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允许(Permission)作为一种程序原则是否可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这篇论文致力研究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的思想,重点讨论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允许原则”。这篇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在于详尽解读恩格尔哈特“允许原则”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医生权威和患者自主的博弈、允许原则的内涵及意义和局限性、允许原则对于中国可能产生的效用,进一步拓深、推进国内学术界对恩格尔哈特“允许原则”的研究。这篇论文写作的实践意义在于借鉴“允许原则”来重新审视中国医疗实践中“知情同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价值多元化境遇下的医患冲突或分歧提供伦理上的指导和建议,以期改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与世界接轨而生命伦理学理论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在研究方法上,这篇论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的传统宗教信仰受到世俗主义的挑战、医生的权威受到质疑(二战后,美国发生了欺骗或诱导受试者的非人道的人体试验)、病人权利运动的兴起以及美国多元文化信仰的共生等促成了人们对生命伦理问题的关注和争论。针对生命伦理学领域中的众多分歧和争议,很多生命伦理学家试图构建具有实质内容的生命伦理学共识。与主流研究方式不同,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学者恩格尔哈特教授另辟蹊径,针对生命伦理学领域中诸问题的多元化语境,提出了程序性的生命伦理学共识——“允许原则”,并做出了具有较强适用性的解决医患双方道德分歧的论证,在国际生命伦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为了阐述恩格尔哈特构建“允许原则”的合理性,作者首先详细考察了恩格尔哈特思想所处身其中的历史-理论语境,即:后现代状况与道德多元化、理性的有限性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受这些历史-理论语境的影响,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他本人承认其主要著作《生命伦理学基础》就是一部后现代的著作。从后现代出发,恩格尔哈特认为道德多元化在美国是不可避免的。在他看来,由于不同的道德共同体存在不同的道德前提和预设,所以道德异乡人之间的争论无休无止,而恩格尔哈特程序性原则的一个重要起点,恰恰在于对这种差异性的关注。与启蒙运动道德工程坚持构建一个客观的、普遍有效的道德观以解决道德分歧不同,恩格尔哈特则认为启蒙运动的道德工程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客观的、普遍有效的道德观仅存在于具体的道德共同体中。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类道德都关注自由、平等、繁荣和安全,这也许将成为一个事实,但是按照如何去判断以及结合这些关系,一种明显不同的道德规范就得以建立。”由此可见,恩格尔哈特不仅受到麦金泰尔的影响,而且也深受后现代主义者影响,力行后现代多元性、异质性和平等性之主张,相信理性无法证明某一种道德观为最优。基于这种识见,恩格尔哈特主张,道德分歧的解决只能求助于参加争论的人,人成为道德权威的来源。据此推出,恩格尔哈特还是一个有着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情结的生命伦理学家,尽管他本人并不同意这种分析。恩格尔哈特本人认为,他从未主张个人选择具有最重要的价值,只是由于我们无法继续得到上帝的恩典而且启蒙运动的道德工程已经坍塌,我们才不得不求助人来作为道德的权威。在他看来,自由只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先验条件。既然客观的、普遍有效的道德共识无法形成,那么程序性的共识就可能是解决道德分歧的路径。
     对恩格尔哈特思想产生语境的解读,以及通过解读对其思想倾向的分析,为作者理解恩格尔哈特关于医生权威和病人自主之间的博弈的思想提供了诠释基础。恩格尔哈特认可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以行使家长主义的权威,如针对“没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那些从未有过行为能力的个体,诸如婴儿、幼儿、先天的严重智力障碍者;另一类是那些一度有行为能力但在丧失行为能力之前未能提前提示应该如何治疗他们的人,如尚未“预立遗嘱”而成为植物人或昏迷的成年人)、有行为能力但明确或暗示将治疗的决策权委托给医生的患者。现在的问题是,当医生和一个有行为能力的患者发生道德分歧时,应该怎么办?他提供了四种解决的路径:强制、分歧的双方中有一方转变了自己的立场、圆满的理性论证和同意(又称为允许、人所不欲勿施于人)。针对第一种路径,恩格尔哈特指出,由于许多人注意到知识具有以历史和文化为条件的特征,对于医学知识的任何描述都会受到不同科学家共同体所属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无法给出一种中立的、纯描述的疾病说明。就此而言,即使医生能够提出他所认为的好的、对的医学决策,患者本人也未必就认同这种医学决策。强制是不可行的,它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帝国主义,是一种不讲道理的压服方式。解决医患冲突的第二种路径,情况有点复杂,因为现实中并不排除由于分歧的一方放弃自己的立场而使得医患冲突得以化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希望所有的道德争端都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是不现实的,‘因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各大文化传统并没有整合为一个文化传统。正如恩格尔哈特在《生命伦理学基础》的导言中所言:20世纪一些专制的政治领袖试图用强制手段使国家成为单一的道德共同体,但尽管经过了野蛮的镇压,多样性依然如故。所以说,强制都不能实现的事情,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从一个道德共同体转入另一个道德共同体只能是偶尔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第三种路径即借助圆满的理性论证解决医患冲突,在启蒙道德工程失去合法性之后,它的不可能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此看来,唯有第四种路径可行。也就是说,“同意(允许)”是我们解决道德分歧的最好方式。
     在恩格尔哈特看来,允许原则的实现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允许原则的参与者是具备自我意识、理性、道德感和自由的“人”:人应该属于某种道德共同体;“自由的和知情的同意”是允许原则实现的核心。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进一步比较了允许原则和行善原则、允许原则和正义原则,通过论证确立了允许原则的优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命伦理“四原则说”(有利或行善、无伤、尊重自主和公正)的局限性。
     恩格尔哈特的“允许原则”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引起了众多争议。本文作者认为“允许原则”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恩格尔哈特能够超越自身东正教的立场,站在各个共同体之上看待人们之间的争议,并构建了一个中立性的道德框架——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他确立了针对道德异乡人的正确的道德箴言: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有利于全球范围内道德异乡人之间的和平合作。第二,恩格尔哈特反对将西方的价值观作为普适的伦理观,而且他充分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他看来,全球伦理在西方是一种很强势的观念,有一些欧洲人受到启蒙主义的影响,总认为他们是唯一正确的。恩格尔哈特正好与他们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可以通过对话、交流、劝说来影响道德异乡人的道德观,同时每个人都应宽容道德异乡人的审慎的、理性的决定。第三,恩格尔哈特对允许原则的强调,让我们看到多数派的民主决策机制的局限性。在仅涉及个人重大利益而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或仅有细小伤害时,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应该拥有决定权。当然,“允许原则”不是一个圆满无暇的原则,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生命伦理问题。这样看并不会抹杀“允许原则”所应具有的价值。作者认为,针对道德异乡人的道德分歧而言,恩格尔哈特给出了一个非常圆满的论证,即确立了医生家长主义和国家卫生保健政策之权威的限度。
