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表现和具体化。研究从味觉的特殊性和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入手,探寻出味觉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起源的密切关系。运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寻找“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之一的历史轨迹。其间,“味”与其他范畴互相阐释、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系统、自足的体系。用味论与印度诗学、西方文论展开比较诗学研究,以确立中国味论的定位及其价值。味论批评有其独特的诠释方式与批评方法,涉及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个要素。与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以及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某些思想有相通之处,在西方理论互释的过程中既可拓展理论的深度,也可在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中找到契合点,从而发现新途径。最后讨论在面临文学样式转型的过程中,味论如何实现自身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以保持其理论效力。
"Flavor"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art psychic.In 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we first set out from the gustatory particularity and lush culture of Chinese cuisine to find o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statery and Chines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we also us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ulture Study to study th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characters of flavor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eras,and to seek for how "flavor"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ategorie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ories over a historical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Flavor" and the other categories explained and supplied each other,therefore formed an integrity and self-sufficient system;we compared "Flavor" theories with Indian poetics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status and the value of Chinese "Flavor" theories.The "Flavor" criterion is featured by its unique interpretation model and critic methods consisting of four elements:authors,works,readers and the world.It has some similarity with New Criticism,Structuralism, Hermeneutics,Receptive Aesthetics,as well as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ist Hormonology.From the collision of two cultures,we can widen the "Flavor" theory,as well as identify similarity between two cultures, which may lead to a new approach in studying the theory;last,we discussed how the "Flavor" theories evolved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l to the contemporary model,to keep its effectiveness whil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modern literary genre transformation.
引文
1 周扬:《关于建立与现代科学水平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美学体系和整理美学遗产问题》,《美学》,1981年第3期。
    2 吴国玖:《“味”——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 周卫明:《试论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的嬗变及其成因》,《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4 周雨:《辨“味”》,《天中学刊》,1999年第1期。
    5 吕孝龙:《论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6 傅正谷:《中国古代诗味说的缘起和演进略述》,《齐鲁学刊》,1985年第4期。
    7 苗欣:《论诗味说》,《语文学刊》,2004年第7期。
    8 杨子江:《“诗味论”的蕴涵与嬗变》,《北方论丛》,2001年第2期。
    9 胡建次、黄晓丹:《中国古典诗学视野中的诗味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 吴调公:《说诗味——钟嵘的诗歌评论及其美学理想》,《江海学刊》,1963年第9期。
    11 李传龙:《论钟嵘的“滋味”说》,《文学评论丛刊》,1979年第3期。
    12 郁沅:《钟嵘<诗品>“滋味”解》,《江汉论坛》,1983年第2期。
    13 蒋祖怡:《钟嵘的“滋味说”对我国诗歌发展的作用》,《杭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4 赵盛德:《论钟嵘的“滋味说”》,《广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15 韩进廉:《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河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16 姜小青:《“滋味”新解》,《文史哲》,1991年第1期。
    17 贺大绥:《“滋味”——有限无限的双重转化》,《中州学刊》,1993年第1期。
    18 王建亮:《“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评钟嵘《诗品》的美学观》,《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19 吴调公:《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新建设》,1962年第9期。
    20 皮朝纲:《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南充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21 陈必胜:《“诗味”与“味诗”》,《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22 张福勋:《玄而未玄 神而自神——司空图“辨味”说探微》,《集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23 杨星映:《刘勰论“味”蠡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4 钱泽红:《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意”与“味”》,《文史哲》,2000年第5期。
    25 吴瑞霞:《“滋味”与“味外味”辨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6 王顺娣:《“味”在三部<诗品>中的演变及其原因》,《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7 王晓鹂:《“滋味”说与隐、韵、意、境的关系》,《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28 文奇:《中华美学思想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韵”、“味”的发展史》,《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29 邱美琼:《论意境理论对诗味说的充实与发展》,《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0 张玉霞、张祖利:《“味”与“悟”——浅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淄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1 谢群:《味”与游戏——魏晋时期“味”说解读》,《淮北煤师院学报》,2001年第5期。
