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从创立开始,就是以一种争取根本平等的宗教而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佛教平等观是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也是佛教伦理的伦理原则之一。《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无高下浅深之别曰平等”,也即是说佛教的平等意指“无差别”,因而这种平等最具彻底性和最广泛的涵盖性,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的平等;众生平等;众生与佛的平等;众生与无情的平等等四个方面。
     佛教平等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原始佛教时期,主要表现为“四姓平等”、“一切众生悉皆平等”,到大乘般若学阶段,主要表现为强调“性相平等”、“怨亲平等”,再到中观学派时,平等观主要表现为“不二平等”;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中国佛教各宗的平等观主要在佛性思想中体现出来,将不二平等发展到极致,表现出“圆融无碍”的平等境界。
     文章从缘起论、性空论、佛性论、业力果报论四方面对佛教平等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佛教平等观最根本的理论前提是“缘起论”,空论是其本体论依据;佛性论是其心性论依据;业力因果论是其现象论依据。
     佛教伦理思想中处处贯穿着佛教的平等原则和平等理念。如果把伦理关系归结为人与自身、人与人(含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对人生真实的揭示并由此得出佛教的独特的人生观体现出佛教的平等理念的运用,或者说,没有平等观,就无法识破人生的各种幻相而得出“无我”及提炼出“苦”的价值判断;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没有等视人我的平等原则,也就不会有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萨伦理情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佛教的护生理念、净土(环境)观念离不开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果报平等等佛教平等观的理论前提。
     从伦理视域考察佛教平等观,可以发现佛教平等观具有独特的伦理特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二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三是生命观、自然观和理想价值观的统一。
     佛教平等观作为佛教伦理的重要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资源价值。今天时代虽远别于古代及近代,但佛教平等观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对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直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佛教平等观作为一种宗教教义,其宗教出世的终极价值追求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具有荒谬性、软弱性和抽象性等负面价值。对此,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平等观理论为指导,采取“扬弃”的态度分析对待。
Buddhism is such a religion that have been pursuing basic equlity since it was founded.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is one of Buddhism basic doctrines and also one of Buddhism ethical principles.Buddhism Great Dictionary explains that equality is having no difference among high,low,deep and shallow.That is to say,Buddhism equality means without difference. Therefore this kind of equality has thoroughness and inclusion. It includes:the equality between individual persons;the equality between sentient beings;the equality between sentient beings and Buddha;the equality between sentient beings and non-sentient beings.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represents different featur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the four castes and all the sentient beings are equal during the primitive Buddhism;essential natures are equal during Great Vehicle Wisdom;non-duality equality during Madhyamika School.After Buddhism spread through China,the different Chinese Buddhism schools made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reflected in Buddha-nature thinking and developed the non-duality equality extremely well.
     This thesis demostrates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Buddhism equality view from Dependent Origination,Buddha-nature thinking,the Emptiness of Nature and Effects of Prior Actions. The most basic 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Buddhism equality view is Dependent Origination.Emptiness is its ontology basis, Buddha-nature is its pure mind basis,and Effects of Prior Actions is its phenomenon basis.
     Buddhism equality principle and thought run through in Buddhism ethical thinking everywhere.Ethical relationships mainly represent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indivedual person and self;one person and others;human beings and nature.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reveals Buddhism unique life thinking and life truth.It represents the Buddha spirit of benefit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self and others.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is exactly the equality of sentient beings, essential nature and effects.It represents the thought of protecting lives and pure land.
     By studying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in the ethical perspective,we can find that this kind of view has unique ethical features:the unity of secularization and transcendence;the unity of self-discipline and heteronomy; the unity of life view,nature view and value view.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still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ource value as an important Buddhism ethical principle.Times are changing,but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still has important meaning in dealing with communic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s a moral norm and ethical principle.
     However,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 the view of Buddhism equality has some negative values inevitably such as absurdity, weakness and abstraction as a result of its supramundane ultimate value pursuit.We should study it scientifically on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m equality view.
