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胡安国“夏时冠周月”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胡安国传《春秋》,解“春王正月”,提出孔子以“夏时冠周月”之说。自此之后,学界的反应不一。譬如宋人朱熹、元人赵汸、明人姜宝,清人毛奇龄等主张《春秋》记事书“春王正月”是用“周时冠周月”;再如宋人家铉翁、陈深等主张《春秋》记事书“春王正月”是用“夏时冠夏月”。此外,还有主张存疑者,如元人郑玉解“春王正月”称考之于经终无定说,姑阙之以俟知者。近代以来,问津此问题者廖若晨星,研究专著更是付诸阙如,而厘清此问题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又实属必要。故本篇论文拟以《胡氏春秋传》所提出的孔子以“夏时冠周月”的理论为核心研究对象,立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上、下两篇,考究其源流、辨其是非,并阐述其义理。
     上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解释胡安国“夏时冠周月”理论的基本内涵。第二部分探讨胡安国“夏时冠周月”理论的渊源,分别分析了其源于孔子“行夏”及伊川传《春秋》之说。第三部分阐述了后世学者对此所持的不同观点,并经笔者对《春秋》经文、《左传》、《毛诗》、《尚书》、《周礼》、《礼记》、《孟子》等七种材料中所涉及的夏、周两代历法问题的考证,证实了《春秋》记事已改时改月,辨明了胡安国此说之缺失。
     下篇亦分为三部分。首先通过分析《春秋》记事这一历法问题,揭示胡安国“假天时”所立之“义”:谨“夷夏之辨”而别宋金,明“君臣之义”而杜朋党,立“复仇之义”以抗金人,欲“天下为公”而复王道,提倡“大一统”以固中央集权。将《春秋》的“微言大义”从伦理道德的层次提升到哲理化的高度,把《春秋》学纳入了理学的范围。其次进一步阐述了胡安国“夏时冠周月”理论的两大特点,彰显了其史事义理化与经世致用的治学路径。胡安国于《春秋》历史中阐述义理,又借义理评判两宋之际的历史史实,从而在经验性的事实中印证义理的价值。最后论述了胡安国“夏时冠周月”理论对湖湘学派及后世学者研究《春秋》的影响。
Hu Anguo, a scholar of Song Dynasty, put forward a theory of xiashi guan zhouyue in his studies of Chunqiu(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theory suggested that Chunqiu adopted a mixed calendar system, in which the four seasons were referred back to the calendar of Xia Dynasty and the months the calendar of Zhou Dynasty. The theory had encountered different reactions from then on. For example, Song Dynasty scholar Zhu Xi, Yuan Dynasty scholar Zhao Pang, Ming Dynasty scholar Jiang Bao, Qing Dynasty scholar Mao Qilin adopted a mixed calendar system, in which the four seasons and the months were referred to the calendar of Zhou Dynasty. But Song Dynasty scholar Jia Xuanweng and Chen Shen adopted a mixed calendar system, in which the four seasons and the months were referred back to the calendar of Xia Dynasty. In addition, Some scholars didn’t advocate any comments. Such as the Yuan Dynasty Zheng Yu didn’t know which perspective should be adopted after he verified the classical text. Until modern times, few scholars study this theory and there is no research work.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sequence of ideas. This paper intended to adopt the theory of xiashi guan zhouyue in his studies of Chunqiu as the core subject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 we divided the paper into two parts to investigate its origine and development by the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The part one make up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is theory of xiashi guan zhouyue in Hu Anguo’s studies of Chunqiu. The second chapter finds out the origin of this theory by analyzing Confucius's theory of using Xia Dynasty calendar and Yichuan’s theory of xiashi guan zhouyue in his studies of Chunqiu.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four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which has already been mentioned in the above. However, we confirm that the season and the month have been changed in Chunqiu through researching on Chunqiu, Zuozhuan, Maoshi, Shangshu, Zhouli, Liji and Mencius which concern the issue of Xia Dynasty calendar and Zhou Dynasty calendar. At last, we prove that what Hu Anguo said is wrong.
