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与现代化想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1980年代中国社会空间中的群体性“现代化想象”为切入点,并以此考察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设计”的理解,及其对中国设计产生的影响。
     八十年代的中国尚没有充足的专业设计力量,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理论正以“片断”的形式进入中国设计的专业领域而非广大社会层面。因此,“现代化想象”在作为一种社会集体心态的同时,对中国社会理解“现代设计”产生了内在的、深刻的影响。在人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层面,“现代化想象”内在地转化为人民对设计的认知,外在地呈现为由大众层面所涌现的各种设计实践活动。因此,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空间中,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中,形成了理解何为“现代设计”和如何进行“现代设计”实践的早期倾向,并成为具有一定模式的系统。存在于这个模式系统中的对“现代设计”最基本的理解(在文中被称为“核心认知”)在中国设计实践的进程中不断沉淀下来,并在面对新的设计信息时,形成主动选择和保护“核心认知”的倾向。中国专业设计力量与西方设计师、设计理论试图进入产生于中国社会层面的“核心认知”的过程,正是中国现实社会对设计的理解与西方对设计的理解之间冲突排斥与主动选择并存的过程。
     因此,本文认为中国设计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通常所认为的被动接受西方设计影响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进行信息选择与西方设计影响中国的并行过程,进而得出在中国设计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基于中国地域与社会的特殊模式——“后发内外兼生型”模式的认识,希望这一“模式”可以为充满矛盾性与复杂性的中国当代设计提供一条新的解释途径。
Based on China's social space in the 1980s the group“modernization imagination”,through which to watch Chinese society in modem practice of“modernization”,and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modem design”in practice and the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China's design.
     In the 1980s,China is not adequate professional design personnel and westerndesign theory is fragment type to enter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design field ratherthan the social field.Therefore,“modernization imagination”in society as a collectivementality,profound influences the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modem design”.In People's everyday life,“modernization imagination”internalization into people'sdesign cognition,and extemal into the design practice.Therefore,in the 1980sChina's social space and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formed the earlyunderstanding of what is“modern design”and how to practice“modem design”,andbecome a model of the system.The most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modemdesign”(called“core cognitive”) exists in the model system.In China,the processes ofdesign practice constantly,in the face of the new precipitate design information,active choice and protect“core cognitive”tendency.China's professional designpersonnel,western designers and design theory enter the“core cognitive”of the socialfield,the process is understanding design between the socie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that is the conflict and active choice coexist.
     Therefore,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 design“modernization”is not a usuallythink of western design influence of passive acceptance process,but an active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western design influence China coexist.So China's design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design based on special“model”ofChina's regional and social model——“the late developing from inside and outsidemodel”.Hope this“model”can be 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 Chinese contemporarydesign,which full of contradiction and complexity.
引文
14转引自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参见李绵璐:《工艺美术与工艺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15 转引自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参见李绵璐:《工艺美术与工艺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
    场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薰琹的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17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页。
    18 参见钱凤根: 《世界设计史的中国设计史的板块构建》, 《装饰》2008年6月号,第63页。
    19 杭间在《当代设计的几个问题小议》也说到,“中国当代缺少有影响的设计思潮就是一个明证。我们可
    22 参见[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9章。
    23 参见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作者自序第3页。
    24 参见[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王垒,王甦等 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9章。
    26 参见[美]克里福德·格尔茨:《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见《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6页。
    3 参见[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585页。
    4 罗归国:《中国现代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1 8页。
    6 参见[美]布莱克: 《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11 同上,第5—7页。
    1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 《中国现代化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3 参见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势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 塞缪尔·P·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于[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15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16 参见迪恩·C·蒂普斯:《现代化理论与社会比较研究的批判》,载于[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107页。
    17 《光明日报》1979年2月9日头版标题。
    18 《光明日报》1979年2月15日头版标题。
    19 《光明日报》1979年3月7日头版标题。 版社,2004年版,电子版。
    23许纪霖、陈达凯主编: 《中国现代化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4 参见孙立平: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 《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25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 《中国现代化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序第3页。
    26 《关于电视》的中文译本由许钧翻译, 2000年出版。
    27 该书的法文版封面被设计为红色,象征书中内容的激进和愤怒。
    28 Rodney D.Benson, Making the Midia See Red:Pierre Bourdieu' s Campaign Against Television Journalism, in Derek Robbins (ed.), Pierre Bourdieu 2, Volume Ⅲ,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5, pp.303-304.
