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国际危机管理的公共关系战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际危机管理的常态化及其非理性决策特点,需要国家制定国际危机管理战略。在现有西方国际危机管理战略中,权力政治战略、制度合作战略和观念认同战略既各有其合理成分,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困境”或软实力偏向的缺陷。作为一个具有“和合”文化传统及曾经因为落后而长期遭受侵略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国际危机管理战略选择注定要进行理论创新。
     论文构建了公共关系战略的理论框架,提出公共关系战略由战略理念、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公众、战略力量和战略方式六个要素构成的观点。公共关系战略能够增进国际危机管理合作的意愿,并且处理国际危机的手段具有合理性,是有效性与正当性的统一。虽然选择公共关系战略管理国际危机可能出现价值优先、舆论恶态或软实力导向的风险,但公共关系战略本身也同时具有可以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的机理,并能整合现有国际危机管理战略的优势,实施结果预期收益大于风险,因而成为国际危机管理的一种战略类型。
     公共关系战略具有和平方式及合作取向两个显著特征,这与中国和合的文化传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相契合,能对中国国家战略形成有力支持,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所以成为中国国际危机管理战略适当而必然的选择。研究采用“公共关系战略要素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传统国际危机管理和非传统国际危机管理两方面对四个案例进行分析验证,考察中国国际危机管理公共关系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并明确国际危机管理公共关系战略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The normalization and the irrational decision fea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ask the state to work out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In existent western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power politics strategy, system cooperation strategy and ideational identity strategy are rational to some extent, but they also bear some defectiveness of“the security dilemma”or soft power deviation. As a big developing nation with the harmony cultural tradition, China suffered aggression for a long time due to its backwardness and there is a need to make innovation in theory for the choic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thesis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consists of six elements, including strategy concept, strategy principle, strategy objective, strategy publics, strategy power and strategy approach.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can promote the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and its approaches of deal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are the unity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Though choosing of the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to manage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may bring the potential risks of the value priority, the wicked attitude of public opinion, and soft power orientation, the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itself has the mechanism of guarding against and evading risks and it can integrate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advantages. The expected benefits of the implement results outweigh those of risks, so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becomes a typ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has two prominent features of peaceful means and cooperative orientation, which agree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culture and the realistic needs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t can give forceful support to Chinese national strategy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China. Therefore,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becomes the proper and logical option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constituent elements to analyze and verify four cases from two aspects of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and non-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investigate China’s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larify the important plac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in national strategy system.
引文
①参见(美)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美)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69-80页
    ②孙德刚:《危机管理中的国家安全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绪论。
    ①王金辉:《试论国际危机管理模式》,《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
    ②陈先才:《西方国际危机管理三种理论模式之比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③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④参见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4页;胡税根等:《公共危机管理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7-300页;余明阳等:《危机管理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5页。
    ⑤薛澜等:《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①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2007-2008年中国传播学发展报告》(上),《中国传媒报告》2009年第1期。
    ②(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导言。
    ①Grunig, J. E. & Hunt, T.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1984;(美)格鲁尼格等:《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②(美)格鲁尼格:《战略性的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郭惠民主编《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①〔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②Jonathan Bernstein.The biggest mistakes in crisis communication[EB/OL]. http://www.bernsteincrisismanagement.com/articles.html。
    ③郭惠民:《危机管理的关键:危机识别与预警》,《国际公关》2005年第1期。
    ①(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08页。
    ②(美)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潘艳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7页。
    ③郑伟:《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7月,第28-29页。
    ①(美)格鲁尼格:《战略性的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郭惠民主编《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美)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潘艳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6-387页。
    ②转引自(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0页。
    ③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④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9页。
    ⑤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播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⑥(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①Clark F Greer , Kurt D Moreland. United Airlines’and American Airlines’online crisis communication following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J ]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3 , (29) :427~441.转自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8期。
    ②WilliamL. Benoit.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J]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 1997,(28/2):177~186.
