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大规模的大学园区建设始于21世纪初,此后各地便纷纷兴起了建设大学园区的热潮。虽然在中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上各地区各城市存在着极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但是对大学园区建设的热情与巨额投入却是不相上下的。虽然各地对绝大部分新建的大学园区都冠以“大学城”的称号,然而通过对大学城概念的辨析以及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城市关系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目前建设的多所大学新校区的空间集聚即大学园区和国外的大学城或科学城有很大区别。大学园区现象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大学在城市中的存在形式。
     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与特殊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的城市与大学的发展方式也有其自身特色,自然中国的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式也就不同于国外。将郊区城市化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与大学园区建设联系起来是知识社会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大学园区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关系,解读大学在城市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园区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规律,使大学园区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
     本论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指出在当今中国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关联的意义。对中国的大学园区建设做了回顾与总结。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关于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2章提出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方法。包括集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体系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发挥影响中的应用。第3章从大学园区对城市有形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大学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促进了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变了区域产业结构从而提升了城市化水平。分析了大学园区推动的城市化地区的特点并提出大学园区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一种模式。还建立了一个大学园区选址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方法用于对是否适宜作为大学园区选址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并针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选址实践进行了评价。还分析了廊坊东方大学园区由于选址不当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作为反例。第4章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大学园区对提升所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大学园区主要从人力资本形成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居住与游憩环境的优化提升、城市社区多样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以及城市品牌塑造几个方面对所在城市的竞争力产生影响。此外针对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机制创建了进化博弈模型。经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第5章首先概括介绍了一些欧洲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案例,随后详细介绍了英国剑桥、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这三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并经过多年发展的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的案例。英国剑桥是大学校园与城市社区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大学城发展成为现代高科技城市的典型代表。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为基础发展的硅谷是大学与高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最成功案例。日本筑波学园都市是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开发建设新城的典型案例。它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给中国大学园区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第6章是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具体案例分析。以天津市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园区即海河教育园区为例研究其与天津城市联动发展的关系。海河教育园区有效的促进天津的城市化,并且提升天津的城市竞争力。更进一步提出海河教育园区如何从大学园区向大学城的发展方向迈进。第7章是全文的主要结论,总结了大学园区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大学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中国大学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一些问题尚未显现,因此未能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更本质化的研究。今后将继续跟踪研究各主要大学园区及其与所在城市联动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Started at the beginning of21st century,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large scale collegiate parks has been making a tendency in China mainland. Although there is various and discrepa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mong the areas, great enthusiasm and huge invest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bears no obvious difference. What is more, despite that these collegiate parks were labeled by "College Town", as a unique university existence form in their related city, much gap between the parks and their so called overseas counterparts may be found through both the discrimination of educational conceptions and especially due of case studies of symbiosis development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ll.
     For China's hitherto exclu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both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it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Naturally, the symbiotic and reciprocal development between academic institutes and their cities differs from that of abroad. Therefore, in view of that knowledge based society demands a tight connection amo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iate parks, the urbanization of metropolitan cities and enhancement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 positive role of collegiate par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was concerned by this dissertational thesis. And consequently, by exploring and expl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heir citie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roles of universities to cities'economic productivity and daily life activity were presented, and inherent regulations of collegiate parks to cities urbanization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were forwarded.
     This thesis consists of7chapters:
     In Chapter1, the introduction to this dissertation, the backgrounds of this research were given. Not only a re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iate parks in China mainland, but also som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is field was outlined. Then, with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to some related definition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the research scale were accounted.
     In Chapter2, various backup and referential theories to the research, such as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the theory of Growth Pole, the theory of Agglomeration,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the theory of Triple Helix and the theory of Triple-zone Symbiosis, were illuminated and enlightened. And serial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s were specified.
     In Chapter3, the thesi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visible influence that collegiate parks make on cities. By changing the way of land use, boosting mass construction of traffic infrastructure and changing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llegiate park does great help o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ith the analysi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iate parks'promotion to urbanized are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iate parks might be a feasible way to China urb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ity, we deter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location of the college town to form the index system about evaluation. The index weight is calculated using AHP to establish a fuzzy evaluation model about evaluation of the college town's location. Based on fuzzy AHP method, we evaluated the location of Tianjin Haihe college town. Lang fang Oriental Collegiate Park is also analyzed as a counterexample of wrong location choice of collegiate park.