    29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作者自序第2页。
    30 参见田玲: 《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3卷第3期,第122页。原文:BOURDIEU,PIERRE and WACQUAN,LOIC J.D.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92,PP.12.并文中布尔迪厄的英文原文来源均参见该文。 参见[法]高宣扬:《论布尔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3期,第8页。
    33 BOURDIEU , PIERRE.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90.
    34 BOURDIEU, PIERRE.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second edition, 1990,pp35.
    35 BOURDIEU , PIERRE.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pp1 1.
    36 BOURDIEU , PIERRE.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101.
    37 这个词的原文是“dispositions”,田玲在文中的将其译为“性向”,也有的中译本中译为“性情倾向”,本参考高宣扬的译法,选择将其改译为“禀性”,这样对于理解文本来说更加准确。38 田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3卷第3期,第122页。
    39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为了文中的概念统一,将原译的“习性”改为了“生存心态”,将“潜在行为系统”改为了“禀性系统”。
    40 参见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四章:“生存心态”的双重结构及其双向运作。
    41 许平:《文明的支点——论工艺文化及其社会心理特征》,见《造物之门》,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42 同上,第57页。
    43 参见田玲: 《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3卷第3期,第122页。
    44 BOURDIEU, PIERRE.Homo Academicus[M].UK:Polity Press, 1988,pp 150.
    45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IC J.D.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pp120.
    3 参见[英]雷蒙·道森(Raymond Dawson):《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4页。
    4 同上,第85页。
    5 周宁编:《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1页。
    6 王晓明:《现代化想象和知识分子——答应红问》,《科学时报》1999年3—4月连载。
    10 《社会主义总路线宣传招贴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集体创作,《装饰》1958年第1期,第26页。
    13 JEAN-YVES BAJON.Les ann(?)es Mao:UNE HISTOIRE DE LA CHINE EN AFFICHES (1949-1979).Les(?)ditions du Pacifique,2001, pp120.
    14 BOURDIEU, PIERRE.Homo Academicus[M].UK:Polity Press ,I 988,pp150.
    1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量指标(二)
    17 《现代家具壁面组合柜》,庄燕,《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6期,第48页。
    36 “英国彩色童话故事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我还没有看过,无法评价它是香花还是毒草。但我想,这部影片既然能受到你们的如此鼓吹,一定有什么‘进步’意义。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影片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对九亿人民有教育意义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处的镜头。然而,你们没有选登,却偏偏以封底的显赫地位,选登了灰姑娘和王子拥抱接吻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你们在干什么???》,《大众电影》1979年第8期,第4页。
    37 参见《一张封底剧照引起的对话》,叶嘉,《大众电影》1979年第8期,第5页。
    38 《过犹不及》,许行,《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3期,第44页。
    39 《外滩漫步有感》,芮晶,《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3期,第42页。
    40 《随感录》,芮晶,《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4期,第54页。
    41 其实,耿桦在影片里的造型在七十年代末也是很时尚的,白衬衫、绿军裤、圆口布鞋、绿色军用书包。可参见2008年访谈郭凯敏的自述,《似水流年——我们的银幕记忆》,第20集,《时尚》,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08年制作。
    4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邓小平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13页。
    4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电子版。
    70《赞铷原子钟》,郑渊结,《光明日报》1979年1月28日(正月初一)。
    71《来自太空的一篇通讯》,《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2期,第12页。
    72韦伯举了樵夫与猎人的例子,仅仅观察一个人砍柴或射击,并不能说明他行为的意义。砍柴可能是为了谋生,也可能是发泄心中的愤怒;射击可能是养家糊口的营生,也可能是娱乐或锻炼身体。对于一种社会行为的理解,必须在其中潜在的意向关系结构中确定其动机。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50页。
