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审美超越深深植根于人的生存和生存的超越性,因而也是一个历久弥新、言说不尽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此不乏睿智之思,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又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审美的超越性问题。审美超越是一种内在超越和现世的诗意超越,它是对生存的终极关怀,对于理想人格及生命境界的美的追求;它将人类带回到生存的本质,使存在得以澄明,“人生在世”得以诗意般的彰显出来。本论文从生存论的角度探求了审美超越的根据,深入挖掘了审美超越与人的生存以及生存超越之间的本体关联,阐明了审美超越的精神特质和终极旨归,考察了审美超越的维度、相度和心理机制,最后再次回到当下现实,分析了审美超越的现实境遇以及在审美泛化的时代背景下,审美超越精神应该何去何从。通过对审美超越的全方位考察,本论文意在阐明,审美精神本然地具有超越性维度。审美的超越性是植根于人性的自我超越诉求,这一优良传统不应该被遗弃。时代在发展,审美观念在发生改变,审美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在此,我们回顾历史和传统,回顾审美的哲学之根,返本开新,在变与不变的交锋中,执守人性的价值标尺。
     论文包括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主体部分共分六章。
     “绪论”部分考察了论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现状。论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现代人精神迷失的生存状态;接着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美学界在审美与人的生存和超越问题上的研究作了简要的述评;进而辨析了审美超越与哲学超越和宗教超越等其它超越形式的区别,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审美超越的独特内涵和价值取向,最后逐章交代了本文的运思路径。
     第一章“从实体论到生存论:西方美学的超越精神”考察了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西方哲学在审美超越问题上的观念演变,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在讨论审美超越问题时所应具有的生存论立场。审美超越应当立足于生存论而非实体论,它源于人的生存并归于人的生存,最终落脚为“存在的澄明”和“诗意的栖居”。
     第二章“从‘艺通于道’到境界的彰显: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存与超越”考察了从先秦到唐宋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超越思想。文章指出,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超越思想历经了先秦时期的“艺通于道”,魏晋玄学的“体无”,唐宋时期的“妙悟”,最终落脚为“境界”。“境界”作为一种非实体化的存在境域的显现可以和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相媲美,从而实现中西美学在审美超越问题上的完美对接。
     第三章“审美超越与自由”考察审美超越的终极目标和维度。审美超越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升个体的生存境界,实现个体的生命自由。这种自由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它的实现包含以下三个维度:首先,审美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审美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却又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增庸性和刻板性,通过日常经验的“陌生化”和日常意识的“中断”,将人类带回到生存的本质,使存在的意义得以澄明。第二,审美足对感性、理性的双重超越。审美作为一种无利害的自由愉悦,既不依附于感官的快乐,也不受制于理性的强迫,因而实现着对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超越。第三,审美足对主客二分的超越。审美活动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而是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审美主体在一种物我两忘的生命体验中,超越主客的隔阂和狄隘的个体自我意识,而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大境界,并最终达成个体生命意义的完满和个体精神的自由充实。
     第四章考察审美超越的相度。审美超越是在对应相度的圆融统一过程中达成的。这种相度圆融包括四种基本形态:一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审美超越立足于现实而憧憬理想,关注应然性和可能性,寓审美超越于理想性之中·。二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审美超越是在有限中探寻无限,无限存在于有限性之中。三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审美活动既立足于个体经验又足对个体经验和个体意识的超越,它是以个体的方式传达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审美的个体性不是超脱于社会之外的,而是包含着社会历史特征,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四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统一,审美超越是对形而下的反思和对形而上的追求,关注于形而上的境界创成,根源于对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和终极价值的追求。
     第五章“审美超越与审美体验”考察了审美超越的心理机制。审美超越是种内在超越和自我超越,它不是建基于某种外在于主体的超验之物,而是在主体的体验活动中发生。审美和艺术正是在体验中消泯了主客体的对峙,而达到一种全新的主客体融合的境界。此种融合之所以能得以发生,就在于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和互动。在审美体验活动中,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都具有超越的特质和超越之美,而审美主体作为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主体则具有自我超越的潜质和潜能。在此关系域中,审美知觉是审美超越的起点和前提;审美情感是审美超越的引擎和动力;审美想象是审美超越的翅膀。正是在知觉、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融、重叠、震荡的过程中,审美体验自然而然地发生,同时审美主体也从心理上完成了审美超越。
     第六章“审美泛化时代的审美超越图景”将审美超越置于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语境中,考察审美超越精神的时代困境与出路。在后现代和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审美和艺术冲破了传统美学的藩篱,泛化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然而,审美和艺术在日常生活化的同时,也正日益丧失其精神超越性的维度,沦为感官的即时消费和本能欲望的表达。当此之时,有必要重新强调审美的超越性,以救当代审美文化形而下的感性趋势和物化倾向之流弊。我们在剖析审美泛化的时代现象时,必须秉承批判的精神,认清在审美泛化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审美的商业化、庸俗化的实质,在批判的反思中重建审美的超越之维。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deeply rooted in human existence and transcendence and, therefore, an endless, timeless topic.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have no lack of wisdom thinking in this respect, and modern existential dilemma also encourages people to re-examine the issue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an immanent transcendence and secular poetic transcendence; it is the pursuit of ideal personality and realm of life and brings humans back to the essence of life, so that there can be a clarity of "being" and "poetic dwelling" can be manifested.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existence the basis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t examines the ultimate objective, the dimensions and phas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finally returns to the current reality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reality situation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Aestheticization. Through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clarify the point that the transcendent spirit is an inherent dimension of aesthetics which is deeply rooted in human existence and transcendence a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abandoned.