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稠油油藏的差异成藏过程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摘要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恢复了稠油油藏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古近系与新近系稠油油藏具有"泾渭分明"的成因机制和运聚特征: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低熟原油通过古近系沙三段与前古近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侧向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在古近系沙三段底部的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原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系馆上段—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南洼陷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原油首先侧向运移至垦西断垒,进而通过垦西断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馆陶组,最后通过馆陶组骨架砂体及断层的复合输导进入三合村洼陷,在馆陶组构造—岩性圈闭或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后期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开展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的联合勘探,可作为济阳坳陷浅层今后增储上产的勘探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