     The next part is also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Firstly, we reveal Hu Anguo’s thought in his studies of Chunqiu through analysing the calendar issue in Chunqiu. He emphasized Yi Xia Debate to discriminate Song and Jin, clarified the truth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the Minister to exterminate the partisan struggle, expounded the truth of revenge to resist Jin regime, established a Co-owned world to restore the king Dao, promoted the unifi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enter dictatorship. As a result, his thought are improved from the level of ethics to the high of philosophy. Secondly,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y of xiashi guan zhouyue in Hu Anguo’s studies of Chunqiu. We discuss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theory which are clarifying his idea in the history and practicing his idea in reality. Hu Anguo illuminated his thought in the history of Chunqiu to judge the historical events of Song Dynasty, thus confirming the worth of his argument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that the theory of xiashi guan zhouyue in Hu Anguo’s studies of Chunqiu make a notable impact on the Huxiang school and the later scholars who explained Chunqiu.
引文
①见《伊洛渊源录》卷13《胡文定公行状略》云:“公讳安国、字康候。建州崇安人。父渊,故宣议郎致仕,赠中大夫。母吴氏,故永嘉县君,赠令人。公生于熙宁甲寅九月二十二日巳时。”([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页)
    ②见《崇正辩·斐然集》卷25《先公行状》:“方公之奉诏纂修也,虽寒暑不少解,毕精竭虑,殆忘寝食,疾遂日增。至是上章谢世。以绍兴八年四月十三日殁于书堂正寝,享年六十有五。”([宋]胡寅:《崇正辩·斐然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1版,第555页)
    ③关于胡安国的生平请参考本文附录《胡安国年谱略考》。
    ④[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64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年6月第1版,第258页。
    ⑥[宋]王应麟:《玉海》,上海,上海书店江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7年12月第1版,第761页。
    ⑦[宋]胡寅:《崇正辩·斐然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60页。
    ⑧本文所引《胡氏春秋传》参考了一九八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及一九八九年四月巴蜀书社影印本(巴蜀书社的《胡氏春秋传》为怡府藏板、明善堂重梓的本子),笔者对这两种文本作了互校,有不同之处皆在注释中一一标明。
    ①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09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或简称为《胡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6页。以下所引《四库全书》本皆为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59页。
    ⑥[宋]吕大圭:《吕氏春秋或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84页。
    ⑦[元]赵汸:《春秋集传》,《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页。
    ⑧[明]姜宝:《春秋事义全考》,《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⑨[明]袁仁:《春秋胡传考误》,《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39页。
    ⑩[清]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②[清]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二册《思问录》,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6年,第458页。
    ③[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7页。
    ④[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⑤[宋]陈深:《读春秋编》,《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10页。
    ⑥[宋]李明复:《春秋集义》,《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20页。
    ⑦[宋]高闶:《春秋集注》,《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7页。
    ⑧[元]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页。
    ⑨[元]吴澄:《春秋纂言》,《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9页。
    ⑩[元]王元杰:《春秋谳义》,《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页。11 [元]郑玉:《春秋阙疑》,《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页。
    ①关于《春秋》与孔子的关系,众说纷纭。《孟子·滕文公下》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见[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51页)照孟子的说法,《春秋》为孔子所作。而司马迁于《孔子世家》中谓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见[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史记》,《四库全书》本,第244册,第249页)司马迁认为《春秋》为孔子据史记旧文进行“笔”、“削”而成。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此后又分别被今文经学家及古文经学家所继承,直至近代,很多学者对孔子作或削《春秋》都产生了质疑(详情可参考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6-7页)。但孔子与《春秋》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48页。
    ③[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42页。
    ④[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四库全书》本,第158册,第28页。
    ⑤[宋]吕大圭:《吕氏春秋或问》,《四库全书》本,第157册,第482页。
    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6页。
    ②[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17页。
    ③所谓“斗建”即“农历之月建。古代以北斗星都柄的运转计算月分,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汉书·律历志上》:‘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引自《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第740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5册,第305页。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371页。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375页。
    ⑦[秦]吕不韦著,[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9页。
    ⑧[秦]吕不韦著,[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78页。
    ⑨[秦]吕不韦著,[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85页。
    ⑩[汉]刘安编,[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48页。高诱注“招摇”为“斗建”。11 [汉]刘安编,[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57页。12 [汉]刘安编,[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58页。
