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朝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下半叶,清朝政权步入他的最后阶段,而以清朝政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封贡体系,面对列强的重重侵噬,也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即便如此,清朝统治者还是想尽办法应对危局,苟延残喘。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即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朝鲜作为清朝封贡体系中最重要的藩属国,对于封贡体系的存在以及东北地区的安全都至关重要。然而,法美英以及日本等列强对朝鲜的侵扰,引起了朝鲜的严重不安,并进而殃及身为宗主国的清朝和整个封贡体系的稳定。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一改传统封贡体制下不轻易干预藩属国外交内政的做法,开始实施新的朝鲜策略,一直到20世纪初,在此期间,清朝对朝鲜的政策偏离了传统的轨道。本文主要围绕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清朝对朝鲜外交体制的变通展开论述。
     本文论述的对朝鲜外交体制的变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9世纪60年代以来,以礼部为中心的中央涉朝外交系统,逐渐被北洋大臣、总理衙门以及驻日公使所取代,尤其是北洋大臣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以敕使为主的遣使系统则一步步为近代色彩的使节所替代,从最初的特使马建忠、马建常出使朝鲜,一直到驻朝商务委员陈树棠。
     这种推陈出新的背后,展示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步履。但由于这种近代化的主观目的是想维护日益落后、不合适宜的封贡体制,因而这一时期外交近代化几乎无法逃避最终失败的命运。本文着力从体制和制度的角度,试图解释这种变通给清鲜之间的外交传统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变化背后所蕴含的近代意义,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围绕1870年代到1885年清朝对朝鲜外交体制的变通这一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来展开论述:
     首先为导论。导论部分主要研究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的学术意义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外学术界关于清鲜政治关系研究概况的回顾,指出以往的清鲜关系研究往往从欧风西雨和日本这两种势力介入朝鲜等外部因素来进行研究和讨论,缺乏从清朝本身的角度,深入研究在外部背景下,清朝是如何具体应变和作为的。而晚清外交制度史的研究往往简单归结为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而忽略了在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的作用。据此,文章将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的变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在近代大变局下,封贡体制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尤其揭示在这一过程中,清朝作为“天朝上国”,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对封贡体制的挑战,是如何应对的,以及在外交体制上相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研究方法上,文章提出将宏观叙述和微观考察相结合,将中外关系史和外交制度史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做好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就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的变通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
     第一章主要介绍封贡体制在清鲜关系中的构建和机制。其中第一节主要介绍封贡体制在清鲜关系中的构建和发展。从建州女真开始,一直到清兵入关,再到康熙朝,清朝与朝鲜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随着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双方关系从最初的藩胡体制,到兄弟之盟,再到朝鲜俯首称臣,最终随着清政权统治的稳固,两者之间的封贡关系得以确立和稳定。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封贡体制下清朝政权内部涉朝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以礼部为中心的中央涉朝外交机构、清朝向朝鲜派遣的使节以及包含奉天、吉林地方行政系统的东北涉朝边务机构。第三节对本章内容作了简单的总结,指出了封贡体制在清鲜关系中体现的几个特点,如清鲜封贡关系非功利性的发展趋向;对朝贡礼仪的严格执行;礼部在清鲜封贡关系制度构架中的核心地位等。
     第二章主要讲述清朝劝导朝鲜开国和变通旧制。第一节介绍了总理衙门、北洋大臣、驻日公使在涉朝事务中决策地位的上升,由此也造成了礼部在涉朝事务中决策地位的下降,进而形成了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主导朝鲜事务的局面。第二节详细介绍了清朝劝导朝鲜开国的诸多交涉环节,如丁日昌的奏议与李鸿章的“书信外交”;《朝鲜策略》对朝鲜政府的触动;签约前清鲜美三方的接触等。通过对清朝劝导朝鲜开国过程的详细研究,揭示了清政府如何对清鲜封贡体制的内容做出诸多变通。第三节对本章内容做出总结,指出总理衙门、北洋大臣主导朝鲜事务局面的形成,既是变通旧制的结果,又促进了清鲜传统体制的进一步变通。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特使的派遣和特使制度的形成,以及特使对朝鲜开国的影响。其中第一节讲述马建忠于1882年5月、6月两次赴朝,促成朝美、朝英、朝德通商条约的签订。第二节讲述朝鲜壬午兵变发生后,马建忠于1882年8月紧急赴朝。在朝期间,马建忠在大院君、开化派和日本等势力中间往来调和,最终力促清政府下定决心,抓捕大院君,平息朝鲜内乱。马建忠的两次出访都程度不同地触及到了清鲜之间的封贡体制。第三节则讲述了为了钤制外人、帮助朝鲜政府办理通商事宜,李鸿章派遣马建常常驻朝鲜,但由于封贡体制的影响,大大限制了马建常在朝鲜作用的发挥,最终不得不黯然回国。第四节对本章内容作出总结,指出马建忠、马建常作为特使出使朝鲜,具有过渡性、临时性的特征,一方面对传统体制有所突破,使之不同于封贡体制下的敕使;一方面又为传统体制所束缚,使其难以发挥真正推动清鲜关系近代化的作用。
     第四章介绍了《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的签订和驻朝商务委员制度的建立。其中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的签订,这是驻朝商务委员得以派遣的背景和基础。章程的签订体现了清朝“维藩服,扩利权”的指导思想,但同时也受到守旧派的极力反对。第二节主要介绍了驻朝商务委员陈树棠上任后所做的一些开创性工作,如修建公馆、开辟租界、交涉通商事务、保护华商、代表清政府与朝鲜进行外交交涉等。第三节则介绍了驻朝商务委员制度的建立,这些制度包括口岸委员制度、照会制度、会审制度等,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清鲜外交体制变通的实质特征。第四节讲述驻朝商务委员在朝鲜由于新旧体制的矛盾而造成的身份困惑。夹在封贡体制和近代体制的夹缝中,最终,由于形势的发展,陈树棠被撤回。第五节为本章小结,指出驻朝商务委员制度的建立,已经在客观效果上开始颠覆封贡体制下清鲜关系的部分观念和政策。比如,平等外交的观念的出现;重视利权和民生;旧制度的废止和近代制度的建立等等。由于驻朝商务委员的派遣和创立的制度所具备的近代因素,因而在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对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做出总结,分别从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的发展脉络、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的近代意义、从清政府的外交决策分析清朝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的失败原因等几方面对论文主题做了回顾、比较和分析,并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提出晚清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也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组成部分,在变通过程中,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和维护手段,与封贡体制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在客观效果上,却有利于中国的民生及商务的发展。同时,对变通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家实力、保守势力的阻挠等,但从决策的角度看,体制变通失败的原因则在于清政府对朝鲜外交决策的短视。尽管在一些具体事件上,清政府采取了一些及时和适宜的决策,但他们却始终不敢触及清朝在朝鲜问题上的核心:两国之间的封贡关系。不仅是不敢触动,而且是尽力维护,从而最终导致了体制变通的失败。