    73 BOURDIEU, PIERRE.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second edition, 1990,pp205.
    74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艺术设计”三个概念的演变来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诸葛凯的《裂变中的传承》(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对这个概念的演变都有过提及。陈路的硕士论文《从工艺美术概念的变化看中国设计观念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2004级)在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阅了历史资料,系统地对“工艺美术”一词的起源,传播途径,被中国社会接受的过程、逐渐狭义化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作了详尽地论述。
    77 庞薰琹:《论艺术设计美育》,《初论实用美术》(1982),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7页。
    78 《关于工艺美术业的现代化问题》,王尔楠,《北京工艺美术》1982年第3期,第1页。
    79 庞薰琹:《论艺术设计美育》,《论工艺美术》(1983),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85—386页。
    80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1 参见[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桥》,沈乃明,《北京日报》1979年2月25日。
    5 By JOHN J.PUTMAN, Photographs by H.EDWARD KIM.China's Opening Door.NATIONAL GEOGRAPHIC, Vol.164,No.1.p66.
    6 《方兴未艾的中国农业》,《人民画报》1984年第10期,第2页。 要减速,有要分散车流。所以在城郊相接的地方,都有一个多重立体交叉的过渡区。如从飞机港进入巴黎市,就要通过这个象魔术似的过渡区;在过渡区,只见许多重叠交织的‘桥’,弯弯曲曲,一层一层的,象个庞大的蜘蛛网。车子象玩具似的,在这个交叉网里兜圈儿,钻出这个网就进入城市街道了。”
    “现在,电视几乎占据着一切文化生活、新闻报导的中心地位。很多家庭都有两台以上的电视机,而
    且大都是彩色的。全国性的电视台有十几家,节目繁多,小孩和老人各看各的。旅馆里每个房间都有电视
    机。”
    “电话也比以前更发达了,几乎每家都有电话,城市之间可以直接拨号。现在正在发展激光电话,它
    的通道数目更多,电话将更发达。”
    详见:《现代化与生活——访外见闻》,钱伟长,《文化与生活》1980年第2期,第16页。
    15 王树忱:《取经归来图》,《全国漫画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26 《怎样跳迪斯科》,上海歌剧院汪守玉、刘兴坤,《文化与生活》1 985年第3期,第22页。
    25 《未来的早晨》,阿艇,《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1期,第10页。
    26 乔春雷:《“文革”后中国涉外文学中的西方形象》,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第10页。
    46 《二十年后的美国农场》,《光明日报》1979年1月11日。
    47 《电视机里的电话机》,《光明日报》1982年1月13日。
    50 《国外怪异建筑》,《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3期,第41页。
    51 《奇房异屋》,《北京日报》1984年1月26日。 境气氛,给人以优雅感。太阳灯,用白炽灯泡做照明光源,点亮后,形似一轮红日升起。”“一种形似冷水杯的台灯,设计更是别出心裁,外形完全与实用的冷水杯相似,若不点亮,还以为是一只冷水杯放在桌上呢。”《凡尔赛宫的灯具》,《家用电器》1985年第2期,第16页。
    60 《西方国家的穷相服装》,《文化与生活》1983年第3期,第31页。
    61 《奇房异屋》,《北京日报》1984年1月26日。
    62 《现代家用电器微波炉》,《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5期,第63页。
    63 《电热搪瓷叫嘴壶》,《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5期,第63页。
    64 《本市出口手提式旅行灯在港畅销》,《北京日报》1979年2月1日。
    65 《新兴的钢木家具》,《北京日报》1981年2月24日。
    66 《趣话牛仔装》,《时装》1982年第2期,第11页。
    67 《日光裙》,《时装》1982年第1期,第29页。
    68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彩色图表。
    69 《努力增加国际市场需要的花色品种》,《北京日报》1979年2月1日。
    70 《扩大出口为四个现代化积累外汇》,北京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副经理宫本芳,《北京日报》1979年2月1日。
    71 《辽宁出口服装不断创新》,《时装》1982年第1期,第6页。
    72 《创造春天的人们——大连服装研究所访问记》,徐冲,《时装》1982年第1期,第5页。
    73 《郁金香牌衬衫》,《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2期,第54页。
    74 《五钻牌牛仔裤称雄市场》,《文化与生活》1985第3期,第56页。
    75 《美国妇女喜欢上海女装》,《时装》1982年第3期,第14页。
    77 《从一位农民买电扇所想到的》,于兴,《家用电器》1982年第4期,第48页。
    83 《家用电器产品展销会述评》,《家用电器》1982年第4期,第6页。
    89 转引自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参见李绵璐:《工艺美术与工艺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90 庞薰琹:《论艺术设计美育》,《希望加强对工艺美术的全面领导》(197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46页。
    91 《祝新苗茁壮成长》,漓人,《时装》1982年第3期,第23页。
    92 《泡沫塑料拖鞋,凉鞋产品“鞋帮”造型设计征稿启事》,《北京日报》1981年1月2日。
    1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IC J.D.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pp 136.