    ①[汉]班固撰:《白虎通义》,《四库全书》本,第850册,第48页。或见[汉]郑玄注,[清]孙子騄辑:《尚书大传》,《四库全书》本,第68册,第405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②《尚书·伊训》云:“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168页)周秉钧注释《尚书》云:“《伊训》为梅赜伪《古文尚书》之六。”(见《尚书》,岳麓书社,2001年7月第1版,第64页)另案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六“言古文《伊训》见《三统历》及郑注者今遗”云:“《伊训》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朔,……盖伪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68页。或见于《四库全书》本,第66册,第140页)
    ③《汉书·高帝纪》云:“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见[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或见于《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37页)或见于朱熹《答吴晦叔》云:“文定(胡安国)引《商书》‘十有二月’,《汉史》‘冬十月’为证,以明周不改月。”([宋]朱熹撰:《朱子文集》,《丛书集成初编》,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出版,第104页)但明人童品《春秋经传辨疑》云:“胡氏……引《史记》‘元年冬十月’以证时之不易。”([明]童品撰:《春秋经传辨疑》,《四库全书》本,第167册,第6页)及明人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云:“《胡氏传》……引《史记》书秦‘元年冬十月’以为证。”([明]张以宁撰:《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74页)皆以“元年冬十月”出自《史记》,当疏于考辨也。
    ④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6页。
    ⑤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6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8页。
    ①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用夏正。(见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西安,1990年版,第755页)此后除“魏明帝以建丑为正,唐武后以建子为正。”(见[宋]高闶:《春秋集注》,《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58页)之外,历代皆用夏历建寅为正朔。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②[元]李廉:《春秋会通》,《四库全书》本,第162册,第181页。或见于[清]张廷玉,王掞等奉敕撰:《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四库全书》本,第173册,第93—94页。
    ③[明]高拱:《春秋正旨》,《四库全书》本,第168册,第326页。
    ④[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7页。
    ⑤[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671页。
    ⑥邢昺曰:“夏之时,谓以建寅之月为正也。据见万物之生,以为四时之始,取其易知,故使行之。‘乘殷之辂’、者,殷车曰大辂,谓木辂也。取其俭素,故使乘之。‘服周之冕’者,冕,礼冠也。周之礼文而备,取其黄主纩塞耳,不任视听,故使服之。“乐则《韶舞》”者,《韶》舜乐名也。以其尽善尽美,故使取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671页)
    ⑦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7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第2159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42—43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190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63页。
    ⑤[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28页。
    ⑥[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80页。
    ⑦[宋]张洽:《春秋集注》,《四库全书》本,第156册,第8页。
    ⑧[宋]黄仲炎:《春秋通说》,《四库全书》本,第156册,第293—294页。
    ⑨[元]赵汸:《春秋左氏传补注》,《四库全书》本,第164册,第331页。
    ⑩[明]陆粲:《春秋胡氏传辨疑》,《四库全书》本,第167册,第756页。11 [明]湛若水:《春秋正传》,《四库全书》本,第167册,第44页。12 [明]熊过:《春秋明志录》,《四库全书》本,第168册,第3页。
    
    ①[明]杨于庭:《春秋质疑》,《四库全书》本,第169册,第985页。
    ②[清]王夫之:《春秋稗书》,《四库全书》本,第174册,第344页。
    ③[清]俞汝言:《春时四传纠正》,《四库全书》本,第174册,第388页。
    ④[清]徐廷垣:《春秋管窥》,《四库全书》本,第176册,第686页。
    ⑤[宋]高闶:《春秋集注》,《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58页。
    ⑥[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四库全书》本,第158册,第28页。
    ⑦[宋]陈深:《读春秋编》,《四库全书》本,第158册,第510页。
    ⑧[元]王元杰:《春秋谳义》,《四库全书》本,第162册,第9页。
    
    ①章权才《宋明经学史》,韶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81页。
    ②刘中棠《论南宋胡氏〈春秋〉学理论先进性》,《唐都学刊》,第23卷第2期(2007年3月)。
    ③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7页。
    ④[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305页。
    ⑤[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401页。
    ⑥[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283页。
    ⑦[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086页。
    ⑧[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46页。
    ①[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74页。
    ②[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125页。
    ③[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086页。
    ④清人全祖望于《宋元学案》卷三十四《武夷学案序录》称:“私淑洛学而大成者,胡文定公其人也。”([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0页)关于胡安国的学术源于程颐的记载有多处,如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胡氏春秋传》“事按《左氏》,採《公》、《谷》之精,大纲本《孟子》,而微旨多以程氏之说为证。近世学《春秋》者皆宗之。”([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64页)王应麟《玉海》卷四十称胡安国《春秋传》:“凡三十卷十万馀言,载孟氏而下七家,发明纲领之词于卷首。事按《左氏》,义采《公》、《谷》之精者,大纲本孟子而微词多以程氏之说为证。”([宋]王应麟:《玉海》,上海,上海书店江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7年12月第1版,第761页)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云:“熙丰间,程颢程颐以道学,为天下倡。其高弟门人有游酢、谢良佐、杨时,……而胡安国诸人实传其学。”([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60页)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云:“《胡氏春秋传》三十卷,右皇朝胡安国被旨撰,安国师程颐。”([宋]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初版,第71页)《宋史·胡安国传》记载了胡安国推崇程颐之学且自称“今使学者师孔、孟而禁不得从颐学,是入室而不由户”([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2914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8页。
    ⑥伊川所传《春秋》仅一卷,至桓公九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而终,每传经文,皆寥寥几句,可谓文约而义简。
    ⑦[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087页
    ⑧[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088—1089页。
    ①[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089页。
    ②[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1090页。
    ③请详见于第四章。
    ④[元]李廉:《春秋会通》,《四库全书》本,第162册,第181页。或见于[清]张廷玉,王掞等奉敕撰:《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四库全书》本,第173册,第93—94页。
    ⑤[明]朱朝瑛:《读春秋略记》,《四库全书》本,第171册,第7页。
    ⑥[清]俞汝言:《春秋四传纠正》,《四库全书。本,第174册,第406页。
