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士族势力的崛起是汉唐之际政治领域的一件大事。士族不但是中古政坛的主角,也是中古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本文以士族为研究对象,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着力考察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的关联。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
     引言主要阐释本文的研究方法、视角,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结语部分概括总结全文。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士族的文化底蕴及其在中古的变迁。士族的文化底蕴根植于儒学,儒学是塑造士族、维系其社会地位不可或缺的文化手段,累世经学、累世公卿是许多家族的共性特质。伴随着士族政治地位的升降,玄学、佛教、道教等文化因子都曾对士族的文化品格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士族最终在儒、玄、佛、道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双修、兼修的实践方式中,士族的儒家底色并未改变。士族之所以能百世传美、簪缨不替,亦有赖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
     第二章以士族中的文学家族为研究对象。士族是魏晋南朝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家风与家学,乃是士族的文化标志。士族凭借家学、家风的延续,始终控制着文化领域的话语权,这种状况势必对士族文学产生影响,中古文学形式骈俪化、情趣贵族化的特点,与整个士族主导文风关系甚大。文学家族勃兴是中古文学的特征之一,文学家族兴盛的态势始于魏晋,尤盛于江左五朝,累世有文才的现象屡见于大家族。在家族文学普遍繁荣的表象下,不同家族的文学表现各有偏好;不同文化、地域类型的家族之间,其文学表现也有差异。本文依据数据统计,梳理出中古时期最主要的三十余个文学家族的情况,他们的文学创作基本代表了这个阶段的最高成就。
     第三章论述文学家族的沉浮状况及其原因。中古家族文学出现繁荣局面,是就整个士族阶层而言的,其中各个家族的具体情况并不一致,有些家族的文学传统能横亘数个朝代,而有些家族的文学活动则仅仅维持了数十年。文学家族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群体,随着时间的延宕,有些家族逐渐淡出文苑,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家族跻身文坛。在这个过程中,政治因素往往是最大的推动因素,政局动荡、朝代更替、人口迁徙往往成为文学家族群体建立新秩序的契机。而在政治因素之外,士族的社会关系也会影响到不同家族文学地位的升降。
     第四章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分析士族文士的地域分布状况。中古政局动荡,士族文士的地域分布亦随时局而变化。南渡之前的文学中心集中在以洛阳为核心的中州地区。在三国纷争时期,洛阳的文化中心地位下降,邺城、许都一度成为士族文士最集中的地区,亦有一些中州文士避祸荆州、冀州等地。永嘉南渡之后,江南地区的文化地位迅速上升,建康取代洛阳成为全国的文学中心,其中徐州、扬州、荆州三地是江左五朝士族文士最集中的地区。江左时期,在士族文士相对集中的几个区域,文学的地域色彩也各不相同。
     第五章论述士族文士集群——文学集团。在魏晋南朝期间,先后出现过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文学集团。因文学集团的数量众多,成员复杂,再加上凝聚在一起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故文学集团的种类亦颇为繁富,本文共统计出二十余个活跃在不同时期的文学集团。这些文学集群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稍有差别,多数集团的活动领域基本不出于文学、学术的界限,但也有少数集团的集会和行为,带有强烈的政治意愿,有些文学集团甚至直接参与了政治斗争。文学集团内部的成员在理论和创作上的趋同性,促成了某些文学潮流的出现;不同文学集团之间的论辩与争鸣,也促进了中古文学理论的发展。
The rising of Gentry is a great event in the political area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Gentry is not only the medieval political protagonists, but also medieval culture heritage.Taking Gentry as the subject investigated. This paper adopts cavalier perspective to exert itself in researching the relevance of Gentry and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The whole paper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 sub- introduction, text, conclusion.
     The sub-introduction part principally illuminates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is Paper, and definites the core concept.
     The conclusion part sums up the whole Paper.The text par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Chapter I Generally discuss gentry culture details and its changes in the Middle Ages.Gentry culture is rooted in Confucianism.Confucianism is an indispensable culture means to Shape the Gentry and maintain their social status.Studying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and minister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i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iosyncrasy of many families.Along with " the take-off and landing " of the Gentry political status,Metaphysics,Buddhism,Taoism and other cultural factors all effected Gentry Culture Character in a certain extent.but Gentry finally found the balance among Confucianism,Metaphysics,Buddhism,Taoism.In the practical ways of cultivation, the gentry's Confucian background hasn't changed. The reason of the irreplaceable status of Gentry hangs on its culture tradition itself.
     Chapter II is in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Literature. Wei,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cademic adopted family as their main carrier.family morale and family study is the cultureal sign of Gentry. Gentry controlled the Words Power of cultural area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by means of their family morale and family study.This situation is bound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gentry liter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eval literature formed of parallelism and aristocratic taste is largely related to Gentry leading the whole style of writing. emergence of family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eval Literature. The flourishing trend of family literature began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t is especially flourished in Jiang-Zuo 5th Dynasties.Keeping literary Talent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can be seen in Big Family time and again.
     Following the outward of the universal prosperity of Family Literature ,different families prefer different literatur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local areas prefer different literature too.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we sort out the circumstances of more than 30 literature families, They basically represent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of this stage .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d on the literary family ups and downs and the reasons .In terms of the whole gentry hierarchy ,medieval literary family emerged prosperity. But each family had its own character ,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other family .Some literature family span along the whole period of that Dynasty , some only lasted for ten years or so .The literature families is a colony changed in some extent .As time goes by , some families faded out while some others ranked among the families.along the whole process , political factor is almost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 the change . Political instability , Dynasties turnover and migration frequently became the chance for the gentry to build their new order .Besides ,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gentry families also brought ups and downs to them.
     Chapter IV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 it Analys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entry scholars . Political situation upheavalled in mediaeval times.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entry scholars also changed as how the situation changed . Before migrating to the South , The literature heart centred on the Zhongzhou Area with a core of Luoyang City . In the dispeace of Three Dynasties, Luoyang dropped its status as the cultural center .YeCheng and XuDu had for a time been the most centralized area of gentry .There were also some gentry from Zhongzhou migrated to Jingzhou and Jizhou and other places for escaping disaster .After Yongjia migrating to the South , Jiangnan region had a rapid increase in cultural status .Jiangkang became the literatur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replaced Luoyang .Among the places , Xuzhou , Yangzhou and Jing-zhou are cities where most gentry gathered in Jiangzuo 5th Dynasty. In the Jiang-zuo Period, local characters of literature varied in different areas where gentry gathered .
     Chapter V deals with gentry Scribes Cluster --- literature group . During Wei , Jin and South Dynasties , more than ten literature group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the literature group types are quite complex rich because of its large amount , different members and different origins of their gathering . In this paper,more than twenty active literary groups are sorted out at different periods .It varies a little in the activity way and activity content for the literature groups . Most of the activitis are within the boundary of literature and scholar .But a few groups also took strong lotical desire with their assemblies and activities .Some groups even firsthand participated in political struggles .Members in the literature groups formed the theory and creativity convergence , and thi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certain literary trends .Debate and contend among different literature groups als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Literary Theory .
引文
1萧子显《南齐书·王俭传》卷二十三,第2册,第438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2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九,第4页,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
    3赵翼《陔余丛考》卷十七,第322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4王树民《二十二史劄记校证》上册,第253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5沈约《宋书·武帝纪》卷三,第1册,第6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6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第4页。
    7内藤湖南《中国中古的文化》,《中国史通论》,第31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赵翼《陔余丛考》卷十六,第295页。
    9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8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王锺陵《文学史新方法论》,第169~173页,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王锺陵《文学史新方法论》,第171~172页。
    3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吾土与吾民》,第72~73页,三联书店1991版,该书据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4月修订版影印。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91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九十五,第3841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0,第6318页。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2,第5202页。
    
