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做出过重要的探索,他的宪政思想及其演变历程不仅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宪政思想的总体趋向,其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更集中展示了近现代中国宪政思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介绍梁启超宪政国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并梳理其学术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梁启超的国家观念和宪政主张形成与转变的思想历程,力图揭示其思想的意义、局限及其现代启示。
     1902年前后,梁启超放弃了“天下大同”的理想,转而认同民族国家为最高的人类团体,自此,梁启超的近代国家观在总的取向上发生了两次大的转变,这两次转变将其思想历程基本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即1902年前后,梁启超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框架内接受和改造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以期在宪政民主的理念和制度框架中实现国民与国家的同一性,激发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感和铸就国民的共同意志,其思想表现出多种倾向并存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中期,即1903—1917年,梁启超放弃卢梭的民约论思想转而接受德国国家理论,以此解除了前期思中潜在的人民“公意”对于国家目标的制约与规范,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逻辑下,借用国家有机体学说重新解释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明确了国家主义的立场。此时,个人、宪政制度在实质上都成为国家追求其目标的工具,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的生存和富强成为首要的目标。后期,即1918年以后,基于民初共和民主政治实验的失败,以及对一战后欧洲的考察,梁启超认识到达尔文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危害,在国家观上,以世界主义的价值关怀重新确立了对国家的价值规范与约束。
     梁启超一生追求在中国实现立宪政体,但他却从来没有从西方宪政原有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来构想中国的宪政建设。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甚至是世界主义这种集体性、整体性的目标追求中,工具性的宪政制度并不能成为有效的手段,所以对民主的追求不可避免地超越了宪政的制度建设,而对人的思想和道德的改造就始终成为其思考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追求实现现代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梁启超在政治改良的路线方面,在全民主义和精英主义之间多次转变,但实际上在全民主义的政治路线中始终潜伏着精英先进的自我意识和圣贤崇拜的倾向,这种圣贤崇拜在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中进一步发展为对权威主义的期盼和依赖。所以梁启超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总是不稳定的。
     梁启超多变的思想历程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国家”作为一种具有垄断性武力的政治组织,在规范意义上必须受到某种更高价值的约束,否则国家就会成为失却灵魂的“权力机器”,完全背离人们组建国家的本意。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为了促进人群的安全、保障公共生活、仲裁人们之间的纠纷而产生的,它不是为了发扬特定的文化传统、或实现特定的集体目标而存在的。所以,虽然在当今世界,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家追求的目标,但是现代国家的建设还有着更加确切的内容,即现代性价值取向的确立以及宪政制度的建设。而只有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宪政的制度建设才能获得动力和持续性的机制;只有把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与传统的伦理规范区分开,宪政的价值维度才有可能真正得以确立。
Liang Qichao has made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for the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s thought about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building typically reflected the general tendency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s in modern China,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of his political thought also showed us the common problem in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Based on an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Liang Qichao's political thought,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his thought, this dissertation will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Liang Qichao's constitutional thought.
     Since he regarded nation-state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human group, his modern nation concept happened two changes in its general orientation—from the nation concept with liberalist characteristics to nationalism in1903, and from nationalism to a nation concept with the value concern of cosmopolitanism after the voyage to Europe. These two changes divided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 into three phases: in1902, Liang Qichao tried to join the liberalist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with nationalism in the Darwinian framework, so his thought was full of complexity, contradiction and uncertainty in this phase. In1903-1917, Liang Qichao gave up Rousseau's thought of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called upon German State Theory so as to deal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ist tendency and the collectivist concern. Once again in the Darwinian framework, Liang Qichao rearrange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and thus clearly took the position of nationalism. Therefore, at this phase, in his opinion, individual an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were actually all the tools for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goals, and the existence and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ere prior to anything else. In the last ten years of his life, because of the failure of the state-building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urope after World War I, Liang Qichao recognized the harmfulness of the Darwinism and the extreme nationalism, and reaffirmed cosmopolitanism as the value restraint and norm on the nation.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should be restrained by modern value orientation.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value care had been transformed in the modernistic framework, it could not be converted to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so the restraint from cosmopolitanism was abstract and nominal. On the contrary, with the value care of cosmopolitanism, what would be emphasized was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life, and it would be bad for individual to become the subject of the right and politics.
     To establish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in modern China was the pursuit of Liang Qichao's life, but in the whole course, he had not ever conceive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for modern China from the original individualist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western constitution. Undoubtedly,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was not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collectivist goal or that of human entirety, therefore the pursuit of democracy instead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consideration, and following this line of thinking,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ity would be inevitably an important theme in his thought. Liang Qichao hesitated to choose one from populist and elitist approach to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throughout his life. In fact, when he took the position of populism, the elitism was always a hidden tendency in his thought. This tendency further developed into the expectation and dependence on authoritarianism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China. Basically speaking, this was the general feature of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The development of Liang Qichao's political thought provides som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s. As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 with monopolistic force, the state should be restrained by a higher value, or it would become a crazy 'power machine' without spirit of virtue, totally deviating from people's original intention of building it. Modern state is built for public security and functions as a protector and arbiter in public life.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peace and security, it can also help its members to pursue a better life, but it isn't its basic task to develop a certain cultural tradition or to realize a certain collective goal. So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or national rejuvenation can not enough to b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life, and it is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stitutional liber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that can be the direction and core task of the state-building of modern China. Only in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ca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itutional system gain sustainable dynamic mechanism; and only by separating modem politics from traditional ethics ca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stitutional liberty be really established.
