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误读:1950至1970年代《人民日报》话语中的美国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冷战时期的1950至1970年代,《人民日报》通过报纸的涉美新闻报道,建构并塑造起一种关于美国的“刻板形象”(Stereotype)。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所建构的这种美国形象,体现了当时执政党和中国政府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态度与看法,其中所隐含的官方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也潜移默化的为国内公众所普遍接受,内化为其观察和审视中国与世界的一套政治价值观,这种政治价值观进而又成为影响国内民众政治实践和政治行为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力不容低估。本文主要研究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涉美报道的主要内容及其所建构的美国形象,并透视其中的宣传机制、宣传内容、宣传技巧与宣传效果。
     第一章主要介绍《人民日报》的媒体功能定位、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以及1950至1970年代《人民日报》涉美报道的国内外政治背景。
     第二章讨论《人民日报》话语对美国外交形象的塑造,主要涉及《人民日报》如何将美国扶植西德和日本的政策建构为美国复活两国的军国主义,以及报纸对战后美国推行的非殖民化政策的误读。
     第三章讨论《人民日报》话语中的美国国内政治,内容主要涉及《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政党选举制度、美国宪法、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及美国政府对美国共产党的态度的解读,并讨论这种解读背后所折射出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
     第四章分三节探讨《人民日报》对美国经济与社会福利的批判,以及这种批判所反映出的中共的经济政策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内容主要涉及《人民日报》话语中的美国文化与社会生活领域的诸多层面。
     第六章对《人民日报》美国形象建构中的误读原因作出分析,并对该报涉美报道的宣传技巧和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指出《人民日报》涉美报道宣传对国内民众的思想、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以及报纸的宣传对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1950's to1970's, the discourse of the People's Daily constructed an American stereotype, which reflected the CPC's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as well as its political ideology. The ideology conveyed in the Daily's American stereotype was indoctrinated into the mi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refore enormously affected their political behaviours in turn, h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PC organ's propaganda.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contents, the methods, the impact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Daily's propaganda amidst its con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stereotype.
     Chapter1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the People's Daily as the organ of the CPC, unveils the Party's political ideology and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Daily's propaganda was conducted between1950's to1970's. Chapter2centers on the diplomatic image shaped by the Daily's dis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this image shaping, the U.S.'Germany and Japan policy was rendered into U.S. fostering militarism of both the ex-fascist countries. Besides, the U.S.' anti-colonialism was misinterpreted by the Daily. Chapter3discusses American domestic politics narrated in the Daily's discourse, i.e. the election and party system,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persecution of the C.P.U.S.A. Such narrations are imbued with the CPC's political ideology. Chapter4reveals how the Daily surveyed the U.S. economy and its social welfare. This survey reflects the CPC's economic orientation then, which exerted a far-reaching impact over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apter5illustrates the Ame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scope of the People's Daily. Chapter6explains how the misinterpretations came into being amidst the process of the Daily's constrction of the American stereotype, illustrates the Daily's propaganda methods and demonstrates the impacts the Daily's American stereotype exerted on the minds and behaviours of the Chinese public as well as the Chinese society.
引文
①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8-341,349页。
    ② 关于什么是政治社会化,不同学者的理解不尽相同。陈秉公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指“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为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参见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张昆将政治社会化理解为“政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传播与创新主流政治文化以培养政治人的过程”。参见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笔者认同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所传播的内容不仅包含政治文化,也包含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及其政治价值观。
    ③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④ 所谓刻板形象,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但事实上,该事物可能与人所持有的这种固定印 象相去甚远,此时这种刻板形象便发生失真和扭曲。刻板形象具有突出的消极作用,表现为它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尤其不能正确反映持续变化中的现实,从而进一步导致不利于人的社会适应的严重后果,因为从刻板开象到偏见再到歧视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参见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年,第257-258页。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① 这种状况已得到现有研究的证实。参见李黎:《冷战中中国媒体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核心(1949-1988)))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8-341,349页。
    ② 列宁:《怎么办?》,《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7页。转引自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③ 列宁:《从何着手?》,《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8页。
    ④ 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页。转引自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⑤ 列宁:《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538页。
    ①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工作人员的谈话》,《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49页。
    ② 毛泽东:《要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216页。
    ③ 毛泽东:《宣传勤俭建国,提倡艰苦朴素》,《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83-184页。
    ④ 毛泽东:《勿擅自向外表示态度》,《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62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五i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44页。
    ⑥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⑦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⑧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
    ①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51页。
    ②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进行非常激烈的角斗表明美帝国主义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全世界人民的反美斗争和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促使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人民日报》,1970年11月7日第6版。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8页。
    ②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39-140页。
    ③ 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2-343页。
    ④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29页。
    ⑤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138页。
    ⑥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5页。
    ⑦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⑧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⑨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5页。
    ②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1-123页。
    ③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3页。
    ④ 俞明:《(南京条约>与香港百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61页。
    ⑤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7页。
    ⑥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⑦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8页。
    ⑧ 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92页。
    ② 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可参见《一个美国律师看西方“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7年8月14日第7版和《我所知道的美国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人民日报》1957年9月26日第5版。
    ①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67页。
    ② Arthur Schlesinger:Dynamics of World Power, Vol. Ⅱp.191转引自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③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④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1页。
    ⑤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48页。
    ⑥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89-102页。
    ①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② 刘靖华:《20世纪的国际政治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1、29页。
    ③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89-102页。
    ④ 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三联书店,1974年,第300-301页。转引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⑤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11、328-329页。
    ①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62-264页。
    ②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16-417页。
    ③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7-278页。
    ④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76-477页。
    ⑤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97页。
    ⑥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5页。
    ⑦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71-672页。
    ⑧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7页。