     具有古典自由主义倾向的“允许原则”对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作者相信,无论我们把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看作是一个权力高度集聚的大一统社会,还是看作正在走向价值多样的世俗化社会,允许原则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首先,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医疗领域的合作不可避免会面对道德异乡人的困境,这种境况完全可以参照“允许原则”来解决可能面对的道德分歧。其次,我国自1985年进行卫生体制改革以来,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紧张、医疗费用的上涨以及市场机制引入医疗机构等原因,医患冲突时有发生,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的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这种大背景下,医疗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稍有不慎,即刻触动医患之间敏感的神经,所以我们在开展器官移植、辅助生殖、人体试验等方面,应借鉴尊重、充分告知、沟通、理解等手段,增进医患之间的平等交往,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tudy the thoughts of Engelhardt, a renowned American Bioethicist, focusing on the key issue of his secular bioethics, the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This dissertation will elaborate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Engelhardt's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tension of doctors' authority and patients' independent rights, the meaning,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 of this Principle, and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in China. Such rese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f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re-examine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of informed consent in China in light of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and to give ethical guidance and suggestions to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or disagreements in the pluralistic value context, in order to bring change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ere Chinese medical techniques are conformed to the world while our bioethics are comparably weak.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this dissertation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case-study method.
     In the1950s and196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dical techniques, American traditional religious beliefs were challenged by secularism, doctors' authority was questioned (After the World War Ⅱ, inhumane human body experiments by deceiving or inducing experiment subjects were carried out in America.), movements to protect patients' rights were initiated, and plural cultural beliefs birthed in America. All these factors led people to concern and debate regarding bioethics. Facing various disagreements and disputes, many bioethicists have tried to build up a bioethics consensus with specific contents. Contrasted by mainline researches, American bioethics Engelhardt found a different approach. He proposed the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as a procedure bioethics consensus in light of the pluralistic context of many issues in bioethics and gave demonstration of a flexible solution to doctor-patient moral disputes. His research raised heated discussion among international bioethics field.
     In order to elaborate on the reasonableness of Engelhardt's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the author starts with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and theorial contexts of Engelhardt's thoughts, namely post-modernity, moral plurality, limits of rational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al liberalism. Influenced by these contexts, Engelhardt's bioethics has strong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s. He acknowledges his book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 as a post-modern work. With such an approach, Engelhardt sees moral pluralism as unavoidable in America. In his view, since different moral communities have different moral presuppositions and premises, disputes among moral strangers are endless. His concern with these differences is one major founding point for his procedure principle. Different from the practice of moral projects in Enlightenment, which is to solve moral differences by establishing objective and universally effective moral values, Engelhardt sees the moral project in Enlightenment as impossible in a cross-cultural setting since objective and universally moral values only exist in specific moral communities. He believes that "all human morals are concerned with freedom, equality, prosperity, and safety. This might become a fact. 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how we judge and combine these relationships, an obviously different moral form will be established." As we can see, Engelhardt has been influenced by Maclntyre and post-modernism. Advocating prepositions of post-modern plurality, heterogeneity, and equality, he believes that rationality fails to prove the superiority of a certain moral value.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Engelhardt claims that the solution of moral differences can only resort to pers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debates. Human beings are the source of moral authority. We can conclude from this that Engelhardt is a bioethicist with classical liberalism complex, although he himself denies such identification. Engelhardt asserts that he has never advocated the absolute value of personal choices. We have to resort to human beings as the source of moral authority due to the fact that we have ceased to receive grace from God and the collapse of moral project in Enlightenment. According to him, freedom is only a priori condition of bioethics. Since objective and universally effective common moral understanding cannot be established, procedure agreement might be the path for solving moral disputes.