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part and conclusion. The main par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examin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n the subject. It begin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piritual loss; then made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on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hen proceeds to a discrimination between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other forms of transcendence such as philosophical transcendence and religious transcendence, hence to clarify the unique content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Finally is an account of the contents of each chapter.
     ChapterⅠ"From the entity theory to existentialism:the spirit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Western Aesthetics"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from Plato to Heidegger's concept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on this basis,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point that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should be based on existentialism instead of an entity theory; it is derived from human existence, and ultimately settled for the "disclosure of existence" and "poetic dwelling".
     ChapterⅡ"from 'Art as a manifestation of Tao' to'Jihngjieh':the spirit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early Qin Dynasty to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aesthetic transcendent thoughts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has gone through the evolution from the Qin Dynasty's "Art as a Manifestation of Tao ", to the "Nothingnes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iao Wu", eventually settled for "Jihngjieh". "Jihngjieh" as a non-entity existential theory is comparable to Heidegger's "poetic dwelling" so that a perfect intersec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on the issue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might be achieved.
     ChapterⅢ"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Freedom" examines the ultimate objective and dimensions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The ultimate goal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to enhance the individual's realm of life and realize the individual's freedom. Such freedom is not freedom on the epistemological sense, but freedom on the existential and ontological sense. Its implemen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dimensions:First,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of the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is based on the daily life of the world, but transcends the mediocrity, rigidness and pettiness of the daily life, and through the "defamiliarization" of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the "interruption" of everyday consciousness brings human back to the essence of existence and "poetic dwelling". Second,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of sensuality and rationality. Aesthetic freedom as a disinterested pleasure, is neither attached to sensual pleasure, nor subjective to rational force, and thus realizes the transcendence of both sensuality and rationality. Third,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of dualism. Aesthetic activity is not based on the subject--object dualism, but on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Aesthetic subject immerses himself in a "forgetting myself" state of mind, transcends the subject--object barriers and enters a new realm which features the fusion of Man and World and through this process, eventually fulfils the meaning of individual life and spirit of individual freedom.
     The fourth chapter examines the phases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reached in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corresponding phases. This unity includes four basic forms:First, the unity of the reality and the ideal;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grounded in reality but entails a vision of the ideal. Second, the unity of finitude and infinity;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the pursuit of the infinite within the realm of finite being. Third, the unity of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aesthetic activity is based on individual experience but goes beyo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conveys the concern of the entire state of human existence. Aesthetic individuality is not detached from society, but includes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Last, the unity of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the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meanings and values within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of human existence.