引文
① 蒋广学、何卫东:《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页。
    ① 徐国利:《梁启超的非宪政观》,《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 徐国利:《梁启超的非宪政观》,《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 参见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④ 张朋园:《连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4页。
    ⑤ 梁启超:《与仲弟书》,民国八年六月九日,载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81页。
    ⑥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6页。
    ① [美]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①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4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12册。
    ② 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20卷。
    ① 吴松等:《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③ 李国俊编:《梁启超著作系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④ 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 蒋广学、何卫东:《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 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⑦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1,1982年版。
    ⑧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⑨ [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⑩ 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 [日]狭间直树:《梁启超和日本》,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网站http://www.iahs.fudan.edu.cn/cn/historvforum.asp?action=page&class id=31&type_id=1&id=39。
    ② 中译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③ 引进版由新星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①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参见[日]狄间直树:《<新民说>概论》,载狄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③ 许纪霖:《国民美德与政治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 Philip C.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② 江勇振:《期待另一个研究梁启超的新方向》,载[美]史华慈等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第262页。
    ③ 根据该论文,对于梁启超的思想来说,此处的国粹是指阳明学。
    ④ 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背景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① 许小青:《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月;《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
    ② 于宁志:《试析梁启超的国家观念》,《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5期。
    ③ 张兴成:《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文明国家——梁启超对现代国家形象的构想》,《华文文学》,2012年第1期。
    ④ 相关的博、硕士论文主要有赵雅君:《宪政理想的执着追求者:论梁启超的宪政生涯和宪政思想》[博 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1993年;杜旅军:《1898—1911:梁启超立宪思想的萌生与转变》[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王颖:《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冯涛:《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5年。
    ① 董方奎:《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梁启超与立宪政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② 刘保刚:《离异与回归:欧战后梁启超对中国宪政道路的反思与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③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④ 徐国利:《论梁启超的非宪政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①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② 许纪霖:《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0页。
    ② 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ed.by Guenther Roth&Claus Wittich,New York:Bodminster Press,1968, Vol.1,p.54.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页。
    ④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7-8页。
    ① 王家峰:《在权利与权力之间: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①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5期。
    ② 参见徐国利:《宪政概念考源与辨析》,《河北法学》,2005年第6期。
    ③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 [美]G.萨托利:《“宪政”疏议》,载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4-118页。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2页。
    ③ 转引自[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第13-14页。
    ① John Keane,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 New York:Verso,1988, pp.49-51.转引自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5期。
    ① 任剑涛:《在“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② 梁启超:《戊戊政变记》,载《饮冰室合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专集之一,第1贝。
    ①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② [美]何柄棣等:《1368—1953中国人口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4页。
    ① 参见[美]刘广京:《晚清督抚权力问题商榷》,载《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6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②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6页。
    ③ 胡成:《困窘的年代》,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2页。
    ①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1页。
    ② 指的是从甲午战败后康有为公车上书到戊戊百日维新的失败这一广义上的戊戌维新运动。
    ③ 张灏:《一个划时代的运动——再认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载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①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0页。
    ① 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叙》,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③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崔志海、葛夫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④ 曾国藩:《书礼》,载《曾文正公全集》卷1,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⑤ 曾国藩:《文集》,载《曾文正公全集》卷1,第4页;卷2,第2页。《年谱》,载《曾文正公全集》卷1,第17页。
    ① 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5页。
    ② 参见萧公权:《康有为和儒家思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143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6页。
    ① 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九》,载《龚自珍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页。
    ②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载《龚自珍全集》,第106页。
    ③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一》,载《龚自珍全集》,第20页。
    ④ 魏源:《默觚》,载《魏源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8页。
    ⑤ 参见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载《古微堂外集》卷3,同治九年刻本,第4页。
    ① 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1950年第39期,第191页。
    ②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18页。
    ③ 李鸿章:《上曾相书》,载《李文忠公全集》,民国十年影印本,朋僚函稿(三)。
    ①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记行》,转引自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② 王韬:《除弊》,载《弢园文录外编》,清光绪九年铅印本。
    ③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职官志》卷2,序1。
    ④ 黄遵宪:《日本国志》,《刑法志》卷5,序1。
    ① 郑观应:《盛世危言》,清光绪二十一年铅印本,自序。
    ② 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载《适可斋记言记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③ 陈炽:《庸书》,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245页。
    ④ 黄遵宪:《日本国志》,自序。
    ⑤ 曲郑观应:《议院》,载《盛世危言》卷1.
    ⑥ 王韬:《重民》下,载《弢园文录外编》。
    ⑦ 黄遵宪:《日本国志》,《国统志》卷3,序1。
    ①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21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7页。
    ③ 参见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跋涉,2010年版,第267-300页。
    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42页。
    ②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六,第71页。
    ③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④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三),第643页。
    ⑤ Jung-pang Lo, K'ang-Yu-wei:A Biography and a symposium, Tucson,1967, pp.355-374.