     The elaboration of the context of Engelhardt's thoughts and the analysis of his inclination provided the author a hermeneutical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Engelhardt's thought of game playing between doctors'authority and patients' autonomy. Engelhardt recognizes doctors' paternalism authority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for instance, towards "incompetent individuals"(which includes two types:one being those who have never had action capacity, such as infants, babies, and people born with severe mental disabilities; the other being those who used to have action capacity but failed to indicate their desired treatment before they lost the capacity, for example, those adults who had not written a will in advance and became a vegetable or fell into a coma), patients who are competent but indicated or hinted their entrusting of decision to the doctors. The question now is this, what shall we do when moral disputes happen between a doctor and a competent patient? He gives four solutions: enforcement, one of the two parties in disputes changes his standpoint, perfect rational demonstration, and agreement (also called permission, 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to you). As for the first approach, Engelhardt points out that because many people have noticed that knowledge is conditioned by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so any descrip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ommunities that different scientists belong to. Therefore, we are not able to give a neutral, pure-descriptive illustration of any disease. Even though doctors could give what he thinks is the best and right medial strategy, the patient might not agree to it. Enforcement is impracticable because it is a typical ethical imperialism and a suppressive way without any reasoning. The second approach to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is a bit complicated since situations in which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are resolved because one of the disputing parties has given up his own stand do exist in reality.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it is unrealistic if we hope to solve all ethical disputes in this way, because history and reality have proved over and again that the major cultural traditions have not been integrated as one. Just as what Engelhardt says in the Introduction to his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in the20th century, some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leaders tried to force one country into a single moral community. However, even after cruel suppression, plurality still exists as usual. So transiting from one moral community to another purely based on ones' consciousness is a very occasional phenomenon. The third approach is to solve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through satisfactory rational reasoning. After the Enlightenment Moral Project has lost its validity, its impossibility becomes a self-evident fact. In view of this, only the fourth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hat is to say that "agreement (permission)" is the best approach possible for solving moral disagreements.
     According to Engelhardt, the fulfillment of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is based on three conditions:its participants are self-conscious, rational, moral, and free "human beings;" they should belong to a certain moral community;"freedom and informed consent" are at core in the fulfillment of the Principl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goes further to compare the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and Principle of Benevolence,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and Principle of Justice, and to establish the priority of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through demonstration. This in some degree has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Four Principles of bioethics (beneficial or benevolent, no harming, respecting independence, and just).
     Engelhardt's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has caused heated debates in bioethics. The author sees the mai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as followings: first, Engelhardt has exceeded his Orthodox background and many communities and established a neutral moral framework, which is mutual respecting and equal negotiation. He set up the right moral proverb for moral strangers: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to you. This helps peaceful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al moral strangers; second, Engelhardt is opposed to using the western moral value as a universal ethical value. He respects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each country and nation. For him, universal morality is a strong concept in the west and is seen as the only absolute right one by some Europeans due to their influence by the Enlightenment. Opposite from them, Engelhardt believes that moral values of moral strangers could be influenced by dialogue,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Everyone should be tolerant of careful and rational decisions made by moral strangers; thirdly, Engelhardt's emphasis on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helps us to see the limitation of democratic systems by majority. Each individual should have the right of decision when it only involves major personal benefits and does not harm others or only cause harm in a trivial way. Of course,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is not perfect and cannot solve all bioethics problems. This does not hurt its valu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Engelhardt has give us a very satisfactory demonstration regarding moral disputes among moral strangers, which is the setting the limit of doctors' paternalism and authority of national health care policies.
     What influence could such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with a classical liberalism tendency bring to Chin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Principle has significance for us whether we se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s a highly authoritarian or a secular society that's walking towards plural values. First of all, with more and more overseas medical exchanges, medical cooperation will unavoidably face the dilemma of moral strangers. Possible moral disputes in such situations could be solved by using Principle of Permission. Secondly, since the reform of the medial system in1985, due to reasons like the scarcity of quality medical resources, rising of medical expenses, and market-oriented medical institutions,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often take place and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deteriorated. It's pressing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is background, if we are careless in bringing advanced medical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doctor-patient conflict will be aroused. Therefore, in area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human body experiments, we need to respect, inform, communicate and understand well. This way the equal exchange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will be enhanced and trust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re-established.
引文
①注:在大多数学者看来,生命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医学伦理学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现在医学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1页。
    ③陈竺:《生命伦理学在中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第6期,第1页。
    ①参见[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
    ②注: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200多篇。1984年起担任《医学与哲学杂志》(1975年创刊)主编,担任著名的“医学与哲学”系列从书(1975年创办)的主编,也是“临床生命伦理学”系列从书(1987年创办)的主编,还是95年创刊的《基督教生命伦理学》的主编。
    ③在美国分别于1987、1990、1992和1995年举行了四次专门研讨会,1991年还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一次国际性研讨会。会议论文由奥斯特(G. Hottois)编辑出版(巴黎:弗拉因哲学文库,1993)。此注释转引自邓艳平:《当代美国生命伦理学中原则之争述评》,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38页注释①。
    ④参见[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亦可参见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and James E.Rea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FOREWORD:A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PORTRAIT OF H. TRISTRAM ENGELHARDT. JR.
    ①参见[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这些批评的具体出处,见译者前言的注释[5]。
    ②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and James E.Rea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FOREWORD:A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PORTRAIT OF H. TRISTRAM ENGELHARDT. JR.