    ③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播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226页。
    ①如(美)丹尼斯·威尔柯克斯等:《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封长虹等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张建明:《现代公共关系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朱文敏、陈小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性公关的基点》,《当代财经》2004年第8期;霍华民:《公共关系战略运行的五大要素》,《中外企业家》2005年第7期;(美)格鲁尼格:《战略性的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载于郭惠民主编《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薛旭:《战略性公关推动空调品牌大洗牌》,《大市场(广告导报》2007年第5期;(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②(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①该定义是美国公共关系学者格鲁尼格早期给公共关系下的定义,虽然后来格鲁尼格又在这个定义之后增加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一句话,但发展后的定义并未被人们普遍使用。
    ②郭惠民:《解码“公共·关系”》,《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③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④这种杂音源自早于公共关系的新闻业务代理,之后一直残存下来,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制造恶意舆论等不正当行为,严重影响到公共关系行业的声誉。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先后于2004年和2010年发布《公关咨询业服务规范》(指导意见)与《网络公关服务规范》(指导意见),作为规范公共关系工作的行业标准文件。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②陈先红:《公共关系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③廖为建、熊美娟:《公共关系的公共性解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④李道平:《互动:也是公共关系构成的必备要素》,《公关世界》2008年第5期。
    ⑤(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①Stephen P. Robbins, Organization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3rd Ed.)[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0:121.
    ②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6页。
    ①见百度关于战略的词条中“战略的构成要素”说明。
    ②(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05页。
    ③(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7月,导言标题。
    ④张依依《:从“说服”到“管理”到“关系”——1975-2006年公共关系理论与范式演变的历史比较分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①(美)格鲁尼格:《战略性的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郭惠民主编《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薛旭:《新媒介时代与战略性公关》,http://www.china-trainers.com/Article/Info/200792710134.html ;《战略性公关推动空调品牌大洗牌》,《大市场(广告导报》2007年5期。
    ①单振运:《略论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②(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③张依依《:从“说服”到“管理”到“关系”——1975-2006年公共关系理论与范式演变的历史比较分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37页。
    ②胡俊修、刘华萍:《殊途而同归: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之比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内容。
    ②Sherman Morse. An Awakening on Wall Street [J]. American Magazine 1906 (62):460.
    
    ①李希光:《变新闻宣传为公关传播》,《国际公关》2006年第2期。
    ②(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③(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①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03页。
    ②转引自(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3页。
    ③杨明杰:《论全球化时代的非传统危机及其管理》,《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2期。
    ④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http://www.gov.cn/zwgk/2007-04/24/content_592937.htm.
    ②(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③格鲁尼格、廖为建、郭惠民:《关于公共关系学若干基本问题的国际对话》,《公关世界》2001年第7期。
    ④明安香:《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学概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
    ①陈开和:《论我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的国际公共关系策略》,《外交评论》2007年第6期。
    ②张康之:《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①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②(美)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③(美)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④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①从书名即可看出这样的主张,如汪秀英:《公众关系学原理与应用》,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于里编译:《国际公众关系原理与实务》,工商出版社1996年。蒋春堂在《对构建中国公关理论体系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一文中,也主张以公众为基本概念构建“公众关系学”的体系框架。
    ②(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陈向阳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③(美)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王彦华、梁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①(美)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王彦华、梁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64页。
    ①(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112页。
    ②吴旭:《为世界打造“中国梦”》,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206页。
    ①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②(美)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潘艳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③哈伦?特勒:《危机时期的应对策略》,郭惠民主编《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2-173页。
    ①(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译者前言。
    ②(美)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潘艳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③(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14-216页。
    ①(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②(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③Peter van Ham. The Rise of the Brand State [J]. Foreign Affairs, 2001 (80/5):3.
    ①(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4、100页。
    ②(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0、246、247页。
    
    ①刘成:《化解冲突和谐共存——和平学研究简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5日,第13版。
    ②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98页。
    ③(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80、196页。
    ①(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86页。
    ①Richard N Hass. What to Do With American Primacy [J]. Foreign Affairs, 1999 (78):74.
