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不懈追求,也是人们极力达致的政治发展目标。协商民主理论自兴起以来,无论被看作是复兴传统的民主范式,还是当作超越传统的理论创新,都客观表达了人们对发展民主理论的热切期盼和积极追求。从其民主价值、构成要素等规范层面的研究,到其实践领域的践行模式和价值功效,都承载着人们巨大的期许。也许将协商民主理论看作是传统民主范式的复兴似乎更加合理。但是,这种复兴(复兴古典民主强调的参与)不是简单的归复,而是在复兴的过程中有超越和修补(修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超越古典民主中的理想成分)。
     对于协商民主,可以作出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定义:协商民主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主张和观点,据此理性的修正彼此的偏好,并实现偏好转换,尽可能的达成共识、促进决策,而因此达成的共识和促进的决策具有鲜明的合法性。它的核心是公共参与、理性讨论、自由平等、相互协商、促进决策、公共责任。它讲求参与性、公共性、互惠性、平等性、合法性、包容性。
     民主的核心价值是普适的,但民主的内涵、运行模式则是具体的。作为当代中国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协商民主自然有其自身的内涵要义。这种内涵要义是它区分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核心之所在。也就是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具备有限的适用性。中国的协商民主就是指,在中国的基本制度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既强调协商程序的合理性,也强调结果的共识性。国家、政党和社会层面都有这种协商民主内涵的体现,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公共论坛,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等。
     “民主恳谈”是对浙江省温岭市在乡村、城镇社区及市级机关(部门)开展的各种民主沟通会、决策议事会、交流讨论会、重大事项听证会等民主形式的简称。作为一种乡村民主形式,民主恳谈的生长和发展主要源于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和代表国家的地方官员推动民主创新的努力。其本质上是中国本土化的协商民主实践在乡村的体现。为此,本文以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为研究主题,借用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和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基于对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及发展进程的考察,既向人们全景展示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具有首创精神和现实价值的这一重大实践,又阐释和说明中国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动力、机制、价值及趋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模式。
     从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成长、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是国家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是对其成长、发展和特色的典型概括。进一步而言,可以用“国家主导下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假说”来分析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这种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模式,既不回避国家及其代表——政府的引导作用,也不忽视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它强调的是推动制度创新实践的主体之间是相互合作和动态博弈的,而且这些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国家主导即是说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国家充分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作用,离开国家的介入,实践也许会变得更加曲折。多方即是说在这场制度创新实践中,行动主体是多元、开放的,而不是单一、封闭的;回应即是说创新实践萌生以后,各行动主体之间有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直流行为;互动即是说在这场制度创新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的政府和需求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们围绕着共同利益——推动创新实践成长发展,继而在创新实践中获得各自所追求的利益——展开相互交往。
     从温岭民主实践在横纵两大方向展开的一般层面的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试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实践型态看,乡村协商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有可能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如乡村民众(包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私营企业主等乡村精英,以及普通村居民)、党政官员、外来务工者等群体,围绕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以吸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为主题,以改善乡村政治社会权力结构为渠道,以达成共识、作出决策为指向,通过直接参与商议、讨论或咨询的方式,展开积极、理性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体谅,彼此让步,从而尽可能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它既强调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公开性和参与性,也强调协商结果尽可能的共识性。进一步而言,它本质上是乡村的协商政治型态,是生长在中国乡村的群团合作型民主,是乡村政治生活领域中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是乡村民众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乡村民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形式。
     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场域、协商过程、协商方式和协商结果这六大核心要素是支撑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支柱。公共协商、理性沟通和偏好转换则是推动乡村协商民主实践运行的内在机制。
     基于民主的视阈,可以发现,温岭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展示出了鲜明的民主价值。这体现在五个方面:开辟乡村民主的新空间、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现代化、促进公众的有序参与、夯实乡村民主的社会基础和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深入分析也可见其限度,如谁来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恳谈更合适?如何促进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融合?政府创新的动力何以持久?民主实践的操作技术何以进一步提升?
     温岭民主恳谈以其丰富而又生动的内涵向人们展示了生长在中国乡村场域的协商民主实践。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国家与社会是在互动中促成了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国家与社会也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实现了双赢。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优化了乡村治理格局,从而也进一步启示人们:构建民主合作式的乡村治理模式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理性选择。
     温岭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不是孤独者,在其引起学者关注的同时,也逐渐被其它诸多地方参考和借鉴。但是,任何“复制”温岭民主实践的行为选择,必须要考虑到:是否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民主实践的成长和发展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之上。唯有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像民主恳谈这样一种乡村协商民主实践才会落地生根、发芽。
Democracy is an everlasting pursuit and also a political development goal of humanity. Since its rise, either has been seen as a revival of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democracy, or be deemed beyond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nova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expressed people's expect and pursuit for democratic theory. Perhaps, it seems more reasonable to regard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a revival of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democracy. However, this revival (revival of classical democracy emphasis of participation) is not a simple re-normalization, but in the process of surpassment and repair (repair of liberal democracy's shortcomings, beyond the classical ideal of democracy in the composition).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e can make such a simple and plain defini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eans that the free and equal citizens in political community, can achieve preferred conversion, as far as possible reach a consensus, facilitate decision-making, through extensive discuss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whereby amendment each other's preference. Thus, the consensus and the decision has a clear legitimacy. At its heart is public participation, rational discussion, freedom, equality, mutual consultation, facilitate decision-making, public responsibility. It emphasizes participation, reciprocity, equality, legality, and tolerance.
     The core value of democracy is universal, but its meaning and operation pattern is specific.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modern democracy in China,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naturally has its own meaning. This implication is the core tha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e West. In other words, the Western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have limited applicabilit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means that in China's basic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ll actors affected by the decision-making, around the subject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through consultation, negotiation and discussion, to reach consensus. It stressed that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consultative process, but also the result of consensus. State, political parties and social dimensions are manifestation of the democratic content of these consultations, such as the CPC-led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 public forums, democracy Symposium hearings and so on.
     "Democracy Discussion" is a short form of democracy in Wenling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develops in villages, urban communities,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 agencies in various kinds of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 decision-making council, communication seminars, hearings and other major events. As a democratic form in villages, "Democracy Discuss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growing popular demand for democracy and the local officials who on behalf of the state to promote democracy and innovation efforts. It is the essential show of Chines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e countryside. To this end, the paper shows this important practice, and explains its power, mechanism, value and trend of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rural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explore a new model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rough analyz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tate and society, basing on the practice of Wenling practice.
     From Wenling practice, we can see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country-driving and social developin is typical general to its growth,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we can use the "state-led and interactive institutional change hypothesis" to describe Wenling practice. This hypothesis, not evade the State and its representatives-the government's guiding role, nor ignore the social role. It emphasizes the mutual cooperation, and these subjects are not single, but multiple. State-led means that the State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and regulating role. Multi-party means that actors are diverse, open, rather than a single, closed; interaction means that innovative practice play a guiding role in promot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social forces
     From Wenling democratic practice, we can get a short definition for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t is in China's rur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all actors affected by the decision-making, such as the rural population (with NPC deputies, CPPCC member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other rural elites, and ordinary villagers),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emigrants, so as far as possible on issues of common interest to reach consensus on a democratic forms of governance, by the mas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through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deliberations, discussions or consultations way to start a positive, r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concession. To elaborate further, it is essentially a political consultation in rural pattern, is the growing coop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rural are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rural popular, an important form of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for rural people.
     The deliberate subject, deliberate object, deliberate field, t deliberate process, deliberat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deliberation is the six core element of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Public consultation, r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eferences is the inner system of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emocracy, we find that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in Wenling shows a clear-cut democratic value. This is reflected in five areas:opening up new space for democracy in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democracy, promote the orderly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village democracy, consolidating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rural democracy, and promot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However, the in-depth analysis, we can also find its limits, such as who will implement and monitor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decision-making in earnest talk is more appropriate? How to promote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voting organic integration? How can make the Government's impetus for innovation lasting?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echnology?
     In this rich and lively democratic practice,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interaction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in tur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chieve a win-win democratic practic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in Wenling strongly optimizes the villag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us further reevaluates that to build democracy and cooperative governance model in rural is a rational choice to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The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in Wenling is not a solitary practice. It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scholars and gradually been referred by others. However, any "copy" the democratic practice, 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whether they have the appropriate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ractices is based on a certain basis and conditions. On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basis and conditions,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can take root and sprout.