     Chapter V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examin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s an inner transcendence and self-transcendence; it is not based on some outside entity, but on the subject's aesthetic experience. It relies on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aesthetic perception, aesthetic emotion and aesthetic imagination. In this domain of relationship,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rerequisite for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esthetic emotion is the engine and power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esthetic imagination is the wings. It is in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perception,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that aesthetic experience occurs naturally, while the aesthetic subject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fulfils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Chapter VI "Prospect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the era of Aestheticization" placed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nd examines the dilemma and outlook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in modern times.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 and popular culture, art and aesthetics have lost its past glory, and been reduced to momentary sensual pleasure and immediate consumption. However, we believe that the true aesthetic must have its inherent transcendent value. By reiterating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of aesthetics, we can save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from a tendency to be materialized and abused. In the era of Aesthetic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uphold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and reconstruct the dimension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引文
①转引自宋生贵:《反思中盾待家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美学思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②弗罗姆:《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70页
    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④雅斯贝尔斯:《何谓陶冶》,载《文化与艺术评论(第一辑)》,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①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2-33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208页
    ①王岳川:《走出后现代思潮》,《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②赖贤宗:《海德格尔与禅道的跨文化沟通》,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③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陈译怀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④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页
    ⑤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彭富春、杨子江:《文艺本体与人类本体》,《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1期
    ②同上
    ①杜书瀛:《论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3期
    ②陈剑晖:《文学本体:反思、追寻与建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③彭富春、杨子江:《文艺本体与人类本体》,《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1期
    ④肖陈:《南北青年文学评论家对话》,《语文导报》,1986年第11期
    ⑤许明、钱竞等:《我们的思考与追求》,《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①张德祥:《历史蜕变与近年小说中的精神现象》,《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②杨春时:《生存与超越》,《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③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①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②杨春时:《生存与超越》,《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③杨春时:《生存—超越美学的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④杨春时:《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⑤同上
    ⑥杨春时:《世俗的美学与超越的美学》,《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⑦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8页
    ⑧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潘知常:《超主客关系与美学问题》,《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
    ②同上
    ③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④同上,第51页
    ⑤同上,第116页
    ①王元骧:《审美:使人仰望星空—在十“审美超越性”的思与问》,《论美与人的生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9页
    ②王元骧:《关于‘审美超越性’的对话》,《论美与人的生存》,第284页
    ③王元骤:《何谓“审美”》,《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④王元骧:《艺术:使人成为人》,《论美与人的生存》,第281页
    ⑤同上,第305页
    ⑥何雁、熊元义:《审美超越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王元骤的文艺批评与文艺思想》,《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⑦王元骧:《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①胡友峰:《超越美学:一段论争史——兼评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论争的得与失》,《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①新时期以来的生存超越美学在讨论审美超越问题时往往依据的是西方的理论资源,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成果借鉴不足,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例如杨春时先生就曾断言“中国美学是世俗的美学”,否认中国美学具有超越性。事实上,我们认为中国传统美学也具有超越性,只不过这种超越性主要表征为一种“内在超越”,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的“外在超越”。对此第二章有更为深入的理论阐发。我们认为,文艺理论建设应该在中西诗学的对话融合中求发展,“一边倒”的态度既不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更不利于美学的健康发展。
    ②黄南珊:《文艺审美超越论要》,《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朱立元:《论审美超越》,《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戚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页
    ③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页
    ④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⑤弗雷洋:《金枝》,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⑥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鲁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①朱立元:《论审美超越》,《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③黄南珊:《文艺审美超越论要》,《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柏拉图:《菲多篇》, 《古希腊名著精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版,第13页
    ②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72页
    ③王元骧:《关于艺术的形而上学性的思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8期
    ④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版,第88-89页
    ⑤邓晓芒:《思辨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评1992年版,第53页
    ①柏拉图:《菲多篇》,《古希腊名著精要》,第19页
    ②柏拉图:《伊安篇》,《文艺对话集》,第8页
    ③柏拉图:《菲多篇》,《古希腊名著精要》,第18-19页
    ④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页
    ⑤同上,第235页
    ①奥古斯丁:《忏悔录》,第217页
    ②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①方东美:《生生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②邹诗鹏:《生存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第564页
    ④王元骧:《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19-120页
    ②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③转引自《诗化哲学》,第41页
    ①刘小枫:《诗化哲学》,第40页
    ②同上,第46-48页
    ③雪莱:《为诗辩护》,《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56页
    ④弗·斯雷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1页。
    ⑤同上,第165页
    ⑥诺瓦利斯:《断片集》,转引自《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396页
    刘小枫:《诗化哲学》,第58页