    1房玄龄等《晋书·杨佺期传》卷八十四,第7册,第220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废虏幔?41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9,第5674~567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4魏收《魏书·卢玄列传》卷四十七,第3册,第1064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1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许世英《“九品中正”的研究》,刊于《清华周报》三十六卷9-10期,1931年。
    2恽崶《两晋士大夫》,刊于《金声》,壹卷1期,1931年5月。
    3武仙卿《汉魏大族概况》,刊于《(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21期,1935年2月7日。
    4武仙卿《南朝大族的鼎盛与衰落》,刊于《食货》壹卷10期,1935年。
    5谷霁光《六朝门阀》,刊于《武大文史哲季刊》,五卷4期,1936年6月。
    6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刊于《清华学报》十一卷4期,1936年。
    7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论宇文周之种族》,刊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4分,1938年。
    8杨延贤《南北朝之士族》,刊于《东方杂志》,三十六卷7期,1939年4月。
    9方壮猷《中国中古时期的门阀》,刊于《中山文化季刊》,壹卷4期,1944年5月。
    10蒙思明《六朝世族形成的经过》,刊于《文史杂志》,壹卷9号,1941年10月。
    11孟晖《东晋的豪族》,刊于《南风》壹卷4期,1945年。
    12李源澄《西晋南朝社会阶层考》,刊于《文史杂志》五卷5-6期,1945年6月。
    13翦伯赞《论西晋的豪门政治》,刊于《大学》六卷5期,1947年10月。
    14姜蕴刚《中国士族社会之起落》,刊于《学艺》十九卷1期,1949年5月。
    15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先后刊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本第1分(1931年),第3本第4分(1933年),第5本第2分(1935年)。
    16本段提及的陈寅恪的单篇论文,均可见于《陈寅恪文集》之二,《金明馆丛稿初编》一书。
    1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85~126页,三联书店1955年版。
    1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64~78页。
    1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第93~123页,三联书店1959年版。
    2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王伊同《五朝门第》,第7页。
    3参见《新亚学报》五卷2期,1963年。
    4两文均收于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一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另:陈启云《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论析》一书亦收入上两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三篇文章均收于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一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另:三文还收于《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7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8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年。
    9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
    10越智重明《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社会》,日本,吉川弘文馆,1963年。
    11矢野主税《门阀社会史》,日本,长崎大学史学会,1963年。
    12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3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第203~220页。
    15程章灿《陈郡阳夏谢氏:六朝文学士族之个案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6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版。
    2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丁福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5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本文把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看作士族的前身,主要依据唐长孺的观点。在“九品中正制”尚未实施以前,行文中暂不使用“士族”这一称谓,权以“大族、名士”代之,以期合于史实。但是,在士族制度化尚未出现的汉末,士族群体确已出现,其文化特质也已显现出来,并影响及于当时的文化、文学领域。魏晋思潮与士风开启于汉末,也是文史界的共识,故本文的研究上溯到汉代。关于士族的起源,可参见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士族的形成和升降》两篇文章,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5~52页,第53~63页;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新亚学报》第一卷第二期,1956年;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第十四卷第四期;蒙思明《六朝世族形成的经过》,《文史杂志》第一卷第九期;谷霁光《六朝门阀》,《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五卷第四号;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第十章“士族之新地位——东汉门第之兴起”,第169~191页;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第四章“六朝门阀造成的原因”,第66~84页。另外,陈寅恪、柳诒徵、周一良、何启民、许倬云等亦有论述。
    2关于汉初大族势力的消陨状况,可参阅洪迈《容斋随笔》卷七,第96~97页“汉晋太常”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关于士族形成的诸多因素,可参阅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版,第2~3页。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新亚学报》壹卷2期,第213~214页,1956年。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第8章“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第131~153页;第10章“士族之新地位”,第169~191页。
    1范晔《后汉书·孝和帝纪》卷四,第1册,第187页载:“昭帝增员满百人,宣帝倍之,元帝更设员千人,成帝更增员三千人。”
    2班固《汉书·马宫传》卷八十一,第10册,第3366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3钱穆《秦汉史》,第213页,三联书店,2004年版。
    4钱穆《国史大纲》,第148页。
    5《汉书·韦贤传》卷七十三,第10册,第3107页。
    6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288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王树民《二十二史札记校证》卷四,第90~91页。
    8《后汉书·樊宏传附族曾孙準传》卷三十二,第4册,第1125页,中华书局1965年版。
    9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08~214页。
    1《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卷八,第1册,第243页注引,中华书局,1982年版。
    2《后汉书·王允传》卷六十六,第8册,第2172页。
    3《三国志·魏书·王郎传附孙叔然、周生烈、董遇、隗禧传》卷十三,第2册,第422页注引《魏略》。
    4《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佩传》卷二十三,第3册,第674页注引《魏略》。
    5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四编“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第70~108页。
    6《后汉书·逸民传·周党传》卷八十三,第10册,第2761页。
    7虞世南《北堂书钞》卷六十八,《四库全书》,第8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后汉书·黄琼传》卷六十一,第7册,第2032页。
    9《后汉书·陈寔传附子纪传》卷六十二,第7册,第2067页。
    1《后汉书·郭符许列传》卷六十八,第8册,第2234页。
    2《后汉书·郭符许列传》卷六十八,第8册,第2235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7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4《后汉书·党锢传》卷六十七,第8册,第2186页。
    5《后汉书·伏湛传》卷二十六,第4册,第893页。
    6《后汉书·郅恽传》卷二十九,第4册,第1032页。
    7《后汉书·桓容传》卷三十七,第5册,第1249页。
    8《后汉书·杨震传》卷五十四,第7册,第1759页。
    9《后汉书·朱晖传附孙穆传》卷四十三,第6册,第1467页注引《穆集》。
    10《后汉书·文苑传·刘梁传》卷八十,第9册,第2635页。
    11徐干《中论·谴交》卷下,《四部丛刊初编》子部。
    1《后汉书·陈蕃传》卷六十六,第8册,第2159页。
    2《后汉书·党锢传·范滂传》卷六十七,第8册,第2203页。
    3《后汉书·党锢传》卷六十七,第8册,第2185页。
    4钱穆《国史大纲》上册,第179页。
    5钱穆《国史大纲》,第184页。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53页。
    7《汉书·雋不疑传》卷七十一,第10册,第3038页。
    1《后汉书·邓禹传》卷十六,第3册,第599,605页。
    2《后汉书·寇恂传》卷十六,第3册,第624页。
    3《后汉书·冯异传》卷十七,第3册,第639页。
    4《后汉书·贾复传》卷十七,第3册,第667页。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38页。
    6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4~9页,黄山书社,1983年版,版本下同。
    7参见万绳楠《魏晋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一文,载《历史教学》1964年,第1期。
    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29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1页。
    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三卷,第184页。
    3《晋书·儒林传》卷九十一,第8册,第2346页。
    4王树民《二十二史劄记校证》卷十五,第314页。
    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三,第143页。
    6李延寿《南史·王弘传》卷二十一,第2册,第58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7王吉生卒年不详,据《汉书·王吉传》载:“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征贡禹与吉,吉年老,道病卒。”据此推测,王吉当主要活动于昭、宣之世。
    8《汉书·王吉传》卷七十二,第10册,第3066页。
    9《汉书·儒林传·赵子传》卷八十八,第11册,第3614页。
    10《汉书·艺文志·第十》卷三十,第6册,第1717页。
    11颜师古注云:“王吉字子阳,故谓之王阳。”
    1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第240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2参见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载于《历史教学》1964年1期,
    3关于“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史学界说法不一。《通典》、《资治通鉴》、《文献通考》使用“九品官人法”,正史的记载多称“九品”、“九品之制”。因不关本文主旨,行文中不作深究。
    4关于“九品中正制”创立的时间,史学界看法有分歧,主要有“陈群始建”、“曹操始建”两种意见。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一文持前说,谷霁光《中正九品考》、许同莘《论魏晋九品用人之制》、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则持后说。本文依前说。
    5《三国志·魏书·陈群传》卷二十二,第3册,第635页。
    6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六五,《四部丛刊三编》子部。
    7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历史教学》1964年1期,第8页。
    
    1葛洪《抱朴子·外篇》卷十五,第127页,《诸子集成》第8册。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考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参见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5~52页。
    4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第8页,中华书局2008年版。
    5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第105页,台北:中国学术奖助委员会,1966年版。
    6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考一。
    7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四,选举考七。
    8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考一。
    9王树民《二十二史札记校证》上册,第167页。
    
