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加坡对外关系中的大国平衡外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加坡是人口少面积小、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小国,但却是世界上众多微型国家中的一个成功典范;不仅在短短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而且在国际上充分展示了其小国多边外交的魅力。
     新加坡围绕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这两个基点在外交上实施大国平衡外交,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政治上谋求大国“多边支撑”与经济上追求大国“多边卷入”的核心持久未变。新加坡不仅主动协调与周边大国以及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与之保持友好关系,而且更加积极地展开与英、美、日、中、苏、印(度)等区外大国的平衡外交,争取世界各大国都能融入新加坡与东南亚,从而最终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稳定与繁荣。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写作的基本方法等。正文四章论述了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产生和内涵、实施演变过程及特点和评价。结束部分主要在对全文的提炼上,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指出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之所以成功,除了有优势的条件和自身的灵活外,也离不开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趋势所带来的时代机遇。
Singapore is a small country with small size, small population and extreme lack of natural resources. But it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examples among many micro-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scor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showed the charm of a small country in multilateral diplomacy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major powers has two basis focuses which are nation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lthough it keeps changing and adjustmen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ts core content consists of the political "multilateral support" and economic "multilateral involvement" by the great powers in and out of the region, which continuously safeguard Singapore's security,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Singapore is not only active to keep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ASEAN members in Southeast Asia, but also eager and active to pursue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China, Soviet Union, India and other great powers'presence in the region. Through its full range of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diplomatic maneuvers, Singapore's great power balancing diplomacy reaches its zenith.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r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top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methodology.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four chapters, which analyzes Singapore's diplomacy of great power balancing:its origin, cont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last part sums up the author's views and conclusion.
引文
1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连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张振江:《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影响》,《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5期。
    5 陈弈平:《美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规定的战略意义》,《当代亚太》,2004年第10期。
    6 陈奕平:《从军事安全角度看东盟五国的美国观》,《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7 王飞:《新加坡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8 曹云华:《亚洲的瑞士》,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年版。
    9 曹云华:《在大国中周旋——评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暨南学报》,2003年第3期。
    10 魏炜:《透视新加坡对美外交》,《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11 Ganesan, N., Re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in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Antony Rowe Ltd, Chippenham,Wiltshire,2005.
    12 Leifer, Michael, Singapore's Forergn Policy:Coping with Vunlnerability, Clays Ltd, Stlves plc,2000.
    13 Cherepanya, Karl, Singapore Foreign Policy & Government Guid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ublications, USA,2003.
    14 Bilveer Singh,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States Revisited-A Study of Singapore's Post-Cold War Foreig Policy, GADJAN MAD A University Press,1999.
    11 【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
    16 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6年版。
    17 Tommy Koh & Chang Li Lin,The Little Red Dot:Reflection by Singapore's,Diplomate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5).
    18【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19 郄清良:《小国大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的形成与演变》,《东南亚纵横》,2005年1月。
    20 尹晓丽:《新加坡对大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21 徐晓东:《独立以来新加坡的外交》,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22 王俊良:《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23 李浩培、王贵国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院》,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24 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25 Robert Liber, Theory and Word Politics, Winthrop Publishers.1972.pp.112-113.
    26 Hans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1985), ppl74.
    27 倪世雄等编:《世纪风云的产儿——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28 陶樾:《两次大战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世界历史》,1980年第3期,第4页。
    29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30【新】许美通:《探索世界秩序——一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观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31何得乐、徐慰曾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596页。
    32 陈岳、陈翠华编:《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33 【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87页。
    34 【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39页。
    35【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36【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页。
    37【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610页。
    38【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619页。
    39【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508页。
    40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41 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Declaration,东盟秘书处网站:http://www.aseansec.org.
