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姚贾接受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唐诗人贾岛、姚合是具有独特地位的一对诗人组合。他们极端苦吟的创作态度、奇涩精警的五律体制、清寒幽僻的艺术旨趣,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晚唐姚贾诗人群体、唐末五代姚贾后学、宋初九僧等晚唐体诗人、南宋永嘉四灵及江湖派、明末竟陵派、清代高密派和同光派等诸多文学流派,都在效法姚贾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貌。因此,姚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接受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特殊现象。
     共时接受阶段,贾岛因为有韩孟等人的推扬,其怪变峭拔而终归平淡的诗歌风格、苦心推敲嗜诗成癖的创作态度,在元和年间即有名望。而姚合则在长庆初年创作了《武功县中作》等组诗以后方获得诗坛声誉。在贾岛偃蹇潦倒而姚合仕途渐趋通达并且乐于奖掖后进的情况下,姚合逐渐成为姚贾诗人群体的实际领袖人物。此派诗人大多兼师姚贾二家,也有更接近于姚合者。他们的诗歌有从拗峭尖新逐渐向清畅浅切过渡的趋势。
     唐末五代时期,张为撰《诗人主客图》,以姚合为“清奇雅正”主李益的“入室”,贾岛为“升堂”,这是后世合称姚贾的肇始。齐己在其《还黄平素秀才卷》诗中首次将姚合、贾岛置于对举的地位。这时期的姚贾并称尚停留在个案性的阶段,没有达到大众化的普遍认识。晚唐五代时期是姚贾诗风广泛流衍的时期。姚贾后学从章法起结到奇联警句,从总体风格到表现内容,全方位地承继姚贾五律,不过鲜有青出于蓝者。在审美情趣上,表现出对僻涩峭硬风格的自觉修正和向平易冲淡作风的进一步靠拢。
     北宋时期,诗歌史上第一次有了“姚武功”和“贾岛体”、“浪仙体”这样的称谓。“姚武功”三字见于《新唐书·姚合传》,说明武功县中诸作最为世人传诵。“贾岛体”则首见于欧阳修的《弹琴效贾岛体》诗题,指一种好用复词、音节回环往复、风格幽奥冷峭的五言古诗。北宋末人马令《南唐书》卷十四中,提出了“浪仙体”这一称谓,用来指一种苦心琢磨、对仗精工的五言律诗。由于欧阳修和苏轼等大文学家的倡导,人们更多谈论的是“郊岛”,而非“姚贾”。以宋初九僧为代表的晚唐体诗人,延续了晚唐五代以来潜脉暗流的姚贾诗歌传统,将目光投向风花雪月一类寻常风景,笔调轻闲小巧,风格清苦工丽。不过意象更单调,形式更呆板,情感色彩更单一,基本上没有超越姚贾的藩篱。
     南宋时期是姚贾接受的繁荣时期,这时期真正出现了姚贾并称的说法,并且得以大行于世,逐渐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诗学名词。赵师秀编选的《二妙集》问
Jia Dao and Yao He, two famous poets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ere in a unique posi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one pair of poets. Their extremely hardship creative attitude, strange poem system, Deeply artistic interest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Yao Jia poet group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Yao Jia's follower poets in the late Tang and Wudai Dynasty, Nine Buddhist monks and other late Tang style poets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Yongjiasiling and Jianghu sec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Jingling sec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 Gaomi section and Tongguang section, were all forming their own poetry style in the process of following Yao Jia. Therefore, Yao Jia accept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etry is worth deeply studying.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Han and Meng and other poets' praise, Jia Dao's strange and dull poetry style, painstakingly deliberated creative attitude, had earned standing in Yuanhe years. Yao was named a reputation in the early Changqing years when he wrote the poems in Wugong county. When Jia Dao mired in poverty and Yao He made a smoothly official career, Yao He were gradually becoming the real leaders. Of Yao Jia poet groups. Most of the poets learned from Yao and Jia ;others closer to Yao He. Their poetry gradually pointed to the clear and shallow style from the single cool style. In the late Tang and Wudai Dynasty, Zhang Wei wrote Figure poet hosts and visitors, Yao He and Jia Dao were both the host Li Yi's visitors. This was the beginning of Yao Jia..
