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古近系浅层稠油油藏封堵机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摘要
东营凹陷古近系浅层稠油油藏封堵机制认识不清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下步油气勘探的关键。以永北鼻状构造沙三上亚段稠油为例,根据研究区三维地震、测录井、钻井岩心、岩石薄片、物性测试及试油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分析,对古近系浅层稠油油藏的封堵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三上亚段稠油主要紧邻不整合面发育,风化黏土层可作为稠油垂向封堵层;扇三角洲平原以泥石流沉积为主,与扇三角洲前缘存在物性分异,对扇三角洲前缘稠油具有侧向物性封堵作用;大气淡水的破坏使早期原油发生稠化,在10000 m Pa·s原油黏度范围之外形成稠油封堵带或沥青带,可以侧向封堵下倾方向的原油;浅层稠油成藏过程划分原始地层沉积、早期原油充注、早期原油稠化、晚期原油充注4个阶段;沙三上亚段稠油油藏发育"两期油气充注、多重封堵机制、油藏分带展布"的成藏模式,早期低熟油发生稠化形成稠油或沥青,晚期成熟的稀油与早期稠油部分混合,由扇三角洲平原向扇三角洲前缘依次展布沥青带、混合带、稀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