    ① Peter Massing, Politische Bildung, in Anderson\Woyke et al, Handwoerterbuch des politischen System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Leske+Budrich, Opladen,1993, pp.436-439转引自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4-245页。
    ②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5-246页。
    ① 即1952年5月26日生效的“一般性条约”。该条约由美英法同西德签订,规定了恢复联邦德国的主权,三大国军队继续留驻西德,西德加入欧洲防务集团等内容。参见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②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发表告德国人民书号召全德人民坚决争取国家和平统一反对阿登纳签订军国主义的<一般条约>》,《人民日报》,1952年4月26日第4版。
    ③ 《这就是德国军国主义者的供状》,《人民日报》,1955年3月7日第4版。
    ④ 《扩建西德空军有功 纳粹将领获美国勋章》,《人民日报》,1961年11月20日第3版。
    ⑤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巴黎集会把西德拉进北大西洋侵略集团》,《人民日报》,1955年5月11日第4版。
    ① 《西德军国主义者要开始了……》,《人民日报》,1955年5月8日第4版。
    ②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③ 《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加紧复活军国主义西德“国防军”公然要求原子武装美国将军竟要西德建造“进攻”性武器》,《人民日报》,1960年8月30日第6版。
    ④ 《在美国支持下复活军国主义阿登纳叫嚷加紧核武装要求北大西洋集团成为“第四核打击力量”》,《人民日报》,1960年11月3日第6版。
    ⑤ 《反对美国变日本为战争策源地》,《人民日报》,1960年2月16日第6版。
    ⑥ 《“冷战”骑士得到了知音的赏识阿登纳在美国叫嚣不已力图阻挠西柏林问题的解决》,《人民日报》,1960年3月23日第6版。
    ⑦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⑧ 《“冷战”骑士得到了知音的赏识阿登纳在美国叫嚣不已力图阻挠西柏林问题的解决》,《人民日报》,1960年3月23日第6版。
    ⑨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① 《大选前夕看西德政局动向》,《人民日报》,1961年9月16日第6版。
    ②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①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②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①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②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③ 《美国在西欧扩大导弹基地 加强西德军火工业扶植西德军国主义》,《人民日报》,159年11月23日第6版。
    ④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② 希特勒的纳粹“国家社会主义”,便是既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又反对英美资本主义。参见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1页。
    ③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3页。
    ④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① 若论德国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与其说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垄断,不如说是德国封建保守的容克地主经济。容克地主贵族崇尚封建保守主义思想和强权政治文化。战后,在英美主导下,容克地主统治的基础被摧毁,西德农业很快实现了向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化,西德走上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道路,迅速产生了资本主义式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参见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2页。朱美:《德国的军国主义与美国扩张的异同》,《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③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④ 《在美国支持下复活军国主义阿登纳叫嚷加紧核武装要求北大西洋集团成为“第四核打击力量”》,《人民日报》,1960年11月3日第6版。
    ⑤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8页。
    ①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②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6页。
    ③ 《美国复活西德军国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人民日报》,1960年8月2日第6版。
    ④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⑤ 西方保守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民主、自由、权利、责任。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支持民主制。参见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⑥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3页。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
    ①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37页。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44-150页。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45页。
    ②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38页。
    ③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42页。
    ①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51-155页。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38页。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38页。
    ①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202页。
    ②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③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④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⑤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①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② 《西方资产阶级报刊评美国大选结果美国要加紧扩军备战对外侵略池田表示日本统治集团将继续追随美国》,《人民日报》,1960年11月11日第6版。
    ③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④ 《美日反动派加紧重新武装日本的罪恶活动大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被非法解除整肃侵华战犯多人于解除整肃后参与了重新武装日本的罪行》,《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⑤ 《在美国一心一意栽培下日本军国主义已死灰复燃》,《人民日报》,1960年1月17日第4版。
    ⑥ 《在美国扶植下复活军国主义 日本政府加紧扩军备战》,《人民日报》,1960年10月12日第5版。
    ⑦ 《美国企图非法解散盟国对日委员会基斯连科痛斥美国违反国际协定并谴责美国侵犯日本人民民主权利复活军国主义》,《人民日报》,1952年4月26日第4版。
    ⑧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① 《在美国一心一意栽培下日本军国主义已死灰复燃》,《人民日报》,1960年1月17日第4版。
    ②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③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④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① 《反对美国变日本为战争策源地》,《人民日报》,1960年2月16日第6版。
    ②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③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④ 《反对美国变日本为战争策源地》,《人民日报》,1960年2月16日第6版。
    ⑤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⑥ 《反对美国变日本为战争策源地》,《人民日报》,1960年2月16日第6版。
    ①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②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③ 《美国企图非法解散盟国对日委员会 基斯连科痛斥美国违反国际协定 并谴责美国侵犯日本人民民主权利复活军国主义》,《人民日报》,1952年4月26日第4版。
    ④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⑤ 《美国企图非法解散盟国对日委员会 基斯连科痛斥美国违反国际协定 并谴责美国侵犯日本人民民主权利复活军国主义》,《人民日报》,1952年4月26日第4版。
    ⑥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① 《在美国一心一意栽培下 日本军国主义已死灰复燃》,《人民日报》,1960年1月17日第4版。
    ②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③ 新闻传播学认为:“唤起恐惧是试图使人确信某事最自然的方式之一”。大众媒介在宣传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唤起对象的恐惧,有助于其改变对象的思想和态度,进而引起对象行为的改变。参见池田德真著,朴世俣译:《宣传战史》,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①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②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③ 《在美国扶植下复活军国主义日本政府加紧扩军备战》,《人民日报》,1960年10月12日第5版。
    ④ 《评美国总统咨文》,《人民日报》,1972年1月30日第1版。
    ①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55页。
    ② 隐匿事实是一种常见的歪曲真相的手法。英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布莱斯曾指出,隐匿事实比捏造事实更糟糕。参见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8页。
    ①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61页。
    ②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1页。
    ③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①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② 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61页。
    ③ 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52页。
    ① 《日本军国主义正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人民日报》,1961年8月31日第7版。
    ① 所谓“加以恶名”,即“给一种观点或事物贴上一个坏标签,以使人们不加验证的拒绝和谴责该观点或事物”,它是政治宣传中常见的做法。参见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② “非殖民化”一词的含义,既包括殖民地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也包括殖民体系瓦解、殖民宗主国撤退的历史进程。参见张莉清:《纳米比亚非殖民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理论月刊》2010年第11期。
    ③ 孙建党:《浅论美国外交传统中的非殖民化思想》,《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④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34-194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337页。
    ⑤ 孙建党:《美国在英属东南亚殖民地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及其作用》,《东南业研究》2005年第1期。
    ① 孙建党:《浅论美国外交传统中的非殖民化思想》,《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② 孙建党:《美国在战后东南亚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③ 孙建党:《美国在战后东南亚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④ 孙建党:《美国在英属东南亚殖民地非殖民化进程中的政策及其作用》,《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
    ⑤ 孙建党:《美国在战后东南亚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⑥ 孙建党:《从“委任统治”到“非殖民化”——美国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变化》,《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
    ①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② 刘姝:《二战后美国对法属北非政策及动因分析》,《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③ 孙建党:《从“委任统治”到“非殖民化”——美国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变化》,《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
    ④ 第四点计划类似于马歇尔计划,其援助对象主要针对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⑤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85-186页。
    ⑥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85页。
    ⑦ 王丽:《和平队的创建与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⑧ 《揭穿美国殖民主义的伪装》,《人民日报》,1955年4月16日,第4版。
    ⑨ 《美国是殖民主义的最后堡垒》,《人民日报》,1955年5月22日,第4版。
    ① 《美国殖民主义者惊慌了》,《人民日报》,1955年5月21日,第4版。
    ②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③ 《联大全会讨论给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 苏联代表谴责美国是殖民主义主要支柱》,《人民日报》,1960年12月10日,第7版。
    ④ 《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号角》,《人民日报》,1961年4月16日,第4版。
