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当代著名学者饶宗颐的中国古典艺术史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饶宗颐艺术史研究之研究,揭示20世纪最后一位通儒如何运用文化史眼光来观照中国古典艺术之发生及嬗变之过程,并对饶宗颐这种文化史研究方法论思想在艺术批评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理论意义做出评述。饶宗颐的这一学术思想的生成与他所继承的传统考据学方法以及他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国际汉学界频繁的学术文化交流的历史语境有着重要的关系。由此思路出发,本文行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从对研究对象的“前理解”出发,第一章介绍了饶宗颐的学术及艺术渊源,重点涉及了饶宗颐学术思想生成及其治学旨趣和审美兴味,对饶宗颐学艺结合的关联也作了一定勾勒。第二章介绍饶宗颐如何在中国近代考古学背景下进行古典艺术风格、精神诸源头研究,该章旨在强调历来艺术史研究中所忽略的20世纪上半叶艺术考古学研究,并对楚文化影响因子如何规范、影响着后代艺术的风貌也做了一定揭示。第三章主要围绕黄公望、八大山人、龚贤等艺术家,来呈现元明时期艺术家与文化思想潮流进行互动共生的思想状态,此章旨在揭示元明时期“三教合流”文化精神与主体艺术精神如何互动的动态表现过程,对过去静态的文人画审美形态研究作出反思。第四章主要介绍饶宗颐如何在融通的视野下对中国古典绘画与其他人文学科资源进行整合研究,从而得出新颖别致的结论;此章主要强调在艺术史研究当中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五章通过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在艺术史研究中采用的视角与方法,初步总结了饶宗颐艺术史研究中的新实证方法;余论部分主要结合当下艺术史研究的现状,通过对饶宗颐“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研究范式意义的抉发,来凸显饶宗颐艺术史论研究的价值之所在。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学术从学科建构及研究方法,无不笼罩着西方现代学术话语的色彩;而20世纪晚近以来,后现代主义者所宣扬的对于艺术主体的遗忘,对于文本意义的游移,对于文本生成语境的有意忽略,尤其是对人类知识整一性、历史连续性的破坏,更是给中国学术界的学术思想及方法造成很大的震荡。而饶宗颐的艺术史研究,以其文化史的眼光,历史考证的方法,把对传统艺术的诠释与理解与中国自身文化的生成、发展紧密联系的研究思路,却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当然,由于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的“先见”,历史的理解总不免有研究主体自身阐释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职是之故,饶宗颐的艺术史研究及我们对饶宗颐研究的理解,其研究的结论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唯一的。
Using the contemporary famous scholar Jao Tsung-i's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 ar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study of Jao Tsung-i's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rt, 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how the 20th century last general talented Confucius viewed the process of the o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e, and assess the practical use and theoritical meanings of Jao Tsung-i's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Jao Tsung-i is due to the tradition of Textology he inherited and the latter half of 20th century's academic environment of frequ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him and the western sinologist. Starting from the upper standpoint, the paper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starting from the "pre-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irst chaper introduces the resourses of Jao Tsung-i's academic and art, focusing on the formation of Jao Tsung-i's academic thoughts and taste of scholarship and aesthetics , with certain description on the corelation between his academics and art.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how Jao Tsung-I study the resourses of the style and spirit of classic art in the bachground of Chinese modern archeology, aiming at the study of archeology of ar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gor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rts, showing how the Chu culture had standadised and affected its descedant art to certain degree. The third chapter displays the thoughts status that the artists and trends of cultural thoughts affected each other and co-existed in Yuan and Ming dynasty,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artists such as Huang Gongwang, Badashanren and Gongxian, etc. the chapter's aim is to point out the dynamic expressing process how the cultural spirit of a junction of Three types of religious thought and the subjects of arts affected each other in Yuan and Ming period, and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previous static studies of wenrenhua in aesthetic form.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how Jao Tsung-I studied integrately Chinese classic paintings and other resourses of Humanities fields under the broad integration vision, and drew an original conclusion, focusing on the neccessity and possibilty of cross-fields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arts. The fifth chapter pointed out Jao Tsung-I's new empirical methods in the history of art, through previewing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the sdudies of the history of arts by Chinese scholar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last chapter emphasizes the meanings of Jao's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rt by explaining his research modality of "the history of art as the history of spirit",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status in the studing of art histor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Chinese modern academic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all over the West in modern academic discourse color; and since the late 20th century, post-modernism promoted by forgotten the subject of the art, waver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 deleberately ignored the Context of the text producing, especially attacking the continuity of history and one of the whole of human knowledge, these caused a great deal of shock in Chinese thinking of academics and research methods. But Jao Tsung-i's study of art history gives a lot of inspiration and a warning by using cultural history vision, taking empirical approach methods,and insist on the research ideas that closely linked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art and culture of China's own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urse,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subjects because of their "foresight," leading to the unavoidable historic limitations in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for this reas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Jao's study and our study about Jao's study should be open, not be unique.