    ①此处取“后”字为“之后”或“以后”之意。即在阐述胡氏提出此说之后,学者们的不同理解。
    ②[宋]高闶:《春秋集注》,《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57页。
    ③[元]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四库全书》本,第159册,第33页。
    ④[元]吴澄:《春秋纂言》,《四库全书》本,第159册,第429页。
    ⑤[元]王元杰:《春秋谳义》,《四库全书》本,第162册,第9页。
    ⑥[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四库全书》本,第158册,第28页。
    ⑦[宋]陈深:《读春秋编》,《四库全书》本,第158册,第510页。
    
    ①[元]赵汸:《春秋集传》,《四库全书》本,第164册,第7页。
    ②[元]赵汸:《春秋左氏传补注》,《四库全书》本,第164册,第330页。
    ③[明]徐学谟:《春秋亿》,《四库全书》本,第169册,第4页。
    ④[明]姜宝:《春秋事义全考》,《四库全书》本,第169册,第87页。
    ⑤[明]袁仁:《春秋胡传考误》,《四库全书》本,第169册,第939页。
    ⑥[清]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四库全书》本,第176册,第17页。
    ⑦[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28页。
    ⑧[宋]吕大圭《吕氏春秋或问》,《四库全书》本,第157册,第482页。
    ⑨[元]郑玉:《春秋阙疑》,《四库全书》本,第163册,第6页。
    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6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页。
    ③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页。
    ④《春秋》记录了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但事事不可尽书,常书非常之事,如书异、书灾、书失时之事等,以彰显天理王道。如宋人高闶《春秋集注》所云:“虽然天下之事不可悉纪,故《春秋》常事不书,非常则书。”([宋]高闶:《春秋集注》,《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58页)
    ⑤[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97页。
    ⑥[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62页。
    ⑦[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570页。
    ⑧[汉]班固撰,[唐]孔颖达疏:《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53页。
    ⑨[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5页。
    ⑩[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131页。
    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78—79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45页。
    ③[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89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49页。
    ⑤[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149页。
    ⑥[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91页。
    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79页。
    ⑧[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99页。
    ⑨[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72页。
    ⑩[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5册,第312页。或见于[汉]刘安撰,[汉]高诱注:《淮南鸿烈解》,《四库全书》本,第848册,第553页。11 [晋]孔晁注:《逸周书》,《四库全书》本,第370册,第38页。
    ①[宋]黄仲炎:《春秋通说》,《四库全书》本,第156册,第294页。
    ②[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100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54页。
    ④[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124页。
    ⑤[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717页。
    ⑥[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181页。
    ⑦[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220页。
    ⑧[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711页。
    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224页。
    ②[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416页。
    ③[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651页。
    ④[宋]赵鹏飞:《春秋经筌》,《四库全书》本,第157册,第139页。
    ⑤[宋]黄仲炎:《春秋通说》,《四库全书》本,第156册,第358页。
    ⑥[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2页。
    ⑦[明]湛若水:《春秋正传》,《四库全书》本,第167册,第200页。
    ⑧[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246页。
    ⑨杜预谓此为十一月,见孔颖达云:“此在十二月下,杜以长历校之,乙巳是十一月十二日,谓经十二月为误,遂以此经四事皆为十一月”。([晋]杜预注,[唔]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368页)
    ⑩[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368页。11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73—674页。
    
    ①[宋]孙觉:《孙氏春秋经解》,《四库全书》本,第147册,第724页。
    ②[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750页。
    ③[宋]刘敞:《春秋权衡》,《四库全书》本,第147册,第353页。
    ④[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0页。
    ⑤[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594页。
    ⑥[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355页。
    ⑦[元]吴澄:《春秋纂言》,《四库全书》本,第159册,第618页。
    
    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190页。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180页。
    ③[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471页。
    ④[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832页。
    ⑤[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80页。
    ⑥[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2页。
    ⑦[宋]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本,第1125册,第303页。
    ⑧[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633页。
    ⑨[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84页。
    ⑩[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639—640页。
    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68页。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261页。
    ③[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3页。
    ④[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267页。
    ⑤[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291页。
    ⑥[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4页。
    ⑦[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571页。
    ⑧[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2页。
    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228页。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404页。
    ③[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409—410页。
