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主体身份、政府角色与中介组织地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社会呈现“三元结构”,形成高等教育发展“新协调三角”和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具有基础性。市场机制关注供求、选择、价格、竞争与风险,是集体选择和公共选择的根基,是被人类历史证明了的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而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历史变迁,显示了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顽强生命力,也证明了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寓于市场主体、政府和中介组织“三个关键点”之中,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是“后发外生型”,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高等教育市场机制运行的“三个关键点”,实质上就是三个“建设点”:
     一是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身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是指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科技服务需求者等,其中,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应该具有“灵敏性”,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对供求、价格等信号做出适当的回应。但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缺失,高等教育出资人产权虚化,高等教育捐赠者动力不足,学生及其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成本“软约束”,科技服务需求者合作机制存在较大缺陷。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已经“身份迷失”。
     二是高等教育市场的政府角色。政府既是市场的外部调控者,又是市场的特殊参与者。好的政府既要守住“高等教育市场化底线”,又要避免大学的“两类行政化”,确保高等教育的必要投入,维护高等教育的“公正性”。政府应该充当高等教育产品的“精明买主”,成为高等教育“战略性产品”的提供者,并与高等教育的主要生产者(高等学校)科学分权,为市场机制的运行提供有效保障。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政府已经“角色错位”。
     三是高等教育市场的中介组织地位。高等教育中介是为高等教育市场机制运行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这种非营利、非政府的专业化组织,与政府、市场形成“三边制衡”,共同维护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稳定性”。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中介组织已经“两极分化”,具有“官方性”和“边缘性”双重特征,“缓冲器”功能残缺,重大决策“不在场”。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已经“地位缺席”,其根本出路是“民营化”。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存在的“三大问题”,只有通过“创新”来解决。一是通过管、办、投分离,促进政府机制的再造;二是通过权、责、利结合,实现市场主体的解放;三是通过转、扶、改配套,加强市场中介的中立。学术力量与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志愿者力量不是处于同一个维度,能级差异也很大,任其自由发展势必窒息学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自觉向社会分权,以培育完善的高等教育市场体系,营造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环境,并利用市场机制的张力,让高等学校从“二元结构”走向“三元结构”社会。这样,“三类组织”(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博弈与制衡,“三种机制”(市场机制、志愿机制、政府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冲突与互补,可以矫正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失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便建立一个公正、有效、自由的高等教育体系。
Nowadays, the modern society forms a ternary structure. Hence it facilitates a brand-new harmonious triangle relationship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ree mechanisms of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disharmonie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The government possesses more authorities in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Meanwhile, limited resources are inefficiently allocat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owerful government, higher education has great scale, but it is weak in spiri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radually lost creativity; they are actually not excellent in nature, just at a very superficial level.
     In market economy,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its fundamental nature. It focus on demand&supply, choice, price, competition and risk. It plays its basic role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changes in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and proves to be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reveals tenacious vitality in the long history. It resides among three keys of market dominatio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termediarie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mechanism is latecomer exogenous; inevitably there are some imperfect places. Therefore, three keys of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mechanism are important constructive points.
     The first is the subject ident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subject refer to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s directly involved in market trad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ir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employers, buyer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rvices, etc.. Among th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 a special market player. Sensitivity of the subject enables them to have a free dispose of their own behaviors,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to demand&supply, price and other signals. However, Chinese universities lack of legal entity status; investor equ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weak; higher education donators have no enthusiasm; the risk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f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large;"soft constraints" exist in costs of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employers; there are flaws in the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for the buyer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rvices. So subjec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has lost its identity.
     The second i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The government is playing a role both as an external market regulator and a special market participant. Good governmen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hold the bottom line of marke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to avoid two kinds of bureaucratic administration to ensure the necessary inpu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fair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market participa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 as a smart buyer of higher education production, and a provider of strategic product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should scientifically shares decentralization with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It is a pity that the role of our govern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has been dislocated.
     The third is the status of intermedi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Intermediaries are social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s serving for market mechanism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on-profit, non-governmental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form trilateral balances. The government and narket jointly safeguard the st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mechanisms. However, intermediarie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polarized, which have both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 features. The buffer is malfunction and major decisions are absent when are made. Therefore, market intermediaries in our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are inferior in status and the remedy prescription is privatization.