引文
[1]林伦伦、王振泽:《“有家难归”的大学者——饶宗颐》,《岭南文史》2001年第2期。
    [1]郑炜明编:《论饶宗颐》,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版。
    [2]同上,第522页。
    [1]饶宗颐著:《画(?)——国画史论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
    [2]王振泽著:《饶宗颐先生学术年历简编》,(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季羡林:《谈饶宗颐史学论著》,郑炜明编:《论饶宗颐》,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14页。
    [2]郑炜明编:《论饶宗颐》,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19页。
    [1]陈寅恪:“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陈垣敦煌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2]“详绎遗书,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猎狁考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萌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坚考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是也。而三类之著作,其学术性质固有异同,所用方法亦不尽符合,要皆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吾国他日,文史考证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此先生之书所以为吾国近代学术界最重要之产物也。”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3]季羡林:《谈饶宗颐史学论著》,郑炜明编:《论饶宗颐》,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30-233页。
    [4]这篇序言最初发表在《明报月刊》,1986年1月号(总241期),《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这类论文据笔者所辑有:姜伯勤的《从学术源流论饶宗颐先生的治学风格》;胡晓明师的《饶宗颐的治学态度与方法》;郭伟川的《论饶宗颐教授之史学观》;周少川的《江山代有人才出——饶宗颐教授学术成就管窥》;赵松元的《饶宗颐的生命精神》;饶芃子的《对饶宗颐先生治学方法的体会》;朱丽霞的《“一切学问皆植根于文学”——饶宗颐治学经验与乾嘉学术之关系》;雷铎的《旷世奇才大宗师——饶宗颐教授治学治艺概说》;叶瑞祥的《论饶宗颐的治学观》;林振海的《论饶宗颐教授的自学》;陈其泰《饶宗颐教授的学术成就》等。
    [1]1、目录学上,率先编词的目录,青年时即著有《词籍考》;2、率先编写《楚辞书录》;3、楚画研究的先行者;4、研究敦煌本《老子想尔注》的第一人;5、率先把印度河谷图形文字介绍到中国;6、第一位翻译、介绍、研究《近东开辟史诗》的中国学者;7、第一个研究《日书》;8、第一位研究楚辞新资料唐勒所作赋的学者;9、率先编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0、首治楚帛书;11、首次辑《全明词》;12、首次编录星马华文碑刻,开海外金石学先河;13、首研敦煌白画;14、首次整理出版《敦煌书法丛刊》29册;15、首论南诏禅灯系统;16、比较文学中首先提出“发问文学”概念;17、首先在汉字与诗学中研究形声字的美学作用;18、首先以半坡等地陶符与中近东图形作比较;19、在日本书道史上发现受隶书影响的一个特别的阶段。
    [2]陈其泰教授在其《20世纪中国历史考据学研究》一书中,专辟第六章:“1949年以后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历史考据学的进展”,其中第二节就介绍了饶宗颐的史学考证内容(分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宗教史、潮汕文化五部分)和方法。参见陈其泰:《20世纪中国历史考据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87-405页。
    [1]胡晓明:《饶宗颐的治学态度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1]胡晓明著:《饶宗颐学记》,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版,第115-117页。
    [2]《〈文心雕龙〉研究史》重点介绍了饶宗颐的《文心雕龙与佛教》、《文心雕龙探原》两篇论文以及饶宗颐所主编的香港大学中文学会《文心雕龙研究专号》发表的一些论文,并同大陆学者相应的研究作了比较,从而突出饶氏《文心雕龙》研究的独特性所在,该书如此评价饶宗颐《文心雕龙》研究上的贡献:“应该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台湾、香港的《文心雕龙》研究无论在研究的论文和著作至质量上,还是研究的理论深度上,其成就都是比较高的,并且为后来港、台地区《文心雕龙》研究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香港、台湾两地的情况看,五十年代初期,在饶宗颐的带动下,香港的《文心雕龙》研究是比较活跃的,但是从后来的发展上来看,则台湾的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地超过了香港,而成为海外《文心雕龙》研究的中心。”参看张少康等编著:《〈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17-222页
    [3]梅琼林:《论饶宗颐楚辞学研究的文化还原模式》,《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6期(社会科学版)。
    [4]目前已经发表的这方面论文成果有《浮馨铿锵明珠璀璨——饶宗颐1949—1978年诗歌创作略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论饶宗颐的生命精神》(《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饶宗颐《瑶山集》的艺术成就》(《学术研究》2005年第8期)。
    [5]邓伟雄:《古韵今情——饶宗颐先生笔底风华》,《荣宝斋》2003年第3期;冯其庸:《乾坤清气一鸿儒——饶宗颐的书画艺术》,《中国书画》,2004年第9期;丘金峰:《选堂画艺三考》,《岭南文史》2007年第3期:
    [1]该套文集包括《史溯》、《甲骨学》、《简帛学》、《敦煌学》、《史学》、《潮学》、《礼乐与经术》、《中外文化交流史》、《文学》、《选堂诗词选》、《宗教史》以及书画艺术和艺术论等共14项,20卷,1000多万字。应该说这套文集是对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成果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2]饶宗颐著:《画(?)——国画史论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
    [3]胡晓明编著:《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4]胡晓明著:《饶宗颐学记》,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版。
    [5]陈韩曦编:《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饶宗颐著:《文辙——文学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2]姜伯勤:《论饶宗颐先生的艺术史理论——以〈画(?)〉为中心》,见曾宪通主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
    [1]薛永年:《试论饶公的画史研究》,见饶宗颐编:《华学》(九、十合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由于这些论文都是收录在会议论文集里作为资料交流、参考使用,出版数量有限,学界一般人士很难看到。