    ④[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4页。
    ⑤[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415页。
    ⑥[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464—465页。
    ⑦[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4页。
    ⑧[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520—521页。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4页。
    ②[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344—345页。
    ③[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8页。
    ④[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408页。
    ⑤[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7页。
    ⑥[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414—415页。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7页。
    ②[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本,第179册,第17页。
    ③[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538页。
    ④[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69页。
    ⑤[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902—903页。
    ⑥[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71页。
    ⑦以下所引六篇材料中,《牧誓》、《金縢》、《召诰》、《洛诰》四篇皆包含在西汉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之中,其实证性当无所怀疑。(见刘起釪所著《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版,第68页)而《泰誓上》、《武成》二篇则见于东晋梅赜所献二十五篇伪《古文尚书》之中(见刘起釪所著《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6月第1版,第185页),其实证性虽有商榷之处,但作为旁证又未尝不可。尤其是《泰誓》(或作《太誓》、《大誓》)一篇,是否包括在伏生所献篇目之中,古人一直争论不休,如孙星衍疏《泰誓》篇便云:“此篇在伏生二十九篇中。《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俱云伏生壁藏书,得二十九篇”,详情请见于清人孙星衍所撰《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第264—265页)。
    ①[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216—217页。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224页。
    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228页。
    ④[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269页。
    ⑤[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76页。
    
    ①[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310—311页。
    ②[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77页。
    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328—329页。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42—43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63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190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531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624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5册,第538页。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6册,第4页。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6册,第5页。
    ⑦[明]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780页。
    ⑧[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6册,第200—201页。
    
    ①[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28页。
    ②[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28页。
    ③[宋]黄仲炎:《春秋通说》,《四库全书》本,第156册,第294页。
    ④[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80页。
    ⑤[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85页。
    
    ①[汉]班固撰,[唐]孔颖达疏:《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653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5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8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2页。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633页。
    ③[唐]韩愈:《韩昌黎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9年9月,第3册,第60页。
    ④[汉]刘熙:《释名》,《四库全书》本,第221册,第399页。
    ⑤[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633页。
    
    ①[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本,第69册,第694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2页。
    ③[魏]张揖撰:《广雅》,《四库全书》本,第221册,第455页。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本,第249册,第455页。
    ⑤[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95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85页。
    ①[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四库全书》本,第54册,第68页。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3册,第235页。
    ③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胡氏春秋传》删除了此段,而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保留了此段。
    ④[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350页。
    ⑤[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库全书》本,第181册,第721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26页。
    ⑦[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66页。
    ⑧[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06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44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12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57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67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17页。
    ⑥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胡氏春秋传》删除了此段,而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保留了此段。
    ⑦据《周易·泰卦·彖》:“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据《周易·否卦·彖》:“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第7册,第360页,第363页)
    ⑧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第240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5页。
    ②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云:“郑伯背盟弃信,南与楚合而一之。”([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3页)