    ②李一平:《关于道德的多元化——就<生命伦理学基础>与恩格尔哈特的对话》,《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8期,第429页。
    ③此书自1979年出版后,现已修订5版(1983、1989、1994、2001、2009),被誉为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标准 教科书。
    ① TOM L. BEAUCHAMP and 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12.
    ②参见李一平:《关于道德的多元化——就<生命伦理学基础>与恩格尔哈特的对话》,《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8期,第429、430页。
    ③参见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注释[3]。
    ①参见沈铭贤:《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访沪》,载《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8期。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道主义》,李学钧译,系列译文自1995年始相继在《中国医学伦理学》刊出;恩格尔哈特:《道德冲突世界中的生命伦理学:基本争论及十细胞辩论的要点》,赵明杰译,《医学与哲学》,2002年第10期;恩格尔哈特:《中国卫生保健政策:对北美和西欧失误的反思》,张殿增,刘聪译,《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1期:恩格尔哈特:《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上)》,郭玉宇等译,《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2期;恩格尔哈特:《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下)》,郭玉宇等译,《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3期。恩格尔哈特:《平等之后:一些关于医疗保健筹资的批判性反思》,郑林娟译,《医学与哲学》,2012年第3期。
    ①参见郭玉宇:《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简评》,《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
    ②现在尚未收集到郭玉宇博士论文的全文,中国知网还没有收录。此处所呈现的郭玉宇博士论文的四个部分,依据郭玉宇给我的回信整理而成。
    ①参见邱仁宗:《21世纪生命伦理学展望》(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期);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学科》(载《求足》,2004年筇3期);参见[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筇1页。Albert R. Jonsen认为生命伦理学出现在二战之后,参见The Birth of Bio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②杜治政:《关于生命伦理学——伦理学道德观念面临的挑战》,载《医学与哲学》,1986年筇7期,第1页。
    ③从字义上看,生命伦理学是研究产生于生物学实践领域(包括医学、护理、兽医在内的其他卫生保健职业)中伦理问题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很广,除了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学,还包括环境伦理学(包括环境污染、人与动物以及自然界中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性、生殖、遗传和人口中的伦理问题以及格种社会政治道德问题,如失业、贫穷、歧视、犯罪、战争和迫害对人体健康的负面效应。医学伦理学和其他卫生保健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成分,后者的领域更加宽广。
    ④把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比,认为医学伦理学是古老的学科,代表很窄的范围,只强调医生的道德义务和医患关系,虽然在现今这仍很重要,但已不足以囊括所有的问题。生命伦理学则是指生命科学中更广阔的道德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环境中的重要方面、人口和社会科学等。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部分包括在生命伦理学当中,与其他题目和问题共同构成生命伦理学。
    ⑤生命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现代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保健实践中提出的有关生命的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稀少医疗资源的分配,病人自主的程度,医生和护士权威的范围,堕胎和安乐死,以人为主体的实验,遗传研究和它的应用,生育控制,体外受精,关于人的再生产的新医学技术,B超,代育的母亲身份,器官捐献等。随着研究的进展,新的问题还会被提出。许多讨论围绕着诸如自主性、、平等、仁慈、正义、责任等关键性的概念。生命伦理学一般被看做是“医学伦理学”和“保健伦理学”的同义词,尽管它包括的问题超过了与医学相关的问题。在《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中,Bioethics和Biomedical ethics所指称的内容是一致的。
    ⑥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学科》,载《求是》,2004年第3期,第42页。
    ①张舜清:《儒家生命伦理学何以可能》,载《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4期,第52页。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文版序。
    ③参见邱仁宗:《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思想基础》,载《医学与哲学》,1989年第1期,第2页。
    ④[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1-2页。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作者序言。
    ②注:两人因意外均成为植物人,前者依靠呼吸机静脉点滴维持生命,后者依靠食管维持生命,尽管医院全力救治,但两人均没有恢复的可能,而且她们的身体状况且趋萎缩。死亡的过程因为新技术的应用而得以延长,人们担忧临终的痛苦会因死亡过程的延长而增加。
    ①许志伟:《面对科技,生命将何以自处—论北美生命伦理学》,载《复旦学报》,1999年第2期,第74页。
    ②杜治政:《关于生命伦理学——伦理学道德观念面临的挑战》,载《医学与哲学》,1986年第7期,第2页。
    ③[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13页。
    ①[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1页。
    ①参见(美)罗纳德·蒙森:《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二)》,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3—387页。
    ②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③ H. TRISTRAM ENGELHARDT, The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Rethinking the Meaning of Morality, THE STORY OF BIOETHICS,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3. p93.
