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休闲伦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一场休闲的革命。统计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休闲需求。21世纪,中国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休闲时代。休闲已成为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品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机器劳动对原有人体劳作的取代,人们为满足需求而不得不劳动的时间大大减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使得人们参与休闲的机会与潜力大幅增加。休闲在当代人生活中的地位较之以往越来越重要。如何使休闲富有正确的伦理意义,进而使生命更加焕发出应有的精彩和光芒,成为事关人们生活品质和价值追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休闲伦理是休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是当代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休闲内含着人的某种价值取向和伦理标准。作为内含着人的某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生命活动,休闲本身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人与休闲环境相融合的一种惬意与愉悦,是人的社会性生活意义、生命价值存在的享受。休闲伦理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相联系,是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方式的表现样态。所谓休闲伦理就是人们在休闲生活和休闲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及其由此形成的德性品质等的总和,是一个由休闲伦理意识、休闲伦理关系和休闲伦理实践所组合起来的休闲伦理体系。休闲伦理在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休闲伦理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从而达到一种生命与自由的统一。
     本文立足于人类特别是我国休闲时代到来的实际需要和人们休闲生活的内在需求,从休闲伦理与幸福生活的主题切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在深度发掘中西方休闲伦理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论述当代休闲伦理的基本原则即身心健康原则、正当合理原则、高雅文明原则,科学阐释了休闲伦理与劳作伦理、休闲伦理与幸福生活的关系,以此反观现实,剖析了我国当代休闲伦理失范的种种原因,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并就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休闲伦理发表看法,主张建构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幸福人生相契合,与宜居家园相一致的休闲伦理,以此推进个体身心健康,积蓄创业能量和追求高雅生活,发展起融先进性与广泛性于一炉,集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以逸助劳、以劳养逸、劳逸结合的社会休闲伦理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整体提升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休闲伦理研究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休闲与劳作、休闲伦理与劳作伦理的关系,进而正确认识生命质量和生活方式,认识人为什么而活以及应该怎样生活等一系列人生哲学和伦理学问题,有助于推进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建立和发展当代中国休闲伦理学学科建设。休闲伦理顺应人们提高生活品质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新要求,强调健康、文明、环保、和谐的休闲理念,有利于改变有史以来人类光重劳动、轻休息,重生产、轻消费的行为理念,敢于创造和享受生活,建立与生命和文明价值相一致的、现代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持续文明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each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or are experiencing a leisure revolution. Statistics show, people will demand for leisure, the per capita GDP of$1000.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entered a hitherto unknown era of leisure. Leisure has become a way of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is income and leisure time, to extend the life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potential participation so that peopl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herefore, we can say, leisur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potential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Therefore, we can say, leisure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Leisure Ethics i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fields of Leisure Ethics and also the new areas and new problems for contemporary applied ethics. Leisure contains some kind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moral standards. As a kind of life activity which contains some kind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moral standards, leisure, in itself, is an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the integration pleasure between human and leisure environment and also the existence enjoyment of people's sociality, life meaning and values. The nature of leisure ethics interrelates with the nature of human and show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style. The so-called leisure ethics refers to the basic norms that people should follow in leisure life and leisure practice and moral quality which formed by this. It is a leisure ethical system composed by leisure ethic awareness, leisure ethics relationship and leisure ethical practice. Leisure eth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hieving self-worth. Leisure ethics is just to realiz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freedom of personality, thus to achieve a unity of life and liber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human's needs, especially the people's practical and internal needs for leisure life after our country entering the era of Leisure, gets into the point of leisure ethics and happy life, use Marxist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deeply study and discus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leisure ethical principle, namely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inciple, just and reasonable principle and elegance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Western leisure ethics resources, and then explains the relations in leisure ethics and labor ethics, leisure ethics and happy life aiming to reflect the reality. Next, this paper analyzed all sorts of reasons why our contemporary leisure ethics are deprived of norms and proposed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Meanwhile, on how to build contemporary leisure eth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y views also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 advocate constructing leisure ethics which adapting to modern civilization, agreeing with happy life and consisting with livable home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ave energy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pursue elegant life. We should develop a kind of social leisure ethics culture of getting advancement and extensive, nationality and Universality integrated, using leisure help labor, raising labor by leisure, alternating work and rest, ser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hancing the overall Chinese spirit and 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our nation
     Leisure ethical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help people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in leisure and labor, leisure ethics and labor ethics,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style, and what people should live for and how to live and more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issues. At the same time, it helps promote the study of applied ethics and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leisure Ethics Subject'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Leisure ethics confirm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people pursuit to happy life. Through positive guidance, establishing a healthy, civilized and environmental concept of leisure help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work than life and more attentions to production than consumption over thousand years and then establish a modern, scientific way of life.