    ③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云:“楚强鲁弱而能用其师,进退在己。故特书曰以。以者,不以者也。夫去好同恶,取人之邑为己有,失正甚矣,患之起必自此始。其致危之也。”([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08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10页。
    ⑤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云:“江黄远齐而近楚,楚为利之国也。若伐而不能救,则无以宗诸侯矣。桓公不听,遂与之盟。管仲死,楚伐江灭黄,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闵之也。远国慕义,去逆效顺。”([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7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63页。
    ②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9册《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北,聊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5月初版,第45页。
    ③此意为杜绝诸夏滑落为夷狄。
    ④[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551页。
    ⑤[汉]赵歧注:《孟子注疏》《腾文公上》,《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28页。
    ⑥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云:“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以礼义也。一失则人理已灭,将何以自立于天地间哉?”([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06页)
    ⑦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云:“夷狄相攻不志,此其志何也?为陆浑在王都之侧,戎夏杂处,族类之不分也。楚又至洛,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故特书于策以谨之。”([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38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75页。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4册,第572页。
    ③[宋]王应麟《玉海》云:“徽猷待制胡安国,经筵旧臣,令以所著《春秋传》……事按《左氏》,义采《公》、《谷》之精者。”(上海:上海书店、江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7年12月第1版,第761页)[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春秋传》三十卷、……事按《左氏》,义采《公》、《谷》之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2月第1版,第64页)晁公武(见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全书》本,第473页)及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0页)亦有此种说法。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5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88页。
    ⑥[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59页。
    ⑦[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447页。
    ⑧[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775页。
    ⑨[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46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09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0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6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0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19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5页。
    
    ①[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18页。
    ③[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79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21页。
    ⑤[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640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51页。
    ①[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8页。
    ②[元]脱拖等撰:《宋史》,上海,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12909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45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40页。
    ⑤见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的怡府藏板。《四库全书》本云:“盖人之所以为人,以有父子君臣之大伦也。否则人理已灭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2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⑦[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58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87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4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8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45页。
    ⑤[元]脱拖等撰:《宋史》,上海,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12908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4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02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75页。
    ③[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5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5册,第157页。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5册,第73页。
    ⑥[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65页。
    ⑦[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478页。
    ⑧[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第24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59页。
    ②[清]朱彝尊:《经义考》卷185,《四库全书》本,第679册,第479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59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62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66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7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84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85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47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40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2915页。
    ⑥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512页。
    ①[清]朱彝尊:《经义考》卷185,《四库全书》本,第679册,第479页。
    ②本田成之著,李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20—221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63页。
    ④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卷第175页。