     To assert the significant and foremost role of collegiate parks to the enhancement of cities' competitive strength,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Chapter4. As a partial conclusion, collegiate parks may give various effects to the strength from the angle such as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adaptation to high-tech industry, optimization of living and amusement surrounding, the diversity and containing ability of community, and identification awareness to due region. We established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knowledge-sharing mechanism in university town. We also analysed its evolutionary procedure on the view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roy. Morever, key factors such as cultural absorption ablility and its profit, the differences of konwledge between universities a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o provide Chinese collegiate parks some international illuminations and experience, some foreign university-city relationship analysis and three typical long time running university-based world famous scientific parks, the Cambridge in England, Stanford in America, and Tsukuba in Japan were case studied in Chapter5. The Cambridge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harmonious town-gown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ed into modern hi-tech city from traditional college town. The Stanford Research Park from which the well-known Silicon Valley originated is the most successful case of university-industry synergy. The Tsukuba Scientific City is the typical case of new c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Chapter6is about a typical case study on symbiosis between collegiate park and city. The Haihe Educational Park is located between central urban area and coastal urban area of Tianjin. This collegiate park in Tianjin could effectively boost the urba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 problem about "how could Haihe Educational Park develop from a Collegiate Park into a College Town" is also discussed.
     Chapter7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The positive effect that China collegiate parks make on city an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s summariz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uture China collegiate parks ar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etropolis.
     The deficiency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at since China's Collegiate Park construction has not last for long enough time so it's not easy to make deep research on this topic. Follow-up study on new phenomena and problems of symbiosis between Collegiate Parks and cities will be continued.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
    2 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2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
    3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Gumprecht, Blake. The American College Town.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8:1
    5 Gumprecht, Blake. The American College Town.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8:2
    6 When It Comes to Innovation, Geography Is Destiny-New York Times, By G. PASCAL ZACHARY Published:February 11,2007
    7 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第31页
    8 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第373页
    9 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第343页
    10 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第347页
    11 [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周春彦译,三螺旋,上海:东方出版社,第3页
    12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08页
    13 [英]R.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第279页
    14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209页
    15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55页
    16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3页
    1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79页
    18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501页
    19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99页
    20 王圣学,大城市卫星城研究,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第7页
    21 王圣学,大城市卫星城研究,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第7页—第9页
    22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著,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543页
    23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著,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547页
    24 叶琳,高校新校区建设筹资方式创新与土地置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第14页
    25 Vivian Marino. College-Town Real Estate:The Next Big Niche? New York Times. (Late Edition (East Coast)). New York, N.Y.:Aug 20,2006. pg.3.20
    26 阿瑟·奥沙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3页
    27 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26页
    28 任雨来、江曼琦、白吉祥、郭新天等编著,天津市中心城区外围地带规划设计时序与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15页
    29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园区官网www.cquc.net
    30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著,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27页
    31 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6页
    32 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7页
    33 彭岚兰,沈玉芳,柏程豫,现代大学城发展特点及选址原则研究[J],经济论坛,2004(21),154-157
    34 李洪兴,汪群等.工程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9月,第4页
    35 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10页
    36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第一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37 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9 (美)大卫·沃德著,令人骄傲的传统与充满挑战的未来:威斯康星大学150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6页
    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3月
    41 大卫·科伯著,《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5页
    42 市政府关于同意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仙林大学城高科技产业园、栖霞经济开发区、三江口工业园的批复,栖霞区年鉴,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年11月
    43 亨利·埃茨科维兹、周春彦,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第六届国际三螺旋
    大会主体论文,新加坡,2007年5月
    4 杨荫恩编著,《世界著名学府:海德堡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第8页
    45 石崧、宁越敏,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础:都市区绿地系统,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第20卷第6期
    46 皮耐安著,走近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校区的建设和管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3页