In the later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with collapse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continuous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powerful countries, the tributary system centered around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also collapsing. However,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tried their best to continue the situation. It was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a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happen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ssal nation in the tributary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Korea was of the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and the security of northeast China. However, the invasion of France, America, UK and Japanese to Korea aroused unease in Korea, which accordingly exerted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stability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From 1870s, the Qing government changed its traditional ruling policy that exerted no interference on the policies and domestic administration of the tributary nations and started the new diplomatic policies to Korea, which lasted to the early 1900s. During the time, the diplomatic policies of the Qing Dynasty to Korea deviated the traditional way. Therefore, this thesis mainly launches reviews on the diplomatic mechanism of the Qing Dynasty to Korea from the 1860s to the mid-1880s.
     As far as the evolution of diplomatic mechanism of the Qing Dynasty to Korea is concerned, this thesis cover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Since 1860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plomatic system concerning Korea that had been centered around the Ministry of Rites has gradually been replaced by the Peiyang Minister, Tsungli Yamen and Envoy Sent to Japan. The Peiyang Minister, among other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As a result, from Ma Jiazhong dispatched to Korea as an envoy to Cheng Shutang dispatched to Korea as a Commercial Agent, the envoy-dispatching system dominated by envoy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new envoy-dispatching system featuring in modern characteristics.
     The evolution made a display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diplomatic policies. However, since this kind of modernization only aimed to maintain the outdated tributary system, it could not escape from the failure destination. From the viewpoints of mechanism and system,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changes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brought about by the evolution for the diplomacy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Korea, and find the reasons of the failure.
     Centering around the evolution of diplomatic mechanism of the Qing Dynasty to Korea from the 1860s to 1885, this thesis launches the review in five chapters.
     Introduction makes research on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diplomatic mechanism to Korea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rough reviewing the achievements secured by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studies of polit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Korea and the diplomatic system of the later Qing Dynasty,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Korea many started with the European and Japanese invasion on Korea. There is no stud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tudies of the diplomatic system of the later Qing Dynasty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So this thesis makes a combined study of the Sino-foreign relationship history and the diplomatic system history, thus making a deep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diplomatic mechanism of the later Qing Dynasty.