    ⑤ 《反抗侵略,和平共处》,《人民日报》,1955年4月4日,第1版。
    ⑥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 谴责美国和朴正熙集团拼凑“韩美联合司令部”》,《人民日报》,1978年11月11日,第6版。
    ⑦ 《南朝鲜统一革命党中央发表呼吁书 南朝鲜人民行动起来反对朴正熙独裁集团 朝鲜《劳动新闻》强调美国军队必须立即从南朝鲜撤走》,《人民日报》,1977年7月14日,第5版。
    ⑧ 《菲律宾人民要求结束美国殖民者在菲律宾的特权地位》,《人民日报》,1956年3月31日,第4版。
    ⑨ 《揭穿美国殖民主义的伪装》,《人民日报》,1955年4月16日,第4版。
    ⑩ 《美国对非洲的殖民扩张》,《人民日报》,1957年3月23日,第6版。
    ①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② 《美国对北非的扩张》,《人民日报》,1957年9月5日,第7版。
    ③ 《美国支持谁的愿望》,《人民日报》,1955年11月1日,第4版。
    ④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⑤ 《美国向非洲侵略扩张的号角》,《人民日报》,1957年4月11日,第6版。
    ⑥ 《美国殖民主义者惊慌了》,《人民日报》,1955年5月21日,第4版。
    ⑦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⑧ 《非洲人民要警惕美国新殖民主义者肯尼迪政府对非洲较其前任更危险非洲国家民族主义组织驻开罗办事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1961年3月23日,第6版。
    ⑨ 《美国新殖民主义者手法恶毒向年青的非洲国家大举渗入加纳报刊揭露美国“和平队”的阴险面目》,《人民日报》,1962年12月22日,第4版。
    ① 《“加纳时报”揭穿肯尼迪“和平队”的卑鄙目的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把戏骗不了人“多哥真理报”说肯尼迪在非洲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人民日报》,1961年4月30日,第3版。
    ② 《美国“和平队”是新殖民主义的工具亚非公众揭开美国精心制作的画皮》,《人民日报》,1961年5月18日,第6版。
    ③ 《美国“和平队”是要使非洲“美国化”“喀麦隆之声”谴责美国殖民侵略的新花招》,《人民日报》,1961年7月20日,第6版。
    ④ 《苏联代表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发言揭露美国“和平队”的殖民阴谋美国代表竟要求利用联合国招牌推行美国“和平队”计划》,《人民日报》,1961年8月1日,第6版。
    ⑤ 《美国“和平队”是要使非洲“美国化”“喀麦隆之声”谴责美国殖民侵略的新花招》,《人民日报》,1961年7月20日,第6版。
    ⑥ 《<德里时代>周报评论美国“和平队”橄榄枝遮不住间谍外套美国正加紧把这种特务分子派到亚非地区》,《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2日,第6版。
    ⑦ 《美国“和平队”危害各国利益索马里周刊要求赶走美国“和平队”》,《人民日报》,1962年9月1日,第4版。
    ⑧ 《美国“和平队”人员大批出笼将再派一千多名去亚非拉美国家从事侵略活动》,《人民日报》,1962年9月1日,第4版。
    ⑨ 《摩洛哥报纸谴责美国“和平队”》,《人民日报》,1963年10月17日,第4版。
    ① 《美国“和平队”是新殖民主义的工具 坦刊揭露美“和平队”成员是间谍和冒险家》,《人民日报》,1965年1月26日,第4版。
    ② 《美国的“和平队”是什么货色》,《人民日报》,1971年6月10日,第6版。
    ③ 《腊斯克在国会就新的“援”外法案作证时表明美国要通过“援助”加强对外侵略政策》,《人民日报》,1961年6月4日,第4版。
    ④ 《(德里时代>周报评论美国“和平队”橄榄枝遮不住间谍外套 美国正加紧把这种特务分子派到亚非地区》,《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2日,第6版。
    ⑤ 《肯尼迪向国会提出的农业问题咨文表明美国要利用“剩余”农产品为侵略服务将采取措施进一步牺牲中小农以满足大农场的利益》,《人民日报》,1962年2月4日,第3版。
    ⑥ 《生产“过剩”危机严重广大农村处于困境 约翰逊承认美国农业痼疾难治》,《人民日报》,1964年2月11日,第3版。
    ⑦ 《印报报道美国给印度的“援助”“剩余”粮食占美“援”大半》,《人民日报》,1962年2月23日,第4版。
    ⑧ 《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号角》,《人民日报》,1961年4月16日,第4版。
    ⑨ 《美国是殖民主义的最后堡垒》,《人民日报》,1955年5月22日,第4版。
    ⑩ 《美国新殖民主义工具“亚洲开发银行”明年开张苏联代表团一面说无意入股一面又表示愿意合作》,《人民日报》,1965年12月5日,第3版。
    11 《美国是殖民主义的最后堡垒》,《人民日报》,1955年5月22日,第4版。
    ① 《美国新殖民主义对非洲的传教侵略》,《人民日报》,1965年8月6日,第5版。
    ① 《美国新殖民主义对非洲的传教侵略》,《人民日报》,1965年8月6日,第5版。
    ② 《非洲人民要警惕美国新殖民主义者肯尼迪政府对非洲较其前任更危险非洲国家民族主义组织驻开罗办事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1961年3月23日,第6版。
    ③ 《美国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人民日报》,1974年5月15日,第6版。
    ④ 《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号角》,《人民日报》,1961年4月16日,第4版。
    ① 《揭穿美国殖民主义的伪装》,《人民日报》,1955年4月16日,第4版。
    ② 《美国是殖民主义的最后堡垒》,《人民日报》,1955年5月22日,第4版。
    ③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④ 《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橱窗”》,《人民日报》,1968年5月8日,第6版。
    ⑤ 《非洲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人民日报》,1955年4月23日,第3版。
    ⑥ 《美国对北非的扩张》,《人民日报》,1957年9月5日,第7版。
    ⑦ 《美国在非洲的扩张》,《人民日报》,1957年3月7日,第6版。
    ⑧ 《美国新殖民主义威胁着非洲人民》,《人民日报》,1960年12月3日,第6版。
    ⑨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①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② 《美国殖民主义者惊慌了》,《人民日报》,1955年5月21日,第4版。
    ③ 《美国是最贪婪的殖民主义者》,《人民日报》,1956年12月5日,第6版。
    ④ 参见[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340页。
    ⑤ 1948年,印尼哈达政府以该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为由,镇压了茉莉芬地区的共产党,是为“茉莉芬事件”。参见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①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34页。
    ②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20-323页。
    ③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④ 参见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45页。
    ①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文化外交》,《学海》2009年第3期。
    ②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37-438页。
    ①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文化外交》,《学海》2009年第3期。
    ③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④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⑤ 张维桃:《浅析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的新方式——和平队》,《传承》2009年第11期。
    ⑥ Gerald T. Rice, The Bold Experiment:JFK's Peace Corps, 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5转引自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 《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19日。转引自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文化外交》,《学海》2009年第3期。
    ③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④ 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⑤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36-437页。
    ⑥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①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66-267页。
    ② 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30页。
    ③ 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①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7页。
    ①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②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进行非常激烈的角斗表明 美帝国主义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全世界人民的反美斗争和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促使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人民日报》,1970年11月7日第6版。
    ③ 《美国共和党为什么惨败》,《人民日报》,1958年11月7日第7版。
    ④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进行非常激烈的角斗表明美帝国主义内外交困危机重重 全世界人民的反美斗争和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促使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人民日报》,1970年11月7日第6版。
    ⑤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①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② 《关于美国的选举》,《人民日报》,1956年11月9日第4版。
    ③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④ 《关于美国的选举》,《人民日报》,1956年11月9日第4版。
    ⑤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⑥ 《美国“民主”——资本家的私有物》,《人民日报》,1962年3月23日第4版。
    ⑦ 《关于美国的选举》,《人民日报》,1956年11月9日第4版。
    ⑧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⑨ 《美国总统选举杂谈》,《人民日报》,1956年8月27日第6版。
    ⑩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① 《美国选举的黑幕》,《人民日报》,1956年10月31日第6版。
    ② 《美国竞选丑态多两套班子一路货尼克松肯尼迪相互攻击一致鼓吹加强“实力”推行侵略政策 美联社说美国选民对任何一个候选人都“大大缺乏热心”》,《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9日第6版。
    ③ 《美国大选丑闻多》,《人民日报》,1960年11月9日第6版。
    ④ 《美国竞选丑态多 两套班子一路货 尼克松肯尼迪相互攻击一致鼓吹加强“实力”推行侵略政策美联社说美国选民对任何一个候选人都“大大缺乏热心”》,《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9日第6版。
    ⑤ 《我所见到的美国(上)》,《人民日报》,1956年9月7日第6版。
    ⑥ 《美国两党竞选闹剧》,《人民日报》,1958年11月3日第5版。
    ⑦ 《美国“民主”--资本家的私有物》,《人民日报》,1962年3月23日第4版。
    ⑧ 《美国大选丑闻多》,《人民日报》,1960年11月9日第6版。
    ①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② 《美国“民主”——资本家的私有物》,《人民日报》,1962年3月23日第4版。
    ③ 《谁控制着美国的外交政策?》,《人民日报》,1956年9月3日第6版。
    ④ 《美国的总统选举年》,《人民日报》,1963年3月11日第4版。
    ⑤ 《美国竞选丑态多 两套班子一路货 尼克松肯尼迪相互攻击一致鼓吹加强“实力”推行侵略政策 美联社说美国选民对任何一个候选人都“大大缺乏热心”》,《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9日第6版。
    ⑥ 所谓意见领袖,是指那些在信息传播与人际互动过程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活动能力的人,他们或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拥有渊博的学识,享有较高的权威和社会地位。意见领袖多为牧师、社会领导人、知识分子和各个方面的积极分子等。意见领袖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对大众媒介所传信息的阐释及其进一步传播,强化大众媒介的影响。通过他们的“二传手”的作用,使得更多的鼓动对象接收大众媒介的影响。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9-381页。
    ⑦ 《我所知道的美国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人民日报》,1957年9月29日第6版。
    ⑧ 《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人民日报》,1976年5月10日第5版。
    ⑨ 《看美国竞选的闹剧》,《人民日报》,1964年9月3日第5版。
    ⑩ 《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人民日报》,1976年5月10日第5版。
    11 《美国共和党为什么惨败》,《人民日报》,1958年11月7日第7版。
    ①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进行非常激烈的角斗表明 美帝国主义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全世界人民的反美斗争和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促使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人民日报》,1970年11月7日第6版。
    ② 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③ 关于美国的“阶级开放社会”,可参见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36-137页。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4页。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④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5页。
    ①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②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日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③ 所谓“有限的”,是指将民众参与限定为每隔数年举行一次的投票选举行为中。“间接的”则指不允许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只允许其选择自己的代表来实现统治和治理。参见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④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⑤ 关于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参见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2页。