    1《晋书·食货志》卷二十六,第3册,第790页。
    2《晋书·王戎传》卷四十三,第4册,第1234页。
    3《晋书·石苞传附子崇传》卷三十三,第4册,第1008页。
    4《晋书·食货志》卷二十六,第3册,第790、791页。
    5王伊同《五朝门第》,第127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第9页,三联书店1959年版。
    1王树民《二十二史札记校证》上册,第172页。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自序》,第1页。
    3《晋书·王敦传》卷九十八,第8册,第2554页。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九十一,第2884页。
    5《晋书·庾敳传》卷五十,第5册,第1396页。
    6《晋书·王戎传附从弟衍传》卷四十三,第4册,第1237页。
    7《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5页。
    8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52页。
    
    1《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5、1746页。
    2《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6页。
    3《晋书·虞悝传》卷八十九,第8册,第2316页。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69页。
    5《晋书·姚兴载纪》卷一○七,第10册,第2980页。
    6《宋书·武帝纪》卷三,第1册,第60页。
    7《魏书·崔浩传》卷三十五,第3册,第811页。
    
    1万绳楠《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173页。
    2《南史·何尚之传》卷三十,第3册,第796页。
    3姚思廉《陈书·后主本纪》卷六,第1册,第120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410页。
    5《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55页。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368页。
    7《宋书》卷一,第1册,第10页。
    8《南齐书》卷二,第1册,第38页。
    9钱穆《国史大纲》,第267页。
    10万绳楠《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205页。
    11钱穆《国史大纲》,第268页。
    
    1王树民《二十二史札记校证》上册,第173页,“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
    2《南史·恩幸传》卷七十七,第6册,第1914页。
    3《南齐书·幸臣传》卷五十六,第3册,第978页。
    4《南史·恩幸传》卷七十七,第6册,第1929页。
    5万绳楠《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216页。
    6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337页。
    
    1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第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卷九十九,第8册,第2722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4《晋书·傅玄传》卷四十七,第5册,第1317页。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19页,三联书店1955年版。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21页。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22页。
    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23页。
    
    1《晋书·王衍传》卷四十三,第4册,第1236页。
    2钱穆《魏晋玄学与南渡清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三卷,第66页。
    3《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阮瑀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00页。
    4《三国志·魏书·杜畿传附孙预传》卷十六,第2册,第508页。
    5徐震堮《世说新语·任诞》,第393页注引。
    6《晋书·阮籍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60页。
    7《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第3册,第605页注引《魏氏春秋》。
    8徐震堮《世说新语·任诞》,第391页。
    9《晋书·阮籍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62页。
    10徐震堮《世说新语·任诞》,第394页注引。
    11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全三国文》卷四十七,第1321页。
    1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下册,卷七,第52页。
    2《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07页。
    3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全三国文》卷四十七,第1322页。
    4嵇康《家诫》,《全三国文》卷四十七,第1342页。
    5鲁迅《鲁迅全集》第3册,第5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46页注引。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5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魏征等《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二,第4册,第947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3沈垚《落颿楼文集》卷八,1918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
    4《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卷二十七,第3册,第745页。
    5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75页。
    6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册,第4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7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第12页,按语为汤著原文所加。
    8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43页。
    
    1《晋书·何充传》卷七十七,第7册,第2030页。
    2《晋书·何准传》卷九十三,第8册,第2417页。
    3《晋书·王恭传》卷八十四,第7册,第2186页。
    4《晋书·周浚传附子嵩传》卷六十一,第6册,第1662页。
    5《晋书·王恭传》卷八十四,第7册,第2186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卷上,的124页。
    7徐震堮《世说新语》卷上,的127页。
    8王伊同《五朝门第》,第274页。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40页。
    10《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8页。
    11《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01页。
    
    1《晋书·王凝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02页。
    2《晋书·殷仲堪传》卷八十四,第7册,第2199页。
    3《晋书·何充传》卷七十七,第7册,第2030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436页。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4页。
    6《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9页。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38页。
    8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249页。
    1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两汉风俗”条,第40页。
    2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第41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06页。
    4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一七,《四部丛刊三编》“子部”。
    5《晋书·裴楷传》卷三十五,第4册,第1047、1048页
    6《晋书·王衍传》卷四十三,第1236页。
    7《后汉书·乐恢传》卷四十三,第6册,第1477页。
    8《晋书·乐广传》卷四十三,第4册,第1243页。
    9《晋书·乐广传》卷四十三,第4册,第1244页。
    10《晋书·庾峻传》卷五十,第5册,第1392页。
    11《晋书·庾峻传》卷五十,第5册,第1395页。
    12《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卷二十七,第3册,第744、745页。
    13《晋书·卫玠传》卷三十六,第4册,第1068页。
    
    1《晋书·卫玠传》卷三十六,第4册,第1067页。
    2《晋书·谢鲲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77页。
    3《晋书·卫玠传》卷三十六,第4册,第1067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13页。
    5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17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碇校?233页。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27页。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67页。
    3陈延杰《诗品注》卷上,第23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5页。
    5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五十,第1336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349页。
    7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61页。
    8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20页注引。
    9《宋书·沈怀文传》卷八十二,第7册,第2106页。
    10《晋书·阮籍传附瞻弟孚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64页。
    11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碇校?257页注引《刘尹别传》。
    1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357页注引《晋中兴书》。
    1《晋书·孙楚传附孙统传》卷二十六,第5册,第1543页。
    2《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第7册,第2072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414页。
    4干宝《晋纪总论》,《文选》卷四十九,第692页。
    5《宋书·王敬弘传》卷六十六,第6册,第1730页。
    6《宋书·沈怀文传附弟怀远传》卷八十二,第7册,第2106页。
    
    1《宋书·王惠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0页。
    2《宋书·王敬弘传》卷六十六,第6册,第1730页。
    3《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53页。
    4姚思廉《梁书·张稷传》卷十六,第1册,第271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5《梁书·王籍传》卷四十五,第3册,第713页。
    6王树民《二十二史札记校证》,第252页,“江左世族无功臣条”。
    7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72页。
    8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409页。
    9陈延杰《诗品注》第3页。
    10《隋书·李谔传》卷六十六,第5册,第1544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七,第567、574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2《南史》卷四十九,第4册,第1213页。
    3《南齐书》卷二十三,第2册,第436页。
    4《南齐书》卷三十九,第3册,第685页。
    5《南齐书》卷三十九,第3册,第685页。
    6《南齐书》卷五十,第3册,第1239页。
    
    1《梁书》卷十二,第1册,第243页。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第1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南齐书》卷四十,第3册,第698页。
    4《梁书》卷五十,第3册,第702页。
    5《南史》卷七十二,第6册,第1782页。
    6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五,第1769页。
    7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选举考一。
    8《宋书·恩幸传》卷九十四,第8册,第2302页。
    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柳冲传》卷一九九,第18册,第567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见《世说新语·任诞篇》第10条:“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
    2《南齐书·王僧虔传》载:“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又据《南史》卷二十二载:王僧虔居“建康禁中里马粪巷”,“时人号马粪诸王为长者。”
    3见《世说新语·简傲篇》第8条:“谢万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时阮思旷在坐,曰:‘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4页。
    6《后汉书·郭泰传》卷六十八,第8册,第2229页。
    1《南史·王琨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627页。
    2《宋书·荀伯子传》卷六十,第6册,第1628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414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393页,“任诞·第十条”注引《竹林七贤论》。
    5《晋书·谢鲲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77页。
    
    1《新唐书·柳冲传》卷一九九,第18册,第5674页。
    2《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6页。
    3谭其骧《长水集》上册,第220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十,第893页,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5《宋书·张茂度传》卷五十三,第5册,第1509页。
    6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八,第788页。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试论丛》,第367页。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试论丛》,第372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碇校?324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试论丛》,第373页。
    4《晋书·周处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70页。
    5《晋书·华谭传》卷五十二,第5册,第1452页。
    6《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5页。
    7《晋书·周勰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74页。
    8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有详细论述,见《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一期,第163~175页。
    9《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6页。
    1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149页,黄山书社1987年版。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罚?49页。
    3《南齐书·张绪传》卷三十三,第3册,第601页。
    4《南齐书·文学传》卷五十二,第3册,第890页。
    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严可均《全隋文》卷十三,第4098页。
    7《晋书·礼志》卷十九,第3册,第580页。
    8《南史·宋本纪》卷一,第1册,第31页。
    