    42 Alex Josey, Lee Kuan Yew, p.404.转引自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43 蔡俊华:《李光耀诚对中港台》,新加坡胜利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44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45 拉贾拉南(Raj Rajaratnam),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总理公署高级部长。生于锡兰(斯里兰卡),泰米尔族人。
    46 【法】让·路易·马戈兰:《新加坡:新的地区影响,新的世界观?》,《当代东南亚》(新加坡),第2卷第3期,第24-34页。
    47 The Straits Times,6 November 1984.:转引自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48梁英明:《近现代东南亚》(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0页。
    49 Martin Perry:Singapore-A Development city state, Chester, West Sussex; New York:Wiley,1997,p.6.
    50【新】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530页。
    51【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3页。
    52 胡潇文:《李光耀的个人认知对新马关系的影响》,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年5月,第19页。
    53 Stanley. S. Belington. Malaysia and Singapore:the Building of New States, Cornell UniversityPress,1978,p.266.
    54 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55 许心礼:《新加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9页。
    56 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23页。
    57 Lee Kuna Yew:From third world wofirst-the Singapore story:1965-2000,NewYork:Harper CollinsPublishers,2000,p262.
    58 【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05页。
    59 新华社香港1976年1月23日电:《曼谷报道李光耀同克立会谈的问题》。
    60 Lee Kuna Yew: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the Singapore story:1965-2000,NewYork:Harper CollinsPublishers,2000, pp, 371,372.
    61 【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85页。
    62【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482页。
    63【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64 Lee Kuna Yew: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the Singapore story:1965-2000,NewYork:Harper CollinsPublishers,2000, p.504
    65【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26页。
    66【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12页。
    67刘建立:《开国元勋李光耀传》,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68 《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新加坡,1988年7月9日。
    69 【新】许通美:《探究世界秩序——一位务实的理想者的观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70 鲁虎:《列国志:新加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
    71 许心礼:《新加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页。
    72 刘建立:《开国元勋李光耀传》,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73 【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610页。
    74 The Mirror Singapore,20 October 1969.转引自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75【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576页。
    76【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573页。
    77 【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78 王根礼、周天珍:《外国首脑论中国》,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79 【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页。
    80【英】亚力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39页。
    81 吴作栋在2005年1月27日“政府成立南亚研究所”时讲话摘http://app.mfa.gov.sg/internet/press/view_press.asp?post_id=1241
    82 【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罗伯特.罗斯主编:《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黎晓蕾、袁征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83 张永和:《李光耀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503页。
    84 张永和:《李光耀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502页。
    85中国驻新加坡共和国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sg.mofcom.gov.cn/aarticle/maoyi/baoxian/200309/2003090128
    85鲁虎:《列国志:新加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87 http://app.mfa.gov.sg/ineternet/press/view-press.asp?post-id=1241.
    88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页。
    89吴作栋在2005年1月27日“政府成立南亚研究所”时讲话摘要http://app.mfa.gov.sg/internet/press/view_press.asp?post_id=1241
    90 李光耀2009年10月27日在华盛顿“美国——亚细安商业理事会”庆祝成立25周年的讲话http://bbs.new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934
    91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980年6月29日。转引自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第30页。
    92陈岳、陈翠华编著:《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
    93刘建立:《开国元勋李光耀传》,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94 新加坡外长黄根成的讲话,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19 July 1993.