引文
① 成思危:《正确认识休闲的重要性》,中国小康网2007年12月10日。
    ② 成思危:《正确认识休闲的重要性》,中国小康网2007年12月10日。
    ① 参阅班若川:《发展旅游休闲业关乎民生福祉》,《中国旅游报》2013年3月18日。
    ① 黄健:《构建和谐的休闲生活方式》,《杭州日报》2005年11月14日
    ① 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31.
    ② 马慧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01.
    ① 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62.
    ② 李仲广,卢昌祟.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4:98.
    ③ 楼嘉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46.
    ④ 孙林叶.闲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1.
    ⑤ 许斗斗.休闲之消费与人的价值存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51.
    ① 王永明.休闲伦理研究的当代进展[J].探索,2009,(05):168.
    ① (韩)金光得:《现代休闲论》,白山出版社,1995。
    ② Chales K.Brightbill: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New Jersey:Prentice—Hall,1963, p.4.
    ① [美]莫迪模.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799.
    ②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8.参阅朱月双:《中国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及影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
    ② 参阅朱月双:《中国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及影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③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0.参阅朱月双:《中国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及影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 Roediger, David and Fonger Philip:Our Own Time:A History of American Labor and Working, Green Wood Press,1989, p.97.
    ② [美]杰弗瑞.戈比等.人类思想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0.
    ① [美国]杰弗瑞·戈比著:《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② 陆彦名、马惠娣:《马克思休闲思想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期。
    ③ 谢伍.构建社会主义休闲伦理促进我国休闲文化健康发展[EB/OL]http://xxxueshu.cn/ fbwz/zhuye_xxxueshu_new.aspl.ID=404.
    ① 孙海植等.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
    ① 苏富高.杭州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02):13.
    ② 孙海植等.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4.
    ① [英]克里斯.布尔等.休闲研究引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3.
    ① 参阅李光伟:《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休息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 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3.
    ①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14.
    ① 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7.
    ① 参阅王苏:《深度休闲与幸福人生》,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1月。
    ① 参阅崔伟奇:《现代休闲研究的哲学意蕴》,《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5月。
    ① 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8.
    ① 参阅黄健:《构建和谐的休闲生活方式》,《杭州日报》2005年11月14日。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69.
    ①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1页。
    ② 参阅刘慧梅、张彦:《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4月。
    ③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2页。
    ① 参阅刘慧梅、张彦:《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4月。
    ① [美]杰弗瑞.戈比等.人类思想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12.
    ①参阅刘慧梅、张彦:《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4月。
    ① [美]杰弗瑞.戈比等.人类思想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0.
    ① 方向东.《大学》、《中庸》注评[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92.
    ② 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61.
    ① 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96.
    ②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8。
    ①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②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② 安云凤:《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擅变》,《伦理学研究》2003年版,第45页。
    ① 吕不韦:《吕氏春秋全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③ 丁鼎:《礼记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84页。
    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梁惠王下>》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477页。
    ⑤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述而>》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28-129页。
    ① [美]杰弗瑞·戈比等:《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马慧娣等译,云南人民出版2000年版,第81页。
    ② 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① 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② 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②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①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②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21.