    47 冯维波著,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8页
    48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6页
    49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36页
    0 赵汗青,大学之城和城中大学——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观感,中国宗教,2005年第8期
    51 程晖,学校和社区融为一体——两个女留学生眼中的国外大学,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11月15日
    52 诸大建,大学与城市——哈佛访问学术日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53 菲利普·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2页
    54 戴问天,世界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第4页
    55 胡艺华,浅析建设韶山毛泽东大学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7月
    6 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转引自《南方日报》2007年7月12日
    57 金黄斌,尹记元.完善面向21世纪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途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58 宁烨,樊治平,冯博.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9):
    59 孙悦,赵大丽.动态联盟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9,18(1):92-96
    60 张海生,吴保根,黄利利.大学城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10,29(1):139-142
    61 数据引自欧盟官网www.europa.eu报告Connecting Universities to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A Practical Guide
    62 谭旭峰、孟庆华,日本筑波科技城——“现代科技的乌托邦”,高新区[J],2004年9月
    1.白光润,应用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3.陈霞玲,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以天津为实例分析[J],管理视野·网络财富,2009年1月:p29-31
    4.陈峥,广州大学城文化建设的战略和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5.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6.陈和,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7.陈秉钊、范军勇,大学城、知识创新区与城市内生增长[J],规划师,2006年第22卷第10期:p24
    8.陈华宁,名校、老校的改造与保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的总体规划设计[C],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9.陈甲伟,失地农民生存状态分析——以长清大学城建设为例[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9月
    10.崔海波,我国大学城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
    11.戴问天,世界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
    12.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3.邓晶,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对重庆大学城发展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8年9月:p276-278
    14.杜德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15.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
    16.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17.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18.范今朝,从新浙江大学的成立论杭州成为中国“大学城”的必要及可能[J],浙江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31卷第3期:p148-154
    19.樊凡,大学城:电子商务的新绿洲[J],经济论坛,2009年6月:p38-39
    20.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
    2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7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3.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24.郝胜宇,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p23-28
    25.胡宏、张翔、徐建刚,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实施检讨与建议[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6.胡海建著,大学城的理想与困惑——大学·大学城·大学园区的教育经济学反思[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27.胡海建,大学园区构建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1月第31卷第1期:p5-9
    28.胡艺华,浅析建设韶山毛泽东大学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7月:p62-64
    29.胡晓鸣、李骏,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互动影响的研究和探索[J],特区经济,2005年第4期:p86-87
    30.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31.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32.黄启兵,中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33.黄虹、张征,上海沿大学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4月:p105-108
    34.何心展、俞建伟,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 第7期:p34-36
    35.何建坤等,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36.何建坤、李应博等,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系统——首都地区案例研究与数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7.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
    38.姜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以大连市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6月
    39.姜莉、向科,建设资源集约、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大学园区——以广州大学城为例[C],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
    4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
    41.江燕玲、宋军、刘星星,重庆大学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p261-262
    4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43.李建强、屠启宇、苏宁、黄海洋,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
    44.李建强、黄海洋,三区联动的主要模式及其多维视角解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6月:p127-131
    45.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46.罗小虹,五山大学集聚区发展演变与区域效应[D],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47.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48.李文江,中国公立高校银行贷款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
    49.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50.李燕珠,“大学城地王”冷思考[J],房地产导刊,2009年8月:p36-37
    51.李丽辉,岳麓山大学城店铺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52.李佳川、刘见,大学城知识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曲线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 年第1期:p41-43
    53.李志红,大学与城市互动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54.李传义,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规划设计中的新理念与新技术[C],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学术研究会议论文集
    55.李艳华、余政哲、崔婷,天津临空产业区民航科技园外部环境分析及战略定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p403-406
    56.刘洪一、刘佳:走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香港、深圳高等教育通观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57.刘义荣、彭宇飞,我国高教园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江苏省为例[J],学术交流,2008年第10期:p183-187
    58.刘娟,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2月:p16-20
    59.刘功业,第三极——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纪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60.刘义保、辛向东,德国大学城透视[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5卷第3期:p284-287
    61.刘鼎纳,新大学城的规划探讨——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怀柔园区设计为例[J],海峡科学,2009年第7期:p24-26
    62.卢姗姗,电子商业对中国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63.林峻宁,大学城规划设计研究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1月
    64.冷卫兵,大学城建设对城市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大学城建设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65.骆建艳,浅议大学城的辐射效应和教育地产的兴起[J],消费导刊,2008年8月:p161
