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地球动力学意义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旗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花岗岩 ; 地球动力学 ; 地壳状况 ; 残留相
  •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花岗岩分为大洋系列和大陆系列,两个系列的花岗岩产出位置、岩石组合、岩石类型、地球化学性质、地球动力学含义、研究方法和思路都不同。在大陆构造背景下,花岗岩最大的地球动力学意义是地壳状况而非构造环境。花岗岩按照Sr和Yb含量可分为5类:埃达克型、喜马拉雅型、浙闽型、广西型和南岭型,它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残留相组合上。花岗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为埃达克型花岗岩形成的压力最高,温度范围变化最大;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形成的压力较高,温度较低:浙闽型花岗岩形成于低温低压环境;广西型和南岭型形成于高温环境,压力略高为广西型,压力略低为南岭型。从温度关系看:地温梯度低(低温系列)形成喜马拉雅型和埃达克型花岗岩;地温梯度中等(中温系列)形成浙闽型和埃达克型花岗岩;地温梯度高(高温系列)形成南岭型、广西型和埃达克型花岗岩。从压力关系看:埃达克型花岗岩压力最高,喜马拉雅型较高,广西型较低,浙闽型较低和低,南岭型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