    ① 《从选举看美国的“民主制度”》,《人民口报》,1952年3月11日第4版。
    ②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18-219页。
    ③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匕),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18-219页,第217页。
    ④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7-208页。
    ⑤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7-208页,第209页。
    ①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49-255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页。
    ① 过分概括指人们从个别事件中概括总体的倾向。在政治宣传中,常可见到以个别事例推销观点的方法,就是对这种心理倾向的利用。参见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②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③ 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公众参与率,参见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①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②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154页。
    ③ 关于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第四章有专节讨论,兹不赘言。
    ④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①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8-59,108页。
    ②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9-220页。
    ③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④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61页。
    ⑤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斯·麦迪逊和约翰·杰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4-51页。
    ⑥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①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5-57页。
    ②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③ 对于宪法默认奴隶制,有学者认为,美国革命时期,政治人物无分南北,对奴隶制基本都持否定态度,视之为“不得以之恶”,虽容忍,但并不为之辩护。美国宪法自始至终没有“奴隶”一词,本身就表明制宪者耻于提及它,因为奴隶制与美国革命立国之精神完全不符。同时,制宪者还在宪法中规定,奴隶进口必须在二十年后结束,表明他们希望奴隶制在南方能像在北方一样自然消亡,故而暂时搁置争议,存而不论。参见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3-44页。
    ④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0页。
    ⑤ 关于黑人民权运动,将在下节作专门讨论。
    ①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2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4-195页。
    ③ 有色人种协进会成立于1909年,是由少数黑人和白人建立的温和民权组织,成员主要是黑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白人上中产阶级分子。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4页。
    ④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3-706页。
    ⑤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9-160页。
    ⑥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4页。
    ①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0页。
    ②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③ 庄锡昌:《20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
    ④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3-204页。
    ⑤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⑥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23-727页。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5页。
    ①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4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6页。
    ③ 庄锡昌:(20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
    ④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①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美国黑人在美帝心脏打击全球人民的头号敌人我和大全总青联妇联负责人发表谈话坚决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人民日报》,1965年8月19日第1版。
    ② 《美国黑人必将彻底解放》,《人民日报》,1969年10月14日第6版。
    ③ 《标志广大黑人群众加速觉醒显示被压迫人民的强大力量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沉重打击美帝》,《人民日报》,1968年4月17日第4版。
    ④ 《阿拉伯朋友赞扬毛主席声明鼓舞世界人民进行反帝斗争毛主席声明照亮美国黑人斗争的道路 苏修领导集团鼓吹“和平道路”暴露它同反动派合作的叛徒面目》,《人民日报》,1968年4月20日第5版。
    ⑤ 《美国黑人斗争正在冲破“非暴力主义”的束缚走上以革命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的道路》,《人民日报》,1966年7月17日第5版。
    ⑥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美国黑人在美帝心脏打击全球人民的头号敌人我和大全总青联妇联负责人发表谈话坚决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人民日报》,1965年8月19日第1版。
    ⑦ 《阿《人民之声报》热烈欢呼美国黑人奋起武装抗暴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灭种族奴役》,《人民日报》,1968年4月10日第5版。
    ⑧ 《美国先进的黑人在斗争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毛主席著作指导思想和行动 美进步劳工党和一些进步黑人奋起反击垄断资产阶级反动谬论》,《人民日报》,1969年3月10日第6版。
    ⑨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 年8月8日第5版。
    ① 《标志广大黑人群众加速觉醒显示被压迫人民的强大力量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沉重打击美帝》,《人民日报》,1968年4月17日第4版。
    ②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 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年8月8日第5版。
    ③ 《标志广大黑人群众加速觉醒显示被压迫人民的强大力量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沉重打击美帝》,《人民日报》,1968年4月17日第4版。
    ④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美国黑人在美帝心脏打击全球人民的头号敌人我和大全总青联妇联负责人发表谈话坚决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人民日报》,1965年8月19日第1版。
    ⑤ 《标志广大黑人群众加速觉醒 显示被压迫人民的强大力量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沉重打击美帝》,《人民日报》,1968年4月17日第4版。
    ⑥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 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年8月8日第5版。
    ⑦ 《采取暴力手段反对武装军警的镇压美国黑人抗暴斗争迅猛发展》,
    ⑧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年8月8日第5版。
    ① 《阿拉伯朋友赞扬毛主席声明鼓舞世界人民进行反帝斗争毛主席声明照亮美国黑人斗争的道路苏修领导集团鼓吹“和平道路”暴露它同反动派合作的叛徒面目》,《人民日报》,1968年4月20日第5版。
    ② 《阿《人民之声报》热烈欢呼美国黑人奋起武装抗暴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灭种族奴役》,《人民日报》,1968年4月10日第5版。
    ③ 《“我们现在就要自由”“我们必将获胜”美国二十多万黑人在华盛顿大示威肯尼迪一面布置上万军警进行镇压威胁,一面装出“同情”黑人运动的伪善面孔》,《人民日报》,1963年8月30日第1版。
    ④ 《“我们现在就要自由”“我们必将获胜”美国二十多万黑人在华盛顿大示威肯尼迪一面布置上万军警进行镇压威胁,一面装出“同情”黑人运动的伪善面孔》,《人民日报》,1963年8月30日第1版。
    ① 《“我们现在就要自由”“我们必将获胜”美国二十多万黑人在华盛顿大示威肯尼迪一面布置上万军警进行镇压威胁,一面装出“同情”黑人运动的伪善面孔》,《人民日报》,1963年8月30日第1版。
    ② 《美国黑人斗争是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威胁在北京的美国朋友柯弗兰的讲话》,《人民日报》,1963年8月13日第4版。
    ③ 《欺骗和镇压遏止不了美国黑人的斗争》,《人民日报》,1964年7月9日第4版。
    ④ 《欺骗和镇压遏止不了美国黑人的斗争》,《人民日报》,1964年7月9日第4版。
    ⑤ 《采取暴力手段反对武装军警的镇压美国黑人抗暴斗争迅猛发展》,《人民日报》,1964年7月9日第4版。
    ① 《开始深入群众唾弃非暴力主义坚持武装抗暴美国黑人知识青年在新觉醒中》,《人民日报》,1967年11月23日第5版。
    ②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美国黑人在美帝心脏打击全球人民的头号敌人我和大全总青联妇联负责人发表谈话坚决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人民日报》,1965年8月19日第1版。
    ③ 《采取暴力手段反对武装军警的镇压美国黑人抗暴斗争迅猛发展》,《人民日报》,1964年7月9日第4版。
    ④ 《标志广大黑人群众加速觉醒显示被压迫人民的强大力量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沉重打击美帝》,《人民日报》,1968年4月17日第4版。
    ⑤ 《一本并未追根究底的美国黑人家史》,《人民日报》,1977年5月15日第6版。
    ⑥ 《美国少数民族反迫害斗争日益发展》,《人民日报》,1977年1月15日第6版。
    ⑦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页。
    ①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12页。
    ②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③ 《人民日报》曾在1965年8月20日发表题为《罗伯特·威廉说美国黑人深信毛主席声明指出的真理美国黑人斗争正沿着真正革命道路逐步高涨洛杉矶黑人不顾镇压诱骗继续坚持抗暴斗争》一文,旨在借美国黑人领袖之口证明其“阶级革命”说的正确性。
    ④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3-194页。
    ⑤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年8月8日第5版。
    ⑥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1页。
    ①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2-163页。
    ②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3-714页。
    ③ 《标志广大黑人群众加速觉醒 显示被压迫人民的强大力量 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沉重打击美帝》,《人民日报》,1968年4月17日第4版。
    ④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0页。
    ⑤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 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 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年8月8日第5版。
    ①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4-206页。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5-719页。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4-375页。
    ② 《美国黑人斗争是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威胁在北京的美国朋友柯弗兰的讲话》,《人民日报》,1963年8月13日第4版。
    ③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12页。
    ④ 《开始深入群众唾弃非暴力主义坚持武装抗暴美国黑人知识青年在新觉醒中》,《人民日报》,1967年11月23日第5版。
    ④ 《打碎“非暴力主义”枷锁用革命暴力反抗反革命暴力毛泽东思想照亮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1967年8月8日第5版。
    ① 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43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4页。
    ③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4页,第207页。
    ④ 《“我们现在就要自由”“我们必将获胜”美国二十多万黑人在华盛顿大示威肯尼迪一面布置上万军警进行镇压威胁,一面装出“同情”黑人运动的伪善面孔》,《人民日报》,1963年8月30日第1版。
    ⑤ 《美国反动派枪杀不了美国人民革命》,《人民日报》,1970年9月24日第5版。
    ⑥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⑦ 《评美国总统咨文》,《人民日报》,1972年1月30日第1版。
    ⑧ 《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周恩来总理的祝酒词》,《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第2版。
    ①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86-687页。
    ②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③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6页。
    ④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87-688页。
    ⑤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口第3版。