    32 马建智:《中国诗味论与符号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3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34 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5 倪培耕:《印度味论诗学》,漓江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36 何淑英:《“梵我同一”思想与印度古典味论》,《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3期。
    37 邱紫华:《在有限之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愉悦——印度古典美学的味、韵范畴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8 吴晓玲:《由“艳情”到“喜”,从世俗至精神——印度古典诗学味论的一个侧影》,《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39 郁龙余:《中印味论诗学源流》,《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40 郁龙余等著:《中国印度诗学比较》,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41 龚刚:《中印诗味面面观》,《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42 韩文革:《中国印度古典诗学中“味”论之比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3 代迅:《诗味论与情味论:中印文论比较》,《钦州学刊》,1998年第2期。
    44 刘跃进:《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的一个推测》,《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45 张思齐:《宋诗的平淡风格与宋代的诗味理论——中印诗学理论微观比较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6 陈应鸾:《诗味论》,巴蜀书社,1996年,第一版。
    47 张利群:《辩味批评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48 陶礼天:《艺味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49 王振复:《导言:中国美学范畴史的动态三维结构》,《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3页。
    50 参见(美)卡罗琳·考斯梅尔:《味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第一版,第104-106页。
    51 梁启超:《自由书·唯心》,《梁启超选集》(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570页。
    52(美)卡罗琳·考斯梅尔:《味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第一版,第151页。
    53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76-77页。
    54 黄裳:《杂说》,《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演山集》(卷五十二)。
    55 《尚书·洪范》。
    50(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2页。
    57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七)。
    58 参见皮朝纲:《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的“羊大为美”思想》,《中国美学沉思录》,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第83页。
    59 《墨子·非乐》。
    60 《孟子·告子》。
    61 《荀子·劝学》。
    63 《论衡·自纪》。
    63 《淮南子·说林训》。
    64 《抱朴子·勖学》。
    65 《左传·昭公二十年》。
    66 孔颖达:《关鴡·序》,《毛诗正义》。
    67 钱钟书:《通感》,《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
    68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一版,第53页。
    69(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二版,第48-49页。
    70(法)皮埃尔·布迪厄:《区别: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英译本),1984年,第99页。
    71 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5页。
    72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第37至39。
    73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81页。
    74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91页。
    75 《孟子·告子章句上》。
    76 《荀子·王霸》。
    77 《荀子·乐论》。
    78 《老子·十二章》。
    79 《老子·六十三章》。
    80 《庄子·天地》。
    81 《庄子·外物》。
    82 王充:《论衡》。
    83 《老子·第一章》。
    84 《论语·宪问》。
    85 《庄子·天道》。
    86 冷卫国:《夏侯湛以“味”论赋》,《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87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
    88(日)清水凯夫:《<诗品>是否以“滋味说”为中心——对近年来中国<诗品>研究的商榷》,《文学遗产》,1993年第4期。
    89 陈顺智:《魏晋南北朝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13页。
    90 曹植:《前录序》,《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1996年,第一版,第27页。
    91 贾文昭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论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56页。
    92 皎然:《论文意》,《文镜秘府论》南卷。
    93 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二《与李生论诗书》。
    94 王大鹏等编选:《中国历代诗话选序》,岳麓书社,1985年,第一版,第1页。
    95 李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献疑>》,《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
    96 《古尊宿语录》(卷一)。
    97 《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
    9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齐鲁书社,1997年,第一版,第44页。
    99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二十一)。
    100 韩经太:《论宋代平淡诗观的特殊内指与内蕴》,《学术月刊》,1990年第7期。
    101 苏轼:《书林逋诗后》,《苏轼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2年,第一版,第1344页。
    102 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宛陵先生集》(卷六十)。
    103 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宛陵先生集》(卷四十六)。
    104 梅尧臣:《答中道小疾见寄》,《宛陵先生集》(卷二十四)。
    105 黎清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中华书局,1994年,第一版。
    106 苏轼:《与二郎侄书》,《苏轼佚文汇编》(卷四),中华书局,1999年,第一版。
    107 黄庭坚:《与王观复三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
    108 朱熹:《答巩仲至》,蒋述卓等编著《宋代文艺理论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853页。
    109 苏轼:《送参寥师》,《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110 钱钟书:《谈艺录》(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年,第一版,第2页。
    111 吴之振:《宋诗钞》序,中华书局,1986年,第一版,第2页。
    112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113 李贽:《读律肤说》,《焚书》(卷三)。
    114 袁宏道:《叙小修诗》。