     Chapter I mainly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mechanism of tributary system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Korea. Section 1 mainly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Section 2 introduces the 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s concerning the Korean affairs within the tributary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which is comprised of three part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 centering around the Rites Ministry, the envoy dispatched to Korea, and the Northeast institutions comprised of the Fengtian and Jilin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Section 3 makes a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which points out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ibutary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Korea.
     Chapter II mainly reviews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Qing Dynasty persuading Korea to open up and reform the outdated mechanism. Section 1 introduces the promotion of decision-making position of Tsungli Yamen, Peiyang Ministry and Envoy Sent to Japan in the affairs concerning the Korea affairs, which led to the position retreat of the Rites in the diplomatic issues concerning Korea, thus forming the pattern that Tsungli Yamen and Peiyang Minister dominated the Korean affairs. Section 2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multiple procedures and course of the Qing Dynasty persuading Korea to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Qing Government, accordingly, reformed the tributary mechanism. Section 3 makes a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which points out the formation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sungli Yamen and Peiyang Minister in the Korean affairs was a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outdated mechanism. Meanwhile, it promoted 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sm of the Qing Dynasty.
     Chapter III introduces the dispatching of special envoys and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 envoy system as well the influence exerted on Korea's opening-up by the special envoys. Section 1 reviewed Ma Jianzhong's visits to Korea in May and June 1882 twice to sign the signing of commercial cities between Korea and America, Korea and UK, and Korea and Germany. Section 2 reviewed Ma Jianzhong's urgent visit to Korea in August 1882 after the Korean Civil Strife. During the time when he stayed in Korea, Ma Jianzhong launched conciliated Taewon-gun, the Enlightenment Group and the Japan, which finally facilitated the Qing Government to make a decision to arrest Taewon-gun to crack down on the Korean Civil Strife. Section 3 makes a review on Li Hongzhang dispatching Ma Jianchang to station in Korea to the Korean Government to handle the commercial affairs. However, due to influence of the tributary mechanism, Ma Jianchang's function in Korea was restrained. Finally, he had to come back to China . Section 4 makes a summary, which points out that Ma Jianzhong and Ma Jianchang, as the special envoys dispatched to Korea, played the transitional and temporary roles. On one hand, they made some breakthrough in the traditional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ere restr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mechanism.
     Chapter IV makes a review on the dispatching of commercial agent to Kore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concerning commercial agent in Korea. Section 1 introduce the signing of "Regulations of Commercial and Civil Trade through Maine and Land Way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which is the background and foundation for dispatching the commercial agent to Korea. Section 2 introduces the creative work the commercial agent did after arriving in Korea, for instance, building official mansion, pioneering concession, negotiating commercial affairs, protecting Chinese merchants and making diplomatic negotiations with the Korean Government on behalf of the Qing Government. Section 3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s to dispatch commercial agent to Korea. These systems include port agent system, diplomatic note system, and trial system. Section 4 reviews the identification confusion of commercial agent in Korea caused by conflict between the new and outdated mechanism. Finally, Chen Shutang retreated to China. Section 5 is the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which points out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ercial agent system started to convert part ideas and policie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Korea under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The modern factors in the change had milestone significance in the evolution of Korea's diplomatic mechanism.
     Chapter V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From the overall viewpoint, this Chapter makes historic re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diplomatic mechanism of the Qing Dynasty to Korea. By means of sifting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diplomatic mechanism to Korea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alyzing the failure reasons of the diplomatic mechanisms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plomatic decision-making, and reviewing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e evolution of diplomatic mechanism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makes retrospect,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theme of the thesis and makes far-reaching exploration.