    Northern Song period was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that appeared the word "Yao Wugong","Jiadao style," "Langxian style" . "Yao Wugong " was found in Xintangshu Yao He zhuan. "Jiadao style" was first appeared in Ouyang Xiu's poetry... Ma Ling's Southern Tang book began to use the word "Langxian style". As Ouyang Xiu and Su Shi's great advocacy, more people were talking about "Jiao Dao" instead of "Yao Jia." Late Tang style poets represented by nine monks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continued Yao Jia poetry tradition,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category of exceptional scenic districts,but more monotonous games, more rigid form, and more emotional colors.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s a prosperity period of Yao Jia accep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genuine era of Yao Jia said.. When Er Miao Ji Compiled by Zhao Shixiu
引文
[1] [宋] 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宋]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 [宋] 曾慥编《类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本。
    [4] [清]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5] [宋] 苏轼撰,傅成,穆俦校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 [明] 邢昉撰《唐风定》,贵阳邢氏思适斋刻本,1934年。
    [7] [唐] 姚合撰《姚少监诗集》,四部丛刊初编一二六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8] [清] 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9] [唐] 贾岛撰《长江集》,四部丛刊初编一二零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10] [元] 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版。
    [11] [五代] 王定保撰《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2] [宋] 李昉、扈蒙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本。
    [13] [宋] 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清)伍崇曜辑《粤雅堂丛书》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14] [明] 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5] [宋] 王谠撰《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6] [清] 贺裳撰<载酒园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7] [清] 李怀民编《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清咸丰间刻本。
    [18] [清] 陆次云编《五朝诗善鸣集》,蓉江怀古阁康熙间刻本。
    [19] [宋] 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三编本,第29册,上海书店,1985年重印。
    [20] [唐] 司空图撰,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 [元]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2] [明] 胡震亨撰《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3] [宋] 严羽撰《沧浪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4] [明] 杨慎撰《升庵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5] [清] 翁方纲撰《石洲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6] [明] 许学夷撰,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27] [明] 钟惺、谭元春编《唐诗归》,明万历间刻本。
    [28] 丁仪撰《诗学渊源》,民国间铅印本。
    [29] [五代] 何光远撰《鉴诫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0] [清] 永珞、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1] [宋] 释惠洪撰《冷斋夜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2] [唐] 范摅撰《云溪友议》,《四部丛刊》续编本,第54册,上海书店,1984年版。
    [33] [五代] 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
    [34] [宋] 范晞文撰《对床夜语》,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5] [唐] 孟棨撰《本事诗》,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6] [宋] 宋敏求撰《长安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8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7] [清] 徐松撰,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38] [后晋] 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9] [唐] 张九龄等撰,[唐] 李林甫等注《唐六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0] [唐] 康骈《剧谈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1] [宋] 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2] [唐] 齐己撰《风骚旨格》,丁福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3] [唐] 黄滔撰《唐黄御史公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44] [唐] 元结、殷瑶等选《唐人选唐诗》_(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45] [唐] 张为撰《诗人主客图》,丁福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6] [明] 谢榛撰《四溟诗话》,丁福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7] [宋] 周密撰《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
    [48] [宋] 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49] [宋] 何汶撰,常振国、绛云点校《竹庄诗话》,中华书局,1984年版。
    [50] [清] 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戴洪森校点《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51] [宋] 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52] [清] 吴任臣撰《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76年版。