    115 贺贻孙:《诗筏》。
    116 王士禛:《香祖笔记》,《带经堂诗话》(卷三)。
    117 王士禛:《带经堂集》(附录)。
    118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119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
    120 袁枚:《与罗甥》。
    121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
    122 袁枚:《钱竹初诗序》。
    123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124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
    125 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五)。
    126 张岱:《琅嬛》文集·答袁箨庵》。
    127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36年中华书局影印本。
    128(印)婆罗多:《舞论》(6.33)。
    129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41页。
    130(印)婆摩诃:《诗庄严论》(5.4)。
    131 倪培耕:《印度味论诗学》,漓江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30页。
    132(印)新护:《舞论注》,黄宝生译,载曹顺庆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75页。
    133(印)毗首那他:《文镜》(1.3)。
    134(印)泰戈尔:《诗人的追求》,漓江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49页。
    135(印)泰戈尔:《诗人的追求》,漓江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122页。
    136(印)泰戈尔:《诗人的追求》,漓江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293-294页。
    137(印)罗摩琼德尔·休克尔:《味评》,第5页。
    138(印)罗摩琼德尔·休克尔:《味评》,第273页。
    139 袁桷:《曹伯明文集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類,金至元,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二)。
    140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581页。
    141 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东方》,1993年创刊号。
    142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357页。
    143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一版,第231页。
    144 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47页。
    145 金克木:《略论印度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146 倪培耕:《印度味论诗学》,漓江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1页。
    147 朱维之:《禅与诗人的宗教》,载季羡林主编《印度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48 吴澄:《陈景和诗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吴文正集》(卷二十三)。
    149 泰戈尔:《麦克尼古尔编<印度教圣典>序》,转引自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3页。
    150 皮朝纲:《中国美学沉思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72页。
    151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215页。
    152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309页。
    15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5页。
    154(印)泰戈尔:《诗评》,转引自倪培耕:《印度味论诗学》,漓江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43页。
    155(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5-6页。
    156 伍蠡甫、蒋孔阳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5页。
    157 李景源:《史前认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284页。
    158(瑞)卡尔·荣格:《卡尔·荣格主要著作选》,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67页。
    159 王守仁:《答舒国用》,《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王文成全书》(卷五)。
    160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89页。
    161 袁枚:《小仓山集》。
    16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44页。
    163(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44-145页。
    16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转引自李钧《存在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62页。
    165(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转引自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407页。
    166(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50页。
    167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13页。
    168(美)Hrisch·E·D(赫希):《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解释的有效性)》(英文版),纽黑文,1967年,第8页。
    169(英)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9页。
    170(英)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11页。
    171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50页。
    172 林景熙:《白石樵唱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霁山文集,原序》。
    173 皇甫汸:《答司马张公时彻书》,《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皇甫司勋集》(卷四十八)。
    174 顾璘:《逸士赋》,《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顾华玉集,山中集》(卷五)。
    175 蓝鼎元:《鹿皋诗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代,鹿洲初集》(卷五)。
    176 黄裳:《委羽居士集序》,《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赤城集》(卷十七)。
    177 罗钦顺:《送欧阳诚之出守肇庆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整庵存稿》(卷五)。
    178 《论语·宪问》。
    179 陈栎:《中庸口义自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定宇集》(卷一)。
    180 蔡清:《赠医士童君某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虚斋集》(卷三)。
    181 邓肃:《诫子》,《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栟榈集》(卷十三)。
    182 刘埙:《与赵仪可书》,《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水云村稾》(卷十一)。
    183(英)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5页。
    184 杨士奇:《杜律虞注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东里集》(续集卷十四)。
    185 汪由敦:《樗亭诗集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代,松泉集》(卷九)。
    186 魏庆之:《诗辨》,《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诗人玉屑》(卷一)。