    ①参见肖薇:《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7、8页。
    ②参见肖薇:《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2页。
    ③参见肖薇:《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5页。
    ①见“百度百科”之“病人权利法案”条目,网址为http://baike.baidu.com/view/3043378.htm。
    ①参见Daniel Wikler:《第三次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主题报告:生命伦理学和社会责任》,载《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10期,第546页。
    ①许志伟:《面对科技,生命将何以自处——论北美生命伦理学》,载《复旦学报》,1999年第2期,第72页。
    ②一般参考国外的生命伦理学分类法,包括理论生命伦理学、临床伦理学、研究伦理学、政策和法制生命伦理学和文化生命伦理学等(Callahan 1995)。见郭玉宇:《关于中国本土化生命伦理学发展路径之思考》,载《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12期。
    ①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学科》,载《求是》,2004年第3期,第44页。
    ②孙慕义:《生命伦理学的知识场域和现象学问题》,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48页。
    ③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1页。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文版序。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作者序言。
    ③恩格尔哈特:《道德冲突世界中的生命伦理学:摧本争论及干细胞辩论的要点》,赵明杰译,载《医学与哲学》,2002年第10期,第3页。
    ④(美]保罗·库尔茨:《保卫世俗人道主义》,余灵灵、杜丽燕、尹立、吴素玲译,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李学钧、喻琳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②参见道格拉斯·贝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转引自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2008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第198—199页。
    ③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
    ④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此书自1979年出版后,已修订5版(1983、1989、1994、2001、2009),被誉为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标准教科书。
    ①尊重自主源自康德,不伤害源自格特,行善源自密尔,公正源自罗尔斯。
    ②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6页。
    ③[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9页。
    ④意思是说人们一成不变地、形式化地应用这些原则,就像法师们机械地念咒语一样。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作者序言。
    ②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道德共同体是恩格尔哈特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他看来,道德共同体应具有完整的道德传统、道德实践和关于良好生活的理解,并包含着道德权威人士和行使道德权威的人士。其成员以道德朋友身份米相遇,共同持有充分的道德前提和有关证据与推理的规则,因而可以通过诉诸圆满的理性论证或共同认可的道德权威来解决道德争端。参见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④“道德异乡人”也是恩氏首先使用的概念,用来指那些在不同领域里及在宗教上、道德上或哲学上持有不同具体观点的个人。作为道德上的陌生者相遇时,他们在某一行为的道德规范上持有不同观点,诸如在安乐死、代孕母亲身份或者在道义上以及保健等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不具备共同的、内容完整的、能够容纳合理的、在j道德上能够完全解决所争论问题的道德与哲学框架。(参见恩格尔哈特著,李学钧、喻琳译,《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恩氏认为,“道德异乡人”来自不同的道德共同休,拥有不可通约的道德前提,但他过分强调了“道德异乡人”之间的异质性,事实上,不同的道德前提和道德预设也可能拥有道德共识,尽管各自论证的方式是不同的。
    ⑤“道德朋友”是恩氏首先使用的概念,用来指称这样一些人,他们享有足够的共同的充满内容的道德因而 可以通过圆满的道德论证或诉诸共同认可的道德权戚(其载制权小是由被裁判人的同意而得来的)来解决道德争端。(参见[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页,注释(1])在恩氏看来,“道德朋友”来自一个道德共同体,拥有共同的道德前提。他过分强调了“道德朋友”的同质性,事实上即使在一个道德共同体内,获得患者的允许也是必要的。
    ①K.Danner Clouser and Bemand Gert:《对原则主义的批判》,载《中外医学哲学》,1999年第2期,第15页。
    ②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6页。
    ③在恩格尔哈特这里,“俗世”一词并不专指无神论的或反宗教的思想,而是指一种可以超越具体的宗教、传统或意识形态的学说。
    ①思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文版序,Ⅶ。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作者序言。
    ③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
    ①[英)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页。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
    ①郭玉宇:《对当代学者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化解读》,载《医学与哲学》,2011年第12期。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3页。
    ②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③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②注:元叙事就是为权力、制度、统治方式乃至生活机会辩护的形而上学话语形式,旨在用一种普遍原则统合不同的领域,形成某种普遍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规范,从而为制度的认同与权力的运作提供合法性的基础。然而这种统合的结果,导致的是“总体性”的产生,是用一种强势话语来压制其他的弱势话语。利奥塔所列举的这类元叙事,包括自由、启蒙、精神辩证法、社会主义等。参见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212页。
    ③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④参见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214页。
    ⑤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①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1页。
    ②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③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81、282页。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7页。
    ③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5页。
    ①北美著名哲学家麦金泰尔将自启蒙运动以来决定全部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思想模式界定为“启蒙运动工程”,这种思想模式寻求我们提供一个道德和政治原则的中性基础。它诉诸十纯粹理性和建立一个抽象的、由规则支配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依靠运用普遍标准来证明具体行为的合理性。参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词条“启蒙运动工程”。
    ②参见[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8、29、30、31页。
    ①[德]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转引自赵景来:《关于“普遍伦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98页。
    ②秦红岭:《全球化·普遍伦理·现代道德教育》,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第46、47页。
    ③《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引自[德]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一书,何光沪译,四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转引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④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13、14页。
    ②邱仁宗:《21世纪生命伦理学展望》,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35、36页。
    ③注:此书自1979年问世以来就成为生命伦理学领域阐释原则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标准教科书,迄今已修订5版1983、1989、1994、2001、2009。
    ④尊重自主源自康德,不伤害源自格特,行善源自密尔,公正源自罗尔斯。
    ①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的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6页。
    ②注:人们一成不变地、形式化地应用这些原则,就像法师们机械地念咒语一样。
    ③[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9页。
    ④[美国]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①(美国)斯蒂芬·马塞多:《自由主义美德》,马万利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5、16贝。
    ②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2011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第88页。
    ③王冠生:《公共理性:罗尔斯与哈贝马斯理论的比较研究》,载黄瑞琪主编:《沟通、批判和实践:哈贝马斯八十论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521页。转引自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2011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第94页。
    ④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
    ⑤[美国]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①参见高扬先:《走向普遍伦理——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②范瑞平:《如何建立生命伦理学普适规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十一次述评》,载《医学与哲学》,2004年第10期,第26页。
    ③H.Tristram Engelhardt:《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上),郭玉宇等译,载《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2期,第1页。
    ④H.Tristram Engelhardt:《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下),郭玉宇等译,载《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3期,第19页。
    ①K.Danner Clouser and Bemand Gert:《对原则主义的批判》,载《中外医学哲学》,1999年第2期,第25页。
    ②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6页。
    ③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④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①肖健:《比彻姆和查瑞斯的生命伦理原则主义进路评析》,载《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1期,第45页。
    ①思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③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④ KEVIN WM. WILDES, S.J., Engelhardt's Communitarian Ethics:The Hidden Assumptions, edited by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James E. Res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P82.