     The three major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mechanisms can be solved only through innovation. First innovation could promote the recycling of governmental mechanism through the sep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Second one could achieve the liberation of market subject by combining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and interests. The third can strengthen neutral character of intermediaries through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aid and reform. Academic authority, market strength, government power and volunteer force are not in the same dimension and have huge level differences. Academy is bound to decline if the situation continues.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ciously decentralize to the society to foster a sound marke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reate a healthy environment of market mechanisms and to implement market mechanisms tens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ll transform from binary structure to ternary structure. Thus, the three roles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intermediaries) could play and balance in the game of higher education. Three mechanisms (market mechanisms, voluntary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mechanism) confli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void an imbalance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impartial, efficient and fre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引文
① 方林佑.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3,(1):43-45
    ① 刘克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财政责任[J].大学:学术版,2011,(5):27-31
    ② 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77-81
    ①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影响高校绩效的主因是资源利用[N].中国教育报,2009.12.9.④
    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竞争力:模型、指标与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12,(7):122-129
    ③ 刘宝存.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8-13
    ④ 鲍威,刘艳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差异影响因素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1-7
    ① [美]莱斯特.M.萨拉蒙,S.沃佳斯.索可洛斯基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①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②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① 张东海.美国联邦科学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① 赵叶珠,游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理念——《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09,(21):20-22
    ① 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① [美]莱斯特 M 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② [英]大卫.卡尔.教育意义的重建:教育哲学暨理论导论[M].台北市: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① 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② 肖昊,周丹.高等学校运行机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
    ③ 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④ 李文利.从稀缺走向充足—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① 戴小霞等编.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② [葡]佩德罗.泰克希拉等.理想还是现实——高等教育中的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③ 亨克尔等.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④ 丘伯等.政治、市场和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⑤ 杰夫.惠迪.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⑥ 佩德罗.泰克希拉等.理想还是现实——高等教育中的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⑦ 西蒙.马金森.教育市场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
    ⑧ 朱新涛.大学功能与市场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12
    ⑨ 吴宏翔.艰难的选择: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组织演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
    ⑩ 蒋凯.高等教育市场及其形成的基础[J].高等教育研究,2013,(3):9-21
    ① 蒋凯.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
    ② 许长青.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经济学分析与政府规制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119-124
    ③ 靳希斌.人力资本学说与教育经济学新进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
    ④ 马凤岐.高等教育与市场:问题与框架[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9,(1)
    ⑤ 罗杰·盖格.大学与市场的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⑥ 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⑦ 燕玉峰.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6
    ① 蔡永红、陈洁.市场机制与我国高等教育[J].中国国情国力,2005,(11):60-62
    ② 吴坚.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模式——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J].江海学刊,2001,(6):54-59
    ③ 李江帆.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④ 范先佐.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起基础性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5-11
    ⑤ 马健生.公平与效率的决策: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⑥ 李海.美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形成、特点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2-54
    ① 戴建兵、钟仁耀.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新动向:市场中心主义[J].现代大学教育,2012,(4):50-55
    ② 易红郡、缪学超.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向:经费筹措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89-97
    ③ 许杰.政府分权与大学自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① 刘献君、张晓冬、刘浩.高校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模式、评价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3,(6)
    ② 李灵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的历史流失与现实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52-55
    ③ 毛建青.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比较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④ Derek Bok, Beyond the Ivory Tow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1982, p.74.
    ⑤ B. Clark, Academic Power, in Van de Graaff, John H., etc., Academic Power: Patterns of Authority in Seven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J].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P.170.
    ④ 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① Z Sadler, M. E. (1900)Now Far Can We Leam Anything of Practical 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gn Systems of Education?[J]. Guildford,P.1
    ① Baker, K. (1987) Speech in the House of Cocnmons.
    ③ 马凤岐.大学的校内治理[J].高教探索,2011,(1):45-49
    ④ 晏维龙.高校学分制:给学生多点选择权[N].光明日报,2011.4.13.(16)
    ⑤ 李朝阳、高建芳.从静默期到调整期:美国高校学生权力发展历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6):54-59
    ⑥ 刘克勤、刘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几个重要问题[J].教育研究,2012,(7):82-86
    ⑦ 马永霞.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① Johnston, R. J. (1982) Geography and the State [J]. London:Macmillan, P.12-14.
