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的突厥遗存与突厥史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欧亚草原地带兴盛一时的古代游牧民族,突厥人及其建立的游牧帝国不但深刻影响了当时亚洲内陆历史发展的进程,亦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后世中、西亚地区的种族、文化格局。在其活跃于史的近四个世纪的时间里,同时代的中国、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史家们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大量与突厥有关的史事;在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千百年后,他们留下的碑刻、石人、墓葬、岩画、居址等遗存依然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山谷之间,向后人无声的诉说着他们的沧桑往事。
     本文汲取百余年来突厥历史研究之成果,综合运用最新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笔者在新疆地区的实地调查经验,对突厥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地问题作出考释。
     在古突厥的发祥、勃兴之地这一问题上,本文认为,突厥起源传说中的高昌北山即今吐鲁番与吉木萨尔之间的博格达山,所谓突厥先祖隐匿的“突厥窟”,应在今吉木萨尔南山的水西沟、新地沟一带。这一时期,突厥先祖习得了金属冶炼技术,为后世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此时具备典型特征的突厥考古学文化很可能尚未形成。各方面的迹象表明,突厥人以傲然卓立的石人像与绵延排列的杀人石为标识的独特丧葬文化,很可能肇始于他们由高昌北山迁居阿尔泰山南麓之后。6世纪中叶,由于突厥汗国的兴起和柔然的灭亡。突厥考古学文化伴随着突厥人的对外征服迅速扩张到东起兴安岭、西抵阿姆河的广阔地域,整个欧亚草原东部迎来了突厥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新时代。突厥文化对包括铁勒、黠戛斯、契丹、高昌以及唐朝在内的周边部族和地区产生了诸多影响。但也要注意到,在突厥汗国内部,文化多元性依然存在。
     突厥汗国的分裂始于583年爆发的内战,但经过近二十年的混战后直至603年方形成为东、西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立对峙的局面。在史家素有分歧的西突厥早期王庭地望这一问题上,经过对小洪那海突厥可汗陵园及其周边突厥遗存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排除空格斯河谷说和裕勒都斯河谷说,而将其锁定在今伊犁地区昭苏县南的特克斯河谷,其中又尤以阿克牙孜沟口西侧的山前坡地和阿腾套山南麓的阿克达拉乡一带最值得怀疑。与此特克斯河谷的西突厥早期王庭相对,曾经一度存在的西突厥“北庭”的重要地位长久以来一直被学界所忽视。本文认为,该北庭位于今新疆塔城一带,塔城东之吾尔喀夏尔山即史籍所云“乌镞曷山”,额敏河即“多逻斯川”,塔城一带不但是射匮可汗的北庭所在地,亦是西突厥分裂后北庭咄陆可汗的设庭之所,同样亦是阿史那贺鲁的根据地,苏定方破阿史那贺鲁于阴山一役和后突厥军破突骑施可汗娑葛一役都发生于这一地区。
     继射匮为可汗的统叶护时代,西突厥虽然迎来了其最为鼎盛的时代,但统叶护可汗将王庭西迁至中亚碎叶川却打破了汗国内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微妙平衡。西突厥的内战分裂自有其政治权力层面的原因,但其背后的经济动因亦是不能不考虑到的现实因素。汗国分裂后,碎叶一带的南庭和塔城一带的北庭作为对峙的两个统治中心各自发挥着作用。直到阿史那贺鲁叛唐后统治了大部分西突厥地区,他仍以这两个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同时亦在两地之间的双河设牙,似乎意在兼顾汗国东、西部之平衡。双河之地望,本文考证应位于伊犁河北今哈萨克斯坦的阿勒坦额墨尔(Altyn-Emel)。
     此外,本文还对西突厥汗国灭亡前,其辖境内的十四个突厥部落的驻牧地重新加以一一考证,对代西突厥而兴的突骑施、葛逻禄时代的统治中心碎叶、弓月城进行了说明。整体而言,在突骑施、葛逻禄活跃的两百年时间里,西突厥地区的文化面貌变化不大,到了9世纪中叶后随着回鹘西迁和喀喇汗王朝的兴起,尤其是10世纪后喀喇汗王朝奉伊斯兰教为国教,西突厥地区的文化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转型。原来盛行一时的以石人墓为代表的古突厥文化就此逐渐消亡,转而被伊斯兰化的突厥文化所取代。
As one of several strong ancient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 zone, the Turks and their Khaganates not only had a great impact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the Inner-Asia at that time, but also profoundly changed national and cultural pattern of the Central Asia and the Western Asia since then. In nearly four centuries when the Turks play an active role on the history, contemporary Chinese, Persian, Byzantine, and Arabian historians recorded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events about them from different angles; Disappeared gradually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later, they still left old inscriptions, stone statues, tombs, rock art and the other living remains scattered in steppes and valleys, which are telling old stories silently to modern people.
     This paper is an integration research, trying to make textual research on Turkic history and geography, which absorbs the experiences of predecessor in this field and makes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latest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Meanwhile, the author's fieldwork experience in the Xinjiang region will advantage the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the birthplace and flourishing place of the ancient Turk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Northern Mountain of Gaochang(高昌)in the Turkic original legend now is the Bogda Shan (博格达山)between Turpan and Jimusaer, and so-called "Turkic Cave" where the ancestors of Turkic people hidden should be in the area of Shuixigou (水西沟) and Xindigou(新地沟)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of Jimusaer.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urkic ancestors had learned metal smelting technology,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boom in the future. But at this time the typical Turk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s likely not yet formed. Many indications imply that the ancient Turks' unique funeral culture,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by proudly standing stone statues and long-stretched balbals, impossibly came into being after they had moved from the Northern Mountain of Gaochang to the south of Altai.
     In mid-sixth century, as a result of rising of the Turkic Khanate and extinction of Rouran(柔然),Turk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became popular in wide terrain from the Greater Khingan to the Amu Darya, along with the conquest of the Turks. The entire eastern parts of the Eurasian Steppe entered a new era in which Turkic culture dominant. The Turkic culture had influenced Tiele (铁勒)、Kirghiz、Khita、Gaochang, Tang Dynasty and other neighboring tribes or regions in many aspect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not ignore that the culture in the Turkic Khanate still full of diversities.The civil war broken out in583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Khanate, however, after nearly two decades of scrimmage,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Eastern Turkic Khaganate confront the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 by the Altai had been formed until603.
     For a long time, the location of the early Orda of the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 has been a highly controversial issue. Aft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ancient Turkic remains of Little Knonakhai(小洪那海)and its vicinity, now we can rule out two locations------the Kunkhays Valley(空格斯河谷)and the Yuledus Valley(裕勒都斯河谷),and confirm that the Tekes Valley in south of ZhaoSu(昭苏)was the most possible place, especially in the hillsides beside the Arkyarz River and the Akedala Village. As 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 early Orda, another important place called "the Northern Orda"has been ignored by modern historians. The author ascertains that the location of Northern Orda of the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 should be in the vicinity of Tarbagatay(塔城), the Urkhashar Mountain located east of Tarbagatay was the Wu-Zu-He-Shan (乌镞曷山), and the Emil River was the Duo-luo-si-chuan (多逻斯川). Tarbagatay was not only the Northern Orda, but also a base area of A-shih-na Ho-lu(阿史那贺鲁).In the period of Tong Yabghu Qaghan, the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 was once considered at the golden age. however the move of Orda to Sui-ye in Central-Asia broke power's balance of the Khaganate. Following the death of Tong Yabghu, the might of the Western Turks largely collapsed. About another important places, the author made some new conclusions:Shuang-he(双河)could not have been Borotala, but must have been Altyn-Emel area in Kazakhstan; Jin-ya Mountain(金牙山)could been Jie-dan mountain called by Jia Dan of Tang Dynasty,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riverside of the Chu River.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verified the residences of14turkic tribes one by one, and expatiated Sui-ye and Gong-Yue City(弓月城)as the centre of dominion in the times of Turgesh(突骑施)and Karluks. Generally speaking, during two hundred years when Turgesh and Karluks rule the Western Turkic peoples, their cultures had been little change. Until after the middle of9th Century, due to the migration of Uyghur(回鹘)and the rise of the Kara-Khanid Khanate(喀喇汗国),especially when the Kara-Khanid Khanate denounce Islam as the state religion in10th Century, the culture of Western Turkic region ushered in a large-scale transformation. The ancient Turk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dentified by stone statues and tomb with balbals had been gradually disappeared, replaced by Islamized Turkic culture.
引文
以上参见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42页。
    ① IO.C.胡佳科夫:《蒙古地区的古突厥葬后遗存》,申屠榕译,《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1期,第15-20页。
    ② 林梅村:《毗伽可汗宝藏与中世纪草原艺术》,原载《上海文博论丛》2005年第1期,收录于氏著《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24-235页。
    ① 黄文弼:《新疆考古的发现——伊犁的调查》,原载《考古》1960年第2期,收录于氏著《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80-281页。
    ② 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李遇春:《博尔塔拉自治州石人墓调查简记》,两者同刊《文物》1962年第
    7、8期合刊。王炳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新疆文物》1985年第1期,第12-17页。
    ③ 盖山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突厥遗迹初探》,孙进己、冯永谦等主编《东亚文库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两晋至隋唐(一)》,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75-187页:丁学芸:《阿巴嘎旗巴彦图嘎石人、石堆墓》,《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446-453页;苏北海:《新疆岩画》第12章《石人像》,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89--611页。
    ④ 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2-87页:及《小洪那海突厥可汗陵园调查记》,载氏著《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08-223页。
    ① 陈凌:《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刘文锁:《突厥的墓上祭祀》,两者同刊于《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59页。
    ① 林斡:《近六十余年(1919—1984)国内突厥史研究评述》,《民族研究》1985年第6期,第68-75页;韩中义:《北亚突厥百年研究(1900—2000年)》,《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89-94页:任宝磊:《国内近三十年西突厥研究简述(1980-2010)》,《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第128-135页。
    ①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9页。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64页。
    ③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4-45、122-124页。
    ① a. Janos Harmatta. Nomadic and Sedentary Life in the Great Steppes-Belt of Eurasia,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eld in Naples 9-12 November 1992. pp.565-573, edited by Bruno Genito. Napoli.1994;b. Istvan Erdelyi. The Settlements of Hsiung-nu.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Methods and Strategies.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eld in Naples 9-12 November 1992. pp.553-565, edited by Bruno Genito. Napoli.1994.