    ⑤《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15册,第443页)。除《礼记》外,有关论述“天下为公”思想的早期著作还有《吕氏春秋》。如《吕氏春秋·孟春纪》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四库全书》本,第848册,第283页)这一思想命题被历代思想家、政论家反复征引,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17页。
    ⑦[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89页。
    
    ①[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9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10—211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96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⑥[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45册,第18页。
    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卷56《董仲舒传》,《四库全书》本,第250册,第351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8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62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06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22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49页。
    ⑥[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79页。
    ⑦[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07页。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第2155页。
    ⑨[清]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全书》本,第679册,第477页。
    
    ①[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187页。
    ②[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56页。
    ③[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8年8月第1版,第377页。
    ④[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583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5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8页。
    ③[汉]赵歧注:《孟子注疏》,《四库全书》本,第195册,第255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第417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5页。
    ⑥[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07页。
    
    ①[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2页。
    ②[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2页。
    ③[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④[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7页。
    ⑤[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6页。
    
    ①[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9页。
    ②[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150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2913页。
    ④[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3页。
    ⑤何俊:《胡安国理学与史学相融及其影响》,《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①[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2页。
    ②[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175页。
    ①[明]宋濂等撰:《元史·选举志》,《四库全书》本,第293册,第554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23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24页。
    ④[元]李廉:《春秋诸传会通》,《四库全书》本,第162册,第165页。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29页。
    ⑥[元]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9页。
    ⑦[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34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93页。
    ②[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50页。
    ③[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45页。
    ④[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42页。
    ⑤[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36页。
    ⑥[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40页。
    ⑦[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87页。
    ⑧[明]袁仁:《春秋胡传考误》,《四库全书》本,第169册,第938页。
    ⑨[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55页。
    ⑩[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832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57页。
    ②[清]王夫之:《船山全书》第5册《春秋稗疏》,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6年12月第1版,第19页。
    ③[清]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2册《思问录》,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6年12月第1版,第458页。
    ④[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79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2915页。
    ⑥[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37页。
    ⑦[宋]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四库全书》本,第151册,第23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四库全书》本,第2册,第824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117页。
    ③引自王立新《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所辑录的胡宁《春秋通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51页)
    ④[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第6页。
    ⑤[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第28页。
    ⑥[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第124页。
    ⑦[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第34页。
    ⑧[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第14页。
    ⑨[宋]张栻:《南轩集》,《四库全书》本,第1167册,第509页。
    ⑩[宋]张栻:《南轩集》,《四库全书》本,第1167册,第667页。
     ①此处参阅了方克立《王船山——从古代湘学过渡近代湘学的关键人物》一文,详见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7卷第1期(2003年1月)。
    [1]胡安国.胡氏春秋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胡安国.胡氏春秋传.成都:巴蜀书社, 1984(影印本).
    [3]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 1977.
    [4]朱熹.伊洛渊源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5.
    [5]胡寅.崇正辨·斐然集.北京:中华书局, 1993.
    [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 1986.
    [8]侯外庐.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9]王立新.开创时期的胡湘学派.长沙:岳麓书社, 2003.