    ①邹诗鹏:《生存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①刘小枫:《诗化哲学》,第146,144页
    ②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153页
    ①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②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4页
    ③尼采:《悲剧的诞生》,第3页
    ④周国平:《艺术形而上学:尼采对世界和人生的审美辩护》,《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索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53页
    ②同上,第147页
    ③刘小枫:《诗化哲学》,第224225页
    ④Wilhelm Dilthey,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1.p33
    ①Wilhelm Dilthey. Philosophy of Existence:Introduction to Weltanschauungslehre. New York: Vision Press.1960. p.37
    ①刘小枫:《诗化哲学》,第146,144页
    ②舍勒:《舍勒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5页
    ①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义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③海德格尔:《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见《哲学译从》,1964年第2期,第47页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0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5页
    ②海德格尔:《同一性与差异性》,转引自《诗化哲学》,第289页
    ③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56页
    ④海德格尔:《倘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5页
    ①刘小枫:《诗化哲学》,第306页
    ②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1页
    ③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④刘小枫:《诗化哲学》,第316页
    ①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选集》,第252页
    ②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9页
    ①张祥龙:《海德恪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第359页
    ①邹诗鹏:《生存论研究》,第499页
    ②牟宗二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30-31页
    ①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②《孟子·万章上》
    ③《孟子·尽心章句上》
    ④《论语·先进》
    ⑤《论语·颜渊》
    ①《孟子·尽心》上
    ②同上:
    ③徐复观:《游心太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④张世英:《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⑤《庄了·齐物论》
    1米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2《庄子·人间世》
    3《庄子·大宗师》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72页
    ①陈鼓应:《庄子论道》,转引自《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②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蒙培元:《儒、佛、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②《游心太玄》,第78页
    ③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第3页
    ④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前言,第1-2页
    ①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②袁济冉:《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③同上,第27页
    ④蒙肼元:《心美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⑤袁济喜:《六朝美学》,第12页
    ⑥《老子》第四十章注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9-60页
    ①《杜维明文集》第五卷,第77页
    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汪裕雄:《玄学庄学化与阮嵇美学》,《江海学刊》,1996年第2期
    ①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6页
    ③宗白华:《艺境》,第134页
    ④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⑤同上
    ①方立天:《禅宗精神》,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
    ②杨曾文:《诏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①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
    ②《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③《坛经》三十五节,《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④《坛经》三十一节,《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16页
    ⑤《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⑥《涅磐无名论》
    ①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第4页
    ②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2卷,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90页
    ③转引自《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第5页
    ④皮朝纲:《禅宗美学论纲》,选自李天道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1页
    ⑤刘方:《诗性栖居的冥想--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⑥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6页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转引自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第286-287页
    ②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第244页
    ③《坛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页
    ①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页
    ②蒙培元:《儒、佛、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②宗白华:《艺境》,第160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
    ④转引自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⑤蒙培元:《儒、佛、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姜耕玉:《艺术虚构中感性时空的超越与真实》,《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②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第285贝
    ③笠原仲一:《中国古代人的美意识》,杨若薇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页
    ④‘冯友兰指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区别是尽人伦人职与尽天伦天职的区别,即于社会中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与于宇宙中做一个参天地赞化育的宇宙分子的区别。天地境界的人知道人不仅仅足社会的一部分,是一个“社会人”,而且还是宇宙的一部分,还是一个“宇宙人”。人小但应该在社会中堂堂作人,而且还应该在宇宙间堂堂作人。
    ⑤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264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267页
    ②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第36页
    ③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3页
    ④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转引自《心灵超越与境界》,第414页
    ①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写道:“存在自身必得在亲在的本质的显明中表现和遮蔽自己,保存和撤走自己。所以,存在的露面,朗照自己,就是存在转移到感性个体身上去;反过来说,人站出来生存,也就是存在的露面,光亮朗照,世界敞开。亲在(就是‘此在’,笔者注)的这个‘亲’就是澄明,因为正是它把遮着光的东西挪开,使光进入了世界。由于亲在的这种显明性具有狂喜的本质、极乐的喜悦,表明亲在留置与自身所表现的那种无遮蔽状态的外面与此地的内部,所以说它是恬然澄明。”(《诗化哲学》,第290页)
    ②方东美:《生生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5页
    ③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第359页④同上,第360页
    ①邹诗鹏:《生存论研究》,第470页
    ②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①转引自奥尔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及其文化政治困惑》,邓晓芒译,《哲学译从》1994年第5期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②邹诗鹏:《生存论研究》,第394页
    ③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第413页
    ④《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⑤印顺法师说,“只要‘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活泼泼的‘一切无碍’,行住坐卧都是禅”。(《中国禅宗史》,第279页)
    ⑥李世杰:《禅的哲学》,载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2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第3页
    ①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②邹诗鹏:《生存论研究》,第311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47-148页
    ④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⑤同上,第75页
    ①参见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版,第302-306页
    ②参见陈学明、张志孚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名著提要》上卷,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624页
    ③同上,第36页
    ④《侔解》
    ①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②同上,第6页
    ③今道友信:《关于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7页