    ② 王建新:《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西部考古(第1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36-237页:王建新、席琳:《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考古》2009年第1期,第29页。
    ③ 王建新、刘瑞俊等:《新疆巴里坤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调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12页。
    ④ 参见王建新:《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第236-237页。
    ① 在《突厥稀见史料辑成》一书中,薛宗正提及一则见于《册府元龟》卷356之史料:“宇文欣,年十八岁,从周齐王宪讨突厥有功,拜仪间三司。”类似之记载,同样见十《隋书》卷40《宇文忻传》。薛氏据史籍所载宇文忻卒于开皇六年(587)、享年64岁之记载推定其十八岁时为大统六年(640),认为本条史料才应为突厥初见于史之记载。然岑仲勉先生早已辨明,齐王宇文宪生于大统十年(544),宇文忻十八岁之时齐王宪尚未出生,何来宇文忻从齐王宪讨突厥有功之事?此记载既有舛误,则不宜作为突厥首见之史料。参见岑仲勉《突厥集史》,中华书局,1958年,第41、42页。
    ② 《周书》卷50《突厥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909页。
    ③ [日]護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山川出版社,1967年,第32页。
    ④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1页。
    ① 此三方势力范围之形成过程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4页。
    ③ 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寒柳堂集》,L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97-108页。
    ④ 《贞观政要》卷9《安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5页。
    ⑤ 《阙特勤碑》东面第7、8行,译文采自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20-221页。
    ① 沙陀突厥作为西突厥异姓部落之一,后辗转东迁至中原腹地,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割据政权,但其统治者已然汉化,虽然在宗教活动中保留了一些胡俗,但却早已放弃了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且史籍径以沙陀称之,不复称之为突厥,故本文亦将以上四政权之历史排除在古突厥族历史之外。
    ①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9页。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8页。
    ③ 中华书局标点本《北史》断句为”表为茔,立屋,中图画死者形仪……”。
    ④ 以上参见黄文弼:《伊犁考古调查简记》,《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82页:刘义棠:《突回研究》,台北经世书局,1990年,第525页:陈凌:《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第25页:刘文锁:《突厥的墓上祭祀》,第38页:刘永连:《突厥丧葬风俗研究》,第64页。
    ① 刘文锁:《蒙古考古调查报告》,《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① 相关考古报告中记载该墓葬立石数量有较大出入,此处据胡佳科夫。
    ② 胡佳科夫:《蒙古地区的古突厥葬后遗存》,第17页。
    ① 盖山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突厥遗迹初探》,第180页
    ① 《册府元龟》卷125《帝王部·料敌》,周勋初校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367页。
    ② 参见刘永连:《试论突厥丧葬风俗的流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第54-58页。
    ③ 《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第11277页。
    ① 丁学芸:《阿巴嘎旗巴彦图嘎石人、石堆墓》,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1994年,第446-447贝。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77页。
    ② 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第153-161、207页。
    ③ 陈凌:《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第28页
    ① 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第94-96,225页。
    ② 关于切木尔切克石人及其墓葬的时代和族属,考古学界有过旷日持久的争论,参见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717-732页。
    ③ 目前发现的突厥石人绝大多数都是有髭须的,极少数无髭须的石人有的虽被认为是女性,但其是否为突厥时期石人还难以确定(如新疆额敏县巴依木扎石人):阙特勤雕像无髭须,但这大概是因为该雕像出自唐人工匠之手的缘故。
    ① 参见刘永连:《突撇石人新探》,《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139-144页。
    ①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第190页。
    ②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第125、128、165、166页。
    ③ 参见罗新:《杀人石猜想》,《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第1期,第120-126页:及刘文锁:《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第101-103页。
    ① 参见刘文锁:《蒙古考古调查报告》,第48-50页。
    ② S. Palsi, Memoria Saecularis Sakari Palsi:Aufzeichnungen von einer Forschungsreise nach der nordlichen Mongolei im Jahre 1909 nebst Bibligorahien (bearbeitet und herausgegeben von Harry Halen). pp.60-65. Helsinki:Finnisch-ugrische Gesellschaft.1982.
    ④ 森安孝夫等:《モンゴル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第148-157页。
    ⑤ 参见林梅村:《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考》,《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第64-71页。
    ⑥ 参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国家博物馆编:《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2005-2006年)》,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34-123页。
    ⑦ 参见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第717-732页。
    ⑧ 刘永连:《突厥丧葬风俗研究》,第62-69页。
    ① 如《后汉书·乌桓传》记乌桓曰:“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
    ② 護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第128页。
    ③ 参见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第134页;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注58。
    ④ 盖山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突厥遗迹初探》,第180页。
    ① [苏]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下册,莫润先译,新疆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81年,第122页。
    ② 《隋书》卷52《贺若弼传》,第1346页。
    ③ 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28页。
    ① 林梅村:《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考》,第68页。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5页。
    ③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74页。
    ④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5页。
    ⑤ 参见努尔兰·肯加哈买提:《碎叶考古与唐代中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75-82页。
    ① 参见汤慧生、高志伟、卜玉凤:《岩画的断代——兼论青海岩画的微腐蚀断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77-180页:卫忠:《中国北方岩画断代方法的再认识》,王邦秀主编《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7-397页。
    ② 盖山林:《中国岩画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35页。
    ① Shiveet-Ulaan遗址、喀喇巴拉哈逊第二碑、Mukhar遗址之描述,见森安孝夫等:《モンゴル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之相关章节,翁金碑见林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1页:尤斯提德1号突厥墓出土的银器,见盖山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突厥遗迹初探》,第176、184页。
    ③ 格拉奇:《古代突厥人记号状山羊图形的断代和意见问题》,《1972年突厥学文集》,1973年,转引自盖山林:《丝 绸之路草原文化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
    ① 盖山林:《丝绸之路草原文化研究》,第172、171页。
    ② 详见盖山林:《丝绸之路草原文化研究》,第172-176页;及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424-430页。
    ③ 王建新、何军锋:《穷科克岩画的分类及分期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第49-59页:席琳:《马鬃山区游牧文化遗存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潘晓:《八墙子岩画的分类与分期研究》,西北大学2011年优秀硕士论文。
    ④ 任萌:《岩画研究的考古学方法》(待刊),并参见潘晓对八墙子岩画的具体分析。
    ① 潘晓:《八墙子岩画的分类与分期研究》,西北大学2011年优秀硕士论文,第112-113页。
    ① 任萌:《天山东、中部地区突厥时期典型岩画分析》,《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第56-66页
    ①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7-908页。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3-1864页。
    ① 《北史》卷99《突厥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285-3286页。
    ②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4《境异》,中华书局,1981年,第44页。宋人李昉之《太平广记》转引此传说时,字句微异,曰:“突厥之先曰射摩。舍利海有神,在阿史得蜜西。”阿史德蜜,显为阿史德窟之误,然如此断句,又多“有”字,则“舍利”非为人名而为海名。今本《酉阳杂俎》乃采明代抄本校(?)而成,故此处原文究竟如何已难知晓。
    ③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5阿史那条,中华书局,1994年,第573页。
    ① 参见吴景山:《突厥的族属、发祥地及其社会分期》,《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第106-116页:韩中义:《北亚突厥百年研究(1900—2000年)》,第89页:温玉成:《论“索国”与突厥部的起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79页。
    ②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华书局,2009年。
    ③ 韩儒林转译汤姆森释文见《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六期,第1-14页:耿世民译文见氏著:《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贞。
    ① 《隋书》卷83《高昌传》,第1847页。
    ② 王炳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载氏著《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6-258页。
    ② 罗新《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西域文史》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97-205页。
    ① 有关处月部驻牧地之详论,见第五章第三节。
    ②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10页。
    ③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7页。
    ④ [日]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277页。
    ⑤ (清)方希孟:《西征续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① 《新疆图志》卷28《实业二》,第5页a,1923年天津博爱印刷局印行,东方学会重校正增补本。
    ② 钟广生撰:《新疆志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01页。
    ③ 参见吴玉贵:《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第46-66页。
    ④ 戴良佐:《新疆古代冶炼遗址与突厥、蒙古族的冶铁、锻钢》,《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第256-258页。
    ⑤ 突厥迁居金山之阳后,金属冶炼依然对其勃兴至关重要。参见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272-278页。
    ① 见李树辉:《突厥原居地“金山”考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第111-123页。
    ② 关于突厥迁居阿尔泰山南麓之时间,马长寿先生和林斡先生皆采《隋书》,认为当在公元四世纪中叶,然《隋书》此举乃是由其“阿史那氏乃平凉杂胡”说演绎而来,不可尽信。至于薛宗正先生以公元520年前后为迁徙之时,是以其调和突厥起源诸说的理论为据,殊难凭信。
    ③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9页。
    ④ 《魏书》卷103《高车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10页。
    ① 关于突厥政治体制对柔然的继承,参见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8-154页。
    ② “可汗”作为部酋之称呼早在鲜卑族当中久以存在,但罗新先生认为其时鲜卑人的政治体尚处于较低级别的发展阶段,尚未进入原始国家(primitive states),甚至还只是处于酋邦(chiefdoms)的早期或初始阶段。见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第3页。
    ③ 《魏书》卷103《蠕蠕传》,第2291页。
    ④ 参见[法]勒内·吉罗:《东突厥汗国碑铭考释》,耿昇译,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4年,第87页;護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第3页。
    ① 参见韩儒林:《突厥官号考释》,《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04-325页;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第80-154页。
    ② Peter B. Golde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sh Peoples:Ethnogenesis and State-Formation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 Verlag,1992. pp.146.