    1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九,第4页,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
    2赵翼《陔余丛考》卷十七,第322页。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23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4《南齐书·王俭传》卷二十三,第2册,第438页。
    5《南齐书·王延之传》卷三十二,第3册,第585页。
    6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三五,第4225页。
    7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第41页,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第一”,第46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晋书·王敦传》卷九十八,第8册,第2563页。
    3《晋书·姚兴载记》卷一一八,第10册,第3000页。
    4《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卷十,第2册,第319页。
    5《晋书·王祥传》卷三十三,第4册,第987页。
    1赵翼《陔余丛考》卷十六,第296页。
    2《晋书·袁瓌传》卷八十三,第7册,2167页。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1页。
    4参见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51~381页。
    
    1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第309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南齐书·褚渊、王俭传》卷二十三,第2册,第438页。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59页。
    
    1《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卷二十七,第3册,第744、745页。
    2《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02页。
    3《南史·王志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608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98页。
    5《南史·王昙首传附志弟寂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612页。
    6《晋书·谢安传附朗弟子邈传》卷七十九,第2090页。
    7《南齐书·张融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726页。
    8《晋书·孝友传》卷八十八,第7册,第2274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二,第59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68页。
    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63页。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59页。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35页。
    7《南史·贺玚传》卷六十二,第5册,第1508页。
    8《宋书·王准之传》卷六十,第6册,第1624页。
    
    1《南齐书·文学传·贾渊传》卷五十二,第3册,第907页。
    2《南史·文学传·祖冲之传》卷七十二,第6册,第1773页。
    3《南史·文学传·祖冲之传》卷七十二,第6册,第1775页。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七,第567页。
    5《晋书·王廙传》卷七十六,第7册,第2002页。
    6王澍《淳化密阁法帖考证》卷二,《四部丛刊三编》史部
    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10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110页。
    
    1《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50页。
    2赵尔巽等《艺术传》,《清史稿》卷五○三,第13890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3王原祁《佩文斋书画谱》卷五,第128页,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4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第20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5《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第7册,第2073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72页。
    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收录为《咏雪联句》。
    
    1《宋书·谢弘微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1页。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二”,第1154页。
    3《宋书·谢弘微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1页。
    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一”,第1141页。
    5《南史·谢灵运传附曾孙几卿传》卷十九,第2册,第546页。
    6陈延杰《诗品注》卷中,第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7陈延杰《诗品注》卷下,第64页。
    8《南史·颜延之传》卷三十四,第3册,第881页。
    9《南齐书·谢朓传》卷四十七,第3册,第825页。
    
    1《晋书·庾敳传》卷五十,第5册,第1396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一,第23页。
    3《晋书·王祥传》卷三十三,第4册,第989页。
    4《晋书·何曾传》卷三十三,第4册,第997页。
    5《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阮籍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05页注引。
    6《晋书·王戎传》卷四十三,第4册,第1233页。
    7上述诸人的孝行均可见于各自本传,不赘述。
    8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一,第30页。
    9《晋书·王徽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04页。
    
    1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第148页。
    2《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第7册,第2073页。
    3《晋书·孙盛传》卷八十二,第7册,第2148页。
    4《晋书·庾亮传》卷七十三,第6册,第1915页。
    5《宋书·王昙首传》卷六十三,第6册,第1678页。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三,第148页。
    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三,第143页。
    8《南齐书·王僧虔传》卷三十三,第3册,第599页。
    1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72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三,第143页。
    3《三国志·吴书》卷五十八,第5册,第1344页。
    4《晋书·裴秀传》卷三十五,第4册,第1037页。
    5《晋书·荀勖传》卷三十九,第4册,第1152页。
    6《晋书·陆云传》卷五十四,第5册,第1481页。
    7《南史·王彧传附子绚传》卷二十三,第2册,636页。
    8《宋书·谢庄传》卷五十八,第8册,第2167页。
    9《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10《梁书·王承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585页。
    11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碇校?248页。
    1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碇校?241页。
    13《三国志·魏书·钟会传》卷二十八,第3册,第785页注引《钟母传》。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第912页。
    2《南齐书·王融传》卷四十七,第3册,第817页。
    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三卷,第155页。
    4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93页。
    5《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6页。
    1《南史·文学传》卷七十二,第6册,第1761页。
    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中,“赏誉篇”第52条注引。
    3《梁书·谢朏传》卷十五,第1册,第261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41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四,第257页。
    2《文选》收录黄初元年(220)之后的王姓作者共7人,其中王僧达、王微、王俭、王融、王巾5人均出于琅邪王氏,王讚、王康琚二人身世不可考,未见有太原晋阳王氏的子弟。太原晋阳王氏也是中古的盛门之一,王昶为魏司空,其子王浑一支显于西晋,王湛一支显于东晋。《三国志·魏书》卷27注引《晋书》云:“昶诸子中,湛最有德誉,而承亦自为名士,述及坦之并显重于世,为时盛门云。”
    1《诗品》品评的人数本为122人,但实际人数却只有121人,因为“应璩”一人两现于《诗品》,其一在“中品”为“魏侍中应璩”,一次在“下品”,为“晋文学应璩”。
    1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卷四,第56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9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梁书·文学传序》卷四十九,第3册,第685页。
    3《晋书·文苑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370页。
    1士族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概念,“旧族”、“新出门户”的划分并不严格;一般来说,“旧族”多在汉末之前,已经入仕;“新出门户”多起于魏晋甚至江左时期。可参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后论》,第325~333页。
    2《梁书·裴子野传》卷三十,第2册,第443页。
    3裴子野《雕虫论》,《全梁文》卷五十三,第3262页。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73页,三联出版社1955年版。
    2颜之推《观我生赋》,《全隋文》卷十三,第4098页。
    3《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应瑒刘桢传》卷21二十一,第3册,第601页注引。
    4曹丕《典论·论文》,萧统《文选》卷五十二,第720页。
    5《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应璩应贞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04页注引。
    6《晋书·应詹传》卷七十,第6册,第1857页。
    
    1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47页。
    2《南史·王韶之传》卷二十四,第3册,第662页。
    3《宋书·王微传》卷六十二,第6册,第1664页。
    4陈延杰《诗品注》卷中,第45页。
    5《南史·王谌传附从叔摛传》卷四十九,第4册,第1213页。
    6《南齐书·王僧虔传》卷三十三,第3册,第594页。
    7陈延杰《诗品注》卷下,第71页。
    8《梁书·王僧孺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74页。
    9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四,第295页。
    1《南史·谢灵运传附曾孙几卿传》卷19,第2册,第546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414页。
    3《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第7册,第2090页。
    4《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8页。
    5《南齐书·文学传》卷五十二,第3册,第908页。
    6陈延杰《诗品注》卷中,第45页。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十,第701页。
    8《南史·谢惠连传》卷十九,第2册,第537页。
    9陈延杰《诗品注》卷中,第46页。
    10陈延杰《诗品注》卷下,第64页。
    11《南史·孝武文穆王皇后传附宣贵妃传》卷十一,第2册,第324页。
    12萧纲拟作为《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收于《玉台新咏》卷七。江淹《谢法曹惠连赠别》收于《文选》卷三十一。
    13《南史·谢晦传》卷十九,第2册,第522页。
    14《南齐书·谢朓传》卷四十七,第3册,第825页。
    
