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山铁矿成矿作用过程的铁同位素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跃朱祥坤
  • 会议时间:2015-10-18
  • 关键词:铁矿 ; 成矿机理 ; 铁同位素 ; 矿物来源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 母体文献: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
  • 会议地点:宁波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14;P59
摘要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代成矿理论的许多重大进展都得益于同位素示踪技术(C、O、S、Pb、Sr、Nd等)的应用.但从成矿学角度讲,传统的H、C、O、S等稳定同位素对成矿物质起源与集聚过程的研究毕竟是间接的,其主要研究对象只是矿化剂元素,而不是矿化元素本身,因此研究仍带有一定的推断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工作的基础上,对凹山铁矿发育的不同产状的磁铁矿进行F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凹山铁矿的成矿作用过程与岩浆、矿浆型成矿作用更为接近,而与热液型矿床成矿作用有所不同。凹山铁矿不同产状磁铁矿的时空分带特征可能是由矿浆的演化、温度的改变或早期矿物的沉淀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