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矿区煤体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吕有厂王满
  • 会议时间:2012-04-19
  • 关键词:矿区煤体 ; 地质勘探 ; 微观结构 ; 扫描电镜
  • 母体文献:2012年全国煤层气、页岩气开采利用技术及市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2年全国煤层气、页岩气开采利用技术及市场发展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能源环保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Q5;TD7
摘要
中国煤矿多为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由于煤层透气性低,瓦斯抽采效果差,治理难度较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煤样的微观结构,可以较为直观的观察到煤的微观孔隙、空洞、裂缝(裂隙)的发育、分布情况,连通情况,孔隙结构等,可为有针对性的治理煤层瓦斯提供依据.通过对十二矿煤样的详细观测,可以看到其表面含有大量200-3500μm长、1-20μm宽的裂缝结构,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截面积为10-20μm2孔隙结构和一定数量直径为100-200μm的孔洞结构.同时,还观察到这些孔、洞、缝之间也具有连通性.总体来看,十二矿煤样的孔隙、裂缝比较发育,缝、洞之间的连通性较好,但是,上述结果是煤样在释压以后的观测结果,煤体在高应力状态下其微观裂缝会显现为封闭式的.另外,本次研究中观察到十二矿煤样含有三种粘土矿物,分别是蒙脱石(不规则片状)、高岭石(六方板状)和伊利石(絮状),这些粘土矿物具有遇水急剧膨胀的特性,这是瓦斯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