    ④转引自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1页
    ⑤ H.H.Gerth & C. Wright Mills(eds),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p342
    ①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24页
    ②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229-230页
    ③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1页
    ①邹诗鹏:《生存论研究》,第469页
    ②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第25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页
    ②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③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74页
    ④雅斯页尔斯:《理性与生存》,转引自《德国哲学论丛1996—199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②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171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42页
    ①杜卫:《个体审美发展述评》,《哲学动态》2001年第6期
    ②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5页
    ③米光潜:《“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④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页
    ⑤康德:《判断力判断》上卷,第47页
    ⑥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席勒散义选》,张玉参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⑦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转引自代迅《日常生活与审美超越》,《文艺评论》2002年第4期
    ⑧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①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第138页
    ②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75页,第90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①徐复观:《游心太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②朱立元:《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③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转引自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169页
    ①朱立元:《论审美超越》,《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转引自方东美《生生之美》,第65页
    ①转引自张世英《哲学导论》,第5页
    ②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5页
    ③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06页
    ④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叶渭渠,郑民饮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⑤转引自张世英:《哲学导论》,第4页
    ①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0页
    ②同上,第81页
    ③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49页
    ④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⑤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76页
    ①转引自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②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13页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4页
    ②同上,第124页
    ③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④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⑤庄子《应帝王》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第38 39页
    ①萨特:《审美对象的非现实性》,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0页
    ②参见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7页
    ③钱钟书《谈艺录》(补定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2页
    ④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0-201页
    ①卢梭:《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8-529页
    ②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5-56页
    ③王开林:《艺术家的穷与尽》,《艺术世界》,1992年第6期
    ④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265页
    ⑤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第153负
    ⑥阿多诺:《美学理论》,转引自马新国《西方义论史》,第525页
    ①马尔库塞:《美学方面》,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二卷,第446页
    ②同上
    ③布洛赫:《希望的原理》,转引自王岳川:《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第265页
    ④同上
    ①雅斯页尔斯:《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余灵灵、徐信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4页
    ①帕斯卡:《思想录》,转引自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18页
    ②海德格尔:《物》,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186-187页
    ③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135页
    ④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134页
    ⑤转引自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16页
    ①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14页
    ②同上,第121页
    ①刘小枫:《诗化哲学》,第141页
    ②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16页
    ③谢林:《论造型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转引自《诗化哲学》,第55页
    ①卢卡契:《审美特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②席勒:《美育书简》,第146页
    ③里德: 《现代艺术哲学》,米伯雄、曹剑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①朱立元:《审美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生成论统一——对一个长期争议的美学问题的澄清》,《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同上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页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22页
    ⑤同上,362页
    Buber, I and Thou,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York,1958, p.11, p.28.
    ①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32-444页
    ②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③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40-41页
    ④转引自徐复观《游心太玄》,第136页
    ⑤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转引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420页
    ①卢卡契:《审美特性》,第284页
    ②马尔库塞:《美学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2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62页
    ③同上,第453页
    ④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第152页
    ①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自序
    ②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31页
    ③于斯曼:《美学》,栾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1页
    ①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509页
    ②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80页
    ③同上,第175页
    ④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4页
    ①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1页。
    ②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③芮加登:《论文学作品》,张振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④同上,第284-286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①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0页
    ②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③王元骧:《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④狄尔泰:《哲学的本质》,转引自《诗化哲学》,第199页
    ①张志伟:《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编《思辨之幸福》,2000年
    ②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0页,163页
    ③徐岱:《从理念到经验:美学研究的继往开来》,《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④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第69页
    ⑤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第2页
    ⑥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第26页
    ⑦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第14页
    ①郑树森编:《现象学与文学批评》,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版,第72页
    ②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9页