    ③ 参见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7-254贝。
    ④ 《周书》卷27《宇文测传》,第454页。
    ⑤ 见薛宗正:《突撇稀见史料辑成:正史外突厥文献售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⑥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第33-39页。
    ⑦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8页。
    ①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8页。
    ②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8页。
    ③ 参见松田寿男:《突厥勃兴史论》,《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262-266页。
    ④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第81页。
    ① 马健:《匈奴葬仪的考古学探索——兼论欧亚草原东部文化交流》,北京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22页。
    ② 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第12-22页。A·A·科瓦列夫、Д·额尔德涅巴特尔著,邵会秋、潘玲译,杨建华校:《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46-268页。
    ③ 参见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第三、四、五、六章相关各考古文化之资料。
    ④ 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下册,第42-71页。
    ⑤ 《通典》卷200《北狄·结骨》,中华书局王文锦点校本,1988年,第5493页。
    ① 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第103-108页。
    ② 参见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徒》,《新疆文物》2002年3、4期合刊,第73-75页: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第717-732页;
    ③ 王博:《切木尔切克文化初探》,《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40周年文集(1956—1996)》,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274-285页。
    ④ 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第720页。
    ① A·A·科瓦列夫、Д·额尔德涅巴特尔:《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第246-268页。
    ① 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3贝。
    ① 李零:《读<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② S·J·克略希托内(Klyashtorniy)、V·A·列夫斯基(Livshits):《布古特粟特文碑铭补证》,龚方震译,《中外关系史译从》第3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35-36页。
    ① 参见[苏]波塔波夫:《南阿尔泰人族源概述》,《民族史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99-102页。该史料本出自《鲁布鲁克东行纪》,今汉译本《鲁布鲁克东行纪》译文为“库蛮人给死者筑一座冢,为他立一尊像,面朝东方,手在肚脐眼上拿一只杯子”(中华书局,1985年,第220页)。库蛮是当时欧洲人对钦察人的习称。
    ② 刘永连:《突厥丧葬风俗研究》,第56-58页。
    ③ 刘永连:《突厥丧葬风俗研究》,第59-60页。
    ④ 陈凌:《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第28页。
    ② Л·Л·维克托罗娃:《蒙古石人研究》,《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9年第1期,第40-44页:魏坚、陈永志:《正蓝旗羊群庙石雕像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622-629页:魏坚:《蒙古高原石雕人像源流初探——兼论羊群庙石雕人像的性质与归属》,《文物》2011年第8期,第55-64页。
    ①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10页。
    ② 阙特勤碑南面第3-4行及第8行,译文见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第217-218页。
    ③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10页。
    ④ 参见[日]江上波夫:《匈奴的祭祀》,《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中华书局,1993年,第1-36页。
    ⑤ 伯希和认为,于都斤(Otulkan)之语源,与蒙古语atugan、itugan相同,意为“地母”、“大地女神”。载氏著《中亚史地丛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从五编》,冯承钧译,中华书局,1956年,第125-126页。
    ⑥ 護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第26-29页。
    ① 暾欲谷第一碑南面第10行,译文据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第279页。
    ②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第1-8页: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第1-49页。
    ③ 杨圣敏:《突厥即铁勒考》,《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91-293页;林斡:《突厥史》,第8-22页。
    ④ 《隋书》卷84《铁勒传》,第1880页。
    ⑤ 《通典》卷199《北狄·铁勒》,第5465页。
    ⑥ 《唐会要》卷96《薛延陀》,中华书局,1955年,第1728页。
    ⑦ 《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第11277页。
    ① 《通典》卷200《边防·结骨》,第5492-5493页。
    ② 《新唐书》卷217《黠戛斯传》,第6148页。
    ③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9页。
    ④ 《新唐书》卷217《黠戛斯传》,第6147页。
    ⑤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第32、303页。
    ⑥ 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下册.第140-142页。
    ① [法]路易·巴赞:《突厥历法研究》,耿昇译,中华书局,1998年,第115-130页。
    ② 刘凤翥:《略论契丹语的语系归属与特点》,《大陆杂志》第84卷第5期,第1-8页。
    ③ 孙机:《论近年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文物》1993年第8期,第48-58页。
    ① 朱天舒:《辽代余银器》,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52页。
    ② 同上注。
    ③ 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世界》1998年第1期,第66-70页。
    ④ 孙机:《论近年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文物》1993年第8期,第48-58页
    ① 参见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434-468页。
    ② 上引官号见上世纪初吐鲁番出土之高昌麴斌造寺碑,碑文可参见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第434页
    ③ 《隋书》卷83《高昌传》,第1847页.
    ① 陈凌:《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突厥因素略论》,《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90-200页。
    ② 参见林恩显:《突厥文化及其对唐朝之影响》,载氏著《突厥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04-155页;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第81-194页。
    ③ 葛承雍:《唐昭陵、乾陵蕃人石像与“突厥化”问题》,《欧亚学刊》第3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150-162页。
    ④ 陈凌:《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0-75页。
    ② 参见陈凌:《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第50-52页。
    ① 参见[法]沙畹:《西突厥史料》,冯承钧译,中华书局,2004年,第194页: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297-300页。護雅夫也持此种观点,见氏著《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第260页。
    ②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页。
    ③ 段连勤:《关于西突厥与西突厥汗国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兼与王譞同志商榷》,《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95-111页。
    ① 薛宗正:《西突厥开国史考辨——兼评沙畹说和王譞说》,《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81-97页。
    ② 吴玉贵:《西突厥新考——兼论(隋书)与(通典)两(唐书)之“西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111-130页。
    ③ 薛宗正:《西突厥开国史续辨——兼与吴玉贵同志切磋论难》,《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第205-223页。
    ④ (俄)巴托尔德:《巴托尔德文集》第5卷,莫斯科东方文献出版社俄文版,1968年,第20页。
    ⑤ 護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第3-60、227-298页。
    ⑥ 《周书》卷50《突厥传》,第909页。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00-202页。
    ②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第121页。
    ③ 原本《旧唐书》下面紧跟“在本蕃为莫贺咄叶护”一句,读来似乎室点密曾为莫贺咄叶护。然考虑到此处为介绍阿史那弥射时追叙其祖先室点密之事,《旧唐书》介绍突厥人物时又常见“在本蕃为某某”的叙述模式,故此处应如中华书局校点本依《通典》、《太平寰宇记》增补“弥射”二字,即“弥射在本蕃为莫贺咄叶护”,非为室点密。薛宗正以室点密为莫贺咄叶护,大误。
    ① 《续高僧传》卷12《道判传》,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1卷影印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678页。
    ② 《周书》卷33《杨荐传》,第571页。
    ③ 《周书》卷19《杨忠传》,第318页。
    ④ 《周书》卷19《杨忠传》校勘记五六,第329页。
    ⑤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4-1865页。
    ⑥ 《资治通鉴》卷169天嘉四年条胡三省注,第5237页。
    ⑦ 薛宗正氏之观点,见氏著《突厥史》,第109-117页:伊濑仙太郎及護雅夫之观点,同见获雅夫前揭书,第239-250页:王譞之观点,见氏著前揭论文,第21、22页。
    ① 见[英]H.裕尔:《东域纪程录丛》所载弥南《希腊史》残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并参见沙畹前揭书,第210页。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4-1865页。
    ③ 林梅村:《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考》,《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第64-71页。
    ④ 关于褥但可汗,史料中仅此一见。且《北史》之记载较《隋书》少一“子”字,曰“以其弟褥但可汗为步离可汗”伊濑仙太郎、薛宗正以此为据,云褥但可汗即步离可汗,褥但步离可汗即室点密。護雅夫则认为,“步离”为突厥语
    ①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5页。
    ②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0-1331页。
    ① 沙钵略治世之突厥可汗,除以上论及外,见十史载者尚有“贪汗可汗”与“潘那可汗”,据史料判断此二人应为小可汗,且在内战中亦无影响全局之表现,故图中不标注。另外,隋文帝582年征突厥诏中尚言及一“纥支可汗”,然从其“娑毗设又为纥支可汗所杀。与其为邻,皆愿诛剿”之语意来看,此纥支可汗似非突厥可汗,而为一与突厥为邻部族之可汗。笔者认为很可能是某一吐谷浑可汗。
    ② 《资治通鉴》卷175太建十四年条云“五月,己未,高岛宝宁引突厥寇隋平州,突厥悉发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万入长城。”胡三省注曰“沙钵略可汗,第二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贪汗可汗,凡五可汗。”笔者以为,既云高宝宁引突厥寇隋平州,可知此军事行动由在东部一突撇可汗指挥,很可能即突利设处罗侯。突利设很可能亦号可汗,但可汗号不见于史。贪汗可汗为一实力较弱之小可汗,且从其汗号推断,应与高昌之北的“贪汗山”有关,居地位于西域。故此处之五可汗应有突利而无贪汗。
    ④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2页。
    ①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6页。
    ②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1页。
    ③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5页。
    ④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0页。
    ⑤ 《资治通鉴》卷175太建十四年条,第5456页。
    ⑥ 周槃地望,参见岑仲勉《突厥集史》,第48页。
    ⑦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1页。
    ①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1页。
    ②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8页。
    ③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2页。
    ①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69页。
    ② 薛宗正:《突厥史》,第152-160页。
    ①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1页。
    ②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6页。
    ④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2页。
    ①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2页。
    ② 以上参见林斡:《突厥史》,第70-72页。
    ① 《隋书》卷51《长孙晟传》,第1335页。
    ②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6页。
    ③ 《新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55页。
    ④ 《隋书》卷84《西突厥传》记裴矩对炀帝云:“处罗不朝,恃强大耳。臣请以计弱之,分裂其国,即易制也。射匮者,都六之子,达头之孙,世为可汗,君临西面。今闻其失职,附隶于处罗,故遣使来,以结援耳。愿厚礼其使,拜为大可汗,则突厥势分,两从我矣。”由此段话可知,其时西突厥为统一政权,射匮服属于处罗。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11页:并参见H.裕尔:《东域纪程录从》所载弥南《希腊史》残卷中译本。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15页:并参见H.袷尔:《东域纪程录从》,第181页。
    ② 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3贝。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12页及26页注一。
    ② 此图冯承钧未译,见沙畹原著E.Chavannes, "L'Asie Centrale", Documents sur les Tou-Kiue(Turcs) occidentaux, St. Petersbourg,1903.
