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菲特”台风暴雨成因及湿位涡诊断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曹楚王忠东刘峰梁艳
  • 会议时间:2014-11-03
  • 关键词:台风 ; 暴雨成因 ; 湿位涡特征 ; 诊断分析
  • 作者单位:曹楚,王忠东(浙江省温州市气象局,温州,325027)刘峰,梁艳(浙江省平阳县气象局,平阳,325400)
  • 会议名称: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P45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NCAR1°×1°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对"菲特"台风暴雨成因及湿位涡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菲特"影响期间温州、台州强降水主要是由"菲特"台风本体雨带造成,宁波、舟山、湖州以及嘉兴地区强降水则是由"菲特"台风外围环流、弱冷空气以及"丹娜丝"形成的偏东气流造成.对"菲特"暴雨过程物理量进行分析,发现当垂直运动大值区对应低层θse高能区时一般都有强降水发生,并且与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性;从湿位涡分析发现,当台风未减弱前,MPV1正值区和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台风减弱消失后,MPV1负值区边缘有强降水出现:负MPV2覆盖区基本与降水落区一致,但强降水主要位于负MPV2中心区附近;当MPV1正值区和MPV2负值区叠加时,对应该区域一般为强降水落区;当台风减弱后MPV1负值区边缘与MPV2负值区叠加时,也会有强降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