引文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8页
    [2]Hu Shi,The Chinses Renaissance,Chicago,1934,第78页,胡适:“名教”,《胡适文存三集》,第一卷。转引自杨庆堃著、范丽珠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3]杨庆堃著、范丽珠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4]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1]参见郭朋著:《印顺佛学思想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311页
    [2]关于佛教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阅读陈兵著:《佛教心理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李远杰:《佛教的伦理价值》[J],《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13页
    [2]参见《“以戒为师”与中国佛教的未来》[J],《中国宗教》,2007年第1期,第39页
    [1]恩格斯著:《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汤用彤全集》第一卷,655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绪论第9-10页
    [4]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绪论第9-10页
    [1]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3页
    [1]周仲秋著:《平等观念的历程》[M],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3]《论语·季氏》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03页
    [2]王利耀、余秉颐著:《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参阅威廉·葛德文著:《政治正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参阅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71。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参见摩狄曼·J·阿德勒著:《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M],陈珠泉、杨建国译,团结出版社,1989年版
    [4]参阅 Ronald Dworkin,Sovereign Virtu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德沃金著:《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参阅王海明著:《公正 平等 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3]《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20页
    [1]丁福宝编纂:《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1984年新一版,第429页中
    [2]任继愈主编:《宗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3]方立天:《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J],《理论》,2004年第1期,第1页
    [4]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0页
    [5]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1]参见: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及唐中毛:
    [1]关于佛教平等观的具体涵义可以有不同的归纳,本文参照方先生的观点。见方立天:《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J],《理论》,2004年第1期,第1页
    [2]《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第37页上
    [1]转引自陈世珍著:《众神的起源》[M],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137页
    [2]参见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1]《坛经》三十一,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页
    [1]方立天:《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J],《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第1-2页
    [2]参见林伟:《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J],《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第35-40页
    [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长阿含经(卷二十二)[M],CBETA 版电子佛典集成,feb,2004
    [2]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参见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6页
    [2]佛教传入中国的准确时间难以确定,但学术界一般公认在两汉之际。对此的考察论证可参见张怀承教授的《无我与涅槃——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参阅霍韬晦著:《现代佛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195页
    [2]参阅霍韬晦著:《现代佛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1]刑莉著:《观音:神圣与世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别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第9页上
    [2]《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第37页上
    [3]邓子美著:《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1]佛教“三法印”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后来又加上“涅槃寂静”,合称为“四法印”,后来人们认为无常、无我里逻辑地包括着“一切皆苦”,所以又变成为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2]转引自邓子美著:《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大藏经》[M],第8册,第398页
    [2]《金刚经·大乘正宗分第三》
    [1]转引自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1]转引自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2]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1]张怀承著:《无我与涅槃——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1]《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
    [2]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3]邓子美著:《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1]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2]林伟:《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J],《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第37页
    [1]《大乘止观法门》卷二,《大正藏》第46卷,第646页
    [2]《大乘止观法门》卷二,《大正藏》第46卷,第646页
    [1]李振纲、赵敏:《隋唐佛教四大宗派佛学论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3页
    [2]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2页
    [3]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4]《坛经》第三十五,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页
    [1]《坛经》第三十、三十五,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66页
    [2]参见业露华著:《中国佛教伦理思想》[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1]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霍韬晦著:《现代佛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3]参见霍韬晦著:《现代佛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1]转引自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2](英)哈玛拉瓦·萨达提沙著,姚治华、王晓红译:《佛教伦理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7-18页
    [1]详见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229页,书中详细分析了每种缘起论的特点、基本内容,并对其形成背景作了简要说明。
    [2]详见陈兵先生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2页。书中详细介绍了三相、八门、十一义的具体内容。三相:指缘起法的三大性质;八门:系从八个方面观察缘起或将缘起法运用于八个方面;十一义:为缘起法则内蕴的十一种要义。
    [3]色:相当于物质概念,受:相当于感觉印象,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而产生的感受;想:指理性活动、概念活动。行:指心理活动;识:也就是认识的功能和结果。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2]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2页
    [1](日)池田大作著:《我的释尊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2]《杂阿含经》卷一,第12经等
    [3]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
    [1]李振纲、赵敏:《隋唐佛教四大宗派佛学论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3页
    [2]参见谭苑芳:《佛教经济伦理思想探论》[J],《求索》2005年第6期,第139页
    [3]参见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99页