引文
[1]马克思著:《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2]参见王建郎为李兆祥著:《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研究》所作序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王明星著:《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1]高伟浓著:《19世纪80年代中朝外交和贸易体制的演变》,载于《朝鲜学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107页
    [1]见KimKey-hiuk(金基赫)著:之前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1](日)林泰辅著:《朝鲜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1](英)奥本海著:《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46页。
    [2](英)奥本海著:《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48页。
    [1]《清实录》,卷三十三,崇德二年正月戊辰,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430-431页。
    [1]《清实录》,卷二,天聪元年正月丙子,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31页。
    [1]《清实录》卷二十一,顺治二年十一月巳酉,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186页。
    [2]《清实录》卷十一,顺治元年十一月庚戌,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111页。
    [3]《清实录》卷一五八,康熙三十二年正月甲子,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736页。
    [4]《朝鲜(显宗)实录》卷十六,页三十三,十年三月甲辰,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7年版,第621页。
    [1]周家禄著:《奥簃朝鲜三种》之《朝鲜载记备编三》,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0页。
    [2]《清朝通志》,卷六十五,职官略二,礼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志七一四五。
    [1]李云泉著:《朝贡制度史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183页。
    [2]《清史稿》,卷九十一,志六十六,礼十(宾礼),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75-2676页。
    [3]在朝人所著《燕行录》中(如闵镇远和李基宪等)也反映出朝鲜使团进入北京后,均由礼部官员负责总体接待工作。参见陈尚胜主编:《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戊子,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2]《清实录》,卷六十六,雍正六年二月甲申,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1005页。
    [3]《清实录》,卷十三,乾隆元年二月丙戌,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383页。
    [4]《清实录》,卷五十六,乾隆二年十一月丁巳,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918页。
    [5]《清实录》,卷一百十六,雍正十年三月戊辰,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543页。
    [1]《清实录》,卷三十,咸丰元年三月癸丑,第40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第424页。
    [2]《清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乾隆六年九月壬午,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1164页。
    [3]《清实录》,卷二百五十,康熙五十一年八月戊寅,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483页。
    [4]《清实录》,卷四十,乾隆二年四月壬戌,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711页。
    [1]《清实录》,卷五十,崇德五年闰正月甲申,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918页。
    [2]《清实录》,卷五十一,崇德五年三月辛丑,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第678页。
    [1]刘为著:《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2827页。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三百十六,礼部二十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1]张存武著:《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8年版,第41页。
    [2]刘为著:《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1]此事在中国和朝鲜的史料里都有详细记载,中方史料参见张廷玉编撰,《明史》卷二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随行返国的朝鲜使节崔应虚、安礅在事后向朝鲜国王的报告中详细记述了此事,请参考(韩)林基中,《17世纪的水路<燕行录>与登州》,选自陈尚胜主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五百二,礼部二百十三,《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三百十六,礼部二十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1]刘子扬著:《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页。
    [2]《承政院日记》,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99年版,第111卷,第130页。
    [1](韩国)鱼允中著:《从政年表》,载于《从政年表·阴晴史》,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8年版,第128页。
    [1]《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页十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5744页。
    [2]《清实录》,卷三百三十七,咸丰十年十二月己巳,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1022页。
    [1]《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页十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5744页。
    [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二,页二十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5823页。
    [3]《清实录》,卷三百三十七,咸丰十年十二月己巳,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1022页。
    [4]《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二,页三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5850页。
    [1]《清实录》,卷三百三十九,咸丰十年十二月癸未,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1042页。
    [2]《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八,职官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考八七七九。
    [3]日本是个例外,近代以前,日本一直游离于封贡体制的边缘,而明治维新以后,它又很快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1]柳洪烈著:《韩国基督教史:天主教史》,首尔: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1978年版,转引自王春来著:《基督教在近代韩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26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27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58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0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84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29页。
    [2]《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页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欲与朝鲜修好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第1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27页。
    [1]《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页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与日本使臣往来照会等件拟咨送礼部转行朝鲜折》之附件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第4页。
    [2]《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戊子,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3]《清实录》,卷一百四十五,光绪八年四月甲申,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59页。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一二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七十七,页二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7101-7104页。
    [3]《清实录》,卷二百九十三,同治九年十月壬子,第50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1052页。
    [4]《钦定大清会典(光绪)》,卷一○○,《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32页。
    [5]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6]钱实甫著:《清代的外交机关》,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87页。
    [1]《清史稿》,列传一九八,《李鸿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011页。
    [2]参见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7页。
    [4]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译署函稿》,卷四,页三十五,《日本使臣森有礼署使郑永宁来署晤谈节略》,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2949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368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395页。
    [1]《朝鲜(高宗)实录》,第一册,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首尔:探求堂1970年版,第615页;也见吴晗主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54页。
    [2]《同文汇考——中朝史料》,第四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巾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16-419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24页。
    [2]《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戊子,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3]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45页。
    [4]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罗森的日本日记+何如璋等四人的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86页。
    [1]Kim Key-hiuk(金基赫),《The Last Phase of The East Asia World Order:Korea,Japan and The Chinese Empire 1860-188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P277.