    ①恩格尔哈特考察俗世性、俗世主义和俗世化至少有七种意思,它们通过家族相似而联在一起。恩氏是在第一意思上使用俗世,即俗世性作为一种道德的中性框架,属于不同的宗教和意识形体的人们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合作。
    ②恩格尔哈特著:《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4页。
    ③ KEVIN WM. WILDES, S.J., Engelhardt's Communitarian Ethics:The Hidden Assumptions, edited by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James E. Res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P77.
    ④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①郭玉宇:《思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简评》,《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59页。
    ②[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翟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9页。
    ③参见“维基百科”之词条“古典自由主义”,网址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
    ①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52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李学钧、喻琳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③[美)罗伯特·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美国纽约,基础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英文版,第Ⅸ页。转引自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33、734页
    ④[美]罗伯特·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美国纽约,基础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英文版,第26页。转引自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33页。
    ①参见张大庆:《中西医学伦理学史比较研究》,1996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论文,第114页。
    ②参见唐凯麟:《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623页。
    ③参见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第592页。
    ①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序言。
    ②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3页。
    ③参见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序言。
    ④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4页。
    ①思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③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and James E. Rea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imic Publishers,1997, Introduction, P8-9.
    ④参见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4页第429页。
    ②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第414页第430页.
    ③[加]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2、3页。
    ①《牛津英语辞典》把家长主义定义为“家长式的管理原则和做法;像一位父亲一样来统治的政府;像一位父亲对待其子女一样来为一个民族或共同体提供需要或支配生命的要求或尝试”。参见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2页。
    ②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98页。
    ④注:这里的“其他人”是指对没有预立遗嘱的人拥有权威的人。恩格尔哈特认为,在没有前定协议的情况下,那些照顾和抚养了以前是有行为能力的人的个人对于前者具有权威,因为这类人不再拥有他们自己,而只能处于他人的掌握和权威之下。
    ⑤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
    ①张大庆:《中西医学伦理学史比较研究》,1996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论文,第41页。
    ②张大庆:《中西医学伦理学史比较研究》,1996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论文,第52页。
    ③注:这里的“行为能力”可能的意思是,成年的理性的病人没有医学方面的判断能力。
    ④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
    ①(美)罗纳德·蒙森:《十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0。
    ②有时被翻译为穆勒。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96、97页。
    ①卡尔弗(C.M. Culver)和格特(B. Gert),“家长主义行为”,《哲学与公共事务》6(1976),第49—50页。转引自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①西方主流意义上的自主是个人主义的或原了式的自主。事实L,所有的自主理论一致认为,有两个条件对于自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1)自由(独立于控制性的影响)(2)力量(有目的行动的能力)。源自TOM L. BEAUCHAMP and 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63后来一些女性主义者基于关怀伦理学提出了关系型自主或家庭型自主。此处的自主是西方主流意义上的自主。
    ②(美)罗纳德·蒙森:《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28页。
    ①注:日本和德国的军医究竟是自愿还是被迫主持人体试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已经明确的是,以“死亡天使”门格尔为首所进行的人体试验研究是一种科学狂人的表现,没有任何限制的医学研究满足了某些所谓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医学一旦与国家的专制相结合,很可能会导致生灵涂炭。
    ①[美国]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②[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页。
    ③何伦:《中国生命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向》,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2期,第38页。
    ①[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40页。
    ①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②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筇85页。
    ③[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④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82、383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③利己主义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足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参见“百度百科”之“利己主义”词条,网址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36887.htm
    ④[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40、41页。
    ① KEVIN WM. WILDES, S.J., Engelhardt's Communitarian Ethics:The Hidden Assumptions, edited by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James E. Res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P77.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李学钧、喻琳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筇59、60页。
    ③(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注85。
    ①[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0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③[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④ Kevin Wm. Wildes S.J., Engelhardt's Communitarian Ethics:The Hidden Assumptions, edited by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James E. Res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p.77.转引自郭玉宇、孙幕义:《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59、60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②亢丽娟:《麦金泰尔走出现代道德哲学危机的尝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第43页。
    ③[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5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①医生将病情直接告知病人本人,尊重病人的个人自主,代表了美国的主流价值取向。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位研究者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撰文认为,“西方生命伦理”可能伤害而不是有利于美国土著“那法赫”部落的成员。作者注意到西方生命伦理学的一个主要观点即是强调将真相告知病人,不论这个真情里是否包含坏的消息,以使病人及时作出应该做的决定。美国土著“那法赫”人认为,给病人直接谈论死亡的危险,或者让垂死的病人自行选择,将提高“不幸”的发生率,他们始终认为,这些不利于病人的述说正是不应谈论的事情。参见丹尼尔·维克勒:《国际生命伦理学和伦理的相对性》,石大璞、喻琳译,载《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年第2期。