    187 康海:《韩汝庆集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对山集》(卷四)。
    188 王若虚:《诗话》,《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滹南集》(卷四十)。
    189 周权:《此山诗集原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此山诗集》。
    190 张岳:《秬洲文集叙》,《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小山类稿》(卷十一)。
    191 贝琼:《乾坤清气序》,《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清江文集》(卷一)。
    192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80页。
    193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95页。
    194 《道德经·第一章》。
    195 《庄子·天道》。
    196 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卷),中华书局,1999年,第一版,第12页。
    197 包恢:《书抚州吕通判诗藁后》,《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敝帚稿畧》(卷五)。
    198 张栻:《答朱元晦》,《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南轩集》(卷三十)。
    199 魏天应编选:《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论学绳尺,论诀,论腰》。
    200 魏天应编选:《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论学绳尺,论诀,结尾》。
    201 王世贞:《艺苑巵言三》,《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六)。
    202 转引自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8页。
    20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一版,第189页。
    204 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一版,第190-191页。
    205(德)姚斯:《作为挑战的文学史》,转引自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9页。
    206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
    207 叶燮:《原诗·内篇》。
    208(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215页。
    209 《老子·四十七章》。
    210 《庄子·知北游》。
    211 卡特琳·阿冈:《访谈程抱一》,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7日,国际文化版。
    212 James Y.Liu:Language——Paradox——Poetics:A Chinese Perspective,Ibid,1988,第56页。
    213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岳麓书社,1986年,第一版,第229页。
    214 成中英:《知识与价值》代序,转引自潘德荣《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4页。
    215 严羽:《沧浪诗话》。
    216 袁枚:《小仓山集》。
    217 邓新华:《“品味”的艺术接受方式与传统文化》,《文艺研究》,1991年第4期。
    218 《左传·傅公二十五年》。
    219 《文心雕龙·原道》。
    220 刘若瑞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121页。
    22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一版,第185页。
    222(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版,1999年,第341页。
    223 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
    224 苏轼:《送参寥师》。
    225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426-427页。
    226 朱熹:《答赵子钦》,《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晦庵集》(卷五十六)。
    227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23页。
    228 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86页。
    229 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9-10页。
    230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一版,第50页。
    231 孙绍振:《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星星》,1997年第8期。
    232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158页。
    233 臧克家:《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27页。
    234 李剑国:《诗苑漫步》,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第58页。
    235 吕进:《新诗的创作与鉴赏》,重庆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第71页。
    236 闻一多:《新诗的前途》,《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诗歌研究史料选》,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153页。
    237 西川:《答鲍夏兰、鲁索四问》,《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246页。
    238 孙玉石:《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
    239 林庚:《诗的活力与诗的新原质》,《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253页。
    240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41 李怡主编:《中国现代诗歌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70页。
    242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144页。
    243(法)波德莱尔:《随笔·美的定义》,《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泽文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225页。
    244(法)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263页。
    245 孙玉石:《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现代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3页。
    246(德)本杰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48-349页。
    247(德)本杰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49页。
    248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2页。
    249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见刘西渭《咀华集》附录,文化生活出版杜,1936年,第一版,第155页。
    250 陈旭光:《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251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275页。
    252 卞之琳:《蔽望舒诗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一版,第63页。
    253 卞之琳:《雌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5页。
    254 卞之琳:《魏尔伦与象征主义译序》,《新月》第4卷第4期,1932年11月1日出版。
    255 王泊、李蓓:《精致的理趣 朦胧的诗风》,《名作欣赏》,2001年第3期。
    1.《中国古代文论类编》,安徽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室编,1982年。