引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4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泽东文集》第3、6、7、8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0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S·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译,三联书店,1999年。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97年。
    [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活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澳]约翰·S·德雷泽克著:《协商民主及其超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理论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南非]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陈剩勇,何宝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谈火生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俊译,三联书店,2003年。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华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02年。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
    [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决策》,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美]吉尔伯特·罗茨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叶娟丽、马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赖海荣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李宛容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
    [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载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美]艾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叶娟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徐洪武:《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利华:《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年。
    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联经出版社,2001年。
    韩强编:《程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
    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的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
    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时和兴:《关系、限度和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马俊:《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郑建新:《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改改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年。
    王家林:《发达国家预算管理与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赵雯主编:《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简明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贾康主编:《地方财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清秀主编:《民主理财之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徐勇:《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徐勇、吴理财:《走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困境》,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勇、吴毅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项继权:《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3年。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 译出版社,1998年。
    荣敬本等:《再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张静:《基层政权:乡镇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埃莉骡·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
    奥利弗·威廉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盖伊·彼德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詹姆斯·N·罗西子:《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余逊达、赵永茂主编:《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陶东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章敬平:《浙江发生了什么:转型期的民主生活》,东方出版社,2006年。
    方江山:《非制度化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俞可平:《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荣敬本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转变——县乡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陈剩勇、钟冬生、吴兴智:《让公民来当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何增科:《城乡公共参与和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刘建军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许耀桐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慕毅飞、陈奕敏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胡家勇等:《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经济社会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泽国镇党委、政府:《协商民主恳谈:参与式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决策机制——泽国镇资料汇编》。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民主恳谈与基层人大文集》。2006年12月。
    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地方人大公共预算审批与监督学术研讨会文集》,2008年6月。
    新河镇党委、政府:《新河镇参与式预算相关文件及媒体报道资料汇编》,2007年7月。
    泽国镇党委、政府:《2007年民主恳谈资料汇编》,2007年12月。
    泽国镇党委、政府:《2005年民主恳谈资料汇编》,2005年12月。
    泽国镇党委、政府:《协商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安排决策机制——2005年泽国镇城镇建设项目预算安排机制资料汇编》,2005年4月。
    泽国镇党委、政府:《协商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安排决策机制——2006年泽国镇城镇建设项目预算安排机制资料汇编》,2006年5月。
    泽国镇党委、政府:《2008年公共预算民主恳谈资料汇编》,2008年3月。
    泽国镇党委、政府:《泽国这都能扁屿村2006年新农村建设协商民主恳谈资料汇编》,2006年8月。
    松门镇党委、政府:《民主恳谈:温岭市松门镇扎实推进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8月。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林尚立:《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林尚立:《协商政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研究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2-13。
    何包钢:《中国的参与和协商制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何包钢:《地方协商民主制度会持续发展吗?》《学习时报》,2006-12-1.
    何包钢:《协商民主恳谈与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学习时报》,2007-5-21.
    何包钢:《协商民主参与者的确定及其方法》,《学习时报》,2007-12-31.
    何包钢:《协商民主中的主持人制度》,《学习时报》,2008-2-24.
    何包钢:《政治试验是实现协商民主的有利途径》,《学习时报》,2008-3-25.
    何包钢、谢玉华:《企业协商民主:隆标集团协商民主恳谈个案》,《二十一世纪》,2008年第4期。
    何包钢、郎友兴:《协商民主在中国基层的深化:泽国镇的2008年财政预算恳谈》,《学习时报》,2008-3-10.
    蒋兆华、何包钢:《协商民主恳谈:参与式重大公共事项的决策机制——温岭市泽国
    镇公共参与2005年城镇建设资金使用安排决策过程的个案报告》,《学习时报》,2005-10-25.
    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联合时报》,2006年11月17日。
    齐卫平,周锦尉,童庆平:《两种民主形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4期。
    齐卫平:《制度界面的协商民主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国政治》,2008年第2期。
    齐卫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生源简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提升》,《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生长点》,《贵州社会科学》, 2008年第5期。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与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基于上海市个案的分析调查》,《理论与改革》,2008年6期。
    齐卫平、陈朋《中国协商民主60年: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实践》,《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沟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陈朋、陈荣荣:《协商民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吴兴智:《从选举民主到协商民主:近年来乡村民主建设的新发展——以浙江为个案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张书林:《党内协商民主与党内和谐的互动》,《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郭道久:《对抗性竞争与协商合作——多元主义与合作主义的利益集团观比较》,《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8期。
    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中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刊》,2008年第1期。
    邱国良、戴利朝:《困境与出路:协商民主与村级选举制度的完善——以江西省若干村选举为研究对象》,《求实》,2007年第11期。
    王中汝:《利益分配、社会协商与和谐社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7期。
    李龙:《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中国法学》,2007年第9期。
    李火林:《论协商民主的实质与路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铁错、王振亚:《论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及社会条件兼论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黄海、李娟、王立京:《论政治协商与党的民主执政能力》,《江汉论坛》,2007年第 12期。
    马奔、周明昆:《协商民主:概念、缘起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吴光芸:《协商民主: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长白学刊》,2007年第1期.
    马奔:《协商民主: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选择》,《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刘远柱:《协商民主:中国民主政治的优势》,《党政论坛》,2006年第2期。
    董前程、王雪:《协商民主成为我国选举民主补充的原因初探》,《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刘务勇:《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主政洽建设》,《新视野》,2006年第5期。
    董前程:《协商民主能否成为可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王建华、林丽慧:《协商民主视角下的议事程序》,《社会科学研究》,2007第6期。
    庄丛生:《协商民主社会中国特色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7期。
    向玉琼:《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提升》,《理论导刊》,2007年第4期。
    张方华:《协商民主语境下的公民参与》,《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梁莹、黄健荣:《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王海峰:《协商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民主形态》,《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
    赵红灿、池忠军:《新农村民主治理理论建构的社会资本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孙照红:《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的双轨民主模式》,《党建工程》,2007第7期。
    邱家军:《民主与协商民主:技术路线的沿革及协同》,《政治文明建设》,2008年第3期。
    朱世海:《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何长青:《选举与协商: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萧楼:《载体:通向制度抑或回归事件—“民主恳谈”个案与东南沿海的有限政治市场研究》,《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王洪树:《政治协商:协商民主的一种独特理论探索》,《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3 期。
    唐正繁:《中国乡村民主治理模式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程浩:《中国协商式民主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薛冰:《自由、社群与协商共识——探究公共管理的思想基础》,《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伯纳德·曼宁:《伯纳德·曼宁:论合法性与政治协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蔡永飞:《简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刘明珍:《协商民主:理念与程序的统一》,《光明日报》,2007年第9期。
    陈立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人民政协报》,2009年第5期。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郭道久:《对抗性竞争与协商合作》,《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郭淑清:《协商民主: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世界》,2006年第9期。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
    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牛旭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理论动态》,2007年总第1733期。
    张洪武:《利益集团与协商民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4期。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政治价值论析》,《中国政治》,2008年第1期。
    陶文昭:《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学术界》,2006年第5期。
    谈火生:《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王进芬:《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王金红:《协商政治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唯实》,2004年第2期。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缘起与内涵》,《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朱世海:《协商式民主——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报》,2006年4月3日。
    张献生、吴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澳]约翰·S·德雷泽克著:《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美]詹姆斯·菲什金:《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苏振华:《参与式预算的公共投资效率意义——以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朱圣明:《衔进与深化:参与式预算的温岭场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朱圣明:《从原生到孪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在进行时——温岭民主恳谈和参与式预算之比较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朱圣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博弈论分析——基于温岭新河羊毛衫行业的实证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朱圣明:《从泽国镇参与式预算实践看偏好与公共预算效率的实现》,《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朱圣明:《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的作用——基于温岭经验和特征的解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叶剑锋:《民主是理想的抑或是现实的——论罗伯特·达尔民主认识方法论的革命性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美]马修·菲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美]乔治·M·瓦拉德兹著:《协商民主》,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虞崇胜、王洪树:《协商合作:中国多元共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虞崇胜,何志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动效应分析》,《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虞崇胜、李永洪:《民主技术是民主政治建设工具》,《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 第6期。
    徐家良:《民主合作制: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双赢博弈》,《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创刊号。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
    萧公勤:《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几点商榷意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7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俞可平:《协商民主: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学习时报》,2007年第2期。
    何增科:《关于市民社会概念问题的几点思考》,《现代与传统》,1994年第4期。
    童世俊:《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徐勇:《市民社会:现代政治文化的原生点》,《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冯宏良,余金成:《国家与社会:解读改革以来社会政治稳定的两个基本向度》,《探索》,2008年第6期。
    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中国社科季刊》,1998年,第24卷。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党秀云:《公民社会的精神与时代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陈仲元:《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学海》,2005年第5期。
    郁建兴:《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郁建兴周俊:《中国公民社会在参与中成长》2008年第8期。