    95 李光耀::《世界出现再生机会》,《联合早报》1990年6月12日。
    96 张振江:《“东盟方式”:现实与神话》,《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3期。
    97 戴路:《均势理论及其实践》,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03年5月1日,第54页。
    98 阎学通、周方根:《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5页。
    99 李光耀2009年10月27日在华盛顿“美国—亚细安商业理事会”庆祝成立25周年的讲话http://bbs.new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934
    100 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999页。
    1. [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罗伯特.罗斯主编:《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黎晓蕾、袁征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 [新]冯清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 [新]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
    4. [新]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
    5. [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
    6. [新]许美通:《探索世界秩序——一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观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 [英]亚历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8. 蔡俊华:《李光耀诚对中港台》,新加坡胜利出版社,2000年版;
    9.曹云华:《亚洲的瑞士》,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年版;
    10.曹云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陈乔之:《面向21世纪的东南亚:改革与发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岳、陈翠华编著:《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
    13.郭俊麟:《新加坡的政治领袖和政治领导》,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14.何得乐、徐慰曾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15.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16.金正昆:《外交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李浩培、王贵国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院》,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18.梁英明:《近现代东南亚》(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刘建立:《开国元勋李光耀传》,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0.鲁虎:《列国志:新加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1.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倪世雄等编:《世纪风云的产儿—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倪世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王根礼、周天珍:《外国首脑论中国》,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25.王俊良:《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王瑞贺编:《新加坡国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夏义善主编:《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1964-1982)》,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29.许心礼:《新加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版年;
    30.徐茂龙等:《马来西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31.阎学通、周方根:《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张青:《出使新加坡》,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3.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张永和:《李光耀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张世鹏等编译:《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政治领域的全球化》,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
    36.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04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7.周世雄:《国际关系:权力与制度》,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版;
    38.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法]让·路易·马戈兰:《新加坡:新的地区影响,新的世界观?》,《当代东南亚》(新加坡),第2卷第3期;
    41.曹云华:《新加坡进入李显龙时代》,《新闻周刊》,2004年8月;
    42.曹云华:《在大国间周旋——评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暨南学报》,2003年第3期;
    43.陈奕平:《从军事安全角度看东盟五国的美国观》,《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44.陈奕平:《美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规定的战略意义》,《当代亚太》,2004年第10期;
    45.戴路:《均势理论及其实践》,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1日;
    46.邓辉:《略论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地缘特色》,《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47.胡潇文:《李光耀的个人认知对新马关系的影响》,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年5月;
    48.李光耀:《世界出现再生机会》,《联合早报》,1990年6月12日;
    49.刘少华:《新加坡对印尼的外交》,《当代亚太》,2001年第5期;
    50.卢正涛:《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当代亚太》,2004年第1期;
    51.罗梅:《2003-2006年新加坡回顾与展望》,《东南亚纵横》,2006年第5期;
    52.梁桂华、杜朝平:《新加坡国防实力透视》,《国防科技》,2002年2月;
    53.马燕冰:《新加坡国情》,《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第6期;
    54.孙景峰:《加强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5.陶樾:《两次大战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世界历史》,1980年第3期;
    56.郄清良:《小国大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的形成与演变》,《东南亚纵横》,2005年1月;
    57.王飞:《新加坡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58.王亮亮:《全球化程度,新加坡最高》,《环球时报》,第1529期;
    59.王绳祖:《略论均势原则在近代欧洲史中的作用》,《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60.王子昌:《新加坡好政府实践的社会学解读》,《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61.韦红:《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62.温北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及其态度》,《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
    63.魏炜:《透视新加坡对美外交》,《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64.魏炜《论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的特点》,《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
    65.’肖立国:《略论李光耀的外交战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66.徐晓东:《独立以来新加坡的外交》,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67.尹晓丽:《新加坡对大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68.俞正梁:《区域化、区域政治与区域治理》,《国际观察》,2001年第6期;
    69.曾柏苓:《新加坡政治文明的特点及启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
    70.张振江:《“东盟方式”:现实与神话》,《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3期;