    5 Shouzhi Wang, Chinese Modern Design:A Retrospective, Design Issues:Vol.Ⅵ, Number 1, Fall 1989.
    6 《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林毅夫,《光明日报》2007年11月6日。
    7 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薰琹的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1 “八十年代”人民生活资料文献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电子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
    薛暮桥:《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徐元明叶鼎:《塘桥工业化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费孝通等著:《锦绣江南的现代化蓝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国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姜维朴编:《农村大跃进壁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吴耘等作:《十年来宣传画选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上海农民画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全国漫画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江苏省名牌优质新产品》,南京:江苏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印制,非公共出版物。
    《湖南》画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组合多用家具》,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实用家庭布置》,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
    宿志刚编绘:《家具图谱》,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中外新颖组合家具造型》,行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吟冬晓石编:《外国时装》,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Victoria & James Edison .Cultural Revolution:posters & memorabilia(1966-1976).Schiffer Publishing Ltd, 2006.
    JEAN-YVES BAJON.Les ann?es Mao :UNE HISTOIRE DE LA CHINE EN AFFICHES(1949-1979).Les ?)ditions du Pacifique, 2001.
    Andrew S.Cahan.Chinese LabelArt (1900-1976).Schiffer Publishing Ltd, 2006.
    By MIKE EDWARDS, Photographs by BRUCE DALE.China's Born-again Giant.:Shanghai.NATIONAL GEOGRAPHIC, Vol.158, No.1.
    By ELISABETH B.BOOZ, Photographs THOMAS NEBBIA.Two American Teachers in China.NATIONAL GEOGRAPHIC, Vol.159, No.6.
    By JOHN J.PUTMAN , Photographs by H.EDWARD KIM China's Opening Door .
    NATIONAL GEOGRAPHIC, Vol.164, No.1.
    《光明日报》1979年2月9日头版。
    《光明日报》1979年2月15日头版。
    《光明日报》1979年3月7日头版。
    《为什么哄堂大笑——在美国看影片〈第二次握手〉》,《大众电影》1982年第9期。
    《社会主义总路线宣传招贴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集体创作,《装饰》1958年第1期。
    《关于新八宝》,周达,《装饰》1958年第4期。
    《现代家具壁面组合柜》,庄燕,《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6期。
    《结婚》,贾平凹,《光明日报》1979年5月13日。
    《捷克的现代家具和室内装饰》,《装饰》1959年(总第7期)。
    《单人、双人沙发床》,《北京日报》1980年1月7日。
    《市家具总店门市部分布情况》,《北京日报》1981年1月6日。
    《家用电器的兴起》,《人民画报》1982年第10期。
    《农民冯祖惠用自己的彩色电视机走村串寨义务为群众放电视》,《光明日报》1982年1月30日。
    《一台洗衣机教师齐开颜》,《光明日报》1982年1月31日。
    《曲沃县鼓励模范教师奖售缝纫机自行车》,《光明日报》1982年1月31日。
    《美,需要呼唤——纪录片〈美的呼唤〉观后随笔》,余心言,《大众电影》1982年第10期。
    《你们在于什么???》,《大众电影》1979年第8期。
    《一张封底剧照引起的对话》,叶嘉,《大众电影》1979年第8期。
    《过犹不及》,许行,《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3期。
    《外滩漫步有感》,芮晶,《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3期。
    《随感录》,芮晶,《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4期。
    《分秒必争——新年的话》,《北京日报》1980年1月1日。