    ②(美)罗纳德·蒙森:《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二),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9、610页。
    ③(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①“百度百科”之词条“纽伦堡法典”,网址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122886.htm
    ②“百度文库”之词条“赫尔辛摹宣言”,网址见http://wenku.baidu.com/view/24430a04cc175527072208b8.html
    ③参见(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筇307页。
    ④这里的强迫不仅指直截了当的暴力威胁,而且欺骗、打破契约的威胁或不提供应有的信息的做法都被视为未经同意的和未经辩护的强制来对待无辜者。[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9页。此处的欺骗与知情的第三种意思“适当的欺骗或隐瞒”有本质的区别,这里的欺骗绝不是为了维护患者所认可的最佳利益,而是医生所认可的最佳利益。
    ⑤“萨尔德诉哈迪”,397A.2d 1014,1020(Md.1977)。转引自[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5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6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9页。
    ③参见[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0、321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②李瑞全教授对医学领域中道德争议的划分:一切的道德争议,可以大体分为对相关事件的不同认知上的差异和不同的道德观点的分歧。认知方面的差距也许可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沟通,诸如胚胎如何成长,何时出现各种官能,如神经系统等,已达到某种合理的共识。在价值认同上则很困难,不同的道德观点又常是一种世界观的反映,双方宛若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中,彼此没有交集,不能共量。参见李瑞全:《儒家生命伦理学》,鹅湖出版社,1999年,第9页。笔者认为,恩格尔哈特所探讨的道德分歧属于李瑞全教授道德争议的第二种情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4、115页。
    ③[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译者前言第6、7页。
    ②恩格尔哈特:《平等之后,一些关于医疗保健筹资的批判性反思》,郑林娟译,载《医学与哲学》,2012年第3期。
    ③徐友渔:《评诺齐克以权力为核心的正义观》,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34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7、398页。
    ③[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①恩格尔哈特:《平等之后,一些关于医疗保健筹资的批判性反思》,郑林娟译,载《医学与哲学》,2012年第3期。
    ②H.Tristram Engelhardt.Jr.:《有限性财政支持和负责任的选择:福利国家后的卫生保健》,张殿增译,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6期,第10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122页。
    ①[德]伊曼努尔·康德:《什么是启蒙》,载《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孙少伟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9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骏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2页。
    ①[美)塞缪尔·亨延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三出版社,2010年,筇161、162页。
    ①参见李一平:《关于道德的多元化——就<生命伦理学基础>与恩格尔哈特的对话》,载《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8期,第429、430页。
    ②郭玉宇、孙慕义:《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60页,具体出处见郭于宇本文的注释4。
    ③参见李一平:《关于道德的多元化——就(生命伦理学基础)与恩格尔哈特的对话》,载《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8期,第431页。
    ①(美]思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3页。
    ①沈铭贤:《我是一个绝对主义者和普遍主义者——恩格尔哈特谈允许原则》,载《医学与哲学》,2000年第1期,第47页。
    ②沈铭贤:《我是一个绝对主义者和普遍主义者——恩格尔哈特谈允许原则》,《医学与哲学》,2000年第1期,第47页。
    ③张言亮、卢风:《道德相对主义的界标》,载《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1期,第27页。
    ④郭玉宇、孙慕义:《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60页。
    ①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词条之“女性主义”,第370页。
    ②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词条之“女性主义伦理学”,第371页。
    ③郭玉宇、孙幕义:《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62页。
    ①郭玉宇、孙幕义:《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第61页。
    ②参见(美)罗纳德·蒙森:《十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二),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95页。
    ①(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2页。
    ①参见(美)罗纳德·蒙森:《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二),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邱仁宗:《开辟中国和亚洲生命伦理学的新纪元》,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第1期,第1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53页。
    ①Daniel Wikler:《国际生命伦理学和伦理学相对主义》,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12期,第666页。
    ②范瑞平、王明旭: 《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6期,第13页。
    ③范瑞平、王明旭:《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6期,第13、14页。
    ①聂精葆:《反思和探求医学道德的根基——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对中国的意义》,载《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年第5期,第51、52页。
    ②聂精葆:《反思和探求医学道德的根基——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对中国的意义》,载《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年第5期,第52页。
    ③程新宇:《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价值及其局限》,载《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28页。
    ①(日)坂本百大:《迈向新的生命伦理学》,文龙革译,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5期,第52页。
    ①张舜清:《儒家生命伦理学何以可能》,载《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4期,第53页。
    ②范瑞平、王明旭:《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6期,第14页。
    ③赵汀阳:《我们和你们》,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28页。
    ④程国斌、崔新萍:《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缺陷及其历史使命》,载《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范瑞平、王明旭:《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6期,第14页。
    ②程新宇:《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价值及其局限》,载《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27页。
    ③范瑞平、王明旭:《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6期,第13页。
    ①中国医师协会网站之“中国大陆恶性医患冲突简编”, 网址见http://www.cmda.gov.cn/zilvweiquan/weiquananli/2012-02-23/10344.html
    ② 参见中国医师协会网站之“中国医师协会执业状况调研” 网址见http://www.cmda.gov.cn/wangshangzhuanti/xiehuixinwenzhuanti/zyzkdy/
    ①《履行知情同意的指导意见》,载《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10期,第2页。
    ①参见郭玉宇:《对当代学者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化解读》,载《医学与哲学》,2011年第12期。
    1.1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朱晓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 (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Brendan P. Minogue, Gabriel Palmer-Fernandez and James E. Reagan, Reading Engelhardt, Kluwer Acadimic Publishers,1997。
