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函方程及传统成像方法研究华北区域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冯吉坤姚华建房立华吴建平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地震面波相 ; 速度方位 ; 各向异性特征 ; 程函方程 ; 成像方法
  • 作者单位:冯吉坤,姚华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230026)房立华,吴建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31;P65
摘要
基于华北台阵的噪声互相关函数数据,对比程函方程成像结果和传统的地震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反演的结果,它们整体而言显示出比较一致的特征。短周期时(T<10s)主要对应上地壳,都呈现东部沉积盆地为低速,西部山区为高速,并且各向异性信息主要是受控于断裂带和构造带的走向。在中等周期的时候(T=20-25s)主要对应中下地壳,呈现东部高速西部低速的特征,这主要是受控于东西部地壳厚度的差异,并且可以大体圈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要区域,主要以中国东部重力梯度带为界,东部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要区域。在中下地壳方位角各向异性强度较弱,同时对应较强的径向各向异性,这可能是由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同时东西向拉张造成的,东西向的的拉张可能造成矿物(例如云母)的近水平相定向排列。随着周期的增加(T=30s),上地幔顶部的方位各向异性增强,快波方向主要呈现东西方向,这可能与上地幔橄榄岩矿物的定向排列有关。可见中上地壳、中下地壳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以及上地幔顶部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是不同的。通过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可以为研究华北克拉通演化和破坏提供更多的约束,并且程函方程成像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反演方法有更多的优势。此类基于台阵观测的成像方法具有分辨率高、结果稳定的优点,随着台阵观测资料的不断丰富,此类方法也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