    ②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和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0页。
    ①Scott M. Cutlip & A. H. Center.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M]. N. J: Prentice Hall, 1952:40.
    ②(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③Murphy, P. The limits of symmetry: A game theory approach to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public relations [J].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Annual, 1991(3):115-132.
    ④彭泰权:《混沌理论:公共关系研究的新视野》,《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⑤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①(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2、253、49页。
    ②吴旭:《为世界打造“中国梦”》,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
    ③朱虹:《国家形象的影响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0期。
    ①孙德刚:《危机管理中的国家安全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0、311页。
    ①(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②(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③(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29、230页。
    ①张依依:《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②张微:《哈贝马斯:公共关系、商业广告与公共领域的变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④程宝山:《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基本问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①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
    ②韩福东:《游说者》,《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2011年3月9日。
    ③刘润忠:《美国游说街生意兴隆》,《环球时报》,2001年7月20日。
    ④(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56-157页;赵浩生:《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赵浩生教授清华大学演讲录》,《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4期。
    ⑤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85页。
    ①(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622页。
    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危机管理概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③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①赵绪生:《论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危机与危机管理》,《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②Michael P. Sullivan. Theories and Evidenc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 Hall, 1976:82.转自刘卿:《国际危机机理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③潘光:《当代国际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④邱美荣:《国际危机辨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⑤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①Charles F.Hermann, Crisis in Foreign Policy,Indianpolis,IN:Bobbs-Merrill,1969:29.
    ②谢尔·霍兹:《网上危机传播管理》,郭惠民主编《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③刘卿:《国际危机机理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④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①胡平:《国际冲突分析与危机管理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第157-158页。
    ②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③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76、78页。
    ①潘光:《当前国际危机的扩展性和危机应对机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②对恐怖主义的界定,中国一般将其划为非传统国际危机类别,美国将其作为传统国际危机看待,并以处理传统国际危机的方式来解决。
    ③潘光:《当前国际危机的新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④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76、78页。
    ①胡平:《关于国际危机管理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第4期。
    ②郑伟:《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8-19页。
    ③P. Schroeder,“Review of O. Holsti, Crisis, Escalation, War,”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46 (Sept., 1974),p. 538.转引自王鸣鸣:《国际危机中的决策与管理》,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④丁邦泉:《国际危机管理》,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①赵绪生:《论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危机与危机管理》,《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②王鸣鸣:《国际危机中的决策与管理》,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③邱美荣:《国际危机研究述评》,《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
    ④杨明杰:《论全球化时代的非传统危机及其管理》,《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2期。
    ①Winham, G. R. (ed.) New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8.
    ②Geroge, A. L. (ed.) A voiding War: Problems of Crisis Management [M]. Boulder, CO: Westerview Press, 1991.
    ③郑伟:《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9-20页。
    ①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②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③梁志:《国际危机谈判策略初探——以“普韦布洛”号危机秘密谈判为例》,《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①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②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③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346页。
    ④冯海沧:《论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与国际战略的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5期。
    ①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判断,目前主要有地区大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亚太地区大国、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世界大国几种观点。康绍邦等学者认为中国具备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某些基本条件,如国家战略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等,但是中国尚缺乏足够的国外利益和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性特权,所以把中国定位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亚太大国。见康绍邦等:《国际战略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359-360页。
    ②王鸣鸣:《国际危机中的决策与管理》,《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③龙小农:《跨国危机管理——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8、252页。
    ④王俊生、何兰兰:《“国际危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一项概念史的考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8页。
    ②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③《和合学:应对当今人类冲突和危机》,http://www.fjdh.com/sushi/HTML/122114.html。
    ①张凤娜、谢德:《推动战略文化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利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20日。
    ②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③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1月,第89-90页。
    ①温家宝:《中国绝不会国强必霸》,http://gb.cri.cn/27824/2010/09/23/3245s3000521.htm.
    ②郑必坚:《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
    ①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5期。
    ①Alexander L. George and Richard Smoke.Deterrenc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11.