    ③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294-347页。
    ④ 同上书,第317-319页。
    ⑤ (清)徐松:《西域水道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343页。
    ⑥ 同上,第89-91页。
    ⑦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6页。
    ① 《魏书》、《北史》之西域传亦有类似记载,然《北史·西域传》中之上述文字乃李延寿抄录自《隋书·西域传》,而今本《魏书·西域传》又是后人采《北史·西域传》而成。参见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卷一第四章。
    ② 《北史》云“北”,然《北史·西域传》既抄自《隋书》,其记载与突厥有关史实又多脱漏错讹(参见镬雅夫对《北史》之批评,《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1)》,第240-241页),此处当从《隋书》。
    ③ 《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79页。
    ④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8页。
    ⑤ 《通典》卷199《北狄·突厥》,第5455页。并见于《旧唐书》卷194,《唐会要》卷94亦有“拓地东至金山,西至海,遂与北突厥为敌”之语。
    ⑥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341页。
    ① 《通典》卷199《北狄·突厥》,第5452页。
    ②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22页。
    ① 黄文弼:《新疆考古的发现——伊犁的调查》,原载《考古》1960年第2期,收录于氏著《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80-282页。
    ② 阿克牙孜沟口,据笔者推测即为西突厥王庭所在地;柯达和尔位于夏塔沟口,由此沟入山越木素尔岭通道即可抵达拜城、阿克苏地区,是西突厥控制塔里木盆地绿洲诸国的重要孔道。具体论述详见后文。
    ③ 苏北海:《西突厥初期的王庭位置考》,《西北史地》1994年第3期,第6-13页,收录于氏著《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107页。
    ④ 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3-84页。
    ① 西北文化局新疆省文物调查工作组:《新疆伊犁区的文物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2期,第18页。
    ④ 林梅村:《小洪那海突厥可汗陵园调查记》,第214-216页。
    ① 耶律铸:《双溪醉饮集》卷2《凯乐歌词曲并序·取和林》,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五别集类四,第1199册,第386页。
    ① 刘文锁:《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第48页。
    ②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第219页。耿世民译文作:“由于这里是邻近的地方,(于是)我就让人在这来往行 人多的地方建造了永久的石碑。
    ① 参见王建新:《新疆巴里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6-91页:任萌:《从黑沟梁墓地、东黑沟遗址看西汉前期东天山地区匈奴文化》,《西部考古》第5辑,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252-290页。
    ② 施洪清:《伊犁世界》,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新疆草原石人与鹿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26页。文中记昭苏县收集到照片资料的石人共25尊而非28尊,这是因为统计时将空古尔布拉克沟墓地的多尊石人算成了一尊,实际上应该是28尊。
    ①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丝绸之路北庭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北庭历史文化研究:伊西庭三州及唐属西突厥左厢部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② 孟凡人:《北庭史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 《通典》卷199《北狄·突厥》,第5452、5457页。
    ②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6页注一。
    ③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341页。
    ④ 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5页。
    ⑤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6页注一。
    ⑥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341页。
    ⑦ 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5页。
    ⑧ 同上注,第86页。
    ⑨ 弓月城之地望,参见孟凡人:《弓月城和阿力麻里城方位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4期,第129-136页;及易漫白《弓月城及双河位置考》,《新疆史学》1980年第1期,第77-87页。
    ① 王建新:《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西部考古(第1辑)》,第236-237页。
    ① 《续高僧传》卷4《玄奘传》,第534-535页。
    ② 据周连宽考订之说,见氏著《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中华书局,1984年,第137-142页。
    ③ 以上气温数据参见《昭苏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1-73页:《额敏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2页;《塔城市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69页。
    ④ 参见薛宗正:《突厥史》,第266-282页。
    ①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6页。
    ②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6页。
    ③ 《新唐书》卷217《回鹘传》,第6142页。
    ① 《隋书》卷84《铁勒传》,第1879-1880页。
    ② 《隋书》卷84《西突厥传》,第1877页。
    ③ 《隋书》卷84《铁勒传》,第1880页。
    ④ 《旧唐书》卷199《铁勒传》,第5344页。
    ⑤ 如钱伯泉认为,燕末山乃“燕禾山”之误,指阿尔泰山中部主峰“义和山”,见氏著《从吐鲁番文书看薛延陀前期历史》(《西域研究》,1992年第1期);苏北海认为燕末山可能在阿尔泰山南部富蕴县一带(《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第118页),其余径言为阿尔泰山支脉之论著多矣,兹不列举。
    ⑥ 言燕末山为今额敏东山者,见于蒲开夫等主编《新疆百科知识辞典》,第987页:钱伯泉、王炳华编著《通俗新疆史》,第67页。然不知何据。
    ⑦ 参见林梅村:《中亚写本中的样磨与巴尔楚克》,《文史》第36辑,中华书局,1992年,第223-232页。
    ① 参见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第279-286页。
    ② 参见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0-31灭。
    ③ 因《隋书·西域传》记载,隋炀帝大业初年,石国曾叛于突厥,射匮可汗兴兵灭之、并令甸职摄其国政,而此事发生在大业五年(609)甸职遣使朝隋之前,西突厥其时尚是处罗在位,则射匮必为小可汗无疑。
    ④ 《旧唐书》卷199《铁勒传》,第5344页。
    ⑤ 《唐会要》卷94《西突厥》,第1692页。
    ① 现已出土的麴氏高昌时期的供食文书当中屡见“南厢可汗”、“北厢可汗”之记载,对此钱伯泉、吴玉贵、王素、王欣等学者曾进行了探讨,但意见并不相同,钱伯泉认为此南北厢可汗应指反叛西突厥处罗可汗的铁勒契苾、薛延陀部两可汗(《铁勒国史钩沉》,《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96页):吴玉贵则认为,南北厢可汗“应是对驻牧于南庭、北庭的突厥可汗的称呼”(《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第51—54页);王欣也基本持此种看法(《(?)氏高昌王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第196页);王素则主张南北厢二可汗应指处罗可汗所立居于“石国北”和“龟兹北”的两小可汗(《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449—451页)。以上几位学者观点之所以难以调和的矛盾是,在供食文书中“南厢可汗”与“阿博(波)可汗”、“贪汗可汗”同时出现,“北厢可汗”又与“恕逻(处罗)可汗”同时出现。而根据正史记载,阿波可汗时期(581-587),占据准噶尔盆地东部的铁勒部并未称可汗,因此与“阿博(波)可汗”同时出现的南厢可汗不太可能指铁勒契苾部首领。而西突厥南北二庭之设应始于射匮可汗时期,且此南北二庭应为同一可汗不同时期所居之二庭,非有两可汗也。故南、北厢可汗亦不能指代西突厥南、北二庭。故此,笔者认为,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目前吐鲁番文书中的“南北厢可汗”不宜与西突厥南北庭或铁勒国时期的契苾、薛延陀二可汗联系起来。
    ② 关于突骑施部驻牧地,参见芮传明《后突厥与突骑施交战地点考》,《史林》1991年第1期,第12-18页:葛逻禄部驻牧地,见于《新唐书》卷217,“葛逻禄本突厥诸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岭,与车鼻部接。”仆固振水,《西域图志》训为今斋桑泊,多怛岭则为今塔尔巴哈台山,车鼻部为突厥别部,“牙在金山之北”。可知葛逻禄的活动范围为额尔齐斯河上游直到塔城北部一带。
    ①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1页。
    ② 薛宗正:《突厥史》,第284页。
    ③ 《旧唐书》卷198《波斯传》,第5312页。
    ④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27-231页。
    ⑤ 参见杨圣敏:《可萨与铁勒考》,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宗教·历史·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505-511页:龚方震:《中亚古国可萨史迹钩沉》,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6)》,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254-277页。
    ⑥ 《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睹货逻国故地》,季羡林校注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页。
    ⑦ 《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2《活国》,第963页;卷1《忽露摩国》,106页:《愉漫国》,107页。
    ① 《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牢利地区总述》,第76页。
    ② 参见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③ 参见Gerard Clauson:Ak Beshim—Suyab.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ew Series). No.l.1961, pp1-13;张广达:《碎叶城今地考》,《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5期,第70-82页;及周伟洲:《吉尔吉斯斯坦阿克别希姆遗址出土唐杜怀宝造像题铭考》,《唐研究》第六卷,2000年,第383-394页。
    ④ 参见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第31-33页。
    ⑤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孙毓棠、谢方点校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页。
    ① 薛宗正:《突厥史》,第266-370页。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3-5184页。
    ③ 《旧唐书·西突厥传》开篇曰:“其人杂有都陆及弩失毕、耿逻禄、处月、处密、伊吾等诸种”,似乎咄陆与弩失毕为与处月、处密相似之一部落也:至统叶护可汗死后,又日:“弩失毕部共推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从。”《焉耆传》于贞观六年之时亦有“西突厥莫贺设与咄陆、弩失毕不协”之语,但其时弩失毕部是否已居于右厢、采取与咄陆部对立之立场亦难以得知。
    ④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第33-39页。
    ① Thomas J. Barfield, 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Basil Blackwell Inc., 1989. pp.8.