    ②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③ 王一定等.市场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39-41
    ④ 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⑤ 朱新梅.政府干预与大学公共性的实现:中国大学的公共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⑥ 朱丽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8
    ⑦ Stat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IAU)) in1998, Academic Freedom, University Autony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http://www.iau-aiu.net/p_statements/af_statement.html
    ⑧ Henry M. Levin, Marleine E. Lockhead, Effective Scho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The Flamer Press,1993.
    ① Frank Newman, Choosing Quality[J]. Denver: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1987, p. xiii.
    ② 龙献忠.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③ 马健生、孙珂.高校行政化的资源依赖病理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46
    ④ 胡俊生.去行政化:回归大学之道的体制保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9-114
    ⑤ [法]保罗.热尔博.欧洲近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36-44
    ① 杨明.从政府控制模式到政府监督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转换[J].教育科学,2003,(5)
    ② Husen,T. et al.(eds)(1992) Schooling in Modern European Society:A Report of the Academia European[J]. Oxford:Pereamon Press,P.336.
    ③ O'Donoghue, Thomas A. and Dimmock, C. (1998) School Restructur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London:Kogan Page Limited, P.31.
    ④ 颜丙峰、宋晓慧.教育中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⑤ Elaine El Khawas. Government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M].He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① El-Khawas. Campus trends[M].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91.
    ② Meredithl.Honig. The New Middle Management: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n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04(26):65-87.
    Coston. 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1998, 27(3):358-382.
    ④ 李丙龙.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5,(2):70-73
    ⑤ 郄海霞.美国学术协会的功能及其对研究型大学的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51-58
    ⑥ 石军霞.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31-33
    ① 杨凤英,袁刚.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对策分析[J].学理论,2009
    ②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① [美]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① 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② 山口重克.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① [澳]西蒙·马金森.教育市场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① 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
    ① [瑞士]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② 刘泽云.教育经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① 曾军平.自由意志下的集团选择:集体利益及其实现的经济理论[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9
    ① [美]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①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① Blaug,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arnings:What does it signify? Higher Education,1972 (1):54.
    ② 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Volume One). Reprinted form the English Edition by Macmillan and Co., Ltd,1920.138.
    ③ Tyack, D.&Cuban, L. (1999) Tinkering toward Utopia:a Century of Public School Reform, Cambridh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13.
    ④ 杨汝婷.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看高等教育的供给[J].高校教育管理,2009,(3):21-25
    ① 弗雷德·E·弗尔德瓦里.公共物品与私人社区——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② 闵维方等.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
    ① 陈超.从学术革命透视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内在力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17-23
    ① 贺国庆王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① 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
    ① 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
    ①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①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① 郭芳芳,张星南.高深知识的生产变革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J].复旦教育论坛,2012, (6):5-9
    ① [美]布里安.辛普森.市场没有失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1
    ② [美]德瑞克伯克.大学何价—高等教育商业化?[M].台北市: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6
    ① 刘铁芳.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① 黄福寿.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
    ①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① 朱丽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8
    ② 亚瑟.M.科恩,卡丽.B.基斯克.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0
    ③ [英]朱利安.勒.格兰德.另一只无形的手:通过选择与竞争提升公共服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1
    ④ 戴晓霞等.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① 李立国、陈露茜.新自由主义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40-45
    ② 陈正明.政府改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① 方林佑,曹冰玉.高等教育若干问题初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6
    ① 马健生.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② [美]埃尔查南.科恩等.教育券与学校选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①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② 王淀蕊.美国公立高校治理模式对办学水平影响的统计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1):8-16
    ① 王亚敏.美国一流公立大学筹款运动考察及启示——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经验[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1):70-80
    ② 胡劲松.德国公立高校法律身份变化与公法财团法人改革——基于法律文本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5):1-8
    ① 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①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① 方妍.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政府与大学关系重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8
    ① [美]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① 肖昊,周丹.高等学校运行机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
    ① 罗燕、杨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正义:在扩张与平等之间——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28-35
