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生态文明——新的文明模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丽敏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人与自然 ; 和谐共生
  • 中文刊名:产业与科技论坛
  • 英文刊名: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产业与科技论坛
  • 年:2019
  • 期:04
  • 语种:中文;
  • 页:13-15
  • 页数:3
  • CN:13-1371/F
  • ISSN:1673-5641
  • 分类号:X321;D64
摘要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将其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等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进行概括与梳理。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是不同于且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其思想渊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浪潮。
        
引文
[1](美)罗伊·莫里森.生态民主[M].刘仁胜,张甲秀,李艳君译.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
    [2]王洪波.生态文明:是什么与做什么[J].学习与探索,2015,3:16~22
    [3]刘思华.刘思华选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4]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J].东南学术,2002,6:60
    [5]何慧丽,小约翰·柯布.解构资本全球化霸权,建设后现代生态文明—关于小约翰·柯布的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21~28
    [6]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1:93~96
    [7]潘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明[J].人民论坛,2009,1:10~11
    [8]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9]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10](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1]William E Rees. Revisiting Caring-Capacity:Area-base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J]. Population&Environment,1996,17(3):195~215
    [12]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美)莱斯特·布朗. B模式2. 0:拯救地球延续生命[M].林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14]张恒山.略论文明转型[J].学术交流,2010,12: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