    [1]朱狄著:《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6-89页。
    [1]朱狄著:《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2]见饶宗颐:《〈季羡林传〉序》,收入郑会欣编:《选堂序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1页。在此序中,饶宗颐还指出:要能够“竭泽而渔”,必须具备许多条件:第一,要有超越的语言条件;第二,要有多彩多姿的丰富生活经验;第三,拥有或有机会使用的实物和图籍、各种参考资料。
    [1]饶宗颐著,郑会欣编:《选堂序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4页。
    [1]饶宗颐:《文辙·小引》,《文辙——文学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1]程嘉:《王莽改变了他一生》,载1993年2月11日台湾《中央日报》长河版。转引自郭伟川:《论饶宗颐教授之史学观》,曾宪通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66页。
    [2]同上,第167页。
    [3]饶宗颐早年的《顾亭林学案》虽已亡佚,但其后他对顾亭林的心仪之心并未泯灭,曾于1961年撰《论顾亭林诗》,对其人格和诗格都作了高度评价。参看饶宗颐:《文辙——文学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第699-710页。
    [1]朱丽霞:《“一切学问皆植根于文学”——饶宗颐治学经验与乾嘉学术之关系》,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又见《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
    [2]王振泽著:《饶宗颐先生学术年历简编》,(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3]刘梦芙:《为往圣继绝学 启来轸以通途——饶宗颐先生之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4]姜伯勤:《从学术源流论饶宗颐先生的治学风格》,见《论饶宗颐》,第462-464页。
    [5]沈曾植(1851-1922)在清末,以西北史地学派名家的身份侧身于外交界。1989年40岁时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俄国股章京。1912年,研究中国儒学及印度学的俄国卡依萨休伯爵曾与沈曾植论学,并在国外介绍沈氏的学术见解。1913年,沈曾植曾与法国学者伯希和讨论摩尼教问题。沈氏是清末民初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了对话的少数前驱人物。沈曾植是晚清西北及南洋史地研究的中坚,是清末民初佛学研究新潮流的预流者,也是古典诗坛上的“同光派”领袖人物之一。沈曾植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涉猎的部门有经学、音训、舆地、佛学、道藏,诗学、乐律、帖学与书法等,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学术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力。如王国维学术生涯最后十来年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沈曾植就有过重要的影响,可以参看王国维:《沈乙(?)先生七十寿序》,收在《观堂集林》卷十九。
    [6]胡晓明著:《饶宗颐学记》,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初版,第4页。
    [1]同上,第6页。
    [2]曹鹏:《艺术是学问的升华—饶宗颐访谈录》,《大师访谈录》,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3]据丘金峰介绍,庄淑舆书店位于潮城太平路539号,南华别墅书坊,该书坊创办于1906年即光绪三十二年,主人为庄淑舆(1880—1951)。该书坊至“文革”后仍在营业,由庄淑舆的儿子庄诠(1931—1990)主持。参见丘金峰:《选堂画艺三考》,《岭南文史》,2007年第3期。
    [4]杨拭(1886-1966),字寿扔,又字寿杨,现代著名画家。
    [1]胡晓明著:《饶宗颐学记》,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初版,第9页。
    [2]王振泽著:《饶宗颐先生学术年历简编》,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3]同上,第11页。
    [1]周少川:《治史论学六十年——饶宗颐教授访谈录》,《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1期。
    [2]饶宗颐:《选堂字说》,《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广东潮州广济桥建于宋代,是中国著名古代桥梁之一。饶宗颐撰写的《广济桥志》可谓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当年曾刊于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的语言文学专刊上,1993年又收入香港出版的《广 济桥史科汇编》之中。
    [1]王钟麒(1890-1975),字伯祥,史学家,主编有《二十五史补编》等著作。青年饶宗颐的许多观念受其影响。饶宗颐回忆说:“当时二十初头的我,年少气盛而又无知,竞称王莽为‘新皇帝',亟欲以正史体例为他写本纪——《新皇帝本纪》,于是意气风发地着手以《汉书》文体写成了整部《新书》,并且还为该书写了一篇序目,登在《责善》半月刊”。不过,《新书》虽然编成,但最后还是中止付梓。饶宗颐后来解释说:“这本书我始终未曾出版,不是被祝融所毁,而是‘国史正统论'的观念彻底改变了我。正当此书将付梓之际,我读了《资治通鉴》这套书,顿时间恍然大悟,真正透彻地了解国史中所谓‘正统'的意义,简单地说,中国史学极为重视‘道德'问题,并以一贯的道德标准衡量历史人物的价值。有此认知后,再回头检视王莽个人的一切行为,面对他有违背道德准则的行径时,良知告诉我那是断然不容被尊重的。所以欲给予王莽一个合适的价值判断时,毅然地将所有文稿和资料抽回并束之高阁。在我个人所有著作中仅有《选堂集林》收有一篇《王莽职官考》,迄今仍有许多人认为是篇考证详实的力作,和《职方考》一书有着相同的价值。这一阶段的治学历程,如今回想起来,真为当时的‘傻劲'捏一把汗;但也庆幸有那股勇气停笔下来,并为自己那份有担当的责任感感到自豪,否则违背正统的不客观史学观下所完成的《新皇帝本纪》,极可能成为个人学术生命中的污点。”见程嘉:《王莽改变了他一生》,载1993年2月11日台湾《中央日报》长河版。转引自郭伟川:《论饶宗颐教授之史学观》,曾宪通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69页。
    [1]郭伟川:《论饶宗颐教授之史学观》,曾宪通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68页。
    [2]王振泽著:《饶宗颐先生学术年历简编》,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3]自五、六十年代以来,饶宗颐相继刊发、出版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楚辞学论著:《楚辞地理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楚辞书录》(作为“选堂丛书”之一在香港出版,1956年)、《楚辞与词曲音乐》(作为“选堂丛书”之五在香港出版,1958年)、、《唐勒及其佚文——楚辞新资料》(原载《中国文学论集》第九号,1980年)、《道教原始与楚俗关系初探—楚文化新认识》、《〈天问〉文体的源流——“发问”文学之探讨》(均见《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楚文化考古学、金石学成果——《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辞研究》(香港中文大学,1985)、《楚帛书》(香港中华书局,1985)、《楚帛书天象再议》(《中国文化》1990年12月)等等。这些研究包罗宏富,涉及广泛,不仅体现了饶宗颐先生中西贯通,古今融合的宏阔的学术视野,而且还形成了他既兼顾汇集当代新思维、新方法,又立足于传统文化普遍研究方法的楚辞学探讨特点,是20世纪中国楚辞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大收获。参看:王振泽:《饶宗颐先生学术年历简编》,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梅琼林:《论饶宗颐楚辞学研究的文化还原模式》,《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6期。