    ①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50页
    ②同上,第147页
    ③同上,第152页
    ④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⑤Wilhelm Dilthey, H. P. Rickman, Dilthey Selected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p.148
    ⑤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48页
    ①朱光潜:《我们对待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摘自《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3页
    ②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第156页
    ①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第64页
    ②转引自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第176页
    ③克雷奇等编《心理学纲要》(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477页
    ①柏格森:《笑》,徐继曾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92-93页
    ②转引自徐慧菁:《诗性人生的起点—淡审美知觉的开掘与发展》,《新美术》,2004年第2期
    ③张玉能:《美学要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8页
    ①克利希那穆提:《生活的问题——克利希那穆提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5-96页
    ②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9页
    ③奥修:《老子心解》,谦达那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187页
    ④徐复观:《游心太玄》,第90页
    ⑤同上,第92页
    ①《庄子·达生》
    ②王国维:《文学小言》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②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广弘明集》卷三十
    ③转引自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贝
    ④董期昌《画禅空随笔》卷二
    ⑤钱杜《松壶画忆》卷一
    ①徐复观:《游心太玄》,第89页
    ②《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③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页
    ④方东美:《生生之美》,第18页
    ①方东美:《生生之美》,第29页
    ②李梦阳:《杨月先生诗序》,《空同集》卷五十
    ③《礼记·乐本篇》
    ④见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卷十八
    ⑤《答晋安王书》,《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0页
    ⑥李普曼:《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320页
    ①朱光潜:《美在意象》,摘自《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②转引自苏宏斌《现象学导论》,第232页
    ③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诗绎》
    ④立普斯:《论移情作用》,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从》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40页
    ①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②摘自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山水》(上)
    ③《山静居画论》
    ④见《魏晋南北朝文论选》,第342页
    ⑤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⑥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第210页
    ⑦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第623灭
    ①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页
    ②卡西尔:《人论》,第192页
    ③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①《玉茗堂文之五·序丘毛伯稿》
    ②同上
    ③《古诗评选》卷七
    ④嵇康《赠秀才参军》
    ⑤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
    ⑥宗炳《画山水序》
    ⑦《朱自清文集》,第247页
    ①转引自杨守森《审美想象论》,《人文杂志》,1989年第1期
    ②卡西尔:《人论》,第215页
    ③狄尔泰:《论德国诗歌和音乐》,转引自《诗化哲学》,第215页
    ①卡西尔:《人论》,第33-34页
    ②马尔库塞:《艺术作为现实的形式》,转引自《诗化哲学》,第223页
    ③潘知常:《审美想象新探—人类学美学札记》,《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1期
    ①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9页
    ①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②同上,第5页
    ③同上,第6页
    ④同上,第40页
    ⑤同上,第6页
    ⑥同上,第6页
    ⑦同上,第112页
    ⑧同上,第42页
    ①同上,第112页
    ②同上,第112页
    ③同上,第112页
    ④同上,第10页
    ⑤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①韦尔施:《重构美学》,第8页
    ②同上,第84页
    ③同上,第84页
    ④同上,第96页
    ⑤同上,第96-97页
    ⑥同上,第101页
    ①同上,第102页
    ②同上,第40页
    ③同上,第56页
    ④同上,第69页
    ①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②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47页
    ③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99页
    ①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②《伊格尔顿语》,《上海文论》,1987年第4期
    ①陈望衡主编:《美与当代生活方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2-453页
    ②陆扬:《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
    ③哈贝马斯:《哲学——政治写照》,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160页
    ④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9页
    ⑤韦尔施:《重构美学》,第115-117页
    ①同上,第119页
    ②张世英:《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朱立元:《论审美超越》,《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①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0页
    ②陈文忠,孟瑞:《近二十年美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③张晶:《作为美学新路向的审美文化研究》,《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④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⑤肖鹰:《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占,1989年版,91页
    ②滕守尧:《大众义化不等于审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③范玉刚:《审美膨胀价值迷失—诉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新美学”何以可能》,《临沂师范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李西建:《论美学价值》,《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⑤潘知常:《美学的边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⑥李洋厚、王德胜:《关于哲学、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话》,《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①张晶:《作为美学新路向的审美文化研究》,《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①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22页
    ②孙矫雁:《杜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③徐冰:《小要太把当代艺术当回事》,《读者欣赏》,2011年第9期
    ①韦尔施:《重构美学》,第130页
    ②同上,第6页
    ③同上,第131-132页
    ④同上,第126页
    ⑤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2-3页
    ①同上,第4-5页
    ②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50页
    ③利奥塔德:《后现代状况》,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194页
    ④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244页
    ①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403页
    ②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第360页
    ③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405页
    ①以转引自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33页
    ②马琳:《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美苑》,2002年第6期
    ③《艺术本体论》,第135页
    ④里德:《现代艺术哲学》,转引自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第138页
    ①《艺术本体论》,第108页
    ②T.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New York. Seahury Press,1973. p404-405
    ①王岳川:《文艺本体论的危机与希望》,《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②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③黄南珊:《文艺审美超越论要》,《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1.杨春时.生存与超越[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元骧.论美与人的生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M].上海三联书店,1997.
    6.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7.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8.刘小枫.诗化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0.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湾学生书局,1974.
    1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第2卷,齐鲁书社,1989.
    14.冯友兰.新原人·境界[M].商务印书馆,1946.