    1《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9页。
    2释慧皎《高僧传》卷七,第260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3《宋书·范晔传附孔熙先传》卷六十九,第6册,第1830页。
    4《南史·庾易传附子肩吾传》卷五十,第4册,第1247页。
    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第1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6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第273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1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古直《诗品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周振甫《诗品译注》,收于《周振甫文集》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6页。
    1《后汉书·应奉传》卷四十八,第6册,第1607页。
    2《后汉书·应奉传》卷四十八,第6册,第1609页。
    3《后汉书·应奉传附子劭传》卷四十八,第1614页。
    4《三国志·王粲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04页。
    5《晋书·应詹传》卷四十,第6册,第1857页。
    6《后汉书·应奉传》卷四十八,第6册,第1614页。
    7《晋书·应贞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370页。
    8萧统《文选》卷二十一,第305页注引中列举了张方贤《楚国先贤传》、李充《翰林论》、孙盛《晋阳秋》对应璩《百一诗》的评论。
    9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66、67有刘勰对应玚、应璩的评论,其中评应玚曰:“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没有单独论及应玚的诗文及其特点。而评应璩曰:“若乃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才略篇》又云:“休琏风情,则《百壹》标其志。”在刘勰的心中,应氏兄弟的轻重于此可见。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十,第701页。
    2《晋书·张协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19页。
    3据《晋书·张载传》:张载、张协两人均为自然死亡,张载“卒于家”,张协“终于家”,未见有疾病和兵祸的记载。
    4《晋书·张载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16页。
    5《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343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302页。
    7严可均《全三国文》收有陆绩、陆逊、陆瑁、陆抗、陆凯、陆景的文章,多为公案文书,无一辞赋作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亦未收上述诸人作品。
    8《三国志·吴书·陆绩传》卷五十七,第5册,第1329页。
    9《晋书·陆机传》卷五十四,第5册,第1472页。
    10《晋书·张载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25页。
    1《南齐书·王僧虔传》卷三十三,第3册,第592页。
    2《南史·王昙首传附王志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608页。
    3《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6页。
    
    1《晋书·周札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75页。
    2《南史·隐逸传·沈麟士传》卷七十六,第6册,第1890页。
    3沈麟士《沈氏述祖德碑》,严可均《全梁文》卷四十,第3180页.
    4《南齐书·沈文季传》卷四十四,第3册,第776页。
    5《宋书·沈演之传》卷六十三,第6册,第1685页。
    6《南齐书·沈文季传》卷四十四,第3册,第778页。
    7《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8《梁书·沈约传》卷十三,第1册,第242页。
    9《梁书·文学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3页。
    
    1《陈书·沈众传》卷十八,第2册,第243页。
    2《南齐书·高帝纪》卷二,第1册,第38页。
    3《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十一,第8册,第2285页。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62页。
    5《南齐书·高帝纪》卷一,第1册,第3页。
    6《南齐书·高帝纪》卷二,第1册,第38页。
    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06页。
    8《梁书·武帝纪》卷一,第1册,第2页。
    9《南齐书·萧子隆传》卷四十,第3册,第710页。
    10《梁书·萧子恪传》卷三十五,第2册,第509页。
    1《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9,第674页。
    2陈延杰《诗品注》,第1页。
    3《晋书·张载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18页。
    4《晋书·张协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19页。
    5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36页。
    6陆机《述先赋》,严可均《全晋文》卷九十六,第2009页。
    7《晋书·陆机传》卷五十四,第5册,第1473页。
    
    1《晋书·陆机传》卷五十四,第5册,第1478页。
    2《晋书·潘岳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04页。
    3《晋书·潘岳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06页。
    4《晋书·潘尼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16页。
    5《晋书·东海王越传》卷五十九,第5册,第1625页。
    
    1《宋书·谢方明传》卷五十三,第5册,第1522页。
    2《宋书·谢弘微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0页。
    3陈延杰《诗品》卷中,第45页。
    4《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8页。
    5《梁书·侯景传》卷五十六,第3册,第843页。
    6《陈书·徐陵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7页。
    7《南史·贼臣传·侯景传》卷八十,第6册,第2014页。
    1《南史·贼臣传·侯景传》卷八十,第6册,第1996页。
    2令狐德棻《周书·文帝纪》卷二,第1册,第36页,中华书局1971年版。
    3颜之推《观我生赋》,严可均《全隋文》卷十三,第4089页注引。
    4《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1《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2《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5页。
    3《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6页。
    4《梁书·谢举传》卷三十七,第2册,第530页。
    5《南齐书·刘绘传》卷四十八,第3册,第842页。
    6《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79页。
    7《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8《梁书·刘潜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594页。
    
    1谭其骧《长水集》上册,第220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6页。
    3刘知己《史通》卷五,因习下第十九,《四部丛刊初编》史部。
    4杜佑《通典》卷一八二,第4850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6,第506页。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卷2,第67页。
    3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文学卷》,第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陈延杰《诗品注》卷上,第23页。
    5《晋书·阮瞻传》卷十九,第5册,第1363页。
    6《晋书·阮瞻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63页。
    7《晋书·阮孚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64页。
    8《晋书·应贞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370页。
    9《晋书·应詹传》卷七十,第6册,第1875页。
    10《晋书·庾琛传》卷九十三,第8册,第2414页。
    
    1《晋书·庾亮传》卷四十三,第6册,第1915页。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9,第674页。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10,第701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5,第407页。
    5《晋书·庾亮传》卷四十三,第6册,第1936页。
    6《晋书·孙统传》卷五十六,第5册,第1543页。
    7《晋书·孙盛传》卷八十二,第7册,第2148页。
    8《晋书·孙绰传》卷五十六,第5册,第1547页。
    9《晋书·孙绰传》卷五十六,第5册,第1547页。
    1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第11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书·王通传》卷十七,第2册,第237页。
    3《陈书·王固传》卷二十一,第2册,第282页。
    4《陈书·王劢传》卷十七,第2册,第238页。
    5《陈书·王质传》卷十八,第2册,第248页。
    6《陈书·颜晃传》卷三十四,第2册,第455页。
    7《陈书·王元规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49页。
    8《陈书·谢岐传》卷十六,第1册,第232页。
    9《陈书·谢嘏传》卷二十一,第2册,第279页。
    10《陈书·袁枢传》卷十七,第2册,第240页。
    11《陈书·袁宪传》卷二十四,第2册,第312页。
    12《陈书·张种传》卷二十一,第2册,第280页。
    
    1《陈书·陆琼传》卷三十,第2册,第396页。
    2《陈书·顾野王传》卷三十,第2册,第399页。
    3《陈书·江总传》卷二十七,第2册,第344页。
    4《陈书·许亨传》卷三十四,第2册,第458页。
    5《陈书·张正见传》卷三十四,第2册,第469页。
    6《陈书·傅縡传》卷三十,第2册,第400页。
    7《梁书·庾肩吾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1页。
    8《陈书·沈文阿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34页。
    9《陈书·徐伯阳传》卷三十四,第2册,第468页。
    10《梁书·萧子云传》卷三十五,第2册,第515页。
    
    1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199页。
    2班固《白虎通德论》卷八,《四部丛刊初编》子部。
    
    1郭璞《尔雅注疏》卷四,阮元《十三经注疏》,2593页。
    2《后汉书·樊英传》卷八十二,第10册,第2724页。
    3《南齐书·王俭传》卷二十三,第2册,第438页。
    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中,第452页,“赏誉篇”第52条注引。
    5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17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49页。
    7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64页。
    8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88页。
    1《宋书·颜峻传》卷七十五,第7册,第1959页。
    2《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8页。
    3裴子野《雕虫论》,严可均《全梁文》卷五十三,第3262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卷五,第655页。
    5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141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140页。
    1刘勰“魏晋之赋首”共列八人,他们是王粲、徐干、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郭璞、袁宏。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卷二,第135页。
    2《梁书·庾肩吾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0页。
    3《梁书·庾肩吾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0页。
    4《周书·庾信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733页。
    5《周书·庾信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733页。
    6《梁书·张缵传》卷三十四,第2册,第493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三,第148页。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考一。
    3《晋书·卫瓘传》卷三十六,第4册,第1057页。
    4《晋书·杨佺期传》卷八十四,第7册,第2200页。
    5沈约《奏弹王源》,《文选》卷四十,第562页。
    6司马休之《司马休之上表自陈》,严可均《全晋文》卷十五,第1546页。
    7《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79页。
    8《南齐书·王融传》卷四十七,第3册,第822页。
    9《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5页。
    10《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3页。
    
    1《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4页。
    2《梁书·徐摛传》卷三十,第2册,第446~447页。
    3《陈书·徐陵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5页。
    4《陈书·徐陵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4~335页。
    1《陈书·徐孝克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7页。
    2《陈书·徐俭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5页。
    3《陈书·徐份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6页。
    4《陈书·徐俭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5页。
    
    1《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第12册,第4111页。
    2《晋书·裴秀传》卷三十五,第4册,第1038页。
    3《晋书·孝友传·庾衮传》卷八十八,第7册,第2282页。
    4赵翼《陔余丛考》卷十六,第296页。
    5《后汉书·朱晖传附孙穆传》卷四十三,第6册,第1467页注引《穆集》。
    6《后汉书·文苑传·刘梁传》卷八十,第9册,第2635页。
    