    [1]参见林伦伦、王振泽:《“有家难归”的大学者——饶宗颐》,《岭南文史》2001年第2期。
    [2]可以参看郭伟川:《饶宗颐教授与中日文化交流》、《饶宗颐教授与欧洲汉学界的深厚渊源》,郭伟川编著:《饶学与潮学论集》,艺苑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王振泽:《饶宗颐先生与法国汉学家戴密微》,任继儒主编:《国际汉学》(第六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3]吉川幸次郎(1904—1980),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是二战以后日本汉学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最为特出的一位学者。1928—1931年曾来中国留学,期间曾听了马裕藻、钱玄同、沈兼士、朱希祖等教授的课,受杨羲之的具体指导,拜访了黄侃、张元济、金松岑等学者。其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尚书》、《论语》、《礼记》,文学主要集中在唐诗、元剧、曲等。其用中文校注的《尚书正义》,在国际汉学界脍炙人口。参看郭伟川:《饶宗颐教授与中日文化交流》,郭伟川编著:《饶学与潮学论集》,艺苑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李庆:《日本汉学史》(第一部:转折和发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302页。
    [1]戴密微(1894—1979),法国当代著名的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兰西研究院名誉教授。戴密微是整个西方汉学界公认的汉学大师沙畹(Edouard Chavanne 1865—1918)的高足,他对中国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以及佛学有着深厚造诣,且在敦煌学研究上颇有建树,其汉名密微出自佛学名篇《支恭明会微密持经记》。
    [1]“汉学儒莲奖”,是法国法兰西学院以法国汉学家(Stansilas julien)命名的学术奖项,主要授予国际上在汉学研究中有杰出成就的学者。
    [2]王振泽:《饶宗颐先生与法国汉学家戴密微》,任继儒主编:《国际汉学》(第六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1]钱仲联:《选堂诗词集序》,《论饶宗颐》,第321页。
    [2]参看邓伟雄、郑炜明著:《饶宗颐年谱》,载《中国书画》2004年第9期。
    [3]万青力:《选堂先生与学者画》;何怀硕:《率性随心,元气淋漓》;谢文勇:《饶宗颐教授的诗书画艺术》;黄兆汉:《饶宗颐教授的绘画艺术》等,均见郑炜明编:《论饶宗颐》论文集。
    [4]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见桑兵、张凯、於梅舫编:《近代中国学术批评》,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1]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1]徐中舒:《关于铜器之艺术》,请参阅徐氏著:《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六九二页。
    [2]同上,第六九九页。
    [3]徐中舒:《古代狩猎图像考》,请参阅:《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二二五页。
    [4]同上。
    [1]相关研究专著可参看林同华:《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德胜:《宗白华评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王德胜:《散步美学:宗白华美学思想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研究论文更多,不胜枚举。
    [2]滕固:《中国美术小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后收入沈宁编:《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71-93页。
    [2]薛永年:《滕固与近代美术史学》,沈宁编:《滕固艺术文集》“导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滕固:《唐宋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该书曾于1933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
    [1]据邓以蜇的解释,“艺术之体,非天然形体之体,乃指人类手所制作之一切器用之体如铜器、漆器、陶瓷,石玉之雕琢,房屋之装饰以及建筑等皆是矣。是此体也,实导源于用,因用而制器,盖即器体之体耳,但必纯由人类之性灵中创造而有美观者方为艺术之体。……形唯观其变化之方式。”见《邓以蜇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2]《邓以蜇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3]同上,第200页。
    [4]同上,第193页。
    [1]同上,第281-282页。
    [2]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编序”,见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李学勤:《青铜器与古代史》“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1]岑家梧:《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进展》,《中国艺术论集》,上海书店出版(民国丛书影印版),1991年版,第95页。
    [2]岑家梧:《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进展》,《中国艺术论集》,上海:书店出版(民国丛书影印版),1991年版,第95-100页。
    [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页。
    [1]王国维:《古史新证》(节录),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9页。
    [2]“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详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3]徐中舒著,徐亮工编:《川大史学·徐中舒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4]李凇:《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中国美术史学研究》(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 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1]【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页。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3页。
    [3]参见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91-147页。