    ②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②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梁惠王下>》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89页。
    ① [美]杰弗瑞·戈比等:《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高尔基:《作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杰弗瑞·戈比等:《人类恩想史中的休闲<前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金川江:《从游戏到休闲:对休闲体育发展历程的多重解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4月。
    ① 胡春兰、赵仙伟:《论休闲与休闲体育》,《体育与科学》2003年5月。
    ② 参阅:胡春兰、赵仙伟:《论休闲与休闲体育》,《体育与科学》2003年5月。
    ③ 参阅:胡春兰、赵仙伟:《论休闲与休闲体育》,《体育与科学》2003年5月。
    ④ 安云凤.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擅变[J].伦理学研究,2003:45.
    ① 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84.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上)[M].长沙:岳麓书社,2008:477.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2008:128—129.
    ④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⑤ 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全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⑥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⑦ 向建州:《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参阅刘海鸥:《旅游伦理论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韩健:《旅游伦理关系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6月。
    ② 刘海鸥:《旅游伦理论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③ 刘海鸥:《旅游伦理论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世界旅游组织: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张广瑞译,旅游学刊,2000年第3期。参阅李树峰、王潞:《基于旅游伦理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学术界》2008年10月。
    ① 刘海鸥:《旅游伦理论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① 参阅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12页,213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
    ① 刘旭东:《休闲:幸福生活与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6月。
    ① 程梁、彭澎:《幸福指数走向前台》,《河南日报》2006年10月10日。
    ① 程梁、彭澎:《幸福指数走向前台》,《河南日报》2006年10月10日.
    ① 参阅陈恒:《寻找可持续的幸福增长》,《光明日报》2012年9月19日。
    ② 参阅陈恒:《寻找可持续的幸福增长》,《光明日报》2012年9月19日。
    ① 参阅陈恒:《寻找可持续的幸福增长》,《光明日报》2012年9月19日。
    ② 冯俊英:《休闲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广西日报》2011年10月10日。
    ① 冯俊英:《休闲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广西日报》2011年10月10日。
    ① 袁其微:对当前中国休闲异化现象的伦理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4月
    ① 马天芳:休闲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7年9月。
    ② 李万兵、赵世华:《失范休闲行为研究》,《新西部》2007年5月。
    ① 李万兵、赵世华:《失范休闲行为研究》,《新西部》2007年5月。
    ① 王静仪.休闲文化的伦理分析[D].2008(5).
    ① 庞桂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休闲伦理及其道德价值[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24,(1):61-64.
    ① 袁其微.对当前中国休闲异化现象的伦理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5,25(2):13-15.
    ② 陈学明,吴松,远东:《痛苦中的安乐一论消费主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六期
    ② 施坚:论科技进步条件下的休闲缺失及其克服路径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① 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九期
    ① 参阅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3月。
    ① 袁其徽.对当前中国休闲异化现象的伦理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二期.
    ② 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58.
    ① 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3-367.
    ① 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42.
    ① 王永明.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③ 张锐鸿.略论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6]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7]毛泽东:《伦理学原理批注》,《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
    [1]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7月.
    [2]郭鲁芳,《休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3]李仲广,《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
    [4]章海荣,《休闲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5]黄卓越等,《东方闲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
    [6]蒋松元主编,《历代山水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
    [7]宋凝编著,《闲书四种》,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10月.