    2.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成复旺《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4.王振复、陈立群、张艳艳《中国美学范畴史》(三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5.张海明《经与纬的交结——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论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曾祖荫《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
    7.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8.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美)卡罗琳·考斯梅尔《味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
    10.张利群《辨味批评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陶礼天《艺味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
    12.谭好哲《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的民族性问题》,齐鲁书社,2003年。
    13.谭好哲《现代视野中的文艺美学基本问题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
    14.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5.陆海明《古代文论的现代思考》,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16.谭帆《传统文艺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17.童庆炳《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吴调公《古代文论今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贾树勋《中国古代文论今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刘明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汪涌豪《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黄霖,吴健民、吴兆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代迅《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贾树钧《中国古代文论今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黄念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8.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9.邓新华《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巴蜀书社,2004年。
    30.顾祖钊、郭淑云《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兼及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1.(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32.杨玉华《文化转型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嬗变》,巴蜀书社,2000年。
    3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4.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5.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7.祁志祥《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38.成中英《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
    39.方铭《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0.孙若风《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1.史小军《复古与新变——明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2.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3.陈维昭《带血的挽歌——清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4.孙维成《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45.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巴蜀书社,2004年。
    46.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7.张少康《文艺学的民族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8.史鸿文《中国艺术美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49.皮朝纲《中国美学沉思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
    50.程兆熊《中国文论》,香港鹅湖书屋,1964年。
    51.范况《中国诗学通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
    52.张健《中国文学批评》,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
    53.黄维墚《中国诗学纵横论》,台北洪范书局,1977年。
    54.张文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5.赵盛德《古文论的民族特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56.周振甫《文论漫笔》,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
    57.周振甫《文论散记》,学苑出版社,1993年。
    58.王达津《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59.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
    60.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61.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62.牟世金《中国古代文论精粹谈》,齐鲁书社,1992年。
    63.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风格学》,花城出版社,1993年。
    64.吴枝培《中国文论要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65.汪涌豪、骆玉明主编:《中国诗学》,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66.张方《中国诗学的基本观念》,东方出版社,1999年。
    67.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8.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0年。
    69.李泽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简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日)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许总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71.殷杰《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鉴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72.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73.孙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1992年。
    74.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75.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76.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77.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78.(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0.王济民《中国古代文论陈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1.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82.叶维廉《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83.李建中《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84.胡和平《模糊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8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三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87.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北京师院出版社,1988年。