    [1]徐建融著:《美术人类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2]郑元者著:《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3]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倪治云著:《美术考古与美术史论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5页。
    [5]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饶宗颐:《中国绘画的起源》,《画(?)》,第13页。
    [1]饶宗颐:《中国绘画的起源》,《画(?)》,第14-15页。
    [2]饶宗颐:《中国绘画的起源》,《画(?)》,第15页。
    [3]姜伯勤:《论饶宗颐先生的艺术史理论》,见曾宪通主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41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第185页。
    [2]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考古》,1962年第6期。
    [1]饶宗颐:《中国绘画的起源》,《画(?)》,》,第9页。
    [2]《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对于此舞蹈图像被解读为“先民们劳动之暇,在大树下、小湖边或草地上,正在欢快地手拉手集体跳舞和唱歌”这种说法,李泽厚认为此说法“似乎太单纯了,它们仍然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见李氏《美的历程》,《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1]金维诺:《舞蹈纹陶盆与原始舞乐》,《中国美术史论集》(上卷),2004年版,第9页。
    [2]《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里说明葛天氏用歌舞来颂扬自己祖先和图腾,歌唱农牧和狩猎,也用歌舞来祭祀天和地。
    [3]金维诺:《舞蹈纹陶盆与原始舞乐》,《中国美术史论集》(上卷),2004年版,第12页。
    [4]《永昌郡传》:“尾濮尾若龟形,长三四寸”;《扶南土俗传》:“蒲罗中人人皆有尾,长五六寸。……”。
    [5]饶宗颐:《临汝彩陶之鹭鱼画与青海之舞人图案》,《画(?)》,第22-23页。
    [6]张绍文:《原始艺术的瑰宝——记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鹳鱼石斧图》,《中原文物》1981年1期。
    [1]《旧唐书》卷七十七《阎立本传》:“……立本虽有应务之才,而尤善图画,工于写真。《秦府十八学士图》及贞观中《凌烟阁功臣图》,并立本之迹也,时人咸称其妙。太宗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诏座者为咏,召立本令写焉。时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时以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粉,瞻望座宾,不胜愧赧。退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齐流。惟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末伎。'……”
    [2]兹举数家,王伯敏先生认为:“在绘画史上,苏轼的重要性,不在于他曾画过多少优秀的作品,却在于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曾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陈传席认为:“董其昌衡量文人画的标准的理论基础完全米源于苏轼、晁补之等人。”徐复观认为:“宋代文人画论,应以苏轼为中心。”参见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南雷诗文集》上),浙江古籍出版社,第646页。
    [1]通常人们相信元代儒士地位的十分低落,所谓“九儒十丐”的说法,大概来源于宋遗民如谢枋得、郑思肖等人愤激的感受,但这种说法,据当代一些学者研究,可能有问题。葛兆光认为,元初统治者凭着军事征服和一系列文化政策,先后完成了元政权的政治合法性与合理性;而程朱理学没有在宋代完成它与汉代政治权力的结合,却在异族入主中国以后的元代,完成了它的制度化过程,实现向政治权力话语的转变。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286页。萧启庆在《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中也认为,过去关于元代儒士地位低下,如“九儒十丐”的说法并没有根据,“前人显然夸张了元代儒人身份的低下”,载《元代史新探》,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36页。
    [2]窝阔台汗九年(1237年)八月,诏中原诸路以策论、经义、词赋三科考试儒生,诸路考试,均于次年(戊戌年)举行,故称“戊戌考试”,此项举措乃是在耶律楚材、郭德海等人鼓动下进行的,对考中者,免除赋税,还规定授以地方性议事官之职,因此带有传统科举考试性质。但是,窝阔台十年四月,又下诏举行汰选僧道的考试,因此僧、道、儒三种考试一并进行,主持诸道考试的试官如赵仁、田师颜等,都是“三教试官”,中试儒生仅得到与僧道相同的豁免差发的待遇。忽必烈即位后,元廷围绕科举行废问题曾展开反复讨论,但都没有结果,直到元皇庆二年(1313年)未,元廷才以行科举诏颁布天下,决定恢复科举考试。第一次考试,在延祐时举行,故以延祐首科见诸史文。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元代科举考试,从延祐首科至元末,共举行九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还停科两次),科举规模,无论取录人数,还是进士的地位前途,与唐、宋相比很不足道,它对有元一代的既定用人格局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倒是元王朝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科举考试取士的标准,对明清科举影响很大。见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9-313页。
    [3]朱思本:《观猎诗》,见《贞一斋诗文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三四页。
    [1]张雨(勾曲)《戏题黄大痴小像》:“全真家教,禅和口鼓,贫子骨头,吏员脏腑。”此题虽为戏谑语,却也道出黄公望思想兼具儒、道、释三教的特色。《戏题黄大痴小像》,可参陈高华编著:《元代画家史料》,第381页。
    [2]饶宗颐:《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画(?)》,第287-288页。
    [3]转引自饶宗颐:《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画(?)》,第293页。
    [4]见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十二。
    [5]见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十四。
    [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六。
    [1]南炳文、何孝荣著:《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2]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33页。
    [3](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附录《年谱》四。
    [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15页。
    [5]《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6]《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序》。