    ①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②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③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④ 《“麦卡伦法”——美国法西斯化法律之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5日第4版。
    ⑤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⑥ 《美国共产党反对“麦卡伦法”的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12日第5版。
    ⑦ 《美国联邦法院开始非法审讯美共伦敦群众示威抗议美当局蹂躏人权迫害美共》,《人民日报》,1962年12月13日第4版。
    ① 《“史密斯法”——美国法西斯化法律之一》,《人民日报》,1962年1月15日第4版。
    ② 《“麦卡伦法”——美国法西斯化法律之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5日第4版。
    ③ 《美国共产党反对“麦卡伦法”的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12日第5版。
    ① 《反对美国反动派迫害美国共产党的暴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② 《反对美国反动派迫害美国共产党的暴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① 《反对美国反动派迫害美国共产党的暴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② 《美国共产党反对“麦卡伦法”的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12日第5版。
    ③ 《反对美国反动派迫害美国共产党的暴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④ 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01页。
    ① 关于美国工人群众为何不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可参见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39-152页。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35-139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6-147页。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34-135页。
    ③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47-148页。
    ④ 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2页。
    ⑤ 当时许多盖洛普民意测验都印证了当年美国人的这种社会心态。参见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0页。
    ⑥ 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336页。
    ⑦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3页。
    ① 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03-104页。
    ②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3-134页。
    ③ 《美国联邦法院开始非法审讯美共 伦敦群众示威抗议美当局蹂躏人权迫害美共》,《人民日报》,1962年12月13日第4版。
    ④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8-349页。
    ⑤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04页。
    ① 《美国宪法的欺骗性》,《人民日报》,1954年8月1日第3版。
    ①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总的经济波动中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性和不断重复性。经典意义上的经济周期则是指工业经济运行周期所引致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出以衰退和增长交替为特征的规律性循环往复。社会经济运行呈现出波动性,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言,第1页。
    ② 孙执中:《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③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④ 孙执中:《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⑤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⑥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5-136页。
    ①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5-57页。
    ② 指财政赤字增长和利率降低。
    ③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7-61页。
    ④ 萧条是指衰退停止后,经济运行仍处于谷底难以回升的状态。
    ⑤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67页。
    ⑥ 《美国经济前途暗淡美国报刊承认经济危机周期越来越短,下届总统难以收拾生产过剩和国际收支危机的“两难局面”》,《人民日报》,1961年1月10日第7版。《痼疾缠身难逃厄运制度腐朽寿命不长美国面临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人民日报》,1957年12月31日第6版。
    ⑦ 《美国经济情况不妙“禁运,,开始瓦解了》,1956年6月7日第4版。
    ① 《1957年的美国经济》,《人民日报》,1960年6月30日第5版。
    ② 《不仅是一次衰退 而且是持久下降美国经济面临战后最大危机著名经济学家佩洛指出》,《人民日报》,1958年2月9日第7版。
    ③ 《美国“经济恢复”是怎么一回事?》,《人民日报》,1959年7月24日第5版。
    ④ 《美国已开始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民日报》,1958年5月31日第6版。
    ⑤ 《美国经济危机过去了吗?》,《人民日报》,1959年4月21日第5版。
    ⑥ 《美国大城市一片凋零景象 工厂关门司空见惯失业工人流浪街头》,《人民日报》,1958年5月14日第6版。
    ⑦ 《痼疾缠身难逃厄运制度腐朽寿命不长美国面临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人民日报》,1960年6月30日第5版。
    ⑧ 《美国经济危机的信号又响了》,《人民日报》,1960年8月18日第5版。
    ⑨ 《美国新的经济危机正在扩大发展》,《人民日报》,1960年12月17日第6版。
    ⑩ 《美国经济前途暗淡美国报刊承认经济危机周期越来越短,下届总统难以收拾生产过剩和国际收支危机的“两难局面”》,《人民日报》,1961年1月10日第7版。
    11 《股票跌价投资缓慢失业严重 美国经济面临新的“衰退”危险》,《人民日报》,1962年6月10日第4版。
    12 《工业生产呆滞失业情况严重 财政赤字巨大黄金储备下降美国经济在动荡不安中度过一九六二年刺激经济缺乏有效办法展望前景没有多大希望》,《人民日报》,1960年11月14日第6版。13 《凶多吉少——一九六三年的美国经济展望》,《人民日报》,1963年1月13日第4版。14 《美国经济情况的破绽愈来愈多一次新危机的条件正逐渐成熟》,《人民日报》,1965年1月11日第5版。
    15 《美帝国主义经济急剧恶化危机重重财政收支连年赤字,通货膨胀加剧,物价直线上升,美元地位江河日下尼克松政府在国内加紧向人民的进攻.正在促使美国人民的斗争迅速高涨》,《人民日报》,1969年12月28日第5版。
    ①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状况普遍不妙帝国主义制度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加速走向坟墓》,《人民日报》,1969年9月23日第5版。
    ② 《澳共(马列)(先锋报)评美国“新的经济政策”美帝国主义正在走下坡路指出美国企图向别国转嫁危机,加深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危机》,《人民日报》,1971年9月4日第5版。
    ③ 《尼克松“新的经济政策”挽救不了美国经济危机》,《人民日报》,1971年9月21日第6版。
    ④ 《美国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人民日报》,1974年9月20日第6版。
    ⑤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益加深阶级矛盾不断加剧一年来美国和西欧国家工人斗争蓬勃发展》,《人民日报》,1974年12月24日第6版。
    ⑥ 《美国经济危机仍在深化》,《人民日报》,1975年6月10日第6版。
    ⑦ 《美国经济仍在危机中挣扎》,《人民日报》,1975年8月17日第6版。
    ⑧ 《美国经济困难重重》,《人民日报》,1976年9月30日第6版。
    ⑨ 《经济增长放慢外贸出现逆差失业人数激增物价继续上涨美国经济陷入停滞前景暗淡》,《人民日报》,1977年1月14日第6版。
    ⑩ 《步履蹒跚的美国经济》,《人民日报》,1978年2月14日第6版。
    ① 《美国“繁荣”的神话》,《人民日报》,1955年12月29日第4版。
    ② 《今年美国经济基础更不稳固工业生产指数略上升但经济活动不平衡垄断资本家利润激增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人民日报》,1956年12月31日第6版。
    ③ 《美国“经济恢复”是怎么一回事?》,《人民日报》,1959年7月24日第5版。
    ④ 《资本主义繁荣的真相——评乔治·米尼在劳联——产联紧急会议上关于美国经济状况的演讲》,《人民日报》,1958年3月22日第5版。
    ⑤ 《约翰逊“经济咨文”空谈“繁荣”,对美国经济衰退前景表露不安》,《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① 《美国经济危机的信号又响了》,《人民日报》,1960年8月18日第5版。
    ② 陈宝森,郑伟民,薛敬孝,蔡述理:《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64页。
    ③ 所谓重复,是指大众媒介为了使政治社会化对象接收某一观点和立场,而对某一内容进行多次重复性传播,以提高信息的刺激强度,加深政治社会化对象对该观点和立场的印象。参见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2页。
    ④ 《美国已开始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民日报》,1958年5月31日第6版。
    ⑤ 《1957年的美国经济》,《人民日报》,1957年12月31日第6版。
    ①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137页。
    ②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③ 《美国经济危机的信号又响了》,《人民日报》,1960年8月18日第5版。
    ④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4-76页。
    ⑤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9页。
    ⑥ 《股票跌价投资缓慢失业严重美国经济面临新的“衰退”危险》,《人民日报》,1962年6月10日第4版。
    ⑦ 《美国的财政赤字》,《人民日报》,1971年2月8日第6版。
    ① 《一定要赶上美国》,《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日第6版。
    ② 《东风压倒西风的一个标志我国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四十多亿斤 夏粮总产量达一千多亿斤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六十九》,《人民日报》,1958年7月23日第1版。
    ③ 《中国的小炼钢炉正在成长起来美国“工人周报”记者的报道》,《人民日报》,1959年9月11日第5版。
    ④ 《“人民资本主义”批判》,《人民日报》,1962年6月19日第5版。
    ① 《“人民资本主义”批判》,《人民日报》,1962年6月19日第5版。
    ② 《“人民资本主义”批判》,‘《人民日报》,1962年6月19日第5版。
    ① 《“人民资本主义”批判》,《人民日报》,1962年6月19日第5版。
    ② 《“人民资本主义”批判》,《人民日报》,1962年6月19日第5版。
    ③ 《华尔街——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人民日报》,1962年5月10日第5版。
    ④ 《一年多来的美国股票行情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1955年7月21日第4版。
    ① 《华尔街——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人民日报》,1962年5月10日第5版。
    ② 《美国的消费信贷——垄断资本家套在劳动人民身上的镣铐》,《人民日报》,1962年9月5日第4版。
    ③ 《要政治挂帅,不要“利润挂帅”》,《人民日报》,1969年4月21日第5版。
    ①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9页。
    ②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③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①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97-99页。
    ② 《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人民日报》,1961年11月24日第5版。
    ③ 《揭穿资产阶级“全民福利国家”的谎言》,《人民日报》,1962年2月17日第5版。
    ④ 《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人民日报》,1961年11月24日第5版。
    ① 《福利经济学的反动本质》,《人民日报》,1963年6月22日第5版。
    ② 《福利经济学的反动本质》,《人民日报》,1963年6月22日第5版。
    ③ 《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几个主要流派和特点》,《人民日报》,1962年7月17日第5版。
    ① 《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几个主要流派和特点》,《人民日报》,1962年7月17日第5版。
    ① 在现代美国,社会福利具有广泛含义,包括社会保障(老年、遗属、残疾、健康保险)、其他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等。参见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7页。
    ② 19世纪中期,私人慈善机构承担着帮助穷人的主要责任,至19世纪末,美国已建立起庞大的慈善机构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城市政治机器也承担起帮助穷人的部分责任。州和地方政府给穷人一些救济。到1930年,12个州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法,20个州给盲人某种帮助,45个州给予有未成年子女的母亲以帮助。到1935年,42个州有工人赔偿法。参见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9-610页。
    ③ 时任总统小罗斯福认为:社会对所有人的福利状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援助并非慈善问题,而是建立于文明社会中个人有权获得最低生活标准基础之上的正义问题。民主国家的存在应以公民的健康与福利为基础。政府必须竭尽全力救助失业人员,此举不是慈善行为,而是社会的责任。当时多数美国公众也开始接受这样的观点:即人民有权利从联邦政府获得公共收益或享受公共福利。参见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40-47页。
    ④ 《社会保障法》主要内容涉及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对儿童和未成年人的福利援助、以及增加对各州的公共卫生拨款。参见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0页。
    ①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46-47页。
    ②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0页。
    ③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④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⑤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77页。
