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也毫无例外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成年人的基数较大,整个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情况更为复杂,问题更加严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在中国,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在保持一些固有特点的同时,又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如突发性、暴力性、模仿性等,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而且其发展的趋势并不令人乐观,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侵财犯罪比重加大都令人堪忧。
     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必须要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微观角度讲,犯罪是一个个体行为;从宏观角度讲,它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每一例个案都有其特殊的原因,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成因是一个由诸多因素形成的体系。因此,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既有未成年人个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的影响,又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沿着提出问题、阐释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脉络,结合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中的一些相关资料,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类型特点的分析,从社会、个人自身尤其是家庭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课题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一些可资借鉴参考的对策性建议。
Since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a global issue,China also cannot make an exception so the whole society is highly concerning this issue. As a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China has a bigger number of juvenile and the China society is in its transition time at present so the situation became obviously serious and be deteriorating.
     If we want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we should know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In recent years,China juvenile delinquency have been kept some its fixed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it also appear many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uddenness,violence, repeatability, imitation,which need us to keep highly concern. Moreover,its developing trends are very pessimistic and the rate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became more low-aging,group behaviors, intelligent and property crime. Therefore,we should highly concern about it.
     When analyzing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issue,we first need analyzing its causes. Form micro-perceptive,juvenile delinquency is one kind of personal behavior;form macro- perceptive,it is one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the causes combine with many factors. Therefore,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not only include juvenile personal body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ut also under the influence from family,school,society and others exterior factors.
     This paper,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ology,psychology and science of law,follows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raising the problem,explaining the problem,analyzing the problem and solving the problem,and based on the files related with the edu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youth,analyzes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from the society, personal perspective especially the family through the analysis in current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furthermore,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thesi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and proposes some consultativ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引文
3 康树华、赵可著:《国外青少年犯罪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8 月版,第 6 页。
    4 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6 月版,第 2 页。
    5 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6 月版。第 13-14 页。
     6 康树华、向泽选著:《青少年法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7 月版,第 93 页。
    
    7 肖建国:《中国少年法概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1 页
    8 康树华:《犯罪学》,群众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90 页。
    9 康树华、向泽选:《青少年法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1 页。
     10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14 条规定:“未成年人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入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 34 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11 康树华:《犯罪学》,群众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83 页。
     12 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编写的《犯罪与司法的世界报告》,2005
     13 孙淑敏.当代美国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青年研究,2000(8).
     14 《中国法律年鉴》 1985-1997 年各期
     15 《最高法院统计年鉴》1998-2005
     16 曹风.第五次高峰——当代中国犯罪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9)
     17 《最高法院统计年鉴》1998-2006
     18 刘必军.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及其疏漏.青年研究,1999(8).
    19 喻晓玲.青少年犯罪问题探微[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1(4) .
     20 余逸群.未成年人犯罪团伙问题透析.家庭教育,1999(11).
     21 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22 车炜坚,社会转型与少年犯罪[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6.
    23 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4 杜雄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学校作用因素的系统分析[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
    
    25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课题组:“我国中学生知法守法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2)
    26 罗锋.家庭与少年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
     27 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8 (德)施奈德.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29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2.
     30 罗大华,刘邦惠.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1 卜永秀.青少年犯罪——危机与对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2001(3) .
     32 徐建.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6).
     33 唐树华.青少年立法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8).
    
    34 王宝来.我国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立法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 (3) .
    35 杨继武——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4).
     36 董颖.预防青少年犯罪要走出的教育误区.南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2).
     37 朱毅敏.立足社区早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构想和实践.青少年犯罪研究,1998(11) .
     38 杨继武——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4).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
    [1] 关颖.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5).
    [2]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预防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3]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 2001·第二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4]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 1987·首卷[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年版.
    [5]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编.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 [R].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6]《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91-2002 各年度) [M].北京: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1-2002.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 曹峰.第五次高峰——当代中国犯罪问题[M].上海: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9] 曹漫之.中国青少年犯罪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
    [10] 车炜坚,社会转型与少年犯罪[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6.
    [11] 劳凯声,孙云晓.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 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3] 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14] 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5] 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6] 全国八校社会心理学教程编写组.社会心理学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17] 肖剑鸣,皮艺军.罪之鉴— 世纪之交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18]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19] 终丽华.未成年人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20]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1] 罗锋.家庭与少年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
    [22] 乐善耀.学习型家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23]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台湾地区家庭教育学会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究文集[C]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4] 常扬.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中国首家犯罪子女儿童村纪实[M] 西安:未来出版社,2000.
    [25]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6] 徐建.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 (6).
    [27] 冯锐.儿童权利与少年犯罪预防[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 (1) .
    [28] 高中建.权益侵害对青少年犯罪的激活—— 论青少年犯罪的机理与控制[J].当代青年研究,2002 (6).
    [29] 江天德,汪颖琉.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J],青年研究,2000 (4).
    [30] 苏晓丽.关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综述[J].青年研究,2001 (5).
    [31] 马晶森,吴宗宪.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反馈模式[J].青少年犯罪研究,1988 (1).
    [32] 郑文甫,辜其穗.悲剧从少年开始——115 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J].少年儿童研究,1994 (4).
    [33] 王宝来.我国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立法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 (3) .
    [34] 关颖,刘春芬.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 (4).
    [35] 关颖.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8 (10).
    [36] 未成年人家庭法制教育研究课题组.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法制教育的研究[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 (5).
    [37] 杜雄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学校作用因素的系统分析[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
    [38] 关颖.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研究,2001 (6).
    [39] 杨继武——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4).
    [40] 王文华.未成年人援助中心—— 一个亟待设立的机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1).
    [41] 高荣云,康贞花.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残缺家庭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法学,2003 (9) .
    [42] 张宝义.犯罪青少年的经济生活状况及其对犯罪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1 (12) .
    [43] 徐安琪,父母离婚与子女犯罪关系的学术拨正——20 世纪 90 年代相关研究的回顾及评估[J].青年研究,2001 (9).
    [44] 张应立.家庭缺陷与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 (1).
    [45] 刘岸,孟宪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根源及预防[J].教育探索,2001 (4) .
    [46] 张文莉、山丹.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一家庭[J].法学研究,2003 (1).
    [47] 喻晓玲.青少年犯罪问题探微[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1 (4) .
    [48] 刘必军.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及其疏漏.青年研究,1999 (8).
    [49] 曹风.第五次高峰——当代中国犯罪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9).
    [50] 董颖.预防青少年犯罪要走出的教育误区.南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2).
    [51] 孙淑敏.当代美国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青年研究,2000(8).
    [52] " Why Children T urn Violent", News Week,Vol131.No.14,P2 4-25.
    [53] 余逸群.未成年人犯罪团伙问题透析.家庭教育,1999(11).
    [54] 唐树华.青少年立法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8).
    [55] 肖扬.青春期性教育.全球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
    [56] 车文博.青少年犯罪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57] 管健.论危机干预对青年“激情状态——犯罪行为”的影响.青年研究,2000(10).
    [58]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59] 唐中伦.倾斜的家教与“问题学生” .当代青年研究,2000(3).
    [60] 卜永秀.青少年犯罪——危机与对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61] 张虹.我们在关注——现代中学生社会纪实.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5).
    [62] 拉萨勒·多米尼克,初中学生暴力:学校员工的对策
    [63] 曹静丽.青年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9).
    [64] 朱毅敏.立足社区早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构想和实践.青少年犯罪研究,1998(11) .
    [65] 北京大学法律系《国外保护青少年法规与资料汇编》群众出版社
    [66] 江洪.跨世纪的一代.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
    [67] 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