    1徐干《中论·谴交》卷下,《四部丛刊初编》子部。
    2《晋书·孙楚传》卷五十六,第5册,第1539页。
    3《晋书·孙楚传》卷五十六,第5册,第1543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138页。
    5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55页。
    6《晋书·王济传》卷五十六,第4册,第1207页。
    
    1《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79页。
    2《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0页。
    3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第1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二,第120页。
    5刘孝标《广绝交论》,《文选》卷五十五,第754页。
    1应劭《风俗通义》卷四,《四部丛刊初编》子部。
    2《后汉书·何敞传》卷四十三,第6册,第1487页。
    3《后汉书·五行志》卷一○三,第11册,第3283页。
    
    1《后汉书·郭泰传》卷六十八,第8册,第2225页。
    2《后汉书·郭泰传》卷六十八,第8册,第2226页。
    3《后汉书·许劭传》卷六十八,第8册,第2234页。
    4袁宏《两汉纪》下册《后汉纪》,孝桓皇帝纪下卷二十二,第432页。
    5《后汉书·党锢列传》卷六十七,第8册,第2189页。
    6金发根《东汉党锢人物的分析》,载于《史语所集刊》第34本下册,1963年。
    7《后汉书·刘表传》卷七十四,第9册,第2419页。
    
    1《三国志·魏书》卷六,第1册,第211页注引《汉晋春秋》
    2《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二,第4册,第906页。
    3《后汉书·后汉书·赵歧传》卷六十四,第8册,第2124页。
    4《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第3册,第610页。
    5《后汉书·刘表传》卷七十四,第9册,第2421页。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二十八“《三国志·刘璋传》”条,中华书局1977年版。
    7蔡邕《刘镇南碑》,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五十六,第1362页。
    8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九十一,第965页。
    9《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第3册,第598页。
    1《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三,第3册,第671页。
    2《南齐书》卷三十三,第3册,第588~589页。
    3《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七,第4册,第954页。
    4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六,第426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5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士与中国文化》,第251~356页。
    6《三国志·魏书》卷六,第1册,第188页。
    7《后汉书·袁绍传》卷七十四,第9册,第2373页注引《英雄记》。
    
    1《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三,第3册,第655页。
    2《三国志·魏书》卷六,第1册,第194页。
    3葛洪《抱朴子》卷十五,第129页,《诸子集成》第8册。
    4《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第6册,第1668页。
    5《后汉书·王充传》卷四十九,第6册,第1629页注引《袁山松书》。
    6《三国志·吴书·虞翻传》卷五十七,第5册,第1320页。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第664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236页。
    3《晋书·刘颂传》卷四十六,第5册,第1294页。
    4《汉书·文翁传》卷八十九,第11册,第3626页。
    5《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第6册,第1645页。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135页。
    
    1《三国志·魏书》卷一,第1册,第49页注引《魏书》。
    2《三国志·魏书》卷十,第2册,第319页。
    3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五篇“三国政权的社会基础”,第123~127页。
    4《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卷十,第2册,第319页注引《荀彧别传》。
    5《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卷十,第2册,第308页。
    6《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卷十,第2册,第319页注引《荀彧别传》。
    7曹植《与杨德祖书》,《文选》卷四十二,第593页。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第673、674页。
    2《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吴质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07页。
    3《三国志·魏书·刘劭传附缪袭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620页注引《先贤行状》。
    1《三国志·魏书·曹真传附桓范传》卷九,第1册,第292页。
    1《晋书·王导传》卷六十五,第6册,第1746页。
    2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1934年6月。该文又收入《长水集》上册,第199~223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杜佑《通典》卷一八二,第4850页。
    4谭其骧《长水集》上册,第221页。
    
    1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碇校?241页。
    2《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8页。
    3《晋书·谢鲲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77页。
    4《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第7册,第2072页。
    1颜之推《观我生赋》,《全隋文》卷十三,第4089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隋书·文学传》卷七十六,第6册,第1730页。
    
    1《晋书·裴頠传》卷三十五,第4册,第1044页。
    2裴頠《崇有论》,《全晋文》卷三十三,第1648页。
    3干宝《晋纪总论》,《文选》卷四十九,第692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5页。
    5葛洪《抱朴子》卷二十六,第151页,《诸子集成》第8册。
    6《晋书·王坦之传》卷七十五,第7册,第1964页。
    7《晋书·王坦之传》卷七十五,第7册,第1965页。
    
    1王坦之《废庄论》,《全晋文》卷二,第1624页。
    2《晋书·隐逸传·戴逵传》卷九十四,第8册,第2457页。
    3李源澄《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第58页,路明书店1944年版。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49页。
    5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50页。
    6《晋书·地理志》卷十四,第2册,第434页。
    7《晋书·郭璞传》卷七十二,第6册,第1901页。
    8郭璞《江赋》,《文选》卷十二,第184页。
    
    1郭璞《江赋》,《文选》卷十二,第183页。
    2《晋书·中宗元帝纪》卷六,第1册,第149页。
    3欧阳询《艺文类聚》,第6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4李昉《太平御览》卷二三四,第21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5《晋书·郭璞传》卷七十二,第6册,第1913页。
    6欧阳询《艺文类聚》,第1108页。
    7《晋书·曹毗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386页。
    8《晋书·王廙传》卷七十六,第7册,第2003页。
    1孙绰《谏移都洛阳书》,《全晋文》卷六十一,第1807页。
    2徐震堮《世说新语?恪飞喜幔?68页。
    3《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8册,第2098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废虏幔?429页。
    5庾冰《为成帝出令沙门致敬诏》,严可均《全晋文》卷三十七,第1673页。
    1《晋书·庾峻传》卷五十,第5册,第1392页
    2《晋书·庾纯传》卷五十,第5册,第1397页。
    3《晋书·庾亮传附弟冰传》卷七十三,第6册,第1927页。
    4《晋书·何充传》卷七十七,第8册,第2030页。
    5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436页。
    6何充《奏言沙门不应敬王者》,严可均《全晋文》卷三十二,第1641页。
    7《晋书·庾冰传》卷七十三,第6册,第1928页。
    8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30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第895页。
    1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拢?339页。
    2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全宋文》卷三十三,第2619页。
    
    1桓玄《沙汰众僧教》,严可均《全晋文》卷一一九,第2141页。
    2桓玄《沙汰众僧教》,严可均《全晋文》卷一一九,第2141页。
    3桓玄《重与慧远书》,严可均《全晋文》卷一一九,第2143页。
    4释慧远《答桓玄书》,严可均《全晋文》卷一六一,第2392页。
    5释慧皎《高僧传》卷6,第221页
    6《莲社高贤传》,《笔记小说大观》第四编,第1册,第406页。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版。
    1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全宋文》卷三十三,第2619页。
    2梅鼎祚《释文纪》卷八《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
    1川谷道雄《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第6页,日本玄文社1989年版。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67页。
    3《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4页。
    
    1徐元诰《国语集解》齐语第六,第229、230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
    2《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卷七十六,第7册,第2366页。
    3《汉书·邹阳传》卷五十一,第8册,第2338页。
    4《史记·梁孝王世家》卷五十八,第6册,第2083页。
    5《汉书·邹阳传》卷五十一,第8册,第2365页。
    6《汉书·枚皋传》卷五十一,第8册,第2366页。
    7《汉书·枚皋传》卷五十一,第8册,第2367页。
    8《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第1册,第24页。
    1《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卷二十一,第3册,第599页。
    2曹丕《与吴质书》,《文选》卷四十二,第591页。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66页。
    4曹丕《与吴质书》,《文选》卷四十二,第591页。
    5《宋书·傅隆传》卷五十五,第5册,第1552页。
    6王树民《二十二史劄记校证》卷十二,第254页。
    