    ⑥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36页。
    ⑦ 由康有为:《礼运注》。
    ⑧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78页。
    ①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288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页。
    ③ 见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177页。
    ④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第2册,第129页。
    ⑤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⑥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页。
    ⑦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7页。
    ① 参见王德志:《宪法概念载中国的起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3页。
    ② 怆夫:《立宪行动之进行》,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3页。
    ③ 参见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341页。
    ④上海《新世界学报》,第九期。
    ⑤ 《东方杂志》,第一年,第5期“内务”。
    ⑥ 张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594页。
    ⑦ 《立宪纪闻》,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12页。
    ⑧ 别士:《刊印宪政初纲缘起》,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10页。
    ⑨ 《论立宪为万事之根本》,《东方杂志》第二年,第10期“内务”。
    ① 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东方杂志》第二年,第12期“社说”。
    ② 《中国为立宪以前当以法律遍教国民论》,《东方杂志》,第二年,第11期。
    ③ 参见吴雁南等主编:《清末社会思潮》,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262页。
    ④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7页。转引自王红梅:《清末宪政思潮的勃兴对商人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1期。
    ⑤ 怆夫:《立宪行动之进行》,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4册,第4-5页。
    ⑥ 参见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版,第90-95页。
    ① 梁启超:《衷启》,载《饮冰室合集》第5册,专集之三十三,第127页。
    ②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7页。
    ③ 见梁启超:《衷启》,载《饮冰室合集》第5册,专集之三十三,第127页。
    ④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7页。
    ①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7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牵学术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29页。
    ③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7页。
    ④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8页。
    ⑤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8页。
    ⑥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8页。
    ⑦ 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页。
    ⑧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8页。
    ⑨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页。
    ② 刘梦溪主编:《康有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32页。
    ③ 梁启超:《南海先生七十寿言》,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四(上),第29页。
    ④ 梁启超:《与穰卿足下书》,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
    ①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8页。
    ② 梁启超:《三十自述》,载《梁启超全集》,第958页。
    ③ 梁启超:《与穗卿足下书》,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④ 梁启超:《读<春秋>界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54页。
    ⑤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页。
    ① 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载《梁启超全集》,第264页。
    ② 见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载《梁启超全集》,第86页。
    ③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载《梁启超全集》,第3099-3100页。
    ④ 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戊变法》第2册,第544页。
    ⑤ 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戊变法》第2册,第544页。
    ⑥ 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载《梁启超全集》,第263页。
    ⑦ 梁启超:《复友人论保教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50页。
    ① 见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载《梁启超全集》,第109页。
    ②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77页。
    ③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参见第十四章《王寅支那亡国纪念会》。
    ④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载《梁启超全集》,第72页。
    ⑤ 见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载《梁启超全集》,第765页。
    ① 见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载《梁启超全集》,第107-109页。
    ② 《蔡松坡遗事》,《晨报》蔡松坡十年周忌纪念特刊。
    ③ 见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八十九,第15页。
    ④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载《梁启超全集》,第109页。
    ⑤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0页。
    ⑥ 梁启超:《与林迪臣太守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45页。
    ①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载《梁启超全集》,第109页。
    ②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65页。
    ③ 梁启超:《<说群>序》,载《梁启超全集》,第94页。
    ④ 参见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 梁启超:《<说群>序》,载《梁启超全集》,第93页。
    ② 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载《梁启超全集》,第63页。
    ③ 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载《梁启超全集》,第63页。
    ④ 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载《梁启超全集》,第64页。
    ⑤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载《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09页。
    ⑥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100页。
    ⑦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载《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09页。
    ① 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载《梁启超全集》,第96页。
    ② 梁启超:《古议院考》,载《梁启超全集》,第61页。
    ③ 梁启超:《古议院考》,载《梁启超全集》,第61页。
    ④ 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载《梁启超全集》,第66页。
    ⑤ 梁启超:《论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载《梁启超全集》,第60页。
    ⑥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7页。
    ①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
    ② 梁启超:《南学会叙》,载《梁启超全集》,第139页。
    ③ 参见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载《梁启超全集》,第177-180页。
    ④ 罗朝慧:《自由的必然性与现实性——黑格尔的权利哲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7-28页。
    ⑤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 梁启超:《<说群>序》,载《梁启超全集》,第93页。
    ②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载《梁启超全集》,第117页。
    ③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载《梁启超全集》,第117页。
    ④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载《梁启超全集》,第117页。
    ⑤ 梁启超:《说动》,载《梁启超全集》,第175页。
    ⑥ 参见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59页。
    ① 梁启超:《说动》,载《梁启超全集》,第176页。
    ②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14页。
    ③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17页。
    ①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24页。
    ②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5页。
    ③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15页。
    ④ 狄记:《任公先生事略》,转引自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87-88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100页。
    ② 《蔡松坡遗事》,《晨报》蔡松坡十年周忌纪念特刊。
    ③ 梁启超:《上陈中承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第2册,第533页。
    ④ 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载《梁启超全集》,第180贞。
    ① [美]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1页。
    ②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76页。
    ① [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代序第2、9页。
    ②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载《饮冰室合集》第4册,专集之二十二,第186页。
    ④ 梁启超:《东籍月旦》,载《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第82页。
    ①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97页。
    ①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第97页。
    ②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载《梁启超全集》,第429页。
    ③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载《梁启超全集》,第268页。
    ④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44-345页。
    ⑤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载《梁启超全集》,第429页。
    ⑥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79页。
    ① 见Isaiah Berlin,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p.121-122.② 梁启超:《卢梭学案》,载《梁启超全集》,第504页。
    ③ 梁启超:《卢梭学案》,载《梁启超全集》,第505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5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6页。
    ③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载《梁启超全集》,第559页。
    ④ 关十日本明治时期思想界的转向,见[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
    ⑤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载《梁启超全集》,第431页。
    ⑥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载《梁启超全集》,第431页。
    ①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52页。
    ②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53页。
    ③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梁启超全集》,第458页。
    ①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梁启超全集》,第459页。
    ②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梁启超全集》,第460页。
    ③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52页。
    ① 梁启超:《读<春秋>界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57页。
    ②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载《梁启超全集》,第72页。
    ①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55-65页。
    ②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40页。
    ③ 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④ Philip C.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p.55.