    《在春节期间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本市590家工厂37万名职工坚持生产》,《北京日报》1982年1月25日。
    《智力超常儿童》,《人民画报》1985年第5期。
    《争当巧手》,《人民画报》1978年第6期。
    《七十天和七十年》,《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1期。
    《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光明日报》1982年1月1日。
    图片新闻,《北京日报》1983年1月6日。
    《3,000,000辆自行车》,《人民画报》1980年第2期。
    《残而不废的人们》,《人民画报》1981年第1O期。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凤县龙口学校自制教具的调查》,《光明日报》1979年4月22日。
    《业余爱好》,《人民画报》1979年第7期。
    《青少年智慧的光芒》,《人民画报》1980年第2期。
    《在科学家的摇篮里——记北京市少年宫科技组的一个活动日》,《光明日报》1979年5月30日。
    《第一航空机务学校将工业电视改装成教学电视》,《光明日报》1979年2月15日。
    “崇文综合机修一厂9英寸电视机改装12英寸。”广告,《北京日报》1981年1月19日。
    《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全国各地广泛征集青少年科技作品》,《光明日报》1979年4月27日。
    《长尾蛟书画笔》,《人民画报》1984年第3期。
    《会唱歌的黑板》,《人民画报》1985年第5期。
    《世界上第一辆全塑汽车诞生》,《人民画报》1987年第6期。
    《公路铁路两用车》,《人民画报》1987年第10期。
    《奇妙的随意琴》,《人民画报》1989年第5期。
    《电子时装模特》,《人民画报》1989年第7期。
    《电子狗》,《人民画报》1989年第8期。
    《青年职工高振铭等刻苦钻研——制成自动计量售酒器》,《北京日报》1980年1月31日。
    《赞铷原子钟》,郑渊结,《光明日报》1979年1月28日。
    《来自太空的一篇通讯》,《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2期。
    《日用工艺之花》,《装饰》1958年第1期。
    《关于工艺美术业的现代化问题》,王尔楠,《北京工艺美术》1982年第3期。
    《桥》,沈乃明,《北京日报》1979年2月25日。
    《航空港的新起点——首都机场新侯机楼正式启用见闻》,《北京日报》1980年1月2日。
    《方兴未艾的中国农业》,《人民画报》1984年第10期。
    《在西德看电视》,陈钰鹏,《艺术世界》1982年第4期。
    《一个自费留美学生的遭遇》,《文化与生活》1983年第1期。
    《不切实际的幻想》,《光明日报》1982年1月15日。
    《初到美国小事记》,王敬之,《文化与生活》1980年第3期。
    《汽车在美国的魅力》,《文化与生活》1988第3期。
    《现代化与生活——访外见闻》,钱伟长,《文化与生活》1980年第2期。
    《怎样跳迪斯科》,《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3期。
    《猎装》,《时装》1982年第1期。
    《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生活“洋”起来了》,《北京日报》1985年1月13日。
    《占尽天时地利繁荣今非昔比》,《现代服装》1989年第6期。
    《把人们打扮得更美》,《生活画报》1985年第5期。
    《创造和美化》,《生活画报》1985年第4期。
    《未来的早晨》,阿艇,《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1期。
    《电子化的八十年代》,[美]伊凡·B·伯格,《文化与生活》1983年第1期。
    《电脑医生》,《大众电影》1981年第4期。
    《老中医与计算机》,张勉之,《光明日报》1979年4月18日。
    《电视教学好》,《光明日报》1979年1月23日。
    《电脑服装设计服务部》,《文化与生活》1987第3期。
    《里弄小厂运用电子计算机》,《人民画报》1984年第7期。
    《电脑进了农民家》,《人民画报》1984年第8期。
    《农民用上会唱催眠曲的床》,《人民画报》1985年第4期。
    《奇妙的机器人》,卢嘉祥,《光明日报》1982年1月1日。
    《国外科技动态》,《光明日报》1979年5月24日。
    《国外科技动态》,《光明日报》1979年6月14日。
    《国外科技动态》,《光明日报》1982年1月5日。
    《国外科技动态》,《光明日报》1982年1月9日。
    《二十年后的美国农场》,《光明日报》1979年1月11日。
    《电视机里的电话机》,《光明日报》1982年1月13日。
    《不用水的马桶》,《文化与生活》1979年第2期。
    《悬空式公共汽车》,《光明日报》1979年1月11日。
    《国外怪异建筑》,《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3期。
    《奇房异屋》,《北京日报》1984年1月26日。
    《工业造型设计和生活》,《生活画报》1985年第2期。
    《服饰配饰物的选择和搭配》,《生活画报》1985年第7期。
    《室内的装饰美》,《生活画报》1987年第3期。
    《国际流行发式》,《文化与生活》1985第3期。
    《外国广告艺术》,《文化与生活》1987年第1期。
    《房间色调红黄蓝白黑任你挑》,《文化与生活》1987年第1期。
    《几种功能型家庭灯具》,《家用电器》1987年第8期。
    《新颖的现代化建筑》,《北京日报》1985年2月7日。
    《凡尔赛宫的灯具》,《家用电器》1985年第2期。
    《西方国家的穷相服装》,《文化与生活》1983年第3期。
    《现代家用电器微波炉》,《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5期。
    《电热搪瓷叫嘴壶》,《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5期。
    《本市出口手提式旅行灯在港畅销》,《北京日报》1979年2月1日。
    《新兴的钢木家具》,《北京日报》1981年2月24日。