    [2]《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戊子,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3](日)信夫清三郎著:《日本外交史》,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1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4页。
    [1]《清詹事府少詹何公传》,出自《茶阳三家文钞》,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40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41页。
    [1]《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戊子,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1]《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戊子,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2]《清实录》,卷一百四十五,光绪八年四月甲申,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59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89-594页。
    [1]《礼部奏朝鲜例行公事应照旧章办理折》,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引自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卷六十,页二五,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1121页。
    [2]《清实录》,卷二百十二,光绪十一年七月,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989页。
    [1]《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一,页三十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拟劝朝鲜交聘各国片》,台北:文海版社1963年版,第16页。
    [2]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6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365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366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368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399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38页。
    [2]黄遵宪著:《朝鲜策略》,选自金允植著《修信使日记》,摘自《修信使纪录》,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8年版,第160页;
    另见赵中孚、张存武、胡春惠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第十一册),台北:国史馆1990年版,第25页;
    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十三卷,东京: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63年发行,第389-391页。
    [3]黄遵宪著:《朝鲜策略》,选自金允植著:《修信使日记》,摘自《修信使纪录》,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8年版,,第166页;
    另见赵中孚、张存武、胡春惠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第十一册),台北:国史馆1990年版,第32页;
    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十三卷,东京: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63年发行,第389-391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42-445页。
    [2]这一日期似乎有所疑问。《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中只是说本月十七日下午,何如璋与李东仁见面,根据上下文推断,似为光绪六年十月十七日,但该文字出自何如璋致总理衙门的信函,该信函显示十月十六日,总理衙门收到此信。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37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53页。
    [1]以上内容请见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93-498页。
    [1]金允植著:《金允植全集》(贰),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80年版,第299-300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48页。
    [1]金允植著:《天津谈草》,韩国首尔大学校奎章阁藏书,胶片号:75-103-27-K,页十五。
    [2]金允植著:《天津谈草》,韩国首尔大学校奎章阁藏书,胶片号:75-103-27-K,页十五-十六。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72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59页。
    [3]《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482页。
    [4]《朝鲜<高宗>实录》,高宗十九年三月十五日,首尔:探求堂1970年版,第42页。
    [1]刘为著:《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韩国)朴周大著:《罗严随录》,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80年版,第271、272页。
    [1]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10卷(美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0页;
    也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页十三,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第47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56、657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58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59页。
    [1]马建忠著:《东行二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08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33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37页。
    [4]马建忠著:《东行初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41、346页。
    [1]马建忠著:《东行初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45、346页。
    [2]马建忠著:《东行初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66-368页。
    [1]马建忠著:《东行初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90-391页。
    [2]马建忠著:《东行续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09-410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56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735页。
    [2]对于金、鱼二人意见的分析,参照沈渭滨著《朝鲜“壬午兵变”与中韩关系述论(上)》,选自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编:《韩国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770、771页。
    [4]《清实录》,卷一百四十八,光绪八年六月,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96页。
    [1]马建忠著:《东行三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卷六,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22-423页。
    [1]参见《岩仓公实记》,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8-419页。
    [1]据日方资料推断,日方到达朝鲜的军队,100—1500人左右。见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1页;
    也见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15卷,第161页。
    [1]马建忠著:《东行三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卷六,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451-452页。
    [1]Kim Key-hiuk(金基赫),The Last Phase of the East Asian World Order:Korea,Japan,and the Chinese Empire,1860-188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P348.
    [2]王明星著:《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3]在《清实录》中记载:“朕思安南若本系阮姓所有,后被黎姓占夺,今阮姓复攻破黎城,是不过恢复旧业,尚易于办理,或竟可从而安抚。若本非阮姓所有,则黎氏传国日久,且臣服天朝,最为恭顺。今猝被强臣篡夺,其夷官带同该嗣孙眷属,前来吁救。若竟置之不理,殊非字小存亡之道。况黎城攻破后,阮姓所占若不过一二处地方,则他处尚为黎姓所有。虽黎维祁懦弱无能,其支姓尚可徐图恢复。若阮姓攻破黎城后,竟将安南地方全行占踞,或黎姓子孙俱被其戕害,又当另为设法访查。”(见《清实录》,卷一三○七,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戊申,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593页。)从中可以看出封贡体制所具有的灵活性。
    [4]马建忠著:《东行三录》,出自《适可斋纪言纪行》,卷六,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51-452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477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38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20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41页。
    [3]参见朱维铮编:《马相伯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马相伯口述,王瑞霖笔记,《一日一谈》集之《我与高丽》,上海:复兴书局1936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42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30页。
    [2]在朝鲜国王给清朝的咨文中都称马建常是与穆麟德一起赴朝的,但在《龙湖闲录》中记载的朝鲜国王和赵宁夏等人的对话中,却清楚地表明马建常是推迟几天到达朝鲜的。在金允植的《阴晴史》一书中,只记载了与穆麟德等人同舟抵朝,未记载与马建常同行之事。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到这一细节。相关资料请见《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142页:宋近洙编:《龙湖闲录》,第473页;金允植著:《阴晴史》,第219-220页。