    ⑤ [英]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① 梁启超:《新史学》,载《梁启超全集》,第739页。
    ② 梁启超:《新史学》,载《梁启超全集》,第739页。
    ③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48页。
    ①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53页。
    ②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54页。
    ③ 王中江:《进化主义原理、价值及世界秩序观——梁启超精神世界的基本观念》,《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④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载《梁启超全集》,第799页。
    ⑤ 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⑥ 钱穆:《晚学盲言·国与天下》,载《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8册,台北:经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418页。
    ⑦ 见[美]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杜继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 见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40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58页。
    ③ 梁启超:《新史学》,载《梁启超全集》,第741-742页。
    ① 梁启超:《新史学》,载《梁启超全集》,第743-746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59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60页。
    ④ 见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梁启超全集》,第309页。
    ① 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载《梁启超全集》,第313页。
    ② 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载《梁启超全集》,第315页。
    ③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梁启超全集》,第309页。
    ① 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1895-191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四分,2002年12月。
    ② 松本三之介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自由民权运动就是一种“自下面上的国家主义”,“这种‘自下而上的国家主义’认为,国家无非就是自主的国民集团,爱国就足在这种国民集团的国家与自己一体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第13页。
    ③ 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台北“中研院”史语所藏傅斯年档案。转引自罗志出:《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载《梁启超全集》,第887页。
    ②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载《梁启超全集》第887页。
    ③ 梁启超:《瓜分危言》,载《梁启超全集》,第298页。
    ④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梁启超全集》,第310页。
    ①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第59页。
    ②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第60页。
    ③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第56页。
    ④ 罗志出:《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57页。
    ②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梁启超全集》,第486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63-664页。
    ① 梁启超:《变法通议》,载《梁启超全集》,第54页。
    ② 丁文江、赵丰出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86页。
    ① 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② 张下法编:《晚清革命文学》,台北:经世书局,1981年版,第87页。
    ③ 《论中国之前途及国民应尽之义务》,《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3期第11页。
    ④ 参见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梁启超全集》,第457-458页。
    ⑤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载《梁启超全集》,第458页。
    ①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50页。
    ②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6页。
    ③ 梁启超:《爱国论》,载《梁启超全集》,第273页。
    ④ 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435页,胡适的日记(选录)。
    ①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3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1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1页。
    ④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3页。
    ①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第135页。
    ② 刘纪曜:《梁启超与儒家传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85年,第97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4页。
    ④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4页。
    ⑤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5页。
    ⑥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6-678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8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8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82页。
    ④ 梁启超:《新民说》,载《饮冰室合集》第4册,专集之四,第78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9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9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81页。
    ④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79页。
    ⑤ 张灏:《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第139页。
    ⑥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83页。
    ① 见[日]狭间直树:《<新民说>概论》,载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② Steven Lukes,Individualism,London:Haper & Row Publishers,1979.
    ① 梁启超:《立宪法议》,载《梁启超全集》,第405页。
    ② 梁启超:《立宪法议》,载《梁启超全集》,第405贞。
    ① 梁启超:《立宪法议》,载《梁启超全集》,第406页。
    ② 梁启超:《立宪法议》,载《梁启超全集》,第406页。
    ③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第5页。
    ① 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载《梁启超全集》,第881页。
    ② 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载《梁启超全集》,第881页。
    ③ 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载《梁启超全集》,第881页。
    ④ 梁起超:《论立法权》,载《梁启超全集》,第796页。
    ⑤ 梁起超:《论立法权》,载《梁启超全集》,第797页。
    ① 梁起超:《论立法权》,载《梁启超全集》,第797页。
    ② 梁启超:《答某君问德国日本裁抑民权事》,载《梁启超全集》第981页。
    ③ 梁启超:《立宪法议》,载《梁启超全集》,第407页。
    ④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载《梁启超全集》,第788页。
    ①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载《梁启超全集》,第792页。
    ② 梁启超:《政治学学理摭言》,载《梁启超全集》,第916-918页。
    ③ 梁启超:《自由书》,载《梁启超全集》,第348页。
    ① 参见[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0页。
    ②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64页。
    ③ 李强:《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构建》,载王炎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1-42页。
    ④ 参见[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导论。
    ① [美]埃尔斯特等:《宪政与民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2页。
    ②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2页。
    ③ 参见王怡:《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7页。
    ④ [美]约翰·考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灭。
    ① 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台湾),1971年第1期。
    ② 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台湾),1971年第1期。
    ①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1126-1178页。
    ②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1193页。
    ③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1194页。
    ④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1196页。
    ⑤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1187-1189页。
    ① 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载《梁启超全集》,第1113页。
    ②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75页。
    ①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65-1066页。
    ②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66页。
    ③ 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北京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④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们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67贝。
    ① 梁启超:《宪政浅说》,载《梁启超全集》,第2059页。
    ②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68页。
    ① 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北京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② 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北京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①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76页。
    ②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76页。
    ③ Michael Stolleis, Geschichte des oeffenilichen Rechts in Deutschland, S.433.转引自雷勇: 《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北京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①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载《梁启超全集》,第1483-1486页
    ②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载《梁启超全集》,第1455页。
    ③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载《梁启超全集》,第1452页。
    ①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载《梁启超全集》,第1456页。
    ② 参见C. J. Friedrich, Constitutional Reason of State, Brown University Press,1957, pp.1-128.