    《趣话牛仔装》,《时装》1982年第2期。
    《日光裙》,《时装》1982年第1期。
    《努力增加国际市场需要的花色品种》,《北京日报》1979年2月1日。
    《扩大出口为四个现代化积累外汇》,宫本芳,《北京日报》1979年2月1日。
    《辽宁出口服装不断创新》,《时装》1982年第1期。
    《创造春天的人们——大连服装研究所访问记》,徐冲,《时装》1982年第1期。
    《郁金香牌衬衫》,《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2期。
    《五钻牌牛仔裤称雄市场》,《文化与生活》1985第3期。
    《美国妇女喜欢上海女装》,《时装》1982年第3期。
    《东单皮鞋厂解放思想狠抓出口——高档女凉鞋打入国际超级市场》,《北京日报》1980年1月4日。
    《从一位农民买电扇所想到的》,于兴,《家用电器》1982年第4期。
    《家庭生活产品技术开发奖》,《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2期。
    《一次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尝试》,《文化与生活》1983年第1期。
    《“家庭生活产品技术开发奖”获奖作品名单》,《文化与生活》1983年第1期。
    《家用电器产品展销会述评》,《家用电器》1982年第4期。
    《受欢迎的工艺化日用品》,《北京日报》1982年2月6日。
    《北京雕漆厂抓工艺品日用化扩大出口》,《北京日报》1981年2月26日。
    《北京特有的工艺品——景泰蓝》,《北京日报》1979年2月23日。
    《祝新苗茁壮成长》,漓人,《时装》1982年第3期。
    《泡沫塑料拖鞋,凉鞋产品“鞋帮”造型设计征稿启事》,《北京日报》1981年1月2日。
    《旅大市通过竞赛选出优秀的住宅设计方案》,《光明日报》1979年3月4日。
    《中国时装文化奖》,《时装》1982年第4期。
    《我的设计竞赛》,《生活画报》1985年第12期。
    《“服装设计大奖赛”——征集服装设计作品启事》,《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2期。
    《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住宅及集镇文化中心设计竞赛的启事》,《北京日报》1985年1月10日。
    《美开乐服装纸样缝制大奖赛》,《现代服装》1989年第5期。
    《崇文玻璃店便民项目多》,《北京日报》1980年3月21日。
    《彩色水泥地坪新做法》,文发、文余,《文化与生活》1982年第1期。
    《用纸也可做拼花地板》,范淑芳,《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5期。
    《为实现垃圾清运机械化立功》,《北京日报》1981年2月2日。
    《便携式塑料充气盆》,《北京日报》1983年1月6日。
    《按键式卫生筷箱》,《北京日报》1983年1月6日。
    《知识青年万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研制成功遥控舞台灯光自动控制仪》,《光明日报》1979年2月24日。
    《金笔厂研制“金鱼牌”彩色水笔》,《北京日报》1979年2月3日。
    《首汽二场自制暖风机》,《北京日报》,1980年3月4日。
    图片新闻,《北京日报》1980年3月22日。
    《市服装二厂培训中青年工人——促进质量提高设计改进》,《北京日报》1980年1月12日。
    《市鞋帽公司办设计人员培训班》,《北京日报》1980年3月2日。
    《十二名教师自愿改教服装专业课》,《北京日报》1983年1月12日。
    《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谈就业问题》,《人民画报》1983年第7期。
    《第三针织厂扶持一批街道加工点——利用下脚料生产小商品》,《北京日报》1980年1月30日。
    《西城牙刷厂办起青年合作社》,《北京日报》1980年1月30日。
    《我国教育部门出口商品在广州首次展出——为校办工厂产品沟通贸易渠道》,《光明日报》1982年1月12日。
    《绍兴农村的加工业》,《人民画报》1984年第3期。
    《为社员户制作家具》,《北京日报》1980年3月16日。
    《美和友谊的传播者——皮尔·卡丹》,《文化与生活》1985年第6期。
    《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时装》1982年第1期。
    《苏南一农家》,《人民画报》1989年第12期。
    《让爱心充满家》,《今日生活画报》1989年第3期。
    《家庭快餐》,《今日生活画报》1989年第1期。
    《雁门关外》,《人民画报》1984年第1期。
    田 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3卷第3期。
    高宣扬:《论布尔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3期。
    张意:《拆解新闻场的七宝楼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评》,《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
    杨生平:《复杂关系下的个人实践——布尔迪厄实践理论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陈燕谷:《比较文学与“新帝国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2月号。
    周 宁:《停滞/进步:西方的形象与中国的现实》,《书屋》2001年第10期。
    周 宁:《在西方现代性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史波:《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1月号。
    单慧娟:《城市乡村精英的社会网络研究》,硕士论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年。
    汪国华:《“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比较研究——一种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经济研究》2006年8月号。