    ① 冯建军.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1990-2010)[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0
    ① [法]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
    ① [英]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
    ① 杨天平、王超.西方大学权力模式的运演及其特色[J].教育研究,2012,(5)
    ①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② 韩廷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③ 眭一凡.大学的使命及其守护[J].教育研究,2011,(1):68-72
    ④ 周感芬.从“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去思索中国的大学精神[J].教育文化论坛,2011,(1):33-37
    ⑤ 孙锦涛、康翠萍.大学本质观探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4):99-111
    ⑥ 康宁.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治理变迁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1,(1):21-27
    ① 胡弼成,李斌.论自觉的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35-38
    ① 湛中乐、高俊杰.我国公立高校与政府法律关系的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5-13
    ① 徐辉、李薇.大学功能的世纪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3,(3):5-8
    ② 黄文彬.大学场域中的边界问题[J].教育研究,2011,(11):53-57
    ① 赵峰.论高校的政治权力与“去行政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90
    ① 张楚廷.论大学与经济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① 胡建华.“国立大学法人化”给日本国立大学带来了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2,(8):93-98
    ② 吕继承.中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①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① 吴培群.大学教师校际流动性的中外比较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6):72-80
    ① 陈伟.“从身份到契约”:学术职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4):65-71
    ② 申素平.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地位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① 彭正霞,陆根书.中美大学使命陈述比较[J].大学(学术版),2012,(12):59-71
    ②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
    ① 顾建民.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4
    ① 尹晓敏.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4
    ① [美]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1
    ① 资中筠.财富的归宿[M].北京:三联书店,2011.11
    ① 纪宝成.中国应设两套高考系统[J].环球时报,2012.1.8(15)
    ② 钟秉林.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2,(9):19-23
    ③ 谢维和.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从高考制度改革的“兼顾原则”及其变量说起[J].中国教育报,2012.12.14(5)
    ④ 鲍威.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成效分析: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 (19):1-7
    ① [瑞士]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经济学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② 廖娟,Joop Hartog,丁小浩.预期收入、风险与教育选择——来自北京六所高校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6-134
    ① 顾明远.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② 范皑皑.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4):100-119
    ① 赖德胜.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9-23
    ① 史国栋.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57-60
    ② 苏俊,何晋秋等.大学与产业合作关系——中国大学知识创新及科技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
    ① 王建华.知识产权视野中的大学[J].大学教育科学,2013,(3):3-11
    ①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
    ① 陈桂生.政府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8
    ① 蒂莫西·贝斯利.守规的代理人——良政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② 金生鈜.教育与正义——教育正义的哲学想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2
    ① 陈桂生、徐彬.政府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8
    ②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③ 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④ 米德.明智的激进派经济政策指南:混合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① 王英杰.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行政化的叠加作用[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7
    ①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M].商务印书馆,2012.10
    ① 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① 方林佑.大学行政化的多视角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6)
    ② 任增元,刘元芳.大学去行政化研究进展、争议与展望[J].现代大学教育,2012,(6)71-81
    ① 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
    ① 纪宝成、胡娟.关于学术权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② 刘献君.现代大学制度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7-11
    ③ 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0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
    ① 阎凤桥.克拉克的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思想之评介[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9-103
    ① 戚业国.现代大学制度重构:公共性、公益性、私益性的冲突与整合[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21-26
    ② 靳希斌.人力资本学说与教育经济学新进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2
    ① L.迪安.韦布.美国教育史:一场伟大的美国试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8
    ①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② 刘冬青.院校拨款、学生资助与学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财政大辩论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29-33
    ① 吴杨,何光荣,何晋秋.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1991-2008[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04-112
    ② 李立国.大学竞争特性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2):61-71
    ① 张东海.美国联邦科学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
    ② 胡弼成.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7
    ① 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
    ① 徐小洲.自主与制约——高校自主办学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4
    ① [法]让-雅克·拉封.规制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① 朱新梅.政府干预与大学公共性的实现:中国大学的公共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① 赵俊芳.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冲突及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1,(9):30-35
    ①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① 龙耀.论教育行政权力的边界——基于中国教育行政化问题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6):3-6
    ② 刘海波.政府和高校的信任与分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2,(6):42-47
    ① 徐永.国家行动下学术创新策略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2, (23):1-7
    ① Herman G. James, The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y:A Problem in Political Science, in Edmund J James Lectures on government, Urbana, Inninois: University of Inninois,1983, p.16.