    侣传振:《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史云贵:《国家与社会的博弈:传统权威走向现代权威的政治学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张新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和谐社会解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2007 年第4期。
    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1期。
    冯宏良、李璐:《国家与社会互动生长: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规定性》,《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郑代良:《论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吴乐涛:《论乡村治理的制度安排——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视角》,《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吴理财:《中国农村治理60年:国家的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牛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领导之友》,2008年第4期。
    费英秋:《我国国家与社会发展路径的特殊性探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李景鹏:《走向现代化中的国家与社会》,《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牛美丽:《预算民主恳谈:民主治理的挑战与机遇——新河镇预算民主恳谈案例研
    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黄俊尧:《协商民主与基层实践:对“民主恳谈”模式的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褚松燕:《“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徐家良:《民主合作制:政府与公民间的双赢博弈》,《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张小劲:《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景跃进:《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郎友兴:《中国式的公民会议: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的过程和功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4期
    史雪莲《温岭市新河镇2008年度财政预算调整民主恳谈过程观察》,《背景与分析》,2008年第3期。
    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简晓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的思考》,《研究探索》,2007年第12期。
    谢玉华、何包钢:《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蔡定剑:《公共预算改革的路径和技术》,《中国改革》,2007年第6期。
    蔡定剑:《公共预算应推进透明化、法制化和民主化改革》,《法学》,2007年第5期。
    蔡定剑:《能否向公众公开预算》,《人大建设》,2007年第6期。
    高培勇、马蔡深:《中国政府预算的法制化进程:成就、问题与对策》,《财政研究》,2004年第10期。
    郭晓聪、程鹏:《政府预算的民主性:历史与现实》,《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
    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徐勇、黄辉祥:《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绩效——以河南L乡为个案》,《学海》,2002年第1期。
    项继权:《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变迁:对湖北京山县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1期。
    项继权:《县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是什么》,《学习月刊》,2004年第3期。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简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
    吴理财:《乡镇内部权力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学习月刊》,2004年第5期。
    吴理财:《乡村财政及其治理:洪镇调查》,《中国乡村观察》,2004年第4期。
    吴理财:《以民众参与破解选择性治理》,《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郭正林:《当代中国乡村研究的理论视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7期。
    张千帆、焦洪涛:《协调管理——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张富、吴新叶:《农村基层治理:困境与出路——兼论农村自治性政治空间的生成和发育》,《兰州学刊》,2004年第3期。
    赵树凯:《基层民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2期。
    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1999年第4期。
    金叶:《基层民主建设任重道远》,《中国改革报》,2000年第1期。
    李江涛:《农村基层民主的启示》,《南方日报》,2003年第7期。
    杨琳:《基层民主形成基本框架村民自治成“自由微风”》,《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9期。
    夏学銮:《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基尽》,《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1期。
    何得桂:《基层民主的增量式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刘义强:《民主创新:背景、动力与策略——对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机制的一种阐释》,《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王来金:《“民主”与“民本”概念辩证》,《社会学科》,2000第4期。
    吴素雄、陈洪江:《从精英治理到民主治理——村民自治制度演进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宋国华:《党内民主: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关键》,《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林奇富、董存胜:《反思古典民主的局限性----以古雅典的城邦民主为分析对象》,《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2期。
    初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人民日报》,2008年9月22日。
    张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顾肃:《关于民主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朱光磊、郭道久:《非国家形态民主: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李良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在找不到。
    程思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薛敏兴:《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石雪梅、曾令超:《论利益结构与社会民主发展》,《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范进学:《论民主的实现形式》,《文史哲》,2002年第1期。
    顾肃:《论政治文明中的民主概念和原则》,《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周圣平:《民主成长的逻辑——中国民主政治建设30年的若干启示》,《云南行政学 院学报》,2008年第5期。
    韩东屏:《民主制度与分权制衡》,《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
    白锐:《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
    杨党校:《全球化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研究》,《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胡承槐:《社会民主、党内民主、民主执政范畴的基本内涵及逻辑关系——兼谈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余逊达:《深入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陈尧:《西方民主的内在张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李海青:《现代性语境中的“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对民主形式的一种政治哲学解读》,《理论导刊》,2007年第5期。
    应克复:《现在中国民主观念误区之我见》,《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
    胡伟:《新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的使命》,《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刘慧敏:《一种不涉及对抗的民主新概念》,《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臧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特征探析》,《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蒋明华:《政治文明·民主制度·选举程序》,《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郭定平:《制度积累与渐进替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机制解析》,《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1期。
    刘熙瑞:《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确立》,《理论参考》,2007年第9期。
    陆德生,纪荣荣:《中国民主宪政的新发展》,《江淮论坛》,2004年第3期。
    徐友渔:《中国式民主的模式和道路》,《同舟共进》,2007年第12期。
    张志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定位与制度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权英:《中国政治发展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互动作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张军:《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任尔昕、黄明:《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民主意识的培育》,《发展》,1997年第10期。
    于新恒、郑沪生:《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嬗变及其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1期。
    张美娥:《两种形式的民主与两种性质的监督——兼论延安时期党的民主建设经验》,《理论导刊》,2007年第8期。
    李志平:《现代民主政治的两种实现形式》,《理论探讨》,2006年第4期。
    张康之:《论权利观念的历史性》,《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刘春荣:《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社会与研究》,2007年第2期。
    郎友兴、周文:《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魏宪朝:《基层、基层民主和农村基层民主析论》,《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1期。
    易晋:《社会资本:现代民主发展的非制度化保障》,《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熊淑媛:《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理论探索》,2005年第5期。
    黄湘莲:《公民文化建设与政治文明》,《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
    李景鹏:《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李斌:《论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求实》,2004第S2期。
    吴健:《政治文明与公民参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吴自斌:《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胡筱秀:《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明建设:新契机与增长点》,《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
    余维法:《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与政治文明建设》,《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马凌:《政治文明、政治沟通与政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4期。
    田川:《政治文明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王智、丁俊萍:《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李正图:《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维逻辑框架》,《江淮论坛》,2007年第6期。
    杨光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贡献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刘文革、刘婷婷:《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评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3期。
    范炜烽:《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职能的系统分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11期。
    胡立法、唐海燕:《制度变迁与和谐社会》,《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6期。
    罗能生、谢里、洪联英:《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刘刚:《中国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的多样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杨瑞龙、杨启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经验》,《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郭小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理论》,《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陈剩勇、孟军:《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体制的变革与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颜如春:《从“共治”到“善治”——中国社会治理模式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张紧跟、庄文嘉:《从行政性治理到多元共治: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转型思考》,《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0卷第6期。
    包国宪、郎玫:《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胡仙芝、余茜、棒锡金:《逐步走向国家社会合作共治的公共管理变革》,《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0期
    李砚忠:《以“合作式治理”提高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信任》,《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李砚忠:《和谐社会内涵及其构建中的合作式治理》,《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黄辉祥:《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治理的特点及负面影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周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政治参与》,《福州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陈琪:《乡村治理中的多元合作创新》,《经济导刊》,2009年第11期。
    李增元:《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参与式治理的博弈逻辑》,《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6期。
    刘鹏:《善治的改革导向:从政府社会性管制到多元共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季丽新、南刚志:《论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5期。
    卢福营:《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卢福营:《村级治理下的村民公共参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卢福营、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竞选行为——以浙江省永康市龙村为例》,《政治发展研究》,2009年第2期。
    张衍前:《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6期。
    陈炳辉:《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罗晓华、郭正林:《参与式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在地方自治范围内的结合》,《兰州学刊》,2007年第10期。
    Joseph M.Bessette, Deliberative Democracy:The Majority Principle in Republican Government, in How Democratic Is the Constitution? eds. Robert A. Gold win and William A. Schambra, 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80
    Bernard Manin, On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1987
    Joshu Cohen,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Ala Hamll in and Philip Pettiteds. The Good Polity:Norm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e. Oxford:Basil Blackwell189
    Jon Elster Edit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Maeve Cooke,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2000,
    David Miller, 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aurizio Passer in Dentrv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
    Carolyn Hendriks, The Ambiguous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Refereed Paper Presented to the Jubilee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asian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October 2002.
    Christian Hunold, Corporatism, Pluralism and Democracy:Toward Deliberative Theory of Bureaucratic Accountability.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2001.
    James Bohman, Public Deliberation:Pluralism, Com plexity and Democrac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1996.
    James Bohma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Effective Social Freedom: Capabilities,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1997.
    James Bohman, Public Deliberation: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The MIT Press,1996.
    Manuel Fernandez de Villegas, Naomi Adelson. Civil society participation in World Bank and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programs:The case of Mexico", Global Governance, Vol6. Iss4
    Korbla P Puplampu and Wisdom J Tettey. State-NGO relations in an era of globalisation:The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frica, Review of African Political Economy, Vol27.
    David Husselbee. NGOs as development partners to the corporates:Child football-stichers in Pakistan. in Deborah Eade and Ernst Ligteringen (eds.) Debating development:NGOs and the future. Oxford, England:Oxfam GB for Oxfam International.