    [1]付阳华:《明遗民画家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1页。
    [2]根据明遗民画逃禅动机之分析,他们名号的不时变换不能仅从“逃命”角度去理解,有时还跟这些画家的思想发展变化有关,八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不过从饶宗颐对于八大名号及禅画索隐来看,他似乎是在有意忽略这些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从此背景解读的,不过是“俗谛”的解释,他追求的是“道谛”的解释。
    [4]邵廷采:《明遗民所知传》,《思复堂文集》卷3,丛书集成续编,集部,上海书店,1994年版。
    [5]黄宗羲:《刘伯绳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三十五页。
    [6]徐枋:《法林庵募制庄严序》,《居易堂集》卷7。
    [7]阎尔梅:《万佛阁募缘疏》,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饶宗颐编:《华学》(九、十合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
    饶宗颐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饶宗颐著:《固庵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饶宗颐著,郑会欣编:《选堂序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饶宗颐著:《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饶宗颐著,胡晓明编:《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饶宗颐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学,1959年版。
    饶宗颐著:《选堂集林·史林》,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版。
    饶宗颐著:《文辙——文学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饶宗颐著:《画(?)——国画史论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饶宗颐著:《饶宗颐20世纪学术文集》,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汉】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宋】范晔著:《后汉书》,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唐】慧能著:《坛经》,郭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白居易著:《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普济著:《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李庆甲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宋】汪元量著:《湖山类稿》,丛书集成续编,集部,上海书店,1994年版。
    【元】元好问著:《遗山先生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乌程蒋氏密韵楼明弘治刊本。
    【元】王恽著:《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江南图书馆藏明弘治刊本。
    【元】朱思本著:《贞一斋诗文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元】倪瓒著:《清閟阁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4年版。
    【元】虞集著:《道园学古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4年版。
    【元】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张丑著:《清河书画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4年版。
    【清】孙承泽著:《庚子销夏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4年版。。
    【清】黄宗羲著:《黄宗羲全集》(增订版),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清】邵廷采著:《思复堂文集》,丛书集成续编,集部,上海书店,1994年版。
    【清】张履祥著:《杨园先生全集》,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清】阎尔梅著:《白耷山人诗文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周亮工辑:《尺牍新钞》,米田点校,岳麓书社,1986年版。
    【清】周亮工著:《赖古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清】王弘著:《砥斋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王原祁著:《麓台题画稿》,丛书集成续编,子部,上海书店,1994年版。
    【清】陈确著:《陈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赵翼著:《廿二史劄记》,黄寿成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清】卞永誉编:《式古堂书画汇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4年版。
    胡晓明著:《饶宗颐学记》,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版。
    王振泽著:《饶宗颐先生学术年历简编》,(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
    郑炜明编:《论饶宗颐》,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
    陈韩曦编:《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曾宪通主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
    郭伟川著:《饶学与潮学研究论集》,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
    滕固著:《唐宋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
    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郑午昌著:《中国画学全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陈师曾著:《中国绘画史》,徐书诚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傅抱石著:《中国绘画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傅抱石著:《中国绘画史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王伯敏著:《中国绘画通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杜哲森著:《元代绘画史》(“中国绘画断代史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单国强:《明代绘画史》,(“中国绘画断代史丛书”),人民美术山版社,2001年版。
