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液压支架控制系统大流量阀与移架速度定量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目前液压支架技术领域十分关注的大流量阀和移架速度定量化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其中大流量阀是以TMFH 500换向阀、TMFDY320液控单向阀和TMFA7X400安全阀的设计开发过程为例,从结构设计、关键部位及零件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减少压力冲击方法和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液压支架大流量阀研制开发技术。尤其是采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支架大流量阀进行流场分析,全面研究了大流量阀工作时流道内流体的压力、流速矢量的变化,验证大流量阀的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采用这种方法在设计新阀时可以优化结构,缩短设计周期。
     本文将支架的移架速度分为静态移架速度和动态移架速度两种,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影响因素来进行研究。其中静态移架速度是试验室一定条件下的支架移架速度,其计算首先对支架液压系统及其元件的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获取液压元件压力损失系数,利用各元件压力损失在系统中的分布情况,给出了详细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动态移架速度是工作面支架的移架速度,其计算首先建立液压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根据键合图给出液压系统状态方程,然后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试验表明,本文指出的计算方法科学合理,较好地解决了液压支架移架速度定量化计算问题。
The large flow rate valve of powered support and quantitative advancing velocity, which are really concerned in the powered support technical field, were deeply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As for the large flow rate valve, taking the designing of TMFH 500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TMFDY320 hydraulic control single valve and TMFA7X400 safety valve for instance, the paper proposes new designing ideas and methods and describes the R&D of large flow rate valve in the respects of structure design, key parts calcul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methods of reducing pressure impact and experimental ways. Especially, to do the flow field analysis for large flow rate valve by adopting the advanc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software and monitor pipe's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 change in the operating course of large flow rate valve, so as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valve and shorten the design period with more rational design of large flow rate valv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way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 paper sorts the advancing velocity of powered support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static advancing velocity and another is dynamic advancing velocity. In term of calculation of static advancing velocity, as the advancing velocity of a powered support in certain surroundings, firstly to analyze the liquid supplying and flow pressure properties of
引文
[1] 王国法,史元伟,陈忠恕,等.液压支架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 赵宏珠.综采面矿压与液压支架设计[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
    [3] 陶驰东.采煤机械[M].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年.
    [4] 王正良.采煤工作面综合机械化设备分级分布或综合控制与管理策略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
    [5] 陈延康,刘介,张伟,王正良.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J],煤矿机械,第五期,1987年.
    [6] 钱鸣高,王庆康.采煤工艺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
    [7] 杨振复,罗恩波.放顶煤开采与放顶煤液压支架[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年.
    [8] 丁绍南.液压支架设计[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
    [9] 武同振,赵宏珠,吴国华.综采综掘高档普采设备选型配套图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 樊运策.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合理参数的确定[J].煤炭学报,1995年.
    [11] 李昌熙,乔石.矿山机械液压传动(上、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年.
    [12]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编.流体力学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年.
    [13] 潘亚东.键合图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年.
    [14] 王正良.高含水油包水乳化液稳定性机理及实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1997年(5).
    [15] 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
    [16] 德兰斯尔德P.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动态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7] 邓起孝,戚昌滋.流体液压系统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8] 陈材侃.计算流体力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9] 施俊良.调节阀的选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00.
    [20] 华绍曾,杨学宁等.实用流体阻力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390~397.
    [21] 潘全文.流体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182~186.
    [2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23] 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24] 苏尔皇.管路动态分析及液流数值计算方法[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5。
    [25] 程啸凡.液压传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39~41.
    [26] 陆一心,朱兴龙,顾龙明.流量放大液压转向系统中流量放大器的建模与仿真[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4,(4).
    [27] 付文智,姜维林,张天鹏,何东野,金文明.用键合图方法研究液压锤动态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91,(3).
    [28] 王中双,熊弟霖.键合图法线性系统动态仿真[J].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院学报.1989,5(2).
    [29]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液压考研室.液压传动与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
    [30] 杨文华.液控原理[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8.
    [31] 潘亚东.键合图概论——一种系统动力学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32] [英]A.J.布伦德尔.键合图在工程建模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9.
    [33] 林国重.液压传动与控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34] [澳大利亚]P.德兰斯菲尔德.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动态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5] 林建亚,何存兴.液压元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36] 王国法等.4~5m厚煤层一次采全厚高产高效工作面液压支架及配套技术研究[J] 煤矿支护2006年01期
    [37] 高郁,冯旻.我国液压支架技术现状及发展[J].煤炭技术,2003,(07).