    ① [英]蒂莫西.贝斯利.守规的代理人:良政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
    ① 马力、马西恒.中介组织与社会运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
    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外国非政府组织概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
    ① 颜丙峰、宋晓慧.教育中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① 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9
    ① 张晓玲.以“目标协调”为导向的德国高校公法基金会改革——以哥廷根公法基金会大学为例[J].德国研究,2011,(4):59-65
    ① 范跃进,孙国茂.大学教育基金与现代大学制度[J].东岳论丛,2013,(1):105-117
    ② 戴志敏、石毅铭、蒋邵忠.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① 陈秀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① 郭鑫.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联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① [美]Philip G.Altbach等.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① [美]戴维奥斯本.再造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
    ①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① 傅治平等.经济转型与政府角色定位[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2
    ① 胡娟.西方大学制度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3):23-40
    ②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③ 刘淑华、王向华.关于高等教育分权改革几个一般性问题的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7-24
    ① 贺国庆.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J].教育研究,2013(3):135-140
    ② 眭一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
    ① 马怀德.欧洲大学校长选拔制度与治理结构[J].教育研究,2011,(2):104-109
    ② 别敦荣,唐世刚.论教授治学的理念与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13,(1):91-96
    ③ 李志锋,高春华、廖志琼.论教授权力的来源于制衡[J].大学:学术版,2012,(3):30-36
    ④ 沈波,许为民.学术评议会: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保障与借鉴——以德国为例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60-64
    ① 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11
    ① 周作宇.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2):7-15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7.29发布
    ② 张应强.新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艰难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6):25-35
    ①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
    ② 曹子建,李志平等.我国高校教师的权利义务[M].城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4
    ① 余雅风.学生权力与义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3
    ① 王名等编著.美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① 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1
    1、[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美]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美]弗里德曼等.自由选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澳]西蒙·马金森.教育市场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葡]佩德罗·泰克希拉等.理想还是现实—高等教育中的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日]金子元久.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10、[美]唐纳德·凯特尔[M].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11、[英]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M].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
    12、[美]埃尔查·南科恩等.教育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
    13、[美]查理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14、[美]埃尔查南·科恩.教育券与学校选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15、[澳]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M]张清津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6、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7、袁振国等著.发展我国教育产业政策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邬大光.高等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0、武毅英.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1、朱新涛.大学功能与市场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22、吴宏翔.艰难的选择——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组织演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4、柯佑祥.教育经济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
    25、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6、刘泽云.教育经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7、陈超.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8、张铁明.教育产业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9、袁持平.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5
    30、方卫华.中介组织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
    31、黄波等.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9
    32、课题组.外国非政府组织概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
    33、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一卷、第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4、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1、吴国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力量理论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北京),2008(6):19-23
    2、薄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选择——构建大学、政府与市场之间生态关系的视觉[J].复旦教育论坛(沪)2008(6):18-22
    3、李承先.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论——消费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沪),2008(23):6-9
    4、蒋丹,万罡.理想与现实:就“提高高校学费”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2008(7):10-13
    5、甘行琼,邓圳.高校扩招与个人教育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京),2008(12):68-72
    6、王建华.消费社会视野中的大学[J].教育发展研究(沪),2008(23):1-5
    7、赖德胜.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与防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2009(2):86-91
    8、马凤岐.高等教育与市场:问题与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9(1):31-41
    9、胡丽萍,黄文彬.对大学经营精神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京),2009(3):54-56
    10、赖亚曼.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外部竞争力分析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8(6):90-96