    ⑥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5-127页。
    ⑦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5-127页。
    ⑧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⑨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⑩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4页。
    11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①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7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7-119页。
    ③ 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内容包括:1改革社会福利政策,变救济性福利为工作性福利,实施家庭援助计划;2通过提高失业工人的技能来创造寻找工作的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实施就业训练计划;3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推行职业安全和健康法;4实行分享税收政策,改革政府社会福利权力的划分;5精简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机构。参见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④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⑤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
    ⑥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2页。
    ①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②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2页。
    ③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④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36-137页。
    ⑤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60-61页。
    ① 《中共中央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反共暴行,支持美共正义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15日第1—-3版。
    ② 《首都著名法学家呼吁民主法律工作者支持正义,揭露美国反动派的残暴反共罪行,击退蹂躏基本人权的法西斯迫害》,《人民日报》,1962年1月18日第4版。
    ③ 《“福利国家”抑是战争国家——杜鲁门统治下的美国》,《人民日报》,1950年6月15日第5版。
    ④ 《首都著名法学家呼吁民主法律工作者支持正义,揭露美国反动派的残暴反共罪行,击退蹂躏基本人权的法西斯迫害》,《人民日报》,1962年1月18日第4版。
    ⑤ “福利国家”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国家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组织社会福利事务,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参见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⑥ “战争国家”是指:国家因战争而存在,国家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战争之中。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主义将国家发动和组织战争的功能推向顶峰,因此被称为是“战争国家”。参见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⑦ 史探径:《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载《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2期。
    ①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② 《约翰逊经不起胡佛驳》,《人民日报》,1964年2月11日第3版。
    ① 《约翰逊经不起胡佛一驳》,《人民日报》,1964年2月11日第3版。
    ②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36-137页。
    ③ 《揭穿资产阶级“全民福利国家”的谎言》,《人民日报》,1962年2月17日第5版。
    ④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⑤ 《失去的周末》,《人民日报》,1962年5月25日第6版。
    ⑥ 《中共中央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反共暴行,支持美共正义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15日第1—3版。
    ⑦ 《福利经济学的反动本质》,《人民日报》,1963年6月22日第5版。
    ① 《“福利国家”抑是战争国家——杜鲁门统治下的美国》,《人民日报》,1950年6月15日第5版。
    ②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4-615页。
    ③ 《“福利国家”抑是战争国家——杜鲁门统治下的美国》,《人民日报》,1950年6月15日第5版。
    ④ 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39页。
    ①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②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③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④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240-243页。
    ⑤ 《揭穿资产阶级“全民福利国家”的谎言》,《人民日报》,1962年2月17日第5版。
    ⑥ 国家保险型模式也称政府统包型保障模式,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和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强调国家负责,个人不承担直接义务。参见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83页。
    ①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83页。
    ②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72-73页。
    ③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72-73页。
    ④ 《美国广大老年人在经济危机中生活更为困难,南部地区劳动人民受到垄断资本转嫁危机的严重损害》,《人民日报》,1975年6月23日第6版。
    ⑤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4页。
    ⑥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47-251页。
    ① 《失去的周末》,《人民日报》,1962年5月25日第6版。
    ② 《肯尼迪的美国社会“剖面”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1963年5月8日第5版。
    ③ 《衰老》,《人民日报》,1962年2月16日第6版。
    ① 《“福利国家”抑是战争国家——杜鲁门统治下的美国》,《人民日报》,1950年6月15日第5版。
    ②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① 刘绪贻:《战后美国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76页。
    ② 《中共中央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反共暴行,支持美共正义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15日第1—3版。
    ③ 《衰老》,《人民日报》,1962年2月16日第6版。
    ④ 《刘长胜在声援美国共产党反迫害斗争的集会上演说》,《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4版。
    ⑤ 《“福利国家”抑是战争国家——杜鲁门统治下的美国》,《人民日报》,1950年6月15日第5版。
    ⑥ 《刘长胜在声援美国共产党反迫害斗争的集会上演说》,《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4版。
    ⑦ 《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各界人民集会,同声谴责肯尼迪政府反共暴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8日第1版。
    ⑧ 《全国妇女同世界妇女紧密团结起来,粉碎美国战争狂人的反共罪恶阴谋,全国妇联负责人和首都各界妇女集会支持美共反迫害斗争》,《人民日报》,1962年1月21日第4版。
    ⑨ 《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各界人民集会,同声谴责肯尼迪政府反共暴行》,《人民日报》,1962年1月18日第1版。
    ① 《新招牌,旧货色》,《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② 《美国总统的空头支票》,《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12 《越南(人民报>发表评论,尼克松国情咨文是空头支票》,《人民日报》,1971年1月27日第5版。
    ③ 《让尼克松的“仁政”见鬼去吧》,《人民日报》,1969年2月2日第5版。
    ④ 《美国广大老年人在经济危机中生活更为困难,南部地区劳动人民受到垄断资本转嫁危机的严重损害》,《人民日报》,1975年6月23日第6版。
    ① 《美国社会吃人 失业工人自杀》,《人民日报》,1958年4月9日第6版。
    ② 《腐朽资本主义制度造成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的严重困难,美国医疗费用上涨达历史最高峰,有些城市贫民区平均六千六百人只有一名医生,许多医院拒绝穷人看病》,《人民日报》,1969年9月29日第6版。
    ③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④ 《贫富悬殊日益尖锐 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美国劳动人民在垄断资本压榨下越来越贫困》,《人民日报》,1969年10月20日第6版。
    ⑤ 《贫富悬殊的“美国生活方式”》,《人民日报》,1959年8月1日第6版。
    ⑥ 《美国的天堂与地狱》,《人民日报》,1961年8月1日第6版。
    ⑦ 《贫富悬殊日益尖锐 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美国劳动人民在垄断资本压榨下越来越贫困》,《人民日报》,1969年10月20日第6版。
    ⑧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① 《贫富悬殊日益尖锐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美国劳动人民在垄断资本压榨下越来越贫困》,《人民日报》,1969年10月20日第6版。
    ② 《所谓美国工人幸福的神话》,《人民日报》,1957年9月7日第6版。
    ③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④ 《战后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生活状况》,1964年6月3日第5版。
    ⑤ 《美国的贫民窟》,《人民日报》,1962年4月3日第5版。
    ⑥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① 《美国的贫民窟》,《人民日报》,1962年4月3日第5版。
    ② 《美国城乡许多人吃不饱五百二十三万家庭靠救济粮度日》,《人民日报》,1959年9月2日第6版。
    ③ 《战后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生活状况》,1964年6月3日第5版。
    ④ 《美国城乡许多人吃不饱五百二十三万家庭靠救济粮度日》,《人民日报》,1959年9月2日第6版。
    ① 《美国千百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中》,《人民日报》,1960年3月2日第6版。
    ② 《美国有一千多万人饿肚皮,饥民遍于全国,二十个州的二百五十多个县被列为“饥饿区”》,《人民日报》,1968年6月2日第5版。
    ③ 《美国城乡许多人吃不饱五百二十三万家庭靠救济粮度日》,《人民日报》,1959年9月2日第6版。
    ④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⑤ 《请看今日之美国,自由何在?人权何在?》,1962年1月26日第4版。
    ⑥ 《美国劳动人民子女痛苦万分》,《人民日报》,1959年6月1日第5版。
    ⑦ 《在美国南部的山区里》,《人民日报》,1959年6月11日第4版。
    ⑧ 《美国流民的一幅悲惨图景》,《人民日报》,1964年11月12日第4版。
    ① 《美国千百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中》,《人民日报》,1960年3月2日第6版。
    ② 《请看另一个美国》,《人民日报》,1964年2月20日第4版。
    ③ 《遭受垄断资本残酷剥削 美国广大童工处境悲惨》,《人民日报》,1972年6月1日第5版。
    ④ 《战后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生活状况,工资所得不能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1964年6月3日第5版。
    ⑤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① 《战后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生活状况,工资所得不能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1964年6月3日第5版。
    ② 《美国工人生活的真相》,《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第5版。
    ③ 《资本家疯狂追求超额利润不顾工人死活,美国工人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剧增,去年受伤人数达九百多万,死亡万多人》,《人民日报》,1969年10月22日第5版。
    ④ 《美国千百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中》,《人民日报》,1960年3月2日第6版。
    ⑤ 《医疗费用匕涨达到历史最高峰 美国穷人生不起病》,《人民日报》,1969年9月3日第5版。
    ① 《腐朽资本主义制度造成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的严重困难,美国医疗费用上涨达历史最高峰,有些城市贫民区平均六千六百人只有一名医生,许多医院拒绝穷人看病》,《人民日报》,1969年9月29日第6版。
    ② 《美国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人民日报》,1976年6月19日第5版。
    ③ 《腐朽资本主义制度造成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的严重困难,美国医疗费用上涨达历史最高峰,有些城市贫民区平均六千六百人只有一名医生,许多医院拒绝穷人看病》,《人民日报》,1969年9月29日第6版。
    ④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58页。
    ⑤ 基尼系数是标志一个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在0到1的范围内波动。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表明社会贫富差距越小,越接近于1,表明贫富差距越大。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表示收入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以上,表示社会收入差距较大。
    ① 数字来源于U.S. Census Bureau,1997转引自李培林:《近年来美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9-10月,第30页。
    ②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③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④ 《纽约——美国社会的缩影》,《人民日报》,1966年1月27日第5版。
    ⑤ 《美国关心月球卫生的笑话怕把月宫沾污 火箭经过消毒不顾人间灾难却管天上净土》,《人民日报》,1959年1月14日第4版。