    薛永年、杜鹃著:《清代绘画史》(“中国绘画断代史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徐建融著:《元明清绘画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传席著:《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陈传席著:《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伍蠡甫著:《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版。
    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于安澜编:《画史丛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阮璞著:《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穆益勤编:《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童书业著:《童书业说画》,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启功著:《启功丛稿》(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
    张连、古原宏伸编:《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版。
    李运亨、张圣洁、闫立君编注:《陈师曾画论》,中国书店,2008年版。
    岑家梧著:《中国艺术论集》,上海书店出版(民国丛书影印版)1991年版。
    沈宁编:《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裴文中著:《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葛路著:《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严善錞著:《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敏泽著:《中国美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著:《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金维诺著:《中国美术史论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王镛主编:《中外美术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徐建融著:《美术人类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倪治云著:《美术考古与美术史论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版。
    郭晓川著:《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朱狄著:《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朱狄著:《艺术的起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陈其泰著:《20世纪中国历史考据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六辑),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李庆著:《日本汉学史》(第一部:转折和发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冯友兰著:《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宗白华著:《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桑兵、张凯、於梅舫编:《近代中国学术批评》,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朱狄著:《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列谢瓦西里耶夫著、郝镇华等译,莫润先校:《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赵金昭、吴少珉主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穆著:《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钱穆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78年版。
    沈颂金著:《考古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孙长初著:《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 1950—198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严文明著:《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陈振裕:《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徐中舒著:《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徐中舒著,徐亮工编:《川大史学·徐中舒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邓以蜇著:《邓以蜇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梁思永著:《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郭宝钧著:《中国青铜器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郭沫若著:《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学勤著:《青铜器与古代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俞伟超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刘宗超著:《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郑元者著:《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刘锡诚著:《中国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毕继民著:《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张维青、高毅清著:《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商传著:《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南炳文、何孝荣著:《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八大山人纪念馆编:《八大山人研究》(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朱良志著:《八大山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刘纲纪著:《龚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卢辅圣主编:《龚贤研究》(《朵云》六十三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卢辅圣主编:《中国美术史学研究》(《朵云》第六十七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温肇桐编:《黄公望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温肇桐著:《元季四大家》,世界书局印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版。
    温肇桐著:《清初六大画家》,世界书局印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版。
