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苗族服饰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思仪
  • 关键词:苗族服饰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 ; 传承
  • 中文刊名:西部皮革
  • 英文刊名:West Leather
  • 机构: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出版日期:2019-10-15
  • 出版单位:西部皮革
  • 年:2019
  • 期:19
  • 语种:中文;
  • 页:82-83
  • 页数:2
  • CN:51-1624/TS
  • ISSN:1671-1602
  • 分类号:TS941.742.8;G122
摘要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播苗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载体,展现了苗族人民丰富的生活状态和民族信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商业化的冲击,苗族服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冲击。因此,只有以苗族服饰为主体,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采取现代化的途径,结合当下的时代文化背景,让其散发新的生命活力。
        
引文
[1]王鹤云,高绍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李廷贵,张山,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185-190.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244-248.
    [4]胡梅芳.民族服饰要素与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40.
    [5]郭惠莲.浅议贵州苗族刺绣工艺的现状和保护措施[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26(4):114-116.
    [6]赵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