    ①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② 《美国河流湖泊污染严重》,《人民日报》,1972年6月7日第6版。
    ③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④ 《美国河流湖泊污染严重》,《人民日报》,1972年6月7日第6版。
    ① 《反动当局拚命压榨不顾人民死活 美国城市环境卫生一塌糊涂 劳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损害广大居民愤怒提出抗议》,《人民日报》,1969年9月7日第5版。
    ②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③ 《反动当局拚命压榨不顾人民死活 美国城市环境卫生一塌糊涂劳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损害 广大居民愤怒提出抗议》,《人民日报》,1969年9月7日第5版。
    ④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 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① 《美国的水荒》,《人民日报》,1964年12月8日第4版。
    ①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4-217页。
    ② 《美国大学的凄凉景象大学生借债度日 老教授穷困潦倒》,《人民日报》,1959年10月16日第6版。
    ③ 《美国大学的凄凉景象大学生借债度日 老教授穷困潦倒》,《人民日报》,1959年10月16日第6版。
    ① 《大批青少年失学教学质量降低美国教育事业日趋衰败和落后肯尼迪安排的1963年度的教育经费仅为军费的五十分之一》,《人民日报》,1962年2月9日第4版。
    ② 《肯尼迪承认美国教育没落大多数青年无法上大学有大批愚昧和文盲的人》,《人民日报》,1963年2月1日第4版。
    ③ 《肯尼迪提出特别咨文承认美国教育事业衰败不堪》,《人民日报》,1961年2月24日第5版。
    ④ 《大批青少年失学教学质量降低美国教育事业日趋衰败和落后肯尼迪安排的1963年度的教育经费仅为军费的五十分之一》,《人民日报》,1962年2月9日第4版。
    ⑤ 《肯尼迪承认美国教育没落大多数青年无法上大学有大批愚昧和文盲的人》,《人民日报》,1963年2月1日第4版。
    ⑥ 《肯尼迪提出特别咨文承认美国教育事业衰败不堪》,《人民日报》,1961年2月24日第5版。
    ⑦ 《肯尼迪承认美国教育没落大多数青年无法上大学有大批愚昧和文盲的人》,《人民日报》,1963年2月1日第4版。
    ⑧ 《美国大学的困境》,《人民日报》,1978年9月18日第6版。
    ⑨ 《美国大学的困境》,《人民日报》,1978年9月18日第6版。
    ⑩ 《美国教育的形形色色》,《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11 《大批青少年失学教学质量降低美国教育事业日趋衰败和落后肯尼迪安排的1963年度的教育经费仅为军费的五十分之一》,《人民日报》,1962年2月9日第4版。
    12 《美国大学的困境》,《人民日报》,1978年9月18日第6版。
    13 《大批青少年失学教学质量降低美国教育事业日趋衰败和落后肯尼迪安排的1963年度的教育经费仅为军费的五十分之一》,《人民日报》,1962年2月9日第4版。
    ① 《肯尼迪提出特别咨文承认美国教育事业衰败不堪》,《人民日报》,1961年2月24日第5版。
    ② 《美国教育的形形色色》,《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③ 《肯尼迪承认美国教育没落》,《人民口报》,1963年2月1日第4版。
    ④ 《希特勒以来莫大的威胁 学术自由在法西斯化的美国已被消灭了》,《人民日报》,1950年1月20日,第5版。
    ⑤ 《美国大学里没有学术自由》,《人民日报》,1963年5月21日第4版。
    ⑥ 《美国教育的形形色色》,《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⑦ 《肯尼迪承认美国教育没落》,《人民日报》,1963年2月1日第4版。
    ⑧ 《大批青少年失学教学质量降低美国教育事业日趋衰败和落后肯尼迪安排的1963年度的教育经费仅为军费的五十分之一》,《人民日报》,1962年2月9日第4版。
    ⑨ 20世纪的最初十年间,美国的教育制度已基本定型。1918年美国各州已实行了强制教育法。1920年时,美国的免费义务教育年龄已覆盖至17岁。参见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0页。
    ①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6-147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9页。
    ③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8页。
    ④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页。
    ① 刘绪贻 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6-247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1页。
    ③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9-250页。
    ④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37页。
    ⑤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75页。
    ⑥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62页。
    ⑦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6页。
    ⑧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9页。
    ⑨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76页。
    ①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②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49页。
    ③ 《美国文化诲淫诲盗台湾青年受害不浅》,《人民日报》,1957年6月13日第6版。
    ④ 《“美国生活方式”的杰作》,《人民日报》,1956年10月7日第6版。
    ⑤ 《论美国冷战的双手》,《人民日报》,1956年6月17日第4版。
    ⑥ 《我所见到的美国(上)》,《人民日报》,1956年9月7日第6版。
    ⑦ 《美国“文化”在毒害台湾人民》,《人民日报》,1961年11月11日第4版。
    ① 《“美国生活方式”流毒泛滥南朝鲜》,《人民日报》,1962年3月11口第3版。
    ② 《如此新闻自由 这般文化繁荣美国黄色杂志空前泛滥满纸淫词秽语专门诽谤造谣》,《人民日报》,1957年8月28日第6版。
    ③ 《这就是垄断资本的美国》,《人民日报》,1955年6月20日第4版。
    ④ 《以传播“美国生活方式”为己任 南报刊大力宣扬呼拉圈舞》,《人民日报》,1959年1月7日第5版。
    ⑤ 《荷兰舞蹈家反对美国“扭摆舞”》,《人民日报》,1962年2月12日第3版。
    ⑥ 《美国阿飞舞在苏联泛滥》,《人民日报》,1967年7月2日第5版。
    ⑦ 《两种商标一路货色》,《人民日报》,1967年11月9日第5版。
    ① 《美国电视节目诲淫诲盗》,《人民日报》,1962年6月3日第3版。
    ② 《“美国生活方式”流毒泛滥南朝鲜》,《人民日报》,1962年3月11日第3版。
    ③ 《美国腐朽文化泛滥引起公众强烈不满和反对》,《人民日报》,1974年7月30日第6版。
    ④ 《美国艺术的“新尝试”》,《人民日报》,1960年7月26日第6版。
    ⑤ 《没落的美国文化画家的擦笔布得了头奖》,《人民日报》,1956年9月23日第7版。
    ⑥ 《丑化人类嘲笑人类美国流行“先锋派”戏剧》,《人民日报》,1961年10月7日第6版。
    ① 《艺术在美国的命运》,《人民日报》,1956年5月15日第4版。
    ② 《美国艺术家的辛酸生活》,《人民日报》,1961年9月24日第4版。
    ③ 《美国卡内基音乐大厅在哭泣》,《人民日报》,1960年3月5日第6版。
    ① 《美国演出艺术的危机》,《人民日报》,1977年12月11日第6版。
    ② 《美国许多作家收入低微五分之一职业作家稿费收入不够缴房租大多数作家靠做零活或妻子的收入度日》,《人民日报》,1962年5月12日第4版。
    ③ 《创作没有自由生活没有保障美国文艺界情况一团糟》,《人民日报》,1957年8月16日第6版。
    ① 《美国作家的自由》,《人民日报》,1957年5月29日第8版。
    ② 《美国没有真正创作自由 富豪生意经支配着文学苏联“文学报”刊文揭露》,《人民日报》,1958年1月10日第5版。
    ③ 《美国艺术家的辛酸生活》,《人民日报》,1961年9月24日第4版。
    ④ 《美国演出艺术的危机》,《人民日报》,1977年12月11日第6版。
    ⑤ 《美国演出艺术的危机》,《人民日报》,1977年12月11日第6版。
    ⑥ 《美国人的艺术“胃口”》,《人民日报》,1956年9月2日第6版。
    ⑦ 《列夫·托尔斯泰竟是作曲家 朱塞佩·威尔第成了女演员美国大学生知识贫乏可惊》,《人民日报》,1957年8月19日第6版。
    ⑧ 《美国人不爱看书》,《人民日报》,1957年8月3日第6版。
    ① 《(星球大战)为什么轰动美国?》,《人民日报》,1978年7月24日第6版。
    ② 《美国有一千万文盲》,《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8日第5版。
    ③ 《美国文盲问题严重》,《人民日报》,1959年7月18日第7版。
    ① 《美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民口报》,1957年6月7日第6版。
    ②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1-166页。
    ③ 这里的“流行音乐”是广义上的,包括流行(Pop)、摇滚、爵士等多种类型的音乐。
    ④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
    ①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4页。
    ②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8页。
    ③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8页。
    ④ [美]菲尔·G·古尔丁著,雯边译:《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① [美]罗伯特·舒曼菲利普·塞尔顿著,何遒新译:《古典音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19-232页。
    ② 夏宏:《20世纪弦乐大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①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2-173页。
    ②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6页。
    ③ 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
    ④ 《美国大使和狗》,《人民日报》,1959年11月27日第6版。
    ① 《狗的风波美国是个爱狗、尊狗的国家》,《人民日报》,1964年7月16日第6版。
    ② 《美国生活方式的显明对比猫狗享福穷人落魄约翰逊许诺以九亿美元“向贫穷开战”富人为玩赏动物一年就花掉三十多亿》,《人民日报》,1964年4月10日第4版。
    ① 《狗的风波美国是个爱狗、尊狗的国家》,《人民日报》,1964年7月16日第6版。
    ② 《在美国:狗和人》,《人民日报》,1959年12月11日第6版。
    ③ 《美国生活方式的显明对比猫狗享福穷人落魄约翰逊许诺以九亿美元“向贫穷开战”富人为玩赏动物一年就花掉三十多亿》,《人民日报》,1964年4月10日第4版。
    ① 《在美国:狗和人》,《人民日报》,1959年12月11日第6版。
    ② 《苏联人民保健事业欣欣向荣 多种危险疾病基本消灭 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美国人有病就医难 三千万人没有医疗保证癌病患者居世界第一位精神病人数达八十五万》,《人民日报》,1960年12月31日第6版。
    ③ 《暴发户的快活林大阔老的安乐窝英国记者眼里的美国》,《人民日报》,1957年6月28日第6版。
    ④ 《美国安眠药畅销》,《人民日报》,1957年2月1日第6版。
    ⑤ 《美国出现新的精神病——“恐核症”》,《人民日报》,1961年11月21口第3版。
    ① 《美国医生所看不见的》,《人民日报》,1976年6月19日第8版。
    ② 《美国死亡方式》,《人民日报》,1963年12月3日第4版。
    ③ 《资本家利用病人痛苦牟取暴利在美国“死比生病好”》,《人民日报》,1960年11月30日第6版。
    ① 《美国死亡方式》,《人民日报》,1963年12月3日第4版。
    ② 《从“漆术”在美国的新应用谈起》,《人民日报》,1956年6月8日第4版。
    ③ 《美国——充满矛盾的国度》,《人民日报》,1959年8月22日第5版。
    ① 《美国的“头号经济问题”与生产自动化 自动化带给美国工人的灾难性后果》,《人民日报》,1963年3月26日第5版。
    ① 《代狗剪毛、替丧家保镖……美国服务性行业花样多》,《人民日报》,1957年5月9日第6版。
    ② 《我所见到的美国(上)》,《人民日报》,1956年9月7日第6版。
    ① 《资本主义社会的丑事层出不穷美国兴起一种新行业——“企业暗探”》,《人民日报》,1956年6月13日第4版。
    ② 《美国“人民圣殿教”九百多信徒集体自杀突出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精神压抑、空虚和颓废》,《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7日第5版。
    ① 《美国的拜蛇教》,《人民日报》,1963年1月30日第5版。
    ② 《美国“人民圣殿教”九百多信徒集体自杀突出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精神压抑、空虚和颓废》,《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7日第5版。
    ③ 《预卜吉凶星相成风究其原因人心惶恐》,《人民日报》,1961年8月27日第4版。
    ④ 《美国社会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动荡不安》,《人民日报》,1975年7月12日第6版。
    ① 《美国吸毒盛行》,《人民日报》,1962年4月18日第4版。
    ② 《这就是垄断资本的美国》,《人民日报》,1955年6月20日第4版。
    ③ 《美国生活方式”日新月异 服用“快乐丸”和“兴奋片”风靡全美》,《人民日报》,1959年3月15日第4版。
    ④ 《垄断资产阶级用毒品麻醉人民群众美国吸毒流行吸过毒的有两千万人 许多小学生已开始吸毒》,《人民日报》,1969年8月13日第6版。
    ⑤ 《美国吸毒盛行》,《人民日报》,1962年4月18日第4版。
    ① 《垄断资产阶级用毒品麻醉人民群众美国吸毒流行吸过毒的有两千万人许多小学生已开始吸毒》,《人民日报》,1969年8月13日第6版。
    ② 《美国的悲剧》,《人民日报》,1958年4月26日第5版。
    ③ 《从犯罪看腐朽的美国》,《人民日报》,1966年2月17日第版。
    ④ 《从犯罪看腐朽的美国》,《人民日报》,1966年2月17日第版。
    ① 《犯罪——美国的一种生活方式》,《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② 《纽约——美国社会的缩影》,《人民日报》,1966年1月27日第5版。
    ③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日报》,1976年11月30日第6版。
    ④ 《美国严重犯罪案件增多》,《人民日报》,1973年8月21日第6版。
    ⑤ 《美国严重犯罪案件增多》,《人民日报》,1973年8月21日第6版。
    ⑥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日报》,1976年11月30日第6版。
    ⑦ 《美国少年儿童道德的败坏》,《人民日报》,1955年6月1日第4版。
    ① 《美国劳动人民子女痛苦万分》,《人民日报》,1959年6月1日第5版。
    ② 《美国一个十岁小孩持枪行凶》,《人民日报》,1957年6月18日第6版。
    ③ 《从犯罪看腐朽的美国》,《人民日报》,1966年2月17日第4版。
    ④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日报》,1976年11月30日第6版。
    ⑤ 《如此“美国生活方式”》,《人民日报》,1955年12月28日第4版。
    ⑥ 《美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日报》,1976年11月30日第6版。
    ⑦ 《犯罪——美国的一种生活方式》,《人民日报》,1965年1月29日第5版。
    ⑧ [美]威廉·卡顿:《一九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43页。
    ① 《黑暗混乱惊慌——美国东北部供电中断事件》,1965年11月26日第5版。
    ② 《黑暗混乱惊慌——美国东北部供电中断事件》,1965年11月26日第5版。
    ③ 《纽约一发电厂发生爆炸 美国第一大城闹市区一片漆黑》,《人民日报》,1971年2月9日第6版。
    ① 《美国社会相》,《人民日报》,1961年7月18日第6版。
    ② 《昔日举重冠军扬名全球如今酒店小丑卖命糊口 1956年美国奥运会冠军安德森的今昔》,《人民日报》,1959年12月2日第6版。
