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政治道路、政治主张、道德价值观念等的认可和赞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资源,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它既是一个社会存在的根基、人类理性的追求,也是个体发展的保障和弘扬爱国主义的关键。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对国家是否认同,事关未来中国的政治进程和前途命运。基于当前新的形势,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国家认同主要包括祖国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等四个方面。大学生国家认同在其成长成才中发挥着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呈现出了认同的主体性、内容的层次性和过程的实践性等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状况,本研究立足于文献分析,经过访谈和专家咨询,经两次调查取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获得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四维度共56个测量指标。通过对浙江省11个地市30所高校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SPSS的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状况良好。浙江省大学生的年级、家庭年人均收入、生源地等因素对其国家认同没有明显差异,但性别、学生干部经历、政治面貌、就读中学、大学性质、专业性质等因素对其国家认同有明显差异。
     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认同培育既要立足国际,从与中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发达国家在国家认同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要立足于国内实际进行探索。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为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了客观的外在环境,要使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必须要通过学校教育、主体素质提高和认同实践等途径共同促进。实力立国是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是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精神支撑;素质提升是关键环节。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refer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ople with their tradition, sovereignty, political path, political stand and morality.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itizen awareness and political resource. It is the legal foundation of a modern nation and reasonable pursuit of a huma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society and ensures the development for individuals, thus inspires patriotism.
     Nowadays, due to the volatile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both home and abroad, college students are, to some extent, confused in identifying with our traditions, values and some policies. It is essential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backbone of the nation and the implementers of Chinese Dream, to firmly identify with our history and policy. To be more specific,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analyzed as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our motherland, socialism road, political theories and political system.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our nation can help with college students'self-inspir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in their growth. In developing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is empiric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mong30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11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hat we can get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careful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we did interviews, expert consultations and two samplings. We got56measurement indicators in four dimensions by do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tory 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in SPSS were employe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s a whole, college stud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who are from different college years,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incom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But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factors:student's gender, the experiences as student cadres, school types they attended and their majors.
     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develop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While learning from successful practice of some developed Asian countries is necessary, we should also explore our own practical ways. The modernization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provides good environment for developing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are also indispensable in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thus put it into practice.The power our nation has is a material basis for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Democratic politics provides system securit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we need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and build their confidence in our culture.
引文
[1]Aaron K. Mart in. National Identity Infrastructures:Lesson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012(386):44-55.
    [2]Andreas Pol lmann. Nat ional at tachment among Berlin and London head teachers: the explanatory impact of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 pride and supranational attachment [J] Educational Studies,2012 (11):45-53.
    [3]Dittmer, Lowell & Samuel-Kim.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National Identity"in Ditherer and Chimed: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4]D. D. Roscoe & D. N. Christiansen. Exploring the Attitudinal Structure of Partisanship [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0,40(09).
    [5]Frank Jones&Phi1ip Smith. Diversity and Commonality in National Identitie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Cross-national Patterns [J]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37 (01):45-63.
    [6]Jean. Phinney.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y Bullet in.1990,108 (3):499-514.
    [7]Joseph. E.Davis. I 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M].Transact ion Publishers,2000.
    [8]Leonie Huddy & Nadia Khatib."American Patriot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J], 2007,5(01):65.
    [9]Martin-Barbero, J. Communication from culture:The crisis of the national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opular.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1998:456-461.
    [10]Patrick W. C. Lau&Michael H. S. Lam.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Beijing Olympics:School Children's Response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J]Educational studies,2012(11):46-53.
    [11]Patrick W. C. Lau&Michael H. S. Lam.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Beijing Olympics:School Children's Response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J] ScienceDirect,2010 (04):6729-6738.
    [12]Richards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M]. 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1996:7.
    [13]Ross Poole. Morality and Modernity[J].Rutledge,1991:95-100.
    [14]Rossalina Latcheva. Cognitive interviewing and factor-analytic techniques: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to validity of survey items measuring national identity [J]Springer,2011 (12):1176-1179.
    [15]S. Greene.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partisanship"[J].Political Behavior,2002,24(03):193.
    [16]T. K. Fitzgerald. Metaphors of Identity [M].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190.
    [1]亚当·斯密.胡长明译.国富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德]埃里克森E.Erickson.罗一静,徐炜铭,钱积权编译.童年与社会[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4][德]埃米尔·涂尔干.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5][英]安德鲁·海伍德.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美]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美]阿什利·泰利斯等.门洪华等译.国家实力评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9][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6年版.
    [10]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加拿大]查尔斯·泰勒.韩震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3]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革与经济绩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5]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0]冯增俊等.亚洲“四小龙”学校道德教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美]格罗斯.王建娥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与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2]韩国教育课程,教科书研究会.韩国教科教育之变迁[M].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0年版.
    [23]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2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861年版.
    [2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7][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8]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3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3]柯彪.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4]李光耀.李光耀政论集:新加坡之路[M].新加坡:教授书局,1967年版.
    [35]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6]琳展.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A].台湾研究集刊[C].厦门:台湾研究集刊杂志社,2001年版.