    ②王金辉:《试论国际危机管理模式》,《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
    ③马小军:《影响社会危机的关键因素》,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66418.
    ①Keohane & Martin.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5 (20/1): 39-51.
    ②陈先才:《西方国际危机管理三种理论模式之比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③(美)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52页。
    ①(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②郭树勇:《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2001年第2期。
    ①(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文版前言第33页。
    ②郭树勇:《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2001年第2期。
    ③肖晞:《国际关系主流理论范式中的安全合作模式》,《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④(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译者前言第8页。
    ①转自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1月,第106页。
    ①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107页。
    ②张沱生、(美)史文主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①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577页。
    ②唐任伍《避免冲突管理模式的中西差异》,《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③孟建、马新宇:《以软实力为核心构筑强力公关理论》,《中国广告》2006年第3期。
    ④王金辉:《冷战时期中国对周边地区国际危机的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对战争的界定,笔者依此说:“战争是指死亡1000人以上的冲突”。见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
    ①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②王金辉:《冷战时期中国对周边地区国际危机的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沈志华:《1950:朝鲜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同舟共进》2010年第9期;熊剑:《对朝鲜战争的十点反思》(一),网易博客,http://kfyge.blog.163.com/blog/static/861070720101078046843/。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①国内学界一般把民族分裂主义划入非传统危机类型。笔者认为,传统危机与非传统危机的划分应该以是否具有直接的领土或政权威胁为标准,即以是否形成对国家主权的威胁为标准。民族分裂主义直接是以政权诉求为目标的,所以把民族分裂主义划为传统危机类型,这样在危机管理的行为方式选择上会具有更好的理论解释力。
    ②张沱生、(美)史文:《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284页。
    ③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3页。
    ①沈骥如:《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将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
    ②《人民日报》,2001年4月12日第1版。
    
    ①《参考消息》,2001年4月4日第1版。
    ②《人民日报》2001年4月7日第3版。
    ①张沱生、(美)史文:《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12页。
    ②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6页。
    
    ①《人民日报》2001年4月4日第1版。
    ②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4页。
    ③《人民日报》,2001年4月5日第1版。
    ①《人民日报》,2001年4月12日第1版。
    ②张沱生、(美)史文:《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292-293页。
    ③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3-334页。
    ①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第107页。
    ②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03-304页。
    
    ①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09页。
    ②《人民日报》,2001年7月6日第1版。
    ①专属经济区是(EEZ)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整个会议从1973年12月3日到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字,持续了9年的时间,先后召开了11期16次会议)上确立的一项制度。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对其法律地位,目前较主导地位的看法是专属经济区既非领海也非公海,其地位是自成一类的。
    ②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18页。
    ①郑必坚:《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
    ①姜恒昆、刘鸿武:《种族认同,还是资源争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冲突根源探析》,《西亚非洲》2005年第5期;李维建:《达尔富尔冲突:伊斯兰教惹的祸?》,《世界知识》2008年第5期。
    ①庹继光、刘海贵:《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家形象博弈的平台》,《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①史安斌:《危机传播研究的“西方范式”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问题》,《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①《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4月26日。
    ①《日本对中国宣布毒饺子事件调查结论表达不满》,《环球时报》2008年2月29日。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②《“饺子事件”一周年,日媒穷追不舍》,新华网2009年2月2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9-02/02/content_10749715.htm.
    ①吴白乙:《中国对“炸馆”事件的危机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3期。
    ②(日)加藤嘉一:《中日双方的“认识差异”》,《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
    ①谭浪:《中日关系上的误传播》,《新闻知识》2009年第1期。
    ①周建明等:《中国大战略:问题与思路》,《学术界》2006年第2期。
    ②孙建中:《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方向之探索》,《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
    ③门洪华:《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④康平:《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红旗出版社2005年2月。
    ①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①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②张骥、康文中:《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对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的影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8期。
    ③转引自门洪华:《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④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80页。
    ⑤门洪华等:《中国大战略:问题与思路》,《学术界》2006年第2期。
    ①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
    ②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新一版),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21页。
    ③王义桅、唐小松:《大国政治的悲剧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悲剧》,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新一版),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④(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①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②王鸣鸣:《国际危机中的决策与管理》,《科学决策》,2004年第7期。
    ③David Singer. Threat Perception and the Armament Tension Dilemma [J].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8 (1): 93-94.