    [8]致新主编,《明清性灵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
    [9]童仁编,《现代闲情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
    [1 0](明)李渔,《闲情偶记)),作家出版社,1995年7月。
    [11](明)洪自诚,《菜根谭》,岳麓书社,1991年2月。
    [12](明)吕坤, 《呻吟语》,岳麓书社,1991年2月。
    [13](清)沈复,《浮生六记》,作家出版社,1995年7月。
    [14]林语堂,《人生的盛宴》,海南出版社,1994年12月。
    [15]梁实秋,《人生秋歌》,海南出版社,1994年12月。
    [16]冯俊科, 《西方幸福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17](古希腊)荷马, 《荷马史诗》,陈忠梅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
    [18](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张竹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
    [19](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
    [20](古希腊)爱比克泰德:《生活的艺术》,刘津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4月。
    [21](法)蒙田,《梦田随笔全集》,马振聘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3月。
    [22](英)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李柏刚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0月。
    [23](德)克莱因,《幸福之源》,方霞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1月。
    [24](美国)布鲁斯,《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刘晨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10月。
    [25](美国)查尔斯·K.布赖特比尔,《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陈发兵刘耳蒋书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8月
    [26](美国)克里斯多夫·爱丁顿,》休闲:一种转变的力量》,陈彼得李一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7](美国)艾泽欧-阿荷拉,《休闲社会心理学》,谢彦君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10月。
    [28](美国)麦克林等,《现代社会游憩与休闲》,梁春媚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10月。
    [29](英国)罗杰克(Chris Rojek),《休闲理论原理与实践》,张凌云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8月。
    [30](加拿大)埃德加·杰克逊《休闲的制约》凌平刘晓杰刘慧梅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
    [31](美国)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成素梅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2]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3]卡拉·亨德森等,《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4]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6]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中日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37](英国)罗素:《悠闲颂》,《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1996年9月。
    [38]Josef Pieper,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 Random House, Inc.,1963.
    [39]Mortimer J. Adler, How to Think about the Great Ideas,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40]Charles K. Brightbill, Educating for Leisure-Centered Living,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66.
    [41]Edgar L. Jackson Q. Thomas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Prospect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enture Publishing, Inc.,1999.
    [42]Driver, B., Brown, P.& Peterson, G. eds.,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Inc.
    [43]Burton, T. L. (1982).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in the Leisure Services Devlivery System",Recreation,4,131-150.
    [44]Glover, T. D.& Burton, T. L. (1998). "A Model of Alternative Forms of Public Leisure Services Delivery". In M. F. Collins & I. S. Cooper (Eds.),Leisure Management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Wallingford, UK:CAB International.
    [1]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刘慧梅 张彦: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4期。
    [3]卿前龙;西方休闲研究:历史与现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03期。[4]宋瑞;国内外休闲研究扫描——兼谈建立我国休闲学科体系的设想[J];旅游学刊;2004年03期。
    [5]吴文新;闲暇、自由和休闲——从马克思“工作日”理论看休闲的内容和必然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9期。
    [6]李斌;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史研究述评[J];史学集刊;2004年02期。
    [7]许斗斗;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06年05期。
    [8]崔伟奇;现代休闲研究的哲学意蕴[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9]刘海春;论休闲的价值功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刘耳;中国古代休闲文化传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5期。[11]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12]陆彦明,马惠娣;马克思休闲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1期。
    [13]苏北春;快乐哲学与休闲体验:消费时代的旅游审美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4]方青;邬丽丽;1980年以来的中国休闲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易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尚书》,《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诗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4]《左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礼记》,《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6]《论语》,《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7]《孟子》,《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8]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9]王先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0]王先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外篇补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2]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3]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4]洪迈:《容斋随笔》,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15]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6]王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7]程凯华等编著:《中国传统美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8]李承贵著:《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朱伯崑著:《先秦伦理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李中华主编:《中国入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22]陈瑛等著:《中国伦理思想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3]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24]张锡勤、柴文华主编:《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
    [26](古希腊)爱比克泰德:《爱比克泰德论说集》,王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6月.
    [27](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老年、友谊、责任》,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28](古罗马)波埃修斯:《哲学的慰藉》,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11月。
    [29](古罗马)奥勒留:《沉思录》,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月.
    [30](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31](德)费希特:《伦理学体系》,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10月。
    [32](德)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
    [33](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0月。
    [34](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7月。
    [35](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1月。
    [36](英)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
    [37](英)鲍桑葵:《个体的价值与命运》,李超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
    [38](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7月。
    [39](美)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