    ① 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① 梁启超:《宪政浅说》,载《梁启超全集》,第2056页。
    ② 例如,他在《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一文中就明确说:“谓立宪政体之优于他种政体者,非谓其本质确有优劣之可言,亦曰立宪政体之为政者,其于得人之道,则较易焉耳。”载《梁启超全集》,第2066页。
    ① 梁启超:《宪政浅说》,载《梁启超全集》,第2058页。
    ② 吴松等:《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8页。
    ③ 梁启超:《宪政浅说》,载《梁启超全集》,第2058页。
    ①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10页。
    ②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10页。
    ③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12页。
    ①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15页。
    ②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29页。
    ③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60页。
    ④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164页。
    ① 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载《梁启超全集》,第2425页。
    ② 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载《梁启超全集》,第2425页。
    ③ 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载《梁启超全集》,第2426页。
    ① 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载《梁启超全集》,第2066页。
    ② 梁启超:《责任内阁与政治家》,载《梁启超全集》,第2069页。
    ③ 梁启超:《责任内阁与政治家》,载《梁启超全集》,第2070页。
    ④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4页。
    ⑤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4页。。
    ⑥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88页。
    ⑦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4贝。
    ① 梁启超:《宪政浅说》,载《梁启超全集》,第2058页。
    ② 梁启超:《宪政浅说》,载《梁启超全集》,第2058页。
    ③ 梁启超:《将来百论》,载《梁启超全集》,第2307页。
    ④ 梁启超:《将来百论》,载《梁启超全集》,第2307页。
    ⑤ 陈其人:《美国两党制剖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6页。转引自朱光磊:《探索与超越:对当代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初步认识》,www.zysy.org.cn/portal/zdl/wxd/03.htm。
    ①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2-1713页。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69页。
    ③ 梁启超:《读十月初三上谕感言》,载《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51页。
    ④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5页。
    ⑤ 梁启超:《政闻社宜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5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9页。
    ②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载《梁启超全集》,第2433-2443页。
    ③ 原题名为“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
    ④ 梁启超:《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其将来》,载《梁启超全集》,第2509-2510页。
    ①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88-2491页。
    ②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1-2492页。
    ①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2-2494页。
    ②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载《梁启超全集》,第2440页。
    ③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7页。
    ④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8页。
    ①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1页。
    ②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2页。
    ③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4页。
    ④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4页。
    ①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4贞。
    ②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485页。
    ③ 严昌洪、张继才:《梁启超的国家结构观及其活动》,载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第57页。
    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梁启超全集》,第246页。
    ⑤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4页。
    ①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载《梁启超全集》,第2433页。
    ②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486页。
    ③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载《梁启超全集》,第2433-2437页。
    ④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① 见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②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6-2497页。
    ③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6-2497页。
    ④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5页。
    ①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499页:《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2566-2568页;《同意权与解散权》,载《梁启超全集》,第2577-2579页。
    ②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500页。
    ①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8页。
    ②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500-2505页。
    ③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载《梁启超全集》,第2637页。
    ④ 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载《梁启超全集》,第2595页。
    ① 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载《梁启超全集》,第2595-2596页。
    ② 朱光磊编著:《政治学概要》,第350页。
    ③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506页。
    ④ 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载《梁启超全集》,第2598页。
    ⑤ 梁启超:《政治上之对抗力》,载《梁启超全集》,第2596页。
    ⑥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506页。
    ⑦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第18页。
    ⑧ 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载《梁启超全集》,第2599页。
    ⑨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第19页;P'eng-yuan Cha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lites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Journal of Asia Studies,37:2 (February 1978), pp.295-313.
    ① 梁启超:《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载《梁启超全集》,第2617页。
    ② 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① 梁启超:《进步党拟中话民国宪法草案》,载《梁启超全集》,第2616页。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77页。
    ③ 严复:《导扬中话民国立国精神议》,载王栻:《严复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4页。
    ① 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口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载《梁启超全集》,第2811-2812
    页。
    ② 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载《梁启超全集》,第2813-2814页。
    ①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85-686页。
    ② 梁启超:《呈总统文》,载《梁启超全集》,第2648-2649页。
    ③ 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载《梁启超全集》,第1254页。
    ④ 《申报》,1913年12月31日。
    ⑤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81页。
    ① 《申报》,1913年1月1日。
    ② 梁启超:《呈请改良司法文》,载《梁启超全集》,第2653-2655页。
    ③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第110-111页;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84页。
    ① 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载《梁启超全集》,第2560-2561页。
    ②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载《梁启超全集》,第2900页。
    ③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载《梁启超全集》,第2901页。
    ① 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载《梁启超全集》,第2609-2612页。
    ② 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第1-3页。
    ① 见1914年5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
    ② 见1923年10月10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
    ①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718页。
    ② 梁启超:《国性篇》,载《梁启超全集》,第2554-2556页。
    ① 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载《梁启超全集》,第2793页。