    [4]关于佛教之“我”,陈兵先生在《佛陀的智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38页)一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是梵语阿特曼(dtman)的意译,源出婆罗门教典,有四个特点:永恒、不变、独一、自主。指出佛教将一般人的“我”归纳为五蕴即是我、五蕴属于我、五蕴在我中认为四类。佛陀的无我论所否定破斥的“我”主要指世人以五蕴为常一自宰之阿特曼的执着。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1]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1]参见霍韬晦著:《现代佛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2]参见邓子美著:《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5-48页
    [3]参见邓子美著:《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4]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637页
    [1]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708页
    [2]印顺著:《佛教的知识观》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2]转引自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1]《中论》卷4,《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
    [2]《中论》卷4,《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
    [3]《大正藏》第45卷,第152页
    [1][台湾]释昭慧(Chao-Hwei Shih):《有关“自然律”与“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观点》[J],台湾:哲学与文化,2006年33卷3期,第98页
    [1]参见洪修平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2]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7页
    [3]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584页
    [4]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注1,第248页
    [1]参见业露华著:《中国佛教伦理思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42页
    [2]业露华著:《中国佛教伦理思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1]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1]张成权:《试论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58页
    [2]张成权:《试论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61页
    [1]张成权:《试论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62页
    [1]《坛经》第三十,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页,
    [2]《坛经》第三十五,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页,
    [3]韩焕忠:《佛性论与儒家人性论比较》[J]《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39页
    [4]业露华著:《中国佛教伦理思想》[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1]转引自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2]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1]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1]方立天:《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J],《理论》,2004年第1期,第1页
    [1]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2]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
    [3]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1]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2]弗雷泽认为,轮回理论是“印度思想的一个特征”。他说,印度的这种思想是从表明混乱、杂乱无章中去寻求看不见的秩序。这不像西方人那样,是在以数学计算的物理关系中寻求,而是在宇宙、万物内在的、基于正义信仰的伦理规律中去寻找。参见王月清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注释[3]
    [1]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业”和“业报”词条
    [2]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3]圣凯著:《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天息灾译,《分别善恶报应经》[A],《大正藏》第1卷,第81页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参见王月清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2]汤一介著:《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3]陈兵著:《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2]转引自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3]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1]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C],东方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
    [2]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3](台湾)杜洁祥(Chieh-Hsiang Tu):《从“罪福”探索佛教的生命观》[J],台湾:生命学报,2006年第1期,第98页
    [1]参见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123页
    [1]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0页。方先生在关于“中国佛教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德目”一节中,认为中国佛教在融会了印度大小乘佛教的伦理思想基础上,奉行的伦理原则主要有三条:即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
    [1]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史纲》[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97页,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M],2002年版,第856页
    [2]参见:《禅宗伦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9页
    [1]王月清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1]参见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华方田《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
    [2]参见陈兵、邓子美著:《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第五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乘车巡游都城,在城的东门看到一个老态龙钟者,其行动迟缓、弯腰驼背、齿脱皮皱的老状令人心情不畅;在城的南门看到一个重病呻吟者,其痛苦不堪更是刺心;在城的西门看到一个死亡送葬队列,而在北门看到一个出家修道者,倒是安详自在、精神矍铄,于是深受触动,想到自己也难免老、病、死,终日闷闷不乐,唯以生老病死大事为念。这就是“四门游观”。佛经记载说这是促使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的一大契机。
    [2]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1]以上关于八苦的论述,参见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74页及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3-64页
    [2]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3]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1]麻天祥著:《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1]参见祈志祥著:《中国人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1]参见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1]参见祈志祥著:《中国人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230页
    [2]转引自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2]《长阿含经》卷二十《世纪经·忉利天品》,转引自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阎浮提:四大部洲之南洲,一般认为即地球。瞿耶尼:四大部洲之北洲。
    [3]参见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1]参见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2]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1]参见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2]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1]林世田著:《佛教经典精华》[M],《四十二章经》第五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1]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宝积经》,李森、郭俊峰主编《佛经精华》之《宝积经·胜矍经·无量寿经·心经》,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参见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3]如本法师《心地法门》[M],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太虚著:《如何建立国民道德标准》,《海潮音》十三卷,第10期
    [2]印顺《成佛之道》第四章,第133页,转引自(台湾)杜洁祥(Chieh-Hsiang Tu):《从“罪福”探索佛教的生命观》[J],台湾:生命学报,2006年第1期,第97页
    [1]《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资料来源:中华佛典宝库 http//www2.fodian.net/old.