    66.吕拉昌,中国大都市的空间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67.兰亚红,杭州下沙:大学城地产得失[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5月25日,第016版
    68.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
    69.[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70.[美]简·雅各布斯,城市与国家财富: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6月
    71.[美]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72.马尾华,高等教育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作用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p50-51
    73.马祖琦、孙晋芳,国外高校与区域的联动发展[J],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p82-85
    74.孟三爱,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10卷第2期:p73-76
    75.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76.宁越敏,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的营运和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3月第11卷第1期:p1-7
    77.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p19-22
    78.倪鹏飞、(美)克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创新:城市竞争力不竭之源[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7月
    79.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80.潘懋元、高新发、胡赤弟、张慧洁,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3月:p36-41
    81.彭韬、刘倩,浅析大学的职能中心化与区位边缘化现象[J],华中建筑,2007年6月第25卷:p83-85
    82.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83.皮耐安,走近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校区的建设和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84.戚本超、景体华等编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85.戚本超、景体华等编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3月
    86.戚勇、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
    87.钱陈,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研究——基于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分析及实证[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6月
    88.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89.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90.裘克安,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
    91.任雨来、江曼琦、白吉祥、郭新天等编著,天津市中心城区外围地带规划建设时序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年5月
    92.史万兵,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93.孙渭清、徐卫江等,浅析现代大学的区域影响力[J],创新论坛: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第2期:p3-7
    94.石崧、宁越敏,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础:都市区绿地系统[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第20卷第6期:p21-26
    95.石金叶、范旭、陆剑宝,美国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p63-66
    96.石琴,重庆大学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9月
    97.石磊、闵斌,高校新校区变化过程的探讨与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1月第31卷第1期:p126-128
    98.上官琳,我国大学城开发现状及开发运作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99.宋宏、程雁雷、夏焰,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学术界,总第129期,2008年2月:p176-187
    100.唐伽拉、吕斌,大学与社区互动机制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第3期:p39-43
    101.藤堂伟、曾刚等,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102.谭震威、张希圣,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三区”联动之同济模式研究[J],高教 发展与评估,2007年3月:p6-12
    103.田文江,郊区城市化机理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9月
    104.陶建宏,未央大学城对西安城北空间扩散的影响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21期:p126-128
    105.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
    106.魏毓洁,现代建成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为例[D],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107.吴毓骙、胡庆康、朱德博、张润森译,剑桥奇迹——高技术产业在大学城的成长[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3月
    108.吴良镛等著,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09.吴敬华,天津崛起——关于天津发展战略的报告(上)(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110.吴志明、潘鹏亨、王玥,外部性视角下郊区化高校对郊区的影响——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11月:p72-73
    111.吴淑莲,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
    112.王圣学,大城市卫星城研究[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
    113.王雅莉,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一个城市化经济的均衡模型及其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6月
    114.王英杰、刘宝存主编,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15.王承绪,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
    116.王景瑞,中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3月
    117.王成超,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与区域联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118.王成超、黄民生,国际大学城的成功经验及教训[R],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 会
    119.王静、黄爱华,杨浦大学城辐射区:宝山逸仙路以东地区综合功能研究[C],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2005年
    120.王玲,下沙高教园区融入杭州新城作用探讨[J],杭州研究,2009年第3期:p15-17
    121.汪建跃、盛晓波,从高教园区的兴起看教育体制改革[J],宁波经济,2002年9月:p33-34
    122.汪明峰,试论高科技产业、大学研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2月:p27-30
    123.翁永动,常州大学城建设管理[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124.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125.谢清,大学城规划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5月
    126.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127.许振东、张静虹,利用环京津地域优势,促进河北高等教育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1卷第2期:p61-64
    128.薛雯霞,构建江苏省大学城与高新区融合体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6月
    129.肖金成、史玉龙、李忠等著,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30.肖玲,大学城区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5月第22卷第3期:p274-276
    131.项光勤,城市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年10月
    132.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33.徐劲林、罗建基,从区位角度探讨大学城周边新农村建设——以福州地区大学城周边农村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卷第3期:p117-120
    134.熊毅,我国大学城问题探索,厦门大学硕士论文[D],2007年5月
    135.香港科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编著,大学城[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36.邢志杰,大学异地办学与大学城、多校区办学的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9 期:p53-54
    137.姚芳,高校集聚地区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三区联动”模式为例[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138.叶琳,高校新校区建设筹资方式创新与土地置换[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139.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40.叶嫔华,大学城商业地产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141.杨荫恩编著,海德堡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142.杨毅、付飞,我国大学校园社区化可行性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10月第28卷第5期:p30-31
    143.杨瑞生,教育培训:我国的广义城市化之路[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
    144.杨烨、张惠玲,外籍人士的融入与中国城市国际化[J],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p57-59