    [53] [宋] 龙衮撰《江南野史》,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4] [宋] 马令撰《南唐书》,四部丛刊续编本,第15册,上海书店,1984年版。
    [55] [宋] 尤袤撰<全唐诗话》,[清] 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古书流通处,1921年版。
    [56] [宋] 蔡启等撰《蔡宽夫诗话》,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7] [唐] 柳宗元撰《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58] [宋] 姚勉撰《雪坡舍人集》,南昌豫章丛书编刻局,民国间刻本。
    [59] [宋] 陶岳撰《五代史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0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0] [南唐] 释静、释筠编撰,吴福祥、顾之川点校《祖堂集》,岳麓书社,1996年版。
    [61] [唐] 释慧能述,[唐] 释法海辑《坛经》,金陵刻经处,1929年版。
    [62] [宋]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明崇祯十五年(1642)刻本。
    [63] [宋] 魏泰撰《临汉隐居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4] [宋] 欧阳修撰《六一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5] [宋] 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66]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傅璇琮主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7] [宋] 张耒撰,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68] [宋] 张耒撰《柯山集》,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影印本。
    [69] 旧题[宋] 苏轼撰,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0] [明] 曹学佺撰《蜀中名胜记》,明道光间木刻本。
    [71] [宋] 晁说之撰《景迂生集》,影印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第387册,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版。
    [72] [宋] 朱熹注.《诗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73] [宋] 王禹偁撰《王黄州小畜集》,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33册,上海书店,1989年重印本。
    [74] [宋] 徐积撰,江端礼编《节孝语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5] [宋] 范致明撰《岳阳风土记》,上海涵芬楼1937年影印本。
    [76] [明] 康海撰《武功县志》,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据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复印本,1985年。
    [77] [宋] 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8] [清] 无名氏撰《静居绪言》,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9] [清] 冒春荣撰《葚原诗说》,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0] [清] 叶矫然撰《龙性堂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1] [清] 岳端编《寒瘦集》,恩华抄本,抄年不详。
    [82] [宋] 王安石撰《临川文集》,清宣统二年[1910] 年石印本。
    [83] [元] 方回撰《桐江续集》,民国伪教育部编订《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35年影印本。
    [84] [宋] 司马光撰《温公续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5] [明] 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86] [清] 朱庭珍撰《筱园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7] [宋] 释文莹撰《湘山野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8] [宋] 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福建刻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清光绪二十一二十一年(1894—1895)。
    [89] [清] 王士稹著,张宗柟纂集,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90] [宋] 陈师道撰《后山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1] [宋] 郑樵撰《通志》,浙江书局,清光绪二十二年(1986)刻本。
    [92] [宋] 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
    [93] [元] 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94] [金] 段克己、段成己撰《二妙集》,江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
    [95] [宋] 吴沆撰《环溪诗话》,[清] 曹溶辑《学海类编》本,第53册,上海涵芬??楼民国九年(1920)影印本
    [96] [宋] 陈起编《江湖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97] [宋] 释普济撰《五灯会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98] [隋] 释慧远撰《大乘义章》,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二—十四年(1923—1925)影印本。
    [99] [宋] 范季随撰《陵阳先生室中语》,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影印本。
    [100] [宋] 释居简撰《北磵文集》,明谢氏小草斋抄本。
    [101] [宋] 刘克庄撰《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273—280册,上海书店,1989年重印。
    [102] [宋] 舒岳祥撰《阆风集》,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民国四年(1915)。
    [103] [宋] 王楙撰《野客丛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4] [唐] 杜甫撰,[宋] 佚名集注《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08册,上海书店,1989年重印本。
    [105] [宋] 方岳撰《深雪偶谈》,太平金氏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106] [宋] 史绳祖撰《学斋占毕》,[宋] 左圭编《百川学海》本,无锡华氏明弘治间刻本。
    [107] [南朝齐] 王融撰《王宝朔集》,[明] 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清光绪五年(1879)信述堂刻本。
    [108] [北朝周] 庾信撰,[清] 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中华书局,1980年。
    [109] [宋] 蒲寿宬撰《心泉学诗稿》,民国伪教育部编订《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35年影印本。
    [110] [宋] 吴聿撰《观林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1] [宋] 张邦基撰《墨庄漫录》,四部丛刊三编本,第3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年影印本。
    [112] [宋] 李正民撰《大隐集》,清乾隆间翰林院抄本。
