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C/N比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作者:李艳春 ; 黄毅斌 ; 王成己 ; 叶菁 ; 王义祥
  • 关键词:温室气体;;氮;;发酵;;碳氮比;;物质转化
  • 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版单位:农业工程学报
  • 分类:碳循环
  • 年:2016
  • 期:S2
  • ISSN:1002-6819
  • 出版日期:2016-10-15
  • 资源类型:期刊论文
  • 来源:知网
摘要
针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物质能量转化效率低、CO_2和CH_4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等问题,采用自制强制通风发酵箱装置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培养料发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氮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以CO_2为主,CH_4、N_2O和NH_3的排放量较少,并且CO_2、N_2O和NH_3的累积排放量均随C/N比的增加而降低。C/N分别为28,33,38,43处理以温室气体形式损失的碳分别为46.16,37.44,33.04,31.76 g/kg,损失的氮分别为4.72,3.49,1.76,1.65 mg/kg。C/N为33的处理更适合微生物活性,有机物降解率高于其它处理。到发酵结束时,C/N分别为28,33,38,43处理的碳物质损失分别为36.55%,45.5%,37.22%,32.71%,氮物质损失分别为5.41%,13.84%,7.59%,16.33%;但随发酵的进行,全氮相对含量因有机物降解而浓缩,呈现增加趋势。综合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和培养料发酵质量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适当提高C/N比,采用C/N为33:1~38:1的培养料配方,在不影响发酵质量的同时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另外,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高温期,高温期越长,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及时翻堆,以控制发酵温度和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