    ② 《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79-1580页。
    ① 《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窣利地区总述》,第71-72页。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1页。
    ③ 《旧唐书》卷198《高昌传》,第5295页。
    ④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2页。
    ① 参见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丝织手工业技术在西域各地的传播》,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6-151页;殷晴:《蚕业西传研究》,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编《丝绸之路与文化开放——新疆吐鲁番学会1996年度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40页。
    ② Etsuko Kageyama,"Use and production of silks in Sogdiana",Erdn ud Aneran:studies presented to Boris H'ic Marsak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Buenos Aires:Universidad del Salvador,2003. Electronic Version: http://www.transoxiana.org/Eran/Articles/kageyama.html盛余韵:《中国西北边疆六至七世纪的纺织生产:新品种及其创制人》,《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373页。
    ③ 参见龚方震:《可萨汗国——东西方贸易的枢纽》,《中外关系史论从》第4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0-120
    页。④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2页。
    ①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4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三年引《通鉴考异》,第6152页。
    ③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第299-304页。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33-34页注三。
    ② 《新唐书》卷43《地理志》引贾耽《皇华四达记》,第1150页。
    ③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33-34页注三。
    ④ 丁谦:《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民国四年浙江图书馆校刊本,第15页b。
    ⑤ 岑仲勉:《突厥集史》,第904页。此外,在A·伯恩什达姆的《6至8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和路易·巴赞的《突厥历法研究》两书的中译本中,译者均据岑著将Quslayaq译作乌镞曷山,实际上并不合适。阙特勤碑中的Quslayaq,出现在阙特勤讨伐九姓鸟古斯(toquz oyuz)中的阿跌(adiz)部落之时,应位于漠北而不在西域。参见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第258页注55。
    ⑥ 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第401-402页。
    ⑦ 《通典》卷200《北狄·拔悉(?)》、《駮馬》,第5490、5493页。
    ⑧ 《旧唐书》卷83《苏定方传》,第2778页。
    ⑨ 《新唐书》卷221《西域传》,第6247页。
    ① 徐松:《西域水道记》,第291页。
    ② 《旧唐书》卷198《高昌传》,第5296页。
    ① 《旧唐书》卷198《焉耆传》,第5301页。
    ② 本节考证亦可参见拙著:《多逻斯川、双河及金牙山:唐将苏定方西征路线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3期,第103-112页。
    ③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6页。此处姑苏部落不详,两唐书《地理志》载北庭都护府辖下曾置有孤舒州,疑其与姑苏部落有关:五弩失毕部落居于碎叶以西,不应由贺鲁所辖,此处《资治通鉴》一九九作“失毕”,《新书》、《元龟》皆作“卑失”,《通典》作“毕矢”。岑仲勉考“失毕”一词为突厥语Sadapyt,并指作“卑失”、“毕矢”均传本误倒所致,甚确。余以为,此处贺鲁所统之失毕,绝非弩失毕部落,而是另一小部落。随贺鲁降唐之三姓,有“婆鼻”一部,史料中仅此一见,旧史“婆”“娑”易误,余疑婆鼻应是娑鼻:此外,骆弘义疏中有“愿发射脾、处月”等兵之语,又有“射脾俟斤沙陀那速”不肯从贺鲁叛乱。以上之失毕、娑鼻、射脾实应为一部,同处月、处密一样是居于天山北麓之突厥部落。
    ④ 《册府元龟》卷998《外臣部·奸诈》,第11548页。
    ⑤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197页。
    ① 唐朝统治西突厥故地后,虽然亦册封阿史那氏后裔为“十姓可汗”,但实际上西突厥汗国作为一独立的政治实体已不复存在。此后突骑施虽亦称十姓可汗,统治西突厥故地,然史学界多称之为突骑施汗国。
    ②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38页注三。
    ③ 《旧唐书》卷83《苏定方传》,第2778页。
    ④ 此处《旧唐书·苏定方传》云贺鲁所统并降于苏定方者乃“胡禄屋阙啜、慑舍提暾啜、鼠尼施处半啜、处木昆屈律啜五弩失毕部兵马”,而南道降于步真者为五咄陆部落。《新唐书·突厥传》亦同。实则胡禄屋、慑舍提、鼠尼施、处木昆等皆为五咄陆部落,而闻贺鲁败后趋南道降于步真者应如《册府元龟》卷986所载为五弩失毕部落。此为旧书之误为新书所袭。参见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46、47页。
    ⑤ 《新唐书》卷111《苏定方传》,第4138页:并见同书《突厥传》。
    ⑥ 多逻斯川非额尔齐斯河,亦可参看岑仲勉:《突厥集史》,第922页。
    ① 《暾欲谷碑》第一碑北面第11行,第二碑西面第1-6行。译文采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之附录,并参考耿世民、岑仲勉之释文。
    ② 岑仲勉:《突厥集史》,第873页。
    ③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第102-105页。
    ① 岑仲勉:《突厥集史》,第922页。
    ②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中文版,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卷384页、第3卷230页。
    ① 处月、处密之驻牧地向有争议,岑仲勉先生著有专文《处月、处密所在部地考》(《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94-201页。),但笔者并不同意岑氏之论断。据《新唐书·地理志》以处月部落置金满州隶轮台及《西州图经》白水涧道“出交河县界,西北向处月已西诸蕃”等史料综合分析,笔者仍支持《西域图志》谓处月在乌鲁木齐以东、博格达山以北,处密在处月以西、玛纳斯郭勒一带的说法。参见本章第三节。
    ② 《通典》卷199《北狄·突厥传》,第5452页。并见两《唐书》之西突厥本传。
    ③ 参见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3-84页。
    ④ 徐松:《西域水道记》,第291页。
    ① 怛罗思山,见于贾耽《皇华四达记》叙中受降城至漠北回鹘牙帐之别道所经;多罗斯城,见《新唐书·王忠嗣传》记拔悉密等三部“攻多罗斯城,涉昆水,斩米施可汗”一事,昆水即东突厥牙帐南之嗢昆水(今鄂尔浑河),可断定多罗斯城亦在漠北;特罗斯山,见两唐书《浑碱传》,云朔方节度使安思顺遣浑城提偏师深入葛逻禄部,经狐媚碛,略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因唐时葛逻禄常居阿尔泰山西南,故此处之特罗斯山,极易误以为与贺鲁之多逻斯川相关。然细考史文,知其时葛逻禄部已迁至阿尔泰山以东的科布多地区,浑瑊由朔方镇治灵州而向金山,所经狐媚碛应即今巴丹吉林沙漠,特罗斯山虽不可考,然必不在准噶尔盆地。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6页。
    ③ 《新唐书》卷111《苏定方传》,第4138页。
    ④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7页。
    ① 《西域图志校注》卷25“库色木苏克郭勒”条,钟兴麒等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7页。
    ② 《西域图志校注》卷25“额彬格逊淖尔”条,第366页。
    ③ 《册府元龟》卷986《外臣部·征讨》,第11410页。
    ① 参见易漫白:《弓月城及双河位置考》,第77-87页;杨尘:《双河及其历史地位新探》,《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71-76页。
    ①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第1卷141页。
    ②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第1卷64页。
    ③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第3卷26页。
    ④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辽地图中,将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流入巴尔喀什湖之卡拉塔尔河注为“耶封河”,疑此河或即突厥语大词典中的yafinq(亚芬奇)河。
    ① 见冯志文等编《西域地名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7页:及史兵编《西域地名释注》,喀什师院图书馆,1981年,第48页。
    ②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耿昇、何高济译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7-248页。
    ① 《新唐书》卷43《地理志》引贾耽《皇华四达记》,第1149-1150页。
    ② 今本《西游录》此段佚去,转引自李光庭:《汉西域图考》卷1《图说附论》,台北乐天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98页。
    ③ 《资治通鉴》卷202《唐纪》开耀元年条胡三省注,第6403页。
    ④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12页。
    ⑤ 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第28页。
    ⑥ 参见林梅村:《西突厥汗庭考》,第83-84页: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409-427页。
    ① 参见刘瑞俊:《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西部考古》第5辑,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235-237页。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引狄奥菲拉特(Theophylacte)《历史》,第222页。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6页。
    ① 《西域图志校注》卷10“绥来县治”条,第193页。
    ② 《新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52页。
    ③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45页。
    ① 《新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62页。
    ② 《隋书》卷83《西域传》,第1851页。
    ③ 《西域图志校注》卷25“额彬格逊淖尔”、“库色木苏克郭勒”条,第366、367页及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44页。
    ④ 《西域图志校注》卷10“绥来县治”条,第193页及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44页。
    ① 陈国灿:《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的研究》,《文物集刊(2)》,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89-203页
    ② 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第62页。
    ③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94-201页。
    ④ 《西域图志校注》卷21“哈屯博克达鄂拉”条,第319页。
    ① 《新唐书》卷43《地理志》,第1131页。
    ② 《旧唐书》卷40《地理志》,第1646页。
    ③ 参见王炳华:《唐置轮台县与丝绸之路北道交通》,《唐研究》第1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1-168页。
    ④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5页。
    ⑤ 王仲荦、郑宜秀:《敦煌石室出<西州图经>残卷考释》,《文史哲》1991年第6期,第71-73页。
    ① 《册府元龟》卷366《将帅部·机略》,第4143页。
    ② 《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③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87页。
    ④ 《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⑤ 沙畹氏《西突厥史料》36页注三云处月居迪化以东、处密居迪化以西之论断与此相近。
    ① 《新唐书》卷217《葛逻禄传》,第6143页。
    ② 《西域图志校注》卷25“烘和图淖尔”条,第369页及卷22“朱尔库朱鄂拉”条,第329页。关于多怛岭,《图志》训为“朱尔库朱鄂拉”,即《西域水道记》所言之“楚呼楚山”,然据《西域水道记》所附之《阿拉克图古勒淖尔所受水图》,楚呼楚山本为塔尔巴哈台山南之一部分,故多怛岭应为塔尔巴哈台山。
    ③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65页。
    ④ 苏北海:《西域阴山考》,《西域历史地理(1)》,第269-271页。
    ⑤ 《资治通鉴》卷202咸亨四年条,第6372页。
    ① 沙畹:《西突厥史料》,第246页。
    ② 林梅村:《中亚写本中的样磨与巴尔楚克》,第223-232页。
    ① 《新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63页。
    ② 《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90页。
    ① 加尔迪齐《记忆的装饰》中对突厥地区的记载,有王小甫据巴托尔德《中亚学术旅行报告(1893-1894)》的附录翻译的汉文摘要,见《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第104-116页。此处译文则据前引张广达《碎叶城今地考》,第72页。
    ② 见李志敏:《唐安西都护“两四镇不同”问题述要——碎叶镇城地望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3期,第92-107页;钟兴麒:《唐代安西碎叶镇位置与史事辨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1期,第10-23页。
    ③ 周伟洲:《略论碎叶城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唐安西四镇之一的历史事实》,《新疆历史论文集》,新摄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35-150页。
    ④ 努尔兰·肯加哈买提:《碎叶考古与唐代中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3-85页。
    ⑤ 《旧唐书》卷185《王方翼传》,第4802-4803页。
    ⑥ 努尔兰·肯加哈买提:《碎叶考古与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第80页。
    ① 《册府元龟》卷967《外臣部·继袭》,第11200页。
    ② 《唐会要》卷73引苏氏记,第1326页。
    ③ 《册府元龟》卷967《外臣部·继袭》,第11200页。
    ① 《资治通鉴》卷206久视元年条,第6545页。此事两《唐书·突厥传》系于圣历二年,《通鉴》、《新唐书·本纪》则系于久视元年(即圣历三年,700年)。
    ② 努尔兰·肯加哈买提:《碎叶考古与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第105页。
    ③ 《唐大诏令集》卷130《命吕休璟等北伐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05页。
    ④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第105-108页。
    ⑤ 《新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67页。
    ⑥ 《新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65页。
    ① 《新唐书》卷221《焉耆传》,第6230页
    ② 林梅村:《从突骑施钱看唐代文化的西传》,《文物》1993年第5期,第45-52页。
    ③ 参见杜学书:《河西走廊出土发现的突骑施钱》,《新疆钱币》2001年第2期,第19-20页;苟世英:《甘肃陇西县发现突骑施钱》,《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第50页。刘大有、王建功:《天水发现突骑施钱币》,王培义:《伊克昭盟准噶尔旗十二连城发现突骑施钱》,石俊贵:《托县境内发现一枚突骑施钱》,三者同刊于《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2辑。于倩、霍宏伟:《洛阳出土丝绸之路货币探索》,《第四次全国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论文》,1994年。崔玫英:《歧山县发现奇异钱》.《陕西余触·钱币研究》,1990年第11期。
    ① 林梅村:《从突骑施钱看唐代文化的西传》,第45-52页。
    ② 参见松田寿男:《弓月考》,《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第387-396页;岑仲勉:《弓月之今地及其语原》,《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86-193页。
    ③ 《新唐书》卷40《地理志》引贾耽皇华四达记,第1047页。
    ④ 岑仲勉:《弓月之今地及其语原》,第190页:杨尘:《弓月城及其名考》,《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第70-77页。