    [37]列宁全集(第7、26、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列宁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9]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0]刘昌明.全球化与当代国家政治职能[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刘金质,梁守德.国际政治大辞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2][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年版.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5、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21,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5][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6][英]迈克尔.曼.陈海宏译.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M].北京: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47][澳]迈克尔·A·豪格(MichaelA·Hogg), [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DominicAbrams).高明华译.社会认同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8][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9][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51]毛泽东选集(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美]乔纳森·弗里德曼.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4]全增嘏等.西方哲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5][英]Richard. Jenkins.王志弘,许妍飞.Socialldentity[M].北京: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版.
    [56][美]S. E. TaylirL. A. Pepla:D.0. Sears.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
    [5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9][美]塞缪尔.亨廷顿.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60][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6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3]万斌文集(i-4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版.
    [64]王泸宁.国家主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6][新加坡]王永炳.公民与道德教育——世纪之交的伦理话题[M].新加坡:SNP综合出版私人有限公司,2000年版.
    [67]韦红.新加坡精神[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8]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9]吴明隆.结构方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王希恩.民族过程和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2]吴琦等.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3][古罗马]西塞罗.沈叔平,苏力译.国家篇法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
    [74]徐斌.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1年版.
    [76]杨祖陶译.黑格尔(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7]叶飞霞,刘淑兰.引领文化与文化引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郭宫义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9][德]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81]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1][美]约瑟夫.R.斯特雷耶,华佳等译.现代国家的起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
    [82][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金烨译.文化和认同:国 际关系回归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3]娅娅.实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84][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第二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5]袁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6]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87]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8]周兴生.青年网络伦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89]詹小美.民族精神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91]曾国屏,李正风,段伟文.赛博空间的哲学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晁福林.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一个理论思考[J].历史研究,2010(6):8-12.
    [2]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84-88.
    [3]段治文,石然.论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J].理论探讨,2013(2):9-12.
    [4]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3(1):12.
    [5]高廉怡,郑富兴.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专刊:137.
    [6]郭建锋,刘海英.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44-46.
    [7]郭建锋,刘海英.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探微[J].中国高教研究,2008(9):88-89.
    [8]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5-57.
    [9]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221-228.
    [10]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2.
    [11]侯建会,祖国的多维统一性与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J].理论导刊,2009(10):43-46.
    [12]何锋兵.构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81-84.
    [13]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3
    [14]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J].青海民族研究,2009(10):20-25.
    [15]李健敏.中国、日本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1):54.
    [16]刘国强.传统文化建构国家认同的多重面相分析[J].学术界,2009(1):152.
    [17]刘建红,张京玲.“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8(2):26-28.
    [18]刘燕.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途径大众媒介与想象社群的形成[J].浙江学刊,2009(6):198.
    [19]刘涵慧.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1).
    [20]刘源、孙宇鹏.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J].中国发展,2010(3):50-55.
    [21]李亚员.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潮及原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1):43-48.
    [22]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2):14-22.
    [23]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58-64.
    [24]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18-23.
    [25]石茂生,程雪阳.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50-53.
    [26]万俊人.爱国主义是首要的公民美德[J].道德与文明.2009(5):4-5.
    [2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28]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8):100.
    [29]王嘉毅,常宝宁,丁克贤.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08(4):40-45.
    [30]吴家庆.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9(5):59-67.
    [31]吴玉军.符号、话语与此国家认同[J].学术论坛,201 0(12):75-77.
    [32]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6-83.
    [33]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0.
    [34]谢玲,秀梅.新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01).
    [35]杨宜音.“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J].社会学研究,2005(4):240-242.
    [36]殷丽萍.美国国家凝聚力形成原因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90-92.
    [37]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44-54.
    [38]杨叔子.精辟的见解深刻的教诲[J].高等教育研究,2006(9):10-15·
    [39]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2(2):17-24.
    [40]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41]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4):89-99.
    [42]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35-40.
    [43]曾竞.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的内核[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2):62-65.
    [44]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105-109.
    [1]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党校,2005年
    [2]刘训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根源及培育途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苏晓龙.当代国际意识的变迁和国家认同的建构[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 学,2009年.[4]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肖立新.大学生网络素养及其培育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杨勇.哲学视野中国家与个人的关系[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文,2005年.
    [1]程美东.怎样缩小贫富差距[N].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10日.
    [2]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19日.
    [3]胡锦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需青年奋力开创[N].人民日报,2007年5月5
    [4]蒋熙辉.让法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保驾护航[N].光明日报,2013年5月11日.
    [5]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年5月15日.
    [6]刘海涛.道路决定命运[N].人民日报.2013年1月16日.
    [7]秦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N].光明日报,2013年1月16日.
    [8]王伟.论爱国主义[N].光明日报,2009年8月18日.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10]习近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N].光明日报,2013年1月16日.
    [1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12]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1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1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 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1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16]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N].环球时报,2004年08月16日.
    [17]郑永年.中国需要的是制度崛起[N].联合早报,2008年3月4日.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01/c_121612030.htm.
    [2]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从历史法学派形成机理角度的考察》(上),载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32.html.
    [3]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新闻网,2011年3月10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10/2895965.shtml/2013-02-16
    [4]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华网/中国政府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h/2013-03/17/c_115052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