    ①李少军:《国家利益与中国的安全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4期。
    ②(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③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
    ④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
    ⑤赵少华:《当代中国国际形象研究》,《理论前沿》1998年第17期。
    ⑥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复兴》,《世界》,2006年第12期。
    ①李家祥:《“和谐世界”新理念:中国国际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董青岭、李爱华:《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年12月22日。
    ②如门洪华把国际形象列为中国软实力的5个核心要素之一。见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①(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③王逸舟:《中国面临三大挑战:发展危机、安全威胁、国际压力》,《南方都市报》2010年10月25日。
    ①丁刚:《合作,中国和平发展的使命所在》,《人民日报》2011年3月8日。
    ②李肇星:《和平、发展、合作——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8-22/2310314990.html.
    ③《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人民网2005年12月22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965180.html.
    ②胡翼青:《对“魔弹论”的再思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
    ③(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①王锦思、王同彪:《日本国家形象凭什么好于中国》,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4/09/content_5951969.htm.
    ②国家汉办网站,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③刘涛:《中国形象的全球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日。
    1.Alexander L. George and Richard Smoke. Deterrenc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11.
    2.Aneil K. Mishra.“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crisis: The centrality of trust”In Kramer, Roderick M. and Thomas Tyler (eds.), Trust in Organizations [M].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6:261-287.
    3.Michael P. Sulliv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and evidence [M].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76:82.
    4.Geroge, A. L. (ed.) A voiding War: Problems of Crisis Management [M]. Boulder, CO: Westerview Press, 1991.
    5.Grunig, J. E. & Hunt, T.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1984.
    6.Scott M. Cutlip & A. H. Center.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M]. N. J: Prentice Hall, 1952:40.
    7.Stephen P. Robbins. Organization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3rd Ed.)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0:121.
    8.Winham, G. R. (ed.) New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8.
    9.(澳)Simon Cottle:《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李兆丰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澳)约翰·W·伯顿:《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
    1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1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美)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美)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美)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美)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8.(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19.(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1.(美)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王彦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2.(美)丹尼斯·威尔柯克斯等:《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封长虹等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23.(美)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潘艳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美)格鲁尼格:《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伍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
    26.(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
    27.(美)罗德里克·克雷默、汤姆·泰勒:《组织中的信任》,管兵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28.(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9.(美)斯各特·卡特里普等:《公共关系教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30.(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31.(日)中西治:《新国际关系论》,汪鸿祥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
    32.(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陈向阳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33.(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化公共关系》,李志宏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34.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程宝山:《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基本问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
    36.丁邦泉:《国际危机管理》,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郭惠民:《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9.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播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胡平:《国际冲突分析与危机管理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
    41.胡税根:《公共危机管理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42.江若玫、靳云汇:《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3.康绍邦等:《国际战略新论》(第二版),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
    44.康平:《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红旗出版社2005年。
    45.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6.李少军:《国际战略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7.龙小农:《跨国危机管理——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明安香:《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学概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
    49.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0.孟建:《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1.潘光:《当代国际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52.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3.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4.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55.孙德刚:《危机管理中的国家安全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6.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57.王昶:《中国高层谋略·外交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和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9.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0.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61.吴旭:《为世界打造“中国梦”》,新华出版社2009年。
    62.薛澜等:《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63.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4.许曼舒:《国际危机预警》,时事出版社2008年。
    65.邢颖:《中国公共关系20年:理论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6.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7.杨洁勉等:《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时事出版社2010年。
    68.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
    69.余明阳等:《危机管理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70.于里编译:《国际公众关系原理与实务》,工商出版社1996年。
    71.张建明:《现代公共关系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72.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3.张沱生、(美)史文编:《对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74.张依依:《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75.朱廷智:《危机处理的理论与实务》,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76.郑伟:《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77.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危机管理概论》,时事出版社2003年。
    1.Clark F Greer & Kurt D Moreland. United Airlines’and American Airlines’online crisis communication following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3.