    [3]马相伯口述,王瑞霖笔记,《一日一谈》集之《我与高丽》,上海:复兴书局1936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42页。
    [4]详见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51页。
    [5]薛玉琴著:《百年家族——马相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1]参见《高宗时代史》,第二册,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68年版,第421-422页。
    [2]《朝鲜<高宗>实录》,高宗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首尔:探求堂1970年版,第81页。
    [3]方豪编:《马相伯先生文集》之《上朝鲜国王条陈》,北京:上智编译馆1947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1-4页。
    [4]马相伯口述,王瑞霖笔记,《一日一谈》之《闵妃之死》,上海:复兴书局1936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97页。
    [1]方豪编:《马相伯先生文集》之《致朝鲜京畿道金宏集书》,北京:上智编译馆1947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7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60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59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45页。
    [2]王伯恭著:《光绪甲申朝鲜政变始末》,引自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8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11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27页。
    [1]《承政院日记》,高宗二十年四月一日,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99年出版;《朝鲜<高宗>实录》,二册,高宗二十年四月一日,首尔:探求堂1970年版,第90页。
    [2]参见《朝鲜<高宗>实录》,第二册,高宗十九年十一月初五日,首尔:韩国探求堂1970年版;也见金允植著:《阴晴史》,载于《从政年表·阴晴史》,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8年版,第219页。
    [1]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5页。
    [2]见鱼允中《西征记》记载,鱼允中此次来华,是以处理在天津的朝鲜学徒的名义前来的。但其另一个重使命是想通过北洋大臣向清廷提出“变通旧例”的要求。见鱼允中《从政年表》,选自《鱼允中全集》,尔:亚细亚文化社1979年版,第818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96-597页。
    [4]详见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91页。
    [5]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680页。
    [1]据笔者根据上下文及鱼允中《西征记》的记载推断,“钦宪”应该指的是时任军机大臣的王文韶。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91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91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92页。
    [5]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593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85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83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84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86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第404-405页。
    [1]《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75页。
    [2]详见《光绪朝朱批奏折》,第一一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48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63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67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064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839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14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79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第405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2页,也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五,页九,《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酌拟派员赴朝鲜办理商务章程折》。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6页。
    [1]参见权赫秀著:《陈树棠在朝鲜的商务领事活动和近代中朝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金允植著:《阴晴史》,载于《从政年表·阴晴史》,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8年版,第219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2-1175页。
    [4]参见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一百零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0-2721页。
    [1]此钱数源自陈树棠给李鸿章的报告,见《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316页,《韩国旧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中记载为朝鲜钱5000两,见该书第8页。
    [1]上述章程请见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970年版,第5、19、49、65页。
    [2]参见《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第七条,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出版社957年版,第406-407页。
    [3]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9页。
    [4]参见权赫秀著:《陈树棠在朝鲜的商务领事活动和近代中朝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此次交涉参见《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消案1)第67、68、69、72、74、78、80、82、85、86、117、120、121、122、123项照会以及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396页。
    [1]参见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339;1775-1803页。
    [2]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1页。
    [3]《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五,页十七,《朝鲜国王咨会与英国重译约章始末来文》,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第97页。
    [4]李鸿章也曾提及:“前派陈道专为照料通商起见,并未令其与闻国政。”参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八,页二十四,附件四李鸿章信。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2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315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349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354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3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478-1480;1482-1483页。
    [1]关于“照会”在近代中外交涉中的使用情况请参见郭卫东著:《“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北京:《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2页。
    [3]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3页。
    [1]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4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第404-405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985页。
    [3]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11页。
    [4]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13、114页。
    [5]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14、115页。
    [1]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116、117页。
    [2](韩国)尹致吴著:《尹致昊日记》,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73年版,第76-81页。
    [3]此说出于金允植著:《与津海关道周玉山馥书》,引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9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第405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4页。
    [3]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第5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2页。
    [1]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471页。
    [2]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177页。
    [3]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493页。
    [4]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第1494页。
    [1]《清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光绪七年正月,第53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819页。
    [2]《清实录》,卷一百四十五,光绪八年四月,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版,第59页。