    汪和建:《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林毅夫:《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光明日报》2007年11月6日。
    杜维明: 《中国的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 《经济观察报》2007年3月12日。
    王 宁:《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消费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纲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吴剑平:《好莱坞银幕上的中国人》,《天涯》2000年第2期
    黄平姚洋韩毓海:《多元时代的文化自主》,《书城》2005年第12期。
    姚洋:《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姚洋:《关注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学家》,《读书》1999年第3期。
    易 晖黄平姚洋韩毓海:《文化、文学和多元社会》,《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荣昭盛来运姚洋:《中国农村耐用品需求研究》,《经济学》2002年,第1卷第3期。
    王晓明:《现代化想象和知识分子——答应红问》,《科学时报》,1999年3—4月连载。
    郭语:《何种现代,怎样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现代化想象”》,《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杨鼎:《个体与社会理想形态的现代化想象——论中国文学现代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卷第1期。
    陈树萍李相银:《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叙事》,《当代文坛》2005年第6期。
    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
    郑润良:《论新主流都市电影的文化想象及其现代化承诺》,《科学咨询》2007年第2期。
    王晓明:《世纪之交的“现代化”想象》,《世纪》1999年第2期。
    赵娟:《乡村中国的都市情结与都市想象》,《粤海风》2007年第2期。
    李东:《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观念传播的五大途径》,《现代传播》1997年第4期。
    甘 阳:《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五题》,《哲学研究》1986年第5期。
    李尧鹏:《不要苛求——告别八十年代》,《社会》1990年第1期。
    李陀:《另一个八十年代》,《读书》2006年第10期。
    谢海涛、周长天:《甘阳:八十年代与现代性批判》,《书城》2006年第9期。
    吴俊:《三十年文学片断:一九七八——二○○八我的个人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贾冀川:《“五四”精神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 集(上)。
    崔卫平:《八十年代的精神漏洞——两部关于潦倒艺术家的纪录片》,经济观察报2007年2月5日。
    王海洲:《双脚踏上幸福路:八十年代的新农民形象》,《电影艺术》2008年第6期。
    朱晶:《新的地平线——兼评长影八十年代工业故事片》,《电影艺术》1991年第3期。
    杨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轻工业》,《中国轻工业年鉴》2002年。
    崔民选:《八十年代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研究》,《生产力研究》1994年第6期。
    宁志一:《论八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杨云彦陈洁陈永金:《乡村工业嬗变与“自下而上”城镇化》,《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邹德侬:《八十年代中国的外来建筑影响——四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世界建筑》1993年第4期。
    张钦楠:《八十年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回顾》,《世界建筑》1992年第4期。
    周 畅:《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带来的思考》,《新建筑》1990年第4期。
    胡诗仙:《也谈传统建筑文化的生命力——从八十年代的建筑实践谈起》,《古建园林技术》1993年第4期。
    邹德慈:《关于八十年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回顾和对九十年代的探讨》,《建筑学报》1991年第6期。
    吕婷婷:《中国七、八十年代电影海报设计的民族性》,《饰》2005年第1期。
    俞小萌:《1978—2000年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研究》,硕士论文,东华大学,2002年。
    杨 勇:《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服饰研究(1978—1990)》,硕士论文,北京服装学院,2003年。
    顾晓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影视作品对国内着装的影响》,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6年。