    11、袁广林.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隐喻视野下的大学理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京),2009(5):54-58
    12、万寿义、赵聚辉.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大连),2009(2):44-49
    13、马桂兰、李静.经济学视野下“过度教育”的多因素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京),2009(5):51-54
    14、刘省非.世纪初的新举措:“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制度——俄罗斯高等教育财政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抉择[J].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09(5):78-83
    15、王正青、徐辉.论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冲突[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9(8):38-42
    1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影响高校绩效的主因是资源有效利用[J].中国教育报(京),2009.12.9(4)
    17、杨汝亭.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看高等教育的供给[J].高校教育管理(镇江),2009(3):21-25
    18、朱家德、李自茂.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60年的变迁逻辑——基于支付联盟框架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京),2009(12):25-29
    19、喻凯、(英)胡伯特·埃特尔.当高等教育遇到经济危机:对营利性高校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京),2009(4):147-156
    20、王伟宜.美国学生选择大学的五十年[J].教育学报(京),2010(2):113-118
    21、崔玉平.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效率的区域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2010(3):116-120
    22、袁蕾、孙琪瑛、.中国高等教育产品的差别定价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长春),2010(3):44-46
    23、崔世泉、袁连生.高校学费的性质:事业性收费、价格或是使用者付费[J].教育发展研究(沪),2010(11):24-28
    24、汤晓蒙.高等教育发展的代价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沪),2010(13、14):11-15
    25、廖娟.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教育选择——基于个体风险态度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京),2010(3):150-164
    26、许长青.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1995—2006[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长春),2009(3):25-32
    27、顾学雍、查建中.影响教学服务质量的四种力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2009(4):60-69
    28、丁厉、刘汇琳.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9(3):71-77
    29、张慧洁.从价值取向看美、英、日三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京),2009(4):76-80
    30、赵琳.从教学质量自我保障机制透视现代大学制度——以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10(4):100-106
    31、龚怡祖.现代大学结构:真实命题及中国语境[J].公共管理学报(哈尔滨),2008(4):70-76
    32、王守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我国高校若干支出行为的解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8(5):93-100
    33、程斯辉,王娟娟.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管理关系大调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8(6):19-27
    34、李蕴、段婕.高校声誉机制的经济管理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2009(2):129-133
    35、(德)乌尔里希·泰希勒.公立高等教育与私立高等教育界限模糊:以德国为例[J].现在大学教育(长沙),2009(1):40-46
    36、马陆亭、范文曜.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框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京),2009(5):35-41
    37、胡娟.厘清权利性质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京),2009(6):38-41
    38、何淳宽、曹威麟、梁樑.中国大学正式组织与学术性准正式组织的机能优化——兼论我国大学三元权力治理结构模式的构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京),2009(3):128-133
    39、李枭鹰.论大学、政府、市场的权力生态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京),2009(6):26-30
    40、程介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公私合作的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沪),2009(11):1-6
    41、秦惠民.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利制衡与协调——对我国大学权力想象的解析[J].中国高教研究(京),2009(8):26-29
    42、孙益.大学校长:学术领导力的中世纪起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9(2):103-108
    43、鞠光宇.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使命界定特点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京),2009(8):35-38
    44、刘赞英、刘双悦.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谈大学自律[J].河北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石家庄),2009(3):82-88
    45、纪宝成、胡娟.关于高等学校学术权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京),2010(1):1-4
    46、赵凤娟、李泽或.知识观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9-64
    47、付淑琼.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专业性协调力量——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09(11):92-96
    48、徐碧鸿.美国高效服务学习及其推广[J].煤炭高等教育(徐州),2009(5):68-71
    49、于文明.试论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5):1-6
    50、柳亮.大学信任与高等教育问责[J].教育发展研究(沪),2010(1):17-22
    51、张德良、贾秀敏.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变迁与重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长春),2009(6):12-15
    52、王建华.高等教育的理想类型[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0(1):1-10
    53、缪榕楠.从辉煌到衰微——中世纪大学教师职业安全的历史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石家庄),2009(11):64-69
    54、高德胜.论大学德行的遗失[J].全球教育展望(沪),2009(12):32—41
    55、王庆环.大学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访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J].光明日报(京),2010.3.17(11)
    56、林小英、丁东、张公善.揭开大学身份被盗之谜[J].博览群书(京),2010(4):4-22
    57、杨克瑞.政治权力:高校管理研究的真空[J].现代教育管理(沈阳),2010(5):1-3
    58、时立荣、时永春.大学行政和学术权力模式制约下的基层教研组织改革效果的制度分析[J].江苏高教(南京),2010(2):1-4
    59、宜勇.大学必须有怎样的办学自主权[J].教育发展研究(沪),2010(7):1-9
    60、袁广林.大学职能的界说依据[J].现代教育管理(沈阳),2010(5):8-11
    61、刘淑华、王福友.预算软约束:高校群体性负债的深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沪),2010(5):12-16
    62、王蔚清.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金华),2010(2):108-114
    63、钟周.一场对“大学自治、学者治校”的深入反思:2004——2006年牛津大学治理改革案例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沪),2010(2):73-78
    64、李志锋、易静.美国不同类型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基于卡内基分类法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10(2);57-68