    ⑤ 孟凡人:《弓月城和阿力麻里城方位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4期,第129-136页:易漫白:《弓月城及双河位置考》,第194-210页;苏北海:《弓月城及弓月部落考》,氏著《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第325-328页。
    ⑥ 王明哲:《吐鲁番出土有关弓月城文书初析》,《西域史论丛》第1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1-181页。
    ①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13页。
    ② 《资治通鉴》卷246会昌元年条,第7953页。
    ③ 《新唐书》卷217《回鹘传》,第6143页。
    ④ 参见王日蔚:《葱岭西回鹘考》,原载《禹贡》1935年第4卷第5期,收录于林斡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集》,第772-782页: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50页:刘义棠:《维吾尔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97年,第155-165页:林斡:《突厥与回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0-182页。
    ⑤ 苏北海:《伊斯兰教传入库车考》,《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第20-30页;华涛:《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第49-71页;薛宗正:《回鹘西迁新考》,《新疆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36-40页;贾丛江:《回鹘西迁诸事考》,《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第9-17页。
    ① 《太平广记》卷147《定数》,中华书局,1961年,第1059页。
    ② 参见田卫疆:《高昌回鹘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4-54页。
    ③ 参见华涛:《高昌回鹘的西部疆界》,《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第123-150页。
    ④ 田卫疆:《高昌回鹘史稿》,第131-194页。
    ⑤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 华涛:《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第123-150页。
    ② 参见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第27-50页。
    ③ 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第73-78页。
    ④ 参见蓝琪:《西突厥人伊斯兰化的历史进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26-29页。
    ⑤ 参见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第130-163页。
    ⑥ 华涛:《喀喇汗王朝祖先传说的历史解读》,《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第108-118页。
    ① 库蛮人原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属突厥语部族,后西迁至黑海北岸。参见伯希和:《库蛮》,《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从二编》,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45页。
    ②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第220页。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周书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大唐西域记校注》,玄奘、辩机撰,季羡林、张广达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彦惊撰,孙毓棠、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通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元和姓纂》,岑仲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西阳杂俎》,段成式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册府元龟》,周勋初等校订,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6年。
    《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续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1卷影印本,1993年。
    《西域图志校注》,钟兴麒等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西域水道记》,徐松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丁谦撰,民国四年浙江图书馆校刊本。
    《汉西域图考》,李光庭撰,台北:乐天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
    《新疆志稿》,钟广生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西征续录》,方希孟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突厥语大词典》,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耿异、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世界境域志》,王治来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道里邦国志》,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著,宋岘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阿尔斯拉诺娃[苏]1980 《额尔齐斯河上游的石雕像》(陈弘法译),《文物考古参考资料》第1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编印,1980年,第39-52页。
    安新英1999 《新疆伊犁昭苏县古墓葬出土金银器等珍贵文物》,《文物》1999年第9期,第4-15页。
    巴托尔德(巴尔托里德)[俄]1980 《中亚简史》(耿世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1984 《中亚突厥史十二讲》(罗致平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年。2007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巴赞[法]1987 《蒙古布古特碑中的突厥和粟特人》(耿昇译),《世界民族》1987年第5期,第48-52页。1998 《突厥历法研究》(耿昇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白鸟库吉[日]1937 《可汗可敦名号考》(刘选民译),《史学消息》第1卷第8期,第3-81页。
    波塔波夫[苏]1959 《南阿尔泰人族源概述》,《民族史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99-102页。
    伯恩什达姆(伯恩施坦)[苏]1943 《突厥钱币考》(张铁弦译),《说文月刊》第3卷第10期,第181-188页。1997 《6至8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杨讷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伯希和[法]1956 《中亚史地丛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五编》(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10-159页。1962a 《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二编》(冯承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48-53页。1962b 《库蛮》,《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二编》(冯承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45页。
    布尔津县文管所、自治区博物馆2002 《布尔津县石人、鹿石的调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
    蔡鸿生 1983 《论突厥事火》,《中亚学刊》第1辑,第145-149页。1998 《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岑仲勉1958a 《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958b 《突厥集史》(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962 《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陈海涛、刘慧琴2005 《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陈国灿1980 《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的研究》,《文物集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89-203页。1981 《论西突厥部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历史教育》1981年第7期,第44-48页。
    陈凌2006 《突厥汗国考古与欧亚文化交流》,北京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2007 《突厥毗伽可汗宝藏及相关问题》,《欧亚学刊》第7辑,2007年,第73-86页。2008 《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儿个问题》,《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35页。2010 《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突厥因素略论》,《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90-200页。2013 《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陈庆隆1975 《坚昆、黠戛斯与布鲁特考》,《大陆杂志》第51卷第5期,第1-11页。1982 《突厥诸民族在中国的贸易活动》,《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9期,第26-30页。
    陈文胜、胡耀先2004 《突厥汗国分裂原因浅探》,《前沿》,2004年第8期,第189-190页。
    陈寅恪1980 《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97-108页。
    程溯洛1993 《唐宋回鹘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戴良佐1994 《新疆古代冶炼遗址与突厥、蒙古族的冶铁、锻钢》,《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第256-258页。
    戴佩丽2002 《突厥语民族的原始信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戴云客1985 《西突厥部族之构成及其与唐代的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第67-76页。
    邓丽、毕德广2011 《新疆波马墓葬年代族属再探讨》,《文物春秋》2011年第1期,第18-24页。
    蒂埃里[法]2005 《论中国及粟特对突厥社会货币的影响(公元6—9世纪)》(方仁舟译),《法国汉学第10辑: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丁学芸1994 《阿巴嘎旗巴彦图嘎石人、石堆墓》,《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446-453页。
    段连勤1984 《关于相突厥与西突厥汗国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兼与王譞同志商榷》,《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95-111页。1988a 《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988b 《隋唐时期的薛延陀》,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樊圃1983 《六到八世纪突厥人的宗教信仰》,《文史》1983年第19辑,北京:中华书局,第191-209页。
    方豪1987 《中西交通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冯恩学1998 《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世界》1998年第1期,第66-70页。2002 《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冯承钧、陆峻岭1982 《西域地名》,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冯志文等2002 《西域地名词典》,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弗鲁姆金[苏]1981 《苏联中亚考古》(黄振华译),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981年。
    盖山林1995a 《盖山林文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995b 《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1997 《内蒙古百灵庙一带突厥遗迹初探》,《东亚文库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两晋至隋唐(一)》(孙进己、冯永谦等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75-187页。2009 《丝绸之路草原文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
    格鲁塞[法]1998 《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葛承雍1999 《唐昭陵六骏与突厥葬俗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6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80-212页。2002 《唐昭陵、乾陵蕃人石像与“突厥化”问题》,《欧亚学刊》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0-162页。
    耿世民2005 《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 《古代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和解读、研究》,《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4-99页。
    龚方震1994 《可萨汗国——东西方贸易的枢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4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0-120页。1995 《中亚古国可萨史迹钩沉》,《学术集林(卷6)》(王元化主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254-277页。
    郭宏珍2008 《突厥语诸族社会组织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韩康信1992 《塞、乌孙、匈奴和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西域研究》1992年2期,第3-23页。
    韩儒林1982 《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韩中义2006 《北亚突厥百年研究(1900—2000年)》,《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89-94页。
    胡佳科夫[俄]1993 《蒙古地区的古突厥葬后遗存》(申屠榕译),《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1期,第15-20页。
    护雅夫[日]1979 《阿史德元珍与暾欲谷》(吴永明译),《世界民族》1979年第3期,第35-39页。1984 《突厥起源的探索》(羊毅勇、王晓滨译),《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第42-49页。2010 《游牧国家的“文明化”——突厥游牧国家》(林慧芬译),《早期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213-254页。
    华涛1989 《突厥诸部在天山地区的活动及其伊斯兰化的进程:八至十七世纪》,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000 《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黄文弼1981 《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983 《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1989 《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吉林省考古研究室、黑龙江文物工作队苏联考古文选编译小组1980 《苏联考古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吉罗[法]1984 《东突厥汗国碑铭考释》(耿昇译),乌鲁木齐: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4年。
    吉谢列夫[苏]1981 《南西伯利亚古代史》(莫润先译),乌鲁木齐:新疆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81年。
    纪宗安2008 《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贾丛江2001 《回鹘西迁诸事考》,《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第9-17页。