    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博士论文。
    聂鑫:《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9,博士论文。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博士论文。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博士论文。
    吴兴智:《公民参与、协商民主与乡村公共秩序的建构》,浙江大学,208年,博士论文。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7,博士论文。
    曾庆军:《合作和协商的政治:中国民主党派参政方略研究》,复旦大学,2006,博士论文。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成长》,复旦大学,2006,博士论文。
    梁军峰:《中国参与式民主发展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6,博士论文。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博士论文。
    王仲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1996,博士学位论文。
    张艳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协商民主》,苏州大学,2009,硕士论文。
    赵猛:《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研究》,吉林大学,2009,硕士论文。
    刘明:《协商民主要求何种政治平等》,吉林大学,2009,硕士论文。
    张婧:《性别视角下的民主参与和协商》,浙江大学,2009,硕士论文。
    宁苑:《詹姆斯·博曼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厦门大学,2008,硕士论文。
    曲娜:《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法律观及其法治意义》,黑龙江大学,2008,硕士论文。
    肖光玲:《论我国民主政治中的协商民主》,四川师范大学,2008,硕士论文。
    黄婷:《协商民主视野下的政府能力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硕士论文。
    郭靖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协商路径探析》,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8,硕士论文。
    姚东:《协商民主对于政府决策的价值研究》,苏州大学,2008,硕士论文。
    苏燕:《作为治理模式的协商民主》,苏州大学,2008,硕士论文。
    张美华:《城市社区中的协商民主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硕士论文。
    王丽芳:《协商民主视角下的价格听证制度研究》,西北大学,2008,硕士论文。
    董玲:《协商民主视角下的网络公众参与研究》,西北大学,2008,硕士论文。
    郑园:《大众传媒的功能及其对公共管理的意义》,西北大学,2008,硕士论文。
    杨垚:《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王军:《试论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西南交通大学,2007,硕士论文。
    王剑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与制度建构》,四川大学,2007,硕士论文。
    罗洪:《协商民主视域下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鲁冰:《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的概念解析》,天津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金国生:《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扬州大学,2007,硕士论文。
    姚亦亚:《西方协商民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硕士论文。
    孙彤:《协商民主视角下的听证制度》,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07,硕士论文。
    萧兆铭:《协商民主、公共决策与人民政协》,上海交通大学,2007,硕士论文。
    董前程:《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诉求》,吉林大学,2007,硕士论文。
    秦燕:《协商民主:从价值到经验》,中共中央党校,2007,硕士论文。
    刘义成:《当代中国实践协商民主的社会生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李红亮:《协商民主理论探析》,厦门大学,2006,硕士论文。
    王剑平:《协商式民主运作机制研究》,湖南大学,2006,硕士论文。
    冯淑敏:《预算民主:在代议与协商之间》,中山大学,2006,硕士论文。
    任传涛:《参与式预算的理念、制度及其实践》,复旦大学,2009,硕士论文。
    陈永坚:《参与式预算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2007,硕士论文。
    宋利华:《工资集体协商的经济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03,硕士论文。
    苏珊:《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研究——以上海浦东潍坊社区为例》,复旦大学,
    2008,硕士论文。
    贺小林:《从宪政参与到协商民主: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回溯及思考》,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4350
    陈炳辉:《参与式民主的现代衰落与复兴》,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
    韩世峰、颜秉光:《“参与式预算”唤醒百姓民主意识》,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4972
    刘明宇、刘述波:《参与式预算:独具创新性的哈尔滨模式》,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393
    郭振纲:《公众参与政府预算是一种可贵的尝试》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2640
    哈尔滨市财政局:《关于哈尔滨市2008年财政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3829
    柯森:《哈尔滨“参与式预算”辐射乡村》,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3991
    韩世峰、颜秉光:《哈尔滨让百姓参与政府预算》,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2641
    司卓英:《哈尔滨市参与式预算试点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3256
    卞立群、缪海涛:《无锡率先启动“参与式预算”纪事》,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939
    马薇:《无锡实行参与式预算公共项目建设群众说了算》,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914
    周梅燕:《“民主点菜”还能走多久——惠南基层民主改革的冲动与困惑》,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89
    包蹇:《代表“点菜”百姓开颜》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38。
    周扬:《点菜:上海基层财政预算民主化试验》,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42
    闵行区财政预算昨首次听证,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387
    周扬:《上海闵行区人大组织财政预算听证会开国内先河》,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816
    田享华王芳:《上海试水基层民主改革政府工程由代表决定立项》,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51
    黄琳邓若楠:《政府花钱,人大票决15%---上海惠南的公共财政试验》,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69
    朱中原:《惠南镇改》,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722
    王绍光:《“公民社会”祛魅》,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l7/200908/98413.html
    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xzxyxb200402024.aspx
    王科:《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兴起》,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38
    苏咏喜、郭群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及特点》,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1702
    野火:《中国正走向公民社会》http://www.newbusiness.cn/gb/newbusiness/2005-01/11/content_592481.htm.
    杨俊峰:《公民社会:概念虽旧,问题常新》,http://www.china-review.com/cath.asp?id=21279
    李劲:《公民社会概念界分与中国现代性社会结构重塑》,http://chinaelections.net/NewsInfo.asp?NewsID=143261
    庞金友:《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5350
    文大山:《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建构:价值和可能》,http://zhuguohua2004.blog.163.com/blog/static/445043520101195818353/
    安东尼·吉登斯:《国家与公民社会》,http://www.gongfa.com/html/gongfazhuanti/xianzhengjianshe/20090307/300.ht ml
    李莉、陈秀峰:《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完善的新路径:社区组织发展》http://www.sunyefang.org/docs/weifenlei/weifenlei/18376.aspx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1943
    俞可平:《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兴起》,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01510
    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http://www.srzyz.org/News/VNews/2009/11/19177.shtml
    张祖桦:《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61347。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4220
    李凡:《中国民主发展的公民社会路径》,http://www.stnn.cc/ed_china/200907/t20090729_1071787.html
    熊万胜:《“国家与社会”框架在乡村政治研究中的适用性》,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069
    余盛峰、李乐:《博弈下的国家民主和社区民主》,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6060。
    景跃进:《村民自治: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8795
    储松燕:《国家与社会:公民参与的两个层面》,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11/06/content_7018024.htm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0973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6592
    庞金友:《希望还是偶像——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研究》,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9268
    熊万胜:《乡村政治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框架》,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069
    尹冬华:《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6593
    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6151
    朱国伟:《转型社会与民主协商》,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123903。
    徐勇:《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http://www.ccrs.org.cn/show_5169.aspx
    徐勇:《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http://www.snzg.net/article/show.php?itemid-14410/page-1.html
    董雪兵、余逊达:《村民自治中的政府与社会》,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0301
    郑永年:《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http://www.21ccom.net/newsinfo.asp?id=331。
    海华:《基层民主渐成大势》,http://www.21gwy.com/ms/gjzl/a/1976/421976.html。王金洪:《基层民主有待关注》,http://www.chinaelections.org/tegao.asp?NewsID=11293
    高健生:《论扩大基层民主》,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7621
    丁谷泉:《论中国的民主——读《中国民主的前沿探索》,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608
    刘义强:《民主巩固视角下的村民自治民主巩固视角下的村民自治》,http://www.ccrs.org.cn/show_5205.aspx
    张富、吴新叶:《农村基层治理:困境与出路——兼论农村自治性政治空间的生发》,http://www.cp.org.cn/showSubject.asp?NewsID=636
    陈潭:《乡村治理研究十年观察》,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9906
    赵树凯:《关于乡镇改革历史进程的考察》,http://www.ccrs.org.cn/show_4451.aspx
    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http://www.ccrs.org.cn/show_4769.aspx
    时和兴:《我国乡镇治理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http://rdi.cass.cn/show_News.asp?id=28531&key=我国乡镇治理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
    吴理财:《应注意农村基层的选择性治理》,http://www.snzg.net/article/show.php?itemid-14348/page-1.html
    王敬尧:《县级治理能力的制度基础一个分析框架的尝试》,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15682/page-1.html
    党国英:《乡村治理现代化必先要城乡一体》,http://rdi.cass.cn/search_news.asp
    贺雪峰、董磊明、陈柏峰:《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http://www.cp.org.cn/showSubject.asp?NewsID=659
    肖唐镖:《乡村治理创新的动力、理念和空间分析》,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9670
    潘洪其:《中国扩大基层民主大有可为》,http://gsfz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7/10/31/010505041.shtml