    ② 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梁启超全集》,第1712页。
    ③ 见顾昕:,《民主思想的贫瘠土壤——评述一九三○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载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382-386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载《梁启超全集》,第655页。
    ② [德]康德:《论永久和平》增补之一,转引自[美]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28页。
    ③ 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载《梁启超伞集》,第2796页。
    ④ [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① 参见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载许纪霖、田建业编著:《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367页。
    ②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40页。
    ③ 严复:《与熊纯如书·第75封信》,载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692页。
    由梁启超:《大中华发刊辞》,载《梁启超全集》,第2823-2825页。
    ① 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载《梁启超全集》,第2816页。
    ② 《申报》,1918年10月26日。载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870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2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2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2-2973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6页。
    ③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5-2977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7-2978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0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9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5-2987页。
    ① 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及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载《梁启超全集》,第3604页。
    ③ 蒋广学、何卫东编:《梁启超评传》,第313页。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载《梁启超全集》,第3694页。
    ② 梁启超:《儒家哲学》,载《梁启超全集》,第4955页。
    ③ 《孟子·告子上》。
    ① 梁启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教》,载《梁启超全集》,第4905页。
    ② 《与李宰》。
    ③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第1062页。
    ④ 梁启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教》,载《梁启超全集》,第4909页。
    ⑤ 梁启超:《非“唯”》,载《梁启超全集》,第4276-4277页。
    ⑥ 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胡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⑦ 参见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① 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载《梁启超全集》,第4168-4170页。
    ② 见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载《梁启超全集》,第4006-4009页。
    ③ 相关讨论见严博非:《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载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第180-217页。
    ① 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问题》,载《梁启超全集》,第4157页。
    ② 梁启超:《人权与女权》,载《梁启超全集》,第4051-4052页。
    ③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为南京金陵大学第一中学讲演),载《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三十九,第102-103页。
    ④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载《梁启超全集》,第4070页。
    ⑤ 梁启超:《<解放与改造>发刊词》,载《梁启超全集》,第3050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0页。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0-2982页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载《梁启超全集》,第3694页。
    ②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载《梁启超全集》,第4071页。
    ③ 梁启超:《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载《梁启超全集》,第4158-4161页。
    ④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8页。
    ⑤ 梁启超:《外交失败之原因及今后国民之自觉》,载《梁启超全集》,第3054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6页。
    ② 梁启超:《<解放与改造>发刊词》,载《梁启超全集》,第3050页。
    ③ 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于梁启超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 金观涛、刘青峰:《从“天下”、“万国”到“世界”——晚清民族主义形成的中间环节》,《二十一世纪》(香港),总第94期,2006年。
    ② 梁启超:《国际联盟与中国》,载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3-744页。
    ① 参见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梁启超:《历史上中华民族事业之成败及今后革进之机运》,载《梁启超全集》,第3344页。
    ③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载《梁启超全集》,第3647页。
    ④ 梁启超:《戴东原哲学》,载《梁启超全集》,第4194页。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载《梁启超全集》,第3647页。
    ② 见梁启超:《人权与女权》,载《梁启超全集》,第4051-4052页。
    ③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载《梁启超全集》,第3605页。
    ① 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从报》第86期,第20页。
    ② 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丛报》第86期,第28页。
    ③ 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从报》第86期,第16-17页。
    ④ 梁启超:《国际劳工规约评论》,载《梁启超全集》,第3043页。
    ⑤ 郭虞裳译:《基尔特社会主义》,《解放与改造》,号1、2(1919年9月)。
    ⑥ 《梁任公在中国公学演说》,《申报》,民国九年三月十五日。转引自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901页。
    ① 梁启超:《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载《梁启超全集》,第3329页。
    ② 梁启超:《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载《梁启超全集》,第3330页。
    ③ 梁启超:《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载《梁启超全集》,第3333-3334页。
    ④ 参见程农:《重构空间:1919年前后中国激进思想里的世界概念》,《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10月号。
    ⑤ 梁启超:《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载《梁启超全集》,第3334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79页。
    ①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3页。
    ② 梁启超:《<解放与改造>发刊词》,载《梁启超全集》,第3049页。
    ③ 梁启超:《<解放与改造>发刊词》,载《梁启超全集》,第3049页。
    ④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3页。
    ⑤ 梁启超:《外交欤内政欤》,载《梁启超全集》,第3401-3409页。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使》(附录),载《梁启超全集》,第3707页。
    ②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使》(附录),载《梁启超全集》,第3710-3711页。
    ③ 梁启超:《国民自卫第一义》,载《梁启超全集》,第3055-3056页。
    ④ 梁启超:《国民自卫第一义》,载《梁启超全集》,第3055页。
    ⑤ 梁启超:《主张国民动议制宪之理由》,载《梁启超全集》,第3057页。
    ① 梁启超:《无枪阶级对有枪阶级》,载《梁启超全集》,第3389-3392页;《外交欤内政欤》,载《梁启超全集》,第3409页。
    ② 梁启超:《政治运动之意义及价值》,载《梁启超全集》,第3338页。
    ③ 梁启超:《<解放与改造>发刊词》,载《梁启超全集》,第3050页。
    ① 章太炎:《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益世报》,1920年11月。
    ②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努力周报》,第19期,1922年9月10日。
    ① 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l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p.224-238.
    ② 许纪霖:《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载《复口.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③ 见[美]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版。
    ④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附补篇)》,台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4页。
    ①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5-86页。
    ② 吴稚晖:《吴稚晖文集》,上海:上海仿古书店,1936年版,第111页。
    ③ Philip C.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④ Washington Press,1972, pp.141-159.
    ④ 见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载《梁启超全集》,第2987页。
    ① 有关这一趋势的讨论见Rebecca E. Karl, Staging the World: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passim, particularly pp.195-201.
    ①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② 参见任剑涛:《在“国家一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③ John Dwwey,The,Public and Its Problem.Chicago,1946,p.137.