    [38] 罗恩波.国内外液压支架现状及我国的发展趋势[J].煤矿机电,2000,(3).
    [39] 黄自强,何青则,何振华.液压支架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西机械,2000,(4).
    [40] 叶志勇,.采用降移联动操作技术提高液压支架移架速度[J].同煤科技,2006,(02).
    [41] 荆玉龙,.液压阀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J].宁夏机械,2005,(04).
    [42] 房淑海,.急倾斜特厚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回采工艺[J].煤炭技术,2006,(06).
    [43] 魏永利,.综合技术在采煤设备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6,(06).
    [44] 陈季萍,.降低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方法的研究[J].煤矿机械,2006,(06).
    [45] 吴义顺,.液压支架在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J].煤炭科技,2006,(01).
    [46] 张强,.浅析液压系统气泡的危害与防治[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03).
    [47] 周明,.液压系统振动噪声与系统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6,(03).
    [48] 李琳,吕淑红,.液压支架推移系统的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02).
    [49] 梁云峰,郭学东,.液压系统噪声的分析与防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50] 叶劲松.液压系统中噪声的控制[J].武钢技术,2004,(3).
    [51] 王小红.浅述液压系统的噪声与控制[J].青海科技,2005,(4).
    [52] 刘景堂,.如何减少液压系统的故障[J].现代零部件,2006,(04).
    [53] 黄富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综述[J].液压与气动,2006,(01).
    [54] 侯波,.基于插装阀的电液控制支撑式支架液压系统[J].矿山机械,2006,(02).
    [55] 李金明,苗晓婷,.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6,(01).
    [56] 张少波,孙斐,.工程机械中的液压元件[J].现代零部件,2006,(04).
    [57] 张强,.液压换向阀阀芯故障浅析[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02).
    [58] 孙伟,张丽萍,.液压系统中换向阀的合理使用[J].机床与液压,2006,(04).
    [59] 卢建萍,.元件的选型与系统的可靠性[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01).
    [60] 张祝新,赵丁选,张雅琴,.液压管路的谐振问题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01).
    [61] 张林,黄家正,.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提高初撑力的途径与效果[J].中国科技信息,2006,(08).
    [62] 丁贵普.气穴和气蚀的故障诊断和排除[J].煤矿机械,2004,(5).
    [63] 谭振义;韩家明;王凤利,.煤矿液压支架大流量技术改造[J].矿山机械2006年06期.
    [64] 崔海涛,温秀峰.浅谈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及预防[J].煤炭技术,2004,(10).
    [65] 苏春.液压系统中噪声的控制[J].液压与气动,2001,(2).
    [66] 洪家娣,施振邦.液压动力转向器动态仿真研究[J].机械设计,1999,(7).
    [67] 李南星,周建平,王思明,.A_1Y型液控单向阀[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6,(01).
    [68] 杨承先.全液压转向系动态稳定性研究[J].建筑机械,2001,(2).
    [69] 明仁雄.机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综合仿真模型[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1,(4).
    [70] 侯波,王志明,.液压支架立柱控制系统研究[J].煤炭工程,2006,(2).
    [71] 侯波,毛平淮.液压支架快速推溜和移架系统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5,(5).
    [72] 毛平淮,侯波.液压支架推移方式分析[J].煤矿机械,2005,(7).
    [73 侯波.液压支架推溜和移架问题研究[J].矿山机械,2005,(8).
    [74] 许同乐,郝兆喜,.液压系统仿真中功率键合图的研究[J].煤矿机械,2006,(2).
    [75] 李俊斌,.掩护支架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6,(1).
    [76] 王金华,.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与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06,(01).
    [77] 黄峰玲,暴松青,.美国综采技术现状及其新发展[J].煤,2006,(01).
    [78] 崔勇,.液压系统的穴蚀及预防措施[J].矿山机械,2006,(02).
    [79] 张强,.液压冲击的防治[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02).
    [80] 单树军,何琳,束立红.冲击理想化为速度阶跃的适用范围及其误差[J].振动与冲击,2005,(5).
    [81] 梁向东,.液压冲击振动隔离问题探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6).
    [82] 王文深,谭小红,.液压回路设计常见缺陷及排除[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83] 张琳,.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噪声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06).