    [113] [唐] 贾岛撰《贾浪仙长江集》十卷,明张敏卿抄本。
    [114] [宋] 吴垧撰《五总志》,上海古书流通处,民国十年(1921)影印本。
    [115] [宋] 张表臣撰《珊瑚钩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6] [宋] 许顗撰《彦周诗话》,[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7] [宋] 黄庭坚撰,[宋] 任渊注《山谷内集诗注》,清乾隆间武英殿活字印本。
    [118] [宋] 黄彻撰《[上巩下石] 溪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9] [宋] 无名氏撰《锦绣万花谷》,明嘉靖间刻本。
    [120] [宋] 葛立方撰《韵语阳秋》,[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1] [宋] 朱翌撰《猗觉寮杂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2] [宋] 高似孙撰《纬略》,[清] 钱熙祚辑《守山阁丛书》子部,上海博古斋 1922年影印本。
    [123] [宋] 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4] [宋] 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125] [清] 陆心源编《皕宋楼藏书志》,清光绪八年(1882)归安陆心源十万卷楼刻本。
    [126] [宋] 王象之撰《舆地纪胜》,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刻本。
    [127] [明] 徐象梅撰《两浙名贤录》,明天启元年(1621)徐氏光碧堂刻本。
    [128] [宋] 吴子良撰《荆溪林下偶谈》,[明] 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笈》,第10册,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
    [129] [清] 鲁九皋撰《诗学源流考》,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30] [宋] 赵师秀编《众妙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影印本。
    [131] [清] 潘德舆撰《养一斋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32] [宋] 张端义撰《贵耳集》,[明] 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笈》,第20册,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
    [133] [宋] 陈世崇撰《随隐漫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134] [清] 钱谦益撰,[清] 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5] 陈衍撰《石遗室诗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6] [宋] 薛师石撰《瓜庐诗》,清冰蕸阁抄本。[137] [清] 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38] 梁昆《宋诗流派论》,台北东升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139] [清] 吴之振编,吕留良、吴自牧选《宋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0] [元] 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1] [金] 王寂撰《拙轩集》,广雅书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142] [金] 赵秉文撰《滏水集》,海丰吴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143] [清] 觉罗石麟等编《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1734)刻本。
    [145] [金] 李俊民撰《庄靖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9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46] [宋] 蔡正孙编<诗林广记》,明弘治十年(1497)张鼐刻本。
    [147] [明] 杨慎撰《升庵集》,清乾隆间刻本。
    [148] [明] 杨慎撰《丹铅总录》,清乾隆三十年(1765)虎林杨昶刻本。
    [149] [明] 曹学俭撰《蜀中广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50] [明] 高棅编选《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151] [明] 陆时雍编《古诗镜·唐诗镜》,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4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52] [明] 钟惺撰《隐秀轩集》,明末刻本。
    [153] [明] 钟惺、谭元春编《唐诗归》,明末刘敛刻本。
    [154] [明] 谭元春著、陈杏珍标校《谭元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55] 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补订本。
    [156] [清] 延君寿《老生常谈》,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57] [清] 余成教《石园诗话》,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58]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清] 王夫之等撰《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59] [清] 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60] [清] 爱新觉罗·弘历撰,[清] 蒋溥等编《御制诗初集》,武英殿清乾隆十四年(1749] 刻本。
    [161] [清] 爱新觉罗·弘历撰《御制诗三集》,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影印本。
    [162] [清] 爱新觉罗·弘历撰《御制诗四集》,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影印本。[163] [清] 爱新觉罗·弘历撰《御制诗五集》,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影印本。
    [164] 陈衍撰《石遗室文集》,民国二年(1913)刻本。
    [165] [清] 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66] [清] 郑方坤撰《全闽诗话》,郑氏诗话轩清乾隆间刻本。
    [167] [清] 爱新觉罗·玄烨选、[清] 陈廷敬等编注《御选唐诗》,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内府刻本。
    [168] [清] 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版。
    [169] [清] 金圣叹选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上海有正书局民国间铅印本。
    [170] 王照青修《高密县志》,青岛胶东书社,1935年版。
    [171] 汪辟疆《论高密诗派》,《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172] [清] 杨仲羲撰集<雪桥诗话》,南林刘氏求恕斋民国二年(1913)刻本。
    [173] [清] 张戒撰《岁寒堂诗话》,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174] [清] 周紫芝撰《竹坡诗话》,上海文宝公司民国间影印本。
    [175] [清] 李怀民、李宪乔撰《二客吟》,清同治六年(1867)刘履芬抄本。
    [176] 徐世昌编《清诗汇》,,《晚晴簃诗汇》,北京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177] 徐仲眉撰《曝书亭诗》,清无名氏抄本。
    [178] 陈衍辑《近代诗钞》,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179] 郑孝胥撰《海藏楼诗》,民国三年(1914)武昌石印本。
    [180] 林旭撰《晚翠轩诗》,闽县李宣龚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