    ①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转引自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483、484页。
    ② 李任夫:《回忆梁启超先生》,转引自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第484页。
    ① 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957页。
    ①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1),1982年,第296-299页。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06页。
    ③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卷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④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三民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1页。
    ⑤ 双方论战的具体情况见董方奎:《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梁启超与立宪政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 见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第209-211页。
    ②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③ 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台北:宏文馆出版社,1985年版,第648页。
    ① 吴叡人:《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载[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导读第17页。
    ① 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载《梁启超全集》,第5208页。
    ①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载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3页。
    [1]《东方杂志》
    [2]《改造杂志》(原名《解放与改造》)
    [3]《湖北学生界》
    [4)《努力周报》
    [5]《清议报》
    [6]《申报》
    [7]《新民丛报》
    [8]《益世报》
    [1]《礼记》
    [2]《孟子》
    [3]《尚书》
    [4]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方东树:《汉学商兑》
    [6]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7]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8]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9]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康有为:《礼运注》,清末铅印本。
    [11]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李国俊编:《梁启超著作系年》,上海:负担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5]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17]《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18]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19]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0]唐鉴:《国朝学案小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21]王拭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清光绪九年铅印本。
    [23]魏源:《古微堂外集》,同治九年刻本。
    [24]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25]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6]吴稚晖:《吴稚晖文集》,上海:上海仿古书店,1936年版。
    [27]徐栋辑:《牧令书》,清道光28刻本。
    [26]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29]赵翼:《檐曝杂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
    [30]张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共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60—1977年版。
    [3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34]《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5月1日颁布。
    [35]《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10月10日颁布。
    [36]郑观应:《盛世危言》,清光绪二十一年铅印本。
    [1]蔡尚思等:《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陈其人:《美国两党制剖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董方奎:《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梁启超与立宪政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版。
    [6]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郭宝平、朱国斌:《探寻宪政之路:从现代化的视角检讨20世纪上半叶的宪政试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胡成:《困窘的年代》,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13]江宜桦、李强主编:《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2002年版。
    [14]蒋广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蒋广学、何卫东:《梁启超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23]刘梦溪主编:《康有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4]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25]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理论的特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27]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9]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经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3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5]石毕凡:《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石云艳:《梁启超与日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宋仁:《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38]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9]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0]王亚平:《权力之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41]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2]王怡:《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韦庆远等:《清末宪政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4]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夏晓虹:《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46]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8]萧公权:《康有为和儒家思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0]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51]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杨天宏:《新民之梦:梁启超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4]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崔志海,葛夫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5]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6]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台北:宏文馆出版社,1985年版。
    [57]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版。
    [58]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59]张玉法编:《晚清革命文学》,台北:经世书局,1981年版。
    [60]张玉法《中国现代政治史论》,台北: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6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63]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4][比]亨利·皮姆:《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6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66][美]阿兰·S.罗森鲍姆编;《宪政的哲学之维》,郑戈,刘茂林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67][美]埃尔斯特等:《宪政与民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9][美]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杜继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美]费正清、刘广京编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3][美]何柄棣等:《1368—1953中国人口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5][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6][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7][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996年版。
    [78][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79][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80][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1][美]史华慈等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82][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3][美]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版。
    [84][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5][美]约翰·考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美]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美]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8][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89][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0][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9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2][英]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3][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4][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5][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96][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卞苏:《正当性的寻求:从开明专制到市民运动——梁启超1906年-1921年宪政思想评述》,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陈敏荣:《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陈勇军、虞文华:《严复和梁启超宪政思想的几点比较》,《船山学刊》,2008年第4期。[4]程华:《清末宪政的成就及宪政道路反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崔志海:《梁启超与日本:学术回顾与展望》,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1辑《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程农:《重构空间:1919年前后中国激进思想里的世界概念》,《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10月号。
    [7]杜旅军:《1898—1911:梁启超立宪思想的萌生与转变》,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冯国泉、张艳萍:《梁启超的民权与宪政思想》,《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1期。
    [10]冯涛:《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高力克:《中国现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谱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2]高玉:《从个体自由到群体自由——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化》,《学海》,2005年第1期.