    [1]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1]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2]参见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1]王雪梅:《宗教生态关怀的三个基本向度》[J],文化,2008年第8—9期,第59页
    [2]参见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3]《大正藏》第二十四卷,第1006页
    [1]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十五册),大乘玄论(卷三)[M],CBETA 版电子佛典集成,feb,2004
    [2]刘亚明:《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道德智慧》[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1]《古尊宿语录》卷九
    [1]参见刘湘溶著:《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99页
    [1]转引自陈红兵:《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J],《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2期,第63页
    [2]参见《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3]参见龚晓康:《“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第77页
    [1]见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2]《大正藏》第9卷
    [1]转引自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1]刘亚明、胡敏燕:《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1页
    [3][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4]林伟:《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M],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第40页
    [1]麻天祥:《以人间佛学建人间净土——佛光山的宗教理论与实践》[A],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
    [2]恩格斯著:《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1]宋立道:《中国大乘佛教精神与社会关怀》,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1]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1]《星云大师讲演集》(四)第310页,转引自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2]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1]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1]陈坚著:《论佛的教育思想》[A],觉群·学术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6页
    [1]王莉耀、余秉颐主编:《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186页
    [2]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1]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1]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66页
    [2]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3]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1]参见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69-273页
    [1]王月清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参见班班多杰:《试论藏传佛教的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A],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7页
    [2]麻天祥著:《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41页
    [3]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1]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139页
    [1]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125页
    [2]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3]参见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1]单纯著:《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106页
    [2]《古尊宿语录》卷二
    [3]敦煌本《六祖坛经·般若品》
    [4]敦煌本《六祖坛经》第16节
    [5]董群著:《禅宗伦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211页
    [6]《大珠慧海禅师语录》卷下
    [1]《五灯会元》卷三,转引自董群著:《禅宗伦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1]见《普贤行愿品》,唐般若译,收于《大正藏》第10册。此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将此作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
    [1]参见单纯著:《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314页
    [2]《印光法师文钞三编》福建莆田广化寺本三,卷二第313页“复郭汉儒居士书一”
    [3]大卫·斯蒂沃特:《宗教哲学的探索》(英文版),普兰提斯-会所公司出版,1998年版,第293页。David Stewart,Exploring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PrenticeHall,Inc.1998)
    [1]参见董群《佛教戒律的伦理诠释》[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8期第20-22页
    [2]参见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212页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313页
    [1]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邓纯余:《探寻我国佛教生命伦理的当代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6页
    [2]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3]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冯学成著:《心灵锁钥——佛教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5页
    [2]觉真法师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3]觉真法师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1]刘元春:《网络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A],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页
    [2]《广弘明集》卷二二,转引自张怀承:《佛教的生命价值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参见陆树程、朱晨静:《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J],《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参见顾平、尹生良:《史怀泽敬畏生命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3]阿尔贝特·史怀泽著:《敬畏生命》[M],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1]陈泽环,朱林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1页
    [2]参见顾平、尹生良:《史怀泽敬畏生命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注:指作恶多端,不思悔改,断绝一切善根之人。一阐提,梵语梵 icchanti ka(或梵ecchantika)的音译,亦作一阐提迦、一阐提柯、一颠底迦,略称阐提。或意译为“断善根”或“信不具”。《大乘入楞伽经》将一阐提分为两类,即断善根阐提、菩萨(或大悲)阐提。前者谓不信或诽谤菩萨乘者,后者谓怜悯众生流转三有而发愿不入涅槃者。《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说三种阐提,即断善阐提、大悲阐提、无性阐提。断善阐提谓起邪见,焚烧一切善根的迷倒凡夫,此辈虽无成佛之期,但若逢佛威力,发菩提心仍可入涅槃。大悲阐提谓愿度尽众生之大悲心菩萨,此辈以众生界无性有情不尽,成佛无期故,名为阐提,但因大智增上与不断善根之力,终亦得成佛。无性阐提谓缺本来解脱之因,毕竟不能成佛者,即指定性二乘。《楞伽经》等谓众生有毕竟不成佛者。但《涅槃经》则谓一阐提辈也有佛性,以佛性不断故,众生皆得成佛。华严、天台等一乘家也认为一阐提终将成佛。
    [2]敦煌本《六祖坛经·付嘱品》
    [3]敦煌本《六祖坛经·般若品》
    [1]王雪梅:《宗教生态关怀的三个基本向度》[J],《中国宗教》2008年第8-9期,第58页
    [2]吕大吉著:《人道与神道——宗教伦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1]龙树:《中论·观涅槃品》
    [2]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
    [1]参见祁志祥著:《中国人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
    [2]黄念祖著:《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4年版,第342页
    [3]参见祁志祥著:《中国人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书中著者详细列举了24种乐和30种益
    [4]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6页
    [1]《无量寿佛经》
    [2]《心地观经·报恩品》