    88.滕咸惠《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89.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90.徐寿凯《古代文艺思想漫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91.张健《中国文学与思想散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
    92.(日)青木正儿《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王俊瑜译,北平人文书店,1933年。
    93.(日)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纲》,汪馥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94.(日)竹田复《中国文艺思想》,隋树森译,贵阳交通书局报,1944年
    95.蔡正华《中国文艺思潮》,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
    96.(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97.饶芃子《中西比较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98.曹顺庆:《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9.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100.倪培耕《印度味论诗学》,漓江出版社,1997年。
    101.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2.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3.陆海明《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04.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105.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
    106.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7.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8.(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109.(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0.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学林出版社,2003年。
    111.李咏吟《创作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2.李咏吟《通往本文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3.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三联书店,2000年。
    114.潘德荣《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上海泽文出版社,2003年。
    115.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16.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17.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8.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9.李清良《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0.张思齐《中国接受美学导论》,巴蜀书社,1989年。
    121.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2.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
    123.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三联书店,1998年。
    124.(法)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三联书店,1998年。
    125.(英)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
    126.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7.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7.(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12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130.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31.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2.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文学评论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33.邓新华:《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34.郁龙余等:《中国印度诗学比较》,昆仑出版社,2006年。
    135.胡经之、李健:《中国古典文艺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36.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何小庭《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千古妙喻——以味喻诗》,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3
    2.李壮鹰《滋味说探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3.徐晓庚《古典味觉美学理论探微》,求是学刊,1993\3
    4.皮朝纲《论“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本质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1\1
    5.杨子江《“诗味论”的蕴涵与嬗变》,北方论丛,2001\2
    6.吴国玖《“味”——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
    7.王晋《“味”范畴的文化渊源和美学特征》,山西师大学报,1996\7
    8.张玉霞、张祖钊《“味”与“悟”——浅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淄博学院学报,2002\6
    9.谢群《“味”与游戏——魏晋时期“味”说解读》,淮北煤师院学报,2001\10
    10.陶礼天《“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中国文化研究,2003\冬之卷
    11.王春翔《“味外之旨”的文学解读》,宁夏大学学报,2002\1
    12.王晓鹂《“滋味”说与隐、韵、意、境的关系》,固原师专学报,1999\4
    13.吴瑞霞《“滋味”与“味外味”辨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14.周雨《辨“味”》,天中学刊,1999\2
    15.王先霈《古代境论、味论中的移情和联觉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9
    16.吴建民《古代诗歌“韵味”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7
    17.张杰《化虚为实:象外之象与味外之味——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研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
    18.杨星映《刘勰论“味”蠡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1
    19.李莉《论“味”》,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5
    20.苗欣《论诗味说》,语文学刊,2004\4
    21.吕孝龙《论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8
    22.周亚明《平淡与真味》,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3
    23.胡建次、邱美琼《浅谈“味”作为古代诗论审美范畴的现实与人文基础》,九江师专学报,1998\2
    24.孟昭龙《诗味探奥》,名作欣赏,1994\4