    房宁:《温岭“民主恳谈”机制的观察与分析—发自草根的新型民主》,http://www.jihe.org.cn/show.asp?ArticleID=4639
    王生坤:《文本与实践的悖离——对我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解读》,http://www.ccrs.org.cn/show_5182.aspx
    董保林:《村民自治与党内基层民主和农民民主意识的关系》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8240
    刘亚洲:《经济与民主》,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9426。
    张乃文:《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文化的培养》,http://www.sannong.gov.cn/njlt/gnwz/200307070220.htm
    聂运麟:《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016/17/39300_814692.shtml
    朱启臻:《农民民主意识调查》,http://www.51papers.com/lw/66/wz307886.htm
    张利华:《对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关系的再认识》,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22835c29.aspx
    成思危:《运用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http://search.people.com.cn/rmw/GB/rmwsearch/gj_search_pd.jsp
    杨生山:《浅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http://www.nxzx.gov.cn/6/2008-10-15/150012@3623.htm
    陈惠丰:《协商民主:解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形式”》,http://www.sdzx.gov.cn/001/001015/001015004/20081230003919390.htm。
    祝灵君:《作为实践形式的民主》,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6-04/11/content_6180523.htm
    沈元瀚:《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http://www.80075.com/chengbenhuiji/200807/30-300883.shtml。
    陈惠丰:《试析协商民主的含义-----对中共中央提出选举和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的解读》,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ZRZA200701017。梁莹:《公民政策参与中的“信任”因素研究》,http://www.cp.org.cn/show.asp?NewsID=4876
    奂平清:《社会资本视野中的乡村社区发展,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she quyanjiu/2009-03-17/7508.html
    卢剑峰:《参与式民主的地方实践及战略意义——浙江温岭“民主恳谈”十年回顾(一)》,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781
    洪其华:《参与式预算改革“温岭模式”溯源》,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3204
    陈奕敏:《从“民主恳谈”到“参与式预算”》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1257
    《关于温岭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http://wlnews.zjol.com.cn/wlrb/system/2009/03/10/010950550.shtml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07年度财政净结余安排的决定》,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6719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07年全市决算的决议》,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6721
    《温岭市箬横镇参与式财政预算的实践与探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237
    哈尔滨市通河县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5222
    《探索建立预算民主恳谈制度强化乡镇人大预算监督新河镇人大主席团》,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12
    《新河镇:参与式预算改革的创新实践及其重要意义》,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764
    《关于2008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8
    《关于2008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意见》,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40
    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关于市交通局2008年1-7月份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7
    林军辉,郎友兴:《协商民主与预算改革》,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1453
    张学明:《深化公共预算改革增强预算监督效果——关于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与思考》,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0
    房宁:《温岭“民主恳谈”机制的观察与分析—发自草根的新型民主》,http://www.jihe.org.cn/show.asp?ArticleID=4639
    田享华:《温岭“民主恳谈”纵深化:参与式预算改革推至市一级》,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140
    王运宝:《温岭参与式民主恳谈》,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2820
    周扬:《温岭”参与式财政预算”升格》,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126
    林应荣:《温岭市人大“试水”部门预算民主恳谈》,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241
    何陪根、林应荣:《引入民主恳谈机制强化预算监督效果—关于实施预算民主恳谈的几点思考》,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503
    陈奕敏:《预算民主:乡镇参与式公共预算的探索》,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25
    田享华:《浙江温岭“药方”:从预算改革突破》,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457
    贾西津:《中国参与式民主的新发展——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创新模式分析》,http://b.qzone.qq.com/cgi-bin/blognew/simpleqzone_blog_data?hostuin=62200 7935&r=0&idm=imgcache
    林军辉:《协商民主与预算改革》http://www.qikan.com.cn/Article/zjrd/zjrd200904/zjrd20090411.html。
    李凡:《公共预算改革及其对中国民主发展的意义——2008年4月3日在台湾中研院政治学研究所(筹)的讲话》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190
    张妮:《“参与式预算”改革试验:谨慎乐观》,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933
    胡念飞:《“新河试验是中国式的公共预算”》,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29
    杨子云:《参与式预算推动地方政府治理革新》,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206
    黄晓梅:《温岭市新河镇2009年政府财政预算民主恳谈实录》,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422
    蒋蕴、张敏、张灵征:《乡镇财政的“阳光试验》,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858
    洪其华:《乡镇公共预算温岭试验》,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868
    黄晓梅:《温岭市新河镇2009年政府财政预算民主恳谈实录》,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541
    周梅燕:《新河改革对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26
    程志坚、童美瑛、胡国强:《新河试验》,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27
    李凡:《新河试验与公共预算改革》,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30
    许婷:《新河预算改革:民主恳谈引入基层人大》,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1228
    杨子云:《新河预算民主渐进改革》,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905
    张敏、张灵征:《新河镇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民主恳谈会纪实》,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1863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参与式预算改革》,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DC8ACF2DE2AC8235C0F011CC 56A0209D
    《国内首开先河浙江泽国镇试验”参与式预算”改革》,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53941.shtml。
    林军辉、郎友兴:《协商民主与预算改革》,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944
    林龙、胡国强:《浙江温岭“参与式预算”释放公共预算改革信号》,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750
    陈潜、毛欣欣:《泽国镇举行公共预算民主恳谈》,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4416
    林龙、胡国强:《浙江温岭泽国试验“参与式预算》,http://news.sohu.com/20080507/n256701302.shtml。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7691
    朱圣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维度与模型分析》,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7914
    江涌清:《2008年1—7月份交通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汇报》,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5
    颜士平:《2008年温岭市政府投资交通项目进展情况汇报》,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3
    张学明:《部门预算民主恳谈初探》,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1
    江涌清:《关于2008年1至6月份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9
    蔡冬友:《关于温岭市200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2927
    江涌清:《关于温岭市2007年度政府非税收支管理情况的汇报》,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46
    孟元新:《孟元新:温岭市2009年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预算民主恳谈观察》,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6163
    《民主恳谈与部门预算审查监督首次结合》,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113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市200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51
    《市人大举行1至7月份部门(交通)预算执行民主恳谈会》,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2
    《市人大举行2008年部门(交通)预算民主恳谈会》,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22
    赵云明:《温岭市交通局2008年1-7月份交通建设预算执行情况汇报》,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36
    何培根:《温岭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关于2007年全市决算的审查报告(全文)》,http://www.wlrd.gov.cn/show.asp?sid=3349
    王世涛:《从统合走向制衡——中国宪政体制的必由之路》,http://www.procedural law.cn/xzss/zdwz/200906/t20090627_236632.html
    华炳啸:《宪政是个好东西》,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5262
    何包钢:《何包钢:从协商民主看政治协商会议》,http://www.aisixiang.com/data/30863.html.
    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http://www.gmw.cn/01ds/2005-06/15/content_252256.htm.
    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2007/19587_2.html.
    何士青:《论协商民主:基于社会和谐的视角》,http://www.eywedu.com/Whdxr/whxr2007/whxr20070405.html.
    张献生:《切实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建设》,http://www.lw23.com/paper_11940121_7/.
    林艺东:《谁更为民主:协商民主抑或选举民主》,http://www.rdyj.com.cn/2008/rdqk-09-09.html.
    何包钢:《协商民主和民主化》,http://www.guilai.org/jrg/zzzp/2008-04-20/233_5.html.
    秋风:《协商代替不了票决》http://www.chinaiplaw.net/a/200710/article_1135.shtml
    陈家刚:《协商民主:构建和谐社会的治理机制》,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111619DB2BF1B9A915184678 C9BDD389
    陈家刚:《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50527
    陈家刚:《协商民主中的协商、共识与合法性》,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22EC2CCDOE83EA69A347B03A C906307A
    刘明合:《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民主模式构建》,http://www.gzass.gd.cn/contents/23/2142.html
    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关于协商政治的概念(二)》http://www.aisixiang.com/data/1857.html
    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关于协商政治的概念(一)》http://www.aisixiang.com/data/1856.html
    燕继荣:《再谈协商民主的价值——对于协商民主价值之商榷应》http://www.cssm.org.cn/view.php?id=28989.