    [1]金允植著:《与津海关道周玉山馥书》,引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8页。
    [2]秦裕光著:《旅韩六十年见闻录——韩国华侨史话》,台北:韩国研究学会1983年版,第13页。
    [1]马相伯口述,王瑞霖笔记:《一日一谈》之《我与高丽》,复兴书局1936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二编第97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43页。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
    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3-1975年版。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清)贾祯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北京:故宫博物院1930年影印版。
    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
    郭廷以、李毓树主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版。
    赵中孚、张存武、胡春惠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台北:国史馆1987年版。
    中国史学会编:《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戚其章编:《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近代经济史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海关和中日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续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吴晗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台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吴汝纶编著:《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李鸿章著:《李鸿章全集(电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承政院日记》,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1999年版。
    《朝鲜<仁祖>实录》,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7年版。
    《朝鲜<显宗>实录》,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7年版。
    《朝鲜<高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70年版。
    《同文汇考——中朝史料》,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高宗时代史》,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68年版
    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版。
    (韩国)慎慵厦、李光麟编:《韩国文化史史料》(近代篇),首尔:一志社1984年版。
    (韩国)鱼允中、金宏集著:《从政年表·阴晴史》,首尔: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8年版。
    (韩国)宋近洙编:《龙湖闲录》,首尔:时事文化社1980年版。
    (韩国)朴周大编:《罗严随录》,首尔:时事文化社1980年版。
    (韩国)鱼允中著:《鱼允中全集》,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79年版。
    (韩国)尹致昊著:《尹致昊日记》,首尔:探求堂1975年版。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昭义新编》,首尔:探求堂1975年版。
    (韩国)金衡圭编:《青又日录》,首尔:天丰印刷株式会社1976年版。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驻韩日本公使馆记录》,首尔:时事文化社1997年版。
    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东京: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36-1963年版。
    (日本)市川正明编:《韩国合并资料》,东京:原书房1978年版。
    王信忠著:《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37年版;转引自《民国丛书》第五编第20册,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版。
    陈伟芳著:《朝鲜问题与甲午战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林明德著:《袁世凯与朝鲜》,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版。
    张存武著:《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
    戚其章主编:《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刘家驹著:《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
    张存武著:《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俞政著:《何如璋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郑海麟著:《黄遵宪与近代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林子侯著:《甲午战争前之中日韩关系》,台北:玉山书局1990年版。
    梁伯华著:《近代中国外交的巨变》,香港: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曹中屏著:《东亚与太平洋国际关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曹中屏著:《朝鲜近代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金光洙等著:《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杨昭全、韩俊光著:《中朝关系简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黄枝连著:《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上、中、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4年版。
    高伟浓著:《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戴逸、杨东梁、华立著:《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戚其章、王如绘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国)刘广京、朱昌岐:《李鸿章评传——中国近代化的起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蔡茂松著:《韩国近世思想文化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
    吉林社科院编写组:《中朝关系通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徐万民著:《中韩关系史:近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蒋非非、王小甫著:《中韩关系史:古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王明星著:《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尚胜等著:《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和朝鲜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李昌植著:《朝日近代思想的形成及其比较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白新良主编:《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刘为著:《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云泉著:《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孙宏年著:《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丁伟志、陈崧著:《中体西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玉龙等著:《汉文化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正毅著:《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高兰著:《双面影人:日本对中国外交的思想与实践》,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陈剑峰著:《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崔丕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杨军、张乃和主编:《东亚史》,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
    周启乾著:《日俄关系简史(1697——191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忠绂著:《英日同盟》,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
    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二部),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纪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该书共同编写委员会:《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兆祥著:《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美国)马士、宓亨利著、姚曾虞译:《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美国)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三卷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美国)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国)狄百瑞著、何兆武、何冰译:《东亚文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英国)菲力浦·约瑟夫著、胡滨译:《列强对华外交》,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美国)伦森著、杨诗浩译:《俄国向东方的扩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前苏联)鲍里斯·罗曼诺夫著、陶文钊译:《俄国在满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国)安德鲁·马洛泽莫著、商务印书馆翻译组译:《俄国的远东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美国)泰勒·丹涅特著、姚曾虞译:《美国人在东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英国)季南著、许步曾译:《英国对华外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George N.Curzon,Problems of the Far East:Japan-Korea-China,London,1894.
    Isabella Bird Bishop,Korea and Her Neighbours,London,1896.
    M.Frederick Nelson,Korea and The Old Orders in East Asi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46.