    71.张振江:《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影响》,《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5期;
    72.张振江:《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回顾与评价》,《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3期;
    73.张学刚:《东南亚各国能源安全战略》,《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第2期;
    74.张华宾、任兆璋:《新加坡对外商品贸易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2月第7卷第1期;
    75.张锡镇:《东盟共同体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推动者》,《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1期;
    76.朱桂芳、李莉:《浅析新加坡李显龙政府对华政策的走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77.庄礼伟:《李光耀论领导艺术与执政策略》,《东南亚纵横》,2002年05期;
    78.周方银《小国为何能长期存在》,《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
    79. Belington, Stanley S., Malaysia and Singapore:the Building of New States’Cornell UniversityPress,1978;
    80. Cherepanya, Karl, Singapore Foreign Polic y& Government Guid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ublications, USA,2003;
    81. Ganesan N., Re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in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Antony Rowe Ltd, Chippenham, Wiltshire,2005;
    82. Koh, Tommy & Chang Li Lin,The Little Red Dot:Reflection by Singapore’s Diplomate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5);
    83. Karl W.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88;
    84. Lau, Albert, A moment of anguish:Singapore in Malaysia and the politics of disengagement,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85. Langholtz, Harvey J.& Chris E. Stout, The Psychology of Diplomacy, Westport, Connecticut, 2004;
    86. Lee Kuna Yew: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the Singapore story:1965-2000,NewYork:Harper CollinsPublishers,2000;
    87. Leifer, Michael, Singapore's Forergn Policy:Coping with Vunlnerability, Clays Ltd, Stlves plc,2000;
    88. Leifer, Michael, Conflict and regional order in South-east Asia, Londo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1980;
    89. Leifer, Michael, Dilemmas of statehood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1972;
    90. Liber, Robert, Theory and Word Politics, Winthrop Publishers.1972;
    91. Lim, Linda Y.C.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Basingstoke, Hampshire:Macmillan,1990;
    92. Morgenthau, Hans, Politics Among Nations,1985;
    93. Nicol, Gladys, Malaysia & Singapore, J. W. Arrowsmith Ltd.,1977;
    94. Perry, Martin, Singapore-A Development city state, Chester, West Sussex; New York:Wiley, 1997;
    95. Rodan, Garry, Transparency and Authoritarian Rule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 and Malaysia, RoutledgeCurzon,2004;
    96. Saw Swee-Hock & K. Kesavapany, Singapore-Malaysia Relations under Abdullah Badawi, Superskill Graphics Pte Ltd,2006;
    97. Singh, Bilveer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States Revisited-A Study of Singapore s Post-Cold War Foreig Policy, GAD JAN MADA University Press,1999;
    98. Singh, Bilveer,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States Revisited Study of Singapore s Post-Cold War Foreign Policy, 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1999;
    99. Severino, Rodolfo C, Regional Integration:the role of Singapore, Singapore Perspectives 2006;
    100.Wurfel, David & Bruce Burt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
    101.Christopher M · Dent, "Singapore'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The Pursuit of Cconomic Securit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 23, NO.1, April/2001;
    102. Ho Khai Leo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Policy Making in Singapore:Conditions and Predicaments”, Asian Survey, Vol.40, No.3. Jun.,2000;
    103. Haas, Emst "The balance of power:prescription, Concept or Propanganda”, World Politics,
    July,1953;
    104. Lee Boon Hiok, "Constraints on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Asian Survey, Vol.22, No.6, Jun.,1982;
    105. Jean-Louis Margolin, "Singapore:New Regional Influence, New World Outlood?",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0.NO.3, December/1998;
    106. Shee Poon Kim, Singapore and ASEAN 1967-1997, Asia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5 Number(June 1997);
    107.东盟秘书处网http://www.aseansec.org/
    108.凤凰网http://www.ifeng.com/
    109.新浪网http://www.news.sina.com.cn
    110.新加坡外交部网http://www.mfa.gov.sg/
    111.新加坡统计局网http://www. singstat. go v. sg/
    112.新加坡《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sg_my.html
    113.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http://www.fmprc.gov.cn
    115.中国国关在线http://www.irchina.org/index.asp
    116.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
    117.中新经贸合作网http://www. csc.mofcorn-mti.gov.cn.
    118.中国驻新加坡共和国经济商务参赞处网http://sg.mofcom.gov.cn/aarticle/maoyi/baoxian/200309/2003090128
    119.中国中央电视台网http://www.cctv.com/
    120.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121.搜狐新闻网http://news.sohu.com/
    122.新浪军事网http://mil.news.sina.com.cn/
    123.《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新加坡,1988年7月9日。
    124.《海峡时报》,1983年6月23日。
    125. JSTOR论文数据库http://www.j stor.org
    126.新加坡外长黄根成的讲话,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19 July 1993.
    127.吴作栋在2005年1月27日“政府成立南亚研究所”时讲话摘要http://app.mfa.gov.sg/internet/press/view_press.asp?post_id=1241
    128.李光耀2009年10月27日在华盛顿“美国—亚细安商业理事会”庆祝成立25周年的讲话http://bbs.new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