    ③ 《美国大城市里的人过着梦魇般的生活》,《人民日报》,1957年7月17日第7版。
    ④ 《美国社会相去年死于横祸者逾十万人》,《人民日报》,1964年2月25日第4版。
    ⑤ 《美国为什么流行早婚?》,《人民日报》,1958年3月14日第5版。
    ⑥ 《美国性病患者增多》,《人民日报》,1961年1月27日第6版。
    ⑦ 《美国社会相》,《人民日报》,1961年8月27日第4版。
    ⑧ 《美国大学生打架度假》,《人民日报》,1957年6月2日第6版。
    ⑨ 《美国的“自杀桥”》,《人民日报》,1957年4月17日第6版。
    ⑩ 《美国一个十岁小孩持枪行凶》,《人民日报》,1957年6月18日第6版。
    ① 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328页。
    ② 《美国出现新的精神病——“恐核症”》,《人民日报》,1961年11月21日第3版。
    ① 参见吴亚卿:《现代经济学》,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07页。
    ② 《美国“人民圣殿教”九百多信徒集体自杀突出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精神压抑、空虚和颓废》,《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7日第5版。
    ③ 于歌:《美国的本质》,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35页。
    ①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23页,人民出版社,1949年。
    ③ 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5-236页。
    ② 周雷:《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4页。
    ④ 李俊红:《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8页。
    ③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④ 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30页。
    ⑤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46页。
    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
    ②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61-362页。
    ③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82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86-487页。
    ① “第五纵队”是在他国进行颠覆活动时收买的叛徒和派入的间谍的通称。
    ② 《垄断资产阶级用毒品麻醉人民群众美国吸毒流行吸过毒的有两千万人 许多小学生已开始吸毒》,《人民日报》,1969年8月13日第6版。
    ① 《希特勒以来莫大的威胁学术自由在法西斯化的美国已被消灭了》,《人民日报》,1950年1月20日第5版。
    ② 《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美国社会危机日益深化空气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人民日报》,1971年3月11日,第6版。
    ③ 《美国佬的原形》,《人民日报》,1962年6月25日第4版。
    ① 《美国殖民主义者惊慌了》,《人民日报》,1955年5月21日,第4版。
    ② 《失去的周末》,《人民日报》,1962年5月25日第6版。
    ③ 《衰老》,《人民日报》,1962年2月16日第6版。
    ④ 《刘长胜在声援美国共产党反迫害斗争的集会上演说》,《人民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4版。
    ⑤ 《美国千百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中》,《人民日报》,1960年3月2日第6版。
    ⑥ 《在美国南部的山区里》,《人民日报》,1959年6月11日第4版。
    ① 《美国的天堂与地狱》,《人民日报》,1961年8月1日第6版。
    ②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9-381页。
    ③ 《我所知道的美国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人民日报》,1957年9月29日第6版。
    ④ 《我所见到的美国》(上),《人民日报》,1956年9月7日,第6版。《我所见到的美国》(下),《人民日报》,1956年9月8日,第6版。
    ① [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②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③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96页。
    ①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0页。
    ① 《要政治挂帅,不要“利润挂帅”》,《人民日报》,1969年4月21日第5版。
    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4-55页。
    ① 《从‘美国世纪’到‘困难的年代’》,《人民日报》,1970年2月5日第6版。
    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
    ③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61-362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82页。
    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4-55页。
    1、《人民日报》,1950-1978年。
    2、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34-194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
    3、[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斯·麦迪逊、约翰·杰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三联书店,1974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7、《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8、《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
    9、《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83年。
    10、《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
    1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13、《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4、[美]韦尔伯·斯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
    5、高金萍:《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7、[日]池田德真著,朴世俣译:《宣传战史》,新华出版社,1984年。
    8、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美]威廉·卡顿:《一九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0、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11、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2、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德]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顾兴斌:《二战后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庄锡昌:《20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刘国柱:《美国文化的新边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8、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19、于歌:《美国的本质》,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20、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21、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3、[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24、[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25、[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6、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俞明:《(南京条约>与香港百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30、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31、刘靖华:《20世纪的国际政治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32、楚树龙、唐虹:《政治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35、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9年。
    36、孙执中:《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37、沙伊贝:《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8、[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等著,蔡挺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20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陈宝森,郑伟民,薛敬孝,蔡述理:《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
    40、吴亚卿:《现代经济学》,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
    41、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43、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
    44、[美]菲尔·G·古尔丁著,雯边译:《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海南出版社,1998年。
    45、[美]罗伯特·舒曼菲利普·塞尔顿著,何遒新译:《古典音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46、夏宏:(20世纪弦乐大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4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48、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杨国庆,阮青,韩国营《从1978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看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转变》,《南方论丛》,2007年3月第1期。
    2、罗以澄,叶晓华,付玲:《(人民日报)(1997-2006年)镜像下的美国国家形象建构》,《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年Z1期。
    3、钱皓、钱晓明:《大众话语中的美国形象与中美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2期。
    4、朱美:《德国的军国主义与美国扩张的异同》,《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张莉清:《纳米比亚非殖民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理论月刊》2010年第11期。
    6、孙建党:《浅论美国外交传统中的非殖民化思想》,《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7、孙建党:《美国在英属东南亚殖民地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及其作用》,《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
    8、孙建党:《美国在战后东南亚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9、孙建党:《从“委任统治”到“非殖民化”——美国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变化》,《历史 教学》2005年第7期。
    10、刘姝:《二战后美国对法属北非政策及动因分析》,《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11、王丽:《和平队的创建与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12、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文化外交》,《学海》2009年第3期。
    13、刘国柱:《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期。
    14、张维桃:《浅析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的新方式——和平队》,《传承》2009年第11
    15、魏代强:《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探要》,《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6、刘建平:《毛泽东的美国关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5年6月。
    17、刘文燕:《(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编辑体制比较研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1999年第5期。
    18、宇文利:《“大跃进”运动期间新闻宣传产生的消极作用评述》,《党史纵览》,2000年第6期
    19、郑一卉:《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黄家勇:《建国初期政治传播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21、林海哨:《浅析<人民日报>新闻漫画的特点》,《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22、李军:《关于<人民日报)对和平解放西藏报道的研究》,《西藏大学学报》,1008年第3期。
    23、张娜:《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1946-1949)话语中的女英雄》,《山花》,2008年第13期。
    24、史探径:《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载《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2期。
    25、李培林:《近年来美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9-10月。
    1、李黎:《冷战中中国媒体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核心(1949-1988)》,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汪瑞卿:《<人民日报>中的美国形象(1949-1956年)》,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4、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5、何英:《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 论文。
    6、周雷:《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7、李俊红:《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