    郎友兴:《议事协商与乡镇治理机制的创新》http://theory.people.com.cn/GB/9910650.html
    虞崇胜:《中国协商政治模式内涵的现代民主政治机理》http://www.aisixiang.com/data/24090.html
    赵晨:《协商还是博弈?——对“欧洲制宪会议”的考察》http://www.cssm.org.cn/newsite/view.php?id=20157
    李凡:《民主和民主化》,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587
    高全喜:《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的五种模式》,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8360
    李良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http://www.qstheory.cn/zl/ztck/llyjzx/zydx/200907/t20090707_6294.htm
    李凡:《探讨中国的民主》,http://www.world-china.org/newsdetail.asp?newsid=2582
    张建明:《舆论监督的特点与优势》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7-07/23/content_8566364.htm
    唐娟:《基层政府治理变迁的制度分析—以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步云乡乡长直选为个案》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16459/page-1.html
    陈剩勇、孟军:《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体制的变革与启示》, http://www.pbgchina.cn/NewsInfo.asp?NewsID=10788
    1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95-396页。
    2 对此,彭怀恩有详细的论述。详见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价》,正中书局,1983年,第43页。
    3 Carole Patena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4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与参与式民主理论有着相似的背景,即都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兴起的。他们批判自由主义民主把民众看成是无知识无能力的人,容易产生政治冷漠症,难以展示公共精神;片面地将个体偏好简单汇集,聚合成多数决定,容易产生武断的集体选择,而且不利于提升民主的品质,不利于对公共利益作出合情合理的说明和安排:简单多数决定原则,只能表明决策的量,而并不能表明决策的质,难以表明参与者的真正理性,而且潜在隐藏着“苏格拉底之死”和“德国法西斯”式的悲惨后果。正是这种相似的背景,使得参与式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具有血浓于水般的内在逻辑关联。参与式民主理论虽然强调公共决策中的参与,但是,并没有具体阐释如何进行参与。对此,协商民主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沿着参与式民主的方向,回答了公民生活和民主过程中的参与过程和实践操作的一系列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的深化和拓展。二者在基本理念——强调参与这一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所以,即使把协商民主的本质限定在参与式民主上实不为过。协商民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市镇会议,自愿团体,愿景工作坊,公民陪审团,民意调查,听证会等形式,使参与式民主走向现实。
    1 [澳大利亚]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理论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 对于协商民主的这些规范与经验价值,陈家刚有详细论述。详见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求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 列非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2 Jon Elst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
    3 其实,目前对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翻译并没统一。审议民主、商议民主、商谈民主、思辨民主和协商民主等,都经常被人们用来指称deliberative democracy。但是,笔者还是习惯于使用“协商民主”这种翻译。正如陈家刚所言,把deliberative democracy翻译成“协商民主”,既能够表达参与者的平等地位、对话和讨论,权力制约,批制性反思等特征,而且也容易与中国本土话语对接,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4 1987年,伯纳德·曼宁发表了《论合法性与政治协商》,1989年,乔舒亚·科恩发表了《协商民主与民主合法性》,
    1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其实,陈家刚也在后来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参见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2 转引自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 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载[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4 [美]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载[美]詹姆斯·博曼和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5 [美]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载[美]詹姆斯·博曼和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6-57页。
    6 [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政治合法性与民主协商》,载[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1 [美]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载[美]詹姆斯·博曼和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6-57页。
    2 [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政治合法性与民主协商》,载[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0—11页。
    3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6-30页。
    4 马修·菲斯廷泰因:《人们如何订立法律——协商民主批判》,载[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5 [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6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作者在这本著作里详细讨论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诉求。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2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3 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关于协商政治的概念》,靳希平译,www.philosophy.cass.cn/jiaoliu/habeimasi/010.htm
    4 [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5 详细内容可参见谈火生:《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1-63页。作者在这里对[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的有关论述进行了总结归纳。
    2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推荐序言,第11页。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70页。
    2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4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5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1 详细论述参见鲁冰:《当代西方的协商民主概念辨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学院,2007年4月;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0-43页。
    2 [澳]卡洛琳·亨德里克斯:《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郝文杰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26页。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2 亨利·S·理查德森:《民主的目的》,载[美]詹姆斯·伯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
    1 转引自杜国明:《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
    2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5页。
    3 [美]约·埃尔斯特著:《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1 [美]詹姆斯·菲什金:《协商民主》,载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24页。
    2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有协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协商民主。其它因素,如理性交流,公开讨论,公共参与,合法决策的有机融合才是协商民主的完整内涵。但是,协商毕竟是协商民主的关键因子。因此,本文在有关论述中,为了论述的方便,也可能往往直接提及“协商”。
    3 [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9页。
    4 [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1页。
    1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2 转引自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丛》,2000年第11期。
    1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2 转引自陈俊宏:《邻避症候群,专家政治民主审议》,《东吴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
    1 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载[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共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1页。
    3 《列宁选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页。
    1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 《列宁选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3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8页。
    4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提升》,《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
    1 齐卫平、陈朋:《中国协商民主60年: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实践》,《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40页。
    1 莫基且夫主编:《政治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7页。
    2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景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7页。
    3 转引自王焱:《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1页。
    4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8-21页。
    5 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1 对多元主义在社会发育问题上的总结和提炼,李友梅有深入研究。详见李友梅:《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4期。
    2 有关法团主义对社会发育的论述,参见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 这是余逊达教授作的简单概括。可以参见慕毅飞、陈奕敏:《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序言。
    1 吴毅:《村治中的政治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2 马俊:《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64-267页。
    3 转引自[美]里查得·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李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4 马俊:《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5 章伟:《预算、权力与民主——美国预算中的权力结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1 陈奕敏:《从“民主恳谈”到“参与式预算”》,载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2 张学明:《深化公共预算改革,增强预算监督效果——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与思考》,《地方人大公共预算审批与监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公共预算与绩效评估中心,2008年6月。
    3 陈家刚:《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新河镇改革的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4 马俊:《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1-86页。
    1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
    2 目前学者的大致看法是,若以1992年邓正来与景跃进合作的《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滥觞之作,那么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即是从1992年起至20世纪的理论译传阶段。这一时期,政治社会体制面临全面转型,无所不包的体制空间逐渐式微,个人自主意识不断复苏,城乡结构发生变迁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急需学者予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者开始对西方理论进行甄别,希图从中找到适合的理论范式对中国现实问题作出结构。其间,复兴于西方学界的市民社会理论被中国学者所祭起:翻译介绍、讨论它中国场域的适用性。第二阶段是从世纪之交至今的理论提升及拓展阶段。相比较第一阶段而言,市民社会继续作为一种理想范式被引证,一些学者尝试着超越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简单对立,寻找建立一种可欲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模式。与此同时,市民社会的政治社会学研究获得极大的发展,大量实论研究成果涌现并形成了重要的影响。规范与实证研究证实了早期为邓正来所倡导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说”在中国现代化强大解释力。郁建兴等人对此有过归纳。
    1 邓正来:《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页。
    2 转引自庞金友:《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再思考》,《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3 钭晓东:《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基点的展开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应用性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
    4 李劲:《公民社会概念界分与中国现代性社会结构重塑》,《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2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9-190页。
    3 对此,邓正来、景跃进、郁建兴、俞可平、何增科、钭晓东等人都作了详细论述。
    1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有必要作出说明:作为与“市民社会”相对应的“国家”到底概指何物?这是在理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问题时的必经步聚。一般而言,作为市民社会相对应的“国家”,主要是指作为政府组织层面的国家,即各级政权组织及其正式制度组成的政治系统。在中国,这一层面的国家与“公”的观念相联一起,与西方所指的"Government"存在意义上的差别。在不少人看来,党委系统、人大、政协、工会、行政、司法、文教卫生系统,国企等都可以看作是国家的构成部分。那些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也是可见国家之踪影的。而作为跨时空记忆关联的观念层次上的国家(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等)、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国家印象,也可以成为与市民社会相对应的国家范畴。有关论述可以参见郑卫东:《“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对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给予了积极关注。由于学者关注问题的视角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从总体上看,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二元对立的两种关系模式。合二为一的模式又称作市民社会与国家高度复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又可分化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市民社会包容国家和国家吞没市民社会。二元对立的模式则分为国家高于社会,社会先于国家两种形式。客观而言,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传译至中国不久,即有学者坚信“市民社会对抗国家”的理论模式。不过,由于这一范式过于刚性,再加上它难以解释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客观现实。因此,在其出炉不久,就淹没在学者的一片声讨之中。
    1 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载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2 邓正来、景跃进:《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16页。
    3 郁建兴、周俊:《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路径的反思与批判》,载余逊达、赵永茂编:《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3-234页。
    4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运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5 陈仲元:《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学海》,2005年第5期。
    1 董雪兵、余逊达:《村民自治中的政府与社会》,《浙江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 详见孙龙:《体制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的互动过程与行动》,未刊稿,转引自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乏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3 详见孙龙:《体制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的互动过程与行动》,未刊稿,转引自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乏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4 参见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8期;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1 朱建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2 参阅徐中振、李友梅:《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郁建兴:《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公民社会研究网》,2008-5-14
    4 王诗宗、徐志方:《走向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以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为例》,《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 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可参阅徐勇的一系列著作,如《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尹东华:《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宏观结构和微观自治两个维度的考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3 有关这些讨论可参阅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顾听:《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4 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互强》,《二十一世界》,1997年第4期。
    5 关于这些问题可以参阅关理财、吴毅、张静、齐卫平、贺东航、何包钢、陈家刚、陈朋等人相关论述。
    1 《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1页。
    1 胡家勇等:《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05页。
    1 王金生:《在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02年8月27日,第5页。
    1 陈朋、方江海:《和谐社会视域中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构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4-189页。
    3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4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北方论丛》,2006年第1期。
    5 陈朋、方江海:《和谐社会视域中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构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长点》,《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本文有关政治文明的讨论,可以参见此文。
    2 关于政治文明的构成要素划分,可以参见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吴健:《政治文明与公民参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1 郭小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理论》,《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 朱圣明:《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的作用——基于温岭经验和特征的解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学习时报》,2009-6-29
    1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学习时报》,2009-6-29
    2 王彦、刘芷淇:《探索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浙江温岭市创建民主恳谈实践活动纪实》,《学习时报》,2002-3-11.