    1《宋书·谢瞻传》卷五十六,第5册,第1557页。
    2《宋书·王惠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89页。
    3《宋书·王球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4页。
    4《南齐书·陆晓慧传》卷四十六,第3册,第805页。
    5《梁书·徐勉传》卷二十五,第2册,第388页。
    6《晋书·阮籍传》卷四十九,第5册,第1361页。
    7《梁书·萧介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588页。
    8《梁书·谢朏传》卷十五,第1册,第261页。
    9陈延杰《诗品注》,第1页。
    1《晋书·贾谧传》卷四十,第4册,第1173页。
    2《晋书·陆机传》卷五十四,第5册,第1473页。
    3萧统《文选》卷四十二,第593页。
    4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11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
    
    1《南史·恩幸传·刘系宗传》卷七十七,第6册,第1927页。
    2《晋书》卷七十九,第7册,第2073页。
    3《晋书·谢安传》卷七十九,第7册,第2057页。
    4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28页。
    5《宋书·谢弘微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0页。
    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二”,第1154页。
    
    1许嵩《建康实录》卷八,第216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2《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3页。
    3《晋书》卷七十九,第7册,第2103页。
    4《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8页。
    5《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01页。
    6《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9页。
    7王羲之《与殷浩书》,《全晋文》卷二十二,第1581页。
    8王羲之《为会稽内史称疾去郡于父墓前自誓文》,《全晋文》卷二十六,第1609页。
    9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九,第351~352页,《季氏篇》“陈力就列,不能则止”注云:“陈力二句,是周任语。”
    10王羲之《杂帖》,《全晋文》卷二十二,第1582页。
    11王羲之《与谢万书》,《全晋文》卷二十二,第1582页。
    12《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101页。
    
    1见《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条。
    2《宋书·谢弘微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1页。
    3《南史·谢瞻传》卷十九,第2册,第525页。
    4《南史·谢世基传》卷十九,第2册,第525页。
    
    1《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4页。
    2《南史·谢惠连传》卷十九,第2册,第537页。
    3《南史·谢惠连传》卷十九,第2册,第536页。
    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三,第1175页。
    5《晋书·刘琨传》卷六十二,第6册,第1679页。
    6谢灵运《山居赋》,《全宋文》卷三十一,第2604页。
    1石崇《金谷诗序》,《全晋文》卷三十三,第1651页。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四,第632页。
    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三,第1420页。
    4江淹《别赋》,《全梁文》卷三十三,第3142页。
    5庾信《春赋》,《全后周文》卷八,第3920页。
    6徐陵《玉台新咏序》,《全陈文》卷十,第3456页。
    7谢灵运《山居赋》,《全宋文》卷三十一,第2604页。
    8张衡有《二京赋》,班固有《两都赋》,董仲舒有《山川颂》,钱文当是指称这类辞赋。
    1钱钟书《管锥编》第3册,第1037页。
    2《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8页。
    3王羲之《临河序》来自《世说新语·企羡篇》第三条刘孝标注引,文字与《兰亭诗序》多同少异。《晋书》首次载录《兰亭序》,而东晋至初唐两个世纪,《兰亭序》未见著录。许梿《六朝文絜》、王文濡《南北朝文评注读本》也未收此文。郭沫若、高二适、章士钊等人曾就《兰亭序》真伪有过争议。
    1《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7册,第2099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逍遥游第一,第5页,《诸子集成》第3册。
    3王羲之《杂贴》,《全晋文》卷二十二,第1582页。
    4王羲之《自誓文》,《全晋文》卷二十六,第1609页。
    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第895页。
    6《古文苑》卷七注引,《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四,第279页。
    2曹丕《又与吴质书》,《全三国文》卷七,第1098页。
    3《宋书·谢弘微传》卷五十八,第5册,第1591页。
    4《晋书·袁宏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398页。
    
    1《隋书·李谔传》卷六十六,第5册,第1544页。
    2曹丕《又与吴质书》,《全三国文》卷七,第1098页。
    3《后汉书·孔融传》卷七十,第8册,第2279页。
    4陈延杰《诗品注》卷中,第47页。
    5《南齐书·陆厥传》卷五十五,第3册,第900页。
    
    1虞炎《鲍照集序》,《全齐文》卷二十五,第2929页。
    2《宋书·隐逸传·陶潜传》卷九十三,第8册,第2286页。
    3逯钦立《陶渊明集》卷三,第86页。
    4《梁书·昭明太子传》卷八,第1册,第165页。
    5萧统《陶渊明集序》,《全梁文》卷二十,第3067页。
    6陈延杰《诗品注》卷中,第41页。
    
    1李善《上文选表》,《文选》,第3页。
    2《梁书·文学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85页。
    3《梁书·王承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585页。
    4《梁书·昭明太子传》卷八,第1册,第167页。
    5《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下册,集部三十九·总集序,第2598页。
    6《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五,第4册,第1098页。
    7《鲁迅全集》第七卷,第1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萧统《文选序》,《文选》,第2页。
    
    1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二,《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2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全梁文》卷二十,第3064页。
    3萧统《文选序》,《文选》第2页。
    4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第163页。
    5《南史·王锡传》卷二十三,第2册,第640页。
    6《梁书·刘孝绰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0页。
    7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全梁文》卷六十,第3312页。
    1何融《〈文选〉编撰时期及编者考略》,《国文月刊》第76期,1949年2月。
    2《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五,第4册,第1084页。
    3刘肃《大唐新语》卷三,第59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4《梁书·武帝纪》卷三,第1册,第75页。
    5《梁书·刘遵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593页。
    6《梁书·庾肩吾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0页。
    7《梁书·徐摛传》卷三十,第2册,第447页。
    8《宋书·刘义庆传》卷五十一,第5册,第1477页。
    
    1《南齐书·萧子良传》卷四十,第3册,第698页。
    2《梁书·安成王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345页。
    3《南史·刘峻传》卷四十九,第4册,第1220页。
    4《南史·何思澄传》卷七十二,第6册,第1782页。
    5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第1769页。
    6《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卷二十一,第6册,第1635页。
    7《宋书·颜延之传》卷七十三,第7册,第1892页。
    
    1《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53页。
    2《宋书·殷景仁传》卷六十三,第6册,第1681页。
    3《宋书·颜延之传》卷七十三,第7册,第1893页。
    4《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2页。
    5《梁书·儒林传》卷四十八,第3册,第663页。
    6《南齐书·庾杲传》卷三十四,第3册,第615页。
    
    1《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408页。
    2《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卷二十二,第2册,第409页。
    3《南齐书·武十七王传》卷四十,第3册,第698页。
    4《南齐书·武十七王传》卷四十,第3册,第694页。
    5《南齐书·武十七王传》卷四十,第3册,第694页。
    6《南齐书·武十七王传》卷四十,第3册,第700页。
    1《南齐书·武十七王传》卷四十,第3册,第700页。
    2《南史·武帝纪》卷六,第1册,第169页。
    3《南齐书·王融传》卷四十七,第3册,第823页。
    4《南史·武帝纪》卷六,第1册,第169页。
    
    1《南齐书·陆厥传》卷五十二,第3册,第898页。
    2《梁书·庾肩吾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0页。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三国志·魏书》卷一,第1册,第55页注引。
    5《晋书·乐志》卷二十三,第3册,第679页。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103页。
    7张少康《文赋集释》,第132页。
    
    1《南史·陆慧晓传》卷四十八,第4册,第1197页。
    2《梁书·沈约传》卷十三,第1册,第243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希?113页。
    4《南齐书·刘绘传》卷四十八,第3册,第841页。
    5《南史·刘绘传》卷三十九,第4册,第1009页。
    6《南齐书·周颙传》卷四十八,第3册,第731页。
    7《南齐书·周颙传》卷四十八,第3册,第732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28~341页。
    2《南史·周颙传》卷三十四,第3册,第895页。
    3《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第6册,第1779页。
    4《南史》卷二十二,第2册,第609页。
    5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第3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四,第272页。
    1陈延杰《诗品注》,第5页。
    2顾炎武《音论》卷中,《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
    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104页。
    4《梁书·沈约传》卷十三,第1册,第233页。
    5《南史·任昉传》卷五十九,第5册,第1452页。
    6《南齐书·刘绘传》卷四十八,第3册,第841页。
    1《梁书·裴松之传》卷三十,第2册,第442页。
    2《梁书·裴松之传》卷三十,第2册,第442页。
    3萧纲《与湘东王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1页。
    4裴子野《雕虫论》,《全梁文》卷五十三,第3262页。
    1《梁书·裴子野传》卷三十,第2册,第443页。
    2《梁书·谢徵传》卷五十,第3册,第718页。
    3《梁书·裴子野传》卷三十,第2册,第443页。
    4《梁书·刘之遴传》卷四十,第2册,第574页。
    5《梁书·韦棱传》卷十二,第1册,第225页。
    6《梁书·傅昭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94页。
    7萧纲《与湘东王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1页。
    8《梁书·简文帝纪》卷四,第1册,第109页。
    9《梁书·庾肩吾传》卷四十九,第3册,第690页。
    10《梁书·徐摛传》卷三十,第2册,第447页。
    11《陈书·徐陵传》卷二十六,第2册,第335页。
    
