《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文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5期
    99.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2006年第8期
    100.周文:《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101.胡智锋、张国涛:《春节联欢晚会:“模式”之思》,《电视研究》2004年第2期
    102.王燕星:《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学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03.耿文婷:《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104.郭玉真、张冠文:《春节联欢晚会受众参与性研究》,《现代视听》2008年第4期
    105.王立新:《春晚如何?如何春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
    106.夏踢:《20世纪央视春晚中的流行音乐初探》,《电影文学》2010年第3期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2. 艾瑞咨询:《2009—2010年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发展报告》,http://news.iresearch.cn/Zt/104634.shtml
    3. 《中国大百科全书》http://gongjushu.cnki.net/refbook/default.aspx#
    4.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5.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6. 百度网:http://www.baidu.com
    7. 搜狐网:http://www.sohu.com
    1.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
    3.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复旦大学,2007年
    4.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中国大陆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赵民:《歌唱背后的“歌唱”》,复旦大学,2008年
    6. 董晶:《论流行音乐世俗转向的原因及合理性》,吉林大学,2005年
    7.罗艳妮:《大众传播媒介在新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8. 岳春梅:《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研究(1980—2005)》,西南大学,2006年
    9.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苏州大学,2008年
    10.马军红:《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传播的探究》,河北大学,2009年
    11.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2.徐晓婷:《互联网时代音乐的变化及其原因探究》,山东大学,2009年
    13.佘涛:《中国当代网络流行音乐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河南大学,2009年
    14.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5.马珺:《“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6.袁川晔:《新媒介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化发展关系探析》,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7.张嘉薇:《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音乐发展与价值观变迁》,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