    1 褚松燕:《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 韩富国、翟帅伟、周红云:《创新持续力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几个关键命题的探讨》,载余逊达、赵永茂主编:《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1 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1期。
    2 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1期。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2页。
    1 聂运麟:《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1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页。
    2 陈剩勇、何包钢:《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8页。
    1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学习时报》,2009-6-29
    2 陈剩勇、钟冬生、吴兴智等:《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1 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368页。
    1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2 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3 制度变迁理论产生以后,逐渐产生了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流派有:诺斯的建构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哈耶克的演进主义(演进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奥尔森的利益集团制度变迁理论、奥斯特罗姆的集体行动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的社会矛盾制度变迁理论。
    1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经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4期。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2页。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2页。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2页。其实,据了解,当时确定使用“民主恳谈”的称呼,是多种考虑的结果。一是得益于高龙乡“民情恳谈”的直接启发。2000年6月份,高龙乡在一次活动中打出了“民情恳谈”的名称。这一“民情恳谈”的提法随即引起了温岭市委宣传部的高度关注。在他们看来,“恳谈”两字蕴含着坦诚、沟通、协商、交流、共识等丰富的意思,于是就在“民情恳谈”中提炼出“恳谈”两字。二是对“民主”的考量。温岭官员当时认为,论坛活动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民主。这样,提炼出“民主”这个关键词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三是打响品牌,便于宣传的需要。温岭的这一创新之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各路人马纷至沓来,参观的、考察的、调研的、取经的络绎不绝。为此,温岭官员认为,为打响品牌,使用“民主恳谈”比较好。
    2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2页。
    3 详细规定可以参见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总结文集》,第24页。
    1 关于这些案例的说明和介绍,可以详见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总结文集》,第97-155页。
    1 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总结文集》,第24页。
    1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80—196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09页。
    3 这些内容根据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总结文集)进行整理。但不限于此,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笔者的调研材料。
    1 陈家刚:《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新河的案例研究》,载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1 董雪兵、史晋川:《制度、博弈与权力重构——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案例研究》,《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04年,杭州。
    2 王军波:《从温岭试验走向温岭经验——温岭民主恳谈的新推进》,《温岭日报》,2004-11-24
    1 玛莎·麦克伊、帕特里克·斯卡利:《协商对话扩展公民参与:民主需要何种对话》,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118页。
    2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3 当然,关于随机抽样的问题,也有人提出异议。如认为,这种抽样方式成本很高,要安排专业水准的人进行操作,还要进行编号、抽签等等;抽到的人不一定愿意参加、即使愿意参加也不一定能胜任(比如抽到一个文盲,若他看不懂材料的话,那还不如让人大代表参与合算),因此影响参与率和实际运作效果,也就是说它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实现性是平等实质平等的有机统一。还有一点就是,它可能与现有的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相冲突,给人的感觉是剔除了体制的能量。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它不应该成为否认随机抽样之重要价值的理由。比如,即使抽到文盲,他不会看材料,不会写字,但是这还是体现了应该给予他的平等参与机会,这是一个民主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对人的起码尊重和关怀。更何况,在民主恳谈这种具体实践的运作中,是有人帮助文盲完成填写问卷、解读材料的。笔者在调研中经常看到这些场面。
    4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2页。
    1 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7期。
    2 包晓霞:《农村社区建设:起点和思路》,中国社会学网。
    3 [英]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编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4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3期。
    1 转引自孙庆民:《社会交换与人性假设》,《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2 孙庆民:《社会交换与人性假设》,《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3 史云贵:《从政府理性到公共理性》,《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编:《公共理性观念再探》,张晓辉、李仁良、邵红丽、李鑫译,吉林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2 史云贵:《从政府理性到公共理性》,《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 伯特兰·罗素:《伦理学与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2 吴海红:《困境与出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视角下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解析》,未刊稿。
    3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75页。
    4 范进学:《论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比较》,《文史哲》,2002年第1期。
    1 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2 [美]熊比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95-396页。
    3 王长江:《学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5期。
    1 陈家刚:《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新河的案例研究》,载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1 Musgrave, Richard A. Theories of Fical Crises:An Essay in Fiscal Sociology. In Henry J. Aaron & Michael J. Boskin. Eds. The Economics of Taxation. Washingtion, D.C:The Brookings Insititiong.1980.p363
    1 王逸帅、苟燕楠:《国外参与式预算的优化模式和制度逻辑》,《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1 马俊:《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2 林军辉、郎友兴:《协商民主与预算改革》,《浙江人大》,2009年第4期。
    3 陈奕敏:《从“民主恳谈”到“参与式预算”》,载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1 《南方周末》,2006-03-16
    2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第166页。
    1 按照新河镇人大的有关规定,如果代表还对预算草案有明显不同的意见,则由人大主席团讨论决定,将具有不同意见的条目列出,提交全体人大代表进行表决,决定该单项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如果有50%以上的人大代表要求修改该条目,则由预算审查小组和政府再次召开联席会议,对预算进行修改;如果没有需要单项修改的条目,则对财政预算决议进行总体表决。
    2 陈朋:《参与式预算:中国宪政民主的新实践——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也可参见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浙江温岭市新河镇的案例启示》,《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3 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浙江温岭市新河镇的案例启示》,《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1 胡念飞:《民主恳谈与参与预算决策——浙江乡镇治理模式》,《北京支部生活》,2006年第8期。
    2 这2份议案分别提议“把计生四项手术费用及外出调查经费从100万元减少到50万元,补充到村庄整治中去”、“从预备费用中拿出50万元补充到垃圾清运经费中”。代表表决时,全都全票通过,与修正方案一同正式列入新河镇2006年财政预算。
    1 吴玉明、申芍:《完善委托——代理机制与政治生态环境的重构——来自浙江温岭新河镇公共预算改革的阳光试验》,台州论坛,2006年第7期。
    1 杨子云:《预算民主的新河试验》,《中国改革》,2007年第6期。
    2 陈朋:《参与式预算:中国宪政民主的新实践——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3 陈朋:《参与式预算:中国宪政民主的新实践——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4 杨子云:《预算民主的新河试验》,《中国改革》,2007年第6期。其实,在专家们看来,对具体某个项目的表决最容易产生分歧,代表们也最容易发挥作用,因此,票决比较有效。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6页。
    2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6页。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第168页。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第169页。
    2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3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4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86页。
    5 有关“无知内幕”可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36页。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辑),第169页。
    2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1 周益散、余晓华:《浙江温岭实施“参与式预算改革”——专访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新农村商报》,2010-3-10.
    2 李炜光:《以参与式预算改革作为公共财政突破点》,《南方都市报》,2010-3-10.
    1 周业安、宋紫峰:《工资决定的行为与制度分析》,《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 数据来源:杨琳、戴劲松、秦亚洲等:《劳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瞭望》,2009年第50期。
    2 数据来源:杨琳、戴劲松、秦亚洲等:《劳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瞭望》,2009年第50期。
    1 任小平、许晓军:《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劳动关系及工会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1 陈潭:《公共政策创新的理论逻辑——以中国人事档案制度为个案》,《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1 具体数据可参见《工资集体协商是劳资和谐的必由路径》,《浙江日报》,2009-11-9
    2 《工资集体协商是劳资和谐的必由路径》,《浙江日报》,2009-11-9
    1 吴保华:《浅议计件工资单价之确定》,《浙江工人日报》,2005-1-31
    2 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载[南非]毛里西奥·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5—16页。
    3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1 可参见赵炜:《工人对工会的“不满”——来自湖北省三家国有汽车企业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 王民:《行业协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勘察设计》,2007年第2期。
    1 吴军民:《行业协会研究综论: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4期。
    2 王华琦、金玉平:《城东街道成立制鞋行业工会》,《温岭日报》,2008-09-02。如温岭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规定,职工有对行业经济发展情况、重大项目投资具有知情权;对涉及职工工时、薪酬、休息休假、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险、技能培训、职工聘用和解聘等重大决策,具有平等的协商权;对职工保险交纳、集体合同履行、涉及职工利益的措施计划具有审议权;对职工工资福利、劳动安全措施、职工辞退除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规章制度具有共决权。
    1 杨琳、戴劲松、秦亚洲等:《劳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瞭望》,2009年第50期。
    1 如有学者从时间上将民主区分为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或者称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熊彼特将民主划分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从阶级属性来判断,则又可以将民主区分为奴隶主阶级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及无产阶级民主。乔·萨托利将近代以来的西方民主划分为法国式的理性主义民主和英美式的经验主义民主。戴维·赫尔德将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民主范式概括为雅典民主制、保护型民主制、发展型民主制、直接民主制、竞争性精英民主制、多元民主制、合法民主制和参与民主制。这八种民主范式实际上大体可以被归纳为:直接的或参与的民主和自由的或代议的民主。
    2 叶剑锋:《民主是理想的抑或是现实的——论罗伯特·达尔民主认识方法论的革命性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1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8页。
    2 叶剑锋:《民主是理想的抑或是现实的——论罗伯特·达尔民主认识方法论的革命性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1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模式——基于上海市H社区的个案分析》,《理论与改革》,2008年5期。
    2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 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模式——基于上海市H社区的个案分析》,《理论与改革》,2008年5期。
    4 《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详见慕毅飞、陈奕敏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5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 以上有关论述,详见齐卫平、陈朋:《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提升》,《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 爱丽斯·马里恩·扬:《作为民主交往资源的差异》,载[美]詹姆斯·伯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
    1 [美]马修·菲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载[南非]毛利西奥·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泽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1 转引自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 朱圣明:《衔进与深化:参与式预算的温岭场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1 [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4页。
    1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乡村毕竟还是一个“半熟人社会”,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圈子”具有相对的微小性,活动半径比较窄,人们会比较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知。用农民的话说就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人在村庄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既会对他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受制于别人。所以,无论是谁作出何种选择,往往不是完全建立在是否满足个人利益的评判上,而是对个人利益与他人评价的权衡比较上。正是这样,乡村舆论或者说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政治社会生活运行的基础和外在条件。合适的乡村文化将有利于乡村民主的有序运转。