    2.Coombs, W. T. & Holladay, S. J. Unpacking the halo effect: Reputation and crisis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2006 (10): 137.
    3.David Singer. Threat Perception and the Armament Tension Dilemma [J].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8 (1): 93-94.
    4.Jesper Falkheimer & Mats Heide. Multicultur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owards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2006 (14/4): 180-184.
    5.Jonathan Bernstein. The biggest mistakes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EB/OL]. http://www.bernsteincrisismanagement.com/articles.html.
    6.Keohane & Martin.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5 (20/1): 39-51.
    7.Murphy, P. The limits of symmetry: A game theory approach to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public relations [J].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Annual, 1991(3):115-132.
    8.Park, Hyojung. & Reber, Bryan. "The Organization-Public Relationship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 of the Organization-Public Relationship on Publics’Perceptions of Crisi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Organ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TBA, Montreal, Quebec, Canada, 2008.
    9.Peter van Ham. The Rise of the Brand State [J]. Foreign Affairs, 2001 (80/5): 3.
    10.Richard N Hass. What to Do With American Primacy [J]. Foreign Affairs, 1999 (78):74.
    11.Sherman Morse. An Awakening on Wall Street [J]. American Magazine 1906 (62):460.
    12.Vander Meiden, A. Public relations and‘other’modalitie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Asymmetric presuppositions for a new theoretical discussion [J].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93 (16/3):8-11.
    13.William L. Benoit.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97 (28/2):177-186.
    14.(日)加藤嘉一:《中日双方的“认识差异”》,《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
    15.本刊编辑部:《2007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报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3期。
    16.陈开和:《论我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的国际公共关系策略》,《外交评论》2007年第6期。
    17.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18.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9.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
    20.陈先才:《西方国际危机管理三种理论模式之比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1.陈先才:《简析后冷战时期国际危机管理》,《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22.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
    23.董青岭、李爱华:《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24.冯海沧:《论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与国际战略的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5期。
    25.范强威、王雪冬:《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研究前沿综述》,《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年第1期。
    26.顾德欣:《国际危机的预防与处置》,《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2期。
    27.郭树勇:《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2001年第2期。
    28.郭惠民:《博弈论与现代公共关系研究》,《国际公关》2006年第3期。
    29.郭惠民:《解码“公共·关系”》,《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30.郭惠民:《危机管理的关键:危机识别与预警》,《国际公关》2005年第1期。
    31.郭学堂:《国际危机管理与决策模式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8期。
    32.格鲁尼格、廖为建、郭惠民:《关于公共关系学若干基本问题的国际对话》,《公关世界》2001年第7期。
    33.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
    34.韩福东:《游说者》,《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2011年3月9日。
    35.胡平:《关于国际危机管理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第4期。
    36.胡平:《国际危机管理及其研究方法》,《系统工程》1991年第5期。
    37.胡俊修、刘华萍:《殊途而同归: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之比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8.胡百精:《公共关系的“元理由”与对话范式》,《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39.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40.胡翼青:《对“魔弹论”的再思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
    41.惠耕田:《沟通行动理论与国际关系研究》,《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2.惠耕田:《沟通理性与国际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
    43.贺炜:《认同、话语建构与美朝核危机》,《国际问题论坛》2006年夏季号。
    44.霍华民:《公共关系战略运行的五大要素》,《中外企业家》2005年第7期。
    45.君安:《世界主要国家的危机管理》,《国家安全通讯》2002年第2期。
    46.姜恒昆、刘鸿武:《种族认同,还是资源争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冲突根源探析》,《西亚非洲》2005年第5期。
    47.李道平:《互动:也是公共关系构成的必备要素》,《公关世界》2008年第5期。
    48.李希光:《变新闻宣传为公关传播》,《国际公关》2006年第2期。
    49.李少军:《国际体系中安全观的基本框架》,《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3-4期。
    50.李少军:《国家利益与中国的安全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4期。