    [84] 朱军科.液压系统的噪声成因及降噪措施[J].科学之友(B版),2005,(05).
    [85] 何鹏.如何控制液压系统的噪声[J].江西能源,2005,(02).
    [86] 林晓磊,徐瑞银,郭大洲.液压系统的冲击、振动分析与控制[J].起重运输机械,2005,(04).
    [87] 邹哲维,万会雄,邓群林,.电液速度控制系统的仿真与优化[J].机械工程师,2005,(12).
    [88] 黄建龙,吕汝金,于霞,秦建华,.液压系统建模分析的Petri网描述[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06).
    [89] 李玉忠.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安装中的污染控制[J].矿山机械,2005,(11).
    [90] 浦洪彬,李曼璇.液压系统的泄漏分析与修理[J].江苏船舶,2005,(05).
    [91] 李新德.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漏油预防措施[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02).
    [92] 赵海彬,刘成国.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判断[J].煤矿机械,2005,(01).
    [93] 侯波,汪选要.用插装阀实现液压支架的差动推溜[J].矿山机械,2005,(03).
    [94] 权龙,李风兰,王文平.基于Simulink的电液控制系统通用仿真软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1,(6).
    [95] 李雅武,乜庆海,杨沛.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诊断及处理[J].汽轮机技术,2005,(01).
    [96] G. F. Wang& J.F. Liu. Compatibility design of equipment & its practice for fully mechanized coal working face with a larger dip.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0.
    [97] Ximin Cui, Xiexing, Miao. Improved prediction of differential subsidence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0,37:615-627.
    [98] Holla L, Buizen M. Strata. Movement due to Shallow Longwa11 Mining and the Effect on Ground Permeability[J].Aus. Imm Bulletin and Proceedings, 1990,295(1).
    [99] Bordrac B B. Rock Pressure Features of Moscow Suburb Coalfield[J] Coal, 1998,(2).
    [100] G.G. Ryan, N.J. Fowler. High performance thick seam longwall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am Mining, Indian:1992,753-768.
    [101] SHONG Xiuanmin, JING Zhongmin. Study on Coal-rock Moving Law and its Control for Long Wall Top-coal Caving Face. Proceeding of 1999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Underground Thick-Seam Mining. 1999.10:160-170.
    [102] 张立军,赵升吨,陈晓华,.基于功率键合图的液压节流调速动态性能仿真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2).
    [103] 郑钧宜,彭文辉.键图理论在液压控制系统动态仿真中的应用[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8,(4).
    [104] 周志鸿,牛玉刚,窦忠强.基于功率键合图方法的液压锤动态仿真[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2,(02).
    [105] 李利,樊志新,宋宝韫,戴焕海.面向功率键合图的通用仿真软件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0,(4).
    [106] 檀润华,谢英俊.基于功率键图的概念设计[J].机械设计,1997,(7).
    [107] 陈家瑞,林逸,刘明科,彭彦宏.键合图理论在汽车振动分析中的应用[J].汽车工程,1993,(1).
    [108] 檀润华,孙力峰,苑彩云,张瑞红.基于功率键合图的自动符号建模与仿真软件[J].中国机械工程,2000,(9).
    [109] 檀润华,苑彩云,段国林,张满囤.功率键合图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展[J].机械设计,1999,(7).
    [110] 郑笑红.液压系统动态特性数字仿真[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0,(4).
    [111] 王东屏.流动液体中气穴判定的新观点[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0,(2).
    [112] 方旭东,诸文农,牛铭奎.连续系统键图模型状态空间方程的自动实现[J].吉林工业大学 自然科学学报,1999,(2).
    [113] 王艾伦,仇勇,吴吉平.基于键图的复杂机电系统模块化自动建模及仿真[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6).
    [114] 王艾伦,钟掘.一个复杂非线性液压系统的建模和仿真[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4).
    [115] 秦家升,游善兰.AMESim软件的特征及其应用[J].工程机械,2004,(12).
    [116] 赵铁栓,蔡应强.基于AMESIM的混凝土搅拌车液压系统仿真[J].工程机械,2005,(8).
    [117] 邓习树,李自光.当前液压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3,(1).
    [118] 祁仁俊.液压系统压力脉动的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9).
    [119] 张荣沂,苏群,李洪志,孟兆生.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工程机械,2002,(7).