    [3]太虚:《佛陀学刚》,引自陈兵《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王利耀、余秉颐主编:《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1]转引自陈兵著:《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绪言第1页
    [2]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3]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0页
    [2]《示海印居士》,《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五
    [3]济群法师著:《生命的回归》[M],《济群法师谈人生系列丛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页
    [1]达照著:《饬终——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和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2]汤一介著:《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105页
    [1][台湾]释昭慧(Chao-Hwei Shih):《有关“自然律”与“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观点》[J],台湾:哲学与文化,2006年33卷3期,第92页
    [2]徐文明著:《轮回的流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绪论
    [1][英]哈玛拉瓦·萨达提沙著:《佛教伦理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2页
    [1]袁贵仁著:《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3页
    [1][英]哈玛拉瓦·萨达提沙著:《佛教伦理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3页
    [2]龙树:《中论·观涅槃品》
    [1]单纯著:《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2]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陈兵著:《佛陀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2]宋立道:《中国大乘佛教精神与社会关怀》,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4页
    [1]转引自济群法师著:《佛教的环保思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1]参见吕有祥:《佛教自利利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第136页
    [1]参见吕有祥:《佛教自利利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第136-137页
    [1][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885年版,第381页
    [1][日]菅野博史著,孝顺师(池丽梅)译《法华经——永远的菩萨道》[M],财团法人灵鹫山般若文教基金会附设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2]敦煌本《坛经》第34节
    [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转引自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4]《杂阿含经》卷36,转引自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1]觉真法师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6页
    [2]觉真法师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1]参见陈兵著:《佛教心理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刘元春:《网络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A],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2]祁志祥著:《佛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3]《大正藏》第十卷,第97页
    [1]祁志祥著:《佛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1]参见龚晓康:《“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1]《金刚錍》,《大正藏》[M],第46卷,第284页
    [2]注:印度的佛性理论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有生命、情感的事物才有佛性,《涅槃经》说:“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但中国佛教的佛性说发展到后来,把佛性扩大到一切无生命的事物,认为不仅以人类为主的一切有生命物体都有佛性,就是那些山川草木等无情之物也是佛性的体现。湛然在“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情有性”说。这种思想其实也就在更宽广的范围里讲“众生平等”,有利于促进人们珍爱自然、保护环境。
    [3]《大正藏》[M],第19卷,第132页
    [1]陈兵著:《佛法在世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1]转引自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1]台湾 释昭慧(Chao-Hwei Shih):《有关“自然律”与“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观点》[J],台湾:哲学与文化,2006年33卷3期,第97页
    [2]参见体恒:《略论佛教“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佛学研究网,“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网址:www.WUYS.com
    [1]魏德东:《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J],《中国宗教》1999年第2期,第16-17页
    [1][日]阿部正雄著:《禅与西方思想》[M],王雷泉、张汝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47页
    [2]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1]刘湘溶著:《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2]参见龚晓康:《“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1][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1885年版,第382页
    [1]方立天著:《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J],《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
    [1]王利耀、余秉颐主编:《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参见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A],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中国社会》[C],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81-82页
    [1]许颖:《论佛学对康有为、章太炎和太虚平等思想的影响》,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2]麻天祥著:《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3]参见麻天祥著:《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王利耀、余秉颐主编:《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1页
    [2]祁志祥著:《佛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8页
    [2]张怀承著:《涅槃与无我——佛教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1]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1]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第2页
    [2]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229页
    [3]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1]单纯著:《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编:《马克思主要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1]参见周全华:《马克思价值体系中的最大平等与终极自由》[J1,《学术研究》,2006年第12期第13-18页
    [2]参见郝爽:《平等之路》,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马克思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恩格斯著:《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陈兵著:《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陈兵著:《佛陀的智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兵著:《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陈兵著:《佛法在世间》,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5]陈坚著:《论佛的教育思想》,觉群·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陈世珍著:《众神的起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7]陈桓著:《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陈寅恪著:《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9]陈泽环,朱林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0]《大正藏》,第1、2、8、9、10、19、30、45卷
    [11]《大正新修大藏经》,CBETA 版电子佛典集成,feb,2004
    [12]《大正藏》,第46卷
    [13]敦煌本《六祖坛经》
