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自明代后期江西籍士人笔下的正音样本——张位《问奇集》所见直音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andard Phonological System Sample Written by Jiangxi Scholars in Late Ming(明) Dynasty: A Study of Homophone Seen in Zhang Wei's Wen Qi–ji(问奇集)
  • 作者:黎新第
  • 英文作者:LI Xin-di;College of Arts,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问奇集》 ; 直音 ; 正音 ; 官话音 ; 南京音与北京音 ; 赣方音
  • 英文关键词:WenQi-ji(问奇集);;Homophone;;Standard phonological system;;Mandarin pronunciation;;Nanjing pronunciation and Beijing pronunciation;;Jiangxi pronunciation
  • 中文刊名:YYYJ
  • 英文刊名: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语言研究
  • 年:2019
  • 期:v.39;No.115
  • 语种:中文;
  • 页:YYYJ201902001
  • 页数:10
  • CN:02
  • ISSN:42-1025/H
  • 分类号:5-14
摘要
张位笔下的正音就是当时官话音。从所见音变特征看,当时官话音既有当时南京音或江淮方音特有的成分,又有当时北京音特有的成分。样本中还掺入了不少当时赣方音的成分。
        Zhang Wei(张位)'s Standard phonological system is the mandarin pronunciation at that time. Judging from the phonetic features seen, the official voice at that time had both the unique components of Nanjing pronunciation or Jianghuai pronunciation at that time and the unique components of Beijing pronunciation at that time. The sample also contains many elements of Jiangxi pronunciation at that time.
引文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1989《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
    陈辉2015《从泰西、海东文献看明清官话之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冯法强2014《近代江淮官话语音演变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耿军2011《合并字学篇韵便览》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成都大学学报》第3期。
    古屋昭弘1992《正字通》和十七世纪的赣方言,《中国语文》第5期。
    郭力2003《古汉语研究论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金尼阁1626《西儒耳目资》,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明天启刻本。
    李登《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齐鲁书社影印故宫藏万历十五年刻本。
    李子君2000《音韵集成》入声问题新探,《汉语学习》第5期。
    李子君2003十七世纪北京话声母系统,《中国语文》第3期。
    陆志韦1947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所记的音,《燕京学报》第33号。
    麦耘、朱晓农2012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科学》第4期。
    宁忌浮2003《洪武正韵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
    宁忌浮2009《汉语韵书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藤堂明保1952从官话形成过程看《西儒耳目资》,《东方学》第5辑(转引自李无未《日本汉语音韵学史》199页,商务印书馆2012)
    万献初2008见系开口二等向“尖团合流”演化的进程,《中国音韵学2006》,南京大学出版社。
    熊正辉1990官话区方言分ts、ts的类型,《方言》第1期。
    薛凤生1986《北京音系解析》,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叶宝奎2001试论《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音系的性质,《古汉语研究》第1期。
    张位《问奇集》,四库全书续编影印之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中华书局影印宝颜堂秘笈本。
    张卫东1991论《西儒耳目资》的记音性质,《王力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周赛华2005《<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1)说明:(1)《问奇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为据,所标“上”为上卷,“下”为下卷。“上”或“下”后之数字为所在页码。(2)举凡有关本文所探讨问题之《问奇集》直音,除不予列举者外,皆作穷尽式列举。不予列举者有二:(a)被注字与直音字在《广韵》或《集韵》中为同音字,(b)无从辨识或被注字与直音字疑有讹误。(3)声、韵、调类特征之归纳皆以《广韵》《集韵》为准绳。下列各项引例中,某字后括号中所标某字之声、韵、调类以及清浊、开合、等次,悉以某字之反切为据;见于《广韵》者,依《广韵》反切,不见于《广韵》而见于《集韵》者,依《集韵》反切。后同。
    (1)据麦耘、朱晓农(2012)、冯法强(2014)等拟测,明代江淮方音已是1、n不分,en与eη、in与iη分别相混,如此则又与当时北京音的1、n分立,en与eη、in与iη分别不混构成差异。只是本文立足于文献依据,而明代江淮方音的1、n不分,en与eη、in与iη分别相混尚有待进一步发掘文献资料以为佐证,故于此两项可能的差异暂置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