    51.李家祥:《“和谐世界”新理念:中国国际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52.刘长敏:《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危机及中国的应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53.刘俊波:《试析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的条件性》,《外交评论》2007年第6期。
    54.刘卿:《国际危机机理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5.罗静、李文海:《论公众参与下的专家理性》,《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期。
    56.罗志祥:《从伊拉克核查危机看国际危机管理》,《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12期。
    57.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8期。
    58.廖为建、熊美娟:《公共关系的公共性解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9.梁志:《国际危机谈判策略初探——以“普韦布洛”号危机秘密谈判为例》,《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60.门洪华:《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61.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下)》,《国际观察》2007年第2、3期。
    62.门洪华:《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63.孟建、马新宇:《以软实力为核心构筑强力公关理论》,《中国广告》2006年第3期。
    64.孟建、钱海红:《危机公关: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危机公关实践的学术考察》,《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65.潘光:《当前国际危机的扩展性和危机应对机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6.潘光:《当前国际危机的新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67.彭泰权:《混沌理论:公共关系研究的新视野》,《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68.漆海霞:《国际斡旋的成败分析》,《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
    69.邱美荣:《国际危机研究述评》,《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
    70.邱美荣:《国际危机辨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71.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72.秦亚青等:《中国大战略:问题与思路》,《学术界》2006年第2期。
    73.荣正通、胡礼忠:《国际危机管理的“有限理性”-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国际论坛》2007年第1期。
    74.沈骥如:《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将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
    75.沈志华:《1950:朝鲜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同舟共进》2010年第9期。
    76.史安斌:《危机传播研究的“西方范式”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问题》,《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77.孙学峰、金峰:《试析中国参与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基本方式》,《国际论坛》2009年第3期。
    78.宋德星:《国际关系三大流派对国际安全的思考》,《国际论坛》2000年第4期。
    79.单振运:《略论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80.孙建中:《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方向之探索》,《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
    81.唐昊:《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
    82.唐任伍《避免冲突管理模式的中西差异》,《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83.谭浪:《中日关系上的误传播》,《新闻知识》2009年第1期。
    84.庹继光、刘海贵:《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家形象博弈的平台》,《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85.童稚芮:《国际危机管理中的行为主体利益及合力分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6.吴白乙:《中国对“炸馆”事件的危机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3期。
    87.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
    88.王栋:《超越国家利益》,《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
    89.王金辉:《冷战时期中国对周边地区国际危机的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0.王金辉:《试论国际危机管理模式》,《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
    91.王俊生、何兰兰:《“国际危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一项概念史的考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92.王鸣鸣:《国际危机中的决策与管理》,《科学决策》2004年第7期。
    93.王鸣鸣:《国际危机中的决策与管理》,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4.王生才:《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与大国形象塑造》,《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第1期。
    95.王学东:《国家声誉与国际制度》,《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
    96.王学东:《外交政策中的非物质诉求——国家声誉研究》《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7.王逸舟:《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新课题、新视角》,《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98.肖晞:《国际关系主流理论范式中的安全合作模式》,《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99.许蔓舒:《国际危机预警研究综述》,《国际论坛》2006年第4期。
    100.许蔓舒:《国际危机预警有效性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01.熊启滨、胡放之:《合作与非完全合作博弈理论研究综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2.徐振峰:《公共关系与媒体议程设置之间的量化分析研究》,《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期。
    103.薛旭:《战略性公关推动空调品牌大洗牌》,《大市场(广告导报》2007年第5期。
    104.姚惠忠:《公关策略理论与实务之整合》,《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年第1期。
    105.杨鲁慧:《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资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106.杨明杰:《论全球化时代的非传统危机及其管理》,《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2期。