    乔春雷:《“文革”后中国涉外文学中的西方形象》,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陈晓华:《传承与融合——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研究》,博士论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6年。
    何晓佑:《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研究》,博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庞蕾:《构成教学研究》,博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钱凤根:《世界设计史的中国设计史的板块构建》,《装饰》2008年6月号。
    李立新:《突异的过程:“三大构成”与中国设计基础教学——中国设计基础教学研究之三》,《设计教育研究》2007年总第5期。
    李丛芹张夫也:《从功能、形式到品行: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艺术与设计》2008年第6期。
    李丛芹:《感受、思考与建议:对中国当代设计的批评之一》,《书画世界》2008年5月号。
    《木码设计:慢生快活》,《缤纷家居》2008年6月号。
    多人笔谈:《道在足下——笔谈中国当代设计建设》,《美术观察》1996年第5期。
    杭 间:《当代设计的几个问题小议》,《美术学报》2002年第2期,
    李其亮:《“非中国制造”背后的中国设计缺失》,《美术观察》2006年第6期。
    朱铭:《汇入世界洪流的中国设计》,《设计艺术》1999年2月号。
    王敏鲁晓波叶苹吕敬人赵健赵农: 《设计为人民服务——关于中国当代设计价值取向的讨论》,《美术观察》2004年8月号。
    童慧明:《膨胀与退化——中国设计教育的当代危机》,《装饰》2008年4月号。
    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装饰》2007年5月号。
    克莱夫·迪尔诺特:《设计史的状况》,《艺术当代》2005年第5期。
    庞薰琹:《论艺术 设计 美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薰琹的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许平:《造物之门》,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郭恩慈、苏珏:《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诸葛凯:《裂变中的传承》,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亦园:《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
    罗归国:《中国现代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势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周 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 宁 主编:《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 宁:《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姜智芹:《傅满洲与陈查理——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雷颐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一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本力主编:《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春花赵曙明赵海然:《领先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北京:中信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陈嘉映:《从感觉开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旷晨、潘良编著:《我们的八十年代》,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梅:《记忆长河:怀旧八十年代》,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宋强:《人民记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郑国明编著:《正在消逝的历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2005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美]哈罗德·伊罗生:《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江文君姚霏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美]克里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黄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吴小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法]尤纳·弗莱德曼:《为家园辩护》,秦屹、龚彦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许明龙马胜利译,北京:商务印书,1997年版。
    [美]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黄振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何帆林季红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英]保罗·杜盖伊等著:《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霍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