    1《周书·庾信传》卷四十一,第3册,第733页。
    2《梁书·简文帝纪》卷四,第1册,第109页。
    3萧纲《与湘东王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1页。
    
    1章太炎《国故论衡》,第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0页。
    3萧纲《答张缵谢示集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0页。
    4萧纲《答张缵谢示集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0页。
    5《南齐书·文学传》卷五十二,第3册,第908页。
    6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全梁文》卷二十,第3064页。
    7《梁书·裴松之传》卷三十,第2册,第442页。
    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六,第520页。
    
    1萧统《文选序》,《文选》,第2页。
    2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77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六,第521页。
    4萧统《文选序》,《文选》,第2页。
    5《梁书·刘勰传》卷五十,第3册,第710页。
    6王锺陵《文学史新方法论》,第84页。
    7萧纲《与湘东王书》,《全梁文》卷十一,第3011页。
    8《梁书·徐摛传》卷三十,第2册,第447页。
    9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全梁文》卷二十,第3064页。
    10《梁书·徐摛传》卷三十,第2册,第447页。
    1《隋书·文学传》卷七十六,第6册,第1730页。
    2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475页。
    1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第7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350页。
    3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334页。
    4《梁书·王筠传》卷三十三,第2册,第486页。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二,第67页。
    清·阮元校刻:《贤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数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汉·荀悦、晋·袁(:《甚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姚思(:《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姚思(:《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芬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等:《贤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唐·许嵩:《建康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唐·杜佑:《。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数知问:《史。》,《四部丛刊初编》史部,上(:上(书店,1989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赵翼:《陔余丛(》,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贤二史回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王鸣盛:《贤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
    清·顾炎武:《日知录》,上(: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清·顾炎武:《音论》,《四库全书》经部,上(:上(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皮锡瑞著:《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国·王弼注:《老子注》,《诸子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清·郭庆初集释:《庄子集释》,《诸子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晋·葛回:《抱朴子》,《诸子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汉·班固:《簟虎。(论》,《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上(书店,1989年版。
    汉·王充:《论衡》,《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汉·应劭:《风问。义》,《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汉·徐干:《中论》,《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上(书店,1989年版。
    汉·数劭:《人物志》,《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上(书店,1989年版。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梁·释(祐:《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上(书店,1989年版。
    梁·数勰著,范文滥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梁·(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梁·(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上(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数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贤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数义庆著,徐震堮?悖骸妒浪迪陀镄<恪罚本褐谢榫郑?984年版。
    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梁·萧统编,六臣注:《六臣注文选》,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明·张溥辑:《汉魏六。贤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贤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沈(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陈·徐俭编,吴兆宜注,穆克(点校:《玉台贤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操宗源著:《隋经籍志(证》,《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宋·李昉编:《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子部,上(:上(书店,1985年版。
    宋·回迈:《容斋随操》,上(:上(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唐·欧阳询等编:《艺文(聚》,上(:上(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唐·虞世南等编:《北堂书钞》,《四库全书》(,上(:上(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明·梅鼎祚辑:《释文纪》,《四库全书》集部,上(:上(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何焯著:《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纪晓岚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清·李慈铭著:《越缦堂读书简端记》,(津:(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操术出版社1963年版。
    清·姚振宗著:《三国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上(:上(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清·王澍著:《淳化密阁法帖(证》,《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上(:上(书店,1985年版。
    清·沈垚著:《落颿楼文集》,1918年吴兴数氏嘉问堂刊(。
    清·吴淇编:《六。选诗定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1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清·阮元著:《揅经贤三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上(书店,1989年版。
    唐·数肃辑:《大唐贤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操太炎:《操太炎全集》,上(:上(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操太炎:《国故论衡》,上(:上(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上(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上(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褚源略论稿》,上(:上(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上(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史讲演录》,贤肥:黄山书社,1983年版。
    贺昌(:《贺昌(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三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贤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数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上(三联书店,2007年版。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历代学人:《操记小说大观》第四编,第一册,台北:贤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数“霖:《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李源澄:《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重庆:路明书店,1944年版。
    蒙思明:《魏晋南北。的社会》,上(: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钱(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二版。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上(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汤用彤:《汉魏甚晋南北。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上(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数大杰:《魏晋思想论》,上(:上(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板。
    唐长孺:《魏晋南北。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周振甫:《周振甫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谭其骧:《长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仲勉:《元和姓穆四校记》,上(: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范文滥:《中国。史简编(修订((》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
    周一俭:《魏晋南北。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骆鸿凯:《文选学》,上(:中华书局,1937年版。
    穆克(:《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文学批评史》,上(:上(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伊同:《五。门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问公司,1980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上(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上(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上(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陈启云:《汉晋六。文化、社会、制度》,台北:贤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
    陈启云:《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原祁:《至文斋书画(》,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上(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汤一至:《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数岱主编:《中国文化贤论·社会篇——吾土与吾民》,北京:三联书店1991版。
    周勋初:《文史探微》,上(:上(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筠如:《贤品中正与六。门阀》,上(: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簟寿彝主编:《中国。史》,上(:上(人民出版社,1995版。
    苏绍兴:《甚晋南。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事问公司,1987年版。
    方北辰:《魏晋南。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操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政治》,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津:(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罗宗强:《魏晋南北。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数梦朝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操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曹道衡:《兰俭萧氏与南。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曹道衡、数跃(:《南北。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锺俭:《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锺俭:《文学史贤方法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方北辰:《魏晋南。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王永兴:《六。江东士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王永平:《六。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吴正岚:《六。江东士族的家学家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操灿:《世族与六。文学》,哈尔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数跃(:《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数驰:《六。士族探析》,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数问文主编:《日(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藤湖南、夏应元选编并天译:《中国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贵族制社会研究》,上(:上(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宫崎市定著,韩昇、数建英译:《贤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恽崶:《甚晋士大夫》,《金声》,1931年1卷1期。
    许世英:《“贤品中正”的研究》,《清华周报》1931年第36卷,第9-10期。
    武仙卿:《南。大族的鼎盛与衰落》,《食货》1935年1卷10期。
    武仙卿:《汉魏大族概问》,《(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21期,1935年2月7日。
    陈啸江:《魏晋时代之“族”》,《中山大学史学门刊》1935年1卷1期。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年第11卷,第4期。
    谷霁光:《六。门阀》,《武大文史哲(刊》,1936年5卷4期。
    金发根:《东汉党锢人物的分析》,《史语所集刊》第34 (下册,1963年。
    谭其骧:《晋永嘉问问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1934年6月。
    周一俭:《南。境(之各种人及政府对门之政策》,《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8年第7 (,第4分。
    杨延贤:《南北。之士族》,《东方杂志》,1939年36卷7期。
    蒙思明:《六。世族形成的经过》,《文史杂志》,1941年1卷9号。
    方壮猷:《中国中古时期的门阀》,《中山文化(刊》,1944年1卷4期。
    李源澄:《西晋南。社会阶层(》,《文史杂志》1945年5卷5-6期。
    孟晖:《东晋的豪族》,《南风》1卷4期,1945年。
    翦伯孰:《“贤品中正”与西晋的豪门政治》,《时代批评》1948年5卷102期。
    姜蕴刚:《中国士族社会之起落》,《学艺》1949年19卷1期。
    何融:《〈文选〉编掌时期及编者(略》,《国文月刊》第76期,1949年2月。
    万绳楠:《魏晋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历史教学》1964年,第1期。
    田余庆:《释“王与马共(下”》,《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容建贤:《八贤年代以来魏晋南北。大族个案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