    15.冯友兰.冯皮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6.
    17.郭齐勇、郑文龙主编.杜维明文集[M].第五卷.武汉出版社,2002.
    18.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人民出版社,1998.
    19.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0.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2.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3.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4.赖贤宗.海德格尔与禅道的跨文化沟通[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25.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北京三联书店,1996.
    26.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3.
    2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台湾中央书局,1963.
    28.徐复观.游心太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9.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0.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32.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3.张世英.天人之际[M].人民出版社,1995.
    34.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5.方东美.生生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6.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3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8.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9.邓晓芒.思辨的张力[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0.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1.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人民出版社,1995.
    42.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3.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4.中国人民大学编.思辨之幸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5.上海师范大学(等)编选.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46.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7.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M].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8.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商务印书馆,1980.
    49.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中华书局,1981.
    50.张松如等编.老庄论集[M].齐鲁书社,1987.
    51.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M].长春出版社,1998.
    52.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3.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54.朱立元.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理论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5.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人民出版社,1984.
    56.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7.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8.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9.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商务印书馆,1999.
    60.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62.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63.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中华书局,1979.
    64.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65.印顺.中国禅宗史[M].中华书局,2010.
    66.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67.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5.
    68.叶维廉.中国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9.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0.倪梁康主编.胡塞尔选集[M].三联书店,1997.
    71.张玉能.美学要义[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2.李普曼编.当代美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73.陈望衡主编.美与当代生活方式[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4.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75.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76.陈学明,张志孚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名著提要[M].上卷.重庆出版社,1996.
    77.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形象思维问题参考资料[M].第2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78.钱钟书等编.外国理论家论形象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79.刘若端编.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80.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三联书店,1997.
    81.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82.郑树森编.现象学与文学批评[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
    83.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84.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梁)皇侃:《论语义疏》,知不足斋丛书本
    2.(宋)朱熹:《论语集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
    5.《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7.《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宋)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
    9.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2.(宋)胡寅《斐然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元)苏霖:《书法钩玄》卷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14.(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西泠出版社2008年版
    15.(明)汤显祖《玉茗堂文之五·序丘毛伯稿》
    16.(明)李梦阳:《空同集》,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版
    17.(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8.(清)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遗收(五)》,上海古籍出书店1983年版
    19.(清)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20.(清)王原祁:《雨窗漫笔》,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
    21.(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2.(清)钱杜《松壶画忆》卷一,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
    23.(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
    24.(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25.(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2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7.沈子承:《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8.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9.钱钟书:《谈艺录》(补定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0.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
    5.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
    8.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
    9.柏拉图.菲多篇.古希腊名著精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0.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
    1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1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14.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15.席勒.席勒散文选[M].张玉能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6.弗·斯雷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M].李伯杰译.三联书店,1986.
    17.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19.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20.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
    21.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译文出版社,1987.
    2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
    24.马尔库塞.美学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2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25.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6.黑格尔.美学(三卷本)[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27.卢梭.忏悔录[M].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
    28.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
    29.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30.葛赛尔.罗月艺术论[M].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31.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
    32.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33.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上册)[M].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84.
    3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饶、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6.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7.萨特.想像心理学[M].诸朔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8.梅洛庞帝.眼与心[M].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9.等原仲二.中国古代人的美意识[M].杨若薇译.三联书店,1988.
    40.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1.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2.卢卡契.审美特性[M].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3.茵加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4.铃木大拙.禅与生活[M].刘大悲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5.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4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
    4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
    4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0.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M].鲁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1.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52.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述评[M].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53.于斯曼.美学[M].栾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54.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5.弗洛姆.为自已的人[M].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93.
    56.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57.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陈泽怀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58.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9.考夫卡.格式心理学原理[M].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1936.
    60.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M].叶谓架,郑民钦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61.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6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
    63.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64.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6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66.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2.
    67.蒂利希.蒂利希选集(上卷)[M].何光沪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68.今道友信.关于美[M].鲍显阳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69.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M].王雷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0.奥修.老子心解[M].谦达那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1.柏格森.笑[M].徐继曾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72.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辑)[M].人民文学出版 社,1964.
    73.克利希那穆提.生活的问题——克利希那穆提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92.
    74.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译.三联书店,1989.
    75.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76.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7.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
    78.克雷奇等编.心理学纲要(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79.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80.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
    81.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82.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83.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M].余灵灵、徐信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84.雅斯贝尔斯.何谓陶冶.文化与艺术评论(第一辑)[M].东方出版社,1992.