    付阳华著:《明遗民画家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孙世昌著:《石涛艺术世界》,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良霄、顾菊英著:《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垣著:《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刘滌凡著:《道教入世转向与儒学世俗神学化的关系》,台湾学生书局印行,2006年版。
    钱钟书著:《七缀集》,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编:《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著:《方以智晚节考》,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现代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著:《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李青著:《艺术文化史论考辨》,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薛永年、罗世平主编:《中国美术史论文集——金维诺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
    严迪昌著:《清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少康等编著:《〈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杜卫著:《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郑良树主编:《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李开文、刘霁堂著:《自强不息:广东潮汕人的胆气》,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南羽编著:《黄宾虹画语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增订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孙美兰编著:《李可染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陈嘉明等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甘阳著:《古今中西之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宁著:《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曹鹏著:《大师访谈录》,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巫鸿著:《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英】E.H.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林夕、李本 正、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美】巫鸿著:《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方闻:《心印》,李维琨译,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美】杨晓能著:《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唐际根、孙亚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日】内藤湖南著:《中国绘画史》,栾殿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美】高居翰著:《气势憾人——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李佩桦等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著:《西方艺术批评史》,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阿诺德·豪塞尔著:《艺术史的哲学》,陈超南、刘天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德】格罗塞(GRCSSE,E.)著:《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艾黎·福尔著:《世界艺术史》,张泽乾、张延风译,
    【苏】叶·查瓦茨卡娅著:《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美】本杰明·史华慈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刘东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罗溥洛著:《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HERITAGE OF CHINA),包伟民、陈晓燕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Mark Getlein:Gilbert's Living with Art,New York:McGraw-Hill,2002.
    《国际汉学界导夫先路的学者》,《同舟共进》,1994年第1期。
    郭伟川:《饶宗颐教授与中日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1995年第2期。
    胡晓明:《饶宗颐的治学态度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6期。
    周少川:《治史论学六十年——饶宗颐教授访谈录》,《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1期。
    周少川:《江山代有人才出——饶宗颐教授学术成就管窥》,《阴山学刊》(社科版),1996年第1期。
    陈其泰:《饶宗颐先生治史的“通识”》,《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9期。
    梅琼林:《论饶宗颐楚辞学研究的文化还原模式》,《荆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6期。
    王振泽:《才者留名,德者留声——饶宗颐先生学术成就管窥》,《岭南文史》,1998年第4期。
    林伦伦、王振泽:《“有家难归”的大学者——饶宗颐》,《岭南文史》,2001年第2期。
    邓伟雄、郑炜明:《饶宗颐年谱》,《中国书画》,2004年第9期。
    谢贵安:《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发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赵松元、肖细白:《论饶宗颐的生命精神》,《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陈其泰:《饶宗颐教授的学术风范》,《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陈贤武:《略论叶恭绰对饶宗颐治学道路的影响》,《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詹伯慧:《略谈饶宗颐教授与“潮学”的兴起》,《岭南文史》,2007年第1期。
    朱丽霞:《一切学问皆植根于文学——饶宗颐治学经验与乾嘉学术之关系》,《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
    刘梦芙:《为往圣继绝学 启来轸以通途——饶宗颐先生之儒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考古》,196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