    65、杨玉良.大学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J].中国教育报(京),2010.7.19(5)
    66、郑永扣.大学尊严的意义、构成与维护[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2010(3):5-9
    67、赵普光、张洪慧.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与激励中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京),2010(6)93-96
    68、叶信治.美国大学教师手册的性质、内容和功能[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2010(3):35-41
    69、张永红.美国高校的荣誉规则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10(6):80-85
    70、宜勇.外儒内道:大学去行政化的策略[J].教育研究(京),2010(6):62-66
    71、方耀梅、张瑞平.去行政化:重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学报(京),2010.8.17(10)
    72、樊平军.专业设置:一种官方知识的控制[J].中国高教研究(京),2010(7):40-44
    73、(美)戴维·拉伯雷.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 起的原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京),2010(3):24-39
    74、王洪才.大学“新三大职能”说的缘起与意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2010(4):5-12
    75、顾海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四个着力点[J].中国教育报(京),2010.9.20(5)
    76、阎光才.亚努斯的隐喻——去行政化语境下的学术精英角色与权力内涵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沪),2010(5):5-9
    77、倪洪涛.论大学自主与国家监督[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10(5):35-42
    78、金红莲.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变迁[J].比较教育研究(京),2010(9):77-81
    79、应星.学术自由的内外限度及其历史演变——从《系科之争》到《韦伯论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京),2009(3):17-28
    80、柳友荣.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交叉,还是全异——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权力问题追问[J].江苏高教(南京),2009(4):14-17
    81、于建福.高校管理者:且与中华经典同行[J].高校教育管理(镇江),2009(4):64-68
    82、杨秀芹.教育语境中的“政府悖论”——兼论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J].江苏高教(南京),2008(6):19-22
    83、汉斯·N·维勒.政府与市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竞争性范式[J].中国高等教育(京),2009(2):33-37
    84、宋懿琛.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探[J].大学·研究与评价(京),2009(4):57-61
    85、孙志军、王善迈、成钢.论现代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J].教育研究(京),2009(6):77-82
    86、焦健、窦尔翔、景春梅、吴航.高等教育财政特征及其融资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8-64
    87、孙志军.扩招十年来中国普通高校经费收入的变化及解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9(4):72-80
    88、金芳、程鹏、张在来.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J].山东经济(济南),2009(4):34-39
    89、杨慧敏.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述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京),2009(5):35-40
    90、张应强、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9(12):1-16
    91、邹治、陈万明.我国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职责及政策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沈阳),2009(11):116-119
    92、范文曜.治道变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教育报(京),2010.3.5(4)
    93、何方昱.国家权力的侵入与大学自治的难局[J].史林(沪),2009(6):141-149
    94、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京),2010(1):77-81
    95、杨德广.60年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沪),2010(1):83-91
    96、徐庆豫.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模式:美国的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9(12):24-33
    97、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京),2010(9):4-7
    98、李立国、赵义华、黄海军.论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J].中国高教研究(京),2010(5):2-4
    99、邹治、陈万明.关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的探讨[J].高教探索(广州),2010(2):117-122
    100、王莉华.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局限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京),2010(5):13-16
    101、徐孝民.现阶段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及对策——基于高校组织定位和活动规律的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10(3):201-208
    102、詹宏毅.探索建立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常态转移支付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京),2010(20):44-49
    103、张丽.高等教育行政的特性及运行机制[J].大学:学术版()京,2010(6):37-43
    104、柳亮.国外高等教育问责制研究:多重三角模型与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10(7):33-38
    105、刘新丽.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改革研究——教育管理学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7):36-42
    106、陈学飞.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政府[J].探索与争鸣(沪),2010(9):63-67
    107、戚兴宇、谢娅.印度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及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成都),2010(2):88-93
    108、于凤银、宋大力.美国高等教育规划及其参考价值[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2010(3):102-107
    109、张洪萍.教育改革与政治制约——张百熙与京师大学堂的重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京),2009(3):153-161
    110、Stephen P. Heyneman Kathryn H.Anderson Nazym Nuraliyeva.高等教育腐败的代价[J].复旦教育论坛(沪),2009(4):72-83
    111、马陆亭.政府与高校间的契约管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京),2008(2):19-21
    112、董云川、张建新.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行业协会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武汉),2009(2):28-35
    113、王义娜、陈彬.教育中介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性阐释——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觉[J].复旦教育论坛(沪),2009(5):62-67
    114、苏昕、侯鹏生.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J].教育研究(京),2009(10):60-65
    115、罗建河.从教育的产业属性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构成[J].江苏高教(南京),2009(6):15-17
    116、李阳琇.美国大学后终身制评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129-134
    117、王景枝.美国州级高等教育协调机构的权力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9(11):87-91
    118、张秋建.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镇江),2010(3):63-67
    119、徐春霞.英国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变革的诠释[J].比较教育研究(京),2010(8):30-34