    85.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6.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
    87.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8.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9.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
    1. Wilhelm Dilthey.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1.
    2. Wilhelm Dilthey. Philosophy of Existence:Introduction to Weltanschauungslehre. New York:Vision Press.1960.
    3. Wilhelm Dilthey, H. P. Rickman. Dilthey Selected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4. H.H.Gerth & C. Wright Mills(eds).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5. Hoggart. Speaking to Each Other, Vol, Two. Hormondsworth, Penguin,1973
    6. M.Buber, I and Thou,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York,1958
    7. T.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New York. Seabury Press,1973
    1.王岳川.走出后现代思潮[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2.王岳川.文艺本体论的危机与希望[J].浙江大学学报,2007,(5).
    3.杜书瀛.论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9,(3).
    4.陈剑晖.文学本体:反思、追寻与建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4).
    5.彭富春、杨子江.文艺本体与人类本体[J].当代文艺思潮,1987,(1).
    6.肖陈.南北青年文学评论家对话[J].语文导报,19986,(11).
    7.许明、钱竞等.我们的思考与追求[J].文学评论,1987,(2).
    8.张德祥.历史蜕变与近年小说中的精神现象[J].文学评论,1988,(4).
    9.杨春时.生存与超越[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4).
    10.杨春时.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19994,(1).
    11.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J].学术月刊,19994,(5).
    12.杨春时.生存—超越美学的现代性[J].郑州大学学报,2003,(3).
    13.杨春时.世俗的美学与超越的美学[J].学术月刊,2004,(8).
    14.潘知常.超主客关系与美学问题[J].学术月刊,2000,(11).
    15.王元骧.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4,(4).
    16.王元骧.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文与理论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2007,(5).
    17.何雁、熊元义.审美超越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王元骤的文艺批评与文艺思想[J].文艺争鸣,2007,(11).
    18.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J].学术月刊,2002,(10).
    19.胡友峰.超越美学:一段论争史——兼评实践美与超越美学论争的得与失[J].湖北大学学报,2010,(1).
    20.米立元.论审美超越[J].文艺研究,2007,(4).
    21.朱立元.审美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生成论统——对一个长期争议的美学问题的澄清[J].西北师大学报,2008,(1).
    22.黄南珊.文艺审美超越论要[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
    23.李本元.论艺术对人类自我的超越与解放[J].社科纵横,2007,(11).
    24.代迅.日常生活与审美超越[J].文艺评论,2002,(4).
    25.徐岱.从理念到经验:美学研究的继往开来[J].文艺研究,1999(4).
    26.周国平.艺术形而上学:尼采对世界和人生的审美辩护[J].云南大学学报, 2007,(3).
    27.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J].辽宁大学学报,2008,(1).
    28.高晨阳.中国哲学的人本价值取向与内向性思维模式[J].山东大学学报,1993,(2).
    29.蒙培元.儒、佛、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J].世界宗教研究,1996,(2).
    30.汪裕雄.玄学庄学化与阮嵇美学[J].江海学刊,1996,(2).
    31.方立天.佛教与中国哲学[J].晋阳学刊,1987,(3).
    32.方立天.禅宗精神[J].哲学研究,1995,(3).
    33.李霞.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J].安徽史学,1998,(3).
    34.姜耕玉.艺术虚构中感性时空的超越与真实[J].江苏社会科学,2003,(3).
    35.杜卫.个体审美发展述评[J].哲学动邦,2001,(6).
    36.王开林.艺术家的穷与尽[J].艺术世界,1992,(6).
    37.徐慧菁.诗性人生的起点——谈审美知觉的开掘和发展[J].新美术,2004,(2).
    38.潘知常.审美想象新探—人类学美学札记[J].文艺理论研究,1991,(1).
    39.张永清.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思想导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1,(1).
    40.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3,(6).
    41.张世英.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9,(4).
    42.肖鹰.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J].学术月刊,1995,(2).
    43.滕守尧.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1997,(2).
    44.李西建.论美学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1998,(3).
    45.徐清泉.审美文化美学及其相互关系刍议[J].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2).
    46.陈文忠,孟瑞.近二十年审美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6).
    47.李泽厚、王德胜.关于哲学、美学和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话[J].文艺研究,1994,(6).
    48.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1997,(2).
    49.范玉刚.审美膨胀与价值迷火—诉求日生活审美化的“新美学”何以可能[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1).
    50.宋生贵.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前瞻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4,(12).
    51.宋生贵.反思中看待家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美学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