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矿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招聘优化方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引发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得矿产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第六大重要矛盾,长期以来民营矿业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研究民营矿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中国民营矿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部分概述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写作所使用的相关理论综述,对研究中需要运用的招聘与选拔理论、企业文化理论、麦克里兰胜任素质理论、霍兰德的职业个陛理论、卡特16DF理论以及结构化面试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对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招聘工作质量不高的六个主要方面的原因,选择招聘信息发布选择渠道和媒体不合适,没有从企业文化角度对应聘人员进行深入的考察,甄选中所使用参照标准过于简单,在人员招聘和甄选中所使用的测评工具和方法比较简单,面试人员没有使用科学的面试问题和结构化面试,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流程存在问题。第四部分设计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优化方案,选择科学高效的招聘信息发布媒体和渠道,提炼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人员选聘的参照标准,设计科学的岗位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和胜任素质模型作为人员选聘的参照标准,在甄选中使用心理测试工具,使用结构化面试方法,重新设计科学严密的招聘工作流程;第五部分是方案实施保障措施;第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本文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本文研究分析,设计招聘优化方案,对提高HS矿业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升中国民营矿业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提升中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Follow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ratio and position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n the whole Chinese economy are higher and higher. Meantime the heavy demands to the mineral resources due to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makes the sharp conflict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long time the weak management foundations and skills of the private mineral companies restrict their developments, so it is very import and useful to investigate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s of the private mineral company for enhance their managements.
     There are six parts in this paper. 1~(st) is the topic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method; 2~(nd) is the general describe of related theories; 3~(rd) 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cruitment and find the reasons of several problems; 4th is the designing of the optimal scheme for HS mineral group company; 5~(th) is the scheme actualize ensure measures;The final is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By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and the designing of recruitment optimal scheme, it is valuable for improvement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HS mineral group company, also it has some refere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all the private mineral companies.
引文
[1]李磊,“西方企业文化内涵的演变”,《中外企业文化杂志》2007年3期,P41
    [2]王璞,《企业文化咨询实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3]霍兰德职业理论,辽宁心理网,2006年5月10日
    [4]卡特16PF个性理论,有效营销网,2007年2月5日
    [5]梁敬东,“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观”,《中外企业文化杂志》2007年2期,P35
    [6]王德文,《地质事业单位战略人力资源五因素分析》.中国矿联网2004年10月9日,
    [7]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8]朱竟耕,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信仰的建立,成都竟耕管理咨询公司,2005年5月,www.cennews.com.cn
    [9]赵署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10]时堪,《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出版,2002年5月
    [11]英,大卫.胡塞,《人资战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2]杨清,刘再煌,《人力资源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3]郭克莎,《2003年中国最佳企业—人力资源》,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第1版
    [14]美,苏珊娜.特纳,《管理者的管理工具》,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15]彭剑峰,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16]廖文泉,《招聘与录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P7,P134-136
    [17]晋延林,“如何选拔应届毕业生”《HR经理人》,2005年9月P37-40
    [18]中华英才网,“结构化素质面试”,《HR经理人》,2005年3月刊P38-45
    [19]中华英才网,“IBM的招聘经”《HR经理人》,2005年5月P28
    [20]中华英才网,“《走出华为》看华为”《HR经理人》,2005年6月P78
    [21]颜丽娟,“信度与效度:人才测评中的两盏警灯”《HR经理人》,2005年8月P54-57
    [22]Paul J.Taylor Michaei PO'DRISCOⅡ,《结构化面试》,时勘 陈雪峰 龙建华 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23]王成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20个关系”,《中外企业文化杂志》2006年3期4期,P27-29
    [24]陈剑,吴能全,“从适应性角度看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和运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4期P25
    [25]朱俊峰,成长型企业人职匹配判断与再造,中国人力资源网,2005年6月20
    [26]安托尼特.D.露西亚,理查兹.莱普辛格,《胜任—员工胜任能力应用手册》,郭玉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7]姜继玲,李平,“绝对困境,如何做好人事”,《人力资本》,2005年10月刊,P33
    [28]McClelland Dc,competence vs competency.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M].
    [29]卡特 16PF个性测试,中国心理学家网,2006年12月5日
    [30]张祥俊,“岗位胜任特征分析中的几个细节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4期,P页24-26
    [31]赵冬芝,施俊绮,“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6期,P47-49
    [32]周斌,“基于胜任力特征的员工招聘系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2006年第4期P14
    [33]Aiken LR.Assessment of Personality(sixth Ed).Boston:Allyn & Bacon Inc.1989.2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