    120、郭卉、唐巍华.美国大学治理中的评议会:组织制度与功能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2009(4):89-95
    121、黄万盛.知识分子困境与公共性危机[J].现代大学教育(长沙)2008(6):1-8
    122、熊庆年、张珊珊.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治理的过渡性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沪),2009(3):55-58
    123、沈雷娜.高等教育改革中制度移植的“陷阱”——以德国引进教师绩效薪酬制和博士生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沈阳),2009(5):85—88
    124、史秋衡、吴雪.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变迁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厦门),2009(3):106-113
    125、毛亚庆、蔡宗模.全球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沪),2009(19):21-25
    126、赵叶珠、游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理念——《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京),2009(21):20—22
    127、黄福寿.高等教育保证的国际趋势与中国的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京),2010(1):114-124
    128、黄启兵、毛亚庆.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09(6):16-22
    129、张焱、刘进平、张锐.高校利益相关者的边界与属性识别[J].高教发展与评估(武汉),2010(2):1-10
    130、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2010(2):72-78
    131、周光礼.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2010(3):66-67
    132、徐高明.大扩张之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与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沈阳),2010(5):98—101
    133、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京),2010(6):15—19
    134、胡弼成、陈小伟.对话—理解:大学教育的本真意蕴[J].教育研究(京),2010(8):49—52
    135、赵俊芳.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0(8):64—71
    136、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09(2):116—121
    137、Stat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IAU)) in1998, Academic Freedom, University Autony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http://www.iau-aiu.net/p_statements/af_statement.html
    138、B. Clark, Academic Power, in Van de Graaff, John H., etc., Academic Power:Patterns of Authority in Seven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J].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P.170.
    139、Henry M. Levin, Marleine E. Lockhead, Effective Scho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The Flamer Press,1993.
    140、Herman G. James, The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y:A Problem in Political Science, in Edmund J James Lectures on government, Urbana[J]. Inninois:University of Inninois,1983, P.16.
    141、Derek Bok, Beyond the Ivory Tower[J].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1982, P.74.
    142、Frank Newman, Choosing Quality[J]. Denver: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1987, P. xiii.
    143、Elaine EI Khawas. Government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He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144、El-Khawas. Campus trends.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M]. 1991.
    145、Meredithl. Honig. The New Middle Management: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n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04(26):65-87.
    146、Coston. 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1998,27(3):358-382.
    147、Johnston, R. J. (1982) Geography and the State [J]. London: Macmillan, P.12-14.
    148、Husen, T. et al. (eds)(1992) Schooling in Modern European Society:A Report of the Academia European[J]. Oxford:Pereamon Press, P.336.
    149、O'Donoghue, Thomas A. and Dimmock, C. (1998) School Restructur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London:Kogan Page Limited, P.31.
    150、Blaug,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arnings: What does it signify? [J]. Higher Education,1972 (1):54.
    151、Alfred Marshall[J].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Volume One). Reprinted form the English Edition by Macmillan and Co., Ltd,1920. 138.
    152、Tyack, D.&Cuban, L. (1999) Tinkering toward Utopia:a Century of Public School Reform[J]. Cambridh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13.
    153、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jlhz.htm.
    154、Z Sadler, M. E. (1900) Now Far Can We Leam Anything of Practical 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gn Systems of Education?[J]. Guildford, P.1.
    155、Baker, K. (1987) Speech in the House of Cocnmons.
    1、曹振纲.中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与政府职能[D].西北大学2004
    2、王小兵.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均衡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蒋鹏.GATS环境下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开发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杨红心.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
    5、曾祥志.1978年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发展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6、陈文娇.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7、蔡智辉.我国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王冬梅.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失衡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8
    9、朱向阳.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8
    10、杨婧.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发展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8
    11、高健.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12、蒲俊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比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
    13、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
    14、张圣祺.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5、李延朋.平等权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