    [10]朱汉民.湖湘学派史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1]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2]皮锡瑞.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2004.
    [13]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14]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15]章权才.宋明经学史.韶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6]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17]戴维.春秋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
    [18]朱熹.朱子文集.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9]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0]王应麟.困学纪闻.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21]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2]吕大圭.吕氏春秋或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3]童品.春秋经传辨疑.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4]李廉.春秋会通.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5]高拱.春秋正旨.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6]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7]高闶.春秋集注.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8]李明复.春秋集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9]张洽.春秋集注.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0]黄仲炎.春秋通说.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1]赵汸.春秋左氏传补注.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2]赵汸.春秋集传.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3]陆粲.春秋胡氏传辨疑.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4]湛若水.春秋正传.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5]熊过.春秋明志录.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6]杨于庭.春秋质疑.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7]王夫之.春秋稗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8]俞汝言.春秋四传纠正.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9]徐廷垣.春秋管窥.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0]陈深.读春秋编.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1]王元杰.春秋谳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2]朱朝瑛.读春秋略记.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3]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4]吴澄.春秋纂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5]徐学谟.春秋亿.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6]姜宝.春秋事义全考.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7]袁仁.春秋胡传考误.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8]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9]张以宁.春秋春王正月考.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0]赵鹏飞.春秋经筌.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1]孙觉.孙氏春秋经解.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2]刘敞.春秋权衡.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3]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4]杜预.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5]何休.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6]范宁.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7]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58]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9]郑玄.孔颖达.礼记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0]郑玄.孔颖达.毛诗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1]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2]赵歧.孟子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3]吕不韦.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64]刘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65]班固.白虎通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6]班固.颜师古(注).前汉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7]何晏.邢昺.论语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8]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9]赵歧.孟子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0]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
    [71]高诱.淮南鸿烈解.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2]孔晁(注).逸周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4]许慎.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5]韩愈.韩昌黎集.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 1939.
    [76]刘熙.释名.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7]张揖.广雅.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8]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79]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8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聊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8.
    [81]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 1983.
    [82]胡宏.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7.
    [83]张栻.南轩集.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84]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85]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86]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78.
    [87]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1988.
    [88]宋濂.元史.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89]王夫之.春秋稗疏.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1996.
    [90]王夫之.思问录.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1996.
    [91]卢钟锋.论胡安国及其春秋传.中国史研究, 1982,3.
    [92]章权才.胡安国《春秋传》研究.学术研究, 1995,2.
    [93]何俊.胡安国理学与史学相融及其影响.哲学研究, 2002,4.
    [94]赵伯雄.夏时冠周月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4.
    [95]王立新.湖湘学派的经世思想.湖湘论坛, 1998,6.
    [96]刘中棠.论南宋胡氏《春秋》学理论先进性.唐都学刊, 2007,23(2).
     ①或参考章权才《胡安国〈春秋传〉研究一文,见1995年第二期《学术研究》期刊。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王应麟.困学纪闻.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3]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7.
    [4]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7]王夫之.船山全书.春秋稗疏.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1996.
    [8]王夫之.船山全书.思问录.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1996.
    [9]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2004.
    [10]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11]钱基博.李肖聃.近百年湖南学风·湘学略.长沙:岳麓书社, 1985.
    [12]钱基博.经学通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3]侯外庐.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14]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聊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8.
    [15]王立新.开创时期的胡湘学派.长沙:岳麓书社, 2003.
    [16]朱汉民.湘学原道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7]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18]戴维.春秋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
    [19]沈玉成.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20]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1]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2]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23]章权才.宋明经学史.韶关: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1]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胡寅.崇正辩·斐然集.北京:中华书局, 1993.
    [4]朱熹.伊洛渊源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5.
    [5]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 1977.
    [6]王应麟.玉海.上海:上海书店, 1987.
    [7]陈嘉榆.王闿运.湘潭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