    Kim Key-hiuk,The Last Phase of The East Asia World Order:Korea,Japan and The Chinese Empire 1860-188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韩国)李碹根著、林秋山译:《韩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7年版。
    (韩国)李碹根著:《韩国史》(最近世篇),首尔:震檀学会1961年版。
    (韩国)姜万吉著、贺剑城等译:《韩国近代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韩国)李基白著、厉帆译:《韩国史新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韩国)元裕汉、尹炳爽著:《韩国史大系——朝鲜末期》,首尔:三珍社1983年版。
    (韩国)申国柱著:《近代朝鲜外交史》,首尔:探求堂1965年版。
    (韩国)朴殷植著:《韩国痛史》(《朴殷植全书》上),首尔:檀国大学出版部1975年版。
    (韩国)朴日根著:《近代韩美外交史》,首尔:博友社1968年版。
    (韩国)权锡奉著:《清末对朝鲜政策史研究》,首尔:一潮阁1986年版。
    (韩国)琴章泰著:《东西交涉与近代韩国思想》,首尔:成均馆大学出版部1993年版。
    (韩国)具仙姬著:《韩国近代对清政策史研究》,首尔:(?)出版社1999年版。
    #12
    #12
    (中国)权赫秀著:《19世纪末韩中关系史研究》,首尔:白山资料院2000年版。
    #12
    (日本)陆奥宗光著,伊舍石译:《蹇蹇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日本)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日本)信夫清三郎著、:《甲午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日本)藤村道生著、米庆余译:《日清战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日本)井上清著、姜晚成、尚永清等译:《日本军国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日本)田保桥洁著:《近代日支鲜关系研究》,东京:原书房1979年版。
    (日本)田保桥洁著:《近代日鲜关系研究》,东京:宗高书房1972年版。
    (日本)森山茂德著:《近代日韩关系史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日本)彭泽周著:《明治初期日韩清关系研究》,东京:墒书房1969年版。
    (日本)奥平武彦著:《朝鲜开国交涉始末》,东京:西田书店1969年版。
    (日本)八木升著:《日中交涉秘史》,东京:桃源社1966年版。
    (韩国)姜在彦著:《朝鲜的攘夷与开化》,东京:平凡社1977年版。
    (韩国)姜在彦著:《朝鲜近代史研究》,东京:日本评论社1970年版。
    (韩国)闵德基著:《前近代东亚中的韩日关系》,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94年版。
    (日本)冈本隆司著:《属国与自主之间》,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社2004版。
    (日本)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德昭:《甲午战前中国处理朝鲜“壬午兵变”之经过》,原载《真理杂志》第一卷第三期;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六册,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
    王信忠:《甲申事变始末》,原载《清华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六册,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
    王信忠:《甲午战前中日外交政策之概说》,原载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第二卷第一期;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六册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
    王尔敏:《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1期。
    张存武、林明德:《<韩国近代史>评介》,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1期。
    张存武:《清代中韩边务问题探源》,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2期。
    张存武:《清代中国对朝鲜文化的影响》,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4期。
    张存武:《朝鲜对清外交机密费之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5期。
    南昌龙:《甲午战争与朝鲜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
    高伟浓:《19世纪80年代中朝外交和贸易体制的演变》,《朝鲜学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恒礼:《评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安徽史学》1993年第2期。
    张振鹍:《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戴逸、杨东梁:《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任桂淳:《试论十八世纪清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以李朝出使清朝的使节问题为中心》,《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黄湛:《略论<中韩通商条约>签订前后清与朝鲜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陈潮:《明清之际的中韩宗藩关系》,《学术月刊》1997年第1期。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张永江:《略论清代属国》,《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刘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下的通使往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
    梁凯:《晚清华夏秩序的解体——兼论朝贡关系的终结》,《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6期。
    高强:《清政府强化中朝宗藩关系原因探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方民镐:《中朝传统“宗藩体制”体制下的国家关系略议》,《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从》2001年12月号。
    苑宏光、李荔:《论晚清时期的中朝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刘为:《清代朝鲜使团贸易制度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权赫秀:《韩国人眼中的近代上海》,《韩国研究论丛》第9辑2002年出版。
    权赫秀:《马相伯在朝鲜的顾问活动初探(1882.11—1884.4)》,《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权赫秀:《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韩国语教育机构——袁世凯驻韩公署附设韩语学堂考》,《当代韩国》2003年春夏合刊。
    权赫秀:《韩国藏张树声、丁汝昌、吴兆有之朝鲜王朝官员书信三件笺证》,《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权赫秀:《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往来书信考》,《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权赫秀:《陈树棠在朝鲜的商务领事活动与近代中朝关系(1883年10月——1885年10月)》,《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蔡晓燕:《“朴定阳事件”与中朝宗藩关系的变化》,《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武心波:《日本与东亚“朝贡体系》,《国家观察》2003年第6期。
    祁美琴:《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史苑》2004年第11期。
    孙易红:《“球案”及其对中朝宗藩体制的冲击》,《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葛兆光:《西方与东方,或者是东方与东方——清代中叶朝鲜与日本对中国的观感》,《九州学林》2005年夏季三卷二期(总第八期)。
    郭卫东:《“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韩国)全海宗:《清代韩中朝贡关系考》,选自《中韩关系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韩国)金在善:《甲午战争以前中朝宗藩关系和中朝日对朝鲜藩属问题的争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美国)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读书》1998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