    姜伯勤1990 《高昌麴氏朝与东西突厥——吐鲁番所出客馆文书研究》,《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5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994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2004 《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蒋其祥、周锡娟1983 《九至十三世纪初突厥各部的分布与变迁》,《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第95-108页。
    江上波夫[日]1993 《匈奴的祭祀》,《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36页。
    捷尼舍夫[苏]、诺夫戈罗多娃[苏]、秦卫星1988 《在蒙古阿尔泰山脉新发现的鲁尼文铭碑》,《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第127-129页。
    堀川彻[日]1979 《中亚突厥民族史研究展望》(那向芹译),《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2期,第22-33页。
    克略希托内、列夫斯基[苏]1972 《布古特粟特文碑铭补证》(龚方震译),《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三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2年,第69-91页。
    克利亚什托尔内[苏]1991 《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中亚细亚史原始文献》(李佩娟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科瓦列夫[俄]、额尔德涅巴特尔[蒙]、邵会秋等2010 《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46-269、270-279、401-406页。
    蓝琪1986 《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波斯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81-86页。1989 《试述西突厥汗国的疆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27-30页。
    李零2004 《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李树辉 2009 《突厥原居地“金山”考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第111-123页。
    李特文斯基[俄]2003 《中亚文明史》第3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李征1962 《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第103-108页。
    李志敏2009 《唐安西都护“两四镇不同”问题述要——碎叶镇城地望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3期,第92-107页。
    李遇春1962 《博尔塔拉自治州石人墓调查简记》,《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第109-111页。
    林恩显1988 《突厥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
    林斡1981 《突厥的习俗和宗教》,《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第43-49页。1982 《略论西突厥史中的若干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1期,第229-254页。1984 《西突厥纪事》,《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第139-149页。1985 《近六十余年(1919—1984)国内突厥史研究评述》,《民族研究》1985年第6期,第68-76页。1987 《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988 《突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1998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2007 《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林梅村1992a 《中亚写本中的样磨与巴尔楚克》,《文史》第36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3-232页。1992b 《西突厥汗庭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第82-88页。1994 《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考》,《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第64-71页。1995 《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2000 《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2007 《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林沄2008 《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717-732页。
    刘美崧1988 《两唐书回纥传回鹘传疏证》,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刘瑞俊2011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西部考古》第5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年,第235-237页。
    刘文锁2008 《突厥的墓上祭祀》,《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59页。2010 《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刘锡淦 1985 《试解突厥泥利之谜》,《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第48-52页。1986 《论突厥汗国的分裂》,《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第7-11页。1995 《关于西突厥“十姓部落”演变之我见》,《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36-45页。1996 《突厥汗国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义棠1990 《突回研究》,台北:经世书局,1990年。1997 《中国西域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97年。
    刘永连2001 《试论突厥丧葬风俗的流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第54-58页。2006 《突厥石人新探》,《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139-144页。2012 《突厥丧葬风俗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罗新2008 《杀人石猜想》,《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第1期,第120-126页2009a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009b 《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西域文史》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97-205页。
    马长寿1957 《突厥人和突厥汗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马健2009 《匈奴葬仪的考古学探索——兼论欧亚草原东部文化交流》,北京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马雍1986 《突厥与高昌麴氏王朝始建交考》,《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55-361页。
    麦高文[美]1958 《中亚古国史》(章巽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孟凡人1979 《弓月城和阿力麻里城方位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4期,第129-136页。1985a 《略论可汗浮图城》,《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57-61页。。1985b 《北庭史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2000 《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孟格斯[德]1981 《突厥研究史概述》(李坚尚译),《民族译丛》1981年第5期,第45-51页。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国家博物馆2008 《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2005-2006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内田吟风[日]1981 《初期葛逻禄族史之研究》(陈俊谋译),《民族译丛》1981年第6期,第31-35页。 2003 《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余大钧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牛汝辰、牛汝极1985 《<突厥语大词典>的地理学价值》,《辞书研究》1985年第1期,第97-101页。1987 《古代突厥文<翁金碑>译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第39-50页。
    牛汝极1988 《突骑施钱币考》,《中国钱币》1988年第3期,第36-38页。1992 《突厥文起源新探》,《新疆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113-124页。
    努尔兰·肯加哈买提2007 《碎叶考古与唐代中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潘晓2011 《八墙子岩画的分类与分期研究》,两北大学2011年优秀硕士论文。
    蒲立本[加]1999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潘悟云、徐文堪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恰里科夫[苏]1992 《哈萨克斯坦石人造像特征》(陈良伟、张平译),《新疆文物》1992年译文专刊,第139-159页。
    钱伯泉1991 《同俄特勤之死——<突厥语词典>史诗考实之二》,《新疆社科论坛》1991年第1期,第71-74页。1992a 《铁勒国史钩沉》,《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91-100页。1992b 《从吐鲁番文书看薛延陀前期历史》,《西域研究》1992年第1期,第104-115页。1995 《从传供状和客馆文书看高昌王国与突厥的关系》,《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第87-96页。1999 《耶律大石西行路线研究》,《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第33-41页。2001 《异版突骑施铜钱及钱文研究》,《新疆钱币》2001年第3期,第6-7页。
    任宝磊2011 《国内近三十年西突厥研究简述(1980-2010)》,《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第128-135页。2012 《多逻斯川、双河及金牙山:唐将苏定方西征路线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3期,第103-112页。
    任萌2011 《从黑沟梁墓地、东黑沟遗址看西汉前期东天山地区匈奴文化》,《西部考古》第5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252-290页2012 《天山东、中部地区突厥时期典型岩画分析》,《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第56-66页。
    荣新江 2006 《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的新印证》,《西北民族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2010 《新出吐鲁番文书所见唐龙朔年问哥逻禄部落破散问题》,《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论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3--465页。
    芮传明1988 《论古突厥人的早期宗教信仰》,《甘肃民族研究》1988年第3-4期,第92-100页。1990 《毗伽可汗碑“远征kacin事件”考述》,《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81-87页。1991a 《后突厥与突骑施交战地点考》,《史林》1991年第1期,第12-18页。1991b 《阿史那人“史前”居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1第2期,第165-177页。1994 《古突厥先祖传说考》,《西域研究》1994第2期,第51-58页。1998 《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塞诺[美]2006 《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沙畹[法]2004 《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史兵1981 《西域地名释注》,喀什:喀什师院图书馆,1981年。
    盛余韵1999 《中国西北边疆六至七世纪的纺织生产:新品种及其创制人》,《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373页。
    松田寿男[日]1987 《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苏北海1983 《西域历史地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3年。1994a 《西突厥初期的王庭位置考》,《西北史地》1994年第3期,第6-13页。1994b 《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2000 《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
    孙机1993 《论近年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文物》1993年第8期,第48-58页。
    索拉维耶夫[苏]1994 《塔吉克斯坦南部的石人雕像》,《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张志尧主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92-194页。
    塔拉、恩和图布信2008 《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2005-2006年(中蒙文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汤慧生、高志伟、卜玉凤1998 《岩画的断代——兼论青海岩画的微腐蚀断代》,《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77-180页。
    唐长孺1985 《吐鲁番文书中所见丝织手工业技术在西域各地的传播》,《出士文献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6-151页;
    田卫疆2006 《高昌回鹘史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山版社,2006年。
    王炳华1985 《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新疆文物》1985年第1期,第12-17页。2008 《新疆波马金银器》,原载[美]代顿博物馆编《古代中国丝路艺术》,2002年版,收录于氏著《西域考古历史论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9-694页。
    王博、祁小山1995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明列2008 《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明哲1986 《尼勒克县考古调查记》,《新疆文物》1986年第1期,第16-19页。1987 《新疆古代石人雕像略说》,《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第121-126页。
    王建新2006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西部考古(第1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36-237页。2008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86-91页。
    王建新、何军锋2006 《穷科克岩画的分类及分期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第49-59页。
    王建新、刘瑞俊等2005 《新疆巴里坤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调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3-12页。
    王建新、席琳2009 《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考古》2009年第1期,第28-37页。
    王素2000 《高昌史稿(交通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颋2002 《金山以西交通与耶律大石西征路线新证》,《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第57-63页。
    王小甫1996 《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2007 《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24-40页。2009 《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国学研究(第2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
