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历史时
    期,城市贫困问题是转型期一个全新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
    个热点问题。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首先阐释了城市贫困的含义,并对城市贫困的
    衡量标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然后分别从区域分布、行业分布、职业分布、
    文化素质分布四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城市贫困的分布状况;从生活状况和心理状
    况两个方面考察了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并较为深入的分析了我国城市贫困问
    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和控制城市贫困的方法与对策。
     本文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一)从历史因素来看,人口压力太大和生产力水平不高是我国城市贫困
    问题产生的深层的历史性原因。
     (二)从社会经济原因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1.国有企业的制度缺陷造
    成大面积亏损,使城市贫困问题难以解决。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弱化了
    社会对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助。3.传统的就业用工制度妨碍了城市贫困人口的自
    主脱贫。
     (三)从个人及家庭原因来看:1.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城市贫困人口多
    是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口少的大家庭或多子女家庭。2.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影
    响:贫困家庭的就业者一般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技术。
     本文提出的缓解和控制城市贫困的方法与对策有:
     (一)在发展中促进就业: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2.增加投入,
    大规模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3.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辟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
    4.提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二)以制度创新治理城市贫困:1.深化国企改革。2.建立、健全统一
    的社会保障体系。3.加强再就业工程建设。
     (三)以人力资源开发治理城市贫困:通过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协助他们自主脱贫。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ing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oriented economy. The urban poverty is a completely new social problem in
     the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e article, Firstly, gives a clear expla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urban poverty, and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measuring
     standards of urban poverty; Second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ng
    
     conditions of Chinese urban poverty; Thirdly, focusing on the living condition and
    
     mental condition,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urban poor's life; Fourthly, the article
     thoroughly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Chinese urban poverty. At the last, the author
     gives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asons of Chinese urban poverty li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a. the excessive pressure of population; b. the low level of
     productivity.
    
     2.Fro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reasons: a. the long-lasting loss incurred in the state enterprises; b. the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relatively slow; c. the traditional employing system
     obstructs the urban poor from shaking off poverty.
    
     3.From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point of view, two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a. the family population structure; b. the cultural level of family members.
    
     The author gives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irst,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econd, to alleviate the
     urban poverty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ird, to alleviate the urban poverty
     through exploiting human resources.
引文
[1]王磊、徐祥生:《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张问敏、李实:《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经验研究》,载《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3]樊平:《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4]吴忠民:《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载《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
    [5]张茂林、程玉申:《社会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测度》,载《人口研究》1996年第3期。
    [6]靳丽丽:《走进城镇贫困群体》,载《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7]王海玲:《中国城镇樊贫困研究的不足》,载《当代学术信息》1999年第1期。
    [8]李强:《应注意对我国相对贫困层的研究》,载《科技导报》1992年8月9日。
    [9]王立新、万辉:《城市扶贫路千条》,载《社会》1995年第11期。
    [10]钟瑶奇:《城市中的贫困问题探讨》,载《探索》1996年第4期。
    [11]胡鞍钢:《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载《社会学》2000年第4期。
    [12]慈勤英:《社会进步与城市贫困概念的发展》,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5期。
    [13]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14]乐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载《当代学术信息》1999年第5期。
    [15]唐钧:《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6]王东进、赵登华:《王东进: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载《经济日报》2001年4月9日。
    [17]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述评》,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8]吴忠民:《贫困问题与当代中国的贫困》,载《文史哲》1999年第6期。
    [19]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20]丁水木:《透视贫困》,载《社会》1997年第2期。
    
    
    [21]李若建:《我国的城镇贫困、失业、通货膨胀与区域发展》,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22]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载《城市管理》1997年第2期。
    [23]《城市失业下岗与再就业研究》课题组:《我国城市中的失业下岗问题及其对策》,载《社会学》2000年第3期。
    [24]康晓光:《90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战略分析》,载《改革与理论》1995年第11期。
    [25]朱庆芳:《城镇贫困人口的特点、贫困原因和解困对策》,载《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6]王培暄:《城市贫困问题的诊断》,载《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7]何汇江、李灵航:《城市贫困问题的理论探讨》,载《中州学刊》2000年第1期。
    [28]《人口研究》编辑部:《城镇贫困人口问题》,载《人口研究》1996年第5期。
    [29]陈宗胜:《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30]葛延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31]朱力:《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尹世洪:《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36]唐忠新:《贫富分化的社会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