    107.余潇枫、李佳:《非传统安全:中国的认知与应对(1978~2008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108.余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思想的脉络考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109.袁正清:《交往行为理论与国际政治研究--以德国国际关系研究为中心的一项考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
    110.郑必坚:《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
    111.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复兴》,《世界》2006年第12期。
    112.朱虹:《国家形象的影响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0期。
    113.赵浩生:《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赵浩生教授清华大学演讲录》,《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4期。
    114.赵绪生:《论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危机与危机管理》,《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115.赵少华:《当代中国国际形象研究》,《理论前沿》1998年第17期。
    116.张康之:《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17.张康之:《在全球危机下思考国际合作》,《新视野》2009年第3期。
    118.张立文:《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19.张清:《查尔斯·赫尔曼的外交危机管理“处境模式”》,《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3期。
    120.张沱生、(美)史文:《中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与变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
    121.张微:《哈贝马斯:公共关系、商业广告与公共领域的变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2.张依依:《从“说服”到“管理”到“关系”——1975-2006年公共关系理论与范式演变的历史比较分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123.张樱樱、唐礼勇:《信任理论的演进:从“个体行为”到“制度建构”》,《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3期。
    124.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125.张骥、康文中:《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对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的影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8期。
    126.朱文敏、陈小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性公关的基点》,《当代财经》2004年第8期。
    127.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2007-2008年中国传播学发展报告》(上),《中国传媒报告》2009年第1期。
    128.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
    129.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130.丁刚:《合作,中国和平发展的使命所在》,《人民日报》2011年3月8日。
    131.张凤娜、谢德:《推动战略文化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利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20日。
    132.刘涛:《中国形象的全球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日。
    133.刘成:《化解冲突和谐共存——和平学研究简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5日。
    135.《日本对中国宣布毒饺子事件调查结论表达不满》,《环球时报》2008年2月29日。
    136.王逸舟:《中国面临三大挑战:发展危机、安全威胁、国际压力》,《南方都市报》2010年10月25日。
    137.《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4月26日。
    138.《党的十五大报告全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54fccdfe04a1b0717fd5dd14.html.
    139.胡锦涛:《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http://news.cntv.cn/china/20110414/107407_1.shtml.
    140.《和合学:应对当今人类冲突和危机》, http://www.fjdh.com/sushi/HTML/122114.html.
    141.《“饺子事件”一周年,日媒穷追不舍》,新华网2009年2月2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9-02/02/content_10749715.htm.
    142.《2008年国家形象排名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556757&PostID=16999506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http://www.gov.cn/zwgk/2007-04/24/content_592937.htm.
    144.温家宝:《中国绝不会国强必霸》,http://gb.cri.cn/27824/2010/09/23/3245s3000521.htm.
    145.《中国代表阐述我国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08-02/22/content_897221.htm.
    146.《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中国愿为苏丹与西方搭桥》,联合早报网2008年2月25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cnpol/pages1/cnpol080225.shtml.
    147.《中国警方侦破“出口日本饺子中毒案件”》新华网2010年3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26/content_13255484.htm.
    148.《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人民网2005年12月22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965180.html.
    149.李肇星:《和平、发展、合作——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8-22/2310314990.html.
    150.王锦思、王同彪:《日本国家形象凭什么好于中国》,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4/09/content_5951969.htm.
    151.马小军:《影响社会危机的关键因素》,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66418
    152.杨开煌:《中共对北约‘轰炸使馆事件’反应之研析》, http://www.chinabiz.org/maz/InvCina/199906-064/199906-010.html.
    153.薛旭:《新媒介时代与战略性公关》, http://www.china-trainers.com/Article/Info/200792710134.html.
    154.《钱其琛副总理阐述中国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http://news.sina.com.cn/c/2001-09-10/352422.html.
    155.《台媒民调:42%民众反对“入联公投”反对者居多》, http://news.sohu.com/20070914/n252148372.shtml.
    156.熊剑:《对朝鲜战争的十点反思》(一),网易博客, http://kfyge.blog.163.com/blog/static/8610707201010780468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