    145.殷红卫、黄震方,中国大学城的旅游开发初探——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7月:p711-714
    146.袁韶莹,关于筑波大学的教育改革——江崎玲于奈校长访谈录[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p79-80
    147.俞建伟、林麒,“大学城”与“高教园区”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p18-21
    148.诸大建,大学与城市——哈佛访问学术日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149.翟国强,中国现代大城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发展与建设[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
    150.赵玲,新开发大学城用地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6月
    151.赵栓豹、张志国、高文杰,关于中国大学城区位变迁驱动城市发展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p16-19
    152.赵汗青,大学之城和城中大学——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观感[J],中国宗教,2005年第8期:p45-47
    15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54.张海生、吴保根、黄利利,大学城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10年1 月第29卷第1期:p139-142
    155.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56.张妍,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157.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58.张英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9.张远芬,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160.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6月
    161.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p34-36
    162.张波,高校与其扎堆广州不如重划布局珠三角共享[N],南方日报,2009年5月5日第A07版
    163.张纪洪,沈北大学城教师资源共享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1月
    164.张战锋,广州大学城商业空间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165.张伟峰,拷贝硅谷:韩国大德科学城的成功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p29-31
    166.张津奕、张建,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9年S1期:p62-65
    167.张洛锋、张仁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视角[J],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p107-108
    168.曾刚、林兰,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
    169.曾国平、李雪松,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J],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3期:p63
    170.朱新涛,大学功能与市场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12月
    171.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17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173.周崐、李志民、樊淳飞,建筑空间适应性探讨——大学城建设与传统产业区更新[C],西部地区教育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4. Blake Gumprecht, The American College Town, Geographical Review. New York:Jan 2003. Vol.93, Iss.1; pg.51,30 pgs
    175. Charlie Karlsson and Martin Andersson, The Location of Industry R&D and the Location of University R&D:How Are They Related? Advances in Spatial Science, New Direction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176. Felsenstein, D. The University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Impacts and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 Urban Studies,1996, (33):1568-1580.
    177. Frank Hendriks. The post-industrialising city:political perspectives and cultural biases, GeoJournal 47:425-432,1999
    178. Hall, Peter,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GeoJournal 41.4:301-309.1997 (April)
    179. Harris, R. I. D. The Impact of 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on the Local Economy. Urban Studies,1997, (34):605-626.
    180. H. Goldstein and J. Druck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s of Universities on Regions:Do Size and Distance Ma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6, 20(1):22-43.
    181.Hubbard P,2008, "Regulating the social impacts of studentification:a Loughborough case stud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0(2) 323-341
    182. Huggins R, Johnston A,2009, "The economic and innovation contribution of universities:a regional perspectiv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Government and Policy 27(6) 1088-1106
    183. Jacqueline Klopp, University/City Partnerships:Creating Policy Networks for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Nairobi, Center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184. J. Drucker and H. Goldstein. Assess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s of Universities:A Review of Current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7; 30(1):20-46.
    185. Joseph Friedman and Jonathan Silberman,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Do Incentives, Management, and Location Matter?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Volume 28, Number 1/2003.1
    186. Kelly Evans. Why College Towns Are Looking Smart, Wall Street Journal. (Eastern edition). New York, N. Y.:Mar 24,2009. pg. D.1
    187.Loet Leydesdorff, The mutual inform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n indicator of the Triple Helix dynamics Scientometrics, Volume 58, Number 2/2003.10
    188. Magali Rheault, Thomas M. Anderson, Amy E. Hebert, Jessica L. Anderson. Attractions of a College Town Kiplinger's Personal Finance. Washington:May 2007. Vol.61, Iss.5; pg.35-39
    189. Manuel Acosta, Daniel Coronado and Esther Flores, University spillovers and new business location in high-technology sectors:Spanish evidence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0. Margaret Pugh 0'Mara:Cities of Knowledge:Cold War Scienceand the Search for the Next Silicon Vall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2005
    191.Minerva, The Endless Transition: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Volume 36, Number 3/1998.9
    192. Nunery, Leroy David, Reconceptualizing the college town:Urban universities and local retail development (Pennsylvani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3
    193. Paul Benneworth, Gert-Jan Hospers.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Universities as new planning animateurs. Progress in Planning,2007, 67(2):105-197.
    194. Richard Florida.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alent.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92(4),2002, pp.743-755
    195. Town-Gown Ties and Developmen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Jul 8,2005. Vol.51, Iss.44; pg. B.14
    196. Varge, 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Regional Innovation: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Academic Technology Transfers. Boston, M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Scientometrics, Volume 70, Number 2/2007.2
    197. Vivian Marino. College-Town Real Estate:The Next Big Niche? New York Times. (Late Edition (East Coast)). New York, N. Y.:Aug 20,2006. pg.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