    [14]东方桥著:《坛经现代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5]东方桥著:《金刚经现代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6]邓子美著:《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邓子美著:《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达照著:《饬终——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和方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董群著:《禅宗伦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1]单纯著:《宗教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杜继文、魏道儒著:《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3]方立天著:《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4]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6]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27]郭朋校译:《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8]郭朋等著:《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巴蜀书社,1989年版
    [29]高振农著:《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0]贺麟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1]何建明著:《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汉斯·昆等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3]霍韬晦著:《现代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洪修平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5]洪修平著:《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6]拉特客里希南著:《印度哲学》,英国麦克米伦公司,1951年版
    [37]冯学成著:《心灵锁钥——佛教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黄念祖著:《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4年版
    [39]济群法师著:《佛教的环保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济群法师著:《生命的回归》,《济群法师谈人生系列丛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觉真著:《和谐人生——佛教伦理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42]康有为著:《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3]《论语·季氏》
    [44]梁启超著:《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45]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8页
    [46]刘湘溶著:《生态文明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7]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8]吕大吉著:《人道与神道——宗教伦理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9]林国良著:《佛典选读》,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龙树著:《中论·观涅槃品》
    [51]吕澄著:《吕澄佛学论著选集》,1——5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
    [52]吕澄著:《佛教研究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53]吕澄著:《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4]麻天祥著:《佛学与人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5]麻天祥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56]麻天祥著:《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版年
    [57]祁志祥著:《佛学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58]祁志祥著:《中国人学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988年版
    [60]任继愈、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1]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9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62]尚九玉著:《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孙尚杨著:《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64]汤一介著:《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65]《汤用彤全集》第一卷,655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6]释永明著:《佛教的女性观》,台湾:佛光出版社,1991年版
    [67]《释氏十三经》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68]太虚著:《人生佛教》,上海:上海海潮音月刊社,1946年版
    [69]太虚著:《佛学入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0]汤用彤著:《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1]汤用彤著:《印度哲学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72]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3]唐凯麟、张怀承著:《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唐凯麟、王泽应著:《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5]唐凯麟、曹刚著:《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6]唐中毛著:《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77]王月清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78]王利耀、余秉颐主编:《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功能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王海明著:《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吴汝钧著:《佛教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版
    [81]王治心著:《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82]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83]徐文明著:《轮回的流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4]薛克翘著:《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85]辛世俊著:《人圆佛成——佛教人生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86]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87]刑莉著:《观音:神圣与世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88]90、袁贵仁著:《价值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9]业露华著:《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90]杨曾文著:《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91]印顺著:《中国禅宗史》,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92]印顺著:《佛法概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版
    [93]尤智表著:《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版
    [94]尤智表著:《佛教科学观》,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版
    [95]张怀承著:《无我与涅槃——佛家伦理道德精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张志刚著:《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郑天星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无神论、宗教和教会》,华文出版社,1991年版
    [98]周仲秋著:《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日]木村清孝著《中国华严思想史》,李惠英译,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2][日]阿部正雄著:《禅与西方思想》,王雷泉、张汝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日]末木文美士著《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涂玉盏译,商周出版
    [4][日]池田大作著《我的天台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卞立强译,2001年版
    [5][日]池田大作著《我的释尊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潘桂明译,2001年版
    [6][日]池田大作著《我的佛教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潘桂明、业露华译,2001年版
    [7][日]菅野博史著《法华经——永远的菩萨道》,释孝顺(池丽梅)译,台湾:财团法人灵鹫山般若文教基金会附设出版社,2005年版