    王欣1991 《麴氏高昌王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第189-197 页。
    王譞1982 《阿波可汗是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兼论突厥汗国的分裂与西突厥汗国的形成》,《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17-36页。
    王英梅1997 《小洪那海石人》,《新疆文物》1997年第2期,第22页。
    王治来1986 《中亚史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维克托罗娃[苏]1989 《蒙古石人研究》,《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9年第1期,第40-44页。
    魏坚2011 《蒙古高原石雕人像源流初探——兼论羊群庙石雕人像的性质与归属》,《文物》2011年第8期,第55-64页。
    魏坚、陈永志1994 《正蓝旗羊群庙石雕像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622-629页;
    魏良弢1986 《喀喇汗王朝史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2005 《突厥汗国与中亚》,《西域研究》2005年第3期,第8-28页。
    卫忠2001 《中国北方岩画断代方法的再认识》,《(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7-397页。
    温玉成2011 《论“索国”与突厥部的起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79-83页。
    巫新华1997 《唐代西州沟通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4期,第1-22页。
    吴疆1996 《西突厥汗国的“十箭两厢”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50-56页。
    吴景山1989 《突厥的族属、发祥地及其社会分期》,《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第106-117页。1994 《突厥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吴玉贵1986 《唐代西域羁縻府州建置年代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55-62页。1988a 《西突厥新考——兼论(隋书)与(通典)两(唐书)之“西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111-130页。1988b 《阿史那弥射考》,《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第64-71页。1989 《阿史那贺鲁降唐诸说考异》,《新疆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38-54页。1991 《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期,第46-66页。1995 《贞观年间西突厥历史述考》,《中亚学刊》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97-112页。1998 《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009 《突厥第二汗国汉文史料编年辑考》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西北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工作组1953 《新疆伊犁区的文物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2期,第16-2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9 《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69-185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2011 《新疆草原石人与鹿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 《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997 《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3 《新疆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许序雅2000 《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010 《千泉、白水城和恭御城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期,第126-131页。
    薛宗正1985 《西突厥开国史考辨——兼评沙畹说和王譞说》,《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81-98页。1987 《西突厥的属部、属国与西域的突厥化》,《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第31-39页。1988 《西突厥两厢、十姓的起源——兼论西突厥初世、中世的政治纷争》,《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第26-35页。1989 《西突厥开国史续辨——兼与吴玉贵同志切磋论难》,《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第205-224页。1992 《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005 《突厥稀见史料辑成——正史外突厥文献集萃》,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2007 《麴伯雅生平析疑——麴氏高昌与突厥木杆、室点密两大汗系及隋朝的关系》,《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第121-142页。2009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2010 《北庭历史文化研究——伊西庭三州及唐属西突厥左厢部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杨尘1995 《双河及其历史地位新探》,《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71-76页。1998 《唐昆陵、濛池都护府设置时间辨析》,《西域研究》1998年第3期,第96-99页。
    杨富学2003 《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杨建新1984 《西突厥的形成、属部及其它诸问题》,《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第17-24页。
    杨圣敏1991 《回纥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1993a 《可萨与铁勒考》,《民族·宗教·历史·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505-511页;1993b 《突厥即铁勒考》,《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91-293页
    易漫白1981 《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第23-32页。1982 《弓月城及双河位置考》,《新疆历史论文续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4-210页。
    殷晴1991 《蚕业西传研究》,《丝绸之路与文化开放——新疆吐鲁番学会1996年度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40页
    裕尔[英]2002 《东域纪程录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于志勇2000 《新疆昭苏西突厥黄金宝藏》,《文物天地》2000年第2期,第27-31页。
    余太山1986 《噘哒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1996 《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2003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2005 《20世纪内陆欧亚古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广达1979 《碎叶城今地考》,《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5期,第70-82页。
    张荣2001 《7世纪上半叶“前庭州地区”历史考述》,《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33-37页。
    张文玲2012 《黄金草原——古代欧亚草原文化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张星烺1978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张绪山2002《6—7世纪拜占庭帝国与西突厥汗国的交往》,《世界历史》2002年第]期,第81-90页。2011 《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张玉忠1996 《天山尤鲁都斯草原考古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新疆文物》1996年第1期,第3743 页。
    周连宽1984 《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周伟洲1977 《略论碎叶城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唐安西四镇之一的历史事实》,《新疆历史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35-150页。1983 《敕勒与柔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000 《吉尔吉斯斯坦阿克别希姆遗址出土唐杜怀宝造像题铭考》,《唐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83-394页。2007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010 《吐蕃与突厥》,《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72-477页。
    朱天舒1998 《辽代金银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朱振宏2006 《东突厥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出身小考》,《中国边政》2006年总166期,第67-76页。2008a 《西突厥建国考》,《中国边政》2008年总173期,第19-41页。2008b 《从“小洪那海突厥石人”探讨泥利、泥撅处罗父子与隋朝关系发展》,《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6-416页。2009 《东突厥处罗可汗与颉利可汗家族入唐后的处境及其汉化》,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年。2012 《东突厥建国探微》,《中国边政》2012年总191期,第55-72页。
    Barfield T. J. 1989 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Basil Blackwell Inc.,1989.
    Bokovenko N. A. 1995a "Tuva during the Scythian period", Nor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Berkeley, CA:Zinet Press,1995), pp.262-281. 1995b "Scythian Culture in the Altai Mountains", Nor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Berkeley, CA:Zinet Press,1995), pp.282-295. 1995c "The Tagar Culture in the Minusinsk Basin", Nor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Berkeley, CA:Zinet Press,1995), pp.297-314.
    Clauson G. 1961 "Ak Beshim—Suyab",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ew Series), No.1,1961, pp.1-13.
    Cybiktarov A.B. 2003 Central Asia in the Bronze and Early Iron Ages. Archaeology,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Eurasia 1(13),pp.80-97.
    Davis-Kimball J., Bashilov V.A., Yablonsky L.T. 1995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 Zinat Press, Berkeley,1995.
    Ecsedy I. 1984 Ancient Turk (T'u-chileh) Burial Customs. Acta Orien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38/3, Budapest, pp.263-287.
    Golden P. B.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sh Peoples:Ethnogenesis and State-Formation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 Verlag,1992.
    Hudiakov Y.S., Belinskaya K.Y. 2012 "Stone Statue of Ailyan, Gorny Altai", Archaeology,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Eurasia, 40/1 (2012),pp.122-130.
    Jacobson E., Kubarev V. D., and Tseveendorj D. 2006 The Rock Art of Mongolia. The Silk Road 4 (1), pp.5-12.
    Jisl L. 1970 Balbals, Steinbabas und andere Steinfiguren als Ausserungen der Religiosen Vorstellungen der Ost-Turken, Prag:Academia,1970.
    Kageyama Etsuko 2003 "Use and production of silks in Sogdiana", Eran ud Aneran:studies presented to Boris Il'ic Marsak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Buenos Aires:Universidad del Salvador. 2003. Electronic Version:http://www.transoxiana.org/Eran/Articles/kageyama.html
    Kradin N.N., Bondarenko D., Barfield T.J. 2003 Nomadic Pathways in Social Evolution, Center for Civilizational and Regional Studie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Moscow,2003.
    Kubarev G. V. 2007 "Ancient Turkic statues:Epic hero or warrior ancestor?", Archaeology,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Eurasia,29/1 (2007),pp.136-150. 2010 "Things of Chinese import in ancient Turkic burials of Altai(To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trade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Turks and China)",《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7-73页。
    Kubarev V. D., Tseveendorj 2002 Ancient Turkic Memorials in the Altai. Archaeology, Ethnology & Anthropology of Eurasia 1 (9):pp.76-95.
    Sinor D. 1990 The establishment and dissolution of the Turk empir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1990, pp.285-316.
    Yatsenko S. A. 2010 "Costume of the Early Turks in Chinese Art of the 6th-7th CC.",《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8-189页。
    岩佐精一郎1936 《突厥昆伽可汗碑文の纪年》,《东洋学报》,23(4),545-583页。
    護雅夫1967 《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Ⅰ)》,东京:山川出版社,1967。1976b 《古代遊牧帝国》,东京:中央公论社,1976。1992 《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Ⅱ)》,东京:山川出版社,1992。1997 《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Ⅲ)》,东京:山川出版社,1997。
    内藤みどり1988 《西突厥史の研究》,束京:早稻田大学出版会,1988。
    I関尾史郎1993 《“羲和政燮”前史——高昌国王麴伯雅の改革を中心として》,《束洋史研究》,52(2),153-174页。
    白鸟库吉1970 《塞外民族史研究》(上、下),东京:岩波书店,1970。
    铃木宏节2008a 《突厥可汗国の建国と王统观》,《东方学》,115,157-141页。
    内田吟风1965 《西突厥初世史の研究:その二、达头可汗畴代》,《研究》,36,38-55页。1975 《北ァジァ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社,1975。
    山田信夫1989 《北ァジァ游牧民族史研究》,束京:束京大学出版会,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