    [13]葛荃:《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综论》,《文史哲》,2006年第5期。
    [14]顾昕:《民主思想的贫瘠土壤——评述一九三○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载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15]弓联兵:《现代国家与权威危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及受挫原由》,《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16]侯杰、林绪武:《省思与超越:近十年来梁启超研究之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7]黄克武:《梁启超与儒家传统:以清末王学为中心之考察》,《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
    [18]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9]江勇振:《期待另一个研究梁启超的新方向》,载史华慈等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20]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宗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1]金观涛、刘青峰:《从“天下”、“万国”到“世界”——晚清民族主义形成的中间环节》,《二十一世纪》(香港),总第94期,2006年4月号。
    [22]雷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30年代民主与专制论战透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
    [23]雷勇:《国家比喻的意义转换与现代国家形象——梁启超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西方北京及思想渊源》,《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24]李喜所:《中国现代民族观念初步确立的历史考察:以梁启超为中心的文本梳理》,《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25]李晓东:《立宪政治与国民资格》,《二十一世纪》(香港),2006年12月号。
    [26]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现代法学》,2001年第12期。
    [27]李宗桐:《清代中央政权形态的演变》,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湾),第37本册,第143页。
    [28]林毓生:《两种关于如何构成政治秩序的观念》,载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29]刘保刚:《离异与回归:欧战后梁启超对中国宪政道路的反思与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0]刘光永:《国民公德与宪政框架——梁启超的政治文明整体发展观》,《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
    [31]刘纪曜:《梁启超与儒家传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85年。
    [32]路常青:《论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历史症结》,《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3]罗朝慧:《自由的必然性与现实性——黑格尔的权利哲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4]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5]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6]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1950年第39期。
    [37]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38]任剑涛:《在“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39]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1895-191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四分,2002年12月。
    [40]孙晓春:《古代中国与希腊政治思想发生时期的文化背景与前思想资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1]孙晓春:《两宋天理论的政治哲学解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2]孙晓春:《先秦儒家王道理想论述》,《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3]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社会历史环境分析》,《史学集刊》2004年第2期。
    [44]孙晓春、郑维东:《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论纲》,《史学集刊》,1997年第2期。
    [45]王德志:《论梁启超的宪政学说》,《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6]王家峰:《在权利与权力之间: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47]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8]王颖:《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9]王中江:《进化主义原理、价值及世界秩序观——梁启超精神世界的基本观念》,《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50]文勇:《制度决定论的贫困:对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51]吴爱萍:《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与实践的演进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2]武军:《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梁启超的进化史观》,《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53]萧功秦:《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折与历史后果》,《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54]项飚:《寻找一个新世界:中国近现代对“世界”的理解及其变化》,《开放时代》,2009年
    [55]谢亮:《“文化自觉”与章太炎重建“国学”政治正当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6]徐国利:《论梁启超的非宪政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7]徐国利:《宪政概念的考源与辨析》,《河北法学》,2005年第6期。
    [58]徐国利:《民主与宪政理论源流及其异同》,《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59]徐寿灿:《人权与人民主权的统一——宪政国家的伦理追求》,《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60]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61]许纪霖:《近代中国政治正当性之历史转型》,《学海》,2007年第5期。
    [62]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第1期。
    [63]纪霖:《现代性的岐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64]许纪霖:《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65]杨雪冬:《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中国政府创新网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
    [66]杨雪冬:《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67]于宁志:《试析梁启超的国家理念》,《理论月刊》,2011年第5期。
    [68]张继才:《1903年美国之行与梁启超国家结构的转变》,《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3期。
    [69]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6期。
    [70]张兴成:《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文明国家——梁启超对现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华文文学》,2012年第1期。
    [71]张衍前:《近代国家观: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学刊》,1995年第5期。
    [72]张玉法:《从改造到动员:梁启超在政治运动中对国民态度的转变》,载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3]赵雅君:《宪政理想的执着追求者:论梁启超的宪政生涯和宪政思想》,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3年。
    [74]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台湾),1971年第1期。
    [75]张师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部逻辑》,《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76]张灏:《一个划时代的运动——再认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载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7]郑浩澜:《福泽谕吉与梁启超国民思想之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78]张朋园:《胡适与梁启超——两代知识分子的亲和与排拒》,《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湾),第十五期。
    [79]郑琼现:《西方宪政之人权观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歧变》,《岭南学刊》,2007年第1期。
    [80]郑云山:《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81]朱光磊:《探索与超越:对当代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初步认识》,www,zysy.org.cn/portal/zdl/wxd/03.htm。
    [82][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载中国社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史研究》,第4期。
    [83][美]G.萨托利:《“宪政”疏议》,载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84][美]刘广京:《晚清督抚权力问题商榷》,载《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6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85][日]狭间直树:《梁启超和日本》,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网站http://www.iahs.fudan.edu.cn/cn/historvforum.asp?action=page&class id=31&type id=l &id=39。
    [1]Andrew Nathan, "Liang Qichao and the Chinese Democratic Tradition," in Chinese Democrac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45-66.
    [2]C. J. Friedrich, Constitutional Reason of State, Brown University Press,1957.
    [3]Chang Hao, Liang Ch'i-cha'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4]Charlotl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David G. Ritchle, Darwinism and Politics, London:Swan Sonnenschein & CO.,1890.
    [6]Francis Fukuyama, "Liberalism versus State-building," Journal of Democracy,2007(3).
    [7]Isaiah Berlin,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8]James R. Pusey, China and Charles Darwi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9]John Dw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 Chicago,1946.
    [10]Jung-pang Lo, K'ang-Yu-wei:A Biography and a symposium, Tucson,1967.
    [11]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New York: Bodminster Press,1968.
    [12]Michael Gasster,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The Birth of Modern Radicalism,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13]Michael Gasster, China's Struggle to Modernize,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72.
    [14]P'eng-yuan Cha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lites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Journal of Asia Studies,37:2(February 1978), pp.295-313.
    [15]Philip G.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16]Prasenjit Duara,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Campaigns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0:1, pp.67-83.
    [17]Ramon Myers and Thomas A. Metzger, "Sinological Shadow:The State of Field of Modern China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Quarterly,3:2, pp.87-114.
    [18]. Rebecca E. Karl, Staging the World: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19]Richard Hofstadter, 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 Beacon:Beacon Press,1944
    [20]Skinner Quentin,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1]Robert Bellah, et al., Habits of the Heart: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22]Steven Lukes, Individualism, London:Haper & Row Publishers,1979.
    [23]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4]Tokihiko Mori, "Liang Qichao and Western Modernity:An Analysis of His Translation of the Term'Political Economy',"in Joshua A. Fogel, ed., The Role of Japan in Liang Qichao's Introduction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China, pp.15-39.
    [25]Vera Schwarcz,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of 1919,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26]Yoshihiro Ishikawa, "Liang Qichao, the Field of Geography in Meiji Japan, and Geographical Determinism," in Joshua A. Fogel, ed., The Role of Japan in Liang Qichao s Introduction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China,1981, pp.156-176.
    [27]Gillbert Rozmau,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Nww York; The Free Press,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