    25.施春晖《试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在诗中的体现》,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
    26.周卫明《论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的嬗变及其成因》,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9
    27.王顺娣《“味”在三部<诗品>中的演变及其原因》,南昌大学学报,2003\1
    28.冷卫国《夏侯湛以“味”论赋》,文学遗产,2001\1
    29.张福勋《玄而未玄 神而自神——司空图“辨味”说探微》,集宁师专学报,2003\9
    30.刘跃进《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的一个推测》,许昌师专学报,2001\4
    31.刘进《以“味”论诗与中国文化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32.祁志祥《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学术月刊,2002\1
    33.钱泽红《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意”与“味”》,文史哲,2000\5
    34.文奇《中华美学思想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韵”、“味”的发展史》,郑州大学学报,1996\6
    35.王建亮《“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评钟嵘<诗品>的美学观》,呼兰师专学报,2003\12
    36.黄萍《从“滋味”说的发生历程看时代的审美意识》,湖北大学学报,2004\7
    37.邱美琼《论意境理论对诗味说的充实与发展》,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7
    38.韦祖庆《味象美感的现代转型》,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
    39.张思齐《宋诗的平淡风格与宋代的诗味理论——中印诗学理论微观比较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
    40.吴晓玲《由“艳情”到“喜”,从世俗至精神——印度古典诗学味论的一个侧影》浙江学刊,2003\1
    41.邱紫华《在有限之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愉悦——印度古典美学的味、韵范畴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42.龚刚《中印诗味面面观》,外国文学评论,1997\1
    43.郁龙余《中印味论诗学源流》,天津师大学报,2000\5
    44.何淑英《“梵我同一”思想与印度古典味论》,语文学刊,2005\3
    45.代迅《诗味论与情味论——中印文论比较》,钦州学刊,1998\6
    46.蔡钟翔《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文学评论,1997\5
    47.徐应佩《论古代文学鉴赏范畴的中国特色》
    48.叶作盛《新时期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研究状况概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2
    49.陈良运《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代文论》,文学评论,2000\2
    50.紫地《中国文学鉴赏接受论》,北京大学学报,1994\1
    51.汪涌豪《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统序特征》,文学评论,2000\3
    52.李建中《儒道释文化的诗性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3\
    53.东弓《对话:翻译与解释——中西诠释学的文化比较》,浙江师大学报,1993\6
    54.(日)今道友信《传统阐释与创造》,哲学译丛,1987\2
    55.萧华荣《作为释义批评的“比兴”说》,文艺理论研究,1988\5
    56.王中江《中国人文传统与解释意识》,天津社会科学,1994\3
    57.王宇根《诠释循环对于中西比较诗学的意义》,文艺研究,1996\7
    58.普慧《试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解释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94\2
    59.陈跃红《走出古典的泥沼——关于汉语诗学阐释学的现代转化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1997\1
    60.李咏吟:《文学的诗性综合解释方法的理论价值》,东疆学刊,2003\10
    61.成立《“辨于味”及其他——中国古典文学解释》,名作欣赏,1997\5
    62.孙红《居中阐释:中西解释之途》,北方论丛,2001\6
    63.宗亦耘《解经法·经学及对后世文艺方法论的影响》,广西师院学报,2000\4
    64.张再林《现象学与中国古代哲学》,西北大学学报,1994\4
    65.马建智《中国诗味论与符号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66.第环宁、马悦宁《诗味创作技法举要》,甘肃高师学报,2001\1
    67.姜耕玉《诗的意味:艺术抽象的强度——兼论当代诗歌形式的嬗变》,文艺研究,1993\5
    68.陶礼天《“奇异”味与小说的审美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9.韦妙才《论小小说的“味外味”》,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70.郑萍《论周作人文章的“味”》,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71.刘芳《诗味在<伤逝>中的展现》,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2
    72.朱青《谈程乃珊小说的“味”》,洛阳师专学报,1998\6
    73.姜耕玉《谈新诗形式的“中国味”及其创构》,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74.吕汉东《异中有同的两种中国味:观赵树理与汪曾祺》,延边大学学报,1999\11
    75.孙凯风《置身于历史情境中的当代传说——林斤澜和他的“怪味小说”》,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10
    76.耿艳娥《以味取胜与以神取胜——贾平凹地域文化小说的追求与局限》,黑河学刊,2003\5
    1.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2.张靖华《汉语味觉词的文化审视》,内蒙古师范大学。
    3.孟庆雷《论钟嵘“滋味说”的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
    4.王升云《韵味论的源起及发展》,中南民族大学。
    5.王国昭《词话之批评与功用研究》,台湾东吴大学
    6.冯晓青《徘徊在实用和审美之间的中国儒道文论——从“诗言志”剑“辨味”看文学功用问题的嬗变》,郑州大学。
    7.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暨南大学。
    8.周远斌《情的历程——中国古代文论中情感观的流变》,华东师范大学。
    9.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复旦大学。
    10.邓新华《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1.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华中师范大学。
    12.陈学祖《中国诗学现代转型与西方美学》,武汉大学。
    13.韩晓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古典文论的影响——兼与原型批评比较》,郑州大学。
    14.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四川大学。
    15.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华中师范大学。
    16.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南京师范大学。
    17.黄晖《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苏州大学。
    18.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19.魏天无《九十年代诗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E.C.Eoyang,Beyond Visual and Aural Criterion:The Important of Flavor in Chinese Literary(超越视听标准:中国文学批评中大的重要性)
    2.L.Zhang,Language and Interpretation:A study in East-West Comparative Ppetics(语言与阐释:东西文化比较诗学)
    3.Yiu—wai Stephen Chu,Interpretation,Textuality,Paradox:From Reading Hermenentics'Reading Towards a Chinese Hermenutics(阐释,文本性,悖论:从阐释学解读到中国阐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