    8、[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王雷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9][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 公司,1885年版
    [10]阿尔贝特·史怀泽著:《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1]威康·葛德文著:《政治正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摩狄曼·J·阿德勒著:《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陈珠泉,杨建国译,团结出版社,1989年版
    [14][英]麦克斯·缪勒著:《宗教学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英]哈玛拉瓦·萨达提沙著:《佛教伦理学》,姚治华、王晓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6][美]杨庆堃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美]J.利文斯顿著:(Jams C.Livingston)《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卷),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法]狄德罗:《百科全书》,梁从诫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9][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中译本
    [20]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1]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22]罗纳德·德沃金著:《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Hammalawa Saddhatissa:The Buddha's way,Long:Allen & Unwin,1971
    [2]Hammalawa Saddhatissa:Buddhist Ethics,Wisdom Publications,Inc.1970
    [3]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4]K·J·Saunders:Buddhism in the Modern World,London,1922
    [5]H.Welch:The Buddhitst revival in China,Cambridge,Massachusetts,1968
    [6]Dr.Satchidananda Dhar:Transformation and trend of Buddhism in the 20~(th)century,Colcutta,1986
    [7]Ronald Dworkin,Sovereign Virtu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蔡海榕、杨廷忠、黄丽:《佛教文化化解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曹晓虎:《佛教空观的理论发展——从原始佛教“空”观到中观般若学空观》,《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陈红兵:《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2期
    [4]邓纯余:《探寻我国佛教生命伦理的当代价值》,《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董群:《佛教戒律的伦理诠释》,《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8期
    [6]段玉明:《佛教劝善理念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龚晓康:《“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佛教与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比较研究》,《自 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8]顾平、尹生良:《史怀泽敬畏生命的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9]韩焕忠:《佛性论与儒家人性论比较》,《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0]江丽丽:《论西方平等思想的发展轨迹》,《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1]刘元春:《网络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2]李远杰:《佛教的伦理价值》,《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3]林伟:《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
    [14]吕有祥:《佛教自利利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15]方立天:《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
    [16]方立天:《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
    [17]陆树程、朱晨静:《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8]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19]李怀春:《佛教的平等观》,《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4期
    [20]李振纲、赵敏:《隋唐佛教四大宗派佛学论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月
    [21]刘美玲:《关于德沃金的平等思想的解读》,《山西大学学报》(哲社会版),2007年第5期
    [22]刘亚明:《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道德智慧》,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23]刘亚明、胡敏燕:《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4]圣凯:《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5]孙锐:《试论宗教的人生价值观》,《学术探索》,2003年第6期
    [26]谭苑芳:《佛教经济伦理思想探论》,《求索》2005年第6期
    [27]唐忠毛:《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意义》,《法音》,2006年第4期
    [28]王雪梅:《宗教生态关怀的三个基本向度》,《中国宗教》2008年第8-9期
    [29]王秋梅:《罗尔斯与德沃金的平等思想比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0]汪华岳、臧乐源《关于全球道德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98年第6期
    [31]魏先斌:《佛教伦理准则及其现实意义》,《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2]魏德东:《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中国宗教》1999年第2期
    [33]谢惠媛:《从忠孝之辩看儒家思想对佛教忠孝观的影响》,《船山学刊》2003年第4期
    [34]徐文明:《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试论儒佛的根本分际》,《北京示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5]姚卫群:《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年第3期
    [36]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概述》,《佛学研究》,2000年第00期
    [37]叶小文:《“以戒为师”与中国佛教的未来》,《中国宗教》,2007年第1期
    [38]张怀承:《佛教的生命价值论》,《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9]张成权:《试论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合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月
    [40]张国刚:《〈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的慈善事业》,《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41]张彬:《佛教在东土扎根之秘再探》,《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42]张建新、周险峰:《佛教德育思想初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
    [43]朱维群:《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人权》,2005年第5期
    [44]周仲秋:《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学习时报》,2008年第4期
    [45][台湾]释昭慧(Chao-Hwei Shih):《有关“自然律”与“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观点》, 台湾:《哲学与文化》,2006年33卷3期
    [46][台湾]杜洁祥(Chieh-Hsiang Tu):《从“罪福”探索佛教的生命观》,台湾:《生命学报》,2006年第1期
    [47]Dr.Ang Beng Choo:The Agenda of Buddhism in 21st Century,载《南洋佛教》1999年,第4期
    [1]陈士军:《自由与平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党斌:《中古时期佛教平等观念的传播》,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李冬俐:《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平等》,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5]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德沃金政治哲学思想探要》,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6]王立:《平等的范式》,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越)武氏莉—释心美,《〈法华经〉中“平等思想”之研究》,福建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温丽萍:《伦理学视野下的平等》,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赵立研:《“空”与慈悲的结合——对印顺法师佛教出世与入世理论的讨论》,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