    4. TOM L. BEAUCHAMP and 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5. Albert R. Jonsen, The Birth of Bio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6. (美)罗纳德·蒙森:《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二)》,林侠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H. TRISTRAM ENGELHARDT, The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Rethinking the Meaning of Morality,《THE STORY OF BIOETHICS》,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3。
    9.肖薇著,《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美]保罗·库尔茨:《保卫世俗人道主义》,余灵灵、杜丽燕、尹立、吴素玲译,东方出版社,1996年
    11.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李学钧、喻琳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道格拉斯·贝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3.[美国]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14.[英]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页。
    15.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
    17.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8、29、30、31页。
    19.[德)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美国]斯蒂芬·马塞多著:《自由主义美德》,马万利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22.《沟通、批判和实践:哈贝马斯八十论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23.高扬先:《走向普遍伦理——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4.[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翟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25.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6.唐凯麟:《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28.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30.[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著:《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31.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
    32.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3.李瑞全:《儒家生命伦理学》,鹅湖出版社,1999年,
    34.(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5.[德]伊曼努尔·康德:《什么是启蒙》,载《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孙少伟译, 九州出版社,2007年
    1、陈竺:《生命伦理学在中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第6期。
    2、邓艳平:《当代美国生命伦理学中原则之争述评》,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李一平:《关于道德的多元化——就(生命伦理学基础)与恩格尔哈特的对话》,《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8期。
    4、沈铭贤:《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访沪》,载《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8期。
    5、恩格尔哈特:《道德冲突世界中的生命伦理学:基本争论及干细胞辩论的要点》,赵明杰译,载《医学与哲学》,2002年第10期。
    6、恩格尔哈特:《中国卫生保健政策:对北美和西欧失误的反思》,张殿增,刘聪译,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1期。
    7、恩格尔哈特:《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上)》,郭玉宇等译,载《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2期。
    8、恩格尔哈特:《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F)》,郭玉宇等译,载《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3期。
    9、恩格尔哈特:《平等之后:一些关于医疗保健筹资的批判性反思》,郑林娟译,载《医学与哲学》,2012年第3期。
    10、郭玉宇:《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简评》,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
    11、邱仁宗:《21世纪生命伦理学展望》,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2、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学科》,载《求是》,2004年第3期。
    13、杜治政:《关于生命伦理学——伦理学道德观念面临的挑战》,载《医学与哲学》,1986年第7期。
    14、张舜清:《儒家生命伦理学何以可能》,载《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4期。
    15、邱仁宗:《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思想基础》,载《医学与哲学》,1989年第1期。
    16、Daniel Wikler:《第三次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主题报告:生命伦理学和社会责任》,载《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10期。
    17、郭玉宇:《关于中国本土化生命伦理学发展路径之思考》,载《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12期。
    18、孙慕义:《生命伦理学的知识场域和现象学问题》,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9、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2008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20、艾川:《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生命伦理学基础>一书的启发》,载《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8期。
    21、K. Danner Clouser and Bernand Gert:《对原则主义的批判》,载《中外医学哲学》,1999年第2期。
    22、郭玉宇:《对当代学者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化解读》,载《医学与哲学》,2011年第12期。
    23、秦红岭:《全球化·普遍伦理·现代道德教育》,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
    24、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2011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25、范瑞平:《如何建立生命伦理学普适规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十一次述评》,载《医学与哲学》,2004年第10期。
    26、肖健:《比彻姆和查瑞斯的生命伦理原则主义进路评析》,载《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1期。
    27、张大庆:《中西医学伦理学史比较研究》,1996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论文。
    28、何伦:《中国生命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向》,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2期
    29、亢丽娟:《麦金泰尔走出现代道德哲学危机的尝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
    30、丹尼尔·维克勒著:《国际生命伦理学和伦理的相对性》,石大璞、喻琳译,载《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年第2期。
    31、徐友渔:《评诺齐克以权力为核心的正义观》,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2、沈铭贤:《我是一个绝对主义者和普遍主义者——恩格尔哈特谈允许原则》,载《医学与哲学》,2000年第1期,
    33、张言亮、卢风:《道德相对主义的界标》,载《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1期。
    34、邱仁宗:《开辟中国和亚洲生命伦理学的新纪元》,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第1期。
    35、范瑞平、王明旭:《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6期。
    36、聂精葆:《反思和探求医学道德的根基——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对中国的意义》,载《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年第5期。
    37、程新宇:《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价值及其局限》,载《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8、(日)坂本百大:《迈向新的生命伦理学》,文龙革译,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5期。
    39、程国斌、崔新萍:《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缺陷及其历史使命》,载《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0、《履行知情同意的指导意见》,《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10期
    “百度百科”,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122886.htm
    “百度文库”,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24430a04cc175527072208b8.html
    “维基百科”,网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
    “ 中国医师协会”,网 址:http://www.cmda.gov.cn/zilvweiquan/weiquananli/2012-02-23/10344.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