    2 [澳]约翰·德雷泽克:《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3 [澳]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1 关于德雷泽克对协商民主的讨论,可以参见[澳]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澳]卡洛琳·亨德里克斯:《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郝文杰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21-132页。
    2 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8年第1期。
    3 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三联书店,2003年,第368-371页。哈贝马斯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同他为如何形成用以解决集体问题的共识作出的思考分不开的。哈贝马斯在提出话语民主理论时,没有回避分析如何从多元的现代社会取得共识这样一个重大难题。他在反思过程中认识到,康德诉诸的是普遍的人类理性和个体的健全判断,卢梭诉诸的是宗教和爱国情调,罗尔斯则凭借无知内幕、原初状态等理论框架来形成共识。因此,他独树一帜的提出,要在弱公共领域与强公共领域解决这个难题。不过,回过头来,它并不是这位大师的首创。真正最早将公共领域区分为“弱公共领域”和“强公共领域”的是南希·弗雷泽。在《重思公共领域》一文中,弗雷泽将公共领域分为“弱公共领域”(Weak publics)和“强公共领域”(Strong publics)。弱公共领域存在于国家之外,其任务是对国家进行批判性审查,其审议实践仅限于舆论的形成之中,而不及决策的制定;相反,强公共领域则存在于国家之中,其话语既包括在舆论形成之中,也包括在决策的制定当中。哈贝马斯是在此基础上作的系统化发挥。
    4 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8年第1期。
    5 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382页。
    1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公共预算与政府治理网。
    2 [美]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3 朱圣明:《从原生到孪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在进行时——温岭民主恳谈和参与式预算之比较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 转引自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2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0页。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2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89页。
    3 [美]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叶娟丽、马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1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校》,2005年第3期。
    1 杰拉德·高斯:《理性、正当性与共识》,载[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理论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2 [美]马修·菲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湘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1 郎友兴:《中国式的公民会议与地方治理:浙江省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经验》,载余逊达、赵永茂主编:《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2 朱圣明:《衍进与深化——参与式预算的温岭“试验场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1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校》,2005年第3期。
    1 杰拉德·高斯:《理性、正当性与共识》,载[美]乔舒亚·科恩:《协商民主中的程序与实质》,载[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09页。
    1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成功的,顺利的公共协商”,并不是指一定达成共识,而是指协商过程没有出现意外,比如突然停止,遭受前行的障碍等等。
    2 [美]乔治·M·瓦拉德兹著:《协商民主》,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2 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368页。
    1 朱圣明:《衍进与深化:参与式预算的温岭试验场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1 杰拉德·F·高斯著:《理性、正当性与共识》,载[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1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2 [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59页。
    1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载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7页。
    1 薛洁:《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 [美]小莱尔·卡特:《协商民主能接受我们吗?》,载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289页。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第177页。
    2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5页。
    3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页。
    1 对于这种描述和界定,可以参见《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详见慕毅飞、陈奕敏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2 潘荣江、陈朋:《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生发展:乡村的实践与价值——浙江泽国镇的案例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3 《中共温岭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恳谈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意见》,详见慕毅飞、陈奕敏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4 郎友兴:《中国式的公民会议与地方治理:浙江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经验》,载余逊达、赵永茂:《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1页。
    1 《中共温岭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恳谈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意见》,详见慕毅飞、陈奕敏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2 陈朋、陈荣荣:《协商民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浙江省泽国镇协商民主实践的案例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1 潘荣江、陈朋:《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生发展:乡村的实践与价值——浙江泽国镇的案例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2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1 虞崇胜,何志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动效应分析》,《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2 潘荣江、陈朋:《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生发展:乡村的实践与价值——浙江泽国镇的案例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1 郎友兴:《中国式的公民会议与地方治理:浙江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经验》,载余逊达、赵永茂:《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2 对于这种说法,苏振华也持有相同意见,可参见苏振华:《参与式预算的公共投资效率意义——以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3 何包钢、郎友兴:《协商民主在中国基层的深化——泽国镇2008年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学习时报》,2008-3-15.
    1 陈朋、陈荣荣:《协商民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浙江省泽国镇协商民主实践的案例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1 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团结》,2009年第4期。
    1 瓦拉德兹:《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何莉译,2004年第3期。
    2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6页。
    1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页。
    2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54页。
    3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赖海荣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3-204页。
    1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赖海荣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2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赖海荣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1 [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李宛容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1 转引自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2 朱圣明:《衍进与深化——参与式预算的温岭“试验场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1 梁莹、黄健荣:《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 褚松燕:《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 对于这些限度的理解和思考,非常感谢调研期间接受笔者咨询和访谈的民众、官员以及一些学人的帮助和指点。尤其是民主恳谈实践的直接策划者陈奕敏,以及温岭党校的朱圣明、新河镇、泽国镇、大溪镇、箬横镇等乡镇(街 道)党政领导、澳大利亚迪金大学教授何包钢、中央编译局陈家刚研究员、浙江大学郎友兴教授等人对于笔者的这些思考给予的启发。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 泽国镇人大主席团:《扩大代表参与,推动预算改革》,载《地方人大公共预算改革审批与监督学术研讨会文集》,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2008年6月。
    1 贺东航:《合谋关系下的农民合作组织建构》,《“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1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页。
    2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载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
    3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4页。
    4 笔者曾初步探讨过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之间的关系问题。笔者结合泽国实践的经验认为,这实际上是包含三层涵义的现实问题。透过泽国实践可以发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共生式发展在中国是可以存在和发展的。泽国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首先,它从实践层面表明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不是彼此对立的。也就是说,在充分肯定选举民主作为一种重要民主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否认选举民主毕竟只是民主形式之一,而不是其全部。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也可以发挥民主功能。它鼓励自由平等对话的公民,借助对话、讨论、审议和协商,提出各种理由,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偏好,在广泛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利用理性指导协商,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而这些都是建立在选举民主对协商民主主体的民主操练和培训的基础上。没有选举民主的操练,协商民主主体的诸多民主知识和技能犹如空中阁楼。二者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只能表明它们有共生发展的可能。二者要真正实现共生发展,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对此,泽国实践也从第二个层面予以了解说。它们就是执政党提供并保证的运作环境,民主主体所具备的民主意识和技能,国家法律的背景支持。第三,任何事物的客观发展,都是可能性和必要性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泽国实践同样证明了,在中国促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生发展亦是非常必要的。从选举民主的角度看,在乡村民主实践中,真正完备的公民授权体制并不发达。公民的选举往往是一次性的,周期性的选举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申张。更主要的是,这种选举要求严格体现“党管干部”原则,而事实上,选民要在执政党提供的人选中作出自己并非完全愿意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选民自然是管不了干部,当不了家,作不了主。在涉及到政府“钱袋子”的诸多问题上,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来表达愿意,发表看法。选举民主还有一个限度,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容易出现乡村精英替乡村大众运作民主,绝大多数民众的民主权利在乡村精英的代表下“不小心”的走失了。从协商民主的角度看,
    1 韩富国、翟帅伟、周红云:《创新持续力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几个关键命题的探讨》,载余逊达、赵永茂主编:《参与式地方治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2 韩富国、翟帅伟、周红云:《创新持续力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几个关键命题的探讨》,载余逊达、赵永茂主编:《参与式地方治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1 朱圣明:《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和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 朱圣明:《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和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 虞崇胜、李永洪:《民主技术是民主政治建设工具》,《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 虞崇胜、李永洪:《民主技术是民主政治建设工具》,《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 郭小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理论》,《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 有关“选择性治理”、难题的详细讨论可以参见吴理财:《以民众参与破解选择性治理》,《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1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8页。
    2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238页。
    1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 Kooiman:Modern Governance-New-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Sage,1993
    3 李砚忠:《以合作式治理提高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信任》,《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1 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5页。
    2 实际上,“合作主义”又被人们翻译为“法团主义”、“社团主义”、“统合主义”和“工团主义”等名称。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映了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合作主义”理论源于19世纪的欧洲,其代表人物是卡尔·施密特。施密特认为,自由主义建立于国家(政府)与人民之间对立冲突的基础之上。国家拥有权力,人民则拥有宪法保证的权利。只有在这两者之间引入一个解释性的中间因素——运动,这种传统的冲突才能把得到解决。所以,有学从这个视角将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过程中,将其翻译为“法团主义”、“社团主义”、“统合主义”。威廉姆逊将其分为“专制型法团主义”和“民主性法团主义”两大类型。中国学者也对合作主义进行了研究。如张静认为,在合作的内涵、制度化及价值取向上运用发团主义模式解释中国似乎存在困难。参见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但会死也有学者认为,无论是“多元主义体制”还是“法团主义体制”中,结社自由已经作为“制度化的公民权利得到普遍建立,而且社团都是作为独立于政府的力量与政府竞争或合作。
    3 张小劲:《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第175页。
    2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第7辑),第175页。
    3 刘义强对此作出了归纳和分析。他认为,民主创新是应对基层社会治理危机时的产物。在整个社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支持民主的氛围的情况下,当基层政府面对社会治理中难以解决的难题时,进行民主创新就具有了正的收益。长期的治理危机和制度瘫痪,实际上让任何人都不能从制度现状中获益。此时,承担治理职责的基层政府更是负收益者,阻止民主创新的力量就薄弱了。他还认为,民主创新也是发展导向的地方政府动员和汲取社会资源,加快地方发展,民众民主权利意识增强和维权动机增长的产物。详见刘义强:《民主创新:背景、动力与策略——对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机制的一种阐释》,《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1 刘义强:《民主创新:背景、动力与策略——对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机制的一种阐释》,《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