    [120] 王东,李壮云,朱玉泉,张铁华.水液压系统的特性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2000,(4).
    [121] 陈鹰.面向创新的液压仿真技术[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3,(4).
    [122] 余佑官,龚国芳,胡国良.AMESim仿真技术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3).
    [123] 吴跃斌,谢英俊,徐立.液压仿真技术的现在和未来[J].液压与气动,2002,(11).
    [124] 邓巨峰,赵喜荣,孙政策,袁霞.面向功率键图通用仿真软件[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8,(4).
    [125] 高钦和.利用SIMULINK实现液压系统动态仿真[J].电子技术应用,1999,(9).
    [126] 蒙艳玫,李尚平,刘正士,郑淑贤.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创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广西科学,2001,(4).
    [127] 兰朋,陆念力.塔式起重机柔性臂回转制动过程动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5).
    [128] 段丽华.某型号伺服系统虚拟样机应用初步研究[J].航空兵器,2004,(3).
    [129] 石红,王科俊,李国斌.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知识获取和推理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0,(3).
    [130] 王帮峰,张国忠,戚靖洋.液压起升机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J].建筑机械,1998,(5).
    [131] 王金刚,崔根群,周志革.吊管机液压与机械一体化模型的建立和仿真[J].起重运输机械,2004,(12).
    [132] 冯永保,郭晓松,孟令辉,姚晓光.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变幅机构液压系统的仿真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1).
    [132] 关浩,李艳君,孙儒通.液压传动实验测试数据处理方法[J].大连大学学报,2002,(6).
    [133] 李建永,姜生元,韩宝琦,任翔,杨斌久,王向东.液压综合实验台CAT系统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3,(3).
    [134] 关浩,苏楠.液压传动虚拟教学实验系统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10).
    [135] 黄琳,金波,沈海阔.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试验台CAT系统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5,(4).
    [136] 胡燕平,谌铎文,.模块式液压阀试验系统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
    [137] 陈柏金,黄树槐.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传动方式研究[J].锻压技术,2003,(2).
    [138] 张建华,王占林.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知识处理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1998,(6).
    [139] 周兵.键图理论简介[J].液压与气动,1988,(4).
    [140] 柳耀.采煤机牵引液压系统的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4).
    [141] 严金坤.液压系统的泄漏、噪声及安装技术探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0,(4).
    [142] 高殿荣,赵永凯,王益群.液压系统复杂流道流场的有限元研究[J].机床与液压,1998,(4).
    [143] 刘小华,许贤良,鲍和云,范明豪.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及其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展望[J].煤矿机械,2001,(1).
    [144] 张顶立,王悦汉.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岩层结构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4).
    [145] 张顶立.综放工作面直接顶结构分类及其控制方法[J].煤,1998,(4).
    [146] 翟明华,张顶立.综放工作面直接顶稳定性研究及控制实践[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3).
    [147] 方新秋,贺宏华,臧传伟.松软煤层综放端面稳定性及控制研究[J].煤炭科技,2001,(3).
    [148] 姜福兴,汪华君,吴士良,时成忠,冯增强,陈强.综放工作面支架“异常压力”的力源研究[J].煤炭学报,2004,(5).
    [149] 方新秋,钱鸣高.支架架型对综放顶板稳定性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5).
    [150] 史红,姜福兴.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及其新进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151] 周启银.功率键合图法对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的可行性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
    [152] 戚定满,鲁传敬.空泡噪声的数值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1,(1).
    [153] 芮德宇.液压传动系统中压力损失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1998,(3).
    [154] 吴政.减压阀流量压力特性的分析与探讨[J].阀门,2002,(2).
    [155] 赵喜荣,任德志,徐莉萍,孙政策.管道对液压系统静动特性的影响[J].机床与液压,1997,(5).
    [156] 黄卉,程顺.电液比例阀控位置系统的计算机仿真[J].现代机械,2000,(4).
    [157] 黄人豪,濮凤根.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综述[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3,(2).
    [158] 江小霞,卢长耿,钟荣龙.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测试系统[J].液压与气动,2002,(11).
    [159] 高仁成.电磁换向阀卡死故障的分析及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9,(5).
    [160] 王丽梅,刘宝田.液压换向阀阀芯卡紧故障分析[J].液压与气动,1999,(3).
    [161] 寇子明.液压支架动态特性分析与检测[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