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探索与发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s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 作者:马林
  • 英文作者:Ma Lin;
  • 关键词:城市交通 ;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交通规划编制 ; 历史回顾 ; 中国
  • 英文关键词:Urban Transportation;;Urb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Urba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The Compilation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Historic Review;;China
  • 中文刊名:国际城市规划
  • 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 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 出版日期:2019-08-19
  • 出版单位:国际城市规划
  • 年:2019
  • 期:04
  • 语种:中文;
  • 页:53-57+75
  • 页数:6
  • CN:11-5583/TU
  • ISSN:1673-9493
  • 分类号:TU984.191
摘要
中国现代意义的城市交通规划形成于1970年代末期,在4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汲取了社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学科融合特色的城市交通规划技术方法和面向实际需求的多层次专项规划编制体系。城市交通规划的演进与城市交通研究相辅相成,规划理念、规划技术的更新既有国外经验的借鉴,也离不开国内实践的检验与验证。本文梳理了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对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具有影响的人才培养、规划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发展演变,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针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交通规划实施管理多元性,讨论了四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The modern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id not appear in China until the late 1970 s. Through more than 40 years of study and practice, China continuously absorbe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adapt to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urban growth. Gradually, it has formed a set of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for planning, as well as a multi-level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ield, studies and practices have been mutually promoting the evolution of each side. Domestic tests and overseas lessons have resulted in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China, as well as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hat have impacts, such a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reemphasize four issues related to the uncertainty of future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diverse implement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引文
[1]徐尉慈.城市交通规划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朱俭松.我国城市交通及其规划的回顾[M]//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1-135.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报告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周干峙.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建设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C].李晓江,阎琪,赵小云,编译.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杨东援,段征宇.透过大数据把脉城市交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Z].2010.
    [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建城[2010]80号)[Z].2010.
    (1)北京市进行了全市主要运输单位3 236辆汽车的全天货物流量流向调查,上海市进行了39 925辆卡车全天出行的全数调查。
    (2)1981年,《提高天津市综合客运交通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借鉴日本东京圈交通调查和规划的经验,在国内首次组织了居民出行起讫点调查,开展了交通小区划分、抽样率、居民出行相关参数和应用计算机进行居民出行需求方面的研究;1983年,《天津货物流动规律的综合研究》课题组组织实施了城市货流和货运机动车流动调查,研究了货物流动的起讫点分布、货运交通方式构成、货运车流生成及分布模型等。
    (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同时废止《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开展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问题研究,共17个单位参加研究,其研究成果纳入《中国技术政策——城乡建设》(国家科委蓝皮书第6号),1985年发布。
    (2)五项原则应当用于指导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行: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交通收费和价格应当反映全部社会成本;交通体制改革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以提高效率;政府的职能应当是指导交通的发展;应当鼓励私营部门参与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交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应当符合四项标准: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五项原则和思想标准相适应,建议实施八项行动(不分先后):改革城市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地位;制定减少机动车空气和噪声污染的对策;制定控制交通需求的政策;制定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战略;改革公共交通管理和经营;制定交通产业的财政战略;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人才培养。
    (1)199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开展了“GIS支持下城市交通需求分析软件系统开发”,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交通模型体系和分析工具。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团队基于长期的规划实践,研发了“交运之星—Transtar”软件。
    (2)国办发[2003]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中,要求“拟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国办发[2005]4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中,要求“以公共交通为核心,通过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
    (3)2002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交通白皮书》,2004年北京发布了《北京交通发展纲要》。
    (4)严格讲不属于城市交通规划内涵的范畴,但与城市交通规划实施管理有密切的关联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